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物的散文(大全8篇)

时间:2023-10-13 19:21:25 作者:笔砚 口号大全 最新动物的散文(大全8篇)

互帮互助,共担责任制定团队标语时要考虑到团队成员的年龄、背景和职业特点。以下是一些团队建设的实践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动物的散文篇一

这又让我想起了多年前看过的一个电影片段: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一个老猎人来到昨天他放夹子的谷场,远远望见昨天下夹子的地方一片狼籍,到了近前老猎人惊呆了:铁夹子上夹着一张卷状的黄鼬皮,却不见黄鼬踪影。正在发呆时,又发现雪地里一条醒目的暗红色血迹向场边延伸,老猎人顾不上多想,顺着红印向前追去,追到场边的柴房跟前,听见里面发出“吱吱"的微弱叫声。老猎人进去仔细寻找,发现在草窝里,有四五只出生不久的小黄鼬,正围着一个脱了皮的死黄鼬乱拱乱啃,他翻动了一下早已僵硬的脱皮黄鼬:它腹下肿胀的奶依稀可辨。原来,老猎人夹住了一只产后不久的`母黄鼬,它不惜脱皮而去,只因为它是一位母亲!母亲的天职,促使它挣脱夹子时,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已将扯皮裂肉的痛苦抛到脑后。被困后,它只有以个信念:尽快与孩子团聚,尽快回去为孩子哺乳。

由此我联想到了多年前看过的科普读物对鱼类的介绍,其中有一种是海洋深处的大马哈鱼。母马哈鱼产完卵后,就守在一边,孵化出来的小鱼还不能觅食,只能靠吃母亲的肉长大。母马哈鱼忍着剧痛,任凭撕咬。小鱼长大了,母鱼却只剩下一堆骸骨,无声地诠释着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母爱如此惨烈!这种博大的母爱,使我热血沸腾。那种无畏死神的从容,神圣而无私的爱。那感人肺腑的悲怆拨动了我的泪腺。这次,不只是眼眶的湿润,还有心灵的震撼。

爱,在天地间,母爱,无处不在……

动物的散文篇二

小时候生长在农村,那个时代贫穷落后,小孩子没有各种各样的零食,没有五花八门的玩具。零食是土里长得、树上结的。玩伴是家里养得动物:鹅儿、猪儿、猫儿、狗儿的……它们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穷无尽的乐趣!现在的孩子很少接触到这些动物,有的可以说从来没碰过。因为各种各样的传染病让家长们敬而远之!

每年春季,妈妈都要买回一头猪和成群的鸡、鸭、鹅,养到年底,杀了或者卖了。每到那个时候,心灵就要遭受一次次痛苦地别离!养过动物的人都知道,动物也是一条生命,它们没有人类的语言,但却有人类一样的情感。它也会让你泪流满面、让你依依不舍!

每当天刚蒙蒙亮时,关在笼里的鹅和鸭就耐不住性子了,叫声连成一片,吵得人不能入睡。打开笼门,它们就迫不及待飞奔出去,张开的双翅扑扇着,扬起一团团灰尘。一转眼的功夫,鸭儿钻进水田里不见了。鹅儿跑出一段后,还会停下来,收了翅膀、伸长脖子对叫着,像在互相问好、又像在庆祝获得了自由!夜幕降临的时候,这些有灵性的动物,又会有条不紊地聚在一起,摇着肥胖的身躯,不紧不慢地往家赶,自觉地进了笼里,安静地蹲下休息。每到年底,宰杀它们的时候,我的心里都很难过,回想它们和人类的默契相处,泪水就会模糊我的双眼!

那时家家都会养上一头或两头猪。它们很自由,不像现在的猪关在笼子里吃了睡、睡了吃,几个月后就被宰杀。那时的猪比起现在的猪要幸福的多,每天吃饱后,就摇着尾巴,四处转悠。一路上,嘴巴拱个不停,墙角、土堆、石块――都是它们光顾的对象。常常会看到许多家的猪聚到一起,在草木灰堆里,悠闲地各自忙活着。突然传来哪头猪的主人:“阿乐乐、阿乐乐……”的呼唤声,猪儿们立刻停止了拱动,耳朵竖立起来,静听了几秒钟,就撒开四蹄,各自奔跑回去。也不管是不是自己的主人在呼唤。到了家门口,如果大门上了锁,它就“昂昂”尖叫着,用头不停地撞门。猪脑子就是笨些,它不会转个弯儿停下来。但它也有聪明的一面。天热的时候,就跑到水沟里打滚,弄得一身的稀泥回来。有时用枝条挠它的肚皮,它就直挺挺地倒向一边,还很配合的张开四蹄,如果挠它贴地的一面,它会爬起来翻个身,继续享受你给它的.服务。

