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疾控中心工作规划 疾控室年初工作计划共(汇总6篇)

时间:2023-10-10 09:34:54 作者:文锋 工作计划 2023年疾控中心工作规划 疾控室年初工作计划共(汇总6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疾控中心工作规划篇一

则 1.为深入贯彻^v^^v^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决策部署,坚持预防为主、科学管理、精准防控,统筹做好施工现场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制定本工作手册。

2.本工作手册结合我省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根据《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相关防护指南》《全省复工复产企业员工返岗工作方案》《吉林省房屋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疫情防控临时工作指南》《吉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现场疫情常态化防控指导意见》等疫情防控要求,落实施工现场疫情防控期间和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工作。随着疫情全面解封,本工作手册将适时作出调整。

4.建设单位对施工现场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负首要责任,牵头建立项目疫情常态化防控指挥部,成员由施工总承包单位、监理单位、专业分包单位、劳务分包单位的项目负责人组成,各相关项目负责人为具体责任人。组织制定并落实项目疫情常态化防控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负责施工现场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指挥、协调、保障和对外联系等事项。

5.施工单位对施工现场疫情常态化防控负直接主体责任,负责制定并落实项目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加强施工现场封闭管理和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施工现场人员要严格遵守疫情防控有关规定,积极配合做好核酸检测、测温和健康监测,按规范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保持安全距离,落实封闭管理要求,坚决杜绝私自离开施工现场和生活区。

6.监理单位负责审查施工现场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方案,开展检查并提出建议。

7.建立信息报告制度。所有房屋市政工程项目要根据要求建立疫情信息报告制度,畅通信息渠道,提高信息报告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一旦发生疫情,建设单位第一时间向社区、防疫主管部门、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属地政府报告,属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第一时间向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报告。

三、人员管理 8.有序组织省内施工现场人员返岗,疫情期间具体流程为施工企业为返岗人员出具复工复产证明,本人及所在企业出具承诺书(包括人员信息、工地位置、人员健康状况、回单位后采取闭环管理等内容),报返岗人员所在社区。社区为返岗人员出具居民出行通行证,由单位安排点对点运送到施工现场。

9.对来自防范区、无疫区的人员,持 48 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和当日抗原检测阴性证明,由单位安排点对点运送到施工现场。

10.对封控区、管控区人员要认真甄别是否具备返岗条件,原则上非必要不安排返岗。确有需要返岗者,所在楼栋近 7 日内无新发病例,且 7 日内不属于密接、次密接人员,近 7 日内 2次以上核酸检测为阴性,持 48 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由单位安排 7 天健康监测,期间按属地疫情防控要求进行核酸检测(抗原检测)。

11.外省务工人员返回我省施工现场的,低风险地区返回人员持 48 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和当日抗原检测阴性证明,由单位安排点对点运送的,可直接进入施工现场;乘坐其他交通工具自行返回的,由单位安排 7 天健康监测,期间按属地疫情防控要求进行核酸检测(抗原检测)。中高风险地区返回人员,持48 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由单位安排 14 天健康监测,期间按属地疫情防控要求进行核酸检测(抗原检测)。

12.加强接收地与输出地的对接,采用点对点、直达式运输服务,实施全程防疫封闭管理,实现“家门到车门,车门到施工现场”的精准流动,确保务工人员安全返岗。

13.所有进场人员持吉祥码、行程卡,并符合属地疫情防控要求方可进入施工现场,人员返岗后要立即组织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严格落实“落地即检”。疫情全面解封前,项目开复工 14 日内,所有施工现场人员每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疫情全面解封后,按照属地疫情防控政策要求定期进行核酸检测(抗原检测)。

14.施工现场人员实行全封闭管理,新进场人员与原有人员实行分区居住,在不影响消防安全的前提下,有条件的在区间设置不低于 围挡隔离,避免人员交叉流动。进场后实行工地、宿舍两点一线,做到封闭管理。

