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材供应工作计划

时间:2023-08-13 17:27:39 作者:江sx 工作计划

当我们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想要达到的结果,并为之制定相应的计划。计划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计划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计划书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耗材供应工作计划篇一

新的一年,新的起色,更要新的亮点。曾经我们努力过,未来我们更要沿着院长职代会工作报告的足迹,遵循护理部的指导思想。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为前勤服好务,为院感把好关。

护理目标:

20xx年我们要以服务提高质量,素质决定能力,更好的为前勤服务。把以前的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争取做到收发物品主动热情,无差错。消毒灭菌准确彻底,无延误。提高素质加强学习,争先后。年终工作满意率争取100%,计划完成率》95%。

护理计划:

一、接受最新知识,提高业务素质。

制定规范的学习计划,申请到上级医院学习,上网查阅最新消毒感染知识,全面培训科室护士。分级培训每季度一次,全体培训每月四次,有考核有实践。全面提高业务素质,更好的做消毒灭菌工作。

二、主动热情服务,提升服务理念。

收发灭菌物品主动上门,及时准确。按规范进行护理操作,树立良好的服务形象,加强与前勤沟通的技巧,拉近合作距离。更周到的做好服务。

三、强化科室管理,提高安全意识。

安规操作,按章办事,以质量求发展。强化科室质量管理意识,强化每位护士的安全服务意识,认真做好消毒灭菌工作。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提升消毒隔离知识新理念。为防控院感0事故做出贡献。

分工不同,价值不同。只要努力做好,我们一样会体现自己工作的风采。为了实现全院护理工作计划完成率》90%,供应室全体护士会不懈努力,达到工作目标。

一、成立科室监控小组,并完善小组职责做好科室的监控管理工作。

1、质控组长不定期对科内院感方面的工作进行检查,记录存在问题,分析原因,并有相应的整改措施。

2、对检出的问题大家共同学习,杜绝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做好院感督查及防控工作。

3、每月组织全科人员学习院感相关知识,每季度有会议总结,反馈本季度本科院感方面的问题。

4、每月组织科内人员共同学习院感知识,强化业务知识。

5、每季度综合学习院感知识不足的方面,并有相应的整改措施。

二、加强科室紫外线灯照射强度的监测。

1、紫外线灯照射强度的监测,每季度有监测记录。

2、加强各工作区域的消毒工作,认真做好记录工作。

3、每周对紫外线灯用95%酒精进行擦拭消毒工作。

三、加强科室人员对手卫生知识的学习,提高科室人员对手卫生知识的依从性。

1、每周对科内人员进行“七步洗手、手卫生知识”的抽查。

2、提高科内人员对手卫生知识的依从性。

四、各工作区域环境卫生、医疗废弃物的处理。

1、严格按照消毒隔离规范,拖把分类放置并有标示,严格按照清洗-消毒-晾干对拖把进行处理。

2、各工作区域台面及物表每天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

4、认真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储存、交接工作。

一、加强科室管理,完善相关规章制度。落实岗位职责,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科内有周检查,月计划,年有质量目标二、对灭菌物品实行全程质量控制,手工追溯记录齐全,建立完善的检测制度。持续质量改进,规范植入物及外来器械的管理,质量控制过程符合要求。

三、重视医院感染管理,提高安全意识,强化每位工作人员的安全服务意识,预防为主,提升消毒隔离知识新理念,做好手卫生及职业防护,控制院感事件发生,确保医疗安全。

四、转变服务理念,拓展服务项目,主动征求临床科室意见,满足临床需求,有效保障临床优质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加强科内人员的业务培训,注重全科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进一步做好人员的阶梯培训。加强三基及专科理论与技术的培训与考核,做好实习生带教工作。

六、加强设备的安全管理,定期维护保养。做好物资管理,控*务成本。

1.护士长科室管理台账齐全,记录及时真实。质量控制能体现持续改进。

2.工作人员着装规范,正确使用防护用品,无职业暴露及感染发生。医疗废弃物管理符合院感要求。

3.与临床各科及相关部门信息互通,科内外关系和谐,护理工作无投诉。

4.对手卫生等行为习惯持续改进,手卫生依从性大于85%。5.可复用物品的清洗、包装、灭菌、装载符合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