我家房屋的隔壁是食品站,专门把农民养得牲畜收购来,在用汽车运往城里。所以站在车旁边看赶猪上车,是我童年时的一道风景。首先把成群的猪往拐角里赶,由拐角在上露台,在棍棒的驱逐下,那些猪们,就惊惶无措地窜上了靠在露台上的车厢。车厢上罩着粗重的网绳,是为了防止猪儿逃出去。偶尔会有一、两头猪不要命地从缝隙里跳下去,其结局会更惨,在或长或短地追打后,最终仍是遍体鳞伤、气喘吁吁地回到原地。夹在看热闹的人群里,我就为猪儿捏着一把汗,希望它们能逃脱,憎恶那些追赶它们的人。每次家里卖猪,只需打个招呼,食品站的屠夫们就会来家里。他们拿着棍棒、铁钩在猪后面赶,妈妈在前面一声声唤着猪儿,把它往食品站大门引。而我则是眼泪汪汪地跟在后面,无可奈何地看着它进了鬼门关。有的猪儿聪明,到了门口,就调转头想逃跑,屠夫们就用铁钩去钩猪的鼻子,钩得嘴巴、鼻子都是血,可我敢怒不敢言,就在心里咒骂着他们的残忍!卖了猪的那几日,我看赶猪上车的心情也和往日不同,站在车厢下,踮起脚尖朝上面看,希望在密密麻麻的猪头里能找到我所熟悉的一个。找不到,会很失落。找到了,又会难过,为它的命运、为不再相见!

小时候到别人家抱养动物,我就要会生宝宝的。我喜欢它们生下猫宝宝、狗宝宝……我也跟着忙碌起来,给他们取名字,抱着它们玩儿。经常恶作剧把它们母子分离,然后看着它们妈妈用嘴再把它们衔回去。对于猫妈妈还小菜一碟,狗妈妈就没那么容易了,最后还要我帮它送回去。会跑的时候,在脚下缠来绕去,胖乎乎的,像毛茸茸的球儿,可爱极了!可以和我上床玩的是猫儿,因为它跳上跳下的很方便,我睡觉的时候,它也蜷缩成一团,睡在旁边。我喜欢用手在蒲扇或者纸盒的后面,对着猫儿弄出oo@@的响声,小猫就很警惕地瞪圆了眼睛,如临大敌一样,做出跃跃欲试的姿势,好玩极了!

这些动物里面,最聪明的应该是狗类。而让我至今还念念不忘的也是一条狗。它一身纯白的毛,大大的眼睛,黝黑发亮的鼻子,美丽而又温顺,是只狗中的白雪公主!它是我最亲密的玩伴,无论在多远的地方,听到我的呼唤声,它都会像箭一般飞奔回来,摇着尾巴,舔着我的手。我爱把手伸向它说:“爪子给我摸摸。”它就会把一只爪子放到我手里。我说换一只。它又会把另一只爪子抬起来。我去上学,它跟在后面不离开,我就朝它扔石子,它才停住步,立在桥头,看着我远去。我回来时,它又会兴高采烈地来接我,或前或后奔跑着,兴奋地像个小孩子。那年夏天是它第二次做母亲,生了几个胖乎乎的小狗,我也高兴地向别人炫耀,惹得小伙伴们都来讨养,我也早早地为小狗们分配主人。

一天中午,我们正准备午睡,大白狗发疯似的从外面窜进屋,钻进狗窝里。狗窝里几个睁眼不久的小狗见妈妈回来了,都往狗肚里钻,要吃奶。此时,白狗张大了嘴,喘着粗气,浑身在颤抖着。它想摆脱那群小狗,可是不行,它发急了,又发疯似得窜出屋去,钻到隔壁人家的里屋床底下。大家不知怎么回事,都不敢进去看。当爸爸进去看时,它已经死了。爸爸用绳子把它拖了出来。只见它双目圆睁,发着绿光,可怕极了。有些围观的人说,它在街上吃毒食了,那时常有狗被毒死。爸爸把它往屋后的马路上拖去,我跟在后面,眼泪流了出来。爸爸把它推到河里,让它随流水漂走,我站在路边,看着它渐渐远离我……以前大白狗的宝宝都是胖乎乎的,逗人喜爱。可是这窝小狗的命运却是多么惨啊!因为太小,没有人领养它们,不久也一个个死去了!此后,年龄的增长,年级的递升,我和动物愈来愈疏远了。上了初中,更没有了和他们玩耍的兴致了!甚至于讨厌它们,认为它们很脏!

女儿三、四岁的时候,我突发奇想买只小鳖给她玩。我把鳖放在一个玻璃瓶里,放些细沙在里面,每天都要为它换一次水。小鳖很小,可以放在女儿的手心。这样一个弱小的生命也是灵性十足。我们在旁边观看它时,它就缩着头静卧不动,无人时它才开始慢慢地爬行。时常伸着长长的脖子将嘴露出水面,偶尔还会调皮地将自己埋在沙堆里,一动不动。时间地推移,厌烦的情绪在我那因为琐事繁多,变得浮躁在心里滋生。我说出不要,立马就有人讨了去。第三日,我带女儿去看小鳖,友人端出时才发觉,它已不知何时死去了。原来友人用小鸡饲料给它喂食,溶化的饲料使水变得浑浊,小鳖是窒息而死。它的死,让我很自责,它是那样弱小,本该生活地很好,我思想的一时波动,竟成了它的灭顶之灾。

后来一日,老公带回一只仓鼠,是他同事送给女儿的。因为养鳖的经历,我不想再去饲养动物。仓鼠很可爱也很娇贵,饲养起来更麻烦,我也没有时间和精力。一个星期后,还是把它转送别人了。看着友人和儿子乐滋滋地领走仓鼠,我的心里竟有一种负疚感,为对仓鼠的厌烦和抛弃。不久从友人那儿得知,那只仓鼠也死了。它从笼里逃出去,死在角落里,肚子涨得大大的,许是喝了太多的脏水。只为那个自私地理由,我又葬送了一条生命!

