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鸡和小鸭子的故事教案(模板19篇)

时间:2023-11-04 08:31:24 作者:文锋 党团范文 小公鸡和小鸭子的故事教案(模板19篇)

教案模板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用来规范和指导教学的一种工具。以下是一些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教案模板范文,希望能够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和指导。

小公鸡和小鸭子教案

1、了解故事内容。

2、能够简单的复述故事情节,并大胆说己帮助过别人什么。

3、愿意将故事讲给他人听。

教学准备。

1、物质准备:图片小鸭子小公鸡大草地河边。

2、知识经验准备:认识图中的事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小朋友们,快看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出示小公鸡和小鸭子图片)?你们知道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吗?那老师今天给你们讲讲小公鸡和小鸭子的故事,你们要认真听哦。

(二)主体环节。

1、基本环节:

(1)根据照片完整的讲述故事内容“小朋友们知道小鸭子和小公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2)根据图片分段讲故事并提问,引导幼儿回答问题。

讲故事第1段“小鸭子和小公鸡去了哪里?”

讲故事第2~3段“小鸭子为什么捉不到虫子?”“后来小鸭子有没有吃到虫子,是怎么吃到的呢?”

讲故事第4~5段“小鸭子去河边干什么了?”“有没有哪位小朋友知道小公鸡为什么不能去捉鱼呢?”

讲故事第6~7段“小公鸡发生了什么事情”“后来小公鸡是怎么上岸的呢?”

2、迁移环节:

那么,小朋友们,现在你们回忆一下,你们过别人吗,是怎么帮助的呢?

3、结束环节:

(三)、延伸活动。

附故事。

有一天,小鸭子与小公鸡一起出去玩,它们走进了一片大草坪里。小公鸡找到许多虫子,吃得非常高兴。而小鸭子却捉不到虫子,急得哇哇直叫。小公鸡看见了,一捉到虫子就叫小鸭子来吃。它们走到小河边,小鸭子说:“公鸡弟弟,我到河里捉鱼给你吃。”小公鸡说:“我也去。”小鸭子说:“不行,不行,你不会游泳,下去会被淹着的!”小公鸡不信,偷偷地跟在小鸭子后面下了水。小鸭子正在水里捉鱼,忽然,听见小公鸡在喊救命。于是,它飞快地游到小公鸡身边,让小公鸡坐在自己的背上。小公鸡上了岸,笑着对小鸭子说:“鸭子哥哥,谢谢你。

小公鸡和小鸭子教案

1.看懂每幅图,理解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课文,知道鸭子和公鸡的不同习性,懂得小伙伴之间要互相帮助。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课文,知道鸭子和公鸡的不同习性,懂得小伙伴之间要互相帮助。

教学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懂得小伙伴之间要互相帮助。

教学过程。

一、练习。

1.抽读生字和词语卡片。

2.分段朗读课文。

二、看图了解每幅图的意思。

学生边对照插图,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三、分段精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这段:提问:从他的读中你知道了什么?书中用了“一块儿”可以怎么说?(一同,一起)。

2.学生自己读这段,对照第一幅图,(出示图)小公鸡和小鸭子长得什么地方不一样?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己轻声读这段,找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学生在充分质疑的基础上,教师给予梳疑:

(1)为什么小公鸡捉到很多虫子?

(2)为什么小鸭子捉不到虫子?

2.电脑出示图,小学生借助图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动脑筋观察图画,认真思考。同桌同学互相讨论一下。

4.指导感情朗读。

(2)教师范读,学生练读,指名读。

5.学生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

如:“小鸭子急得直叫唤”,小鸭子是怎么叫的?“小公鸡吃的很欢”又应该怎样表演出来?还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当小公鸡捉虫给小鸭子吃时,小鸭子会说些什么?先让学生同桌练习表演,然后请小组进行表演。

(三)学习3、4、5段。

1.自己轻声读3-—5段;提出不懂的问题。

2.教师梳疑为什么小鸭子能捉鱼?小公鸡不能下水捉鱼?

3.引导学生讨论,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指着图说一说原因(出示2、3、4幅图)板书:捉鱼。

4.教师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3、4、5段。

如:小鸭子说:“不行,不行,你会淹死的”指导学生读出着急的语气。

5.请学生练习表演3、4、5段,通过动作表演加深对词句的理解。

(1)我懂得了小鸡不会游泳,小鸭会游泳。

(2)小朋友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四、教师小结。

通过这一段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小鸭子和小公鸡不同的习性,学到了它们之间互相帮助的品质。

小鸭子和小公鸡教案

激情引趣自读自悟--《小公鸡和小鸭子》师:(用电脑放出小公鸡和小鸭子)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画面上有什么小动物?师:你怎么认出小公鸡和小鸭子的?生:小公鸡的嘴是尖尖的,脚是分叉的。生:小鸭子的嘴是扁扁的,脚象小伞似的。师: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你们知道小公鸡喜欢吃什么吗?小鸭子喜欢吃什么吗?生:我知道小公鸡喜欢捉小虫吃。生:我知道小鸭子喜欢在小河里捉小鱼吃。师:小朋友知道得可真多。那你们想不想知道他们如何发挥自己的特长来帮助别人的?生:想知道。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边读边想:小公鸡和小鸭子有什么特长?他们在一起玩时是怎样互相帮助的?找出有关句子来体会。生:小公鸡和小鸭子一起走进草丛中,小公鸡能找到小虫子吃,而小鸭子找不到,急的直叫,于是,“小公鸡看见了,捉到虫子给小鸭子吃。”说明小公鸡特别愿意帮助小鸭子。这也说明小公鸡有捉虫的本领,而小鸭子没有。生:小公鸡和小鸭子一起走到河边。小鸭子说:“公鸡弟弟,我到河里捉虫给你吃。”这说明小鸭子也愿意帮助小公鸡,他有捉虫的本领。……师:课文学到这儿,你觉得小公鸡和小鸭子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呢?生:我认为课文中小公鸡遇到危险小鸭子把他背上岸最感人,小鸭子勇敢精神是值得我学习的。生:我觉得小鸭子让小公鸡在岸上等着,他去河里捉虫给小公鸡吃也是好样的。生:今后大家谁有困难或遇到危险有求助于我的,我也一定发挥我的特长勇敢地去帮助你们的。师:你们谈得真感人。下面你们与小伙伴合作把自己认为课文中最喜欢的地方表演一下,好吗?……评析:本教学片断采用了个性化教学,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注重了情感的激发,学生能够在“看中讲”、“读中悟”、“玩中学”。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小公鸡和小鸭子》(网友来稿)教案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公鸡和小鸭子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认识9个字。

