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实验实践报告总结(实用5篇)

时间:2023-09-23 02:35:49 作者:书香墨 活动总结 最新实验实践报告总结(实用5篇)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怎样写报告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报告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实验实践报告总结篇一

学生姓名

专业名称

班 级

:::::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一、 社会实践目的

通过社会实践,更多的接触社会,能够更好的理解运用专业基础知识及对专业课,大学学习生涯及职业生涯有更深刻的理解。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增强步入社会、找工作时的优势。

二、实践单位及岗位介绍

陕西琪毫贸易有限公司主要出口各类鲜果以及农副产品,包括新鲜苹果,酥梨,猕猴桃,大蒜等,,同时代理其他同类有需要的公司的商品。产品主要销往中东,东南亚,印度,俄罗斯,非洲等国家。陕西琪毫贸易有限公司西安办事处,位于西安市雁塔区,公司平时主要工作就是:公司人员去果园检验水果(验果),向果业局上报商检,带领果业局工作人员验果,制单,批柜,发货等。

三.实践内容及过程

我主要的工作任务就是留心查看各个有业务来往的公司,如:各种水果的生产加工公司、购买水果公司等。查看果业局、商检局等上级领导部门联系人员发来得各种信息,将有用的信息,紧急的信息整理出来,交给带我熟悉业务的工作人员。等我熟悉了这一项工作后,就开始帮忙回复一些各个业务往来公司的邮件,有时帮其他工作人员送一些资料,复印文件等。

四、实验总结及体会

在2015/7/20~2015/8/20期间我经过别人介绍在陕西琪毫贸易有限公司进行了为期1月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虽然实践时间不长,但是我学到了不少的东西,一些平时学习生活不太注意的问题也得到了重视,现在我正在努力将这些自身不良的习惯改正,以求得到进步。

作后,就开始帮忙回复一些各个往来公司的邮件,有时帮其他工作人员送一些资料,复印文件等。

虽然我干的工作比较简单,没有什么难度,但是要想干好,也是相当不容易;因为有些信息比较紧急,我开始以为下班之后就不用在管这些事情。结果有一次对方公司发来购货邮件,我没有及时接受以及回复,到第二天早上上班时才接收,报告主管人员 ,公司知晓后派人及时处理,才不至于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虽然领导没有批评我,但是事后带领我的大姐却被领导叫进办公室谈话,大姐在下班后,对我说:幸亏没有造成什么损失,不然后果就不是这么简单了。虽然工作简单,但是也应该多上心,认真对待;尽管我是公司编外人员,只干一个月,但是在公司工作的每一天,都应该以公司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最忌讳的就是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不管你之前再怎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只要你给公司造成了损失,那么你之前所做的一切就都是白费的。老板只看你的成绩,不管你的结果。只要你一步做错,你之前的成绩也就会被否定。老板从来都不是慈善家,不会像父母,朋友一样包容你的错误,只要你给公司带来损失,等着你的肯定是失业。中国什么都缺,但唯独不缺人,中国的大学每年都在扩招,大学生越来越多,毕业的大学生也越来越多,由于各种因由,在毕业当年没有就业,或者签约后不能适应,或者对公司不满意,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重新规划的最终违约辞职的也很多,相映的使中国的失业率常常居高不下。将来的大学生肩上的担子心里的压力会越来越重, 越来越大。你应该趁现在在学校时间多,多学些东西,把自己的性子磨一磨,改一改对什么都吊儿郎当,满不在乎的习性,不然以后因为这些肯定要吃大亏。

一直选择性的忽略了。这一次这么明确的被不是那么熟悉的人指出来,使我不得不重视。有些毛病虽然难改,但是我也应该努力的试着改过来。

我的专业是商务策划与管理,应该经常接触社会、商业流程等。虽然这是一家不大的公司,但是业务一样不简单。与其他公司工作人员的接洽,都需要极大的耐心与智慧。你的专业告诉你应该这样做,就不会出错,但是事实上,你那样做就有可能遭到批评,还是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以前我长觉得暑期实践活动没有什么用,不过,经过这一次,让我觉得有句话说的特别有道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本来看着简单的事,真的去做,却不是那么容易,需要你付出的很多,也可以才从中发现很多你自己平时发现不了的问题。无论做什么,都应该认真对待。

同时令我深有感触的就是,也许别人在某一方面不如你,但是只要你细心去观察,就会发现,在每个人身上你都会学到一些东西,让你进步。关键在于你有没有想要试着去发现,去改变,去进步。

一、问题的来源

始建于2000年的牛心套保试验区位于吉林省大安市牛心套保苇场,是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大安碱地生态实验站下设的,它是苏打型盐碱芦苇沼泽湿地“苇-鱼-虾-蟹”生态利用模式综合试验示范区。我们通过访谈了解到10多年前这里还是连片的无植被生长的盐碱斑地,从2002年开始,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就在这片土地上进行盐碱芦苇湿地渔业利用试验。最初只是发展耐盐碱鱼类养殖,2015年首次把河蟹引进内陆苏打盐碱水中养殖,并获得成功。到2015年,被开发利用的退化盐碱芦苇沼泽湿地已有5万亩。但是由于由于水质恶劣,适宜盐碱地养殖的品种不多,或者有的品种虽然可以养殖,但产量低、经济效益差,很难被农民接受,因此难于推广应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科学技术要很好的应用于实践中,才能获得更好的价值。科研成果对农业发展的作用不可小视,如何让好的科研成果在农业中得到推广亟待解决。