6.无菌物品的储存于发放符合质量标准,物品发放正确率达100%。

7.坚持下收下送制度,临床满意度调查大于98%。

8.保证临床科室及手术物品的消毒及供应,不影响科室的质量及手术。

9.科内专科培训及考核有记录,考核率大于95%。参加护理部组织的三基理论与操作考核率大于95%。

10.无菌物品质量监测符合规范,监测记录齐全,无菌物品合格率达100%。

耗材供应工作计划篇二

又到年初,消毒供应室又到写一年工作计划的时候,下面是计划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消毒供应室2018年工作计划”,欢迎大家参阅,更多资讯尽在工作计划栏目!

消毒供应室2018年工作计划(一)

1.坚持每周科内管理互动,每月业务学习,每季度安全教育。

2.对新员工做到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单独上岗。

3.按三项标准做好终末质量效果验证和持续质量改进。

4.坚持每月与临床科室沟通,及时反馈信息给相关科室或分管领导。

5.在不违反医院感控制度的前提下,硬件设施虽不完善但人力资源(至少固定一名护工)具备的条件下可以考虑开展下收下送,下收下送中搬运工作需要护工操作,护士承担与病房交接工作。供应室在开展任何新项目之前必须评估有没有具备能力,而非认为是提条件,这也是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

说了这么多,也是依据行业标准而产生的。这次二甲复审供应室虽然在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和灭菌物品监测工作中得到了专家的认可,但这只是供应室改造的皮毛,离标准远远不够,供应室要达到高水平的服务质量还需要院领导给予大力支持。

消毒供应室2018年工作计划(二)

1.完善组织管理模式:实行护士长领导下的分区责任制,分期对不同区域进行岗位培训,工作流程安排,各区域人员首先是对供应室工作流程的整体掌握,再分区工作,保证各区域工作的连贯性和正确性,定期进行岗位轮换。

2.完善规章制度:用制度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提高工作质量。根据卫生行政部门对供应室的管理要求,科室将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根据改建后供应室实际情况完善质量管理文件,规范各项工作程序,做到周检查,月计划,年有质量目标,使各环节工作有记录,且根据质控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出改进措施。通过完善规章制度,落实岗位职责,严格执行操作流程。

3.强化科室管理,提高安全意识:要强化科室质量管理意识;强化每位护士的安全服务意识;认真做好消毒灭菌工作;严格灭菌技术操作,提升消毒隔离知识新理念,为防止院感事故做出最大贡献。

4.转变服务观念,树立为临床服务的意识,每月到临床科室征求对供应室的意见。根据科室对器械的使用要求,有效地保障临床一线工作的顺利进行。

5.加强消毒质量控制,保证各种无菌物品做好安全合格律。

6.对一次性物品实行网络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改造后建议配置一台电脑,由医保办制定一套物品清领系统。各使用科室输入本科所需物品,标明月需用型号,数量。供应室根据要求准备好各科用物,运送到各科室,方便快捷,满足临床需求。

供应室借二甲改造的春风,有院领导的`支持,全体同事的齐心努力,我们会在新的一年,有新的起色,有新的亮点,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为前勤服好务,为院感把好关。

消毒供应室2018年工作计划(三)

一、加强科室管理,完善相关规章制度。落实岗位职责,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科内有周检查,月计划,年有质量目标二、对灭菌物品实行全程质量控制,手工追溯记录齐全,建立完善的检测制度。持续质量改进,规范植入物及外来器械的管理,质量控制过程符合要求。

三、重视医院感染管理,提高安全意识,强化每位工作人员的安全服务意识,预防为主,提升消毒隔离知识新理念,做好手卫生及职业防护,控制院感事件发生,确保医疗安全。

四、转变服务理念,拓展服务项目,主动征求临床科室意见,满足临床需求,有效保障临床优质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加强科内人员的业务培训,注重全科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进一步做好人员的阶梯培训。加强三基及专科理论与技术的培训与考核,做好实习生带教工作。

