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心得体会(五篇)

时间:2023-06-22 13:34:45 作者:曹czj 心得体会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最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心得体会(五篇)篇一

书记提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美丽中国”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追求。美丽乡村建设是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美丽乡村振兴更应该成为我们这群出生于乡村、生活于乡村、奋斗于乡村的基层干部的共同追求。

一、生态优先,绿色规划,确保可持续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美丽乡村振兴要坚持生态优先,将生态文明贯穿于全过程,首先就是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科学规划美丽乡村建设全局。要以尊重乡村自然文化特色为前提,以提升乡村整体风貌品质为目的,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切实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展示农村农业生态特色,围绕农村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把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工业、农业和旅游业发展规划、文化特色产业相衔接,有序推进,要做到开发与保护结合,凸显可持续发展。

二、保护为重,个性开发,留住美丽乡愁。

美丽乡村振兴必然要开展建设。美丽乡村建设需避免仅靠“涂脂抹粉”,房子外面刷层白灰,一白遮百丑的建设;需避免强行一致、千篇一律、没有个性的建设;需避免大包大揽、大拆大建、劳民伤财的建设。要坚持保护为重,留要保持特色,改要因地制宜,拆要集约节约,不能披红挂绿大搞形象工程,也不能把老风貌全盘推到重来,更不能大拆大建浪费群众的血汗钱,应结合各村实际,突出重点,注重挖掘传统农耕、人居等文化丰富的生态理念,在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建设,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从历史深处和传统根部重寻精神资源,留住自然风姿和人文血脉,形成一村一景、一村一业,一村一特色,一村一亮点,标准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留住美丽乡愁。

三、多措并举,全面整治,完善基础建设。

书记说:“建设美丽乡村,是要给乡亲们造福。”如何给乡亲们造福?归根结底是要完善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脏乱差现状,建设便利美丽的和谐家园。要进一步提高县乡道路、桥梁质量,构建农村交通良好的骨干网架,提高通达水平;要以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为重点,加大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投入力度,进一步改善农村饮水条件;要坚持不懈推进“厕所革命”,努力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短板;要加快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使用,防止水体污染,确保群众健康安全;要深入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推进垃圾分类收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废弃物循环利用;多措并举,全面整治,全面提升,建设焕然一新的美丽乡村。

四、创新管理,推动自治,培育先进力量。

振兴美丽乡村,关键在人,关键在发挥大多数人的力量。当前,我市推行的“党建引领·活力村庄”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应深入推进。继续坚持“本湾本土本地”的原则,将“三支先进力量”(政治上先进的农民党员、经济上先进的致富能手、治理上先进的乡贤)引进村庄理事会,重点围绕“服务党建、助力发展、村庄整治、调解维权、科技服务、文明创建”等“六进理事会”开展服务群众工作,构建村党支部领导、村委会指导、理事会搭台、村民广泛参与的农村基层治理新格局,形成“党建促自治、党建带治理”的良好态势,实现自己的村庄自己建、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村民自己管的目的,为美丽乡村振兴培育坚强有力的治理力量和群众基础。

五、发展产业,培植动力,建设富美新农村。

产业兴百业兴,美丽乡村振兴要把振兴经济摆在突出的位置,把产业发展摆在突出的位置。要加快培育乡村产业、乡土产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富裕、农村经济繁荣。大冶乡村振兴的“大庄模式”,在培育集体产业、带动乡村旅游上做好了新文章,值得广泛学习借鉴。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合理统筹规划,提档升级休闲农业,强化农业产品、农事景观、乡土文化的创意设计,开发一批兼具农业、旅游、文化属性的多功能产品,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的升级版,建设田园型、生态型、观光型、特色性美丽宜居村庄,塑造精品旅游名镇,通过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不断培育乡村内生动力,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新农村。

最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心得体会(五篇)篇二

我们要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报告,既要学好第五部分的第三条,还要学好其他有关的章节和内容。

我将借这个机会,就学习领会十九大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个话题,给大家谈五点体会和思考。

第一,时代背景。也就是说,为什么这个时候要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大家知道,十九大提出新时代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转化,对我国的农业、农村、农民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从供给来看,过去我们主要是关注数量,现在更加注重质量,过去主要是保供给,现在还要保安全。

再比方说,从农业和农村产业发展来看,过去主要是强调农业的生产,农业的产业发展,现在我们既要做好农业的发展,同时还要围绕着农业做好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从过去的一产到现在的三产融合发展。这也提出来新的要求,特别是要求提质增效。

