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追星的心得体会(模板5篇)

时间:2023-09-17 18:14:51 作者:JQ文豪 心得体会 2023年追星的心得体会(模板5篇)

心得体会是个人在经历某种事物、活动或事件后,通过思考、总结和反思,从中获得的经验和感悟。心得体会是我们对于所经历的事件、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和反思。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追星的心得体会篇一

哇!出新专辑了!周杰伦新片上映了!twins又要开演唱会了!明星们的新动作一轮又一轮地扯动着我们的眼球,轰炸着我们的神经。

在青少年追星的世界里,明星们的身姿如翩翩的蝴蝶,划出一道道美丽的弧线,给我们的生活增色不少。不瞒你说,我就是个追星族,家里珍藏着twins和周杰伦的专辑,用心搜集他的只言片语。twins!周杰伦!简直是我心目中的超级大偶像。

还有,香港超人气组合twins也是我的超级偶像!两个花样的女孩,把青春、活力、热情带给大众的同时,也拥有了数以万计的铁杆粉丝。每当看到她们在舞台上尽情地释放自己的活力,感染着台下每一位歌迷时,我的心就激动不已。我热切地盼望着能身临其境去观看t威尼斯的演唱会,告诉她们我对她们有多崇拜。为她们买专辑,我不惜花掉了当月三分之一的零花钱。

也许,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会逐渐推出追星族的行列,心中曾有的狂热也会慢慢*息,但这段追星的经历我已刻骨铭心。因为追星,我产生了期待、产生了热情、产生了梦想;因为追星,我知道了艰辛、知道了奋斗、知道了超越;因为追星,我感受到了成功、感受到了荣誉、感受到了喜悦;因为追星,我的生活不再枯燥、不再孤独、不再苍白。

感谢闪烁的明星,给我的学生时代抹上了另一种颜色。

追星,有着不同的方式,只要你有着积极向上的态度,同时感受着明星们的努力奋斗。在这其中,你自然有着许多收获。

追星的心得体会篇二

【摘要】:当今的社会是信息发达的时代,影视、传媒、网络尤为显彰。“超女”现象作为社会环境、青少年成长环境中的一种正在发生的重要现象,与青少年有直接联系,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将有多方面的直接影响。因此,“超女”现象对解读青少年心理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就青少年“追星”的现状特点、根本原因、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等方面对青少年“追星”现象提出个人观点。

【关键词】:青少年超女追星明星现状对策

超级女声,家喻户晓, 是2004年由中国湖南卫视与上海天娱传媒联合打造的一个新锐品牌,一个“大型无门槛音乐选秀活动”。该活动以一种不分唱法,不论外型,不问地域的互动性,参与性超强的“海选”为主要特征,只要喜爱唱歌的女性,均可报名参加。通过层层淘汰选拔,带给广大电视观众无尽快乐享受,在全国产生了十分广泛的影响!2005年8月以来,轰轰烈烈的第二届超级女声创下了中国传媒史上的一大奇迹。有统计显示,2005年超级女声的收视人群高达几亿,参与报名的人数多达10余万,参与投票的群众多达数百万。仅在总决赛的当晚,观众的手机短信投票支持率就已超过一千万条。而在随后的一系列有关“超女”的全国巡回演唱会更是吸引了大批的“超女”迷的狂热关注。对于“超级女声”引发的如此高的群众参与性,流行范围的广泛性,在中国大众文化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标志意义,并且凭借它巨大的影响力已逐渐形成一种独特的“超女”现象。

一、青少年“追星”的现状及特点

(一)“追星”形式的多元化

偶像,作为在成长过程中的“精神伴侣”,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们。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孩子们所崇拜的对象也在发生着变化。从这变化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时代的巨变。当下的中国,人们对偶像的理解早已经历了从单一化向多元化的转变过程,崇拜对象也涉及各个行业、阶层,其中以中小学生为代表的“追星族”更是对偶像崇拜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从一些“追星族”的典型实例中我们看到,偶像对一些中小学生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中不乏盲目模仿者。当今青少年追星已经不局限在专辑、书籍、海报上了,他们追星的方式还有很多,有以团队的方式上街为偶像投票的,有用手机发信息投票,有上网为他们加油助威的,更有甚者直接抢路人的手机为自己偶像投票,青少年的狂热与崇拜已经用多种方式宣泄了他们内心的情感。当然还有一些青少年刻意的去模仿超女的发型、穿着打扮以及说话方式等。

