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教学反思(汇总8篇)

时间:2023-10-17 08:52:01 作者:文轩 活动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教学反思(汇总8篇)

爱国是每个人参与国家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条件。爱国标语应如何体现时代特色和民族精神?下面是一些震撼人心的爱国标语,它们凝聚了无数爱国者的智慧和力量。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教学反思篇一

1、尝试用三角形独特的表现方法,并迁移己有经验装扮喜羊羊。

2、体验帮小羊卷发的快乐。

3、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发型图、人手一份小羊图、蜡笔。

一、观察谈论——故事导入激趣,三角形发型能躲避大灰狼

森林里可真热闹,羊村里住着许多小羊,可是最近有件事让小羊们很担心,有好多的大灰狼喜欢跑到羊村来抓小羊,这可怎么办呢?小羊们说:“我如果能像小刺猬一样把自己的羊毛变成尖尖的刺就不怕大灰狼了。”忽然聪明的喜羊羊想到了一个好主意,急急忙忙就出门了,你们猜猜喜羊羊去了什么地方?(理发店)

原来喜羊羊决定去理发店里烫个发型把自己伪装起来保护自己,让大灰狼认不出,这样狼就抓不到羊了。

二、讨论演示——了解三角形的表现方法

1、喜羊羊走进理发店,理发师:“你要烫什么发型?”

喜羊羊:“我要在头上烫尖尖的发型,吓跑大灰狼。”

我们一起用小手做一个尖尖的三角形样子:食指哥哥碰碰头,大家变成好朋友,就像尖屋顶一样。

2、喜羊羊烫卷发:理发师用三角形夹子给喜羊羊烫卷发。

重点讨论:三角形画法

先画一根斜斜的刺,再画一根斜斜的刺,见面碰碰头,最后拉拉手。

请个别幼儿上前尝试在小羊头部画三角形。

我们一起来试一试烫烫三角形的卷发,夹子夹好后可以涂点不同颜色的药水,让卷发更好看。

小结:三角形的.夹子本领大,可以给小羊夹出特别的发型。这样小羊的头发就能保护自己,吓跑大灰狼。还可以卷出三角形、圆形、方形、半圆形各种卷发,真漂亮!

三、学做理发师给小羊烫卷发——用三角形以及已积累的各形状画卷发

1、出示各种流行发型图片,都有些什么发型?(圆形、三角形、方形、半圆形发型)

喜羊羊的朋友也要来烫卷发,你们想办法帮一帮小羊们,让他们的身体能够烫出各种不一样的发型。

2、鼓励幼儿在小羊的头部用三角形夹子烫发,身体上用不同形状的夹子给小羊烫卷发。

3、提醒幼儿夹子夹紧才能把头发烫卷。没夹紧的地方烫不出漂亮的卷发哦。

4、找一找有没有地方没有烫到,把小羊身体的空白地方烫卷发。

指导语:夹夹夹,卷卷卷,我给小羊烫卷发,头部尖尖三角形,身体羊毛发型多,保护自己本领大。

四、分享经验——介绍自己作品,体验帮小羊卷发的快乐

1、寻找同伴不同的卷发形状,体验帮助小羊烫发的快乐。

2、故事延续:喜羊羊和他的好朋友们都烫了卷发,大灰狼认不出小羊,一只羊都抓不到了,于是灰溜溜地逃跑了,羊村的小羊们又快乐地生活在森林了。

提问:什么形状的发型是尖尖的?尖尖的头发为什么大灰狼会害怕?(三角形)(因为会刺人,扎人)

总的来说本次美术课达到了预设的目标,在活动中无论是观察还是孩子自己操作,氛围都很热烈,虽然有的孩子动手能力比较差,但是他们都很努力、认真,就算孩子的进步是一点点,作为教师我们也要鼓励孩子的进步,激励他们更加努力。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教学反思篇二

1、通过创设情境活动——寻找魔术宫,让幼儿亲自去探索道路,培养幼儿独立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感受活动后,讲述自己的寻路过程和战胜困难的经历,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体验困难,并动脑筋战胜困难。

难点:寻找去魔术宫的路。

三、准备

1、大厅布置四条通往魔术宫的路,路上设置各种障碍物。

2、大地图一张(从教室到大厅的路);小地图人手一张(大厅内通往魔术宫的路)。

3、魔术师装束,以及变魔术的小道具。

四、设计思路

用让幼儿亲自体验困难,并且去想办法战胜它,这样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对幼儿来说,有很大的诱惑力,会很有兴趣。这节课,用去寻找魔术宫为目的,一路设置障碍,让幼儿动脑、动手、身体力行,从而培养孩子勇敢探索的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过程

(一)听录音引起兴趣

师:听,谁在说话?他在说什么?