2、读课文,看插图,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1、学会6个生字。

2、读课文,看插图,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正确地书写本课生字。

教学过程:

一、以课题引路,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二、听课文录音,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三、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借助拼音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和会认字。

2、标画出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同桌同学互读生字和会认字。

4、抽读生字和会认字的卡片,巩固字音。

5、做猜字游戏进一步巩固字音。

6、在掌握字音的基础上自己轻声朗读全文,要求把字音读准确,并标出自然段。

7、同桌读课文,相互纠正读音。

8、分段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四、学习生字。

1、自己学习生字,识记字形,理解字义。

2、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3、指名小组汇报,每个学生都有任务,都要发言。

吃:左右结构。组词:吃饭、小吃。说句子:小猫爱吃鱼。因为吃东西要用嘴,所以是口字旁。提醒大家在书写时注意最后一笔要写正确。

叫:左右结构的字。用偏旁加笔画的方法记左边是口字旁,右边是竖折、竖。组词:叫喊、叫人。因为“叫”要用嘴,所以是口字旁。

弟:上下结构,用偏旁加笔画的方法记忆字形。上面是倒八字头,下面是横折、横、竖折折钩、竖、撇。在书写竖折折钩时要比上面部分宽一点,最后一笔撇要写得伸展一些。组词:弟弟、兄弟、弟子。

面:独体字。用笔画记忆,笔顺是,共9画。组词:上面、下面。面条。

正:独体字。用笔画记忆,笔顺是是,共5画。组词:正当、端正、正好。说句:小鸭子正在水里捉鱼。

身:独体字,用笔画记忆,笔顺是。组词:身边、身上、身体。

4、抽读生字词卡片,巩固生字的音形义。

五、学生书写作业:

1、学生自己观察书中田格的生字。

2、在观察的基础上描红,边描边记住重点笔画的`位置。

3、请学生说说在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如:在书写“吃”字时,“口”字旁最后一笔“横”要写在横中线上。右边第一笔“撇”的撇尖在竖中线上。第二笔横要与左边“口”的“横折”的“横”高低一样。第3笔“乙”起笔在竖中线上,“横”不要太长,“折”要靠近竖中线。

让学生用这样的方法说说“弟、面、身”这几个字。

4、教师范写“弟、面、身”3个字。

5、学生在书上练习书写,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提醒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6、同桌同学互相评议并修改!

7、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学生书写情况,表扬书写进步的学生。

8、巩固书写:学生在生字本上写生字,每个生字写3遍。

9、完成课后练习3,连一连,写一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看懂每幅图,理解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课文,知道鸭子和公鸡的不同习性,懂得小伙伴之间要互相帮助。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课文,知道鸭子和公鸡的不同习性,懂得小伙伴之间要互相帮助。

教学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懂得小伙伴之间要互相帮助。

教学过程。

一、练习。

1、抽读生字和词语卡片。

2、分段朗读课文。

二、看图了解每幅图的意思。

学生边对照插图,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三、分段精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这段:提问:从他的读中你知道了什么?书中用了“一块儿”可以怎么说?(一同,一起)。

2、学生自己读这段,对照第一幅图,(出示图)小公鸡和小鸭子长得什么地方不一样?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己轻声读这段,找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学生在充分质疑的基础上,教师给予梳疑:

(1)为什么小公鸡捉到很多虫子?

(2)为什么小鸭子捉不到虫子?

2、电脑出示图,小学生借助图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动脑筋观察图画,认真思考。同桌同学互相讨论一下。

4、指导感情朗读。

(2)教师范读,学生练读,指名读。

5、学生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

如:“小鸭子急得直叫唤”,小鸭子是怎么叫的?“小公鸡吃的很欢”又应该怎样表演出来?还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当小公鸡捉虫给小鸭子吃时,小鸭子会说些什么?先让学生同桌练习表演,然后请小组进行表演。

(三)学习3、4、5段。

1、自己轻声读3——5段;提出不懂的问题。

2、教师梳疑为什么小鸭子能捉鱼?小公鸡不能下水捉鱼?

3、引导学生讨论,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指着图说一说原因(出示2、3、4幅图)板书:捉鱼。

4、教师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3、4、5段。

如:小鸭子说:“不行,不行,你会淹死的”指导学生读出着急的语气。

5、请学生练习表演3、4、5段,通过动作表演加深对词句的理解。

(1)我懂得了小鸡不会游泳,小鸭会游泳。

(2)小朋友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四、教师小结。

通过这一段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小鸭子和小公鸡不同的习性,学到了它们之间互相帮助的品质。

小公鸡和小鸭子教案

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伙伴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二)读懂句子,理解词语。

(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和写字。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课。

2、出示教学目标。

二、自主探索:

1、看课题你有什么问题?你想知道什么?

从课题上看,这课书讲的谁和谁的事?(小公鸡和小鸭子)。

“和”在题目中是什么意思?(表示事情发生在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小公鸡怎样对待小鸭子,小鸭子又怎样对待小公鸡)。

2、自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有几个自然段?

3、出示生字卡片。

学习要认得字。

4、学习课文。

他们来到什么地方?

他们一块做什么?怎么样?

小鸭子为什么捉不到小虫?(小鸭子的嘴是扁扁的)。

5、读第3自然段,(自读2遍)看第三幅图。

(1)指名读课文,大家思考问题:(小黑板)。

他们来到什么地方?

小鸭子为小公鸡做什么了?他说了几句话,什么意思?

(2)读读小鸭子讲的话,说说他说的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小鸭子要到河里去为小公鸡捉鱼吃,他不让小公鸡下水)。

(3)小公鸡为什么捉不到鱼?(小公鸡的爪子是细尖的,无法用来拨水,所以小公鸡不会游泳,也就捉不到小鱼)。

(4)小鸭子为什么能捉到小鱼?