动物也有感情,不要小觑它的生命,不要凭着一时兴起去领养它,要对它的一生负责,要善待它们,而这需要有坚强的耐力和恒久的爱心!我已没有了小时候的那份纯真,有的是虚伪和自私!自此,我不再养动物,因为没有资格!

动物的散文篇三

人们常说:“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有思想和感情而动物没有。”持有这种说法的人是因为他们没有仔细观察过动物。我曾经收养过一只无家可归的母狗,她挺着个大肚子一看就是一只怀了孕的母狗,可我有一点不确定。

一天我突然听见了狗的呻吟声,我连忙跑过去看,四肢还未长毛就已经死了的小狗软绵绵的倒在毛毯上,大狗正用舌头舔干他们的身体,我突然想起的爸爸说的话----等他生下狗仔后你要尽快将狗仔扔掉我连忙上去抓住那四只死狗仔,刚要扔出去突然听到母狗愤怒的狂叫。我怕他咬我就将四只狗仔放回了原处。告诉他我只是想抱一下。到了晚上我小心翼翼的光着脚丫走了四只小狗崽,将他们装在一个鞋盒里埋在了后院。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我就听见了大狗那悲哀的叫声,我连忙去看。但是已经晚了,只见大狗头撞在了柜架上,鲜红的血液从他头上向外喷涌,他的嘴张着好像在问:‘我的孩子在哪里啊!’那一刹那我明白了动物也是有思想有感情的生灵,动物也有爱,他们的爱虽然不惊天动地,但也足以感动上帝。

动物的散文篇四

特殊的母爱【1】

到圣迭戈的第二天,我去了久负盛名的圣迭戈动物园。

圣迭戈动物园占地100英亩,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动物园之一,整个动物园就像一个天然植物园,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繁茂绿林。

动物园里配备了游览汽车和空中缆车。

我在动物园入口处坐上了双层游览车。

我的前排坐着一个中年妇女,她的旁边站着一个小女孩。

小女孩约莫1米高,穿着一件长袖红格连衣裙。

当小女孩的头转过来时,我惊得几乎呆住了。

小女孩瘦小的脸上,皮肤像疤痕一样扭曲牵扯着,眼睛部分只剩一个小小的裂缝,鼻子、嘴巴、耳朵也都扭曲得不成形状,皱成一团。

女孩露出长袖里的手,五指痉挛蜷缩在一起。

车子开动后,女孩开始在原地慢慢转圈,转了一圈又一圈。

中年妇女回过头,微笑着对我说:“安妮现在兴奋极了,她知道我们现在在游览车上。

“安妮?”我一时没弄明白她指的是谁。

“我女儿叫安妮。

”女人指着转圈的小女孩说,“你看她在转圈,这是她感到高兴的表示。

女人打开双肩包,从里面拿出一个塑料水瓶,打开盖,拉了拉女孩的手。

女孩停下来。

女人搂住女孩,把瓶口放在女孩的嘴边,让女孩抿了几口水后,女人掏出纸巾细心擦去女孩嘴边流出的水。

女孩喝完水后,继续在原地转起圈来。

我小心地问道:“安妮,她……会说话吗?”

女人摇头,说:“安妮不会说话,她眼睛看不见,耳朵也听不见。

“那……”我惊异得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安妮有触觉,只要我触摸她,她就知道。

“她生下来就是这样子?”

女人点头:“是的,她出生时就是这样。

医生说,这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基因突变病。

我不再说话,默默地看着外面。

大路两边都是亚热带植物,一个个富有特色的动物区就分散在其中。

我看到前面一块牌子上写着“熊猫区”几个字,连忙伸长脖子往外看。

女人笑了,说:“你从这儿是看不到熊猫的,游览车不经过熊猫区。

熊猫喜欢安静,汽车的噪音会吓坏熊猫的。

女人热心地向我介绍起沿途见到的各种动物。

她似乎对这个动物园非常熟悉,我问她是不是常来动物园。

她说:“我每个周末都来,安妮喜欢来动物园。

如果哪个星期她没有来的话,她就会烦躁不安,晚上也不肯睡觉。

“那……她来动物园看什么呢?”

“安妮喜欢坐动物园的'游览车,每次来动物园,她还要到鸟园去玩。

“可是,她既看不见,也听不见呀!”

“是呀,我也弄不清楚是什么原因,也许是气味,也许是环境,她只要一进鸟园,就兴奋得转圈圈。

女人拉住小女孩的手,女孩安静下来,女人爱怜地把女孩搂在怀里,自言自语地说:“该休息一会儿了。

”女人对我说:“我一直住在圣迭戈,从来没有想过搬到别的地方,因为这里有最好的动物园,其他地方的动物园没有这样的条件和设施。

“安妮多大了?”

