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教学反思(大全8篇)

时间:2023-09-26 10:33:28 作者:雅蕊 口号大全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教学反思(大全8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教学反思篇一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不连续进位退位加减法基础上进行教学。为此,我确定了本课的重难点,重点是掌握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方法会正确计算;难点是理解三位数加减三位数连续进位退位加减法的算理。

在本节课中,我先复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不连续进位加减法的计算,引导学生将新旧知识进行联系,沟通和运用迁移的方法,教学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交流。在教学中,运用迁移是经常采用的有效教学方法,它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技能基础上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影响。从而,学生在捕捉联系和发现窍门的“顿悟”过程中经历了知识经验的迁移与同化,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以拓展。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发展了思维,培养了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精神,同时也体验了成功,体验了学习的快乐。

本节课中笔算减法是比较难的,因为它涉及到了连续退位。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前,已经积累了相关的笔算两位数的退位减法以及三位数的不连续退位,所以我在教学时放手让学生自主尝试,然后让他们尝试说完整的计算过程,从而发现他们存在的错误。

十位上的计算过程是学生最难掌握的,而个位和百位上的计算方法学生在本节课之前就已经掌握了,也懂得迁移过来,可是十位的计算方法就是第一次碰到,因为十位扮演了“借”与“被借”两个角色,学生很容易忽略了其中的一个角色。所以在教学第二课时时,我注意到了这个问题,让学生多次说十位的计算过程,果然效果大不相同。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教学反思篇二

800÷4=200

反思:本节课教学的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相关知识,由于同学们都有学习计算的经验以及上学期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相关知识作为铺垫,所以学生学起来还是较容易的,不需要过多的去理解,基本的一些计算方法已经能掌握,大部分学生能灵活的将以前的计算方法运用到本次练习中,所以练习起来也比较轻松。在教学第2个例题“986÷2”时,先组织学生讨论商是几位数,让学生尝试独立列竖式计算,及时提出“4为什么写在商的百位上”,学生回答到“被除数的最高位是9比除数2大,商是三位数”。大部分学生能很好地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教学反思篇三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笔算除法的.教学内容,孩子们在前两天刚刚学过“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对于笔算竖式的简便写法,以及基本的笔算方法都已初步形成。本节课笔算中重点要解决的是:当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要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的问题。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孩子们参与积极性高,学得轻松,也掌握得较好,自认为在以下几方面做得较好:

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就应该适当选择学生熟悉的、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学生学会在探索这些现实的情况和问题中认识数学、了解数学的价值、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

本节课,我创设生活情境,将枯燥无味的计算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如:以小梦和小欣整理照片为素材引出除法算式,这样做既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本节课,我始终本着尊重主体、相信个体的原则,让学生始终参与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这一知识的形成过程之中。在突破“当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要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商也要相应地写在十位的上面”这一重难点时,我没有加重老师讲的力度,而是留给学生充分地探求知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独立去思考,主动地去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我设计了三个小问题,然后,让同学们在小组里先充分讨论,如果,把这三个问题思考清楚了,难度也就降低了,再在讨论的基础上安排学生自己尝试试做。我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经历了讨论、观察、实验、推理等过程,不仅帮助他们进一步掌握了计算的方法,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探究与合作的意识。

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笔算除法的过程,实际上是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整理运算程序、运算规律的过程,它是计算活动过程的提炼和升华。本节课,我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宽松的说话空间,在学生笔算除法时,允许他们轻声地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然后让学生同桌或小组说自己的思考过程,最后提供说的范例,让说得较好的学生在班上交流。这样,就通过有层次地说过程、说算理,使学生自主地归纳出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四、重视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

“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是新课标为学生提出的关于估算的学习目标。为了落实这一目标,本节课,我先让学生对结果先行估算,然后再进行笔算,这样,就将估算与笔算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真切感受到不同方法的作用,感受到估算的应用价值。不足之处:

1、本节课,我虽然重视了估算教学,但是当学生求出了准确商后,并没有将估算的结果和准确的结果进行对比,也因此使学生没有很好地体会用不同的算法可以起到互补的作用,以及可以检验结果的正确性。