6、读第4自然段,(读2遍)观察第四幅图。指名读,大家思考问题:

小鸭子怎样做的?从哪些词语看出小鸭子奋力抢救小公鸡?(忽然听见、飞快、背上)。

讲讲这几个词语怎样表现出小鸭子是奋力抢救小公鸡的?

7、读第5自然段(读2遍),观察第五幅图,说说这段话讲的是什么事?

指名读,大家思考,小公鸡说了些什么,表示什么意思?(感谢小鸭子;承认错误)。

三、交流解疑。

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你会和学习小伙伴一起表演这个故事吗?

四、课堂检测。

1、小鸡会(),不会()。

2、小鸭会(),会(),不会()。

3、()捉虫子给()吃。

4、()把()救上岸。

5、()和()互相帮助,团结友爱。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到这里,那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小公鸡和小鸭子》教案

1、了解故事内容。

2、能够简单的复述故事情节,并大胆说己帮助过别人什么。

3、愿意将故事讲给他人听。

1、物质准备:图片小鸭子小公鸡大草地河边。

2、知识经验准备:认识图中的事物。

小朋友们,快看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出示小公鸡和小鸭子图片)?你们知道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吗?那老师今天给你们讲讲小公鸡和小鸭子的故事,你们要认真听哦!

1、基本环节:

(1)、根据照片完整的讲述故事内容“小朋友们知道小鸭子和小公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2)、根据图片分段讲故事并提问,引导幼儿回答问题。

讲故事第1段“小鸭子和小公鸡去了哪里?”

讲故事第2~3段“小鸭子为什么捉不到虫子?”“后来小鸭子有没有吃到虫子,是怎么吃到的呢?”

讲故事第4~5段“小鸭子去河边干什么了?”“有没有哪位小朋友知道小公鸡为什么不能去捉鱼呢?”

讲故事第6~7段“小公鸡发生了什么事情”“后来小公鸡是怎么上岸的呢?”

2、迁移环节:

那么,小朋友们,现在你们回忆一下,你们过别人吗,是怎么帮助的呢?

3、结束环节:

附故事。

有一天,小鸭子与小公鸡一起出去玩,它们走进了一片大草坪里。小公鸡找到许多虫子,吃得非常高兴。而小鸭子却捉不到虫子,急得哇哇直叫。小公鸡看见了,一捉到虫子就叫小鸭子来吃。它们走到小河边,小鸭子说:“公鸡弟弟,我到河里捉鱼给你吃。”小公鸡说:“我也去。”小鸭子说:“不行,不行,你不会游泳,下去会被淹着的!”小公鸡不信,偷偷地跟在小鸭子后面下了水。小鸭子正在水里捉鱼,忽然,听见小公鸡在喊救命。于是,它飞快地游到小公鸡身边,让小公鸡坐在自己的背上。小公鸡上了岸,笑着对小鸭子说:“鸭子哥哥,谢谢你。

《小公鸡和小鸭子》教案

1.看懂每幅图,理解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课文,知道鸭子和公鸡的不同习性,懂得小伙伴之间要互相帮助。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课文,知道鸭子和公鸡的不同习性,懂得小伙伴之间要互相帮助。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懂得小伙伴之间要互相帮助。

1.抽读生字和词语卡片。

2.分段朗读课文。

学生边对照插图,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1.指名读这段:提问:从他的读中你知道了什么?书中用了“一块儿”可以怎么说?(一同,一起)。

2.学生自己读这段,对照第一幅图,(出示图)小公鸡和小鸭子长得什么地方不一样?

1.自己轻声读这段,找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学生在充分质疑的基础上,教师给予梳疑:

(1)为什么小公鸡捉到很多虫子?

(2)为什么小鸭子捉不到虫子?

2.电脑出示图,小学生借助图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动脑筋观察图画,认真思考。同桌同学互相讨论一下。

4.指导感情朗读。

(2)教师范读,学生练读,指名读。

5.学生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

如:“小鸭子急得直叫唤”,小鸭子是怎么叫的?“小公鸡吃的很欢”又应该怎样表演出来?还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当小公鸡捉虫给小鸭子吃时,小鸭子会说些什么?先让学生同桌练习表演,然后请小组进行表演。

1.自己轻声读3-—5段;提出不懂的问题。

2.教师梳疑为什么小鸭子能捉鱼?小公鸡不能下水捉鱼?

3.引导学生讨论,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指着图说一说原因(出示2、3、4幅图)板书:捉鱼。

4.教师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3、4、5段。

如:小鸭子说:“不行,不行,你会淹死的”指导学生读出着急的语气。

5.请学生练习表演3、4、5段,通过动作表演加深对词句的理解。

(1)我懂得了小鸡不会游泳,小鸭会游泳。

(2)小朋友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通过这一段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小鸭子和小公鸡不同的习性,学到了它们之间互相帮助的品质。

《小公鸡和小鸭子》教案

1、认识12个文内容,懂得伙伴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提土旁”1个偏旁。

3、理解课。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提土旁”1个偏旁。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伙伴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两课时。

2、教师引学:同学们,大家看到了什么?(师板书课题:小公鸡和小鸭子)。

3、教师引问:

(2)“和”在题目中是什么意思?(表示小公鸡和小鸭子两个小动物之间,它们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师范读,生看着课文认真听。并思考:(出示读文要求)。

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出示答案:讲的是小公鸡跟小鸭子一起玩,小公鸡给小鸭子捉虫子吃,小鸭子给小公鸡捉鱼吃。小公鸡下河后差点被淹死,幸亏小鸭子救了它。课文讲了小鸡和小鸭的不同习性,以及它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美德。)。

2、(出示读文要求)今天我们要认的生字宝宝还有一些藏在课文里,你来读读课文,读后把它圈出来,并借助拼音读两遍。

3、(出示生字)师领读。

捉:谁来记住它?生:左边是提手旁右边是一个足。用“捉”组一个词或说一句话?

急:这个字是心字底,今天学的“忽”也是心字底。

直:这个字里面是三横,与真特别像,直的反义词是什么?