“她今年26岁。

我又一次沉默了,想着26年过去的日日夜夜,还有即将到来的许多日子。

“你是一个伟大的母亲!”我说。

她笑了,一双美丽的蓝眼睛里闪着泪光。

为爱而爱的动物【2】

由于学习的上的失利,心情一直都不是很好,想找个人来吐吐苦水,才想起很久没联系过的死党。

她是一个不大爱开口的女孩,初中三年我们关系一直都很好。

对于当时来讲,她或许属于我们班的丑小鸭。

现在我就读师范,而她早已步入社会,在一个企鹅馆工作。

利用周末向老师请好假,我便去了她那,一个很小的企鹅馆。

我到时,她正在认真的洗漱企鹅馆池面的池砖,看着她那忙碌的身影,我不得不承认,一个全神贯注于工作中的人是最美丽的。

戏的企鹅。

它的小脑袋总是跟着她手中的刷子转来转去,身子也常不时因追逐而失去平衡,但她是如此快乐,从它兴奋的拍翅可以看出,相对而言,小企鹅的双翅我觉得更像收在背后的黑色礼服的下摆。

她好像也很喜欢这只小家伙,不时摆动着刷头逗着它玩,一大一小,一边工作,一边娱乐,我的心情因为他们的表演越来越好,终于笑出声来。

她停住手上的工作,看见我有点惊讶。

我笑着说:“来找你叙叙旧。

“是啊,好久不见,没想到你会来,有一两年了吧!”

“嗯……,这只企鹅好可爱,那么喜欢跟你玩。

她轻叹了一声说:“不,它不是在跟我玩。

她看着企鹅说:“你对企鹅这种动物了解多少?”

“我知道它只在南极出产,北极没有,也许天生跟北极熊是死对头吧!”我说。

“你也许不知道,企鹅是一种非常奇怪的动物,它们只为爱而爱,一只成年企鹅如果没有找到自己钟意的爱人,宁愿终生独身,而它们也是非常纯粹的动物,它们会喜欢上自己看到的,并不在乎是什么。

美文

“你不是想告诉我这只可怜的企鹅爱上你了吧!”我忍不住笑道。

“不,它更幸运,它喜欢上了那只刷子。

我怔住了,张大嘴巴,无比惊讶!

看着那只最普通不过的红色朔胶刷,我很想笑,却笑不出来,更觉得悲哀。

看着那只企鹅,它正绕着那柄放在地上的刷子'走来走去。

更多时候似乎是在跳表示热情的舞蹈。

良久,我轻轻地说:“我们中国有句成语叫天意弄人,我并不知道他连一只企鹅都会捉弄。

她笑了笑:“我很喜欢这小东西,今晚就把刷子留在这吧!走,去我家。

“嗯”,我忍不住又回头看了看,那只企鹅依旧围着那把刷子在嬉戏。

大雁的爱情【3】

从古到今人人都说大雁是义禽,他义在哪里,义在何方?小时候听奶奶讲过,妈妈也说过。

而我却没见过。

十二岁那年读了《水浒传》,燕青射雁,宋江心中不悦:“我想宾鸿避寒,离了天山,衔芦过关,趁江南地暖,求食稻粱,初春方回。

此宾鸿仁义之禽,或数十,或三五十只,递相谦让,尊者在前,卑者在后,次序而飞,不越群伴,遇晚宿歇,亦有当更之报。

且雄失其雌,雌失其雄,至死不配。

此禽仁义礼智信,五常俱备:空中遥见死雁,尽有哀鸣之意,失伴孤雁,并无侵犯,此为仁也;一失雌雄,死而不配,此为义也;依次而飞,不越前后,此为礼也;预避鹰雕,衔芦过关,此为智也;秋南春北,不越而来,此为信也。

此禽五常足备之物,岂忍害之……”宋江即情吟诗一首:“山岭崎岖水渺茫,横空雁阵两三行。

忽然失却双飞伴,月冷风清也断肠。

”我那时不懂这诗意,但我懂得一对雁儿少了一个伴儿是痛苦的。

还有一个电视专题片《最后的枪声》也让我感动:故事讲述了一位老猎人二十年前在东北某地的一遍湿地里,用他心爱的枪,打下了一只飞翔的大雁,另一只大雁却盘旋在天空不停的哀叫,于是他又举起了枪。

金代词人元好问去赶考,途中,遇到一个捕雁的人。

他告诉元好问我今天遇到一件奇事:我设网捕雁的时候,有两只雁结伴而飞,我捕得一只,另一只却漏网了,正在遗憾之际,只见脱网之雁并不飞走,而是在上空盘旋,当它看见自己的同伴已经死去的时候,猛然一个俯冲,投地而死……元好问看看捕雁者手中的两只雁,一时大受感动立即掏银子买下了这两只雁。

把它们一起葬在汾河岸边,垒上石头做为记号,叫作“雁邱”,并写下了著名的《雁邱词》:“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邱处。

