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教育语文论文题目(汇总6篇)

时间:2023-10-02 22:51:37 作者:温柔雨 毕业论文 2023年小学教育语文论文题目(汇总6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小学教育语文论文题目篇一

现实课堂,为体现有效课堂教学向生活回归,往往创设不少情境,而我们没有意识到课堂本身就是生活。课堂必须真实,学生应成为课堂主人。一节课展示的不仅是教师的基本功和教学艺术,还应展示教师的教学理念和独特风格。那么如何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呢?现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

1.把和谐师生关系带进课堂

和谐师生关系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反之,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受到压抑。我教的一个四年级学生,因为好长一段时间都不按时上学,成绩下降。我找不到原因,恰好那天这个学生又迟到了。我正在上课,看见这孩子垂头丧气的走进教室。气不打一处来,声色俱厉的狠批了这孩子一顿。看到他的眼泪流了出来,我满以为自己的狠批起了作用,便让他坐下学习。没有想到整整一天,这孩子都抬不起头来,一直趴在课桌上,连课本都没有打开。课后,我反省自己,作为教师,应该心平气和的,用微笑的面容、爱抚的眼神、柔和的声音对待他们,增强亲和力,使自己的言行似涓涓清泉,注入学生的心田。学生才会把我当作知心的朋友,才会将心里的话讲给我听。明白了这个道理后,我改变了态度,耐心地与学生沟通,找到了学生成绩下降的原因,并给学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开心了,学习的劲头足了。我懂得了教师对同学们抱有期望,通过态度表情与行为等方式传给同学们,同学们受到鼓舞,更加信赖我们,给我们积极反馈。因此和谐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成功的首要条件。

2.给孩子实践的机会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难题,而作文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当我们提出一组精心设计的问题时,少数尖子撑局面,多数同学当听众。其主要原因是学习主体中,一部分是主动参与学习,另一部分是被动参与,他们语言表达能力差,缺乏素材,缺乏写作欲望。针对这一情况,我巧妙地将自己所任教的另一门学科——科学,渗透进语文课堂教学。本来科学与语文是两门独立性很强的学科,但我却发现科学和语文作文可以有着密切的联系,以下是我在作文课中所创设的一个情景——科学课中的一个实验片断:

实验目的:检验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

实验器材:铁丝网、酒精灯、玻璃片、圆铁架、一块薄薄的瘦肉

实验步骤:

把一片薄薄的瘦肉放在铁丝网上,用酒精灯流了

手持玻璃片,平放在瘦肉上方;

观察玻璃片上出了什么?

闻瘦肉燃烧所发出的气味;

观察燃烧后,瘦肉变成的样子。

观察结论:

玻璃片下方出现的是小水珠;

闻到的焦臭味是一种叫蛋白质的物质燃烧时发出的;

燃烧后,瘦肉变成的灰色粉末是盐类。

实验结论:说明了食物中含有水、蛋白质、盐类等。 整个实验过程,学生兴趣很浓,好奇心很强,仔细观察,并亲自实践参与,从中感受食物一次次的变化,并在我的指导下,得出实验结论。从孩子们的脸上,我看到了希望。马上将这次印象深刻的科学实验布置成作文题目,学生兴趣高涨,连平时最怕写作文的小明同学也一笔呵成。因此在作文教学中,针对记事的文章,如“我发现了……”、“记一件你难忘的事”、“记一次有趣的活动”等,我们就可以联系学生生活与学习实际,开展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将实践的兴趣与经验,展开合理想象,用语言将实践的时间、地点、人物、过程以及自己的`感想组织起来,再用文字记载下来,就是一篇篇生动具体的文章,真正起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写作能力。并且在思想上教育也鼓励了学生积极去探索未知领域,无形中培养了孩子们动手、动脑、动口的实践能力,真可谓“一举三得”。

这样的教学,既让学生从生动的场景中学会了观察、感悟、回味,又体现了教与学的个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借用现代教学手段