生:弯。

行:是双人旁,组词:行走、人行道。

死:反义词是“生”。

跟:足字旁,与脚有关。组词:跟着。

身:是独体字,组词:身边、身上、身体。

齐读两遍。

小老师领读。

去拼音齐读。

出示带课文中生字的词语。

开火车读。

1、(出示课件)现在我们把生字宝宝送回家,自己读一读课文。

2、(出示课件)观察图画上的小公鸡和小鸭子,想一想它们长得什么地方不同?(嘴:小公鸡嘴巴尖,小鸭子嘴巴扁。脚:小公鸡脚趾分开,小鸭子脚趾之间有蹼相连。)联系《雪地里的小画家》。

3、(出示课件)读课文,分组讨论:小公鸡和小鸭子一起都去了什么地方?分别做了什么事情?它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师总结:小公鸡和小鸭子一起去了草地里,小鸭子捉不到虫子急得直哭,小公鸡给小鸭子捉虫子吃,他们都很高兴。他们一起去了小河边,小鸭子给小公鸡捉鱼吃,小公鸡不会游泳差点被淹死,小鸭子救了小公鸡,小公鸡很感激小鸭子,他们很开心。告诉大家要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板书)。

4、(出示课件)再读课文,为什么小鸭子捉不到虫子?为什么小鸡不会游泳?(因为小鸭子的嘴巴是扁的,所以小鸭子捉不到虫子,小公鸡的脚趾是分开的,脚趾之间没有蹼相连,所以小公鸡不会游泳。)。

(1)朗读课文。请两位同学分别读小公鸡和小鸭子说的话,大家齐读叙述部分。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把图画中的意思读出来。

(3)回归生字,引读两遍。

1、利用生字卡片,抽查生字。

2、(出示课件)生齐读生字。

3、分角色朗读课文。

1、呈现“他、河、说、也、地、听、哥”7个要求会写的字,让学生观察这7个字的笔顺、笔画特点。

2、教师整体范写,仔细观察生字的笔画位置。

河:左窄右宽,三点水,第一笔靠右,二、三笔对齐,“口”压竖中线上下压横中线。师范写,生认真看:点、点、提、横、竖、横折、横、竖钩。

也:第一笔横折钩的横向右上方倾斜,最后一笔是竖弯钩,不是竖折钩,写时要注意。师范写,生认真看:横折钩、竖、竖弯钩。

他:左窄右宽,单人旁,右边是“也”。组词:他们。师范写,生认真看:撇、竖、横折钩、竖、竖弯钩。

地:左窄右宽,提土旁,右边是“也”,组词:土地。师范写,生认真看:横、竖、提、横折钩、竖、竖弯钩。

说:左窄右宽,言字旁,组词:说话。师范写,生认真看:点、横折提、点、撇、竖、横折、横、撇、竖弯钩。

听:左窄右宽,口字旁,组词:听见。师范写,生认真看:竖、横折、横、撇、撇、横、竖。

哥:上下各一半,第六笔大横压横中线。上下两个“口”字右边压竖中线。教师范写,学生认真看:横、竖、横折、横、竖、横、竖、横折、横、竖钩。

3、学生在书上先描红再独立书写,同桌互评,互相借鉴,教师巡视指导。

4、班级展示。

5、齐读生字并组词。

(出示读一读,比一比)说一说两句话有什么不一样?

2、小鸭子游到小公鸡身边。

小鸭子飞快地游到小公鸡身边。

小公鸡和小鸭子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认识9个字。

2.读课文,看插图,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1.学会6个生字。

2.读课文,看插图,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正确地书写本课生字。

教学过程:

一、以课题引路,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二、听课文录音,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三、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借助拼音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和会认字。

2.标画出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同桌同学互读生字和会认字。

4.抽读生字和会认字的卡片,巩固字音。

5.做猜字游戏进一步巩固字音。

6.在掌握字音的基础上自己轻声朗读全文,要求把字音读准确,并标出自然段。

7.同桌读课文,相互纠正读音。

8.分段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四、学习生字。

1.自己学习生字,识记字形,理解字义。

2.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3.指名小组汇报,每个学生都有任务,都要发言。

吃:左右结构。组词:吃饭、小吃。说句子:小猫爱吃鱼。因为吃东西要用嘴,所以是口字旁。提醒大家在书写时注意最后一笔要写正确。

叫:左右结构的字。用偏旁加笔画的方法记左边是口字旁,右边是竖折、竖。组词:叫喊、叫人。因为“叫”要用嘴,所以是口字旁。

弟:上下结构,用偏旁加笔画的方法记忆字形。上面是倒八字头,下面是横折、横、竖折折钩、竖、撇。在书写竖折折钩时要比上面部分宽一点,最后一笔撇要写得伸展一些。组词:弟弟、兄弟、弟子。

面:独体字。用笔画记忆,笔顺是,共9画。组词:上面、下面。面条。

正:独体字。用笔画记忆,笔顺是是,共5画。组词:正当、端正、正好。说句:小鸭子正在水里捉鱼。

身:独体字,用笔画记忆,笔顺是。组词:身边、身上、身体。

4.抽读生字词卡片,巩固生字的音形义。

五、学生书写作业:

1.学生自己观察书中田格的生字。

2.在观察的基础上描红,边描边记住重点笔画的位置。

3.请学生说说在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如:在书写“吃”字时,“口”字旁最后一笔“横”要写在横中线上。右边第一笔“撇”的撇尖在竖中线上。第二笔横要与左边“口”的“横折”的“横”高低一样。第3笔“乙”起笔在竖中线上,“横”不要太长,“折”要靠近竖中线。

让学生用这样的方法说说“弟、面、身”这几个字。

4.教师范写“弟、面、身”3个字。

5.学生在书上练习书写,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提醒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6.同桌同学互相评议并修改!