”这词写得让人不得不为以死殉情的大雁深入思考。

当今作家石钟山先生写的一篇短小说《雁》更让你流泪:“一列列雁阵又一次掠过天空,向北方飞来。

她仰着头,凝望着天空掠过的雁阵,发出兴奋的鸣叫。

她终于等来了自己的丈夫。

丈夫没有忘记她,当听到她的呼唤时,他毅然地飞向她的头顶。

丈夫又一次盘旋在空中,倾诉着呼唤着。

她试着做飞翔的动作,无论她如何挣扎,最后她都在半空中掉了下来。

她美丽的双眼里蓄满泪水,她悲伤地冲着丈夫哀鸣着。

”“两只雁头颈相交,死死地缠在一起,他们用这种方式自杀了。

僵直的头仍冲着天空,那是他们的梦想。

从古至今,人们都把爱情推崇至上,把大雁定位为是忠贞爱情传说的主角。

大雁是群居性鸟类,一起南北迁移。

它们一生中只有一个伴侣,如果一只死去,另一只从此就会悲伤欲绝。

迁徙时要么做吃苦顶风的头雁,要么就排在队伍的后面,晚上还要站岗放哨……我赞大雁不是单单赞它为爱殉情,为爱终身不娶不嫁的行为,而是赞它这种情义。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儍雁”、“蠢雁”,是的,人世间也有许许多多这样的“雁”。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咱试问自己的心,再看身边的人们,有几个人能有大雁的情义?我不知道人世间有什么样的爱情能比得上大雁的爱情。

人在名利面前获地位变化之后,有人爱情的根基也跟着变化、动摇、破碎。

陈世美欲杀妻灭子,司马相如忘记文君当垆卖酒欲娶妾,李隆基为保自己在马嵬坡,下令处死了杨玉环。

动物的散文篇五

我家养了两只乌龟,一只大,一只小,大的叫小灰,小的叫小青,他们在我家生活5年了。

小青和小灰有很多共同的特点,它们背上总是背着一个硬硬的壳,壳上都布满了花纹;它们那圆圆的眼珠子就像两颗小小的宝石,显得很机灵;它们的尾巴很短小,经常躲在壳里;它们都喜欢吃肉,吃饱以后就在鱼盆里一动不动的休息。随着天气渐渐的变冷,它们吃得越来越少,后来什么也不吃了——它们要冬眠。春天来了,它们就会活泼起来,伸出脖子到处找吃的。也许是它们冬天都不吃东西的缘故吧,它们总是长得很慢。

乌龟的胆子可真小啊,我用我的手指一碰它的壳它就会立刻把头、脚、尾巴全部缩进壳里,好半天都不出来。有时它们在房间里懒洋洋的散步,一听到有什么声音,就赶快停下来,一动不动,直到确定没有危险才会再次行动。最好玩的是大乌龟背小乌龟,小青经常会爬在小灰的背上由小灰驮着慢慢的爬行,但是听到有什么声音,小青就会马上从小灰的背上滚下来,把头、脚、尾巴都缩进壳里,一动不动,非常可爱!

我还做过小实验,把手指贴在透明的鱼盆上,两个小家伙就会抢着张大嘴巴来咬我的手指。在鱼缸里放进一条小金鱼,小金鱼就成了它们欺负的对象了,它们会把小金鱼的大尾巴咬成秃子,真是见什么就想吃什么的“好吃龟”。

乌龟的可爱、好玩,让我越来越喜欢它们了。

[]

动物的散文篇六

午饭过后,闲暇无事打开看空间日志,工友也正好在线,他说今天凉爽不妨去野外转转,我俩一拍集合,立即下楼推上自行车出发向野外骑去。

我们一边走一边合计着去定州国华电厂去瞧瞧,从工业学校环城大道直奔南骑去,今天的天气很适合外出,天公为我们搭起了凉棚,一路上清风扑面,路边的树叶沙沙作响,我们抄小路穿村庄,路边梨树成片杨、槐成林。小鸟在树间自由穿越嬉戏。成片碧绿的麦田平铺在道路两旁。

不大会就穿到了通往电厂的国华大道,道宽约五米有余,路边杨树成排,如守卫的卫士站立两排。一路骑行比刚才土路好走多了,但我还是在土路骑行,我喜欢地气和小草那种夹杂在一起的芳香。

这时,路边一个牌子显示大堡自疃,在村边坐落着一座天主教堂,与村子建筑很不搭调,不过定州这片信仰天主教的人还不是少数,也不知道啥个年代这华夏的土地,受这外国神的'影响,这多人成了天主教信仰徒。

回来我查了下资料才知,正公元635年,基督教聂斯脱利派——景教由波斯传入我国。2后,尊崇道教的唐武宗下令废止佛教、禁止景教流传。但在契丹、蒙古等边疆地区,景教并末灭绝。13世纪蒙古统治者入主中原,蒙古族中的景教徒也随之而来。元朝时,景教颇为盛行,天主教方济各会传教士也来华传教,称为“也里可温教”。元朝灭亡后,该教在中原又告中断。明朝末年,天主教再度传入中国。意大利耶酥会传教士利玛窦于1582年到达广州,他采取适应中国文化习俗和介绍西洋科学的方法传教天主教传入中国。