我们在科研站与科研工作者一起生活,在对科研工作者进行访谈的同时,也悉心观察他们的日常工作,体验生活,积累研究资料,通过一些有用的、可靠的资料来说明问题。

3

二、研究方式

在实验站与与科研人员同吃同住一段时间,体验科研人员每天的工作过程,感受科研精神,深入走访当地农户与农发办等政府机构,了解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对拉动当地经济、增加当地人们收入的促进作用,参观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生态研究所,与科研人员交流,了解研究所的主要研究方向,感受科研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促进作用。我们与十几位身份、地位相异的科研人员进行访谈,访谈的问题涉及范围很广,包括科研人员的研究方向、科研成果的应用领域、科研与实践结合的程度、对科研的前景预测、科研给科研工作者自身带来的改变等等。

我们通过大量的访谈,从纷繁复杂的资料中提取有用信息,进行综合,从而寻找问题和解决办法。旨在通过此次调查找到科研成果有效推广的些许办法,以及亲身体验科研精神。

三、调查实施过程

(一)我们先在lza进行活动,主要是为组织团队成员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科研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着重了解科技兴农以及我国淡水养殖对推动农业、渔业发展的重要作用的相关背景性知识;由团队负责人介绍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的大概情况以及大安实验站的情况。

(二)我们团队前往吉林省大安市地理所实验站,与实验站科研人员共同生活一段时间,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之后走访当地农户与农发办等政府机构,了解科研成果对增产增收的作用;同时走访大安、白城等吉林西部半干旱地区,结合当地生态环境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为甘肃改善生态环境提出合理化建议;返回长春后参观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与科研人员交流。

之前实验站感想部分相融合;在参观完东北地理所后外地队员回家开始假期生活。

四、科研成果的推广调查

(一)科研成果的形成

位于吉林省大安市牛心套保苇场,10多年前还是干涸的退化芦苇沼泽,连片的无植被生长的盐碱斑地,每当大风刮起,碱面漫天飞扬。那时,这里曾是一片无人问津的荒芜盐碱地。从2002年开始,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就在这片土地上进行盐碱芦苇湿地渔业利用试验。最初只是发展耐盐碱鱼类养殖,2015年首次把河蟹引进内陆苏打盐碱水中养殖,并获得成功。到2015年,被开发利用的退化盐碱芦苇沼泽湿地已有5万亩。看着团队辛苦打造的这片已经恢复其原有生态的湿地,当年团队的学术带头人、现已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刘兴土研究员甚是欣慰。不过,在调查采访中,我们也不难发现这位老先生在感到欣慰的同时,也不免有些遗憾。原来,老先生一直想把牛心套保打造成东北松嫩平原苏打盐碱芦苇沼泽湿地生态恢复与合理利用的示范点,但未能如愿。科研人员结合当地实际发展出苏打型盐碱芦苇沼泽湿地“苇-鱼-虾-蟹”生态利用模式,该模式对当地农业和经济的发展作用明显,牛心套保的“苇-鱼-虾-蟹”生态模式,每亩水面的平均纯利润可达800元以上。以800元的利润计算,上千万亩的盐碱地每年可新增利润80亿元以上。到2015年,职工累计承包苇田养鱼3.5万亩,鲤、银鲫、鲇、乌鳢、鳜、鲢、鳙等商品鱼总产量27.5万千克,获经济效益204.02万元,人均增收5 397元。如此可观的收益,加上对当地发展的作用,该研究成果需要加大推广。

(二)科研理论的推广

5

据刘院士介绍,一直以来,我国的水产品供给主要依靠淡水养殖和浅海海水养殖。然而,淡水资源利用过度、近海养殖业过度发展和渔业水域的严重污染,已使我国的水产品安全受到严重影响。早在2015年,湖北省就开始进行湖泊、水库“三网”(网围、网拦、网箱)养殖方式的退出工作。显然,传统的水产养殖方式已受到很大的挑战和危机,开发出新的生态环保、可持续的养殖方式已是大势所趋。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教授赵金良曾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传统水产养殖已走到尽头,进一步开发的潜力已经不大,迫切需要开发新出路、新领域。进而深海养殖和盐碱地水产养殖被视为水产品供给的两条重要出路。国约有盐碱地14.9亿亩、盐碱水域近7亿亩,天然咸水湖泊占全国内陆湖泊总面积的55%左右。如果能有效开发这些资源就带动5%的盐碱地发展水产养殖,这对当地农业水产养殖的发展作用将很突出,并很好的实现当地农民增收。这些对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积极作用。以刘兴土研究员为学术带头人的科研工作者辛苦打拼、工作,恢复原有生态湿地,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现在牛心套保的“苇-鱼-虾-蟹”生态模式每年能增收80多亿元以上,很好地实现了农民的增产增收。我们在访谈过程中发现牛心套保苇场通过推广苇田养鱼技术,为职工找到一条就业路子,获得了经济收入。通过收取苇田承包费,促进了企业发展。多年该科研成果收益颇丰,截至2015年,牛心套保苇场推广应用苇田养蟹技术,累计6万亩,生产成蟹17. 6万千克,获经济效益632.16万元,人均纯收入新增1.7万元,对人均纯收入的贡献率为63%。2015年,20户职工承包苇田养蟹2.2万亩,成蟹总产量6.15万千克,实现产值221.4万元,扣除成本89.06万元,获利132.34万元,户均6.617万元。