7.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学生书写情况,表扬书写进步的学生。

8.巩固书写:学生在生字本上写生字,每个生字写3遍。

9.完成课后练习3,连一连,写一写。

附:板书设计。

小公鸡和小鸭子教案

1.学会13个生字,1种偏旁,会写7个生字。

2、通过朗读比较,联系上下文,了解“吃得很欢、偷偷地、飞快地”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加上描述动作情态的词语使句子更生动形象。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不”的变调;通过角色体验读好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

4.了解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生活习性,感受小伙伴之间互相帮助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1、注意“不”的变调;

2、初步体会“”偷偷地、飞快地等词语的用法。

教学准备:

1.(1)课文朗读动漫。(2)小鸡、小鸭的相关知识。(3)教学辅助课件。(教师)。

教学时间安排:两课时。

教学目标:

1、用不同的方法学习生字,认识提土旁,会写“也、他、地”三个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不”字的变调;读好第二自然段,初步感受小伙伴之间的友情。

3、联系上下文,了解“一块儿、吃得很欢、急得直哭”等词语的意思并积累。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小鸭子和小公鸡图饰。多媒体课件设计。

教学流程:

一、谜语引入,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小朋友,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两则谜语,请注意听好了:

谜语一:嘴巴尖尖,头顶红冠,脚像竹叶,叽叽叫唤。(猜一小动物)。

谜语二:嘴像小铲子,脚像小扇子,走路左右摆,不是摆架子。(猜一小动物)。

说说你为什么知道是小公鸡(或小鸭子)的呢?贴上图片,问:他们长得有些什么不一样呢?(他们长得不一样。嘴:小公鸡尖嘴,小鸭子扁嘴。脚:小公鸡脚趾分开,小鸭子脚趾间有蹼相连。)长得不一样,所以他们就有不同的生活习性,小公鸡会捉虫子,小鸭子会游泳。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公鸡和小鸭子的故事,请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两个小伙伴一起玩的时候,到底发生了些什么呢?请你们自己读课文吧。

1、学生自读课文,课件出示合作学习目标:

(1)同桌一起拼读生字2遍,说说怎样记住生字。

(2)盖上拼音,同桌互相认生字,小老师教认字。

(3)小组内检查拼读生字。

(4)小组四人一起朗读课文。

2、课文有几个自然段?请分组朗读课文。检查了解课文内容情况,相应出示两幅图画,板书“互相帮助”。

3、检查生字反馈情况。

(1)字源识字法,出示“身”字的象形演变,

dd身。

“死”字的会意演变。

dd死。

(2)谜语:街中的土堆全拉走(行)。

(3)加一加:捉河信。

(4)换一换:快d块很dd跟减dd喊。

(5)数一数:直。

(6)比一比:忽dd急忽然忽视忽冷忽热忽快忽慢。

急忙着急很急心急。

(7)演一演:捉跟急喊行信忽直身。

生字认熟了吗?我们来开火车认读生字吧。两轮认字,抽三个小组认读词语。

三、图文结合,朗读课文。

2.点生第2自然段。

(2)小公鸡是怎样捉虫的。他捉到了很多虫子,心情怎样?(高兴极了。)。

跑得)。

(4)可是他的好朋友小鸭子呢?也高兴吗?读句子“小鸭子捉不到虫子,急得直哭”,体会小鸭子的心情。

(5)小鸭子看到了,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根据情境,补充对话:

小鸭子:呜呜呜……。

小鸭子:

(小鸭子吃了一条虫子)。

(6)读完了这段话,你明白了什么?你会和学习小伙伴一起表演这个故事吗?如果小伙伴不会,你也要帮助一下他哦!

小鸭子和小公鸡教案

1.相识故事内容。

2.能够大略的复述故事变节,并斗胆勇敢说出自己帮忙过他人什么。

3.愿意将故事讲给别人听。

讲解豫备。

2.知识阅历豫备:了解图中的事物。

讲解入程。

(一)导进枢纽关头:

小朋侪们,快瞅瞅,教员克期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出示小公鸡以及小鸭子图片)?你们晓得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吗?那教员克期给你们讲讲小公鸡以及小鸭子的故事,你们要卖力听哦。

(二)主体枢纽关头。

1.底子枢纽关头:

(1).依照照片完全的报告故事内容“小朋侪们晓得小鸭子以及小公鸡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2).依照图片分段讲故事并提问,向导幼儿中兴问题。

讲故事第2~3段“小鸭子为什么捉不到虫子?”“后来小鸭子有没有吃到虫子,是如何吃到的呢?”

讲故事第4~5段“小鸭子往河畔干什么了?”“有没有哪位小朋侪晓得小公鸡为什么不能往捉鱼呢?”

讲故事第6~7段“小公鸡发生了什么事变”“后来小公鸡是如何上岸的`呢?”

2.迁移枢纽关头:

那么,小朋侪们,而今你们归忆一下,你们有帮忙过他人吗,是如何帮忙的呢?

3.收场枢纽关头:

(三).延伸步履。

小公鸡和小鸭子教案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伙伴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2.学会6个生字及生字组成的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读懂句子,理解词语。

2.识字,写字。

教具准备。

图片,生字卡片,小黑板,田字格黑板,词语卡片。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伙伴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二)读懂句子,理解词语。

(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读懂句子,理解词语。

(二)学习按思考题读懂课文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读题、解题。

请一位同学读课题。

《小公鸡和小鸭子》教案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公鸡与小鸭子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精神。

2.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本课的7个新词,学会组成这些词的7个生字和一个新部首:“又”(又字旁)。

2.看图认识事物,理解字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认识能力。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解题。

请同学们读题。从题目上看,这篇课文讲的是谁和谁的事呢?(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事)讲了他们之间的什么事呢?请同学们看这5幅图,把5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引导学生概括了解图意,说图意)。

三、初读课文,识生字字音,标明自然段。

1.自由练读,要求:对照拼音读准字音,把田字格中的生字在课文中画出来,多读几遍,记住字音。

2.朗读课文。

3.认读生字卡片,检查字音识记情况。

4.找5个学生每人朗读一个自然段,把自然段在书上标明。

5.说说本文主要讲了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的什么事?(小公鸡帮助小鸭子捉虫吃,小鸭子帮小公鸡捉鱼把小公鸡从水里救出来的事)使学生从整体上粗知课文大意。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生字卡片。

2.朗读课文。

二、一段一段学习课文,结合看图,理解课文内容。

1.读第一段。

(2)观察第一幅图,注意他们走在什么地方?身边有什么?他们的心情怎么样?(通过读第一段和看图,体会小公鸡和小鸭子十分愉快的心情)朗读第一段。

2.读第二段。

(1)他们来到什么地方?(草堆旁)(在图上指出草堆,认识草堆。)它们在草堆里干什么?(小公鸡帮助小鸭子捉虫吃)。

(3)小公鸡是“捉到虫子就给小鸭子吃”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指导学生观察图上小公鸡叼着一只虫送给小鸭子吃的情形,理解这句话是说:小公鸡捉到一条虫就给小鸭子吃一条,捉到几条就给小鸭子吃几条)。

