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个人心得范文(21篇)

时间:2023-11-25 16:03:33 作者:FS文字使者 党团范文 乡村振兴个人心得范文(21篇)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能够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参考和启示。

乡村振兴个人心得体会

进一步拓宽视野、转变思维,更好地抓党建引领促乡村振兴,通过参观多个美丽乡村建设点、园林基地、采摘基地以及党群服务中心,听取了相关负责人对该村党建引领、美丽乡村、文明创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等工作的详细介绍。对“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夯实基层党建,巩固振兴基础。

整合优势资源,让党支部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先行者和命运共同体。选派街道优秀年轻干部担任党建指导员,常驻基层支部指导各项工作开展。发挥党小组长基石作用,选优配强中坚力量,构建更为稳固的组织框架和后备梯队,培养一批懂基层、爱农村、爱农民的干部队伍。

二、着力把脉定向,带头振兴示范。

在乡村振兴建设中,党员干部“早九晚九”的工作模式成为一种心照不宣的行为准则,每个干部在埋首案头、山间挖土、走访宣讲之间自然交替,让党员干部带头成为“乡村振兴”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线,成为服务群众最有力的回应。

三、做好融合文章,激发振兴活力。

做好“城乡融合、以城带乡”文章,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充分挖掘“山水、村落、生态”等旅游资源,开发自耕园艺、家庭自助厨房、互联网销售平台等农业延伸特色服务,探索城乡共享菜园建设模式,提升本地农副产品附加值。结合实际,建立党员群众讲习所,讲习内容涵盖党课、农业技术等各方面专题,大力培育有担当、勤作为、懂技术的新型农民。成立新乡贤委员会,推选堪担表率、经验丰富的村民担任乡贤,积极参与村民矛盾调解,构建村风淳朴、村民自治的和谐乡村文化。按照就地取材、就地造景、节约资源、不大拆不建的要求,充分利用闲置土地及房屋资源,引导并规范村民发展农家乐、茶馆、小超市等家庭经营,打造绿水青山的生态样本。

乡村振兴个人心得体会

乡村振兴,核心要抓产业振兴。发展现代农业,就要“固本强基”在结合我国农村实际的前提下,既要搞好平原地区的大机器生产作业,也要发挥“丘上林业,丘间塘,花田瓜谷果鱼粮”的丘陵地区农业发展,要深度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让农业产业走上产业发展之路,走“规模化、机械化、融合化、集体化、常规化、网络化、产业化”的发展路子,让群众在大发展中凭土地和劳动力享受农产品的红利,提高群众的积极性;适时建设一批高标准、成规模的现代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示范园区,引领农村产业发展,在农业生产中,打造汇聚生产、加工、服务和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化综合体,逐步建立农产品的“直销”路径,让群众既掌握生产环节也掌控销售环节,同时还明白市场需求环节,从而开展符合社会需求的农业生产活动。

乡村振兴,关键要抓人才振兴。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基础。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鼓励大批具有农技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深入基层、扎根基层、投入基层、奉献基层,为农村一线发展注入专业技术血液;采取“授人以渔”的模式,利用夜间、午间农民空闲时间组织专家教授到农村开展巡回培训教学,着重以理论培训、现场教学、问题简答等方式丰富教学课程,全力破部分农民文化水平不高的问题,尤其重视现场教学和案例讲解,通过直观的教学方式让农民掌握种植技巧、领会发展思路、开阔行业眼见,大力培育新型化职业农民。

乡村振兴,重点要抓文化振兴。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要站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齐发展的角度,进一步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展现农村淳朴的风土人情,要善于挖掘农村最本质的道德情感、社会心理、风俗习惯、是非标准、行为方式、理想追求、家风家训等民俗民风,要提高乡村文化个体的综合素质,着力加强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乡风文明建设,让乡村意识形态引领农民思想道德建设和基层文化发展;乡村文化发展起来了,就能实现第三产业与第一产业的融合,让第二产业有了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让农村更有看头、更有想头、更有奔头。

乡村振兴,基础要抓生态振兴。随着现代农村发展,城镇化规模不断扩大,农村与城市的差别也在缩小,农村废弃物随处投放、垃圾不能及时清运和进行无害化处理的问题也比较突出。长期以来农村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留给人们的第一印象,这是农村的先天优势。实现乡村振兴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和认识,不断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要在农村采取建立畜粪尿、生活垃圾、危害性垃圾分类处理的垃圾桶,对垃圾进行科学无害化处理,要把农村最美好的生态环境优势保存好、利用好、规划好、发展好,要在农村经济发展的长河中,把宜人、宜居、宜旅游的良好生态环境保护好。

乡村振兴战略个人心得体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心得体会

贫困地区一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思想和政策体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自上而下的重点工作,党的十九大审时度势,更是表明了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决心。正因如此,才要更加小心,莫让“扶贫”误入“精神贫困”的歧途。

国家的惠民政策如今不免造就了不少“傲娇”的“穷人”。一直以来各级有关部门以及人民群众都将目光聚焦在困难群众身上,一直在寻找扶贫干部们的工作问题,不得不承认在我们的队伍中存在违法乱纪的行为,存在不合乎规定的地方,正如母亲宠溺孩子一样,对贫困者过多的“溺爱”促成的是他们的恃宠而骄。部分地区的贫困户中存在着较为突出的“等靠要”思想,不配合脱贫甚至抗拒脱贫的现象难以根除。

“精神贫困”正成为脱贫攻坚路上难过的坎、难爬的坡。

“等着政府送小康”的现象屡见不鲜,“我是穷人我怕谁”的扬言更是让扶贫工作难以推进,有劳动能力的人也在坐等扶持,符合脱贫条件的拒绝脱贫,这无疑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路上最难啃的骨头。人们相互比穷,相互撕咬,扶贫工作举步维艰,到底该如何扶贫,究竟该如何脱贫。

“精神贫困”是最突出的根源。面对当前的困境,最应该做的就是从思想根源上斩断“穷根”,不仅要为贫困群众营造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氛围,更要厚植贫困地区精神文化沃土,精准对接贫困群众的精神和物质需求,在物质扶贫和精神扶贫的双重结合下才能彻底打赢这场攻坚战。当然基层干部转变思想,躬下身子“真扶贫”是改变贫困群众思想的第一步。让人民群众相信我们的干部,当然必须秉承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让百姓无可攀比,让他们意识到“幸福是靠奋斗得来的”的真谛。通过产业扶贫手段激发内生动力,是告别贫困的根本性措施。创新产业扶贫机制,对接“真需求”,以扶贫“参与感”带动脱贫“获得感”,才能避免贫困群众等待观望。