(三)科研理论进一步推广的阻碍

民接受,因此难于推广应用。所以寻找好的品种是水产养殖对于盐碱地水产养殖的有效发展影响很大,同时这也是一项艰难的工作。尽管如此,经过多年的探索,该科研团队还是寻找到好的品种,在牛心套保成功建立起几万亩核心示范区,给当地农民带来了较高的收益。河蟹即是多年来难得的适宜品种之一。据该团队的水产养殖专家杨富亿研究员介绍,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是浅海里繁殖、淡水中生长的水产动物,它适应能力强、适应范围广,且养殖周期较短,效益回收快,经过适当的环境适应性驯化,可较好地适应内陆苏打型盐碱水环境。除此之外,还进行日本沼虾、银鲫、鲻鱼、梭鱼的驯化养殖。相比于盐碱水质调控与寻找合适品种所带来的困难,该团队的科研人员向我们调查组表示,资金不足是他们遇到的最大难题。每项科研成果的开发和推广需要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但同时也需要持续不断的'项目资金支持,一旦资金链出现断裂,项目就会搁置,有时甚至废弃掉。同时我们调查得知科研站的资金总是出现问题,据他们讲,从一开始做试验、示范,所需要的经费仅靠中国科学院和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内部的项目和资金支持“度日”。在这样的条件下仍然进行科研,而且取得如此的成果,这也是我们被老一辈科研工作者艰苦奋斗、勇于吃苦的科研精神所深深折服。科研工作在他们眼里不只是常人眼里的一项工作,更是他们的一项终身事业啊。但是话又说回来盐碱地水产养殖存在着许多不可预见的环境因素,因而是一项高风险、高投入的工作,仅靠项目的部分资金支持远远不够。我们在调查过程中也有感受,科研工作者确实不易。“经费有限,做的试点肯定不会很多。”该团队表示,搞试验示范时,他们会给养殖户补贴一些资金,但大部分钱还是养殖户自己投入。“很多时候项目一停,试点也就结束了。”资金困难,但是科研必须要搞,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多年来,这个科研团队一直在试图申请行业专项课题的支持,但都没有成功。在与科研人员同吃同住,一起生活的过程中,我们也会听到上了年纪的科研工作者发出感慨,他们回想起当年的科研情景总是提到当年的条件艰苦,现在不同于当年了,让我们感触颇深。他们这种敬业吃苦,奉献祖国的精神值得我们现在的大学生学习。

作者对科研工作的热情和坚持。

(四)科研成果推广道路

据报道,中国工程院院士雷霁霖曾指出:“未来盐碱地水产养殖业从苗种生产到养殖再到产品加工,都要建立一整套操作规范,走全工业化道路。”并且他认为,盐碱地水产养殖要想发展起来,必须将水产养殖与农业种植结合起来,加强适合于不同类型的水产养殖模式研究。科研成果需要应用于实践当中,我们知道盐碱地水产养殖是属于农业领域,但是盐碱地水产养殖基地生产出来的产品在满足生产的需要的同时,还需要创造出财富。这就需要考虑市场的因素,市场需要什么的产品,我明年就生产什么产品,前提条件是该水产品能在盐碱地水产区进行养殖。我们知道零散的渔业贩卖波动性很大,有时候卖的好,有时候卖的一般,这对于依靠盐碱地水产养殖的农民来说经济保障程度太低,说不定什么时候鱼卖不出去,家庭生活就会产生困难。这也会成为盐碱地水产养殖不被农民信赖。而走工业化、专业化道路,销售领域由公司解决,产生大的订单,大批量的产品销售,这样农民只用专心养殖水产品,不用担心销路问题,他们的顾虑小了,盐碱地水产养殖就更受欢迎。与此同时,大批量的生产,可以使收益稳定,经济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因此专业化、全工业化道路,对理论成果的推广作用明显。对此,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技术中心研究员王雷也指出,盐碱地水产养殖是一个综合开发利用问题,涉及品种、模式和保护等,需要统一规划。而这些正是该科研团队努力的方向。根据该团队的介绍,“苇-鱼-虾-蟹”模式是盐碱地水产养殖的重要方式,它在保护湿地生态的基础上,实现了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另据报道,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在河北省沧州地区进行盐碱地渔农结合的综合利用。它们采用“台田”模式,即通过挖塘(或挖沟),使盐碱渗出,同时修筑筑台田,修筑的台田在盐碱下渗后能成为无盐碱的良田,而在塘里(或沟里)可以养鱼。然而,由于缺乏后期连续的支持和保障,这种“田-塘”模式始终未能建立起来,仅是初步搜集了一些基础数据。同样这些项目的进行需要国家经费的支持,更需要团队成员的努力工作。

五、项目总结

吉林省大安市牛心套保苇场的苏打型盐碱芦苇沼泽湿地“苇-鱼-虾-蟹”生态利用模式是科研工作者的心血,他们在相当艰苦的条件下通过认真实验、亲身时间创立了该模式。这种生态模式为当地环境改善起到了重要作用,原先被人废弃的盐碱地破换生态,在大风刮起是漫天碱面,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现在该地区恢复了原有生态湿地。而且原先一文不值的盐碱地被他们开发当做水产养殖基地后,效益大增,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在原先的盐碱地养殖鱼蟹,给当地的生态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我们团队通过对该实验区亲身调查,感受到科研工作者充满热情、不怕吃苦的科研精神,而且访谈了研究成果的形成以及推广,从中体会到科研成果带来的成绩,也了解到科研成果推广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其中包括水质监测、水产品品种寻找问题,不过最头疼的问题就是资金不足问题,对科研成果的推广带来很大的不便。我们也得知了盐碱地水产品养殖更好发展的道路。