远程教育资源集声、形、色于一体,直观形象,新颖生动,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彻底改变了“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它以声音、色彩、光线、动画、图形运动相结合的方式,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显示出来,将学生带入特定教学情境中,让学生凭借电教媒体所展示的具体形象去感受、体验抽象的概念,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现在我还深深的记得我那一次运用远程资源上课的情景,那是一次镇级教研活动,我上的是人教版六年级《地道战》这篇课文,由于孩子们从没见过真正的地道,对冀北的抗日历史也不了解。因此我在网上收集了影片《地道战》,并根据课文的内容剪接成几个片断。首先放影片展示日本侵略者在冀中平原进行“大扫荡”的情景并让生谈感受。学生情有所发,愤怒地说出侵略者就是强盗!激起了学生们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日本侵略者的强烈憎恨。接着展示冀中抗日群众智慧的结晶——地道。通过展示地道各部分的名称和所起的作用,学生们深深感受到劳动人民有着无穷无尽的智慧,地道设计周密,灵活多样,多么富有创造性啊!我问学生:“有着这样设计完美的地道,敌人一定想方设法来破坏,你们想知道冀中的抗日战士们是如何一次次将日本鬼子打败的吗?”通过影片《地道战》片断展示人民是如何防备敌人的破坏的:土和沙灭火、吊板防毒气、地道与枯井、暗沟连接防水。学生看得入了神,更深刻的认识到日本鬼子的凶残和中国人民的无穷无尽的智慧。当看到日本鬼子被打得丢盔弃甲,四处逃窜时。我和孩子们一起开心的笑了,内心充满了强烈的自豪感。这节课我上得十分轻松,同学们的兴致也十分的高昂。课后我深深地意识到合理地运用远程教育资源会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还有很多。如设计合理精练的练习,加强课堂教学反思等。作为教师要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从被动学到主动学;从不懂到懂,从懂得少到懂得多,从不喜欢到喜欢,让不同层次的孩子都得到提高与发展。

小学教育语文论文题目篇二

2.1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内在涵义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语言习俗、文化,并且每一种文化都能映射出与之对应的文化特点,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必须加强对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通过学习语言的基本技巧来发掘不同语言背后存在的文化差异。举例而言:在学习大学英语词汇过程时由于不同国家民族存在着不同的历史背景以及地理环境,导致培养出各有特色的民族文化思想。汉语中的“气功”以及“八卦”等词在英语词典里没有与之对应的词汇,而中国传统谦虚礼让的思想在西方人眼里则是虚假无知的表现等等。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必须培养学生对文化的认知程度,以便于更好的理解英语,提升综合能力。

2.2文化与语言的关联语言不仅仅是人类表达的一种展现形式,更是一种传递思想的道具,语言表达受到宗教信仰、价值理念以及生活方式的影响,而这些因素正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所谓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不单单只包含听、说、读、写的能力,更多的是强调自身交际文化的技能。语言的决定因素就是文化,文化的传递实则是物质与精神的交流,穿越文化的沟通是目前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的教育便是在打破文化交际存在的障碍,让不同民族共同使用一种语言成为现实。

小学教育语文论文题目篇三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不断发展深入,人类文化的差异性与多样性也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处在该种形势下,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开始注重民族优秀文化的教育问题,我国自然也不例外[1]。高职学生不但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技术能力,同时也必须要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作为承担学生人格构建的重要学科,高职语文应当充分发挥其在人文性方面的特征,高度重视思想道德方面的培养,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所以,高职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势在必行,其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历程中积累沉淀的宝贵财富,其对民族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作为华夏儿女,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是最为基本的责任与使命。当前,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开始融入社会中,我国社会中的文化呈现为多元化的发展形式,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因为高职学生本身无法有效甄别多元化的外来文化,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并没有在高职学生中得以有效的传承与发扬[2]。

(一)高职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高职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能够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语文是进行母语教育的基础课程,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语文本身存在有别于其他物质工具所具有的特殊性质,语文根植于华夏民族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其本身就是一种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华夏儿女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所以,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在较大程度上需要依赖语文这门课程。而高职语文教学中只有真正融入传统文化的核心,才真正具有神韵与灵性,也才能够真正实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