脱贫是双方共同完成的,没有任何人可以一劳永逸,用自己先天的弱点来等待别人的“救赎”,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自我的潜能是无限的,也没有人可以肆意“截留”“挥霍”别人的权利,彼此尊重、奋斗才能拥有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利器,切莫让“扶贫”陷入“精神贫困”的境地。

乡村振兴员个人心得体会

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作为一名乡村振兴员,我亲身参与了乡村振兴工作,并有幸见证了农村的巨大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更深刻地领悟到乡村振兴的意义。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个人心得体会,希望能够与更多人一同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首先,作为乡村振兴员,我们需要具备全面发展的能力。乡村振兴涉及到农业、农村经济、农村社会等多个领域,因此我们需要掌握丰富的知识储备。在实践中,我发现只有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乡村振兴工作的要求。因此,我积极参加各类培训班、学习更新的理论知识,不断充实自己,并在工作中灵活运用所学,为乡村振兴做出更大贡献。

其次,乡村振兴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与协调能力。在推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与村民、基层干部、农民合作社等不同群体进行广泛的沟通,以便了解他们对于乡村振兴的需求和困难。同时,我们还需要与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协调资源,共同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进行。我参与了多个项目,不仅学会了倾听和理解,还与各方合作,建立了广泛的合作网络,这些经验对于推动乡村振兴工作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再次,乡村振兴员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乡村振兴的目标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要有创新的思维和实践能力才能应对复杂多样的农村振兴工作。我所在的乡村面临着产业结构单一、农民收入低等问题,通过与当地农民合作社、企事业单位等进行合作创新,引进了新的农业科技和经营模式,极大地改善了当地农民的生产条件和收入水平。这一切都得益于我们敢于尝试新的思路和实践,把创新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最后,作为乡村振兴员,我们要坚守初心,不忘使命。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的持之以恒和奋斗精神。尽管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会遭遇到各种困难和阻力,但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初心,不忘记我们的使命,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实现农村振兴的目标。我亲眼目睹了许多村庄从贫困到富裕的转变,这使我更加坚信,只要我们的脚踏实地、勇于担当,我们就能够为乡村振兴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总之,作为一名乡村振兴员,我深刻地认识到乡村振兴的伟大意义。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只有全面发展、沟通协调、创新实践、坚守初心,才能够为乡村振兴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我将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并与更多的乡村振兴员一同奋斗,共同推动乡村振兴事业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我坚信,在乡村振兴的征途上,我们将继续迎接新的挑战,书写新的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乡村产业振兴个人心得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当前,鄂州正值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努力建设江南美丽田园城市的历史时刻,结合赴浙江的所学、所看、所想,谈几点思考和建议:

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气魄和胸怀,往实处干,往实效处干。要坚决贯彻“两山”理论,焦点不散,靶心不变,久久为功。在确保农业农村绿色基调的基础上,推进乡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振兴,用一张蓝图统领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一是建议每年全市高规格召开一次美丽乡村建设推进会,科学统筹,细致谋划,分段推进,一环紧扣一环,一个步骤接着一个步骤,在全市上下形成大抓、真抓、用心抓的工作局面。二是各地各单位要紧密结合实际,按照“条块结合,高效对接,科学规划,有序建设”的要求,形成全市乡村振兴“1+n”方案,在思想上同频,行动上共振。三是完善市区乡村四级乡村振兴考核机制,定期组织项目拉练,公布正反典型案例,形成工作“闭环”和责任“倒逼”,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努力把全市乡村振兴的“规划图”变为“实景图”。

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探索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发韧于农村的这场变革提供了很多宝贵经验,四十年来农业农村现代进程的历史轮廓,以及乡村改革发展各项议程,充分说明实现乡村振兴的前提条件和拐点条件是城镇化的充足发展,浙江经验印证了这一发展脉络和相应规律,鄂州乡村振兴之路也须遵循相关规律和内在逻辑。在大格局、大趋势、大逻辑下做好城乡融合发展这篇大文章。首先,要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打通阻碍城乡要素合理流动的梗阻,使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相得益彰,进而在资本下乡与农民进城之间形成置换机制,再向资本下乡与农民返乡的阶段转化,形成劳动、资本、技术和土地的优化组合。其次,在农村内部要大力实施价值提升工程,不断挖掘农业农村新的价值和功能,既注重新型经营主体,也尊重小农自然发展路径。围绕生态农业、农村电商、农村新业态和农旅结合等方面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要在产品供给、要素供给、制度供给上全面协同发力,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和产业价值的综合提升,以鄂州城市发展基础和临空经济转型发展的独特条件,助力“互联网+农业”异军突起。

以“独具匠心”的项目和设计,将文创规划设计贯穿乡村振兴始终。无中生有发展都市景观旅居农业,是补齐历史文化欠账,实现农业农村价值提升的.重要抓手之一,这方面策划水平有多高实践效果才有多好。我市有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成功实践,有得天独厚的好山好水好区位的资源禀赋,襟江抱湖枕名山,自然资源条件不比浙江差。但酒香还怕巷子深。在高质量完成《鄂州市乡村振兴战略暨城乡融合发展规划》编制的同时,如何确保各项规划能高标准落地?差的就是“包装”和文创策划,当务之急,要抓紧引进一批懂农村、有活力、有创意的农村文创策划运营团队,加强对我市重点村的项目化设计、包装和运营。目前此类人才相当稀缺,且大多集中在一二线城市,我市应加快出台更具针对性和吸引力的政策,加速引进高水平、专业化的文创团队,担任美丽乡村的设计大师、创作大师和“吹鼓手”,让鄂州美丽乡村提档升级,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

