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案例反思总结(大全5篇)

时间:2023-10-17 08:44:22 作者:ZS文王 工作总结 语文教学案例反思总结(大全5篇)

知识点总结是对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梳理和总结,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学习内容。在写学期总结时,可以参考以下范文,从中获取一些写作技巧和思路。

语文教学案例反思总结篇一

教学《临死前的严监生》这篇课文时,我是这样做的:

一、搜集课外资料,丰满人物形象。

在上课前,我就让学生读了《儒林外史》的第五回,使他们对原文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知道严监生原名严致和,是一个非常富有的人,“家有十多万银子,钱过百斗,米粮成仓,童仆成群,牛马成行”。对于这样一个人,本应该丰衣足食,但是平日里,他“夫妻四口在家里度日,猪肉也舍不得买一斤,每常小儿子要吃时,在熟肉店里买四个钱的哄哄他就是了”。他这样拼命地节制一切费用,终于营养不良而染了疾。即使生病以后,仍旧“每晚算帐,直算到三更”,病得吃不下饭,还要在“家前屋后走走”,看守他的财产。卧床不起了,还一心“想着田上要收早稻,打发了管庄的仆人下乡去,又不放心,心里只是急躁。”

病入膏肓时,还“舍不得银子吃人参”。这种对财物的过分爱惜,该用不用,足可见其吝啬。在教学感悟严监生这个人物形象时,通过补充严监生的背景资料,了解他的家庭背景,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二、细读文本,抓人物的动作、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在学习严监生的动作、神态的句子的时候,我抓住文中“两根指头”这一细节,让学生感悟、思考:严监生的都已经病得奄奄一息了,为什么还伸着两个指头,这两个指头代表的到底是什么呢?这么多人猜测,却没有一人能真正理解他的内心,他不住地摇头,“那是怎样的摇头?”

“面对大侄子、二侄子、奶妈一再的误解,此时此刻他的内心怎样?”引导学生体会严监生的急切,心急火燎。

“没人能理解他,没人能读懂他,此时他的心里只有什么呢?”让学生体会严监生从失望到绝望的心情。

“此时的严监生真是有口不能言啊,如果可以,他会说什么呢?”通过这样一步一步的引领,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走进人物内心,真正感悟到严监生的吝啬。

三、感受人物形象,学习写作方法。

在对文本有了深刻理解后,我问学生:“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严监生?”很多学生都说他吝啬、爱财如命,也有学生说他是勤俭持家、是节约。为了让学生真正把握人物形象,我先让他们理解吝啬和节约各是什么意思?吝啬是指过分爱惜自己的钱财,当用的不用。而节约是指节省,不浪费的意思,二者有本质上的区别。

然后,我让学生再读课文,找出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和神态描写,并根据动作神态的变化揣摩他当时的心理活动.让学生意识到严监生把一根灯草看得比生命、亲情、财产都重要,这就是吝啬。其实,对于这一人物的理解,也许不同的人去读,会有不同的感受。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在阅读教学中要强调多元解读,强调独特感受和体验,但是任何作品的价值都有一个主流解读。主流解读是大多数读者的理解和体验,也是我们解读作品、理解作品的基础。所以,老师还要起到一个良好的主导作用。另外,根据单元训练重点,我还设计了一个小练笔,让学生学习本文作者的写作方法,用细致的动作、神态来描写一个你最熟悉的人,让学生学以致用。

语文教学案例反思总结篇二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教学案例:

《游子吟》这首诗的教学重点是:“通过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情感教育”。但在教学实践中,学生难以走入诗中的意境,不能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针对这一问题,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这一环节。

教学片段:

一、抓住细节描写:“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设计意图:1、了解学生在自读过程中感悟到的内容。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师引导:母亲的爱平凡而伟大,它往往存在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一声叮咛,一句嘱咐;一声鼓励,一个眼神;一个抚摸,一碗香喷喷的饭……母爱无处不在。

1、看课件:《望》

校门口送孩子的母亲,望着孩子进校门。她踮着脚,侧着头,探着身子张望……直到望不见孩子的身影了,才离开……(这样的画面一个又一个)。

2、教师启发:母爱是一个长久的诺言,平淡的故事母亲用她的一生才能讲完。我想,此时你已经回忆起了浓浓的母爱。

(此时的课堂很静,学生的思维在回忆中流淌。接下来学生所谈的事例情感真挚。)

