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动物过桥小班教案(汇总5篇)

时间:2023-10-03 21:24:49 作者:XY字客 活动总结 小动物过桥小班教案(汇总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小动物过桥小班教案篇一

1、认识几种常见的动物,分辨它们的名称和明显特征,并初步学念儿歌。

2、体验模仿小动物的快乐。

1、场地布置:二座独木桥(高低宽窄不同),小熊的家

2、小兔、小鸭、小乌龟、小猫等动物头饰各五个。

3、动物课件、音乐《走路》

一、看课件,猜动物

价值取向:在猜一猜的过程中,分辨几种常见动物的明显的特征。

今天是森林里小熊的生日,小动物们都想去为小熊庆祝生日,瞧瞧谁来了?

1、(观察藏在树后的长耳朵)猜一猜这是谁?(小兔)。根据生活经验说出小兔的特征—长耳朵。

2、(观察藏在屋后的扁嘴巴)又有谁来拉?(小鸭)。根据生活经验说出小鸭的特征—扁嘴巴。

3、又有一位动物朋友来了,它呀背着一个硬硬壳,哪些小动物背着硬硬壳的?(观察藏在屋后的硬硬壳)

4、(观察藏在屋后的长胡子和尖耳朵)猜猜我是谁?为什么?根据生活经验说出小花猫的特征—长胡子和尖耳朵。

5、学学小动物走路的样子。

小结:原来小动物们长得都不一样,小兔的耳朵长长的,小鸭的嘴巴扁扁的,小乌龟背着硬硬壳,小花猫长着长胡子和尖耳朵。

二、学习并理解儿歌

价值取向:学习儿歌,感知动物的本领都是不一样的。

2、看木偶表演

3、学说儿歌

先来了谁?它是怎么过桥的?

第二个是谁,怎么过桥的?

有一个小动物刚才慢慢爬的是谁?

最后一个是谁?怎么样的?

4、师幼边演示边念儿歌

小结:原来小动物过桥的本领都是不一样的。

三、游戏《小动物过桥》

价值取向:在游戏中体验模仿小动物过桥的快乐。

我们也来学小动物过桥,你想扮成什么动物就选这个动物的头饰。

为小熊过生日。

四、延伸:

1、在图书角中放置小动物过桥的大图书,尝试用儿歌的句式说一说还有谁也会来过桥。

2、在音乐区中投放走路的音乐,让幼儿继续模仿小动物过桥。

小动物过桥小班教案篇二

今天天气真好,阳光明媚。小白兔想到小河对岸的森林里采些美味可口的蘑菇。

她蹦蹦跳跳地跑出家门,来到河边的小桥边,准备过桥。小狗汪汪从她后面冲了过来,他也要过桥。

小桥窄窄的,只能容一人通过,他们俩就开始争吵起来了。小兔生气地说:“我先过,因为我是先来的。”“我跑在你的前面的,是我先到的,我先过!”小狗愤怒地说。“就我先过。”“我先过!我先过!”他们就一直吵得脸红脖子粗,全身的毛都一根根立起来了。

小马伯伯来了,他语重心长地说:“你们都是好伙伴,要团结友爱才对呀!”小兔和小狗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赶忙向对方道歉。

最后他们都顺利地过了桥。原来只要各自退一步,僵局就成了坦途!

小动物过桥小班教案篇三

1、引导幼儿正确地说出小动物的名称及其过桥的样子。学念儿歌。

2、初步尝试分角色表演,体验表演活动的快乐。

1、幼儿对一些小动物的叫声及走路的样子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2、幻灯课件制作(小白兔、小鸭、小乌龟、小猫过桥的图片及故事情景)