以“凝聚多方合力”的方法和路径,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乡村振兴是一项需要打持久战、统筹战、技术战的系统工程,要善于借势借力科学推进。一要巧借外力。全面收集全国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汇编成册,滚动刊播,并结合鄂州实际归纳分析,借智借力,分类推广,不搞“千村一样”。同时,要在武鄂黄黄协同发展中借力发力,营造自我发展与区域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和环境条件。二要善聚内力。成立“全市乡村振兴指导委员会”,从统筹、农林、旅游、文化、科技、金融等相关领域,聘请专家组建参谋团、智囊团,为全市乡村振兴提供跟踪指导服务。同时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三要形成合力。各相关单位有针对性出台相关支持政策、规划方案,重点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乡村振兴,打通资金链、产业链、信息链、政策链和利益链,激活多元主体,激活多种要素,激活多级市场,共筑城乡命运共同体和企村利益共同体,形成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振兴新格局。

以“超常规”的思路和举措,将鄂州率先打造成“两个示范市”。当前,全国各地正使出“浑身解数”大力开展乡村振兴,鄂州要走在前列,作出标杆,必须用创新的理念,采取超常规的举措,形成竞争优势。一是以超常规标准选配“领头雁”。以今年村“两委”班子换届为契机,扩大范围,不拘一格选准一批有情怀、有思路、有魄力、有带头致富能力的村支部书记,对于优秀的村支部书记,每年拿出一定比例享受乡镇副职经济待遇,完善激励机制。二是以超常规政策引育人才。尽快研究出台“一揽子”人才引进、人才培育、人才作用发挥的“鄂州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政策”,建强一支回得来、留得住、用得上的农业农村人才队伍。三是以超常规举措强化综合治理。大力实施“百塆示范、千塆整治”工程和“四个三”重点生态工程,注重地域特色,集中优势资源和资本,精心打造一批“田园综合体”,创建一批示范性特色小镇和美丽宜居村庄,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四是以超常规力度加大扶持。抓紧出台支持农业农民金融扶持政策,设立“农村发展基金”,充分遵循市场规律,让更多实力雄厚的市场主体投入现代农业产业、旅游产业,让更多的优质资源向农村流动。五是以超常规阵容打造“鄂州品牌”。集中宣传、创作优势力量深度挖掘鄂州历史文化,大力挖掘、讲好“鄂州故事”,按照“有故事、有logo、有创意、有特色、有品牌”的“五有”标准,将更多鄂州本土文化元素融入到旅游景点、景观带建设及旅游产品开发之中,为美丽乡村注入文化之魂,这样的美丽经济才能更持久,更有魅力。

振兴乡村个人心得

我很荣幸参加乡村振兴培训班,通过党校领导、专家教授的精彩授课,本人受益匪浅,思想觉悟有了很大的进步,也有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想。

_中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而乡村振兴就是要以农村经济为基础,努力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我认为建设美丽乡村始终都离不开文化。

“红色瀑布小镇”与众不同的魅力。

为了让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打造极具文化特色的“红色瀑布小镇”,加强文化建设势在必行。具体来说就是以下几点:

一是加大文化基础设施投入。

在各村建文化体育广场、文体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组建舞蹈队等,让“乡村舞台”真正为村民的“精神乐园”。

二是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通过村广播、宣传画、公众微信号等,营造深厚的文明宣传氛围,让大家真正掌握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讲文明、树新风,顺利完成由“村民”到“居民”的角色转变。

三是创新活动载体,

让文化发展多元化。我乡通过“身边好人”、“道德模范”、“文明家庭”、“最美家风家训”等评选活动,树立优秀典型,并通过“道德讲堂”传承优良传统文化,引领文化建设方向,以文化人、以德润城,为乡村振兴和永续发展提供丰厚滋养、文化沃土和创造源泉。

乡村人才振兴个人心得体会

乡村人才振兴是指通过各种措施,提高乡村人才素质和能力,推动乡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从而实现乡村现代化和繁荣富强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我有一些个人的心得体会,分享给大家。

首先,我认为乡村人才振兴的核心在于“人才”,这里的人才不仅仅是技能人才,也包括思想开放、有远见卓识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只有具备这些素质和能力的人,才能有效地推动乡村发展,提高乡村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其次,我认为乡村人才振兴需要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这个体系应该包括教育、培训、实践等多个方面,能够为不同层次的人才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同时,还需要建立完善的人才流动机制,让人才能够自由流动,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价值。

第三,我认为乡村人才振兴需要注重人才激励和保障。只有让人才感到自己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保障,才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这包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给予合理的薪酬和福利待遇,以及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晋升机会等。

最后,我认为乡村人才振兴需要注重人才评价和选拔。只有通过科学、公正的评价和选拔,才能真正发掘和培养出具有潜力和才华的人才。这包括建立完善的人才评价机制,开展定期的考核和评估,以及选拔出具有领导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让他们担任重要的职务和承担重要的任务。

总之,乡村人才振兴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付出坚持不懈的努力。我相信只要我们注重人才培养、建立完善的人才体系、注重人才激励和保障、注重人才评价和选拔,就一定能够实现乡村人才振兴的目标,推动乡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战略。

振兴乡村个人心得

众所周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我国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在_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部署,这是党中央着眼于推进“四化同步”、城乡一体化发展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同时推进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提高广大农民获得感和幸福感、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和实现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们党“三农”工作方针政策的继承与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我国国土面积很大,有着较大贫富差距,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从实际出发,切实加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举各方之力,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努力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振兴是基础。发展是第一要务。

实施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产业与农民就业问题,保证当地群众长期稳定增收、安居乐业。而不论是解决农民就业还是确保群众增收,都是需要以产业发展为基础。农业强,产业必须强。产业旺,才有乡村振兴的底气。要实现产业兴旺,首先要构建乡村产业体系,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重点是通过培育农业品牌、加强科技创新、强化城乡融合,补齐农业发展短板,促进农村产业集聚。人才振兴是支撑。“人才兴,事业方兴”。发展离不开人,乡村振兴自当不例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要解决人的间题。因为受前些年农村发展“钱景”不大的影响,很多人口外出务工,农村缺人尤其是缺少能人的问题,已经成为振兴乡村的制约瓶须。

所以,实施乡村振兴必须将人力资本开发放在第一的位置,做好农村人才政策这篇大文章,完善人才服务机制建设。既重视本土人才的培育,培养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使之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主カ军。同时也要广纳懂科技、懂市场、懂法律、懂管理的贤才能人到农村来创新创业,让农村成为贤才能人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建设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质专业化乡村振兴队伍,加强农业发展的创新驱动力与农村产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文化振兴是灵魂。