2、课堂调控能力不够。在探究新知的环节花费了过量的时间,造成练习量少,练习的形式单一,并且,学生课堂练习出现的错题没有时间及时纠错。

3、要加强基本功的训练,练出一笔漂亮的粉笔字。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教学反思篇四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总结:

1、充分调动了学生已有经验,让学生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础上通过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交流等,自主完成了新知识的探索,顺利促成了知识的迁移。

2、在计算之前先让学生判断商的位数,并估算商的大约值,不但发展了学生的数感和估算意识,而且为计算的准确性提供了保障,再通过检验确保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培养了学生自觉对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和准确性进行判断和检验的习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提供了可能。本课以复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为知识铺垫,通过知识迁移类推,让学生自主探索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使学生明白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的一致性,从而为学生掌握更多位数除以一位数提供了方法依据,到这节课结束时,大部分学生都会计算四五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而且自觉进行检验。

4、因为本节课以学生的自主探索,教师适时指导为主要学习手段,大部分学生能积极进行学习活动并获得了成功体验,让他们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有一个平时成绩较落后的学生回答问题非常积极,而且连续上黑板做了三道题(分别是二、三、四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格式和结果都完全正确。全班同学给了他鼓励的掌声,他树立了对自己的信心,相信这一次的成功体验必将激起他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这位学生的作业也完成得非常出色,真希望他能以此为动力,不断地进步,当然这也与老师的持续关注和鼓励分不开)。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教学反思篇五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首位不够除)的笔算方法,提高计算水平,并做到规范书写竖式。

2、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归纳出方法

3、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类推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并做到规范书写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理解算理,掌握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400÷2500÷5

200÷5300÷6

2、笔算

654÷2678÷6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板书)

二、新授

1、出示例题(图)

鸡蛋每千克4元,这么多鸡蛋一共卖了312元钱,问卖了多少千克鸡蛋?

板书312÷4=

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

1、这是几位数除以几位数,你能估计一下答案满100吗?为什么?

3、答案到底是多少呢?你们能试着笔算一下吗?

有没有和黑板上做的不同的,(有的就让他上来写一下)

请你说一下你是怎样计算的,

7、总结方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先从哪一位开始除,百位上不够除怎么办?(看前两位)商怎样写?(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1

做在书上。

2、想想做做2前2题

3、想想做做3

先说说商是几位数?你是怎样判断的?比较每组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

4、想想做做4

知道周长,怎样计算边长?

四、全课总结

五、布置作业:

1、想想做做2后两题

2、想想做做5、6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教学反思篇六

教学目标:

让学生对所学的整数乘法的知识进行全面的'回顾并整理,使学生对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及计算应注意的问题系统化,加强知识间的地联系。

教学过程:

谈话:本单元,我们除了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及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还学过哪些知识?回想一下。

生可能会说:

生1:我们学了积的变化规律。

师:两个因数相乘,因数变化会引起积怎样的变化规律?试举例说明。

生举例说明积的变化规律。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的变化规律。

生做课本p50综合练习5。

订正时,生说明自己的想法及规律。

生2:我们学习了三步混合运算。

师:老师补充几道混合运算题,你能说明它们的运算顺序吗?

出示题目:

872+(25+135)×2636×72+36×128

生说说每题运算顺序。(要求学生能准确地说出计算顺序)

师:大家能正确计算吗?试试看。

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师:同学们能按正确顺序计算混合运算,能用这部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吗?

生做课本综合练习10、11。

注意:让生说说自己计算步骤及每步算的是什么,以进一步理清思路。

二、拓展延伸,升华提高

三、课堂总结

谈话:通过学习,你觉得你有什么要注意问题想与同学交流、分享?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教学反思篇七

教学内容:第63页例8。

教学目标:

1、掌握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估算。

2、初步学会简单的估算,并能检验多位数相乘的积的`最高位是否正确。

教学重点:

掌握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估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确定两个因数的近似数。

教具准备:投影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

5′

1、小黑板出示口算题:

60×40300×7080×70

50×90700×70200×60

2估算290×6,大约得多少?

谁能说一说是怎样估算的?

1、学生口算出结果。

2、290×6≈1800

学生说一说估算方法。

教学例8

24′

1、板书59×4≈

问:这道题怎样估算?