(二)高职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健全学生人格

高职语文归根结底也是一门教育学科,除了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之外,还要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精神上感召学生。中华民族具有优良的传统美德,但是随着国家的发展壮大,目前的学生已无法深切体会到先辈们创业的艰辛。因此,很多学生在成长中缺乏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缺乏宽容大度的为人处事风格。因此,在高职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忧国忧民等文化精髓,能够逐步培养其健康、独立、健全的人格,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高职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

(一)积极转变教学理念

传统的高职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片面追求考试成绩,再加上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通常自行忽略教材中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讲解环节,抑或是采用课后作业的模式让学生去进行自学。正是因为教师对传统文化教育的不重视,导致学生往往难以产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针对高职学生的教育,不仅需要涵盖基本知识技能方面的学习,同时还应当包含文化底蕴的积累、思想品德的培养。这就需要广大教师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意识到传统文化教育在高职语文中的重要作用,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向学生展示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使得传统文化能够渗透到语文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反复向学生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使得学生能够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能够意识到传承、发扬传统文化是自己的重要使命。只有教师与学生理念的共同转变,才能够重新认识传统文化,重视传统文化,真正将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提升到足够的高度,才能够真正实现高职语文与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整合[3]。

(二)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

1。构建有利于传统文化的教学氛围

良好的教学氛围能够将学生的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得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这就需要广大高职语文教师积极构建有利于传统文化的教学氛围,充分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比如,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汉字英雄、最爱是中华等学生所喜欢的电视节目,通过模仿电视节目来开展相应的教学,引导学生去关注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的内容[4]。教师可以在每次课前将安排学生轮流分享传统文化小故事,抑或是针对某些传统文化作品进行简单介绍,向大家推荐经典作品;在学习传统文化教材内容的'时候,教师应当针对教材进行深入的挖掘,针对教材中的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的拓展;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传统文化方面的教学设计,从视听的层面来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通过构建有利于传统文化的教学氛围,使得学生能够置身于传统文化的环境中,从各个方面去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使得学生真正热爱传统文化,逐渐开始承担起传承、发扬传统文化的使命。

2。组织传统文化专题教学

正如上文所述,语文根植于华夏民族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其本身就是一种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华夏儿女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高职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或隐或显于各篇文章当中,其本身是呈现为零星分布的形式,难以形成有效的教学体系。

为更好地融入传统文化教育,教师应当针对组织传统文化的专题教学,针对教材当中蕴藏的各种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梳理,使其更具条例、更为系统,然后再针对重点知识进行讲解,使得学生能够更为深入、系统地了解教材中蕴藏的传统文化。一些条件较好的高职院校可以积极尝试自编教材,依照专题来自选相关的传统文化篇目,以便于更好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使得教育更具针对性。

3。注重诵读来感受传统文化

诵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之一,诵读的进程中实质上就是语言积累的进程。针对高职学生来说,诵读的具体形式也并不需要过分拘泥,读、诵、吟、唱均可以,诵读的主要内容是古诗文。高职语文教材当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古诗文,其本身具有良好的意境美、音韵美以及语言美,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古诗文能够进一步亲近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之美,最终真正吸收传统文化的内涵。

(三)第二课程渗透传统文化

1。构建传统文化教育微信平台

信息化时代,针对高职学生机不离手的特征,高职院校应当建立有关传统文化的,利用微信平台来与高职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有关的互动。安排语文教研室来负责平台的运作,各个语文教师来推荐有关传统文化的作品或者视频;抑或是针对影视剧、娱乐节目中错误的传统文化进行批判;也可以推荐一些校内外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信息等内容,使得学生能够时刻学习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

