中国散文作家 中国梦劳动美散文(模板6篇)

时间:2023-09-26 10:40:38 作者:雅蕊 文秘知识 中国散文作家 中国梦劳动美散文(模板6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中国散文作家篇一

2013年7月,经过十余年寒窗苦读的他,进入中国水电五局基础处理分局工作。一上班他就来到了位于云南昆明的牛栏江项目,刚去由于宿舍紧张,就安排他住进了仓库,一住就是两个多月。隧洞灌浆的施工环境恶劣,长期泡在水中,水经常灌进雨鞋中,每天下班,他裤子都是湿的,全身都是水泥浆。作为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学生,面对这些他却没有一句怨言。由于杨海强本科期间所学专业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对水利水电相关的专业知识他知之甚少,在这一方面明显存在短板。认真踏实的他曾为此焦虑好久,甚至一度感觉到自己前途无望,不知道以后要干什么。在这个陌生的环境,他还是很快调整好了心态。“既来之,则安之,与其怨天尤人、自怨自艾,不如振作精神、迎头赶上。努力自学、弥补差距。”他如是说。

摆正心态,以积极的态度,勤奋踏实的做好每一件事,每个人都可以变得很优秀。他认为心态在工作和生活中是极为重要的。他一直拥有着乐观的心态,这样反而让他做起事来没有那么多的束缚了,他把生活中的很多事都看得很淡,这反而让他的生活少了很多烦恼、多了几分欢乐。

因为每天都要去施工现场,所以他利用下班之后的闲暇来学习专业方面的知识,逐渐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对相关专业问题产生质疑、发现后,与同事的交流又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珍贵体验。他说:“每个人身上的闪光点都会成为我不断学习的源泉。更重要的是,通过沟通交流,我学会了理解,学会了宽容,学会了时刻以爱人之心待人。”。

正所谓“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他逐步赶了上来,同时也为自己日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这都是因为他拥有过人的自制力,工作、学习主动性强,自觉性也比较高。他说:“时间总会让人慢慢适应一切陌生,并让人慢慢成长”。

紧握梦想在手,终会等到彼岸花开。但是为梦想奋斗,坚持往前走,是一件值得付出的事。喜欢正在做的事,才能对生活始终怀揣热情。他说:“现场施工是一件辛苦的事,同时需要很较的管理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最重要的是要有原则,更要树立目标,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向前走。” 他打破了约束他自己发展的“不善于交际”的僵局,始终坚守着亲和力比震慑力更重要的原则,和大家打成一片,一起进步;遇到问题时主动沟通,沟通多了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始终坚持“以德服人”的理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自己有能力做到,才有资格这样去要求别人。

经过不到半年的实际工作,他基本掌握了槽坑开挖、钢筋制安及混凝土浇筑的基本技术和工艺,能够独立组织槽坑基底验收及钢筋制安验收。能够独立操作对上、下发文,根据会议内容整理会议纪要。能够实时监控灌浆过程、程序,并指出外协队在施工作业中的不足,能够独立完成灌浆试验报告等的编写。他在短时间内能够掌握这些专业知识和技能,实为不易,这背后付出的努力,可想而知。

如果说人生是五彩缤纷的,那么青春必是其中最绚丽的一抹;如果说人生是动静交融的,那么青春必是其中最活力四射的一份。青春路上,他朝气蓬勃,斗志昂扬,参加工作快一年了,大家见证了他一步步成长,见证了他的完美蜕变。杨海强用自己良好的心态书写了无悔青春,他将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一路凯歌,继续翱翔。

中国散文作家篇二

中国文人诗歌创作,至隋唐五代便进入它的黄金时代。唐诗作为这一时代诗歌创作的主体,标志着中国古典诗歌成就,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

唐诗不仅篇什繁富,名家辈出,而且许多还是与音乐相结合而被广为传唱的歌曲名篇。唐诗(以五言、七言绝句为主)入乐歌唱,在当时说来已非偶见之事,而实为一种常见的社会时尚。唐薛用弱在《集异记》中,就记载有一个当时名人诗篇为伎人所歌唱的风趣故事:

唐开元(公元713—741年)中,一个飘着小雪的寒天,诗人王昌龄、高适和王之涣三人,冬游至旗亭,即入楼饮酒小息。忽然有宫中十数人同时登楼会宴,三诗人便退席回避而观。接着又见四位颇为艳丽的妙龄女郎,相继而至,并随即歌唱乐奏,原来她们都是梨园名部的乐伎。昌龄灵机一动,便与高适、之涣细语商议:我等在诗坛齐名而难分前后,何不就此暗观她们唱歌,我三人所作之诗谁被唱得最多,谁就为优。二人欣然同意。不一会儿,见一伎唱到:“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昌龄见歌自己所作之诗,便在壁上一画说:“一绝句。”一会儿,另一伎唱到:“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高适见歌自己所作之诗,也在壁上一画说:“一绝句。”过一会儿,又见一伎唱到:“奉帚平明金殿开,强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昌龄见又歌自己所作之诗,便在壁上加一画说:“二绝句。”之涣见众伎未唱自己所作之诗,便急忙说:“此辈都是潦倒乐官,所唱都是‘下里巴人’一类俗曲,怎能算是‘阳春白雪’之类高雅诗作,一会儿那位姿态最好的歌伎,所唱若还不是我诗,那么我即甘拜下风,不与二位争衡;所唱若是我诗,二位可要列拜床下,奉我为师。”顷刻之后,但见之涣所指歌伎引吭高歌:“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之涣见所歌正是自己所作之诗,便笑着向二位说:“你看如何!”三人由此大笑。这时惊动了在座的各位伎人,便问到:“三位先生为何在此欢笑?”昌龄只好说明缘由,众伎立即起身礼拜说到:“俗眼不识神仙,若不嫌弃,望能共餐。”三人遂入席,醉饮一日。

这就是中国诗歌史上曾传为佳话的“旗亭画壁赌唱”,它生动地表现出了唐代诗歌普遍入乐歌唱的社会风尚。所以,宋王灼的《碧鸡漫志》(卷一)即说:“李唐伶伎,取当时名士诗句入歌曲,盖常俗也。”

唐诗的歌唱,与民间音乐也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如唐诗的五言、七言绝句,在句法结构上,与民间歌曲唱词的句法结构,就多有共同之处。当时江南一带的民间歌曲,也多是五言四句或七言四句一首,这就是今天我们常说的“四句头”山歌。清人诸明斋所写一诗有这样两句:“唱只山歌为引子,人人争说是唐诗。”(《生涯百咏·唱盲词》)可见山歌与唐诗,的确已深深地结下了“不解之缘”。“山歌”一词,在唐代首先出现在唐人诗篇中,如李益的五言律诗《送人南归》中有“无奈孤舟夕,山歌闻竹枝”句;白居易的叙事诗《琵琶行》中有“岂无山歌与村笛”句。在李益诗中,山歌与竹枝同列,表明是同一种歌曲的两种称呼,山歌是从歌唱的俗称,竹枝是从唱词的雅称,所以李益才从山歌中听到了竹枝词。

另一位唐代诗人刘禹锡,曾模仿巴渝(今四川东部)民间歌曲而写成《竹枝》九首,皆为七言绝句。如其中一首:“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照刘禹锡《竹枝词序》所说:“岁正月,余来建平,里中儿联歌《竹枝》,吹短笛击鼓以赴节”,“余亦作《竹枝》九篇,俾善歌者扬之”,说明他完全是照当地山歌(竹枝)唱词句法结构来写的,所以能被民间歌手传唱。胡震亨在《唐音癸籤》中说:“《竹枝》本出巴渝……有和声,七字为句,破四字和云‘竹枝’;破三字又和云‘女儿’。后元和中,刘禹锡谪其地,为新词,更盛焉。”这是说此种称为“竹枝”的山歌,每句七字,唱时要分成四字和三字两节,在前四字尾加衬词“竹枝”;在后三字尾加衬词“女儿”。今川东地区的山歌,歌唱时七字句破句加衬词的方法,与上述唐《竹枝》歌唱时七字句破句加衬词的方法,如出一辙。如下面这首为人熟知的四川民歌《高高山上一树槐》(川东):

高高山上(哟)一树槐(哟喂),

手把栏杆(啥)望郎来(哟喂)。

娘问女儿(也)望啥子(哟喂)?