,不大会孟良河映现眼前在眼前,此河曾为宋名将孟良押运粮草之水路,故后称孟良河,又名运粮河。,在万人大会战的综合治理下,已是青春焕发,光彩照人,河两岸垂柳吐艳,岸边绿化带花草飘香,河中水碧草青,已成风光优美的一道风景线。

自行车继续向国华电厂方向驶去,不大会电厂东门到了,两个凉水塔并排而建,正门在西北侧所开,两边花草相衬,西侧绿树成荫,小鸟和野鸡不时的在中穿梭嬉戏鸣唱,我小心翼翼走进想给也鸽子拍个照片,不想惊动了它们,他们一跃而起飞入了树林深处。

神华河北国华定洲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是由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国华电力分公司、河北省建设投资公司、河北省电力公司三方按4:3:3比例共同出资于3月创始组建。公司于196月18日正式成立筹备处,年8月15日正式注册为“河北国华定曲发电有限责任公司”,1月16日更名为“河北国华定洲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我们在这简单停留了会,继续穿过东沿村向西骑去,走出村外大片的麦田如绿毯平铺在村外,显现出冀中平原的风骚。清风掠过麦波翻滚,如同湖面碧波,远处梨树成片,花蕾坐果欲求秋日的硕果。看那有一只野鸡,这时朋友随我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一只长满华丽羽衣翎毛的野鸡,悠闲的在树林里觅食。我原想只有在我们山里才能看到野鸡,没想到这平原也具有这生灵之物。为了多看一眼我们停下了车子,少做调整休息。

此时的我脑海不由回到少年时在山里的生活片段,上学的时候我们周六常去后山玩,那里林木茂密,野花遍野,好多叫不上名的山鸟成群结队,野草纵深,一不小心会惊动脚下的野兔子惊慌逃窜。叉腰站在山顶向远望去,山脉连绵起伏,白云漂浮,古柏倒挂崖边,松枝悬挂崖壁,山桃吐媚于半坡,秋季火辣辣的沙棘,野葡萄、山梨、榛子等一些叫不上名的野果子,让你口水欲滴,有一种说不出的自然霸气。

一阵清风吹来,将我从回忆拉回,踏上车子继续前行,车子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心情说不出的舒畅,我喜欢自然,更愿意和自然亲近的接触。走着走着这时初夏的细雨不约而至,洗刷在脸上,也许老天爷看我们一路灰尘,怕与这自然不协调,帮我们洗涮一下。

雨点越下越密,这时车子也穿插到了定曲路,雨点打湿了路面,车子行走过奏起了欢快的进行曲。车子也随着节奏快了许多,清风细雨游者此时化为一体,道边的树木麦田在细雨的洗涮下,也与风雨同曲狂欢,喜迎这久违的甘露。

回到家全身湿透,换下衣服稍作休整,迫不及待敲起键盘记录回味着出行的乐趣。

动物的散文篇七

清代书画名家邓钟岳所写批文中有这样一句话:“鹁鸽呼雏,乌鸦反哺,仁也;鹿得草而鸣其群,蜂见花而聚其众,义也;羊羔跪乳,马不欺母,礼也;蜘蛛罗网以为食,蝼蚁塞穴以避水,智也;鸡非晓而不鸣,燕非社而不至,信也。禽兽尚有五常,人为万物之灵,岂无一得乎!

――题记

【流泪的牛】

记得小时候,我家对面曾是生产队。每天,当太阳从东山坳里钻出来的时候,牧牛人就把队里的几十头牛从牛圈里赶出来,到不远的山上去放牧。只见牛的肚子瘪瘪的,有气无力地踱出牛圈,直到黄昏时才从鼻孔里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回到牛圈,肚子撑得一鼓一鼓的。农户人家看牛进牛出,早已习惯了,也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周而复始。

队里的一头公牛长了脑囊虫,痛得直撞墙,生产队长决定杀掉它,找来了有经验的屠夫,我们小孩子就去看杀牛。屠夫来了,他找到一根碗口粗的棍棒照着牛的头部猛力地重重地砸去,吓得我和小伙伴们后退而散。当屠夫砸下第一棒的时候,牛竟然“噼哩啪啦”地痛苦地落下泪来。我那时才明白,牛是有情感的啊!当屠夫再度举起棍棒的时候,我勇敢地上前大声喊道:

“叔叔,别杀它!”可是屠夫哪里会听一个小孩子的话,牛应声倒地。那天,屠夫剔完了牛,生产队长每家给分了一块肉,妈妈用它给我们包饺子,可是吃饺子时,一想起杀牛的情景,举箸难咽,已经吃进肚里的两三个饺子也让我一吐为快。

我家曾经养过一头母牛,后来这头母牛因为放牧时肚子被夹在沟壑中而流产。

一天晚上,妈妈听见母牛在圈里“哞哞”地叫个不停,便赶忙跑出去查看,只见它立在牛圈一隅,用鼻子正拱着落地时就已经没了气息的小牛犊,“哞哞”地哀吟着,两行晶莹剔透的眼泪滚落而下。原来,它是在为失去孩子而悲泣啊!