2。组织传统节日活动

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化孕育了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传统文化。组织传统节日活动是深入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重要途径,在活动中,学生能够更为深入地了解古人在传统节日中具体组织哪些方面的活动,从中能够有效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古时候传统节日的民风民俗,使得学生能够感同身受,真正了解传统文化的底蕴。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使得学生在多元化的价值观中做出正确的选择。作为教师,应当进行深入研究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使得高职语文教学能够与传统文化教育进行深入的融合,促使高职学生能够更好地传承、发扬传统文化。

小学教育语文论文题目篇四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对于3~6岁的幼儿来说,笔者认为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为主:

2.1道德规范和礼仪教育

(1)注重培养幼儿尊老爱幼、孝顺双亲的品德。古代教育注重“孝悌”的培养,作为传统道德意识形成的起步阶段,孝悌符合儿童道德形成的规律。如《孟子》里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论语》里有“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还提出要孝敬父母等内容。

(2)提倡节俭。崇尚俭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提到“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明末清初的朱柏庐在其家教名篇《朱子家训》中也曾要求子女:“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可见,在幼儿园中培养幼儿的简朴生活习惯,有助于幼儿的生长发育和自尊心、独立性、自我意识的发展。

(3)培养幼儿诚实讲信用的良好品格。“诚信”是从古至今都是中国十分注重的优良品德之一。最典型有《论语》里的“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敬事而信”、“谨而信”。幼儿天性纯洁,认知有限,难辨是非,长辈应以良好的行为加以引导。《礼记典礼上》中也说道:“幼子常视毋诳”。

(4)提倡“为善”、宽容。《老子》提出“上善若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论语》里有“泛爱众而亲仁”、“仁者爱人”。《论语》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

2.2生活常规的基础训练

(1)加强礼仪常规的训练。对幼儿的礼仪教育,首先要进行姿态训练。中国古籍中保存着多种“幼仪”“童子礼”之类的文献。总的精神是教幼儿守礼,坐、立、行、跪、拜、起居、饮食等都有明确而具体的规范。例如:坐应齐脚,敛手,定身端坐,不得靠椅背、伸腿、翘腿、支颐(手托腮),欠伸及广占坐席;站立时应垂手正身,双足相并;不得挑食、撒饭剩饭,不得说话,左颐右盼,手足乱动,发声嚼啜,等等。其次是,要培养幼儿尊老爱幼,礼貌待人的礼仪。如遇客人来访时,要礼貌大方,有礼相待;与人说话要谦和有礼,不能大叫大嚷等等。

(2)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古代幼儿家庭生活常规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如南宋教育家朱熹就要求幼儿每日鸡鸣起床后,应自己洗脸、漱口、梳头等事务,并且规定“自冠巾、衣服、鞋袜、皆须收拾、爱护、常令洁净、整齐。”除此之外,古代对幼儿饮食卫生也很讲究。同时,还要求幼儿对于环境卫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洒扫”之事。这些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而且对于养成幼儿勤劳的习惯也是大有益处的。

2.3传统文化知识教育

(1)重视传统节日等的庆祝活动。充分利用“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元宵”等民族传统节日,引导幼儿了解中华民族的民俗风情和传统美德。幼儿教育工作者应结合这些传统节日开展各类活动,在活动中加深幼儿对于节日的了解,如节日起源、节日风俗、与节日相关的诗歌等,寓教于乐。

(2)加强适合幼儿身心发展水平的“经典诵读”活动。传统文化经典当中的《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等都是古代蒙学写字的代表作,其语言生动活泼,读来朗朗上口,便于幼儿记诵,而且蕴含这丰富的人生智慧和粗浅的生活常识。可以从中选择适合幼儿的内容以传统文化读本的形式,开展早期阅读活动,既能够培养幼儿对于语言的敏感性,也能够激发其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3)重视对幼儿的乡土文化教育。幼儿生活的周边环境有蕴含着浓厚的乡土文化,这些文化流传至今既保持了传统的风格也具有时代的特征,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可以通过认识家乡或者祖国的名胜古迹、自然风景、风俗习惯等这些周边资源来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既满足幼儿的现实需要,也开拓了幼儿的视野。