(二)为了“追星”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与金钱

不仅发信息投票,有的还买电话卡为自己的偶像投票。自05年超女过后,各大商家推出的相关书籍也热卖,如《超女星座》、《超女宝典》等等。有些歌迷还花钱为偶像买礼物,有寄给他们的、有在他们住的酒店等候亲手送给他们。可想而知,这些没有任何收入的青少年在追星的过程中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金钱。

(三)“追星族”逐渐从独立个体向组织群体发展

过去的追星都是单一的去喜爱和崇拜自己的偶像。而如今追星形式已不在是单一的去追星,而是由个体改为团体,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偶像支持团体。如“玉米”、“醒目”、“花生”等,这些都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团体名称,不仅如此歌迷还自发的组织起来,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起来开展一些交流活动,为了就是给自己喜爱的偶像加油助威。

二、青少年“追星”的根本原因

(一)“追星”是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的必然阶段

每个人在小的时候崇拜父亲,到了少年的时候就会崇拜英雄,这是大部分人都会经历的过程。现在的青少年他们之所以追星就是他们想在生活中找一个可以效仿的活生生的人物,于是“明星”随着当今社会的需要而应运而生,走进当代青少年的生活中,越来越多新的明星不断的在社会中涌现出来,给二十一世纪带来了更强烈的影响力,更对青少年的个人发展带来不可低估的影响。

(二)感情需要使“追星”成为一种必然

当代青少年生活在一个物质丰富而情感贫瘠的环境里,由于国家的计划生育的方针的颁布,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不在和以前老一辈的人一样有许多兄弟姐妹,而且现在的父母为了工作对子女的关爱越来越少,长期下来子女和父母之间的沟通就越来越少。这样给他们内心造成一定的阴影,所以每当他们听见歌手唱的伤感的歌时,有种像在唱自己,觉得歌词里的一词一句就是自己的写真。从而,他们因为某首歌而崇拜上某位歌手。

(三)追求时髦,寻求刺激,使“追星”成为一种风气

由于大部分青少年都还是学生,他们对社会的经验还是很缺乏,他们不能分辨是非,他们只知道盲目和身边的同学学,和别人攀比。他们认为这样就是潮流,其实许多都没有自己独特的爱好,只是一味的学。21世纪流行什么,他们就追什么;哪位歌星最红,他们就追谁。他们喜欢在一起聊自己的歌星,搜集他们的资料,谁了解多谁就有本事,不知道就会觉得很没面子,很多人在超女过后都学着参赛者的发型、言语和穿着。他们认为这样很浪漫,最终自己就好象成了自己的崇拜的偶像了。

(四)向往成功使“追星”成为对生活体验的结果

青少年对偶像“成功”的崇拜,不能不说是因为当前的市场经济氛围、日益激烈的升学竞争和未来的就业竞争、父母对独生子女的高期望值等原因,把青少年推向了一种必须奋斗、必须拼搏、必须进取的新生活环境。事业的成功是人生成功的重要内蕴。歌星、影星、体育明星们的知名度和伴随知名度带来的荣耀与财富,令青少年真实地看到了朦朦胧胧的成功,他们渴望成为这样的辉煌成功者。于是,他们热情地追随眼前的成功者,认为能够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占尽风光的,必定不是平庸之辈。于是很多的青少年抱着这种寻求成功者成功奥秘的心态,成为狂热的追星族的一员。

三、青少年“追星”中存在的问题

(一)“追星”导致青少年盲目崇拜,丢失自我追星不是不好,但不要过度,如果为了追星导致自己荒废学业就太不值了,不要追一些表面的东西,明星的精神我们可以去学习,可以作为一个学习的动力,不要一味的崇拜,整天沉迷在明星的世界里。从而丢失了自身原本很宝贵的自然、纯朴。其实,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个性、自己的美丽,不必依附明星,不必借助星辉照亮自己的生命。真正的追星就要去了解他们成功的背后的故事,要学习他们的坚持与努力。

(二)“追星”使青少年的价值取向错位

短短的时间超女比赛就能打造出多位女歌星,从一个平凡的女孩变成当今最红的女歌星。这样让每个都有明星梦的人都很羡慕,都也想去参加,所以让许多青少年对学习已经失去了兴趣,都想自己以后成为一名明星。正是因为每个有明星梦的人想成名,他们才会特别注意超女的动态,从而自己也就成为追星族的一员,这种短时间就能成名对他们的诱惑太大,一举成名、一鸣惊人,滋长投机取巧心理,而缺乏脚踏实地、积极进取的精神,这给青少年带来片面追求个人私欲的利己主义心态和崇尚感观享受的享乐主义心态。而使人生思考的理想主义成分大大减少。如果长时间受到这种影响的话,将会让青少年对学习失去了信心,还会使他们初步形成的良好品德、兴趣与需要结构发生变异,使价值取向出现错位。