六、加强设备的安全管理,定期维护保养。做好物资管理,控制服务成本。

1.护士长科室管理台账齐全,记录及时真实。质量控制能体现持续改进。

2.工作人员着装规范,正确使用防护用品,无职业暴露及感染发生。医疗废弃物管理符合院感要求。

3.与临床各科及相关部门信息互通,科内外关系和谐,护理工作无投诉。

4.对手卫生等行为习惯持续改进,手卫生依从性大于85%。5.可复用物品的清洗、包装、灭菌、装载符合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

6.无菌物品的储存于发放符合质量标准,物品发放正确率达100%。

7.坚持下收下送制度,临床满意度调查大于98%。

8.保证临床科室及手术物品的消毒及供应,不影响科室的质量及手术。

9.科内专科培训及考核有记录,考核率大于95%。参加护理部组织的三基理论与操作考核率大于95%。

10.无菌物品质量监测符合规范,监测记录齐全,无菌物品合格率达100%。

消毒供应室2018年工作计划(四)

一、成立科室监控小组,并完善小组职责做好科室的监控管理工作。

1、质控组长不定期对科内院感方面的工作进行检查,记录存在问题,分析原因,并有相应的整改措施。

2、对检出的问题大家共同学习,杜绝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 做好院感督查及防控工作。

3、每月组织全科人员学习院感相关知识,每季度有会议总结,反馈本季度本科院感方面的问题。

4、每月组织科内人员共同学习院感知识,强化业务知识。

5、每季度综合学习院感知识不足的方面,并有相应的整改措施。

二、加强科室紫外线灯照射强度的监测。

1、紫外线灯照射强度的监测,每季度有监测记录。

2、加强各工作区域的消毒工作,认真做好记录工作。

3、每周对紫外线灯用95%酒精进行擦拭消毒工作。

三、加强科室人员对手卫生知识的学习,提高科室人员对手卫生知识的依从性。

1、每周对科内人员进行“七步洗手、手卫生知识”的抽查。

2、提高科内人员对手卫生知识的依从性。

四、各工作区域环境卫生、医疗废弃物的处理。

1、严格按照消毒隔离规范,拖把分类放置并有标示,严格按照清洗-消毒-晾干对拖把进行处理。

2、各工作区域台面及物表每天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

4、认真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储存、交接工作。

消毒供应室2018年工作计划(五)

供给室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部分,它集中了全院的医疗用具的回收、清洗、消毒和灭菌。在医疗、护理、教学中起侧重要作用。我院供给室现在面临着新的改革,今年将是一个新的出发点,我科已作出新的计划。

1、加强科室管理,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各项操纵规程。

2、对灭菌物品进行全程质量控制,手工追溯记录齐全,建立完善的监测制度,延续质量改进,规范植进物及外来器械的管理,质量控制过程符合要求。

3、重视医院感染管理,进步安全意识,强化每位工作职员的安全防护意识,预防为主,提升消毒隔离知识新理念,做好手卫生及职业防护,控制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确保医疗安全。

4、转变服务理念,拓展服务项目,主动征求临床科室意见,满足临床要求,有效保障临床优良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5、加强科内职员的业务培训,重视全科职员综合素质的提升,进一步做好职员的门路培训,加强三基及专科理论与技术的培训与考核。

6、加强装备的安全管理,定期维护保养。

耗材供应工作计划篇三

一、接受最新知识,提高业务素质。

制定规范的学习计划,申请到上级医院学习,上网查阅最新消毒感染知识,全面培训科室护士。分级培训每季度一次,全体培训每月四次,有考核有实践。全面提高业务素质,更好的做消毒灭菌工作。

二、主动热情服务,提升服务理念。

收发灭菌物品主动上门,及时准确。按规范进行护理操作,树立良好的服务形象,加强与前勤沟通的技巧,拉近合作距离。更周到的做好服务。

三、强化科室管理,提高安全意识。

安规操作,按章办事,以质量求发展。强化科室质量管理意识,强化每位护士的安全服务意识,认真做好消毒灭菌工作。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提升消毒隔离知识新理念。为防控院感事故做出最大贡献。