(4)小公鸡看见什么就捉虫给小鸭子吃呢?引导学生联系前一句“小鸭子急得直叫唤”思考。先理解“直叫唤”的意思(是一个劲地叫唤的意思),再分析小鸭子当时的心情怎样?(非常着急)。

(5)小公鸡为什么捉到虫子就给小鸭子吃呢?(要引导学生先仔细观察小鸭子的嘴和爪子与小公鸡有什么不同,想一想这与捉虫有什么关系?使学生懂得小鸭子扁扁的嘴,带有蹼的脚很不容易捉到虫。再联系小鸭子十分着急直叫唤的样子分析思考,理解小公鸡看到小鸭子干着急捉不到虫子,就想到要帮助小鸭子解决困难,所以才那样做。从而认识小公鸡的好品德)。

3.读第三段。

(1)他们来到小河边做什么?(小鸭子要给小公鸡捉鱼吃。小公鸡偷偷地下了水)。

(2)画出小鸭子帮助小公鸡的句子。

(3)朗读小鸭子说的话。先说说小鸭子为什么一连说了两个“不行”?(他知道小公鸡不会游泳,看到小公鸡要下水,怕他淹着非常着急,所以才说了两个不行)应该怎样朗读小鸭子的.话呢?指导朗读。小公鸡听了小鸭子的话以后怎样做的?(偷偷地下了水)什么是“偷偷地下水”呢?(没有让小鸭子知道就下水了)你们想一想,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呢?(会被淹着、出危险。)。

4.读第四段。

(1)观察第四幅图,注意图上小鸭子和小公鸡各在做什么?(小鸭子正在捉鱼,小公鸡在水中扑腾着在呼救)。

(2)小鸭子正在水中捉鱼听到了什么?(听到小公鸡喊“救命”)小鸭子是怎样做的?画出讲小鸭子动作的词语。

(3)“飞快地游”是怎样游?

5.读第五段。

(1)故事的结果怎样?(小公鸡得救了,他感谢小鸭子)。

(2)小公鸡对小鸭子说了什么?(读课文中的句子)他是怎样说的?(指导学生体会小公鸡的心情,读出感谢和不好意思的语气)小公鸡为什么这样说?(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第五幅图小公鸡浑身是水,低下头的表情,联系前文偷偷下水的做法,体会其后悔的心情。)。

三、朗读全文,说说读了这个故事以后,你喜欢小公鸡还是小鸭子?说说理由?(引导学生联系全文认识小公鸡和小鸭子互相帮助的品质,谈自己的感受)。

第三课时。

一、识记字形,组词,练习书写。

虫:“中”下面加一提一点。指导书空,写字头。组词:虫子、飞虫、小虫等。

河:左右结构。左边之所以是三点水,是因为河与水有关。组词:小河、河水、河边、河岸等。

面:笔顺:横、撇、竖、横折钩、竖、竖、横、横、横。

组词:后面、前面、右面、左面等。

理解学义。

对:左右结构。左边的“又”是新部首,要指导学生掌握。对,在本课当作“跟”、“与”讲。可以采取换词的方法理解词义。

两个字写端正。

二、指导书写。

三、指导完成课后作业。

四、找同学戴上头饰,表演童话剧。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小公鸡和小鸭子》教案

本单元围绕“快乐”这个主题,安排了三篇课文:《小公鸡和小鸭子》《树和喜鹊》《怎么都快乐》。通过对本单元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明白未来的社会是一个人们交流互动,空间不断扩大的全球化的社会。因此个体要学会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会感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三”,包括“口语交际”“查字典”“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等内容。

1.会认37个生字,会写2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部分课文。3.学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4.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课外朗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懂得学会为他人付出是一种快乐。

1.会认37个生字,会写20个生字。

1

2.学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3.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课外朗读,让孩子们懂得学会为他人付出更是一种快乐。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本单元的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

2

3

4

56。

初读课文,走进文本。

师:(课件出示小公鸡和小鸭子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画面上有什么小动物?生:小公鸡和小鸭子。

师:你怎么认出小公鸡和小鸭子的?生:小公鸡的`嘴是尖尖的,脚是分叉的。生:小鸭子的嘴是扁扁的,脚象小伞似的。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你们知道小公鸡喜欢吃什么,小鸭子喜欢吃什么吗?生:我知道小公鸡喜欢捉小虫吃。生:我知道小鸭子喜欢在小河里捉小鱼吃。

师:同学们知道得可真多。那你们想不想知道他们是如何发挥自己的特长来帮助别人的?生:想知道。

师:那么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边读边想:小公鸡和小鸭子有什么特长?他们在一起玩时是怎样互相帮助的?找出有关句子来体会一下吧。

《小公鸡和小鸭子》教案

1、相识故事内容。

2、能够大略的复述故事变节,并斗胆勇敢说出自己帮忙过他人什么。

3、愿意将故事讲给别人听。

1、物质豫备:图片小鸭子小公鸡大大年夜草地河畔。

2、知识阅历豫备:了解图中的事物。

小朋友们,快瞅瞅,教员这期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出示小公鸡以及小鸭子图片)?你们晓得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吗?那教员这期给你们讲讲小公鸡以及小鸭子的'故事,你们要卖力听哦。

1、底子枢纽关头:

(1)、依照照片完全的报告故事内容“小朋友们晓得小鸭子以及小公鸡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2)、依照图片分段讲故事并提问,向导幼儿中兴问题。

讲故事第1段“小鸭子以及小公鸡往了那里?”

讲故事第2~3段“小鸭子为什么捉不到虫子?”“后来小鸭子有没有吃到虫子,是如何吃到的呢?”

讲故事第4~5段“小鸭子往河畔干什么了?”“有没有哪位小朋友晓得小公鸡为什么不能往捉鱼呢?”

讲故事第6~7段“小公鸡发生了什么事变”“后来小公鸡是如何上岸的呢?”

2、迁移枢纽关头:

那么,小朋友们,而今你们归忆一下,你们有帮忙过他人吗,是如何帮忙的呢?

3、收场枢纽关头:

小公鸡和小鸭子儿童睡前故事

小公鸡出门去找快乐,刚好看见奶牛姐姐,小公鸡说:“奶牛姐姐,你有快乐的事吗?”

奶牛姐姐说:“我有。”

“什么事啊?”

“我看见别人喝我的奶我很开心,那你呢?”