(三)“追星”导致社会角色类型错位

青少年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模仿的对象特别重要。从传媒效应上来讲,“超级女声”是在青少年中具有很大社会效应的偶像,它为这些青少年提供了参照的榜样,使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对偶像的认同,进而仿效其行为特质、仪容特征等。而被卷入“超级女声”狂潮的大多是十几岁的中小学生。他们并没有很好的音乐素养、演唱技巧和艺术水平。况且他们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劳动生产技能。这使得他们对自我扮演何种社会角色没有一个恰当评估,导致社会角色类型的错位,使他们同主流社会形成一种离散关系。

四、青少年“追星”的对策及建议

(一)引导青年文化潮流,发现和培养健康向上的青春偶像

偶像对当今青少年的成长、行为方式、价值观都起着重要的影响。媒体、舆论对偶像的宣传、报道太平凡了,我们应该大力的加强人文意识和文化内涵,用真实、丰富、生动的人格魅力,给予青少年以理性的启迪和感情的教育,从而强化正面偶像的榜样作用。我国乃至全世界的青少年追星都成为了共有的现象。其实“追星”并不奇怪,也不是很可怕,关键的是家长和教师引导青少年以一个正确的观点去追星。

(二)引导青少年建立一种积极、文明的生活方式

我们应该让青少年清楚的认识“追星”并不是生活的全部。他们当前应当以学业为重,摆正学习和追星两者之间的关系,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学习上,把握好正确的方向,这才是关键。我们并不提倡一味的死读书。现在的学生学习压力大,追星可以让他们适时喘一口气。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在课余时间里可以谈论一些时尚的明星,或是听听音乐陶冶自己的情操,在娱乐之后有动力继续学习。只要不过分,这都是好事。但应注意适度原则,适当的把追星当成一种娱乐。

(三)培养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大部分的青少年都是学生,学生是没有任何收入的,他们消费都是父母给的零花钱。而他们却在追星的过程中花费大量的金钱,超出了作为一名学生的消费额度。因此,应该压缩“追星”的消费资金,严格抵制那些“追星”的高消费。这种青少年高消费现象随处可见,他们加重了父母的经济负担,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这样不仅扭曲了孩子们的人际关系,还不利于他们健康地成长。我们应该通过正确的教育方式,让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合理安排个人开支,了解和学会计划家庭开支,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而学校和家长都应对青少年进行自主消费的指导,提倡消费合理,计划消费。不要让虚荣心作怪,和别人进行攀比,在追星的过程中不要盲目的去花费。

(四)加强青少年心理辅导,让青少年拥有健康、理智的心态

青少年有权利追星,这一点我们应当尊重。我们应当清楚的认识到他们成功背后付出的努力,以及他们那些艰辛的历程,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优点,许多明星的品质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要引导青少年保持清醒的头脑去追星,不要盲目的去追,这样对他们的健康才会有很大的帮助。

从这场轰轰烈烈的“超级女声”比赛中我们可以透视出当代青少年“追星”的狂热。青少“追星”的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都提醒我们有必要对此进行认真地思考与探讨。愿真正追星族越来越多,让追星不仅成为一种时髦,更多的是成为学习上的生活上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追星的心得体会篇三

“追星”如今已成为一种时尚,成为年轻人的标志。其实“追星”并不是一种好现象,但如果适当的,选择好的“星”做为自己学习的榜样,这也不失为一件好事。但许多人却以夸张、疯狂的态度“追星”,不仅没有好处而且对社会也无益。

那些“明星”和我们一样,也是人,不是神。有些人疯狂到为了得到他们的东西,不惜一切代价。记得电视上报道过,有四个女生太喜欢自己的偶像,但却怕对他不够忠诚、热心,并决定要将那偶像永远留在她们“心中”,便活生生地吞掉了那偶像的照片。那样有什么用?这样就在“心中”了吗?到头来还不是一个个的被推进手术室!那照片有用吗?这样疯狂地崇拜有意义吗?有的甚至为了偶像而要轻生自己。这种做法实在太恐怖了,扰乱了社会秩序,增加了家人的负担。这样子追星到头来还不是一场空。

正因为那些fans的太过热情,使那些原本和我们一样是工作者的“星”渐渐忘却了自己真正的价值。但有一件事情让我难以忘却。

可是既然社会上有了“追星”这一现象,所以我们也可以适当的“追星”,选择品德好,有益于我们自己的人作为自己的榜样。其实“追星”有好有坏,但好与坏就在于我们自己的选择了。