我望槐花(啥)几时开(哟喂)。

此歌的衬词虽然不是“竹枝”、“女儿”之类,但七字句的破句方法;衬词在七字句中出现的位置,却与《竹枝》完全相同。由此可以看出,唐诗《竹枝》不仅同民间歌曲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而且当时破句加衬词的唱法,至今还在四川东部(巴渝)地区的民间歌曲中遗存。

中国散文作家篇三

爱中国,可以有一千一万种理由,那么就选一种最浪漫的理由来爱她吧……

站在世纪长河上,你看那牧童的手指,始终不渝地遥指着一个永恒的诗歌盛世——那是歌舞升平的唐朝,是霓裳羽衣的唐朝。

不知谁在春江花月夜里,第一个望见了月亮,从此月的千里婵娟,夜夜照亮不眠之人的寂寥。月是游子的故乡,床前的明月光永远是思乡的霜露;月是思妇的牵挂,在捣衣声声中,夜夜减清辉;月是孤独人的酒友,徘徊着,与举杯者对影成三人。

一壶酒,一首诗,一把剑,一轮残月,一路狂舞,一场豪饮。舞出一颗盛唐的剑胆,饮出一位诗坛的谪仙。醉卧长安,天子难寻,不是粉饰,不为虚名。喜笑悲歌气傲然,九万里风鹏正举。沧海一声笑,散发弄扁舟,踏遍故国河山,一生哪肯摧眉折腰!

万卷古今消永昼,一窗昏晓送流年。三百篇诗歌在千年的落花风雨里尘埃落定。沏一杯菊花茶,捧一卷《唐诗三百首》,听一听巴山夜雨的倾诉,子夜琵琶的絮语。窗外有风透过湘帘,蓦然间忘了今夕何处。

唐装在身,唐诗在手,祖国在心中。

中国散文作家篇四

每年端午节来临前几天,妈妈都会提早准备包粽子的用料,粽子叶、糯米等等。那是我的两位姨姨也会来帮忙。

嫦姨、芸姨和妈妈一起包粽子总要包一个早上的。全部包完之后,就到火上去煲,粽子需要煲几个少时才会煲熟透。

她们包的粽子真的很香,很好吃,比在超市里面买回来那些粽子,好吃得多了。

表妹表弟他们特别喜欢吃妈妈包的粽子。

还记得小时候,每年到了端午节这一天,我就会穿上一条不新不旧的裙子,很漂亮的一条裙子,然后,我们一家人会到阿公家里去吃饭。那天,因为是传统节日,大人们都是很忙碌,要杀鸡、烧鹅、煮菜。等饭做好了,大大小小的家人也都到齐了,围坐在一起,和气融融,真的很快乐。

现在想起来过去小的时候,真的希望时光倒流,让我再体会以此儿时的时光。

我觉得以前的人,是很重视过节日的。也许是以前的生活条件不是很好,当时过节和长辈生日才会有鸡鹅鸭吃。那有像现在那么多肉吃啊。

小时候我好喜欢过节的,最喜欢是就过年。过春节可以拿到红包,还有新衣服穿了,又有好东西吃的,小孩子不就是这样想的么。

我觉得小时候过节日是很有气氛很热闹的',反而觉得现在过节,没有什么气氛了,再加上我不能走路到去外面,家里人聚会的少了,就感受不到过节气氛。

记得看一部电视剧,听到主角很无奈这样说:“如果有时光倒流就好啦。”

在现实生活中那有时光倒流那一回事呢。

时光倒流只不过是有人自己空想出来而已。可是这样一种希冀,还是使得许多人在梦想着。我也是这样啊。

无论你的生活是怎么样过,无论你过得快乐与不快乐,时间总会一分一秒地流逝了,时间不会为谁而停留。

我们只能看着以前的相片来怀念过去,在有的时候,比如过节时,会觉得回忆有一点点恍惚。

抽象的、但是过去了的那些事情是真真实实发生过了,最重要是自己在世的时候,尽量不要做令自己感到后悔的事情就行啊。

人要学会凡事不要那么执着,人要学会知足常乐。这样才会过得自在和快乐。只可惜我抓不住属于自己生命里的时间,去做自己想的事,在过节的时候,想想过去的日子,还真的要抓住时间,以后过节时,就不会再思念时间倒流了。

中国散文作家篇五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中国散文作家篇六

冰心(1900-1999), 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冰心散文不仅清词丽句随处可摘,而且全文都写得非常精粹。冰心善于采撷文学语言中的精华,将那些精练、生动、准确、新鲜的语言,编织到作品中,使冰心的散文具有诗一样美的语言。

1.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2. 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落,也不觉是悲哀。

3. 快乐是一抹微云,痛苦是压城的乌云,这不同的云彩,在你生命的天边重叠着,在“夕阳无限好”的时候,就给你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4. 倘若世间没有风和雨,这枝上繁花,又归何处?只惹得人心生烦厌。

5. 记忆是时间停留在过去的影子。为了未来的记忆,请着手你现在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