附课堂事例:

《我的生日,母亲的受难日》——“我听过这样一句话:‘我的生日,母亲的受难日’。以前,我不了解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每次到我生日那一天,父母总为我准备好丰盛的大餐和精美的生日礼物。我在父母温暖的爱河中徜徉,却从来没有注意到妈妈疲惫、操劳的身影。让我感到内疚的是,在生日那天,我因为一点点小事而大发脾气,让妈妈为我忙碌到深夜。”

《妈妈的唠叨》——“这次家长会以后,妈妈似乎变得幼稚了,她每天抓紧一切时间缠着我问这问那,那时我感觉妈妈真烦。现在我知道了妈妈的良苦用心,妈妈深深地爱着我。”

(此时的课堂活跃起来,学生情绪高昂。)

附课堂实录:

“从小到大,总是妈妈为我洗衣服。小时候,妈妈每天捧着我的小脚丫,为我洗去上面的泥和土。去年母亲节那天,我为妈妈洗脚,妈妈竟然留下了眼泪……现在想想,我常常忽略了妈妈的感受,而在妈妈的心里,我是她的百分之百,以后我要孝敬妈妈。”

“妈妈最大的愿望是要我努力学习,我要用最好的成绩回报妈妈。”

“我要在我生日那一天,在妇女节那一天,在母亲节那一天,不,是在以后的每一天,让妈妈开心快乐,不让妈妈为我操那么多心。”

4、想象诗中的母亲为即将远行的儿子缝制衣服的情景,写下来。

(此时,教室里静极了,学生都埋头奋笔疾书。真挚的情感洋溢在笔端。一位同学这样写道:“我又要远行了,年近古稀的.老母亲又一次亲手为我打点行囊。在跳跃的油灯下,母亲的手颤颤巍巍地穿上针,在银发上抹了几下,这样的动作我是那么熟悉。母亲一针一线地缝,不时把衣服拿近油灯,看一看针脚密不密;母亲一针一线地缝,不时用她那双筋脉突兀的大手把衣服抚了又抚。我知道,老母亲担心我在外时间久,她要把衣服缝得牢牢的。母亲一针一线地缝,缝进对儿子的叮咛,缝进对儿子的祝福,缝进一位老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教学反思:

“教”与“学”这两个概念,“教”是被动的,“学”才是主动的,教师要利用教材激发学生来主动获取知识。在古诗教学中,通过读、背、讲、悟的形式,表面上学生能够掌握基础知识,但情感体验却被忽略了。

这堂课真实而充满真挚的情感。有位教育专家说:“教学不是为了理解,而是为了感动。”我赞同这个观点。课堂上学生受到了感动,所学的内容才能在其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的心灵受到了触动,才能不断发展良好的情感与态度。《望》中平凡而真实的画面“一石激起千层浪”,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唤起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适时的引导使学生的认识层层深入:享受爱的同时,要懂得珍惜爱、回报爱,使学生的认识得到升华。

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都蕴含在学习者的头脑之中,教师只不过是将学习者头脑中的潜在智慧发掘出来,并使学习者主动认识它的价值而已。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进一步认识到:教师并不是要将现成的表面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要通过启发、诱导,让学生挖掘隐藏在自己内心深处的知识能力,主动去获取知识,进而实现自身的发展。所以,语文教学应注重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语文教学案例反思总结篇三

生:爱.

师:哟,这么异口同声,那么你的妈妈爱你吗?

生:我的妈妈很爱我.

生:我的妈妈也很爱我.

师:是啊,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种爱无时无刻萦绕在我们的周围,这就母爱.母爱是一杯热腾腾的牛奶,母爱是一餐可口的饭菜,母爱是一件御寒的毛衣,母爱是一句温暖的叮咛,母爱博厚如大地,浩瀚如大海,带着这份感恩的心,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吧!

师:上课(生起立,师生问好)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感人的画,请小朋友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情景.(多媒体显示—“深夜缝衣图”)

生:图上画的是一位老妈妈在油灯下缝衣服.