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乡村文化作为我国社会文化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汇集着乡土人文之美。假如说没有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更或者没有乡村文化的同步振兴,那那乡村振兴就失掉真正的灵魂。所以,实施乡村振兴务必抓住乡村文化这一灵魂根本。不但要顺应新时代的要求,推动城乡文化融合,保护并承传好乡村文化,提升文化产品,促进文化供给,大力发展具有特色的乡村文化以及产业。也要打通农村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_文化服务难题,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深深扎根,不断提升乡村群众在文化成果上的获得感以及在精神文化生活上的幸福感。生态振兴是根本。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只有实现生态振兴才可以体现文明和谐的乡村振兴目标,乡村振兴离不开生态振兴,绿色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因为前些年乡村环境保护相对滞后,这无疑为农村生态振兴带来了更多的难题,需要花费较大的力气来解决。应该始终坚持绿色生态导向,改进农业生产方式,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持续攻坚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提升能源供应的良性循探索乡村绿色发展之路。不断提高乡村振兴的恒久生命力。树高千尺源于根深,大厦巍峨靠的是地基坚固,乡村振兴战略让国之基更稳,祖国务必将更加坚实屹立在世界洞东方,让我们信心倍增地苦干实干加油干,在乡村振兴战略的牵引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一番农村力量。

乡村振兴个人心得体会

八阳村,坐落于天柱县坪地镇西北部,村域面积30余平方公里,田面积1500余亩,土750余亩,辖14个村民小组,共799户2814人,现有党员111人。辖区内森林资源、水资源丰富,有千余亩的圭翁次原始森林,有注册成立的矿泉水厂1家(鑫晶山泉及冷嘌矿泉水厂),有全县知名的“天柱高粱酒厂”。人文精神方面也十分丰富,有“七夕”民族传统节日,有已经申遗成功的坪地侗家铛铛鼓,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那纳古法榨油坊”。

我来自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在单位负责项目建设等工作,因乡村振兴选拔队员,经单位推荐今年5月底来到八阳村驻村,到来后我坚持以“一宣六帮”工作内容为核心,遵纪守法,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为群众办实事为准则,千方百计以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提高群众收入为方向,积极主动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奈何到来的时间太短,未能做出很大的成绩,现就乡村振兴提出些个人感言如下:

谋定而后动。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该规划具体要求中强调要强化规划的引领作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是从战略的层面、宏观的层面对国家整个乡村振兴战略作了规划。个人认为,基层要搞好乡村振兴工作,同样要规划先行,要对每个乡村的未来作出规划。

规划先行,有利于统一行动,融合发展。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人力、物力、财力的有机结合,是人才、资源、战略的有效统一。乡村振兴包括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组织振兴这五个方面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农村的具体落实。要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就需要从产业发展、生态环境、精神文明、社会治理、农民生活等各个方面入手,按照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内在要求,寻找有效一体化的路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要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着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乡村振兴需要立足全局,综合施策,突出融合发展,因此要精心编制好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县域乡村振兴规划,为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开展提供科学遵循。

规划先行,有利于长远发展,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不能一哄而上,简单复制,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作即成,作为一项战略工程、必须接力行动,持续推进,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我国实行任期制,到届人事调整是正常的组织行为。有些地方换个领导换种思路,这在现实中会时有发生。重大决策缺乏长远性,容易导致资源浪费,效率低下。这个实际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可由规划来解决,规划可以让决策稳定。乡村振兴作为一项重大战略的实施,需要持续发力,不能朝令夕改,而实施乡村振兴的最直接的主体是县、乡、村,并不具备地方立法权,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发挥规划的作用,通过规划来实现决策的法定约束力,从而保证重大决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规划先行,有利于因地制宜,彰显特色。实践中,乡村振兴是一项新的战略工程。各地自然生存环境、社会经济条件、历史文化背景差异巨大,各地乡村资源禀赋不一样、特色不一。乡村振兴既不能盲目模仿也不盲目探索,既要充分借鉴成功经验又不能拘泥典型,应准确把握因地制宜的精髓和灵魂。现在,有的地方对推进乡村振兴茫无头绪、无从下手,有的地方简单模仿、千村一面,等等。出现这些问题,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深刻理解中央精神并将其与本地实际结合起来。推进乡村振兴,各地要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路径,制定科学的规划。乡村规划要适应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突出乡村特色,保持田园风貌,体现地域文化风格,注重农村文化传承,不能照搬城市建设模式,防止“千村一面”;要针对各地发展基础、人口规模、资源禀赋、民俗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切实加强分类指导,注重因地制宜、因村施策。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历史任务和“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这是继脱贫攻坚取得胜利之后,“三农”工作重点的历史性转移。在乡村振兴发展的浪潮中,要做到未雨绸缪、规划先行,因地制宜、科学发展。自觉摒弃只顾当前、不顾未来的短视思想,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担当,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为乡村发展立规划,谋出路,才能确保乡村振兴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乡村振兴个人总结

首先,加强党组织建设,揭高党支部的战斗力,凝聚力,完善村两委学习制度,抓好班子自身建设,不断提高班子成员的理论水平和工作水平,先善决策机制,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实行重大事项会议决策,并对决策内容进行公开、公示。其次,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严格按照党员发展要求发展党员。并完善所有党员信息和后备干部的培养、锻炼工作,加强监督。把我村党员的日常管理工作逐步加强,以提高党员的觉悟,保持党员的先进性,纯洁性。

为确保辖区村民对新冠病毒的认识和防护,大栗子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根据抗击疫情的形势变化,组织志愿者在辖区卡口进行值班值守。宣传防疫相关工作知识,开展体温测量服务,严控外来人员和车辆,把好外输入关口。与社区同志一起围铁丝网、发宣传单,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展现了抗击疫情新魄力,营造了健康向上的精神氛围,在宣传防疫知识、提振防控信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村共有贫困户11户13人,通过造血式扶贫和输血式扶贫两种形式,使贫困户人均收入达到8000元,现已全部脱贫,20xx年在原有的基础上,新增项目大栗子村食品厂与刘家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分红2.3万元作为扶贫资金。通过利益链接机制,以差异分红的'形式补助贫因户增加收入,实现稳定脱贫。把集体经济收入利用到脱贫攻坚中,加强惠农政策的扶持,采取项目扶持、能人包扶、发展带头人的形式实施帮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将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通过造血式扶贫和输血式扶贫两种方式帮助贫困户脱贫,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我村对扫黑除恶工作高度重视,认真安排,按照上级领导的工作要求,制定方案,周密部署,分片管理。定期组织村两委成员进行宣传、动员。加强摸底排查,让扫黑除恶深入人心,加大群众监督和举报力度,一经发现涉恶的行为第一时间上报。