施工现场所有人员进行健康管理,建立“一人一档”制度,准确掌握人员疫苗接种次数,乘坐交通工具,车牌号/班次,返岗时间等健康和流动情况。

16.所有施工现场人员,每天体温检测不少于 2 次。按要求佩戴 n95 口罩,更换后要按照废弃防疫物资妥善处理。

17.利用宣传栏、微信群等多种形式,加强施工现场人员疫情防控培训指导。

18.教育引导施工现场人员不散布虚假信息,不信谣、不传谣,理性反映合理诉求。

四、施工现场管理 19.在施工现场出入口安排人员 24 小时值守,进行体温检测、登记和吉祥码、行程码查验,凡发现异常状况的,禁止其进入并妥善处置。

20.施工现场实行封闭管理,现场围挡、围墙确保严密牢固,围挡的高度临主干路不低于 ,临一般路段不低于。施工现场设置一定数量的视频监控设备,覆盖到施工现场主要区域和出入口,确保项目疫情防控指挥部通过视频监控设备实时监控现场疫情防控状态。

后,司机及车辆立即离开工地缓冲区,随即做好有关区域消杀处理。混凝土、大型构件等不适宜倒运的物资,在缓冲区进行消杀后,驶入作业区,随车人员全程不允许下车,装、卸车结束后,立即消杀离开工地。物资交接使用电子签单、视频清点等方式,确保全程无接触。

22.优化完善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等,采取小规模、分工种、分工序作业的方式,科学处理交叉作业,在工艺、工序允许的前提下,缩小作业单元,合理调配使用施工人员和机械力量,固化班组成员,避免频繁交接班,严格掌握班组活动轨迹,做到“易切断、可溯源”。

23.每天对人、物、机械设备和环境进行 2 次消杀,在公共区域设置标识醒目的涉疫垃圾专用回收箱(有盖垃圾桶),定时清运涉疫垃圾和生活垃圾。对施工机械、起重机械驾驶室及操作室等密闭狭小空间及长期接触的部位进行消毒。

五、办公区、生活区管理 24.办公区应保持环境清洁,每日通风不少于 2 次,每次 30分钟左右。两人(含)以上的办公室,工作期间必须全程佩戴n95 口罩。

25.办公区应保持洗手设施正常使用,并应配备消毒洗手液。每天进行 2 次消杀,重点消杀部位包括门把手、垃圾桶、卫生间等。

26.宿舍应以工种、班组或同行人员为单位进行分配,尽量

降低工地宿舍居住密度,一般每间控制 8 人以内,原则上每间不超过 12 人。疫情全面解封后,若执行以上规定仍确有困难,可 适 当 放 宽 , 但 应 满 足 《 建 筑 施 工 安 全 检 查 标 准 》(jgj59-2011)相关规定。

27.与外界有接触的人员,应单独居住,与施工现场其他人员分开,确保全程无接触。

28.根据施工情况可采取错时进出场,错峰使用卫生间,减少聚集风险。宿舍做好通风及每天不少于 2 次的消毒。

29.加强住宿区管理,每间宿舍门口必须张贴居住人员信息,包括姓名、工种和入场时间等。生活区所有人员不准乱串房间,不随意跨区走动,不参加聚集性活动,不扎堆、不聚集打扑克等,降低交叉传播风险。

30.施工现场人员正确使用和存储消毒液、消毒设备、酒精等防疫物资,防止意外吞食中毒或引发火灾。酒精应单独隔离放置,宿舍内严禁放置酒精。

31.疫情期间应采取盒餐的形式隔离就餐,尽量使用一次性餐具,严禁堂食和集中取餐。

32.工地食堂应严格执行卫生防疫规定,严格冷链食品管理,不得使用进口冷链食品。设置符合要求的消毒设施(消毒柜等),对人员餐具等进行集中消毒。加强通风换气,每天不少于 3 次,每次不少于 30 分钟,每天对食堂进行整体消毒。

33.食堂工作人员(含厨师)持健康证上岗,加强员工卫生

培训,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

34.所有采购食材应在指定区域进行消杀,静置一定时间后,再送到储藏间、操作间。对食材采购地点进行登记,以便疫情溯源。

六、物资保障 35.按照进场人数配备至少可供一周使用的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的 n95 防护口罩、防护服、护目镜、一次性手套、消毒用酒精、消毒洗手液、智能体温检测设备等防疫物资,且物资补充渠道快速、可靠。

七、应急处置 36.建立应急机制。项目部要坚持疫情常态化防控和应急处置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常态化疫情防控应急机制,按照项目所在地分区分级标准及时制定完善疫情常态化防控应急处置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流程,组织应急演练,确保责任落实到人。