生:图上画的是一位年纪很大的老妈妈在油灯下认真的缝衣服.

师:是啊,这位母亲是如此专注,如此真切,实在让人感动,这是一幅多么温馨的画面啊,与其说这是一幅画,不如说这是一首诗.唐代诗人孟郊就撷取了生活中这感人的一幕,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游子吟》.

师:来,伸出你的小手,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生书空)

师:“吟”左边是个“口”,右边是个“今”天的“今’大家一定不要把它写错了,(生齐读课题)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郊,孟郊自幼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为了考取功名一展抱负,不得不拜别慈母,漂泊他乡,直到50岁那年,他才当上了溧阳县的一个小官,温饱才得以解决,做官后,他马上把母亲接到任上,回报母亲恩情。这首诗就是写在母亲来溧阳前.

师:来,听老师范读.(师范读)

师:大家喜欢这首诗吗?(喜欢)那就赶快读读吧.

(生自由读)

师:你来读读

(一生读)

师:你读得这么好,能把你读诗的秘诀告诉大家吗?

生:我在课前已经读了好多遍了,而且我还特别注意语气的停顿.

师:真是有心之人,谁还有好办法?

生:读的时候,语速要稍微放慢一点.

师:带着这些好方法,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吧,(生集体朗诵)

师:孩子们,一首诗就是一曲心声的歌,我们再来细读这首诗,读懂游子的心声.

师:大家来看诗题“游子吟”什么样的人被称为“游子”,“吟”是什么意思?

生:远离家乡的人被成为游子,“吟”就是轻轻的吟唱.

师:(做“惊奇”的表情)远离故乡的游子在轻轻吟唱什么呢?来,大家齐读第一句.

(生齐诵“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师:“慈母”是指?“游子”呢?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生:“慈母”是指慈爱的母亲.

生:“游子”是指远离家乡的人。

生:这句话是说慈爱的母亲千针百线缝制游子身上的衣衫.

师:听了你们所说,看着眼前这幅画,李老师突然有点不明白了,你们愿意帮帮我吗?

生:不行.

师:为什么?

生:因为天亮了,儿子就要远行了.

师:噢,好聪明,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生:我是从“临行密密缝”知道的,“临行”就是将要出发.

师:你太棒了!那么,这位老母亲是怎么缝的呢?诗中有一个词非常形象,谁能把它找出来.

生:“密密”

师:古代吴越民间有一种习俗,家中有人要出远门,针要逢得细细密密,这样出门的人才会早早回来。诗中母亲把针脚缝的细细密密,是因为......

生:“意恐迟迟归”.

师:“意恐”是什么意思?

生:“意恐”就是担心.

生:是害怕.

师:母亲担心害怕什么呢?谁能完整地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生:临行前,母亲把针脚缝的又细又密,她担心儿子迟迟不能回来.

师:诗是美的,它的一字一句都是诗人反复推敲出来的,所以我们读诗就应该字斟句酌的去读,来,咱们再来读读这两句.

(生齐诵前两句)

师:人们常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儿子明天就要远行了,这位母亲会对儿子说什么呢?

(多媒体播放——“母亲夜缝”影像)

生:不是.

师:是母亲对儿子的——

生:爱.

师:是叮嘱,是牵挂,是担忧,是一颗爱儿子的——

生;心!

(生齐读)

(出示画面,播放音乐)

生:妈妈,你在家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别让我担心!

生:妈妈,你要多保重,别干重活,别太辛苦。

生:妈妈,儿子最不放心的就是您年纪太大了,照顾好自己啊!

师:离别是忧伤的,它承载着母亲对儿子的牵挂,承载着儿子对母亲的惦念与不舍.可游子知道,此时什么也不能说,只好将满腹心事浓缩在诗中,让我们再次走进这幅画,走进游子的心情。

夜静悄悄的,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已酣然入梦,可惟独我家的油灯还闪烁着,只见——

生:“慈母手中线----迟迟归。”

师:屋外寒风呼啸,屋外寒气逼心,在微弱的灯光,只见“——

生:“慈母手中线----迟迟归。”师:母爱之厚博难以回报,大家来看最后一句。

生:(齐读)“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呢?