今年我村委会秸秆禁烧工作从3月初开始,全天检查、广泛宣传,禁烧通告已经张贴到每个社,条幅悬挂到公路两旁,并且在村常住户每户签订承诺书,有效遏制秸秆焚烧,我村在今年无秸秆焚烧现象。

对道路两侧、房前屋后进行了打扫。以“三清三拆”为抓手开展乡村风貌提升,大栗子村辖3个自然屯、6个村民小组,在开展乡村风貌提升“三清三拆”百日攻坚行动中,大栗子村党支部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全村共投入资金7万元左右,清理村庄垃圾160吨、清理乱堆乱放120处、清除池塘淤泥等10吨、拆除乱搭乱盖15处480㎡、拆除广告招牌42个、拆除废弃牛棚及露天茅厕4处。我村始终把长效机制建设放在首位,进一步完善我村村规民约,加大对村规民约制定和实施程序的指导监督,确保村规民约的合法性、可行性。另外是深化建设乡村法治阵地,提高村民普法教育的覆盖率和针对性。延伸农村法律服务触角,满足村民的法律需求。

乡村振兴工作个人心得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____的精神,进一步拓宽视野、转变思维,更好地抓党建引领促乡村振兴,通过参观多个美丽乡村建设点、园林基地、采摘基地以及党群服务中心,听取了相关负责人对该村党建引领、美丽乡村、文明创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等工作的详细介绍。对“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夯实基层党建,巩固振兴基础。

整合优势资源,让党支部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先行者和命运共同体。选派街道优秀年轻干部担任党建指导员,常驻基层支部指导各项工作开展。发挥党小组长基石作用,选优配强中坚力量,构建更为稳固的组织框架和后备梯队,培养一批懂基层、爱农村、爱农民的干部队伍。

二、着力把脉定向,带头振兴示范。

在乡村振兴建设中,党员干部“早九晚九”的工作模式成为一种心照不宣的行为准则,每个干部在埋首案头、山间挖土、走访宣讲之间自然交替,让党员干部带头成为“乡村振兴”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线,成为服务群众最有力的回应。

三、做好融合文章,激发振兴活力。

做好“城乡融合、以城带乡”文章,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充分挖掘“山水、村落、生态”等旅游资源,开发自耕园艺、家庭自助厨房、互联网销售平台等农业延伸特色服务,探索城乡共享菜园建设模式,提升本地农副产品附加值。结合实际,建立党员群众讲习所,讲习内容涵盖党课、农业技术等各方面专题,大力培育有担当、勤作为、懂技术的新型农民。成立新乡贤委员会,推选堪担表率、经验丰富的村民担任乡贤,积极参与村民矛盾调解,构建村风淳朴、村民自治的和谐乡村文化。按照就地取材、就地造景、节约资源、不大拆不建的要求,充分利用闲置土地及房屋资源,引导并规范村民发展农家乐、茶馆、小超市等家庭经营,打造绿水青山的生态样本。

四、突出党建引领,找准乡村振兴着入点,打造服务型基层。

党组织作为党建工作的总抓手,坚持加快乡村振兴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始终将加强党建工作摆在首位,以农村党组织为龙头,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依托,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大力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建强组织作保障,抓好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提升新时代党领导农村工作的水平。

乡村振兴战略个人心得体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心得体会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拓宽视野、转变思维,更好地抓党建引领促乡村振兴,通过参观多个美丽乡村建设点、园林基地、采摘基地以及党群服务中心,听取了相关负责人对该村党建引领、美丽乡村、文明创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等工作的详细介绍。对“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夯实基层党建,巩固振兴基础。

整合优势资源,让党支部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先行者和命运共同体。选派街道优秀年轻干部担任党建指导员,常驻基层支部指导各项工作开展。发挥党小组长基石作用,选优配强中坚力量,构建更为稳固的组织框架和后备梯队,培养一批懂基层、爱农村、爱农民的干部队伍。

二、着力把脉定向,带头振兴示范。

在乡村振兴建设中,党员干部“早九晚九”的工作模式成为一种心照不宣的行为准则,每个干部在埋首案头、山间挖土、走访宣讲之间自然交替,让党员干部带头成为“乡村振兴”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线,成为服务群众最有力的回应。

三、做好融合文章,激发振兴活力。

做好“城乡融合、以城带乡”文章,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充分挖掘“山水、村落、生态”等旅游资源,开发自耕园艺、家庭自助厨房、互联网销售平台等农业延伸特色服务,探索城乡共享菜园建设模式,提升本地农副产品附加值。结合实际,建立党员群众讲习所,讲习内容涵盖党课、农业技术等各方面专题,大力培育有担当、勤作为、懂技术的新型农民。成立新乡贤委员会,推选堪担表率、经验丰富的村民担任乡贤,积极参与村民矛盾调解,构建村风淳朴、村民自治的和谐乡村文化。按照就地取材、就地造景、节约资源、不大拆不建的要求,充分利用闲置土地及房屋资源,引导并规范村民发展农家乐、茶馆、小超市等家庭经营,打造绿水青山的生态样本。四、突出党建引领,找准乡村振兴着入点打造服务型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建工作的总抓手,坚持加快乡村振兴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心得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整体功能和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形成一批党建工作特色品牌,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党建+微信”,搭建党员“做”的平台。充分利用“微信”传递信息“快”、辐射面“广”、趣味性“高”、维护成本“低”和操作性“强”的特点,立足党员干部智能手机普及率较高的实际,基层党支部普遍实行“党建+微信”学习模式,建立“指尖上的课堂”,使党员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保障了党员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全覆盖。同时利用“微信平台”发布信息、联系党员、倾听民意、解决民忧、凝聚民心,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真正收到“小平台、大服务”的效果,助推乡村振兴建设加速跑。

“党建+产业”,拓宽党员“做”的.途径。“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采取组织引书记、书记引能人,党员带头示范、能人带动发展的“双引双带”措施,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组织和专业合作社,发展特色产业,带动群众增收。积极推行“党建+产业”模式,依托种植、养殖、劳务等产业基地、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龙头企业,组建“支部+”模式产业党支部,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产业兴旺之路,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和农民增利,以产业振兴示范带动乡村振兴发展。