我们深切感受到科研人员的困难和不易。我们认为对资金问题国家要审核后给与支持。“国家需要加大这方面的支持力度。”该团队呼吁国家层面建设盐碱地水土养殖示范基地和技术推广机构,使盐碱地水产养殖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稳步发展。“盐碱地水产养殖属于应用技术领域,有很多实际的东西要做中试。”包括该团队在内的国内许多专家都认为,要加快盐碱水土资源演变的调查,摸清家底,定期更新数据,制定盐碱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规划。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也为以后参与社会实践提供一个经验和借鉴:我们需要加强团队协作;进行很好地团队分工;加强效率意识,比如我们在访谈交流活动方面花的时间略多;将强自身的学习,拥有很好的知识储备。

六、结论

发展作用巨大,而推广的过程还需国家大力支持,科研成果的出现很不容易,推广更不易,完善科研的整个过程,加大对科研工作问题的关注度,对未来祖国的发展有积极作用。

实验实践报告总结篇二

今年暑假,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参加了由我们乡镇人员承包的大豆杂交实验工作,这一工程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主抓的,虽然短短七天的时间,却让我觉得很辛苦,但我从中锻炼了自己,感受到做学问的不易,并且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一、参与初衷:

(1)大豆杂交技术不是我所学的专业,但是由于它与农业、农村、农民靠的比较近,能使我们大学生更好地了解“三农”,我个人来自农村,虽然对于农村、农民比较了解,但由于年龄的原因,却不是很深入,凭借此次机会,能使我更好地了解它们。

(2)由于大豆杂交要在田地里进行,在暑假这个气温比较高的时期,对于我们大学生,尤其是我们这些经常在外上学的大学生来说,借此机会能让我们再次体验一下干农活的过程,锻炼我们的意志,增强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

二、感受:通过这次实践,我有以下几点感受i)在炎热的天气中干农活,需要的不仅是体力,更要有毅力。一个人的意志坚不坚,通过农活能够很好的测验出来,没干过农活的人可能刚开始干还可以,感觉很有意思,但是连续让你干几个小时,你就会感觉到厌烦、无聊,心情有刚开始的好奇就会变成抱怨、不满,所以干农活不仅能够考验一个人的意志力,更能磨练一个人的意志力和忍耐力。ii)体会父母的艰辛。在家时间父母总是不让干活,我知道九层以上的家庭都是这样,我平时在家也是这样,但我总是硬要干,我知道,父母嘴上不让干,如果你陪着父母一块儿去干活,父母的心里会很高兴。干农活很辛苦,这是毋庸置疑的,体会了农活的艰辛,很容易就能体会到父母的艰辛,体会到父母为什么总是不舍得给自己买衣服等等,也会使得我们在大学花钱会收敛许多,“可怜天下父母心”,理解万岁!iii)激励自己更好地学习、生活。吃过了农村的苦,你就会感觉自己吃的苦不算什么,就会感觉自己的努力还很不够,而且差的很远,就会使得我们来到学校,会更加努力地学习,会更加珍惜求学的美好时光,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感受了农活,也就能感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道理,会使我们更好的珍惜现在,加倍努力。)

做为一名大学生,我深深地感到初会实践的重要性,并希望以后能够经常参加实践,这种社会实践活动是在大学中的社团生活所无法比拟的,只有在真正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亲身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才能使自己得到锻炼,才能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以运用到实践,才能使自己成为真正有用于实际,使自己成为真正有用于社会的学生。社会实践弥补了理论与实际的差距和不足,社会实践的意义也在于此。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使我的各方面能力得到了提高,也使我增强了扎根实践吃苦耐劳的精神。亲身地服务于群众,服务于社会,真的很有意义,我想以后我还会一如既往地支持大学生的暑期实践。

三、建议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迈向社会的桥梁,它有助于大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锻炼自己的交际能力,加深对社会的全面认识。但是,在实践中,我们是要真正走进基层,体会基层农民的生活,所以我们要放下学校里的纸上谈兵,放下家里的娇生惯养,虚心学习。既要对自己有只要我干我能行的信心,又不能自满自负,要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地进行,急于求成只能是欲速则不达。虽然我们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但我们了解的都是理论知识并没有实际经验,所以或许还不如未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民,因为他们在实践中总结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实验实践报告总结篇三

社会实践是一项大学生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旨在为社会培养出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复杂多变环境的“应变型”人才,更是为国家培养出真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秉承着这样的时代主义信念,我如实地将之付诸行动。这不仅是为了适应社会,更是为了更早地把自己推销出去,把自己在学校所学知识以致用,我如实地深入社会,给了自己一个发展的机会,一个接触社会的机会。