生:“寸草”指什么,“三春晖”呢?

生:“寸草”指小草,“三春晖”指春天的太阳。

„母亲的恩情。

师:孟郊的这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广为流传.今天人们还常常用这句话来表达自己的心声,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在哪些情况下也可以用上这句话.

(多媒体出示——配乐朗诵)

1留学美国的刘婷在母亲节给母亲送礼物时说:“妈妈,谢谢您对我的培养,真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唐仲英奖学金获得者,在获得奖学金后,主动带领其他同学,开展“爱心工程”之后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留法学生学者的代表与李岚清副总理座谈时发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伟大的祖国永远是我们亲爱的母亲。

生:“谁言三春晖.”

师:也许在你为国争光的时候,站在高高的领奖台上时,你也会情不自禁地吟出这一句——

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师:母亲用爱心养育我们,用智慧启迪我们,用真情沐浴我们,

生:妈妈,你从小把我辛辛苦苦养大,很不容易。

师:好孝顺的孩子!

生:妈妈,我永远爱你!

师:的确是肺腑之言!

生:妈妈,你辛苦了,我一定要好好学习,用成绩来回报您!

师:有志气,把掌声送给他。

师:不仅我们热爱伟大的母亲,一些思想家,教育家,名人也是一样,老师摘录了一些和大家共赏。

(多媒体出示——)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纪伯伦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语)

师:孩子们,“珍惜才会拥有,感恩才会天长地久,”老师相信你们会把这首诗放到自己心中,学会感恩,学会回报.母爱就在你在身边,李老师送给同学三个珍:珍惜,珍爱,珍重。

(课件出示“一颗心”,随即播放音乐“儿行千里母担忧”)

语文教学案例反思总结篇四

我国古代诗歌自先秦始,流传千年,是文坛上的一朵奇葩。古诗,无论是形式,声韵,还是意境,都具有其他体裁的文学作品无可比拟的美感。学习古代诗歌对于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丰富文化底蕴、提高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有着重要作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提出了:“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作为语文老师要充分认识到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但由于古诗的形式体制、遣词造句等方面与现在的语言习惯差别很大,因此,古诗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个难点。古诗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可传统的古诗教学,教师讲,学生记,模式过于一致,方法单调。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我对古诗的教学进行了以下的尝试。

二、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a、分组比赛,比一比哪一组背诵的古诗最多。(通过比赛的形式来复习学过的古诗,这种方式的复习令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b、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表现伟大而平凡的母爱的诗《游子吟》

板书课题:游子吟

2.解题。

游子吟:古时歌曲的名称。这首诗表现的是伟大的母爱。

3.教师范读全诗后简介作者。

出示课件:

4、学生读全诗,扫除障碍。

a、让学生同位互读,并找出不懂的词。

b、指名读,并纠正读音。

5、细读全诗,理解诗意。

a、分小组自由读诗,组内根据课文的注释合作讨论诗句的意思,把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不懂诗句作出解释,说明。

重点解决: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言:说。寸草:这里比喻子女。

心: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儿女的心意。

报:报答。报得:报答得了。

心:赤子的心。

这句诗的意思:谁说那小小的草儿赤子的心,能报答得了阳光母亲的恩情。

b、从诗中的哪些诗句中体现了母亲对孩子的关心?找出来,有感情地读一读。(“手中线”“密密缝”)(年迈的母亲手中那一针一线充分体现了母亲对子女的无微不至的关心。)

c、师:这首诗中你最喜欢的是哪句话?为什么?

学生:我喜欢“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因为这句话写出了母亲是每时每刻都在为儿女操心的。

师:是啊!这句不仅写出了慈母为将出门远行的儿子细针密线地缝制衣服的动作神情,而且写出了母亲的内心世界,担心儿子迟迟不能回来。真挚感人。

学生:我喜欢最后一句,因为这句诗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师:同学们说得好,我们来齐读最后一句。

学生读,要注意读出感情来。

师:这里把阳光、小草分别比作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这里把小草比作儿女的心意,把阳光比作母爱。比喻意味深远。)

d、集体再读全诗,再指名读,每个学生读后要评一评他读得怎样。

师:读了诗,你有什么话想说呢?