“我正在找呢。”

奶牛姐姐说:“你能叫人起床呀!这也是一件快乐的事。”

小公鸡已经知道了一件快乐的事,小公鸡还要找第二件快乐的事。

它走着走着,看见小青蛙就问它:“你有快乐的事吗?”

小青蛙说:“我的快乐就是在荷叶上呱呱地放声歌唱,那你有哪件快乐地的事呢?”

小公鸡说:“我现在正在找呢。”

小青蛙说:“你可以捉虫呀,这也是一件快乐的事”小公鸡知道了第二件快乐的事。

小公鸡现在想找第三件快乐的事。

小公鸡看见蜜蜂姐姐问:“蜜蜂姐姐,你有快乐的事吗?”

蜜蜂姐姐说:“我有,我可以在天空上飞还可以采蜜,那你呢?”

小公鸡说:“我正在找第三件快乐的事。”

蜜蜂姐姐说:“帮助别人也是一件快乐的事。”

小公鸡知道了原来帮助别人也是一件快乐的事。小公鸡已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

《小公鸡和小鸭子》中班语言教案

1、了解故事内容。

2、能够简单的复述故事情节,并大胆说出自己帮助过别人什么。

3、愿意将故事讲给他人听。

4、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5、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1、物质准备:图片小鸭子小公鸡大草地河边。

2、知识经验准备:认识图中的事物。

(一)导入环节:

小朋友们,快看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出示小公鸡和小鸭子图片)?你们知道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吗?那老师今天给你们讲讲小公鸡和小鸭子的故事,你们要认真听哦。

(二)主体环节。

1、基本环节:

(1)根据照片完整的讲述故事内容“小朋友们知道小鸭子和小公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2)根据图片分段讲故事并提问,引导幼儿回答问题。

讲故事第1段“小鸭子和小公鸡去了哪里?”

讲故事第2~3段“小鸭子为什么捉不到虫子?”“后来小鸭子有没有吃到虫子,是怎么吃到的呢?”

讲故事第4~5段“小鸭子去河边干什么了?”“有没有哪位小朋友知道小公鸡为什么不能去捉鱼呢?”

讲故事第6~7段“小公鸡发生了什么事情”“后来小公鸡是怎么上岸的.呢?”

2、迁移环节:

那么,小朋友们,现在你们回忆一下,你们有帮助过别人吗,是怎么帮助的呢?

3、结束环节:

(三)延伸活动。

附故事。

有一天,小鸭子与小公鸡一起出去玩,它们走进了一片大草坪里。小公鸡找到许多虫子,吃得非常高兴。而小鸭子却捉不到虫子,急得哇哇直叫。小公鸡看见了,一捉到虫子就叫小鸭子来吃。它们走到小河边,小鸭子说:“公鸡弟弟,我到河里捉鱼给你吃。”小公鸡说:“我也去。”小鸭子说:“不行,不行,你不会游泳,下去会被淹着的!”小公鸡不信,偷偷地跟在小鸭子后面下了水。小鸭子正在水里捉鱼,忽然,听见小公鸡在喊救命。于是,它飞快地游到小公鸡身边,让小公鸡坐在自己的背上。小公鸡上了岸,笑着对小鸭子说:“鸭子哥哥,谢谢你。

在活动中,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特别高,因为这是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只是个别孩子对这方面的知识欠缺,但是在活动中,他们能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来参与活动,我个人认为,这节课还是成功的。

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儿童故事

从前,有一只漂亮的母鸡,她快活地生活在一座农家院落里。她有许多孩子,他们个有一只小公鸡丑得出奇,因而十分引人注目。实际上他只能算半只鸡,因为他只有一只眼睛、一个翅膀和一条腿。他的父亲是方圆二十里内最漂亮的公鸡、可是,他却比父亲更骄傲。他以为自己是群鸡之首,别的小公鸡取笑他时,他还以为别人在忌妒他呢。

有一天,这只小公鸡对母亲说:“听我说,妈妈,我在乡下待腻了。我决定到京城去、我想见见国王和王后。”

可怜的母亲听了他的话,发起抖来。“孩子,”她喊道,“你这是听了谁的胡言乱语?你爸爸一生都没离开过这个院子,可他还是成了整个家族的骄傲。你到哪儿能找得到这样的院落?哪儿还有比这更丰足的食物,更安全的住所和更爱你的家人呢?”

“不对,”半只小公鸡反驳道,他为自己能说几句拉丁语而自豪,“我那些兄弟们都笨透了,而且粗俗得不行!”

“可是。孩子,”母亲说,“你怎么就没照照镜子?难道你不知道自己少长了―只眼睛和一条腿?”

“这能怪我吗?”小公鸡喊了起来,“是您,您应该无地自容才是,难道不是您让我这样来到这个世界上的?这全是您的过错!我是从一只什么样的蛋中生出来的?难道是只公鸡蛋不成?”

“不,不,我的孩子,”母亲嚷道,“公鸡蛋只能孵出怪物。你是我生的蛋,可你是最后一个从蛋壳里钻出来的,当时我已经筋疲力尽,你就这般模样出世了。你看,这并不是我的过错。”“也许不是吧。”半只小公鸡答道。这时他的冠子涨红得像个石榴。“没准儿我能找个外科医生,他能为我植上残肢。说什么都无济于事,反正我是走定了。”

母亲见无法改变儿子的决心,就对他说:“我的孩子、你至少应该听听你老母亲的忠告吧。你不能去挂有圣皮特勒斯肖像的教堂;这个圣人可不怎么喜欢小鸡。要躲开人们称做厨子的那些人,他们是我们的死对头,在说‘阿门’之前,他们就会拧断你的脖子。好了,我的孩子,愿上帝和旅行者的保护神圣拉斐尔陪伴着你。到你父亲那里去请求他的祝福吧。”半只小公鸡走到父亲身旁吻了他的脚,恳请他的祝福。令人敬畏的公鸡对他祝福时威严多于抚爱,因为父亲不太喜欢这个儿子,觉得他太傲慢太固执了。母亲却动了真情,不停地用干树叶揩着泪水。半只小公鸡用他那一条腿上路了;他拍了拍他那独翅膀,啼叫三声告别了家园。