本次实践我选择在我县城的一户平民家庭里,我的工作是负责他们家孩子的各科的学习辅导,我是在高中同学的介绍下得到这份工作的,本来我已经准备到我舅舅那儿找工作的,由于同学已经找上了,就勉力为之了,即使这工资也不高,还挺累的,但在于别人的相处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当然,在教别人功课的时候,我才从中体会到了当老师的酸甜苦辣,是时我才明白,老师不是那么好当的,没有十足的耐性和知识功底,想要干好这项工作还真是不可能的。

每天从早上八点一直感到下午六点,中午休息一小时,其实不是很累,因为当我想到我是在做一件有益于别人,还能得到些许回报的事情时,我就不会感觉累了。

本次的社会实践一共进行了十天,说实话,时间不长,但受益不浅。

我从本次的实践中得到了很多的东西,但最多的不是在物质上,而是精神上的,我之所以把实践对象选在中学生上,是因为,我完全能够了解到现在的中学生是在想什么,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更或者是他们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理解方式,我作为刚结束高中生活不久的大一学生,说明白点,我是这方面的过来人,我完全能够体会到高三学生在这一年是在想什么。

在我和他们相处的过程中,我真切地体会到了老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时候的那种恨铁不成钢的急切心情,也体会到了老师的用心是良苦的,我突然发现,其实当时在上高中的时候最不喜欢的那位老师其实是对我们最好的人。

我们每一次做的事,每一次的选择都是我们人生的一步,甚至这每一步在我们的生命中都是举足轻重的,就像《蝴蝶效应》里面展示的那样,改变了你人生的任何一小步都会引起后续的诸多变迁。而这次的社会实践就是我人生中的一段不可或缺的小插曲,至于唱得好与坏,当由我们以后的千万步来共同做决定了。

21世纪是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这是作为21世纪接班人的我们不得不承认,也是不得不正眼看待的,不进步就会后退,而后退的结果就是望背兴叹,直至湮沉于这个强手如云的世界中,显然的是,没有一个“准社会人”能让自己就这样陷落,社会给我们多少期望,我们是看得到的,社会给我们多少挑战,我们也是需要勇气的。我看到了,每一个在校大学生都在摩拳擦掌,我要成为最后能把能量用在好处的人,每一天我都是在进步着的,成功在向我走来(相对的),我当满怀拥抱!

可以说,社会实践只是一个小小的开始,我还有许多许多的工作要做,不只是深入社会,对于自己自身的素质修养同样是很有必要进行的,我也是不能容许有任何可能将我的努力付之一炬的隐性元素存在的,在这个纷乱复杂的社会中,光有学识是远远不够的,处在这样一个世界中,我们就自然地成为了一个法律意义上的世界人了,那么人与人就不可不可避免地会被各种各样地纽带给链接起来,这儿不仅有人事的连接,更多的是利益的连接,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如果不能明白这些将很难在社会上站稳脚跟。

如果没有给自己建立一个比较完备的“成功和进步预备”体系,在挑战来临的时候,我们就很难为自己找到一个应对的良策,也就难免会出现捉襟见肘的窘迫场景。我们都知道,没有一场成功的战役是在无准备的条件下打起来的,也没有一个将军会让他的士兵赤膊上阵。

现实的社会是不会同情弱者的,只会想到要利用强者,弱者永远是用来被淘汰的,我们也不得不正视一个事实――强者生存,弱者罹弃。

社会实践给了一个起点,一个展现自己的平台,这个平台不是学校给的,而是我们自己给自己的,不要说社会太现实,请看看在这个所谓现实的社会里,在我们从社会中攫取资源的时候,我们还能想到自己能为这个“现实的社会”做些什么呢?也许不久之后,我们也会变成一个现实的人,其实这不是社会的病,这只是社会在其演变过程中不得不产生与面对的阶段,在这么一个复杂的网络中,难免会产生一些社会的弊病,就像人这个复杂的生命在其运行中也会产生一些病变一样,社会不会要求我们能够在求得自己利益的同时还能往已经产生了老化现象的细胞中注入新鲜的营养。

所以,总结出来,我们还是应该感谢这个能给我们带来生命血液的社会,毕竟,我们还是要在这儿立足生活的。以上就是我本次社会实践的感想,我敢保证的就是我完全是出自于我最真实的内心,我永远都相信一句话――没有所谓的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

实验实践报告总结篇四

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北城中学 刘永英

摘要:面对索然无味的英语课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能力和情感体验等诸多因素,借助多媒体等激活教材、打开学生语言和思维之门;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情感教育,把知识融入到美好的情感里,知识会快乐地扎根在孩子们心中,达到情智共生;针对没有英语语言环境,学生需要背诵课文这一难点,开发超右脑,利用形象记忆和思维记忆等方式,帮学生轻松愉快背英语;课堂上采用竞争机制,给课堂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让学生绽放生命光彩。

关键词:多媒体 点燃激情 情感教育 开发超右脑 竞争机制

初中英语是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的学科,原因是教师忽略了学生是生命的载体,而没有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能力和情感体验等诸多因素,把课堂当成了“知识传输场”。事实上教师应首先对自己学生的现状进行分析,借助多媒体等多种手段激活教材,激活思维,让知识走近生活、走进生命。把课堂当成 “生命发展场”。

我们是处于城乡交接处的一所普通中学,因为近几年成绩较好的学生纷纷进城读书,我们面临的都是家长不报任何希望,成绩较差的孩子们。他们大多数是对学习不感兴趣,部分学生根本就不会听课。传统的语言传授的教学方式对这些学生已经不适应。连语言文字课都很难上,更何况英语课?针对这种现状,在英语课上,我采用了以下做法,希望与大家共勉。