“唉,这牛和人没啥区别啊!”妈妈为此动容,长叹不已……

【懂音乐的母羊】

很多人都喜欢蒙古族音乐,它婉转悠扬,优美悠长,充满深情,叩人心扉,令人陶醉,也许因为自己是蒙古族,听其他歌曲时,我很少落泪,但是听蒙古族歌曲,常常落下泪来。因为工作的关系,我多次去过内蒙古草原,结识了很多那里的朋友,从他们那里,我感受最多的是蒙古族音乐。蒙古族音乐已经深深地渗透到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其深厚的文化精髓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就连草原上的牛羊也懂得音乐,这个一点不假。

《妥爱格》是草原上流传了千年的无词歌,是一首动人异常的母爱颂歌。

春天是母羊产羔的季节,母羊在生下小羊后靠着闻味道来辨认自己的孩子,但是人在接羔时不小心把自己的味道串到了小羊羔身上,母羊没有闻到熟悉的味道,就会把小羔丢在一边,不喂不管。有的母羊难产或是第一次生小羔时,也会出现弃羔的情况。为了小羊的成活,蒙古族妇女就长时间地捧着羊羔,守在母羊身边,在小羊和母羊身上轮流抚摸,让母羊熟悉羊羔的味道,口中反复唱着《妥爱格》(蒙古语劝奶时的发音是toig,译成汉字即“妥爱格”)。草原上把劝奶叫“对羔”,有时就这样从早唱到晚。后来,人们又加进自己的情感,将《妥爱格》提炼升华,产生了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妥爱格啊妥爱格,

妥爱格啊妥爱格……

认下你的`儿女吧,

给它一口奶吃吧,

它是你身上掉下来的肉啊,

你怎么忍心不喂它?

……

歌声哀婉悠长,连绵不断,充满了情感。唱着唱着,母羊的眼神从冷漠慢慢变得柔和,终于被感动得流泪了,最后任小羊钻到自己身下跪乳。

每当乘车在草原公路上穿行,看到羊群在静静地吃草,看到母羊后面跟着活泼可爱的小羊羔,追着羊妈妈吃奶,耳边仿佛又响起《妥爱格》的歌声,心中涌起无限的感慨和敬意。

【喜鹊的智慧】

单位楼院里有两棵并肩生长着的老槐树,春天里,槐花开放,芳香扑鼻,不时引来蝶飞蜂舞,偶尔还有小鸟飞落其上,唧唧喳喳地招呼着同伴。忙中偷闲,打开楼窗,槐花香甜之气随风沁入心脾,让人顿觉清爽。

忽一日,一对喜鹊飞落枝头,翘首摆尾,呢喃作答,俨然是一对和睦夫妻。这使我想起了小学语文课本中学过的一句话:“枝头喜鹊叫喳喳,解放军阿姨到我家……”小时候,也常听老人们讲,枝头喜鹊叫,定有客人到。莫非单位里要来客人了?可是经过连日观察,我发现它们对单位里司空见惯的客走客来并没有在意,更像是互相商量着什么大事。我想它们是不是想在这里建一个安乐窝,在这里生儿育女呢?接下来发生的事验证了我的猜测是正确的。离老槐树几步之遥是100多米高的有线电视转播塔,喜鹊在树与塔间飞来飞去,最后决定在塔上筑巢,大概它们也意识到春季风沙大,在树上筑巢不够安全了吧。做出这一重大决策之后,两只喜鹊便开始忙活起来。它们用喙和爪从树上把干枯的枝杈攫断,衔着它飞向比树还要高出许多的电视塔。

这个电视塔呈“丰”字型向上延伸,呈半封闭状态,每隔十余米有三个下大上小的平台。中间的小平台大约高40多米,正处塔心部位,呈半封闭正方体,喜鹊就把枯枝横七竖八地摞在这里,絮成一个窝巢。在这个位置筑巢,因为有上面的平台遮挡,太阳晒不着,下雨淋不到,再加上半封闭正方体塔心本身可以挡风,在窝巢周围形成了天然屏障,即使有沙尘暴也不会有任何问题。你不得不为喜鹊筑巢时的独具匠心而惊奇,鸟类的聪明原来并不亚于人类!

然而,整个筑巢的过程并不轻松,两只喜鹊足足可以劳作十几天才能完成。它们轮流从低处衔着枯枝向塔上飞行,每飞行一段路就要停歇一次,遇到风的阻力或者碰到什么东西枯枝还会掉落地上,就得重来。等其中一只喜鹊飞达目的地时,另一只喜鹊再俯冲下去,配合非常默契。中途要是渴了,就到塔下一平房顶上找天然蓄积而成的雨水来喝。巢筑好了,雌喜鹊安心住在巢中一心为生养子女做准备,雄喜鹊从早到晚给妻子捉虫、送水,忙个不停。作“爸爸”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啊!