第三个方面,从农村的生态环境来说,过去我们要搞好农村生态环境,主要是改善农村的生产条件和农民的生活条件,让农民宜居、宜业。现在我们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发展还要能够吸引城里人到农村休闲、渡假、投资、兴业。

第四个就是从农民的收入来看,过去我们讲增加农民收入,主要是要满足农民的衣、食、行的要求。现在我们不仅要满足这些要求,还要满足农民的就学、养老、居住等一些新的要求。

总体来看,新时代人们对生活需要的要求也对我们的农业、农村、农民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这个主要矛盾转化的另一方面也凸显了我们农业、农村、农民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不平衡、不充分。

从不平衡来看有三个问题,城乡的经济发展和收入差距不平衡,比如现在城乡差距还有2.7:1,这个数据和世界银行讲的世界的平均经验数据2.5:1还有一定的差距。大家知道,我们的城乡收入差距的分配其实还有一些不同的研究给我们提供新的判断。如果考虑到计算方法的不同和我们实际计算的一些项的漏项,学者的判断现在的城乡收入差距在4.5:1。

第二个不平衡,城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不平衡。从水、电、路、房和教育、文化、社保、医疗这八个方面,我们从感受上就能看出来差距。我们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

第三个不平衡,农村区域发展不平衡。比如东部地区一些城市郊区出现了一些十亿元村,百亿元村,有些地区还很贫困,还有空客村和贫困村。

不充分也有三个表现。一,农业发展的基础依然薄弱。我们从“三力”来看,综合生产能力,土地资源透支,生态环境超载,双重约束压力很大。二,资源利用的不平衡,农业、秸秆还存在大量的不能充分利用,这个秸秆的不能充分利用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我们等于丢了一半农业。三,农业基础不平衡,就是持续发展能力,防灾、减灾、抗灾,遇到灾害还是没有办法,马上就下去了。

所以,不论从农业的生产能力、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力,还是由27%的农业劳动人口支撑着不到9%的农业生产值来看,我们的基础依然薄弱。

第二个不充分,资源利用不充分,刚才我讲了,土地、劳动、资源利用不充分。

第三个不充分,在其他方面还有很多不充分,比方说我们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其他的一些方面。我们讲农业投入主要是看渠道,另外农民增收,现在主要靠家庭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比重还很低,农民增收困难,还有几千万贫困人口,这也是我们增收不充分的原因。

这样看来新时代主要矛盾转化,一方面是对我们的农业农村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又从不平衡、不充分方面凸显了我们农业、农村发展的突出矛盾。这样我们就可以做出一个基本的判断。一方面是目标导向,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给我们的“三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问题导向,我们农业、农村、农民发展不充分、不平衡发展尤其突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我讲的第一点,时代背景。

第二,历史方位。我们怎么看待这个战略?这个战略是在什么时候提出来的呢?是在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这样一个历史交汇期提出来的,我们就从这两个角度去解读。

一,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决胜期来看,可以说“乡村振兴”是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都有继承和发展的关系。20_年我们提出新农村建设,讲了五句话20个字,这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也讲了五句话20个字,这五句话我们对比一下,从生产发展到产业兴旺,从村荣整洁到生态宜居,从管理民主到治理有效,从生活宽裕到生活富裕,在内容、内涵上都有提升,都有转变。同时,乡村文明的内涵要求也不一样。也就是说,通过对比我们会发现,“乡村振兴”战略在一定程度上,在决胜全面小康的时期它是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

二,从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征程这个角度来看。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我们提出了新的战略部署“乡村振兴”。这个战略部署实际上是在我们开启新征程的时候新时期的“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它不仅是一场经济社会的变革,而且是一次文化、生态的复兴。它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它的目标导向就是按照现代化的要求,让农业成为有希望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希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美丽的家园,也就是“乡村振兴”战略是面向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第三,总体要求。这个总体要求我们看十九大报告,从原则上来提“乡村振兴”,我看有这样六条。

第一条,在“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我们要以“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为行动指南。

第二条,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也要树立和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就是说要通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来实现“乡村振兴”。

第三条,行动举措、战略安排的五句话20个字,实际上都体现了“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所以,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也要统筹推进这五个建设。