小学教育语文论文题目篇五

3.1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思想大学英语教学目前已经成为输导文化教育的途径之一,文化一词也逐渐成为英语教学的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需要遵循文化准则,所处不同文化环境的人们思考方式千差万别,从而导致在叙述客观事实时存在较大的审视角度差异。大学英语教学想帮助学生深刻的理解英语,不通过讲解文化内涵的途径很难达到预期目标,即使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往往在肢体语言表达方面也容易出现失误的情况。大学英语教学跨文化思想就是在培养学生如何说英语的能力,而不只是说什么的技巧,只有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奠定夯实的基础。

3.2大学英语文化教育的范畴教师在进行文化教育时需要分阶段、分层次,文化教育程度需要随着大学生英语语言水平的提升而逐渐提高,与此同时文化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所占的比例也应有所增加。并且教师在英语教材选取方面也应该很据学生特点进行文化知识输导的取舍,以便提高教学的实际性和针对性。文化知识范畴主要包含一个国家的建筑风格、河流山川以及、服饰等普遍的物质事物,而文化交际范畴主要包含民族的表达特点、思维习惯等抽象概念。教师必须有效处理好两种文化的关联,合理控制文化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比例,以便于学生熟练掌握英语的内涵。

4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4.1英语教学方式的问题大学英语教师主要起到帮助学生更好的吸收所学知识的作用,而获取知识的多少实质上只取决于学生本身对英语语言、文化的理解能力。然而目前大多数学校英语教学方式都是通过老师讲解的`途径,其中英语基础文化内容还是以注解法居多,教师只是将书本文字进行扩展,来达到英语课文中文化信息得到说明的效果。也有不少学校的英语老师组建小组学习体系,该教学方式表面上解决了教学中心的转移,实质则是英语教师的另外叙述形式展现。

4.2英语教学内容的问题文化教育具有复杂的特性,不同英语教师对英语文化都持有自己的看法和意见,绝大多数教师将文化分成文化语言和文化交际,也有不少学者将其分成语义、语用以及语构文化等等,无论何种分列方式,教学内容的重点都是围绕英语文化展开的,然而西方文化中民族节日在逐渐超越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教师过于强调英语文化的先进思想,而忽略传统文化的必要因素是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

5针对目前文化教育问题应采取的对策

针对目前文化教育问题所采取的对策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大学英语教学部门应该培养教师具有基本的文化教学观念,从而逐步建立具有文化意识的教师团队,在二十一世纪,教师不但要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更要具有母语与英语的文化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在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上贯彻文化意识的重要性。与此同时,相应英语教学部门还要加强教师的跨文化理念,可以通过开展教师文化培训课程来实现这一目的。其次,完善现阶段的教育评价体制,改变教师目前教师的填鸭子教学模式,杜绝针对英语等级考试开展的有关英语教学课程,达到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基本要求。

6结论

英语教学逐渐得到大学的重视,文化教育发挥的作用更加明显,这样不仅没有影响大学英语教学的正常进度,反而提升了学生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本篇论文主要从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取向等方面展开论述。相信随着文化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未来一定会有更广泛的应用空间。

小学教育语文论文题目篇六

第一文库网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的同时,通过文化的感染、思想的熏陶、精神的提升,建构人文精神与人文性格,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地人生观,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

中国是文明古国,传统文明博大精深,丰富多彩。提到传统文化,人们就会想到“仁、义、礼、智、信”的做人教养;想到“天人合一”的哲学观;想到成熟、准确、丰富而优美的熟语;想到风、骚、赋、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毫无疑问,这些都是我们的传统文化的精华。而语文恰好是传统文化的载体,语文课程是最具社会文化、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的,她能涵盖伦理道德、艺术审美、哲学思想等元素,融载道、载情、载史于一体。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既感受、体验到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表现力、生命力,又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开阔视野,提高审美情趣和精神品格,形成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外来文化正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悄悄抢夺阵地,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正在消失。七夕节斗不过情人节,春节斗不过圣诞节,越来越多的学生对于语文的热爱远不如外语、电脑和数理化,应试教育的题海战术让语文教学退居到纯技术性、操作性的语言训练状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学习并传播中华文化经典,是当仁不让的使命。因此,我们要努力营造语文教学的传统文化气氛,在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秀美,受到祖国优秀文化的熏陶。我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现总结如下,和大家交流,,以期抛砖引玉。