37.设立临时隔离区。工地设置单独的隔离观察区,用于临时隔离观察人员的单独生活居住,隔离观察区应远离施工区和生活区,并作出明显标识。

38.当现场人员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立即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先期处置,安排异常症状人员至临时隔离区,与现场其他人员进行隔离,并安排专人负责沟通协调疫情防控专业人员的进场引导工作,保障急救通道畅通。

39.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对接属地街道社区、卫生健康等部门,全面落实各项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建筑工地发现核酸检测阳性病例,或有工作人员经医疗机构检查诊断为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的,应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处置预案,同时要做到“五个第一”:第一时间报告,向项目所在地社区、疾控部门、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报告;第一时间封闭,所有人员不得进出;第一时间隔离,对异常人员同宿舍人员、同班组作业人员进行隔离,等待疾控部门进行流调;第一时间停工,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对所在班组的施工工序实施局部停工;第一时间消毒,配合疾控部门对患者活动场所、使用物品等进行消毒处理。

疾控中心工作规划篇二

20xx年我单位的总体工作思路是:坚持以_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的xx大会议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把科学发展观贯穿整个疾病预防工作中。大力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业务建设,深化改革,抢抓机遇,发挥优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稳定队伍,提高素质,整体推进,坚持党在新时期的疾控工作方针和政策,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突出抓好以计划免疫、重点传染病防治为重点的公共卫生工作,使全县的法定传染病发病率稳定下降,社会公共卫生整体水平明显提高,为全县人民的身体健康、社会安定和经济建设服好务。今年计划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抓住机遇,转变观念,深化改革,加强内部管理,理顺运行机制,坚持抓班子,带队伍,抓骨干,树形象,抓服务,求发展,形成高效率、低消耗、有责任、有激励、有约束、有竞争、富有活力的内部运行机制,不断提高疾病防控能力,努力拓宽疾控服务的“内涵”与“外延”,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疾控服务需求。为此我们要进一步完善中心主任负责制和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抓目标责任书的制定和任务目标的落实。制定好《平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xx年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实施方案》,使全中心上下乃至每个科室每个职工都有责任、有任务、有目标,同时制定好有效的考核、奖惩制度,根据考核情况奖优罚劣。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将用人制度引入竞争和激励机制,即以事设岗,以岗定人,逐级聘用,分级管理,人员优化组合。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各项工作不断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中心内对各项疾控工作狠抓重点,突破难点,克服弱点,统筹兼顾,整体推进,把我中心建成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新型卫生防病中心。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要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根据《平邑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法》的要求,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方针,努力做好我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制定好预案,建立健全组织领导、预防控制、技术指导、物资保障等项组织机构和灵敏的监测预防控制系统,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预防、早处置,切实把危害减少到最低,保障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

(一)疾病控制工作

1、霍乱防治。要加强领导,提高认识,认真落实各项综合性防治措施。建立健全霍乱防治领导小组,加强腹泻病监测和疫源检索工作,突出抓好对流动人口、建筑工地、水源和街头食品的卫生管理。进一步加强业务技术培训工作,成立防病机动队,做到人员、药品、器械和物资的及时到位。一旦发现疫情立即上报,并按照早、小、严、实的原则处理好疫点、疫区,严防疫情扩散蔓延。

2、病毒性肝炎的防治。要继续抓好以阻断传播途径为重点的综合性防治措施,主要抓好乙肝疫苗和甲肝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在进一步提高接种率的基础上重点做好疫点处理工作,努力降低发病,严格控制疫情爆发流行。

3、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进一步完善高危人群干预工作队的建设,加强领导,认真组织,落实各项防治措施,要研究制定防制规划,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促进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为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领导,认真落实国家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指示精神,要重点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管理,强化行为干预,把高危人群当作主要的监测对象,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所有高危人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同时要逐步扩大监测范围,最大限度地主动的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促进此项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4、流行性出血热。按照《全国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的要求,狠抓以科学灭鼠、疫苗接种为重点的综合性防治措施的落实,积极稳妥地控制疫情,减少发病,降低死亡率。通过接种疫苗,在人群中建立起大面积的有效的免疫屏障,进一步控制出血热的爆发和流行。

5、碘缺乏病防治。要认真贯彻_《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和《山东省实施〈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办法》,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政府重视、部门协作、群众参与的持续性消除碘缺乏病工作机制,常抓不懈,巩固已取得的防治成果。在做好重大疾病防治工作的同时,还要注意做好疟疾、伤寒、乙脑、百日咳、猩红热等疾病的防治工作,注意疫情动态,杜绝疫情爆发。