“党建+网格”,落实党员“做”的责任。按照“便民实用高效”原则,将行政村划分成若干个网格,选优配齐网格长、网格员,实现矛盾纠纷有人调解、问题隐患有人排查、基础信息有人收集、群众活动有人组织、上级政策有人宣传,彻底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让每名党员各尽所能、发挥作用,立足转型发展实际,以网格化管理为手段,以创新组织体系、服务体系、运行体系为抓手,积极打造“党建+网格”模式,将具体工作任务分解到每个网格,落实到每名党员头上,有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乡村振兴个人总结

xx县,古称x州,辖11个乡镇,262个行政村,总人口50万人,地域面积695平方公里。

xx县是xx州窑发祥地,是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全程农业机械化示范县、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甘薯)、xx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先进单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工作省级优秀县、xx省莲藕之乡、xx森林资源大县、xx省旅游资源大县。

乡村振兴个人心得体会

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长期以来我国都是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政策,新时期我们实现了总体小康,但是要实现全面小康,就一定好抓好乡村发展,要充分认识关键在少数这一重要观点和论述,抓好乡村振兴工作不能“一条腿长”“一条腿短”,要借助“五条腿”齐发力才能顺利抵达全面小康的幸福“人民公社”。

乡村振兴,核心要抓产业振兴。发展现代农业,就要“固本强基”在结合我国农村实际的前提下,既要搞好平原地区的大机器生产作业,也要发挥“丘上林业,丘间塘,花田瓜谷果鱼粮”的丘陵地区农业发展,要深度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让农业产业走上产业发展之路,走“规模化、机械化、融合化、集体化、常规化、网络化、产业化”的发展路子,让群众在大发展中凭土地和劳动力享受农产品的红利,提高群众的积极性;适时建设一批高标准、成规模的现代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示范园区,引领农村产业发展,在农业生产中,打造汇聚生产、加工、服务和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化综合体,逐步建立农产品的“直销”路径,让群众既掌握生产环节也掌控销售环节,同时还明白市场需求环节,从而开展符合社会需求的农业生产活动。

乡村振兴,关键要抓人才振兴。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基础。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鼓励大批具有农技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深入基层、扎根基层、投入基层、奉献基层,为农村一线发展注入专业技术血液;采取“授人以渔”的模式,利用夜间、午间农民空闲时间组织专家教授到农村开展巡回培训教学,着重以理论培训、现场教学、问题简答等方式丰富教学课程,全力破解部分农民文化水平不高的问题,尤其重视现场教学和案例讲解,通过直观的教学方式让农民掌握种植技巧、领会发展思路、开阔行业眼见,大力培育新型化职业农民。

乡村振兴,重点要抓文化振兴。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要站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齐发展的角度,进一步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展现农村淳朴的风土人情,要善于挖掘农村最本质的道德情感、社会心理、风俗习惯、是非标准、行为方式、理想追求、家风家训等民俗民风,要提高乡村文化个体的综合素质,着力加强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乡风文明建设,让乡村意识形态引领农民思想道德建设和基层文化发展;乡村文化发展起来了,就能实现第三产业与第一产业的融合,让第二产业有了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让农村更有看头、更有想头、更有奔头。

乡村振兴,基础要抓生态振兴。随着现代农村发展,城镇化规模不断扩大,农村与城市的差别也在缩小,农村废弃物随处投放、垃圾不能及时清运和进行无害化处理的问题也比较突出。长期以来农村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留给人们的第一印象,这是农村的先天优势。实现乡村振兴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和认识,不断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要在农村采取建立畜粪尿、生活垃圾、危害性垃圾分类处理的垃圾桶,对垃圾进行科学无害化处理,要把农村最美好的生态环境优势保存好、利用好、规划好、发展好,要在农村经济发展的长河中,把宜人、宜居、宜旅游的良好生态环境保护好。

乡村振兴,根本要抓组织振兴。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问题始终是党最关心、最关切的问题。乡村振兴发展还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带头作用,农村基层党组织强不强,基层党员干部工作能力行不行,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工作开展的好与坏。乡村振兴进程中,基层党组织必须突出问题导向,着力破除积弊、夯实基层基础,积极引导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创新工作方式,带领群众积极投身到农村产业发展进程中去,让农村发展有带头人、有目标、有方向、有成效。

卫生乡村振兴个人心得体会

乡村振兴是近年来我国的一项重点工作,而卫生乡村振兴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作为一名关注乡村发展的同志,我积极参与了卫生乡村振兴工作,并从中得到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与体会。以下是我对卫生乡村振兴的个人心得体会。

首先,卫生乡村振兴需要加强意识宣传。在开展卫生乡村振兴工作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农村居民对于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并不了解,甚至对于垃圾分类、环境整洁等常规卫生知识也缺乏了解。因此,我在乡村开展了一系列意识宣传活动,包括张贴宣传标语、举办讲座等形式,向农村居民普及相关的卫生知识和观念。通过这些宣传活动,我发现农村居民的意识得到了明显提高,他们对于卫生乡村振兴认识更加深入,主动参与到卫生乡村振兴工作中。

其次,卫生乡村振兴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很多村庄缺少垃圾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设备等,这给卫生乡村振兴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题。因此,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我着重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争取政府的支持,引进资金,改善乡村的卫生条件。通过几年的努力,我所在的乡村已经建成了一座现代化的垃圾处理厂和污水处理站,有效解决了乡村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问题,为卫生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卫生乡村振兴需要加强人才培养。我深刻认识到,卫生乡村振兴工作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投入其中。然而,农村地区的医疗和卫生人才相对匮缺,这给卫生乡村振兴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引进了一批优秀的医护人员,并开展了一系列的培训和交流活动。通过这些努力,我所在的乡村建立了完善的医疗和卫生队伍,为乡村居民提供了更好的医疗和卫生服务,进一步推动了卫生乡村振兴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四,卫生乡村振兴需要深化合作机制。卫生乡村振兴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多方力量的协同配合。在我参与的乡村振兴工作中,我们积极推动了政府、企业、社区等多方合作,共同解决了卫生乡村振兴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建立卫生乡村振兴合作机制,我们实现了资源优势互补,形成了强大的合力,为卫生乡村振兴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最后,卫生乡村振兴需要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农民是卫生乡村振兴工作的主体,他们的参与与配合至关重要。在我参与的乡村振兴工作中,我们注重激发农民的积极性,通过一系列的激励措施鼓励农民主动参与到卫生乡村振兴工作中。比如,我们设立了卫生乡村振兴的示范村,对村庄的卫生状况进行评比,评选出优秀的示范村进行表彰奖励。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有效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了卫生乡村振兴工作的不断深入。