第四条,坚持两个优先,这次特别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第五条,要强化两个保障。“乡村振兴”需要有体制机制创新,需要有政策体系的调整和完善,就是要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第六条,加快两个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乡村振兴”的第二个任务就是生态宜居,我个人理解是两方面。一个是生态,一个是宜居,良好的生态,宜居的环境,是我们农村留住人,吸引人的重要方面。我个人想是不是要促进三个转变,完成三个任务。三个转变,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第二,发展方式要转变。要构建五谷丰登,百业兴旺,绿色循环的这样一个生态体系。第三,发展模式要转变。这是三个转变,转变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转变发展模式。

四个任务。第一,治理突出环境污染问题。很多地方土壤污染了,水源污染了,大气污染了要治理,我们出台了三个十条,“土十条”“水十条”“气十条”。出台了三个规划。第二,把生态环境保护好和修复好,要依照尊重自然、修复自然的方式修复。第三,建立多元化甚至是市场化的生态补偿机制。第四,发展生态农业和绿色产业,这是生态宜居。

第三个任务就是乡风文明。乡风文明就是“乡村振兴”过程中,既要富口袋,还要富脑袋,我们要加强对农民的思想道德教育。要弘扬传统文化,把很多文化遗产保护起来,特别是李司长原来讲的三古,古村落、古建筑,古村寨,要保护好。还有把文化设施和文化体系搞好,文化建设乡村文明没有基础设施、没有公共服务体系也不行,治理有效,这里既要治理,还要有效。

我们要加强农业农村的基础工作,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还要加强基础工作,这个基础规律既有农村发展的基础,也有执政体系的基础。第二,建成农村治理体系,这次我们提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第三,要培养造就三农工作体系队伍,我们提的叫“一懂两爱”,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这样的队伍造就出来,实现乡风文明。同时,要挖掘传统文化。最后,生活富裕,还是要增加农民收入。要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搞好,这本身既是富裕的内容,也是富裕的表现。建设美丽乡村,就是村容整洁的问题,比如垃圾、污水,如实施三年的“厕所革命”。

最后,政策措施,或者叫体制和举措。整个十九大报告里面,400个字讲了六条政策举措,我概括为叫三个制度,三个体系。

三个制度就是土地制度,强调承包关系要稳定,强调三权分置,这是农地。同时,还要对建设用地的三块地,征地、宅基地、基建地进行改革,实际上是要解决农业农村发展振兴问题。二是经营制度,既包括经营主体的培育,经营方式的创新,处理好小农与农业现代化的衔接这些内容。三是产权制度。产权制度改革上我们写了三句话非常重要,第一句话讲内容,要深化产权制度改革。第二句话,切实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另一方面,壮大集体经济。这件事涉及两个主体,一个是集体,一个是农民。

三个体系。第一,产业体系,产业生产运营体系。第二,服务体系。第三,治理体系。我结合学习十九大精神,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谈五点体会和思考,简单来说就是时代背景,既有要求,又凸显了矛盾和问题,所以既必要,又紧迫。第二,历史方位,既是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又是面向现代化的战略部署。第三,总体要求,就是六条。第四,主要任务,五个任务。第五,政策举措,也是六条。

最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心得体会(五篇)篇三

20__年10月12日至21日,我参加了市委组织部组织的赴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乡村振兴域外专题培训班,培训形式非常好,主要以授课、现场教学和实地考察的方式进行。既有新思想的学习,又有红色教育的传承。培训让我进一步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使自己在政治理论、党性修养以及乡村振兴等方面的知识得到了提升。走进每一个考察点,都能感受到组织强、党建好、产业兴、群众富所带来的美丽乡村振兴之美。

(一)抓实党建促引领。坚持党建引领,把党员组织起来,把人才凝聚起来,把群众动员起来,使基层组织强起来,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例如,义勒力特嘎查发挥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通过主题党日活动、党小组会议、建立微信及网格群等方式,深入实施“党建+”系统工程,牢固树立融合党建理念,引领带动各领域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融合,互促协调发展。