过渡:魔术师爷爷请我们去魔术宫,可是魔术宫在什么地方呀?

(二)寻找魔术宫

1、想去魔术宫,又不知道在哪里,怎么办呢?(启发幼儿思考,因有电话机在身旁,幼儿会联想到电话)请1~2人打电话(注意礼貌用语)。

放录音:

魔:“噢,我已经变了魔术,把地图变到你们的教室里啦,它会指引你们走到一间房子里,在那间房子里,我又放了许多小的地图,你们每个人都会拿到一张小地图,然后看着地图,按标记寻找道路,就能找到魔术宫。”

师:“真的,太好啦!魔术爷爷怎么说(启发幼儿回忆爷爷的话)。”

魔:“不过在通往魔术宫的路,你们还会碰到各种不同的困难,你们怕不怕?(顿)只要肯动脑筋,就一定能到达魔术宫,那时,我就在魔术宫门口迎接你们,好吧,一会儿见。”

师:1、“魔术爷爷又说了什么?遇到困难怎么办?”

2、教师与幼儿在教室里发现大地图,与幼儿一起看地图所指的道路边走边找到大厅。(边走边教幼儿学会看地图,识标记的方法)

到达大厅门口,每人都拿到了一张小地图。(墙上有一幅通往魔术宫的大地图,共有四条路:1、蔬菜标记路;2、数字标记路;3、水果标记路;4、几何图形标记路;)幼儿手里小地图的道路只有一条,4~5人相同。

教师先让幼儿看清自己的地图上是什么标记的道路,然后找和自己相同路线的同伴,结为一组,共四组,然后要求看懂在地图中该走哪条路,一起到大厅中去找。(生生互动,互相帮助,结伴而行)

3、每条路上至少有3个障碍物,或爬山、过河、走城堡、水潭、钻洞,并遇到怪兽、老虎、蛇等等,与“勇敢者的道路”相似,让幼儿在错纵的四条路中,边看标记边走,边战胜困难,边寻找论述宫。

(三)到达魔术宫(魔术师爷爷由教师扮演在宫门口迎接)

魔术师爷爷:“小朋友,你们好,你们累了吧,快来草地上歇歇,你们本领真大,能不能告诉爷爷你们是怎么过来的?路上遇到什么困难呀?”(集体漫谈)

“你们真勇敢,为了奖励你们,爷爷这就表演魔术给你们看。”

表演几个小魔术。

结束。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教学反思篇三

所有孩子的第一笔涂鸦都是从线条开始的。线条是一种神奇的符号,是孩子最简单和最直接地表现自我的一种绘画语言。线的变化多姿多彩,线的魅力无穷无尽。《纲要》中艺术领域的目标明确指出:幼儿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本节活动所选用的就是幼儿感兴趣的线描画活动。

活动目标

活动准备

背景图、贴有蝴蝶的勾线笔。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在音乐伴奏中教师以角色身份带领幼儿进入情境。

师:孩子们,春天来了,我们一起到花园里去玩玩吧!师带领幼儿在花园中飞舞,与花打招呼、闻花香、转个圈、跳个舞等。

点评:螺旋线和波浪线是线描画的基本表现手段,对于处在线描画萌芽期的中班幼儿来说属于难点。于是我将米罗大师的线条作品巧妙地装扮成花园,并将波浪线和螺旋线分别设计成花园里的小路、小池塘,并用图示的方法粘贴在场景中。将难点蕴藏在场景布置中,从而使幼儿在玩耍中积累线描画的表象。同时通过拟人化的富有激情的语言的引导,充分调动起孩子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在音乐的伴奏下,教师用贴有蝴蝶的笔在花上舞蹈,画出各种不同的线条,引起幼儿作画的兴趣。

师:宝宝们,找朵小花停在上面休息一会儿吧。这朵花可真漂亮,我想到上面去跳个舞!我从这边飞到那边,又从那边飞过来,转个圈,跳个舞,在花瓣上旋转!这朵花可真香啊,飞到花蕊上转个圈闻一闻;累了,到花蕊上休息一会儿吧。

点评:我从这边飞到那边(直线),在花瓣上旋转,在花蕊上转个圈(螺旋线)。在整个示范过程中。没有一句有关画画方法的讲解。老师讲完了,一幅美丽的线条分割图也就完成了。孩子们睁大眼睛,不由地赞叹,嘴里发出啧啧的声音。在情景化的语言中孩子不但受勤美的熏陶,而且不知不觉地掌握了线描画的画法。真正体现了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教育理念。