6、狂犬病防治。狂犬病防治形势十分严峻,为做好狂犬病的防治工作,积极开展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举办狂犬病防治培训班,提高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和对暴露伤口的有效处理,有效地防止狂犬病的发生。

疾控中心工作规划篇三

按照市委试点办、卫生局党组的要求和单位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市疾控中心在认真学习、深入调研、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五查五看”和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党支部扩大会议进一步梳理归纳,并经职工群众和服务对象评议,现对__市疾控中心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一、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近几年来,市疾控中心紧紧围绕建设、改革和发展这个主题,加强思想作风教育,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狠抓业务工作质量,疾病预防控制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明显成效,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二是以思想作风教育为主线,职工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围绕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置能力,培训疾病预防控制人员1500多人次。坚持教育惩戒并举的方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狠抓组织纪律和作风建设,提升服务水平,职工队伍的思想认识和工作步调总体上初步统一,尽职尽责、勤奋敬业、优质服务、干事创业的工作氛围初步形成。最近还组织开展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模拟演练活动,开展了职工登山活动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立足岗位做奉献”主题演讲比赛,丰富了职工文体生活,锻炼了队伍,凝聚了人心。

四是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初步建立了科学发展的工作机制。建立编印了各项规章制度汇编3本,全体职工人手一套,坚持职代会制度,大力推行了事务公开。完成了泾川两所的整体搬迁,解决了一个单位分设两地办公的历史问题,实现了集中统一管理。结合今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组织召开了全市疾控工作会议,安排部署了全年工作,实行“四级目标管理责任制”,中心与市卫生局、各县区疾控中心及各科所签定了目标责任书,明确了任务,靠实了责任。组织开展了对各科所的工作调研,基本掌握了单位的运行情况和存在的基本问题。根据单位职能和工作需要,整合了内设的综合门诊,单位整体工作科学发展的工作机制初步形成。

二、影响和制约全市疾控工作科学发展的主要问题及根源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衡量,目前影响和制约全市疾控工作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

在全市疾控体系建设方面,主要是“四个不到位”:一是财政保障不到位,投入机制不健全。为了维持日常工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仍大量开展有偿技术服务。二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配置不到位,人员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人员能力达不到工作要求。三是疾病预防控制手段和应急机制 不到位,流行病学调查能力不足,技术水平较差,实验室检测人员技术力量薄弱,仪器设备落后,应急能力不足,从病因查找、病原确定、主要防控环节的把握上都不能迅速应对。四是公共卫生服务职能不到位,达不到政府和社会的期望。全国各级疾控机构平均公共职能完成度为,社会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综合评价满意度只有62分,我市作为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在这方面的差距更大,特别是“重医轻防”的思想在部分医疗机构还比较突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预防为主的职能发挥不到位。

从市疾控中心的建设和发展来看,主要是“五个不相适应”。一是人、财、物配置的瓶颈制约与单位承担的工作职能不相适应。市疾控中心现有职工88人,具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能力的人员仅占10%,与国家40%的要求差距甚远。大学学历和高级职称分别占16%和,而工人却占到职工总数的三分之一,引进预防医学和卫生检验等急需的大学毕业生工作进展缓慢。疾病预防控制设备数量不足,a类检测检验项目的开展率还达不到30%,实验室设备与检测能力离国家《指导意见》和疾控工作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今年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后,我市的疫苗种类将由原来的5种扩大到11种,现有的冷链系统容量仅能满足工作需要的1/2。二是内部管理工作机制与单位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现有的规章制度没有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及时修订完善,有些制度流于形式,制度的约束作用发挥的不够充分。三是职工队伍的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与疾控事业快速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大局观念相对比较薄弱,职工队伍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和工作作风还不适应疾控事业快速发展的要求。四是疾控业务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程度与当前的工作要求不相适应。以规范管理、科学监测和宣传培训为主的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还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疾控绩效评价体系还没有建立完善。五是经费投入与全面履行疾控工作职能的要求不相适应。全市农村卫生工作会议决定的每年10万元计划免疫经费、结核病控制项目每年万元的配套经费一直没有落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应急物资储备、疫苗冷链系统运转和督导检查等工作没有专项经费保证,加之实施国债建设项目后欠帐100多万元,单位发展步履艰难。