3、动画视频儿歌。

4、场地布置:若干泡沫板拼搭当作独木桥。

5、各种相关动物胸饰若干。

(一)开始部分:点击幻灯课件

(二)基本部分

1、利用幻灯,引出角色、理解内容、学习儿歌

(1)用猜谜的形式引出小白兔

提问:a:红眼睛、短尾巴、爱吃青菜和萝卜,是谁呀?b:小白兔过桥是怎样的?(幼儿用动作表示蹦蹦跳)师生总结并学说:小白兔过桥蹦蹦跳。

(2)老师出示小鸭子的图片并生动、形象地演示小鸭子过桥。(边操作图片边叫呷呷呷)

提问:小鸭子是怎样过桥的?(老师动作启发)(幼儿用动作表示摇摇摇)师生总结并学说:小鸭子过桥摇摇摇。

(3)出示小乌龟,请幼儿说说、做做小乌龟过桥的样子

提问:

这是谁呀?小乌龟是怎样过桥的?(提示语:小乌龟是怎样走路的?快快爬还是慢慢爬?)师生总结并学说:小乌龟过桥慢慢爬。

(4)“喵喵喵”听!谁唱着歌儿来了?谁来了?出示小花猫(幼儿先说,老师后操作)

提问:想一想,小花猫是怎样过桥的?它是声音响响的还是轻轻的?(丰富:静悄悄。脚上有肉垫,走起路来轻轻的,不被小老鼠发现的,悄悄走的)

师生总结并学说和模仿:小花猫过桥静悄悄。

(5)播放课件最后一幅:小动物顺利地过了桥,来到了小熊家,他们一起玩游戏,真开心

2、幼儿完整欣赏儿歌《小动物过桥》,并跟着视频动画边用动作表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后来它们把过桥这件事编成了一首儿歌,名字就叫《小动物过桥》,我们来听听、看看。”(两遍)

3、组织幼儿表演游戏。

(1)介绍胸饰,分发,打招呼明确角色。

(2)介绍场地和要求。

(3)组织幼儿分角色依次按照儿歌顺序,表演过桥。

(4)小熊招待小动物,玩“好朋友”歌表演。

(三)结束部分:小动物回家(巩固儿歌,满足表演欲望)

1、“天黑了,小动物们要回家了,再见!”师生共同念儿歌,“小动物”按儿歌顺序依次回家。

(四)延伸部分

在语言角中,为幼儿提供一些小动物图片及几张画有独木桥的图片,请幼儿选择讲述《小动物过桥》;表演区中提供胸饰、“桥”,玩《小动物过桥》儿歌的表演游戏。

小动物过桥小班教案篇四

1.通过在游戏中模仿的动态,学习创编儿歌。

2.丰富动词:爬、跳、摇、走。

1.四条平衡木平放在地上;动物挂饰(蚂蚁、小兔、鸭子、小鸡等)。

2.音乐带。

3.字卡:蚂蚁、小兔、鸭子、小鸡各一张,过桥五张。

4.油性笔、空白字卡。

1.游戏:过桥。师:今天,我们要来学学小动物是怎么样过桥。(幼儿自选挂饰挂上,提醒幼儿看看自己挂的是什么小动物的挂饰,然后模仿某动物的动态过桥。教师参与其中。音乐。)

2.谈话:师:小动物们累了,来,我们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吧!说一说你是什么小动物,刚才是怎么样过桥的?(丰富动词:爬、跳、摇、走。)

3.创编:师:今天,我想把刚才时的样子编成一首儿歌,你们愿意帮帮我吗?

(1)(出示小鸡过桥)小鸡过桥是怎么样的?(示范创编第一句。)

(2)同样方法创编其余三句。(根据孩子回答,共同选择合适的答案填上去。)

(3)给儿歌起名字。

(4)师生一起念创编儿歌。

4.延伸活动:这里还有许多小动物也想来过桥,我们一起来帮帮它们吧!(不断投入新的动物角色,鼓励幼儿继续创编。)