分工不同,价值不同。只要努力做好,我们一样会体现自己工作的风采。为了实现全院护理工作计划完成率,供应室全体护士会不懈努力,达到工作目标。

耗材供应工作计划篇四

坚持落实管理、落实制度,按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消毒技术规范》、《医疗护理操作技术常规》等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规范管理、搞好服务。积极推行供应室管理机制、管理方法和科技创新、服务创新,不断加强“全心全意为临床服务”的观念,切实搞好以临床为心的优质、规范化服务。

护士长负责科室的全面质量控制,每月进行1-2次工作质量检查考核,控制结果在科务会上进行反馈并与绩效工资挂钩。

设清洗组、监测组和下收下送组质控护士,要求质控护士分时间、分内容的做好不同方面的质量控制;控制结果定期向护士长反馈,对薄弱环节提出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

按规操作,按章办事,以质量求发展。强化可是质量管理意识,强化每位护士的安全工作意识,认真做好消毒灭菌工作。严格无菌技术做做,提升消毒隔离知识新理念。

分工不同,根据卫生行政部门对消毒供应室的管理要求,结合供应室的组建,科室将修改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根据供应室的实际情况完善质量管理文件,规范各项工作程序,做到日有检查,月有计划,年有目标。使各环节工作有记录,质量检测有规范,且根据质控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出改进措施。

耗材供应工作计划篇五

1、质控组长不定期对科内院感方面的工作进行检查,记录存在问题,分析原因,并有相应的整改措施。

2、对检出的问题大家共同学习,杜绝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 做好院感督查及防控工作。

3、每月组织全科人员学习院感相关知识,每季度有会议总结,反馈本季度本科院感方面的问题。

4、每月组织科内人员共同学习院感知识,强化业务知识。

5、每季度综合学习院感知识不足的方面,并有相应的整改措施。

1、紫外线灯照射强度的监测,每季度有监测记录。

2、加强各工作区域的消毒工作,认真做好记录工作。

3、每周对紫外线灯用95%酒精进行擦拭消毒工作。

1、每周对科内人员进行“七步洗手、手卫生知识”的抽查。

2、提高科内人员对手卫生知识的依从性。

1、严格按照消毒隔离规范,拖把分类放置并有标示,严格按照清洗-消毒-晾干对拖把进行处理。

2、各工作区域台面及物表每天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

4、认真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储存、交接工作。

耗材供应工作计划篇六

供给室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部分,它集中了全院的医疗用具的回收、清洗、消毒和灭菌。在医疗、护理、教学中起侧重要作用。我院供给室现在面临着新的改革,今年将是一个新的出发点,我科已作出新的计划。

1、加强科室管理,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各项操纵规程。

2、对灭菌物品进行全程质量控制,手工追溯记录齐全,建立完善的监测制度,延续质量改进,规范植进物及外来器械的管理,质量控制过程符合要求。

3、重视医院感染管理,进步安全意识,强化每位工作职员的安全防护意识,预防为主,提升消毒隔离知识新理念,做好手卫生及职业防护,控制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确保医疗安全。

4、转变服务理念,拓展服务项目,主动征求临床科室意见,满足临床要求,有效保障临床优良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5、加强科内职员的业务培训,重视全科职员综合素质的提升,进一步做好职员的门路培训,加强三基及专科理论与技术的培训与考核。

6、加强装备的安全管理,定期维护保养。

耗材供应工作计划篇七

为全面深入治理高值医用耗材,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自治区人民办公厅的决策部署及市人民政府分管领导批示指示精神,根据《自治区人民办公厅关于印发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宁政办规发〔20xx〕11号)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计划。

理顺高值医用耗材价格体系,完善高值医用耗材全流程监督管理,净化高值医用耗材市场环境和医疗服务执业环境,实现高值医用耗材阳光交易,推动形成高值医用耗材质量可靠、流通快捷、价格合理、使用规范的治理格局,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人民群众医疗费用负担进一步减轻。