对以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既有客观因素的制约,又有主观努力上的不足。

从客观方面看,一是财政保障机制不健全,缺乏稳定长效的投入机制。“投入不足导致公共卫生职能偏废”是影响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开展的关键问题。二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缺乏稳定和吸引人才的条件,引进人才受体制、编制等各方面因素制约,专业技术人员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是制约疾病预防控制事业发展的基本问题。三是受“重医轻防”观念的影响,加之地方财力有限,更新疾病预防控制仪器设备的能力不足,监测手段和疾控能力不高是影响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科学发展的主要问题。四是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后的配套措施跟不上形势的需要,卫生监督与疾控机构职责不明确、运行机制不顺畅是影响疾控工作深入开展的重要要问题。

从主观方面看,一是领导班子和干部职工思想不够解放,在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上缺乏创新,主动争取各级政府支持的力度不够。二是深入基层调研指导不够,有针对性地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难点问题,推动整体工作发展上缺乏实招。三是抓干部职工队伍思想作风建设的力度不大,用制度管人管事的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理清工作思路,促进疾控工作科学发展

我们要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求,在进一步落实《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的同时,“抓好一个基础,加强三项建设,突出三个重点,推动六项工作”,促进全市疾控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抓好一个基础”,就是要把学习放在基础地位,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努力提高领导班子引领科学发展的能力。

一是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建立中心组学习制度,坚持集中学习与平时自学相结合,突出加强对马列主义、思想、^v^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加强对党的^v^精神和各项方针政策的学习,切实增强工作的系统性、原则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努力提高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素质。

二是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要加强对现代疾病预防控制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学习,加强对先进经验的学习,努力使班子成员业务知识和工作水平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要虚心向基层和群众学习,自觉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基层干部群众的新创造、新经验,指导新实践,促进新发展。

三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紧密联系疾控工作改革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学以致用,用有所成的原则,把学习成果落实到促进单位建设、推动全市疾控工作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上来。

“加强三项建设”,就是要通过加强干部职工思想作风建设、疾控能力建设和制度建设,为推动疾控工作科学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加强干部职工思想作风建设。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而疾控队伍又是专业技术人才相对集中的群体。首先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干部职工队伍中去,营造一个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干事创业的氛围,要通过开展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体育活动,注意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做到以德服人、以情感人、以事业激励人,创造一个风正气顺、团结共事的工作环境。其次,要进一步整合、配置好现有的人力资源,改革不符合单位科学 发展的内设机构,适当调整不能适应岗位职责的工作人员,使那些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平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促进疾控事业的发展。第三,要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办法,靠实每个人的职责任务,增强职工队伍的事业心、责任感。第四,要加强职业道德和思想道德教育。中心是卫生系统的窗口,各科室又是中心的窗口,每个工作人员都是单位形象的代表,要教育职工进一步树立大局意识和服务群众、服务基层的意识,组织开展“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主题活动,逐步树立疾控队伍的新形象。

二是加强疾控能力建设。首先,要加强疾控人才队伍建设。通过积极引进大学毕业生,在较短的时期内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构成比例;通过高职称、高学历人才的传、帮、带作用,提高现有人员的业务技能和水平;通过对岗位自学的辅导和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的系统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通过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争取建立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定点实习单位和业务合作伙伴单位,促进学术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通过加大经费支持,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科研工作,争取计划内项目,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其次,要加强硬件建设。通过国家对实验室设备装备项目的落实,增加疾病监测手段;通过对现有人、财、物资源的整合,提高监测检验设备的利用率;通过依法规划、科学规划,有计划地改造实验室布局,并争取省卫生厅、省疾控中心、市政府等多渠道经费支持,加强实验室的规范化建设;通过进一步完善实验室质量体系文件,提高卫生检测检验质量;通过有计划地添置部分检测仪器,提高公共卫生技术服务能力和水平。第三,要加强单位内部管理。通过进一步明确科室职能,在具体工作中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强化科室管理;通过健全考核奖惩机制,抓好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通过对各个岗位、各个层次人员管理知识的培训,使中心全体职工都懂管理、会管理、配合管理,解决中层干部不敢管理、管理医师不会管理的问题;通过开展疾控机构绩效考核,建立市、县(区)两级疾控中心和单位各科室的规范化管理、考核体系,使各项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推进全市疾控体系和单位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