小动物过桥小班教案篇五

1、近期我们小班进行的主题是“动物的花花衣”,孩子们对各种小动物的特征和他们的生活习性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这个主题中,孩子们已经了解了一些常见动物的常识,能分辨一些漂亮的动物花花衣,在此基础上孩子们对动物的了解有了新的提高。在本活动的儿歌中,结合了几种常见动物和它们的特征,编成了一首儿歌,符合当前我班幼儿的兴趣点和已有的经验,同时结合活动中教师的导语,能促进幼儿礼貌用语的运用和语言的发展。

2、本活动侧重幼儿语言方面的发展,指向的核心经验是让幼儿进行连贯的语言表述和大胆的儿歌表达,启发幼儿创编出其他小动物和它们的特征编进儿歌也是难点。

我班幼儿最近对小动物的话题很感兴趣,在自由活动的时候往往会学者动物走路或者动物的叫声,孩子们对常见动物的叫声和它们的走姿也比较熟悉了。在本活动中结合课件和教具,小班孩子应该能很好的掌握儿歌内容。在儿歌的延伸环节中希望幼儿能创编出其他小动物到儿歌中进行儿歌的朗诵,也许有的幼儿会有些胆怯和不动脑筋。

1、尝试模仿不同动物的声音和动作。

2、乐意用完整的雨具表达小动物过桥

教学内容/流程

教师活动

幼儿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引入

提问:今天是谁的生日?

到小熊家怎么走?

(教师出示立体教具---一座桥)

观看视频。

以动画形式引出话题,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二、学习儿歌

1、理解儿歌“小鸭子过桥呷呷呷”

(1)、出示两只小鸭的脚,猜猜是谁来了?(幼儿回答:小鸭子)

(2)、你怎么知道是小鸭子呢?从哪里看出来的呀?(幼儿回答:小鸭的脚是扁扁的)

教师演示立体小鸭过小桥的情境,边操作边说“小鸭过桥嘎嘎嘎”

(3)、小鸭子来到了小熊家以后要对小熊打声招呼,要说“小熊你好!祝你生日快乐!”

小熊会说什么?

(1)、请几名幼儿学学小鸭走路的样子。再一起学学小鸭的叫声。

(2)、(幼儿回答:小鸭你好,欢迎来到我家)

(1)、让幼儿在学学小动物的过程中感受小鸭走路的样子,增加对儿歌的理解。

(2)、通过回答下鸭的脚是怎样的,加深幼儿对小鸭特征的理解。

(3)、加强幼儿的礼貌用语。

2理解儿歌“小花猫过桥喵喵喵“

(1)(播放小猫的叫声)听听是谁的声音?

2)、让我们一起学学小猫的叫声。

(3)、小猫是怎样走路的?(轻轻地)

(4)、教师展示立体小猫,演示小猫从桥上过去的动作。引出一句儿歌“小猫过桥喵喵喵”

(5)、猜猜小猫到小熊家会对小熊怎么打招呼?小熊又会怎么说?

(1)、(幼儿回答:小花猫)

(2)、请几个幼儿学学小猫走路。

(3)、请一名幼儿演示立体教具,一起学说儿歌“小花猫过桥喵喵喵”

(4)、请一名幼儿演示立体教具,一起学说儿歌“小花猫过桥喵喵喵”

(1)、通过跳动幼儿的听觉让幼儿猜小动物,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

(2)、在学学小动物动作中理解儿歌、

3、理解儿歌“小螃蟹过桥爬爬爬”, 

(1)、展示一半的螃蟹脚,让幼儿猜猜是谁来了?

(1)、一起学学小螃蟹是怎样走路的?(横着爬爬)

(2)、请一名幼儿演示立体教具小螃蟹过桥,引导幼儿说出儿歌“小螃蟹过桥爬爬爬”

(3)、一起学念儿歌“小螃蟹过桥爬爬爬”

(1)、学小动物走路,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儿歌内容。

(2)、通过立体教具的操作,让幼儿更形象地理解儿歌。

4、理解儿歌:小白兔过桥蹦蹦跳;

(2)、你们猜猜小白兔是怎样过桥的?