2.初步尝试用勾线笔画出蝴蝶跳舞的痕迹。

师:宝宝们,你们也想到花上来跳舞吗?你想怎么跳舞呢?(幼儿说出后,教师带领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为幼儿下面的勾画做准备。)

师:宝宝们,每人选一朵你最喜欢的花,去跳个快乐的舞吧。

幼儿在音乐声中勾画蝴蝶跳舞的各种线条。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画出不同的线条。

3.观察由蝴蝶跳舞痕迹所组成的各种图案,想象并添画

师:这朵花可真漂亮,我想把它装扮成我的花房子。

我要把这儿装扮成我的客厅。哇,多美的花儿啊!一朵,二朵,三朵,我很喜欢这些花。

肚子有点饿了,飞到厨房里。厨房里有许多盘子,还有筷子。盘子里装满了好吃的花蜜。

这是我心爱的小柜子,里面藏满了我爱吃的饼干、巧克力,还有满满的棒棒糖、花蜜,满满的玩具。我非常喜欢它们。

瞧,这就是我爱吃的棒棒糖,还有巧克力,啊呜啊呜吃一口,真甜啊!

飞累了,去卫生间洗个澡。卫生间里有许多水,先涂点肥皂,搓出泡泡,再打开莲篷头,用水冲一冲啊,真舒服啊!

师:你们想不想也用花装扮自己的花房子啊?那就快到你家里去吧。妈妈来看看,你们家里还哪宝贝?(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通过同伴间的互动和交流启发幼儿更多的想象,丰富添画的内容。)

点评:美术活动中的范画部分都往往以老师说教为主。难以激发幼儿兴趣。在本环节中,充分考虑幼儿的生活经验,用具体生动而且富有童趣的教学语言创设了一个家居的生活场景,将枯燥乏味的线条融合在孩子们喜欢的、熟悉的家庭场所中,让孩子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中习得技能。如:这是我的客厅,我要用美丽的花装扮它(花朵图案);肚子饿了,飞到厨旁里找吃的。哇!这里有盘子,还有筷子,盘里装满了好吃的花蜜(圆形和双线条图案);这里是我的小柜子,藏满了我爱吃的饼干、棒棒糖、巧克力、玩具(方形,螺旋形间隔排列、)。装饰的图案都是从幼儿生活中常见的和感兴趣的物品中简化或变形而来的,贴近孩子的生活实际。

4.幼儿作品展示。

师:这么多漂亮的花房子,你们喜欢哪间?

点评:启发幼儿用语言将自己的创作意图表达出来,达到分享与交流的目的。

师:每一间花房都很漂亮,非常有特色,我们都很喜欢!宝宝们,我们一起去花房里做客,一起在美丽的花房子前拍个照吧。

点评:老师、同伴的欣赏,让孩子们充分感受成功的喜悦。

朱鸿菊点评

钱老师表现力强,语言富有感染力,有一定亲和力。她设计的活动,意境优美,教师教的轻松,孩子学得轻松。在中小学提倡有效教学的今天,我们也在思索:幼儿园该追求怎样一种高效的课堂模式?我感觉钱老师设计的活动,追求的是一种生态课堂,将教学过程还原为生活过程,把教学情境还原为生活情境,使教学活动还原为生命活动,即给学生一个宽松、和谐、安全、自由的生态氛围,并将学习过程与生活情境、游戏情境等融为一体。从而使每个幼儿都处在一种亲临现场的主动状态之中,学习便成了有生命意义的生活。

1.内容选择的生活化。由于幼儿时期生活经验多于知识经验,感性经验多于理性经验。因此,教学内容选择的生活化是引发幼儿学习兴趣和发展潜能的重要资源,也是创建生态课堂的前提和基础。在创设春天来了的游戏场景中,就结合了孩子喜闻乐见的弯弯的小路、圆圆的池塘等,将线描画蕴含在场景中,还将画家米罗的线描画喷绘成花朵状镶嵌于花园中,不仅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而且为幼儿线描画作了很好的铺垫。

2.活动设计的情景化。情景意味着有故事,而故事是孩子们所青睐的。钱老师将枯燥的美术技巧的示范画训练,创编成一个个孩子感兴趣的故事情景,使线描画的构图和装饰这两个教学重点都能迎刃而解。如:学蝴蝶飞来飞去在花儿上飞舞,就巧妙地将花房子分隔好了房间(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等)。每间房子里藏着什么秘密呢?孩子们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有圆圆的盘子、长长的筷子、方方的饼干等。孩子们将每个房间都装扮得满满的。