学生:我想说:母爱实在是太伟大了!

学生: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学生:我妈妈她也是一个慈母,以后我要多孝顺我妈,多帮我妈做家务。

学生:我想说:妈,你太好了!

学生:我想说:妈妈,您辛苦了!

6、背诵全诗。

b、学生分组讨论背诵方法,背诵。

c、全班交流。(交流的重点放在用什么方法去把诗句记下来)

学生:我们组用看着插图的想诗句的方法来背,很快的就能把诗背下来了。

师:这是一个挺好的方法,我们可以看着插图边想边背。

学生:我们组结合老师的板书来背也比较快。

师:这也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学生:我们组结合自创动作来配合诗句的意思来背,不但容易记还挺好玩的。

师:能表演给我们看看吗?

学生边背诵边做穿针、补衣服、担心等动作。

师:同学们,你们更喜欢哪一种呢?

学生:用配动作的方法背诵诗好像唱歌跳舞一样挺好玩的,我们喜欢。

师:那我们就用这种方法再来背诵这首诗吧。

教师小结:其实只要我们多想办法,就会找到学习的乐趣。这种配动作的背诵方法我们还可以用到背诵其他的课文中。

7、看画面,写想象文。

a、学了这首赞美伟大母爱的'诗,你能写上一两句赞美伟大母爱的话吗?把它写在课文的插图旁边。

b、看课本中的插图。请学生想象一位母亲在儿子即将出门远行前,借着灯光为儿子缝制衣服的情景,再写下来。

8、布置作业

做一件令父母开心的事

语文教学案例反思总结篇五

放飞孩子的想象,可以激起更多的创作火花。这句话,在进行的古诗词教学中我运用了,受益匪浅。

对于学古诗,学生已经习惯于读读诗句、说说诗意,理解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样一节课下来,按道理说,学生已掌握得差不多了,但总觉得缺少些什么。细细想想,学生了解得只是表面的、肤浅的知识点,而没有真正地、深入钻进古诗句之中,因此学习起来平平淡淡。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在教古诗词三首时,我进行了尝试。前两首《泊船瓜洲》和《秋思》让学生进行想象,但效果不太明显。而最后一首诗《长相思》有两个地方让学生进行了想象,在帮助学生理解诗意的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长相思》中第一句中描写将士们跋山涉水行军的艰难,如何让学生去体会呢?我引导学生说“你们想象一下,他们的行军途中会遇到什么困难?”经过几分钟的思考,有的学生说他们的鞋磨破了几双,有的说他们的脚磨出了鲜血,有的还想到了在翻山越岭掉到了山崖,有的则拿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来对比……这些想象,使学生深切地体会到了当时在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将士们到边关应征的艰辛。

《长相思》中第二句中的“故园无此声”怎样来和将士们在野外露营对比来表现思念家乡呢?此时,我让学生闭着眼睛,想想将士们没有出征前在家里有哪些事呢?有的学生则认为:在寒冷的风雪之夜,儿女熟睡了,妻子在灯光下缝补衣服;有的则说一家老小正围着火盆说着话;有的说妻子和儿女盖着厚厚的、暖暖的被子做着好梦……学生的这些想象,是我没有想到,但我给他们提供了机会,那样他们的思维得以在更大的空间里得到充分的发挥。

教学《长相思》这首诗词,设计的两处想象,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了将士们行军之难,思乡之深,比起干燥无味地讲解诗意,强加给学生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我认为这是两种不同的效果。

为了调动同学们的审美潜能,我接着又说:就像“一千个眼里有一千个不同的哈姆雷特”一样,那么,我相信,在座的58位同学也应该有58个不同的《长相思》。所以,我和同学们一同探讨这首词的目的不是听我讲什么,而是请同学们说出你最欣赏这首词的哪几处?是什么理由让你欣赏它?因为老师讲的只是一家之言,我希望听到的是大家学习后的众家之言。

在反复熟读并理解、四人交流之后,很多同学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学生1:我最欣赏“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一句,因为它把行程的艰辛、无可奈何之意惟妙惟肖地表达出来了。