(3)、教师边演示教具边说儿歌:“小白兔过桥蹦蹦跳”

(4)、一起说儿歌“小白兔过桥蹦蹦跳”

(5)、打招呼同上。

(1)、幼儿猜谜

(2)、请幼儿学学小白兔走路的样子。

(1)、用不同的形式引出小动物,增加幼儿的学习兴趣。

(2)、通过扮演小动物走路,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3)、巩固幼儿的礼貌用语。

5、理解儿歌“小青蛙过桥呱呱呱”

(1)、展示青蛙的两只眼睛,猜猜是谁来过桥了?

(2)、小青蛙的叫声是怎样的?它会怎样过桥?请几名幼儿学学小青蛙过桥。

(3)、请一名幼儿演示立体教具小青蛙过桥,引导幼儿说出儿歌“小青蛙过桥呱呱呱”

(4)、一起说儿歌“小青蛙过桥呱呱呱”

(5)、“小青蛙也来祝贺小熊的生日了,对小熊说了祝福的话”。(请几名幼儿说说祝福小熊的话)

(1)、让幼儿猜猜小动物,学学小动物的叫声。

(1)、增加儿歌的趣味性。

6、理解儿歌“小山羊过桥咩咩咩”。

(1)、播放小羊的声音。提问:这是谁?

(2)、它是怎样过桥的?请一位幼儿学学小羊过桥。

(3)、一起学“小羊过桥咩咩咩”(教师同时操作立体教具)

(4)、小动物们打招呼,同上。

(1)、请幼儿听听是谁的声音,学学小羊过桥。

(2)、向小熊问好,祝小熊生日快乐。

(1)、调动幼儿的听觉感官,增加幼儿的学习兴趣。

(2)、继续巩固幼儿的礼貌用语,鼓励幼儿相处其他祝福小熊的话。

7、播放课件中的【儿歌欣赏】,请幼儿完整欣赏

师:刚才那么多小动物都过桥来到小熊家,小熊真高兴。现在老师把小洞过桥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儿歌的名字就叫《小动物过桥》。让我们完整的欣赏一边,小朋友要仔细听,都有哪些小动物,它们是怎样过桥的。

幼儿欣赏视频

完整欣赏儿歌,使幼儿对儿歌有完整的印象。

8、跟着课件学念儿歌《小动物过桥》两遍。

幼儿完整学念儿歌

三、游戏:幼儿自由选择角色,戴上动物头饰,在老师带领下模仿不同动物过桥时的动作和声音。

2、过桥的时候小动物们不推也不挤,有秩序地过桥。

3、教师提问个别幼儿:你是谁?是怎样过桥的?(幼儿回答:我是小猫,小猫过桥喵喵喵)

4、要记住自己扮演的是谁,要学这个小动物的样子过桥。

(1)、和旁边的伙伴交流你扮演什么小动物,它是怎样过桥的。

(2)、请一个小朋友示范,如:我是小羊,小羊过桥咩咩咩。

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儿歌内容。

四、结束

小熊家到了,一起唱生日快乐歌,祝小熊生日快乐,身体健康!(播放动画蛋糕和生日乐曲)

幼儿围着蛋糕为小熊唱生日歌。

一起感受过生日的快乐。

本活动中,我充分运用了立体教具和课件,使幼儿的参与兴趣很高。在每个小动物出现的时候能采用不同的方式,使活动不显得枯燥。活动中的不足之处:首先孩子们在运用那个礼貌用语是教师能让小熊的形象出现在孩子们的面前,会使孩子的语言更有针对性也更生动形象具体。其次在孩子们学念每句儿歌时教师最好能让每个幼儿自己操作小动物的立体教具过桥,是幼儿的学习兴趣更高。再次在活动中幼儿间的生生互动显得比较贫乏,孩子之间的交流不多,孩子与老师之间的互动也不是很多,而老师的话显得太多,教师的站位过于前了。还有幼儿在过桥的时候教师可以让他们自己说出自己所扮演的动物的话,教师太着急帮幼儿说了,使幼儿自己说话的机会也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