3.幼儿是环境的参与者。《纲要》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让环境与幼儿对话,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发展。在布置花园小区时,老师展示的只是一些篱笆、小草、小花等用来点缀的装饰物,而孩子们陆续完成作品后,都不由自主地把花房子搬到了花园小区里居住。孩子们围着花园小区,在音乐的烘托下欣赏、舞蹈、介绍、拍照留影等,俨然是个小主人,使参观者流连忘返,驻足观看。

我觉得,这样的课堂是自然和揩、自主参与的理想课堂,显露了自由之美。这样的课堂焕发了孩子的天性,萌发了他们创新的智慧火花。我相信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中,孩子才能以快乐的心态参与活动,以美好的心境对待每一天。

(朱鸿菊:江苏省如东县掘港镇群力幼儿园园长)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教学反思篇四

活动选择了画家米罗的超现实主义作品。米罗是一位“用幼儿的眼睛看世界”的超现实主义国家,他的.作品洋溢着孩子式的快乐气氛,具有稚气的幻想和天真的幽默感。所以,他的作品完全能引起幼儿的共鸣,适合幼儿欣赏。《狂欢节》这幅作品描写动物唱歌、跳舞、游戏,很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

美术欣赏的一般规律就是以形和色入手,因为绘画本身就是通过形和色来表达情意的。再者,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他们观察世界从直观感受出发。所以在欣赏中,教师首先引导幼儿感受作品的形,设计了第一层提问“看到了什么,它们在做什么”。第二层提问“这么多动物在一起干什么”,将欣赏提升到了对作品内容初步理解的层面上,并引出了作品的名称《狂欢节》。接下来,又引导幼儿感受作品的色。这对中班幼儿来说是个难点,这样设计能让幼儿在感受形和内容的基础上感受色会更容易些,也更有益于培养幼儿美术欣赏的能力。通过教师有序地引导,遵循欣赏规律,幼儿在整个欣赏活动中能积极表达自己的欣赏感受。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教学反思篇五

1、接触世界名画,对画中表现的形和色感兴趣,并初步理解作品的内容。

2、大胆想像,积极表达自己的感受。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名画《哈里昆狂欢节》一幅,大班幼儿美术作品一幅。

一、介绍米罗,引发兴趣。

二、出示名画,引导欣赏。

教师与幼儿共同欣赏名画《哈里昆狂欢节》两三分钟,并互相交流。然后,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发言,表达对画中形和色的感受。

师:你在画上看到了什么?它们在做什么?

幼:它们好像在开跳舞会(唱歌会、联欢会)……

师:对呀,这幅画的名字就叫《狂欢节》,说的就是动物们在唱歌、跳舞、做游戏,在开联欢会呢!

师:这幅画的颜色也很好看,你喜欢哪些颜色?为什么?这幅画用的最多的'颜色是什么?为什么?(幼儿说出自己对不同颜色的理解)

幼:有点儿红的颜色,因为这种颜色看上去很高兴,所以米罗爷爷就用了这个颜色。

幼:因为是在房间里,很暖和,所以来罗爷爷就用了有点儿红的颜色。

幼:我看了这幅画想跳舞。

幼:我觉得这幅画很有趣。

师:你们看懂了大画家的画,真了不起!以后我们再来看、再来说,看看今天看和明天看的感觉有什么了一样,明天看和后天看的感觉有什么不一样。

三、观赏幼儿作品,激发自信心。

师:你觉得这幅画什么地方很好看?猜猜是谁画的?这幅画是大班小朋友自己画的。我们小朋友也能画出这么好看的画。只要用心学,我相信你们长大了他能成为像米罗爷爷一样的大画家。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教学反思篇六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序数的兴趣。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学习序数6-10,进一步理解序数的方向性,能正确使用序数词表述物体的排列次序。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知识:事先学习1-5的序数。

物质: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幼儿跟教师做开火车动作进教室。

二、展开

1、看课件,复习1-5的序数。

2、学习6-10的序数。

3、引导幼儿按照从左到右辨认10以内的序数。

4、引导幼儿按照从右到左的顺序辨认10以内的序数。教师总结:序数有一定的顺序性和方向性。

5、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按照从下往上的顺序辨认10以内的序数。

6、游戏《排排队》。

三、结束

幼儿排队开小火车返回。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教学反思篇七

设计意图:

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美术活动不仅锻炼幼儿手的灵活性,更丰富幼儿想象力和大胆创作能力。因此,在根据幼儿的状况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当的.指导。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真观察和认识植物的形态特征,大胆想象植物生长的情景。

2、让幼儿知道植物是有哪几部分组成的,并让幼儿练习用直线表现植物的根、茎、叶。并进行线和形的排列表现。

活动准备:

图画纸、白板笔、植物图片。

活动过程:

1、导入:小朋友们好,你们抖擞见过哪些植物呢?(让幼儿互相交流,说出自己知道的植物。)

好,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许多植物,小朋友仔细观察,看和你见过的一样吗?