学生2:我喜欢词的上阕。读过后我仿佛看到了作者翻过了崇山峻岭、渡过了大河小川,一路向山海关那边进发。体会到他虽身在征途,心却思念故乡的心情。

听了同学们的精彩发言,我连忙说:问得好!同学们,纳兰性德为什么不早点回家呢?请同学们读下阕内容。

学生4:我觉得“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是最美的一句。读到这里,我仿佛看见:作者在迢迢征程中,外面风雪交加,他躺在帐篷里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在苦苦思念他的故乡。

学生5:作者走出营帐,望着天上皎洁的明月,思乡的情绪也更加的重了起来。他既想保家卫国,又很思念自己的家人,所以才辗转反侧,连梦都做不成。

……

最后一位同学从总体对这首词做了赏析:这首词全篇围绕“长相思”生发开去,先写行程艰辛,再写夜不成梦,情景交融,抒发了一种浓郁的思乡之情,不愧为词中精品。

又是一番唇枪舌剑,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心中的答案。最后我因势利导做了如下总结:是啊,作者重任在肩、责任如山,为了保家卫国,为了他的壮志和理想,他不能回家。他把思念家乡的孤独和寂寞,就这样化作了《长相思》。

这节语文课,我恰当的点拨像一个无形的路标引领着孩子们在词的意境中赏析、体会、把玩、领悟,而孩子们也以投入的精神和积累的知识与老师交流、切磋、互动、相长。就是在这切磋互动中,孩子们的潜能得到了发挥,得到了挖掘,得到了展示,得到了提高。

《长相思》教学反思(王崧舟)

打着我的提灯,

我找到了一个人:

我。

我观察他。

从某种意义上讲,课堂教学就是一个“文本”。按照英美新批评派的观点,文本一旦完成,作者就已经死亡。在这里,对这一命题我权且做一次教学论上蹩脚的迁移:“课堂教学一旦完成,执教者就已经死亡。”我抛出这样一个观点,意在强调“课”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自足的存在。当课被执教者演绎完成后,课的意义已经不再为执教者本人的意图所支配,“课”用自己的存在向每一位听课者言说它自己的意义。这个时候,不管你愿意与否,执教者只能将自己转换成听课者的角色重新倾听“这一课”的言说。

基于这样一种观点,也就有了课后的王崧舟与课中的王崧舟之间的对话:我以为,王崧舟的《长相思》一课(这样的言说总有点怪怪的,人要抽身而出看自己,难!说不定哪天你就成了神经病)是在诗(词也是诗)的“可解”与“不可解”之间寻求着一种“和解”之道。

诗是不可解的,但诗又是不得不解的,这就是我们面临的两难境地,抑或说是一种教学策略上的悖论。诗被卷入课程,既是她的幸运,更是她的不幸。语文老师的责任就是用自己的智慧和才情保护“诗”的存在,使她免于被拆解、被蒸发。在《长相思》一课中,我们似乎看到了王崧舟在这方面所作的努力。

一方面,我们看到了他对“诗是不可解的”这一命题的艰难守望和维护。“诗”之不幸,就在语文老师漠视“诗”做为一种完形的存在。“诗”是一个极易被糟践和摧残的小生命,教学上稍不留神,我们就可能毁掉“诗”的存在。其毁灭之道,即在于将“诗”置换成另一样式的言语存在。诗是不能搬家的,做为诗栖居的言语形式就是她唯一的精神家园。从这个意义上说,“诗”像“树”,一挪就死。因此,一个有智慧的语文老师,教诗的最好途径就是不教诗。让“诗”凭着自己的言语存在说话,让学生直接贴在诗的面颊上感受她的诗意。

王崧舟的《长相思》,走的大约就是这样一个路径。保护“诗”,就是保护“诗”做为一种“完形”的存在,这种保护的最佳策略就是诵读。我们可以从“器”和“用”的层面上理解“诵读”,但那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更有必要从“道”和“体”的高度看到“诵读”对诗做为一种完形存在的本体论上的意义。诗活在诵读的当下,诵读保护了诗的存在,诗即诵读。于是,我们看到,在王崧舟的《长相思》上,不管学生懂与不懂,先让学生读了再说。让《长相思》在诵读中流淌,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读正确、读流利”的问题,这是对诗做为一种完形存在的深刻尊重和理解。