1、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领略民族文化风采,接受人文熏陶

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在黑板报上专门开辟“民族文化快餐”一角,以此来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当涉及到传统文化课文教学时,引用与课文相关的典故诗文,铺垫蓄势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同时还可以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音乐或影像资料,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中国文化艺术的精湛与美妙。与此同时,也可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黑板报等向学生介绍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如:古筝曲创设传统文化的校园育人氛围。

2、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生活,积淀文化底蕴。

作为古典文化的四大名著,别说是小学生,就是一些初中生、高中生哪怕是大学生都很少有时间或特意安排时间静下心来读一读。但每天抽出一点儿时间读一读,对文化的熏陶有很大的帮助。现在不需要有过多的研究,只需博览,为今后的精读打下一个基础。于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经典书籍,如:作为古典文化的四大名著、《论语》、《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以及像冰心一样的儿童作家的作品。特别是课堂上遇到相应的人物、作品,我更会不失时机地推荐和引用。

3、诵读古诗文,挖掘优秀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的诗、词、小说等古代作品,虽然不多,但它们蕴涵着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所以,巧妙利用这些古诗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而诵读则是最基本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南窗读书吾伊声”,苏轼以此强调诵读的重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更形象地说明了诵读的作用。在平时教学中,采用多种方式,自由诵读,开朗诵会,演讲等,让学生咀嚼体悟,同时教师认真分析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涵,并通过恰当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

4.传统节日熏陶

中国的传统节日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他本身就是弘扬民族精神的最佳机会,在此期间开展的传统教育活动会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但如今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这些洋节却在中国大行其道。如果能在重阳节向学生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及有关习俗:登高、赏菊、饮酒、插茱萸等,并吟诵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在中秋节时组织学生朗读李白的《月下独酌》孟浩然的《秋宵月下有怀》等诗篇,并收集有关月的古诗文,专门开一节专题课进行赏月品诗,进行一次诗文熏陶;在清明祭扫烈士墓和怀念亲人时引导学生诵读杜牧的《清明》等诗篇;在端午节时,引导学生查询和端午节相关的'一些信息,从而了解爱国诗人屈原、伍子胥的生平事迹,学生从活动中感受到特有的民族风情,这样的文化传承是意义深远的。

5、重视书法教学,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用筷子吃饭,用毛笔写字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作为传统文化之一的书法艺术,是我国几千年文化的结晶,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汉字构型中表现出来的对称、平衡、流动与形象四种美,书写过程中的动态美、新鲜美,使中国书法成为具有图像性美感的艺术。放眼世界文字,没有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字像汉字那样可以独立发展成一门享誉世界、博大精深的艺术。

古代社会是十分重视书法教学的,人们也重视书法本身的文化内涵,把它当作修身养性的法宝,也涌现出了许多书法大家,如王羲之等。遗憾的是,在国际化、信息化、现代化的今天,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现状却不容乐观,且不论及美感,能够正确书写而无错别字的现象都很少见,而书法更是作为一种消遣性的艺术被束之高阁,少人问津。敲击键盘的速度越来越快,而人们的字却越写越难看,因此,语文教学中要适当渗透书法教育,让学生了解我们的伟大艺术形式,带领学生欣赏书法,感受书法特有的东方神韵,让学生的精神品味得到提升。

总之,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民族文化的传承已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语文教学具有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职责。事实证明学生对传统的东西不是不感兴趣,而是因为缺乏生动有趣的形式让他们接受,也缺少参与感受民族文化的机会和氛围。只要引导得法注意营造“书香校园”及“书香氛围”,学生一定会在祖国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翱翔。语文教师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