总之,在深入参与卫生乡村振兴工作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卫生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工作,需要政府、企业、社区和农民等各方的共同努力。只有加强意识宣传、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人才培养、深化合作机制和激发农民的积极性,才能实现卫生乡村振兴的目标,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我将继续关注和参与卫生乡村振兴工作,为推动乡村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乡村振兴个人感悟

通过理论与实践教学学习,使我成长了不少,这是一种思想上的提高,知识上的拓宽,工作能力上的提升。主要有以下感悟:

一是最大的收获,使我对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有了更进一步的领悟,认知了党建引领促进乡村振兴的伟大力量。如黄埔村以党建为统领,发展集体经济,拥有五大支柱产业,集体固定资产达到6000多万元,年村集体收入达700万元。又如大歇村乡村振兴探索与实践,发展模式:村党支部+公司+农户的发展思路和管理模式,以全域旅游为发展方向,引进乡贤人才,成立公司模式,带领全村党员群众闯出了一条建设产业强、生态美、乡风好、治理优、百姓富的新路子。以上典型都是党建引领实现乡村振兴硕果累累。

二是要有团结能干的班子队伍。作为基层干部,一定要把为民情怀系于心中,敢于担当放于心中,过硬作风伴在心中。有一个团结的村“两委”班子,战斗堡垒自然强,相互搭台,好戏连台。

下一步,我们应该更加充分的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效利用巨石山景区、民宿一期、二期、树蛙部落民宿以及菜子湖湿地公园等旅游资源推动小龙山民宿产业集群发展,争当全域旅游排头兵。我们将紧紧围绕“三大罗岭”为目标,“改作风,提效能,保稳定,进位次”;利用好社区丰富资源和项目资金,抢抓新机遇,团结一心,共同奋斗,推动小龙山社区乡村振兴全面升级。

乡村振兴个人心得集合

我很荣幸参加今年我县所有在职干部的培训。这是我入职以来第一次参加培训,我非常兴奋。通过党校领导和专家教授的精彩教学,我受益匪浅,思想觉悟有了很大的进步,也有了自己的学习经历和感受。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首次提出农村振兴战略:农业和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和农村优先发展,按照工业繁荣、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推进农村发展,实施农村振兴,对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在13亿多中国人中,有近10亿农民,农村已经成为中国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农村、农业问题关系到幸福人民获得感的提高,关系到美丽乡村愿景的实现,关系到乡土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但是随着社会变革的迅速转变,三农问题成了我们心中难以放下的牵挂。「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农村振兴已刻不容缓,而只有让人愿意回去,回去,留下,农村振兴才有希望。

农村振兴,我认为农民必须富裕,人们愿意回来。乡下若是梧桐树,便会引来乡贤游子这些金凤凰,俗话说家有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农村振兴发展对城市归来的重要性在于农民生活的富裕。从产业发展、社会保障、就业创业、社会治安、养老等方面,已经成为农民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只有为农民生活奠定坚实的生活保障,才能调动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积极性;同时,农民工返乡可以不断促进广大乡镇百业繁荣,通过创业促进就业,增加收入,从而开拓农业现代化、城市化乃至。

农村建设的新局面,从而又成为了乡村振兴的有力助推器。

乡村振兴,我认为农村必须美,让人们回得去。农村是农民的家,每个人都期望自己的家能够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改变农村环境,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还农村以“松月夜生凉,风泉满清听”的随意而居是游子们的虔诚向往。而当农药化肥的使用污染了块块土地;当生活垃圾玷污了弯弯清泉;当秸秆焚烧污浊了朗朗晴空,乡村的土壤、水体、大气的污染直接影响菜篮子、米袋子和水缸子的安全,何谈夯实返乡回归之基?失去了乡村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质、安全的食品,乡村振兴就失去了游子们的青睐,就失去了永续利用的战略资源,何谈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建设才是乡村振兴的依托。

乡村振兴,我认为农业必须强,让人们留得下。兴业致富是许多人逐梦的源动力,而守业安居则是广大农业经营者的定心丸。乡村留得住人才是乡村持续振兴发展的应有之义,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则是让“城归”留下创业守业的必由之路。当农业搭上“旅游+”的快车,乡村旅游便为乡村提供了“重塑”与“再生”的机会。随着旅游需求的多元,宁静致远,田园丹青的乡村旅游因其特有的魅力成为人们新的选择,尤其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及经济迈入新常态、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的时代背景下,乡村旅游将会有更大作为、更大担当,方能不断填充着乡村振兴的底色。

缘木求鱼不可取,竭泽而渔不可行。全民期待“美丽乡村”的今天,用富民之美给村民一个富足的生活条件,用生态之美给游子一个身心休憩的家园,用强业之美给城归一个勃勃发展的生机,只有走上富民、村美、强业的多赢之路,才会实现乡村宜居安康的振兴之梦。

乡村振兴个人感悟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产业兴旺是“三农”论述的重要内容,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所在,是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求的有效载体,是新时代农村农业建设的基础工程。

如何才能推动农业产业快速发展,助力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呢?关键就是要牢牢把握乡村振兴总要求,进一步凝聚“产业兴才能乡村兴、企业强才能经济强”的共识,把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有力抓手,千方百计凝聚起产业兴旺新动能,以产业兴旺撬动乡村振兴。

没有经营主体的枝繁叶茂,就难有产业发展的花繁果硕。在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中,要的是更多的创新、更多的改革和更多的方法,要的是唤醒农民的意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和激发农民的创业激情,要的是把保护广大普通农民利益作为不可逾越的底线,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双方共同利益,促进乡村快速全面振兴。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农村承包农户不断分化,家家包地、户户务农的局面已然发生变化,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鼓励下,如今的农村处处焕发着生机,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各类新型经营主体蓬勃发展,这些新型经营主体的兴起正为农村振兴注入着新的“血液”、增添着新的“引擎”、输入着新的“动力”,我们的农村也正在与时俱进、大步迈向新时代的辉煌,持续培育壮大农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我们早日实现乡村振兴,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制胜法宝。