【流浪的小猫咪】

晚上,不时传来猫咪寻找伴侣的叫声,酷似小孩子哭声,这叫声有时会把人从睡梦中吵醒,有人责骂着,接着沉沉睡去,涛声依旧。

在蒙古人的传说中,猫是因为在天上犯了错,受天神包老爷惩罚,下界到人间的,因此它喘气时都会骂包老爷的七宗八辈。还曾听人们说,来猫去狗,越过越好。我小的时候,我家来过一只小黄猫,它大概是和它的母亲失散才摸到我家的。对这位不速之客的光临,我们全家给予极大的关注。可是,它好像不大领情,我给它弄些饭菜吃,它却跳过小碟子,躲到墙角不肯出来。妈妈说,它可能是因为找不到妈妈而悲伤呢,习惯了就好了。为了逗它开心,让它进食,我和弟弟妹妹去河里摸来小鱼喂它,可是它还是不肯近前。我们都很为它担心,怕它会饿死。妹妹说,给它喂个活鱼吧,一定会吃的。于是,我把已经装入瓶中的一条小鱼捞出来,放进碟子,然后远远地观察它。哦,小猫终于注意到它了,用前爪一下按住活蹦乱跳的小鱼,狼吞虎咽地把它吃进肚去。从此,我和弟弟妹妹们有好事做了,天天去河里摸鱼。有时,它会钻到我的被窝里,与我同睡,我非常喜欢它,用手捋它光滑的脊背,它就把尾巴翘得高高的。小猫渐渐长大了,胃口也越来越大。那时,我爸我妈在菜园地里种粮食,加上我家住的是土石结构的海青平房,年头多了就会招老鼠,老鼠很容易盗洞进入屋内,偷吃我家并不算多的粮食。不知从何时起小猫学会了捉老鼠,经常在夜里听到老鼠被捉后惨烈的叫声。在粮食紧缺的日子里,这小东西为了捍卫我家的粮食确实立下汗马功劳。

可是有一天,小猫不见了,我们全家人都很着急,分头去找,可是它就象从地球上蒸发了一样。我们天天盼着它能够回来,就象当初它自动来到我家一样,可是它再也没有回来。老鼠又开始兴风作浪了,居然有一只闯到我家装粮食的大缸里,吃得腰肥体胖。妈妈发现了,恨恨地用铲子打它,一边打一边气愤地骂着:“叫你吃,叫你吃……”后来,妈妈从别人家抱来一只灰色的小猫。可是因为它想它的妈妈想得要命,连续几天不吃不喝,最后活活饿死。我抱着它,伤心地哭了。最后,我和弟弟妹妹把它埋在我家屋后的一棵桃树下。

……

动物尚且有这样的情操,人作为高级动物更应该如此。可是,人有时候往往不如动物做得好,这是一件很遗憾的事啊!

动物的散文篇八

我的家乡是一个小山村,几户散落的人家,掩映在大山的褶皱里,很偏僻也很安静。那里有我儿时的欢声笑语,有我奔跑嬉闹的记忆。自从随父母住到县城,忙于学业,回去的日子倒是越发的少了。

在一个秋日的周末我回老家去看望年迈的爷爷。中巴车一路颠簸,走走停停,半路上陆陆续续的搭载一些乘客。一位老奶奶颤颤巍巍的扶着栏杆艰难的走进车内,缓缓的放下物品。还未站稳,便听见售票员冰冷的提示音:去后面坐。她听见,没有作声,依旧缓缓地弯下腰,提起物品,缓缓的向车厢后挪动着。奶奶原本便是佝偻着的,这时就变得更加的矮小瘦弱了。

从头到尾,我只是看着她,我至今都没明白:在那一刻,我为什么没有伸出手帮她一下。尽管对老奶奶充满同情,尽管不满于售票员的冷漠,可从头至尾,我扮演的只是一名旁观者。我一直在想,她的儿女呢?老人家这么年迈,还让她独自出门,她的儿女放心吗?万一路上发生了点什么,行动极为不便的老人该如何面对?车子重新启动,似乎也发出了沉重的叹息。回神的自己,望了望周围的乘客,有几个不是年迈的老人呢?看着一车的'乘客我突然间觉得,家乡老了。

到站下车,走进村里,只有寥寥的几户人家。村里人很热情,看我回来都微笑着寒暄,我礼貌的回应。我见到村里只剩下十几位老人,年轻一点的都外出打工了。唉,他们要怎样熬过这漫长的秋冬,要怎样耐得住这噬骨的寂寞。看着杂草丛生的小路,出于好奇的我问爷爷:原本村中的小路,现在怎么不见了?原来有年轻人在家,他们去割草、修路,现在村子只有几个老人家,路早就让杂草给毁了。听到这个答复,内心感到压抑,无端的想起那句名言上帝创造了乡村,人类创造了城市。而今,人们各自外出谋生,人走了,也带走了乡村原本的活力。

没有同龄人的相伴,我也觉得无聊,习惯地爬上了家对面的山顶。坐在石头上,微冷的山风吹动着身旁的树叶也吹动着我的头发。山里的天黑的早,太阳开始一点一点西沉。夕阳下的远山就像啼哭的孩子的脸,先是胀成了紫色,然后慢慢消散,再一点一点隐没。我仿佛听见风中有个声音对我说乡村老了。是啊,大凡时间里的事物终究会老,可如果有一天乡村真的消失了,那么何处能安放我们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