(一)完善价格形成机制,降低高值医用耗材虚高价格

1.明确治理重点。根据国家明确的治理范围,将自治区统一发布的治理清单作为重点治理对象。执行国家和自治区统一的高值医用耗材分类和编码标准。(各县(区)医保局、市医疗保障服务中心、医疗保障科、基金监督管理科(法制科)负责落实)

2.强化监督管理。利用宁夏医药采购平台和医保支付平台,对高值医用耗材质量、价格、采购、使用等环节进行监管。(各县(区)医保局、市医疗保障服务中心、医疗保障科、基金监督管理科(法制科)负责落实)

3.实行高值医用耗材目录管理。严格落实国家和自治区统一医保耗材目录有关要求,对高值医用耗材实行目录管理。(各县(区)医保局、市医疗保障服务中心、医疗保障科负责落实)

4.完善分类集中采购办法。按照国家和自治区要求,公立医疗机构采购高值医用耗材须在采购平台上公开交易、阳光采购。逐步推行以带量采购为基础的分类集中采购。将医疗机构采购高值医用耗材情况纳入日常监管体系,与医保支付挂钩。(各县(区)医保局、市医疗保障服务中心、基金监督管理科(法制科)负责落实)

5.取消医用耗材加成。全面取消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加成,实现全部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零差率”销售。公立医疗机构因取消加成而减少的合理收入要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财政适当补助、做好同医保支付衔接等方式妥善解决。(各县(区)医保局、市医疗保障服务中心、医疗保障科、基金监督管理科(法制科)负责落实)

6.落实医保支付政策。严格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医保支付政策,医保基金和患者按医保支付标准分别支付高值医用耗材费用,引导医疗机构主动降低采购价格。(各县(区)医保局、市医疗保障服务中心、基金监督管理科(法制科)负责落实)

(二)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严控高值医用耗材不合理使用

7.加强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行为管理。将国家和自治区高值医用耗材管理有关考核指标,纳入基本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服务协议内容,对违反协议情况通过约谈、警示、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整改以及暂停或解除协议等方式进行处理。建立定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黑名单”制度,完善医保定点医疗机构信用评价体系。(各县(区)医保局、市医疗保障服务中心负责落实)

(三)健全监督管理机制,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8.完善质量管理。落实国家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系统规则,实现从源头生产到临床使用全链条追溯医疗器械通查通识,加强全生命周期监管。(各县(区)医保局、市医疗保障服务中心负责落实)

9.强化流通管理。规范购销合同管理,探索通过“两票制”等方式减少高值医用耗材流通环节,推动购销行为公开透明。加强对市场流通环节高值医用耗材的监督抽检,建立完善相关主体信用信息归集制度,及时信息共享并公示,加强对失信行为的记录和预警,强化履约管理。(各县(区)医保局、市医疗保障服务中心负责落实)

10.加大违纪违法行为查处力度。持续开展纠正医药购销领域不正之风专项整治行动,建立多部门联合惩戒机制,严厉打击、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加大涉及高值医用耗材典型案例通报力度,形成震慑。(各县(区)医保局、市医疗保障服务中心、基金监督管理科(法制科)负责落实)

(四)完善配套政策,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11.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以及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的.路径,利用取消医用耗材加成腾出的空间,在总体不增加群众负担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结构,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逐步理顺比价关系,促进提高医疗服务收入在医疗总收入中的比例,为理顺高值医用耗材价格创造有利条件。(各县(区)医保局、医疗保障科负责落实)

12.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支持和推进市级统筹开展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工作,加快推进按病种付费、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等支付方式改革,建立“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的激励和风险分担机制,促进医疗机构主动控制高值医用耗材使用。(各县(区)医保局、市医疗保障服务中心负责落实)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医保局局长担任组长,副局长担任副组长,各县(区)医保局局长、市医疗保障服务中心和局机关相关科室工作人员为成员的市医疗保障系统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有关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医疗保障科,负责具体组织协调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工作推进过程中有关事务。

(二)明确责任分工。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在集中学习、安排部署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密切协调配合,确保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措施落实落地。

(三)强化宣传引导。要反复学习、及时准确解读政策,深入宣传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工作的意义、措施和成效,加强政策解读和宣传引导,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合理引导社会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