一、借助多媒体,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 我抓住十几岁孩子们最敏感的视觉特点。运用多媒体,进行情景教学,激活单词和句型。让学生在语境中掌握单词和句型。如:我在教七年级上animals模块时,收集了所有动物的彩色图片,并在每张图片下面输入各自的英文单词,然后在幻灯片的最上面展示句型:lions eat s eat fruit.接下来,我会给学生做示范,重复说出这两个句子,让学生听后模仿。教师让学生展示时要注意其中的技巧:可以先让好学生展示,从好到差,给差生多留点时间,让他们跟上,应该让每个孩子都有展示的机会。此时,同学们情绪很高亢,我会乘胜追击,与好学生再进行pair work的练习:do lions eat meat? yes, they monkeys eat meat? no, they don' do pandas eat? they eat .通过这种视听说结合的方式,打开了学生语言和思维的闸门,让学生潜意识的记住了单词和句型,帮学生扫除了英语学习的词汇障碍,增强了学生学英语的信心,为英语学习打开了兴趣之门。

二、渗透情感教育,使学生情智共生。

为了让学生保持这份学英语的热情,我会不失时机地给学生渗透情感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应播在情感这块土壤上”.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证明:积极的情感,能够有效地强化人的智力活动,使学生精力充沛、意志旺盛,思维敏捷深刻,想象丰富活跃,记忆力增强,学生的心理潜能会得到高效发挥。比如,我在hobbies unit1中引入我的爱好读书时,用漂亮的扇子展示了李苦禅的读书经典:“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在激活单词as时,结合betty喜欢邮票的爱好,送给她“泰坦尼克号这对恋人在船头比翼双飞”的那张邮票作为礼物;结尾在情感目标达成时,我设计了“茫茫大海中一艘扬帆起航的小船”等。在多媒体的帮助下,我把知识融入到美好的情感里,让孩子们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知识将会快乐地扎根在孩子们心中,使孩子们的情智都得到提高。从而达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最佳课堂效果。

三、开发超右脑记忆,帮学生轻松愉快背英语。

英语专家陈琳教授说过:“在没有语言环境的情况下,背诵是英语学习的最行之有效地途径。”但是要求现在的孩子们背英语课文,他们觉得难以上青天。因此,降低教材的难度,灵活地使用教材成了课堂解决的首要问题。

1.把语言用形象的图片展示出来,培养形象记忆。

我把需要背的对话和课文,进行语言浓缩,运用想像力,做成图片,让学生们借助图片进行形象记忆。如在学习cartoons 模块时,为了激活孩子的形象思维,我分别做了superman、spiderman、tom and jerry、monkey king、tintin、snoopy等许多图片,在形象化图片的帮助下,语言跃然纸上,变得非常容易,学生记得非常快,并且记得牢不易忘。这种左右脑结合的全脑记忆法,无疑是给学生的记忆力插上了翅膀。2.运用图表和表格,培养思维记忆。

我预先把课文中的共性提炼出来,做成图表和表格, 使知识具有直观性,一目了然。这一方面降低了教材的难度,克服了学生背课文的畏惧心理;另一方面也为学生背诵课文提供了强有力地支架,便于记忆。例如七年级上my school day.我把它做成表格,帮学生背诵课文。先让学生听后完成表格,然后朗读并背诵展示。那一次真的是令我很吃惊,就连程度很差的马若男都能背过。

从此后,我便把形象记忆和思维记忆当成法宝,几乎每天都要采用这种方式进行备课授课,尽管图片和表格的制作需要课下花费很多时间,但在课堂上确实省时省力,使我尝到了甜头,给学生背诵课文带来了方便。形象记忆和思维记忆降低了学生学英语的难度,解决了学生平时使用左脑死记硬背的困难,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们轻松愉快学英语,达到了高效学习的目的。

3.巧设问题,进行思考记忆。

在英语课堂上我也常用“五何问题法”整编教材,合理地设置问题,创设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背诵课文,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七年级下holiday journey模块,我采用了where、when、how long、who、what and how这种提问的方式。

教师引导学生经常带着“问题意识”去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强化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四、引入竞争机制,彰显生命活力。

我把全班分成了红黄蓝三个对,并且各队起了各自的口号。为了给他们展示的机会,我把课前5分钟的复习改成了学生自我展示。让每组出代表,进行英英单词竞猜、对话和课文的精彩展示等,鼓励他们“努力创造奇迹”,进行个人潜能的挖掘和开发。通过这种方式,激发了各对之间的竞争和团队合作精神,给课堂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更主要的是点燃了学生求知的欲望,触发了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挖掘了学生内在的潜力,提升了课堂效率。

方法就是智慧。恰当的策略和方法,是高效课堂的体现。教师掌握了这些有效的策略,就会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能四两拨千斤。高效课堂是我多年来梦寐以求的夙愿,多年来我一直在为这个目标践行着。高效课堂是教师智慧的结晶,教师只有用智慧才能打造出师生共同享受的课堂。只有智慧的教师才能享受做教师的快乐。