2、通过观察,提问:“你们知道植物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

“叶子有什么形状?”

“怎样长在茎上?”

3、通过讨论,启发幼儿想象力。

作画引导:a、植物是怎样从土中长出来的?

教师小结:种子在土壤里发芽,由下向上长,在长长的茎上长出许多叶子,叶子分左右两边长在茎上。

b、在一片植物里,它们长得是不是一般高,一个样子呢?

教师小结:实际上植物生长有快有慢,因此是高高低低的,有的茎粗些,有的茎细些,有的植物长得直直的,有的植物长得弯弯曲曲的。

c、植物结出果实是什么样子的?它长在植物的什么部位?

教师小结:有的长在植物上面,有的长在植物叶子下面。

4、今天,我们一起来画一排植物、请小朋友根据自己见过的或想象的植物把它的茎、根、叶画出来。

5、教师鼓励幼儿大胆作画,教师对幼儿进行个别指导。画的好的可以当面点评,与幼儿一起分享,激发其他幼儿的作画兴趣。

6、能力强的幼儿教师则可引导幼儿通过启发和联想,让幼儿在画中添加土壤、水分、阳光。

7、幼儿作完画,教师给予评价,培养幼儿审美观。

活动反思:

本节课,幼儿都能动手画,并画出植物的根、茎、叶、有几个小朋友想象力丰富,自己动手画,并添加了阳光,水分。还有几个放不开,我想通过教师对幼儿作品的评价,多多鼓励幼儿,他们的作品会更出色!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教学反思篇八

1、让幼儿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知道红灯停,绿灯行的道理。

2、知道过马路时要大人陪伴,并懂得不走斑马线的危险性。

3、树立遵守社会公共规则的好品质,从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幼儿知道汽车撞人,人会受伤、甚至会死亡。

2、多媒体课件。

3、自制的红绿灯、布置公路场景所需的道具。

预设过程

(一)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1、师:今天小猴去上幼儿园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我们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会被车撞呢?小朋友可以自己一个人过马路吗?(幼儿讨论)

2、认识"斑马线"和"红绿灯"。

(1)认识斑马线。

(出示斑马线)这是什么?斑马线有什么作用?

小结:斑马线是主要是保护行人安全的,所以也叫"人行道"。当我们需要过马路时就要走斑马线,这样我们就更安全。

(2)认识红绿灯。

(出示红绿灯)孩子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呀?红绿灯是干什么用的?

小结:红绿灯是指挥灯,红灯亮时说明行人要停,绿灯亮时行人才可以通行。

(二)安全过马路的方法

1、看一看人们过马路的情景图片师:"刚才我们认识了斑马线和红绿灯,是不是认识了就会用吗?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不正确过马路的图片)教师提出问题,启发幼儿思考:图片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你觉得他们这样过马路好吗?会发生什么事?让孩子说一说不安全的地方。

2、说一说过马路的正确做法师:"那你觉得应该怎么过马路,才不会发生这样的事?"(出示正确过马路的图片)

小结:在过马路的时候,小孩子要和大人陪伴。一定不能闯红灯,闯了红灯就会发生安全事故。要绿灯亮时才能行走,而且还要左右看一看,最后走在斑马线上过马路。

3、播放动画--我会过马路,再一次巩固过马路知识。

(三)游戏--看图片说对错交代玩法:幼儿分成两队,男孩一队,女孩一队。教师出示有关过马路图片,让幼儿快速抢答,说说哪些过马路的做法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以又快又对的一组为胜,并奖励笑脸你真棒!

(四)呼应身边人遵守交通规则小结:刚刚小朋友表现的真棒!老师希望小朋友把这个过马路的本领带回家,告诉你得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你所认识的人,小朋友一个人是不可以过马路的,要大人相伴。不管是大人,还是小朋友。我们都必须遵守交通规则--因为它和我们的生命紧紧连在一起的!

延伸活动:

与幼儿一起玩"交通"游戏。

(1)与幼儿一起将交通标志布置在"马路"的各个角落。

(2)全班幼儿分两组,一组当行人,一组当司机(身戴汽车胸饰),两名幼儿当交通警察。(一个管行人,一个管汽车)

(3)未遵守交通规则的司机及行人,交通警察给予罚单。

(5)行人与司机交换角色继续进行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