2、板书:59×42≈

这道题应该怎样做?

3、自学反馈:谁来说一说估算方法?(板书)

59≈60;42≈40,

60×40=2400;59×42≈2400

4、巩固练习:完成做一做。

5、比较: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估算和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估算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6、乘法估算的应用。

完成练习十五的第1题。

1、学生说出估算方:59×4≈240。

2、学生看书自学。

3、学生说出方法:先求出两个因数的近似数,再口算。

4、学生练习。

5、学生比较: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估算要求两个因数的近似数;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估算只要求求出被乘数的近似数。

6、学生做后说一说乘法估算可以做什么?

作业

6′

练习十五:2、4题

板书设计:

乘法估算

例8:

59×42≈2400

想:59≈60,42≈40,60×40=2400

59×42≈2400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教学反思篇八

学习内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第一课时

学习时间:2月18日(星期一)

教学反思:

课堂情景再现

整个教学设计了两个大问题:

(1)6003=?你能口算出结果吗?你是怎么想的?请把你的想法记录下来。

第一个问题在放下去后,学生呈现出三种不同的思考方法,(见板书)但由于是第一次提出把思考的过程记录下来,大部分学生都采用了文字记录,语言叙述正确,但比较繁琐,缺乏数学美简洁、明了。学生出现的情况完全在我预料之中,利用这个机会,我教给了学生记录思考过程的方法,这也是我教学目标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处理的:※第一个学生叙述方法的时候,我情不自禁地把简单的方法板书在了黑板上(板书种第一种方法:联想)。※第二个学生在叙述方法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自己把简洁的方法进行板书了,没有让学生感受到这样书写的简洁、明了,于是自言自语说:同学说了很长的一段话,这样不够简洁,数学讲究的是简洁、明了,你看张老师在板书第一种方法的`时候多清楚啊,你看简洁吗?(自我感觉牵强附会,但学生一起迎合:是)然后要求学生看我板书第二种方法,还和同学一起起了名称。※第三种方法很自然地也我是所为。※还有一位同学介绍了第四种方法。※三种方法呈现后,为了使学生能掌握记录的方法,全班进行了8002=?巩固练习,要求是:口算出结果,并把你的想法记录在作业本上。学生中80%采用了第一种方法,20%采用第二种方法,正确率100%。

第二个问题放下去后,学生呈现出两种状态:第一种是能准确的进行竖式计算,占全班20%;第二种是在百位上92商4余1,把十位上8和6同时移下,变成1862,学生无法解答,占全班80%。学生大面积出现这种情况是我始料不及的,因为上学期已经学习过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竖式计算,学生利用迁移,完全能独立解答,最多只有个别学生会出现遗忘的现象(上课前我的学情分析)。随后,我调整教学,请学生一起重温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方法,(见板书右:742)然后在我的带领下一起计算例2:9862=?在边计算的过程解决:4为什么商在百位上?最后进行了两题巩固:带方格的竖式计算。

课后反思

今天的计算课,在以往计算课教学要求下,我力争体现新基础教育理念开放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熟练掌握计算方法的同时,学会用数学的方法记录思考过程。

第一个问题的解决,学生在呈现了多种方法时,由于受条件限制,没有投影仪,所以对于从文字表达到数学算式表达的优越性学生缺乏直观感受,体验不够强烈,故对于新的记录方式热情不高。在预设三种方法全部呈现后,第四位同学的方法没有认真倾听,原因是一方面脑子里只有教案,另一方面为了节省时间,所以忽略了第四个同学的方法,反映出在课堂上我还是在走教案,怕出现意外。

第二个问题的解决,开始的时候课堂还给了学生,但出现问题后,课堂完全在我的掌控之中,这时的课堂是假开放的课堂,这时的学生是听众。但是,为什么学生会出现预料之外的情况?原因当时我不得而知,课后我想,也许是对于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时候,学生对于算理没有真正理解,所以导致出现课上的情况(这也只是我的猜测)。现在想想,如果在课堂上我不是为了赶时间、完成教研,给学生一些思考机会、给学生一些话语权,也许就能自然而然找到,而且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开放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虽只有几字,但并非简单之事,要把新基础教育理念渗透到骨子里、应用于实践中,路漫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