实验实践报告总结篇五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语文界涌现出了一批新生代语文名师。他们大都是年轻的语文特级教师,受过省级以上表彰,无论职务高低一直坚守在小学语文教学一线,有一定的教育思想和鲜明的教学风格,最重要的是课上得出色,得到公认,比如王崧舟、孙双金、窦桂梅、薛法根等。这些名师代表了现阶段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他们的学术造诣使之成为教学中的示范性力量,其课堂也成为是我们关注和学习的焦点。他们娴熟的教学技艺、深厚的文化底蕴、高尚的人格魅力令人羡慕;看着他们在三尺讲台前激情挥洒,低吟浅诵,斟字酌句,更是受益匪浅。对于许多一线的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来说,这些名师的课堂成为被模仿的对象,希望学得名师们的一招一式,以改进自己的日常教学。

名师课堂的精彩,不在于课堂有多么完美,而在于平常之处显示智慧。新生代语文名师们的课堂。是生命的课堂,是智慧的课堂。他们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有关教学活动整体的真理性的直觉认识,就是一种课堂实践智慧。学习和研究诸多名师的课堂实践智慧,为己所用,对我们一线教师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课堂实践智慧不可言传,只能意会,因此不是通过一般意义的学习所能获得的。也就是说,实践智慧的获得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形成,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表现出来,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发展。对于名师的课堂实践智慧,我们不仅要学习、研究,更要实践、反思,而后再实践,再反思,如此往复,让名师的课堂实践智慧催生我们的课堂实践智慧,提升我们的专业化水平。

为此,我校组织广大语文教师走近名师,研究名师的课堂实践智慧,探索小学语文新生代名师课堂实践智慧生成的途径与方法,感悟他们先进的教学思想,领会他们的教育追求;通过对具体的教育情境和事件的关注、反思,将感性的、表面化的经验提升,生成自己的教学实践智慧,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提升自己的教学思想,促进语文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一、学习积淀

名师之所以成名,他们的课堂教学之所以闪动着智慧的灵性,最重要的是他们十分注重自身的知识积累与人生修炼,具备厚重的文化底蕴。这些不是通过听其一节两节课就可以形成的,是需要我们每个教师不断学习,潜心感悟,长期积淀的。

研究中,我们首先组织课题组教师认真阅读新生代语文名师的专著,关注教育教学杂志上介绍他们的文章,研究这些名师课堂教学实践智慧的主要特征,领会他们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感受他们高超的教学艺术和灵动的课堂实践智慧。其次组织成员广泛地搜集新生代名师的教学案例、教学实录,进行研读学习,把名师们课堂教学的形式记录下来,把其中的神提炼出来,用名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指导和评价自己的教学活动,时时处处以名师文化的眼光来对待教学工作。在学习中,我们重点学习、研究新生代名师的课堂教学。

1.观摩录像。

在学习中,我们经常组织课题组成员观摩新生代语文名师课堂教学录像,以名师的一节录像课为研究载体,对名师的课堂进行多维解读、深入探究。我们要求老师们在观摩中不仅要“听”,还要“看”――观察课堂中学生的情绪状态、互动状态、思维状态,以及学生学习的收获;观察名师的教学思路、情境创设、气氛调节、问题处理方式等等,并进行记录和思考,感悟名师的教学艺术、教学机智,做到学有所悟,学有所得。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认为,一堂好课应上得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这是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的具体体现。我们在观摩其课堂教学录像时,就要求教师们观察在他的课堂上学生们的具体表现,感受他情智语文的魅力。通过观摩学习这种途径,加深了对这些名师课堂实践智慧的感悟和内省。

2.研究课例。

研究名师的课例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这样可以让名师课例成为生成自己的课堂实践智慧的专业平台。课例研究是以某一具体的课为研究对象,通过学习、研究、反思、借鉴,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改进、优化和提高。具体有两种形式:一是将不同名师同一课例进行比较研究,如将王崧舟和孙双金两人所执教的《二泉映月》进行比较,找出他们对同一个课的不同处理,体会不同名师教学设计的差别以及教学理念差异,感受不同名师的教学智慧。二是将名师课例与自己的课例进行比较,找出自己教学设计的成功之处和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找问题解决的有效策略,借鉴名师的成功做法,在反思中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课例研究,让教师用审视的眼光来看待名师课例,在比较中学习,在学习中借鉴,在借鉴中生成课堂实践智慧,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

3.赏析案例。

赏析案例也是学习名师课堂实践智慧的手段。教学案例是对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它是教学事件的真实再现,是对课堂中发生的实践情景的描述。案例赏析虽然也以课为研究载体,但不同于课例研究,它不是研究如何上好这一课,而是围绕教学中的典型事件,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展示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等,从而给人以启迪。开展案例赏析,有利于我们教师从中发现这些名师在把握教材、处理教学细节上的智慧和艺术,丰盈自己的实践经验,提升实践性智慧。如王崧舟老师教学《二泉映月》时,引导学生抓住“坎坷”一词,披文人情,品词析句,涵咏意蕴,使课堂上真情流淌,生命涌动,让人叹为观止。我们就以这个为案例,进行了深入地探讨研究,真切地感受了王老师语文教学的一种境界、一种智慧。

在教学中学习,在学习中积淀。我们又从“新课导入”“朗读指导”“语言品味”“读写结合”等方面品读名师,感受名师,深深领略名师的风采:他们的语言表达行云流水,活力四射;引导巧妙自然,浑然天成……他们的教学风格各不相同,有的关注语感培养,有的追求诗意,有的注重情智发展,有的提倡简约,等等。他们的驾轻就熟的教学艺术,幽默风趣、于文字中指点江山的大气和教学智慧,让我们叹服。通过学习,我们能博采众长、融会贯通,教学中自然生成智慧。