乡村振兴个人心得体会

近年来,中国乡村振兴战略成为全国的热门话题。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振兴旨在实现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村居民,亲身感受到了乡村振兴带来的变化和机遇。以下是我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个人心得与体会。

首先,乡村振兴重点突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过去,农业发展一直被忽视,农民生活水平一直无法得到有效改善。但是,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大量投入用于农业科技研发和农业产业升级。例如,我所在的农村建设了现代化的农业示范基地,引进了最新的农业生产设备和技术,有效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现在,我们不仅可以种植传统的粮食作物,还能发展高价值的特色农产品,如有机蔬菜和优质果品。农村经济得到了显著提升,农民也有了更多的收入来源。

其次,乡村振兴积极推动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乡村交通、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一直是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在乡村振兴的推动下,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比如,修建了更宽敞平整的道路,解决了农村交通不便的问题。此外,农村学校、医疗机构的建设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农民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和医疗服务。这些改善不仅方便了农民生活,也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

再次,乡村振兴鼓励农民致富创业,激发了乡村发展的活力。过去,农民的收入主要依赖于农作物的产量和价格,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而现在,乡村振兴鼓励农民发展农村旅游、特色产业等新兴产业,给予了农民更多的机会。例如,我们农村的某位村民成功开办了一家乡村旅馆,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和体验乡村生活。他的成功鼓励了其他农民创业的信心,带动了更多的农民投身于乡村振兴事业。农民通过自己的努力创业致富,不仅提高了自身的生活水平,也为乡村振兴做出了贡献。

最后,乡村振兴在促进农民素质提升和传统文化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部分,乡村振兴不仅追求经济上的发展,更注重农民的整体素质提升。乡村振兴通过开展各类培训和教育活动,对农民进行职业技能的提升和文化素养的培养。此外,乡村振兴还倡导保护传统文化,传承乡土之美。农村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不仅丰富了农村民众的精神生活,也为农村发展提供了独特的软实力。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已经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乡村振兴的推动下,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然而,乡村振兴工作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如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产权保护不足等。我相信在国家政策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这些问题一定会得到有效解决。乡村振兴将会继续为我们农民带来更多的机遇和福祉。作为一个普通农民,我将继续积极参与乡村振兴事业,为打造美丽宜居的乡村而努力奋斗。

乡村振兴个人总结

一、稳妥推进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绩溪县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已于20xx年12月经县委、政府研究出台,同时印发到各乡镇和县直单位。今年我社根据《绩溪县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文件精神,着手开展“三会”建设基础工作,完成第一次社员代表大会代表摸底统计工作,并进行理事会章程、大会议程等文件草拟工作,待市社第一次社员代表大会召开后,启动此项工作。

二、基层组织建设情况。一是广泛开展调研,谋划工作思路。今年来,我社根据出台的综合改革方案,围绕基层组织建设,深入乡村开展调研,重点了解村级集体经济情况,产业发展态势及各村级发展意愿等,通过调研,我社决定先在寺后、高杨等五村以村社共建模式组建村级供销合作社,并指派专人指导,落实责任,目前各村在积极推进,待今年村级组织换届后申请登记注册。二是加强部门协调,推进基层社建设。我社积极与组织部、农委、市监局对接协调,探索村社共建模式,争取部门支持,不断推进工作。

三、“新网工程”建设情况。今年新增专业合作社2个,增加经营网点3个,有效拓展了服务平台。进一步加大指导服务力度,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社会化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组织申报“新网工程”项目,争取财政补贴资金55万元用于绩溪县黄高峰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100吨山茶油生产线项目建设和绩溪县临溪镇设施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设施果蔬基地项目建设。

四、进一步加强资产管理。今年我社对社有资产经营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利用法律手段对近几年房租拖欠进行清理,为防止社有资产流失。对部分资产水电线路进行改造,确保安全生产,降低资产经营成本。

五、着力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今年我社与省社基层网络建设投资公司对接合作,拟建绩溪县农产品物流中心和仓储冷链设施。目前就项目积极跟进。今年5月我社到x供销社学习考察农药集中配送体系建设,向分管领导提交学习考察报告,积极与县农委、环保局协调对接,强力推广我县实施农药集中配送x模式,力争将农药集中配送体系建设纳入(20xx-2019)新安江生态保护补偿资金项目。

下半年工作思路和举措。

一、强本固基,推进基层社建设。基层社是供销社服务“三农”的前沿阵地。下半年,我社深入贯彻落实省社基层组织建设指导意见,将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强力推进村级供销合作社建设,完成村级供销合作社有限公司的登记注册工作。根据各地产业特点,指导村级合作社开展特色经营,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促进脱贫攻坚、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引导合作社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引导农民参与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结合村级社建设,组建村级综合服务社,满足农民生产、生活、文化、卫生等需求。按照“五有”要求,克服困难,推动经营网点和服务平台的再建工作。年底前将推动政府出台发展基层社的实施意见,保障基层社建设顺利进行。

二、拓展服务,推动惠农服务体系建设。围绕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实施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为农民提供服务,搭建综合性服务平台。今年我社将在山核桃种植产区,推行“保姆式”全托管和“菜单式”半托管服务,积极探索山林托管服务路子,逐步将村级基层社打造成为规模适度、半径适宜、功能完备的惠农服务综合体。

三、积极创办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稳妥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农民以主导产业或主导产品,牵头领办农业合作社,围绕我县“12345”总体发展要求,探索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旅游产品加工业。20xx年供销社牵头新增2个专业合作社,同时要积极探索专业合作社联合建社的发展思路,以突出产业、自办引领、股份加盟,基层社承办的模式探索发展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四、搭建供销平台,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持续与省供销社基层网络建设投资公司对接,共同新建我县农产品物流中心和仓储冷链设施,为我县优质农产品搭建产销对接服务平台。持续推进我县农药集中配送体系建设,供销合作社将成为农药集中配送实施主体,进一步提高为农服务能力。

五、构建规范高效的双线运行体系。积极筹备“三会”制度建设,以“三会”体制建设为契机,进一步优化机关机构设置、职能配置。成立绩溪县供销社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加强社有资产管理,确保社有资产保值增值,保护社有资产所有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有资产管理和经营体制。实行社企分开,双线运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