(二)抓实服务促治理。以党建为引领,网格治理为手段,信息化为支撑的党群服务中心为依托,健全完善基层网格化治理体系,配强网格员力量,将党小组建在网格上,不断提升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组织力、行动力和号召力。以党风促政风带民风。例如:乌兰浩特市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以信息化为支撑,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做到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长发村通过党群服务中心开展道德讲堂;义勒力特嘎查通过党群服务中心以“文明嘎查”创建为载体,广泛普及道德理念,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村民文明素质,弘扬社会新风,提升文明水平,营造社会协同,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抓实产业促振兴。乡村要振兴,农民要致富,产业是核心。兴安盟有很好的地域资源优势,最为可贵的'是三产融合发展的好,每个村级组织都是实体,而且都有殷实的集体经济积累,都有健全的功能,带领群众致富。例如:三合村以特色产业发展为基础,采用“合作社+农户”的种植经营模式,生产“绿色有机”品牌大米,发展民俗特产旅游,促进农业融合发展;义勒力特嘎查按照“农业+旅游”的思想,大力推进农家乐、采摘体验、开心农场等乡村旅游融合发展。

二、今后工作打算

通过此次域外培训,大路镇要借经验,结实际,以党建引领为主线。以“党建+”模式引领乡村振兴工作,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发展目标。我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乡村振兴各项工作。

(一)“党建+服务”筑牢基层战斗堡垒

1、重点培养强能力。积极创新学习教育方式,组织内容科学,形式多样的党员干部培训活动,强化党员干部意识,更新业务知识,创新活动载体,依托各种培训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网络学习e支部等平台互动共学等多种形式,丰富党员干部学习内容,使党员干部具有服务群众的本领能力。

2、抓意识,强服务。依托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秉承“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理念,通过党员服务队、网格员入户宣传,把党的决定、政策和乡村振兴的政策宣传到户,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确保村级“两委”班子干部担当作为,搭建为民服务的连心桥。

(二)“党建+文化”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把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新风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并通过开展文艺演出,举办农民运动会,丰富载体开展“美丽庭院”“干净人家”“巾帼美家超市”等多种形式,积极推进村规民约,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树立良好家风民风,将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软实力。

(三)“党建+产业”引领群众增收致富

进一步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强化党组织引领作用,推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形成支部引领、专业运作、农户参与的格局,采取政策引领和党员带头致富、大户带动等模式,实行一村一品,盘活村集体资产,创新机制、整合资源等措施,主要依托项目建设加强村集体经济发展。同时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的要求,巩固脱贫成果,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引领农户形成产业集群抱团发展模式,促进乡村振兴发展。

总之,我镇将以党建引领抓产业、抓品牌、抓项目、抓融合,推动大路镇乡村振兴工作快速发展,实现农村更美、农民更富、农业更强。

最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心得体会(五篇)篇四

一、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不够:市场机制发挥不畅,农业会展和乡村文创会展品牌投入、办展水平和影响力不够。

二、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农业企业不能及时获得启动资金、人才创业资金支持,政策服务缺乏及时性和精准性。

三、农村双创发展不够:当前众创空间大多挤在市区,农村孵化器、农业众创空间偏居一隅。

四、一二三产业融合不够:如在有的贫困村只有日用品小商店,快递点都没有,谈不上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一、加快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一是优化涉农工作体系,各地农业部门和涉农部门要以流程再造为中心,构建优质高效精准的政务工作流程体系。二是着力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引导高端要素资源投向农业,支持农业服务业龙头企业发展。三是推进“生态+”战略,建设生态旅游目的地、农业品牌运营地和技术孵化地,建设世界优美乡村。

二、加大乡村治理力度保护传承乡村文化。一是以县为单位成立农民学院,培养一支懂农业、善创意、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二是推进“文化+”战略,发展乡村共享经济、创意农业、特色文化产业,创新乡贤文化,建设幸福美丽乡村。三是打造具有农村特色、农业形态的城市社区、创意社区和生态优美社区。

三、加大农业农村创客创新创业支持力度。一是完善扶持政策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载体。二是推进“新经济+”战略,促进农业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绿色经济、创意经济、流量经济、共享经济发展。三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壮大集体经济,建设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创意农业产业带。四是鼓励农业传统优势企业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新技术实现转型,并向创意农业“独角兽”企业演化。

四、加大先行先试力度推进创意农业优美产业发展。一是建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同教育部、文化部、科技部、农业部、住建部、国家旅游局等相关部委,在全国省会城市设立国家级乡村振兴试验区,设立省级乡村振兴发展专项资金,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二是推进“优美+”战略,建立“政府扶持+市场驱动+金融支撑”的创意农业优美产业平台体系。三是建设以创意农业优美产业为核心的世界养心养美旅游目的地,打造“创意农业嘉年华”,让城里人体验乡村生活。