二、实践生成教学说到底是一种基于实践的情景化的教师精神与教育智慧的传递。教学实践是教师成长的基石,教师课堂实践智慧的生成,完全来自于教学实践。学习名师的课堂实践智慧,最根本的要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

1.模仿感悟。

练设计得非常巧妙,研究品析后,我们要求四年级的教师在教学时尝试着模仿运用;观摩了孙双金老师的《观察作文》教学实录后,其教学中引人入胜的开头,多层面的观察指导,情趣盎然的评点赏析以及对学生精神的关注等环节,触动着每个语文教师的心,于是有几位老师纷纷“借砖生玉”,进行教学模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模仿中,我们要求各位老师认真写下自己在运用中的得失,进行反思,这样在体会名师智慧的同时,能生成自己的实践智慧。

有时,一些有机会外出听课学习的老师听了新生代语文名师的展示课,回校后我们便开展“模拟课堂”活动,即要他们模仿所听名师之课的教学设计,上一节汇报课,既加深听课者对名师课堂实践智慧的认识,也可以让其他教师间接感受名师课堂的魅力。

当然,我们不是简单地模仿名师的课堂,而是分步推进,渐入佳境。我们既要学习他们的“形”,也要学习他们内在的“神”,只有“形神”兼备了,才能让我们的课堂也如名师课堂一样精彩纷呈,灵性飞扬。

2.好课展评。

我们观摩名师教学,不在于纯粹地扮演名师上课,不在于单纯地表演名师的教案及教学设计,而在于领悟、掌握、运用那些支撑教案及教学设计背后的的教学理念。因此,我们学名师不能囿于模仿、移植那些技术层面的东西,而是要以扎实的课堂教学研究这种真实有效的方式,来习得名师们那些支撑教学理念的精髓。只有将名师先进的教学思想同自己的教学实践有机融合起来,才能不断地叩问课堂实践智慧的真谛。

在教学中学会教学,在实践中生成智慧。为此,我们举办了多种形式的好课展示活动,以活动促发展,在活动中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如课题组教师优课赛、课题研究汇报课、观摩课等系列活动。每一次好课展评,都是一次教学风采展示,都伴随着教学反思,同伴点评,在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火花,在对话中创生智慧,从而提高了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同时,我们关注教师常态的课堂教学,通过听随堂课,了解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如何将学到的名师的教学艺术、教学智慧有机、有效地渗透到教学中,在实践探索中,课堂实践智慧得到了发展和提升。并形成各人自己的教学风格,促进了语文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三、写作提升

朱永新教授在新教育实验中提出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他认为专业写作能引导教师从各个层面对教育实验与自身进行反思,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改进日常的教育实践。

之所以将教师的写作称为专业写作,是因为这种写作不同于文学创作,它具有很强的专业化特点,它应是我们对教师自己教育教学生活的一种记载或研究方式。对我们教师而言,专业写作首先是一种研究,需要实践、需要思考。在写作中,教师能不断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从而不断产生顿悟,增强自己的科研能力、感悟能力,再不断地提炼新见解、新观点、新思想,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及时反思和总结教学行为,激活自己的课堂实践智慧。从某种意义上讲,专业写作是课堂实践智慧生成的催化剂。

我们研究新生代名师的课堂实践智慧,也需要引领教师进行专业写作,及时总结点点滴滴,记录教学实践中的成功与失败,对课题研究和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提炼、提升、发展,形成丰富的教学经验,并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这不仅是打造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队伍的需要,更是将这些名师的思想观念、实践智慧发扬光大、传承创新的时代需要。

专业写作可以采用教学随笔、教学日志、教学叙事、教学案例、教学反思等表达方式,写写对名师教学的感悟,写写学习名师的体会,写写模仿名师教学而产生的思想、情感及灵感等。通过专业写作对课题研究中所思、所闻、所想、所感、所悟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中流淌的思想、灵感的顿悟、思维的碰撞、智慧的火花进行提炼和升华,揭示出内在的价值与蕴涵的教学思想,不断将实践经验内化为理性认识,如研究了薛法根老师的《天鹅的故事》课堂教学后,课题组的老师抓住了其中三次“写”的巧妙设计,撰写了《感知?感悟?提升》一文;听了窦桂梅老师的几节课后,觉得她的课大气而又不失精致,豪迈而又不失柔情,便撰写了《享受“玫瑰”的芬芳》一文;模仿孙双金老师《观察作文》的教学设计上了研究课后,写下了课堂教学反思《巧妙借“砖” 轻松作文》一文,等等。在写作中,我们更深刻而又更理性地感悟了新生代语文名师的教学艺术和实践智慧,潜移默化地提高了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

窦桂梅老师认为,“小小的笔改变不了世界,却能改变我们的课堂。更重要的是:写,让自己活得明白,更让自己活出了精彩。一句话,写,改变了你生命的状态。”是的,智慧的光芒是美丽的,课堂实践智慧可以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加精彩。而专业写作,鞭策着课题组成员不断实践、不断研究、不断思考,让课堂实践智慧插上理性的翅膀,让其光芒更闪亮,照得更远,不仅能“改变我们的课堂”,而且更能实现智慧的共享。

(作者单位:如东县马塘小学。江苏如东,226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