像“追星”这一现象的流行,我们需要独立思考,了解它们所具有的意义所包含的价值,避免盲目效仿追随。

1.人教版初一下册三单元同步作文:追星的利弊

2.人教版初一下册三单元同步作文:追星族曰-450字

3.人教版初一下册三单元同步作文:我的追星生活-450字

4.人教版初一下册三单元同步作文:我也追星-750字

5.人教版初一下册三单元同步作文:漫话追星-550字

6.人教版初一下册三单元同步作文:我也追星(韩庚)-1500字

7.我看追星现象作文300字

8.我看追星现象作文600字

追星的心得体会篇四

在各种舞台上,明星璀璨,追星的现象也越来越多。

“你偶像是谁?你有他的写真集吗?你看过他演唱会吗?……”我不屑一句,“我不追星。”现在社会,追星成为了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可以说不追星在班里和同学们是没有共同话语的——比如我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大部分追星的人,都是因为明星长得帅、长得美,就盲目的追求他们的美貌,为他们神魂颠倒。看着他们为偶像的疯狂,我被震惊了。有人为了买到自己偶像演唱会的门票,不惜身体健康半夜带着黑眼圈坐在电脑前抢购门票;有人为了买到偶像穿过的衣服,用过的.东西,不顾父母阻挠,不惜倾家荡产……我笑了,真的觉得他们好愚昧,明星,他也只是一个人,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只是名气大了点罢了。为他们寝食不安,为他们愿意放弃一切。作为一名学生,到头来,不都是什么也没得到。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

不是不赞同追星,只是觉得作为一名学生,应该适可而止。而且追的明星不该是反面教材,那样会让自己误入歧途;追星不能只看到明星的外表,应该追求明星们的高尚精神,以他们为学习的目标,完善自己的个性。犹如我的哥哥,他曾经是一个成绩很差的学生。他很喜欢刘翔的坚持不懈,遇困难不退缩。于是他以刘翔为目标,经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追星是一门学问,我并不是反对追星现象,只是希望大家在追星的过程中不要迷失了方向。

追星的心得体会篇五

“追星”这事儿,相信大家已耳熟能详了,电视上,网络上,报纸上,日常生活中,到处都可以看到“追星族”的踪迹。

现在大家不难看到这种现象:a和b在聊天,a说:“你看多帅啊,最近可又和在闹绯闻呢!”b接:“那是那是,他呀,总是会有许多美女围在身边不是吗?嘿嘿,你听说没有,前几天在香港举行演唱会,当时有一个女歌迷兴奋得昏迷了呢!”a:“哎呀,原来他有这么大的魅力啊!那我多关注一下他好了,唉唉,最近老觉得唱歌不咋地,长得也不咋地,没我喜欢的一半好呢!”没想到c听到这句话,立马凑了过来,指着a大声说:“你..你有什么资格说不是?我看你喜欢的也好不到哪里去呢!”a:“什么?你敢骂我心目中的女神?你是不是找打呀?”b见状,马上走了过来劝说:“唉唉唉,好了好了,不要再吵架了,大家朋友一场嘛,干嘛要计较这么小的一件事啊!”谁知道,a和c异口同声地说:“朋友?他才不是我的朋友呢!”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三人不欢而散。

现在许多人追星时使用一种极端的方式,以前有人喜欢蔡依林,不顾一切地想把自己整成蔡依林的模样,到头来没整成,却落得个面目全非,还到处遭别人的嫌弃和指责。还有一个女孩子特别痴爱香港某明星,只是为了见他一面或要个签名,大老远从哈尔滨千里奔波一路流浪跑到很远的香港去,最后却弄得倾家荡产,然后竟然还要求自己的老父亲去卖肾!这种人,可谓是到了一种丧心病狂的程度,为了追星,连自己父亲的命都可以不要,这样的人,是彻底被“追星”给迷惑住了。

这一切的一切,不禁让人感到悲哀:这个世界的人是怎么了?他们到底有没有想过,你们喜欢的那个明星是否值得你们付出这么多的行动去崇拜?明星终究还是人,一个普普通通没有特异功能的人,而人们却被他们表面的光环所笼罩住了。其实每个明星的背后都会有一个奋发努力的故事,这才是最应该令人欣赏的地方。

虽然,我也同样有崇拜的明星,但是我只是偶尔听听他的歌而已,还没有到那种痴狂的程度。青少年“追星”的现象是正常的,只是不要过于极端或者做出一些影响身心健康和学习成长的举动就行。许多青少年因为“追星”而犯下一生都不可以弥补的错误,时间是不可以倒流的,不要等自己真正做错了事才去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