他来到一个几乎干涸的小溪旁――这时正当盛夏,潺潺的溪水被树枝挡住了。溪水见到小公鸡,就对他喊:“你看,朋友,我是多么展弱,都快不能流动了、我已经无力冲开这些阻挡我向前奔流的讨厌树枝。要是你能用嘴把树枝啄开,那会帮我摆脱困境的。作为酬报,你不仅可以喝我的水解渴,另外,若老天降雨使我重新恢复力量,你还能指望我来为你效力。”小公鸡答道:“我能够帮你,可我不愿意。难道一股浊流也会有助于我?”“在你相信我的话之前,你会想到我的。”小溪用微弱的声音喃喃说道。

“行了,你就别威吓我了。”小公鸡怒冲冲地喊,“你现在就盼着洪水到来吧。”他又向前走了一程。这时,他遇见了风;风无精打采地懒散在地上。

“亲爱的小公鸡,”风说,“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大家都得相互依存。快来看看我。你瞧,盛夏的酷热把我弄成了什么模样!往日的我是何等彪悍,何等强劲。你不曾见我击打浪涛,摧毁田园吗?如果你能用嘴把我衔高几寸,再用你的翅膀把我扇起,那就够了,我就能重新飞起,到达我母亲和我姐妹们――风的新娘所在的洞穴,她们正在补缀被我撕碎的云朵。她们会为我煎一碗香汤,让我重新获得力量。”

“先生,”小公鸡回答,“阁下已把我捉弄得够苦了,你曾从我背后吹来,把我的尾巴吹得像扇子似的张起,让所有人看我的笑话。不,朋友,你这叫恶有恶报,我不帮你。再见吧,你这爱耍弄人的家伙!”

小公鸡这么说着,嘹亮地啼了三声,用力抖了抖羽毛,继续赶路了。

这时,他来到一块割过的麦田。农夫们点燃了麦茬,那儿还升腾着一股小小的烟柱。半只小公鸡跳到近旁,看到一小片火就快熄灭了。

“亲爱的小公鸡,”余火喊道,“你来得正是时候,快救我一命。我没有燃料就要熄灭了。不知我那风兄弟在什么地方闲荡,我每次遇难总是他来帮忙。给我拿些麦杆,让我烧起来吧。”“你说这些与我有什么相干!”小公鸡叫喊着。

“谁知道哪天你是否需要我的帮助?”余火说,“谁都无法预料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情!”

“哟!”小公鸡嚷道,“你还想教训我?喏,给你!”他说着用灰烬把余火盖住,又啼叫起来,好像干了件了不起的事情。

半只小公鸡终于来到京城。他在一座教堂前停下来问道:“这是什么教堂?”有人回答说,这是圣皮特勒斯教堂。他便挑衅似的站到教堂门前,放声啼叫起来,一直叫得喉咙都哑了。他存心想气气圣人、当然也想气气他的母亲。

他走进王宫,想进去看看国王和王后。这时,卫兵对他喊起来:“出去!”他吓了一跳,赶紧退了回来。后来,他找到一个侧门,那里有许多人出出进进。有人回答了他的询问,告诉他这些人是国王的厨子。可他却置母亲的告诫于不顾,非但不躲避,反而竖起冠子径直朝他们走过去。一个年轻的厨子抓住他,随手拧断了他的脖子。厨子然后拿来水,要用水烫公鸡的毛。

“哎呀,水啊,我亲爱的水,善良的水啊,帮帮我,别烫我,可怜可怜我吧!”

“我求你帮忙时,你可怜过我吗?”水回答道,他气得沸腾起来,把小公鸡从头到脚烫了个遍,让年轻的厨子毫不费劲地褪掉了羽毛。厨子又把这半只鸡在铁叉上。

“火啊,亲爱的火,善良的火啊,”这个苦命鬼喊着,“你如此强大,看我处境可悲的份儿上,就给我点儿同情吧,熄灭你的烈焰,别来烧我了。”

“厚颜无耻的家伙,”火说,“你竟还有脸来求我,难道你忘了你怎么差点儿把我窒息?”实际上,火不满足把小公鸡烤成金黄色,而是把他烤焦,黑得像块木炭。

厨子看见他被烤成这样,便抓着他那一只腿,把他扔出窗外。他正好被风抓住。

“风啊,我亲爱的风,可敬的风啊,你的力量强大无比,你从不从属于任何人,是强取之最,请给予我同情,让我在这座粪堆上安歇吧。”

“让你安歇?”风气呼呼地说着,像陀螺一样飞旋,“决不!”

风终于把半只小公鸡带到了教堂钟楼的尖顶上。圣彼得抓住他,把他钉在那里,让我们如今还能看到:他又黑又瘦,光光的身子,任凭风吹雨打。只是现在他不再叫半只小公鸡了,不叫了,现在都叫它风向标。

托班故事《小鸭子的优点》教案

教学目标:

勉励孩子跟着幼儿教师与小伙伴一块儿说一说玩一玩,启发孩子区别小鸭子与小鸡的突出特点。

教学预备:

自制玩具小鸡与小鸭子。

教学过程:

1、看小故事表演:幼儿教师手拿小鸡与小鸭子的自治玩具,表演出小鸡与小鸭子的动作与特点(动作尽可能简易,例如小鸡小鸭子各自从两边上,在中间碰头,小鸭子叫叫、小鸡叫叫,小鸭子与小鸡抱抱)勉励孩子依照music拍一拍小手,并与小鸭子小鸡一块儿叫嘎嘎嘎、叽叽叽。

2、判断小鸡与小鸭子的特点:幼儿教师展示玩教学用具小鸡与小鸭子,让孩子观测和察看扁嘴小鸭子与尖嘴小鸡的不一样,并勉励孩子向动物表示慰问。例如:扁嘴小鸭子你好,尖嘴小鸡你好。(用教学用具嘉奖慰问声音嘹亮的'孩子)。

3、游戏:谁不见啦,幼儿教师轮换将小鸡与小鸭子藏在身后,让孩子说一说谁不见啦,勉励孩子从尖嘴巴扁嘴巴区别两者的不一样。

4、游戏:小鸡小鸭子做伙伴,让喜爱小鸡与小鸭子的孩子各自站在两边,跟着幼儿教师手上的玩具一块儿玩,小鸡小鸭子碰头后,叫着拥抱一下。(游戏可重复开展)。

5、教学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