五、加大“农商互联”支持力度推进电商精准脱贫。一是探索“互联网+脱贫”新模式,加大“农商互联”支持力度,全力推进电商精准脱贫。二是推进“智能+”战略,实施农业智能经济融合发展战略,加快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三是把高标准农田建设成为创意农业优美产业集聚区,让农业呈现创意型、优美型价值,建设产业优、生态美、百姓富的创意生活方式。

六、加大乡村振兴与创意农业科研投入力度。一是建立健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创意农业的财政投入保障制度,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确保财政投入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任务相适应。二是推进“科技+”战略,以县为单位成立乡村振兴研究中心,加大金融对科技的支持力度。三是重点解决创意农业生产重大关键技术难题。四是加快创意农业“走出去”步伐,推动创汇农业发展。

最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心得体会(五篇)篇五

我们要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报告,既要学好第五部分的第三条,还要学好其他有关的章节和内容。

我将借这个机会,就学习领会十九大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个话题,给大家谈五点体会和思考。

第一,时代背景。也就是说,为什么这个时候要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大家知道,十九大提出新时代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转化,对我国的农业、农村、农民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从供给来看,过去我们主要是关注数量,现在更加注重质量,过去主要是保供给,现在还要保安全。

再比方说,从农业和农村产业发展来看,过去主要是强调农业的生产,农业的产业发展,现在我们既要做好农业的发展,同时还要围绕着农业做好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从过去的一产到现在的三产融合发展。这也提出来新的要求,特别是要求提质增效。

第三个方面,从农村的生态环境来说,过去我们要搞好农村生态环境,主要是改善农村的生产条件和农民的生活条件,让农民宜居、宜业。现在我们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发展还要能够吸引城里人到农村休闲、渡假、投资、兴业。

第四个就是从农民的收入来看,过去我们讲增加农民收入,主要是要满足农民的衣、食、行的要求。现在我们不仅要满足这些要求,还要满足农民的就学、养老、居住等一些新的要求。

总体来看,新时代人们对生活需要的要求也对我们的农业、农村、农民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这个主要矛盾转化的另一方面也凸显了我们农业、农村、农民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不平衡、不充分。

从不平衡来看有三个问题,城乡的经济发展和收入差距不平衡,比如现在城乡差距还有2.7:1,这个数据和世界银行讲的世界的平均经验数据2.5:1还有一定的差距。大家知道,我们的城乡收入差距的分配其实还有一些不同的研究给我们提供新的判断。如果考虑到计算方法的不同和我们实际计算的一些项的漏项,学者的判断现在的城乡收入差距在4.5:1。

第二个不平衡,城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不平衡。从水、电、路、房和教育、文化、社保、医疗这八个方面,我们从感受上就能看出来差距。我们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

第三个不平衡,农村区域发展不平衡。比如东部地区一些城市郊区出现了一些十亿元村,百亿元村,有些地区还很贫困,还有空客村和贫困村。

不充分也有三个表现。一,农业发展的基础依然薄弱。我们从“三力”来看,综合生产能力,土地资源透支,生态环境超载,双重约束压力很大。二,资源利用的不平衡,农业、秸秆还存在大量的不能充分利用,这个秸秆的不能充分利用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我们等于丢了一半农业。三,农业基础不平衡,就是持续发展能力,防灾、减灾、抗灾,遇到灾害还是没有办法,马上就下去了。

所以,不论从农业的生产能力、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力,还是由27%的农业劳动人口支撑着不到9%的农业生产值来看,我们的基础依然薄弱。

第二个不充分,资源利用不充分,刚才我讲了,土地、劳动、资源利用不充分。

第三个不充分,在其他方面还有很多不充分,比方说我们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其他的一些方面。我们讲农业投入主要是看渠道,另外农民增收,现在主要靠家庭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比重还很低,农民增收困难,还有几千万贫困人口,这也是我们增收不充分的原因。

这样看来新时代主要矛盾转化,一方面是对我们的农业农村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又从不平衡、不充分方面凸显了我们农业、农村发展的突出矛盾。这样我们就可以做出一个基本的判断。一方面是目标导向,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给我们的“三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问题导向,我们农业、农村、农民发展不充分、不平衡发展尤其突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我讲的第一点,时代背景。

第二,历史方位。我们怎么看待这个战略?这个战略是在什么时候提出来的呢?是在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这样一个历史交汇期提出来的,我们就从这两个角度去解读。

