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参观图书馆活动名字 幼儿园参观图书馆活动方案(大全5篇)

时间:2023-09-26 07:10:47 作者:翰墨 方案 2023年参观图书馆活动名字 幼儿园参观图书馆活动方案(大全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参观图书馆活动名字篇一

亲身体验图书馆的借阅规则。

学习用图画或文字记录参观时的发现。

提前与图书馆联系申请参观事宜。

“参观图书馆”补充操作材料(见材料制作)。

公共图书。

形式:集体/小组

1、出示图书馆发出的接受参观的许可信,读出信件内容。

2、发放“参观图书馆”补充工作纸,与幼儿讨论参观哪些设备。

3、出发前向幼儿提出参观时要遵守的'规则。

4、在教师的带领下参观图书馆,了解图书馆的基本设施。

5、幼儿在图书馆借书,体验图书借阅的主要过程。

6、借书和参观结束后,回到幼儿园与幼儿讨论:

图书馆里有什么设备?

你使用了哪些设备?

参观过程中,你有没有保持安静?

你是怎样借书的?

你还有什么发现?

7、幼儿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补充工作纸。

8、老师可以在图书借阅时间内,通过集体“同读一本书”、同伴间“换一换”等形式,阅读在图书馆借阅的书籍。

9、还书的日期到了,老师带领全体幼儿一起还书,请幼儿回园后与小朋友分享还书的经验。

能遵守使用图书馆的规则。

能用图画或文字等其他方式记录参观时发现的事物。

也可请家长带孩子去图书馆借阅,这更有利于幼儿了解图书馆的设备及规则。

参观图书馆活动名字篇二

活动设想:

书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是我们获取知识,伴随我们一生的良师益友。而阅读是开启孩子智慧的窗,是打开孩子心灵的门,是一个精神成长的重要渠道。为了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体验阅读的快乐,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拓宽幼儿的知识面,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培养孩子从小爱读书,多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我们将在20xx年7月13日组织大班开展《徜徉书海》的活动,让幼儿在参观图书馆同时让幼儿了解图书馆、了解图书馆里不同种类的图书,而且馆里每本书都有自己的标识,使孩子的身心灵得到更多的关爱。

1、帮助幼儿了解图书馆各部门的主要功能,初步了解借书、还书的基本流程。

2、体验阅读氛围,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幼儿的良好阅读习惯。

3、学习遵守社会基本规则,丰富幼儿生活经验。

1、活动时间:20xx年7月13日(星期五)上午8点半-11点

2、活动地点:晋中市图书馆

3、活动环境:室内

4、活动人数:幼儿28人,老师3-4名。

1、幼儿自带水壶、湿巾纸,杜绝自带零食。

2、老师负责照顾孩子和照相。

3、所有孩子、老师统一穿园服。

4、在参观前给幼儿上一节关于参观图书馆礼仪及安全的课程。

1、到达图书馆后全程教师跟随孩子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有秩序参观。

2、10点参观结束后,体验图书馆浓浓的阅读氛围,自由阅读1小时。

3、11点活动结束后整队回幼儿园。

1、参观过程中老师全面负责幼儿出游安全工作,未经老师批准幼儿不得擅自离开队伍,不随意走动,不随意触碰图书及翻看图书,不损坏公共财物,不到处乱跑。

2、在阅读过程中不得损坏图书,看完书后不大声喧哗、吵闹,搬动椅子的时候要轻拿轻放,遵守图书馆的阅读秩序。

3、注意言行文明,爱护公物,不随地乱扔垃圾。

参观图书馆活动名字篇三

为更进一步宣传“世界读书日”,丰富读者的.文化生活,培养读者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读者文化素质,营造礼貌的学习氛围,从而进一步实施“倡导全民读书,弘扬尊重知识、崇尚礼貌的阅读理念。

:走向阅读社会,共享阅读欢乐。

宣传标语:世界读书日,让我们一齐读书吧。

(一)氛围营造

时间:3月-4月

1、在图书馆张贴“4.23是第二十个世界读书日”,“世界读书日,让我们一齐读书吧”等宣传标语。

2、电子屏滚动文字世界读书日相关宣传标语。

3、印发、张贴世界读书日活动海报。

(二)开展“送书籍”下乡活动

时间:4月23日前

对象:区内寄宿制学校。

资料:根据各学校现状,帮忙其建立图书室。

(三)举行中小学生经典诵读比赛、讲故事大赛等。

时间:7月1日前

由各校自行组织。参赛形式为个人参赛,时间控制在4-7分钟。

参观图书馆活动名字篇四

为庆祝建队60周年,在万江图书馆展示全区各小学精彩的'少先队活动图片。我校大队部组织五年级部分师生进行参观活动,让少先队员们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增长见识,增强自豪感。

校车安排:苏炳贤

领队:凌健生

保健:黄伟棠

摄影:凌健生

1、安排参观活动的班级要做好安全教育、卫生教育、礼仪教育。

2、学生佩戴好红领巾,不戴校卡,自由带水。

3、下午1:50前集中a区大堂。

参观图书馆活动名字篇五

图书馆活动是让学生掌握百以内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使学生感受到数的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数学活动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教学时要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本节课的教学,我从创设去图书馆参观的情境,通过图书馆里一个书架上的四种书,引导学生自然地想到有关的数学问题,并产生解决这些问题的愿望和兴趣,从而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并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很多的过程与方法就体现在学生的实际操作中。我尽量用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操作、交流。学生通过同桌边操作边交流想出了计算“28+4”的多种算法,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计算思路,同时结合学具的直观操作理解、抽象出计算方法、并在比较、选择算法的讨论中增强优化算法的意识。

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课前,我就预想学生会出现的错误,例如忘记满十进一的,又或者是忘记加十位上的进位一,还有个位没满十就进位的种种情况。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发现是否有这样的错误,然后在练习中,我把学生出现的错误一一展现出来,让学生自己来发现、改正。

教学中尤其低年级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因此教学中培养学生说完整话并大声表述出来。

数学课堂上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能独立解决问题,而不是老师“喂”学生。很多时候觉得课堂上学生掌握的'非常好,可是在反馈的时候就出现问题,有的学生掌握的不是很好,而我又不知道应该从什么地方下手去解决。在练习的方法上我应该采用什么方式是我最困惑的,在今后的学习中应该注意自己在教学上的缺欠,备课上要注意抓住重难点,运用更好的方法突破教学上重难点,使学生能真正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