诗不能诉诸理性,诗只存在于直观、直感和直觉之中,对于诗的了悟是当下的、瞬间的,这就是所谓的“意会”。《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写香菱跟黛玉学诗,香菱道:“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她举例道:“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联云: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个‘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宝玉听了香菱的讲诗赞道:“既是这样,也用不着看诗,‘会心处不在多’,听你说了这两句,可知‘三昧’你已得了。”如果说“完形”是诗之不可解的一个本体论层面上的因素的话,那么,“意会”就是主体论层面上对诗是不可解的又一注脚。在《长相思》一课中,王崧舟总是不厌其烦的让学生交流读词的感觉,前前后后不下十多次。其实,唤醒感觉的过程,就是意会的过程,就是激活诗意的过程。这种思维方式具有很强的直觉内省、体验感悟的情感色彩。用维柯的话说叫“诗性逻辑”,用卡西尔的话说叫“隐喻思维”。在我看来,“意会”是一种比言传更本质、更内源、更真实的生命方式。这种意会,不光基于直感和直觉,还基于联想和想象。事实上,对诗的意会,是一个直觉和想象纠缠不清的过程。在《长相思》一课中,王崧舟前后安排了四次不同类型的想象。读词后谈印象是一种再造想象,听诵读看画面是一种表现想象,听音乐写故园是一种创造想象,多维度问作者是一种角色想象。这里的种种想象,既是对词的整体性和生命性的一种小心翼翼的呵护,又是对词做为一种召唤结构、一种空白张力的主动回应。

但是,在另一方面,我们又发现,王崧舟正试图以一种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方式,对“诗是不可解的”这一命题进行着艰难的突围和颠覆。换言之,他努力想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达成一种互信互谅的和解。之所以尝试这样的突围和颠覆,我想个中缘由是比较复杂的。第一,诗的学习,尤其是古诗词的学习,他不能不考虑学生的言语解读习惯和言语思维方式;第二,在小学阶段学诗,他不能不尊重学生的生活积累、人生积淀和文化底蕴;第三,在教学评价尚未实现革命性的转型之前,他不能不顾及仍然流行着的古诗词学习效果的检测方式和标准。于是,他不得不冒着“诗一解就死亡”的风险,在“可解”的沼泽地上艰难的跋涉着。我们从中发现王崧舟课堂教学的两处细节,这可以成为这种尝试的标识:一、在学生默读思考《长相思》的大意后,他设置了这样两个问题:作者的身在哪里?作者的心又在哪里?这两个问题,是对“解诗”的一种打探。这种打探有着明确的方向性,这种打探必须基于词义的初步理解,这对诗的存在而言无疑是一种危险的动作。但这种打探并不死扣词中的字眼,他不想“字字落实”,不想因此将学生的诗性思维与字词的肢解绑在一起。他想通过这种打探,让学生对其中的诗意引发一种敏感和警觉,学生对此的回答不一而足,但这无伤诗之大雅。二、在学生沉入词境后,他采用互文印证的策略,用纳兰性德另一首词中的一句“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来引发学生对词的深层意蕴的解读。这种侧面的、迂回的解读策略,依然折射着王崧舟对诗的“可解”与“不可解”的矛盾之情。互文做为一种解读策略,其用意是十分明显的;但互文策略用在这里,王崧舟是有自己的主张的。那就是借助“互文”在诗的“可解”与“不可解”之间达成一种谅解备忘录。诗说到底是对人生、宇宙的一种直观的洞悉,对事物的一种普遍性的了悟。从这个意义上说,诗只能去“见”去“会”去“悟”。但是,诗毕竟是一种言语的存在,尽管这种言语以自足和完形存在着,她处处设防,她把自己保护的严严实实。但百密终有一疏,只要有一条缝,只要有一孔眼,我们就有窥见的机会和可能。正是这样的一条缝、一孔眼,让诗暴露了自己最隐秘的灵魂,于是,诗终于在自己的疏忽中败下阵来。这才给了王崧舟和王崧舟们以“解诗”的可乘之机,一片中间地带在跋涉中被他们发现了。

但不知这种发现,对“诗”们而言,是幸耶?是不幸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