一,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决胜期来看,可以说“乡村振兴”是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都有继承和发展的关系。20_年我们提出新农村建设,讲了五句话20个字,这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也讲了五句话20个字,这五句话我们对比一下,从生产发展到产业兴旺,从村荣整洁到生态宜居,从管理民主到治理有效,从生活宽裕到生活富裕,在内容、内涵上都有提升,都有转变。同时,乡村文明的内涵要求也不一样。也就是说,通过对比我们会发现,“乡村振兴”战略在一定程度上,在决胜全面小康的时期它是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

二,从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征程这个角度来看。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我们提出了新的战略部署“乡村振兴”。这个战略部署实际上是在我们开启新征程的时候新时期的“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它不仅是一场经济社会的变革,而且是一次文化、生态的复兴。它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它的目标导向就是按照现代化的要求,让农业成为有希望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希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美丽的家园,也就是“乡村振兴”战略是面向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第三,总体要求。这个总体要求我们看十九大报告,从原则上来提“乡村振兴”,我看有这样六条。

第一条,在“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我们要以“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为行动指南。

第二条,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也要树立和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就是说要通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来实现“乡村振兴”。

第三条,行动举措、战略安排的五句话20个字,实际上都体现了“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所以,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也要统筹推进这五个建设。

第四条,坚持两个优先,这次特别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第五条,要强化两个保障。“乡村振兴”需要有体制机制创新,需要有政策体系的调整和完善,就是要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第六条,加快两个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乡村振兴”的第二个任务就是生态宜居,我个人理解是两方面。一个是生态,一个是宜居,良好的生态,宜居的环境,是我们农村留住人,吸引人的重要方面。我个人想是不是要促进三个转变,完成三个任务。三个转变,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第二,发展方式要转变。要构建五谷丰登,百业兴旺,绿色循环的这样一个生态体系。第三,发展模式要转变。这是三个转变,转变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转变发展模式。

四个任务。第一,治理突出环境污染问题。很多地方土壤污染了,水源污染了,大气污染了要治理,我们出台了三个十条,“土十条”“水十条”“气十条”。出台了三个规划。第二,把生态环境保护好和修复好,要依照尊重自然、修复自然的方式修复。第三,建立多元化甚至是市场化的生态补偿机制。第四,发展生态农业和绿色产业,这是生态宜居。

第三个任务就是乡风文明。乡风文明就是“乡村振兴”过程中,既要富口袋,还要富脑袋,我们要加强对农民的思想道德教育。要弘扬传统文化,把很多文化遗产保护起来,特别是李司长原来讲的三古,古村落、古建筑,古村寨,要保护好。还有把文化设施和文化体系搞好,文化建设乡村文明没有基础设施、没有公共服务体系也不行,治理有效,这里既要治理,还要有效。

我们要加强农业农村的基础工作,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还要加强基础工作,这个基础规律既有农村发展的基础,也有执政体系的基础。第二,建成农村治理体系,这次我们提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第三,要培养造就三农工作体系队伍,我们提的叫“一懂两爱”,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这样的队伍造就出来,实现乡风文明。同时,要挖掘传统文化。最后,生活富裕,还是要增加农民收入。要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搞好,这本身既是富裕的内容,也是富裕的表现。建设美丽乡村,就是村容整洁的问题,比如垃圾、污水,如实施三年的“厕所革命”。

最后,政策措施,或者叫体制和举措。整个十九大报告里面,400个字讲了六条政策举措,我概括为叫三个制度,三个体系。

三个制度就是土地制度,强调承包关系要稳定,强调三权分置,这是农地。同时,还要对建设用地的三块地,征地、宅基地、基建地进行改革,实际上是要解决农业农村发展振兴问题。二是经营制度,既包括经营主体的培育,经营方式的创新,处理好小农与农业现代化的衔接这些内容。三是产权制度。产权制度改革上我们写了三句话非常重要,第一句话讲内容,要深化产权制度改革。第二句话,切实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另一方面,壮大集体经济。这件事涉及两个主体,一个是集体,一个是农民。

三个体系。第一,产业体系,产业生产运营体系。第二,服务体系。第三,治理体系。我结合学习十九大精神,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谈五点体会和思考,简单来说就是时代背景,既有要求,又凸显了矛盾和问题,所以既必要,又紧迫。第二,历史方位,既是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又是面向现代化的战略部署。第三,总体要求,就是六条。第四,主要任务,五个任务。第五,政策举措,也是六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