三是加强制度建设。一方面要根据单位工作需要和管理中发现的漏洞,及时清理、修订、补充相关管理规定,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同时,要不断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进一步提高制度执行效果,充分发挥制度保障作用,增强职工的遵章守纪意识,不让制度流于形式。特别是要加强考勤、学习、培训、集中采购、财务管理等方面制度的完善,建立一套系统完善、操作性强的制度体系,使各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

“突出三个重点”,就是突出传染病预防控制、免疫规划和项目建设工作,加快疾控工作科学发展的步伐。

疾控中心工作规划篇四

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多发季节,是麻疹、流脑、流感、水痘、红眼病、腮腺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学校是人群高度密集的场所,学生是呼吸道传染病易感人群之一。为进一步加强春季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有效预防与控制呼吸道传染病在学校的发生和蔓延,确保学生身心健康,维护教育学秩序的正常开展,特对冬春季节学校传染病预防工作作出以下计划: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要充分认识加强学校卫生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进一步强化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的责任意识,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密切配合卫生等部门,制定、完善和落实相应的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预案,确保学校师生身心健康的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抓紧、抓好、抓实、抓出成效。从而将学校卫生防疫工作落到实处。

二、认真监控,及时报告疫情信息

建立和落实晨检制度,加强对学生健康状况的监测。晨检工作应在学校校医的指导下,由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员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及时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者(例如发热、全身疼痛、头痛、呕吐、咳嗽、皮肤和粘膜出血点或瘀斑等)以及可疑传染病患者(请病假的学生应查明病因),及时报告专职(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或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进行排查,以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报告。

班主任要利用晨检时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教育学生进行自我观察,如有发热、全身疼痛、头痛、呕吐、咳嗽等身体不适时,要及时告诉家长或老师,以确保早发现、早治疗。

学校明确校医是传染病疫情的报告人,负责学校传染病的监控与报告工作。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要与班主任加强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在第一时间向学校传染病预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报告,同时向市教育局主管部门基教科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发病时间、发病地点、发病人数、主要症状、密切接触者、已采取的措施等。防止瞒报、漏报、缓报现象发生。

三、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控制疫情

学校除做好传染病疫情报告以外,要按照卫生部门的要求,对患病学生采取隔离治疗等措施将疫情控制在萌芽状态;如发生暴发疫情或新病例持续不断等情况,要根据卫生疾控部门提出的疫情控制措施,经市教育局同意,在一定范围内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避免人群集聚的大型室内活动,严防疫情扩散。要注意做好学校教学、生活场所的通风和换气,保持空气新鲜;食堂不得购买无证鲜活冻禽及产品;加强体育锻炼和营养,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增强学生体质,提高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鼓励学生有病及时就医并在家休息等。

四、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卫生与防病意识

学校要充分利用健康教育课、讲座、队会、板报、宣传橱窗、校园广播等各种形式,对学生集中进行一次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强化教育,切实增强学生的卫生防病意识。同时注重开展相应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有的放矢地开展预防工作,还应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告家长书等形式,向家长宣传相关预防知识,以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

疾控中心工作规划篇五

(一)全面加快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

1.进一步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硬件建设。*区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大楼在筹建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进行建设。对照^v^、国家发改委的有关文件和《浙江省市、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能力建设分级管理意见》,市、县(区)疾控中心要合理论证实验室仪器设备配置,争取完成20*年的装备计划。

2.进一步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内涵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严格执行部门预算,加强资金管理;针对当地疾病预防控制队伍的现状,加强人才开发与培养,制定人才建设规划,严把人员准入关,分阶段多形式全方位地培养专业技术人员,不断提高人员素质、工作质量和专业水平;按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管理若干规定》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管理工作规范》推进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管理,在内部管理上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建立有效的激励和制约机制;市疾控中心要继续保持省级文明单位称号,各县(区)疾控中心也要积极争创省、市级文明单位。

(二)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疾病防控能力建设。加强对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传染病专用门诊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的检查指导和工作考核。组织开展对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培训。

(四)进一步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完善有关应急预案,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开展人员培训;组织开展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等重点传染病的应急演练。一旦发生疫情,必须全力以赴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确保不发生因防控工作不力而导致的疫情扩散蔓延。

(五)积极参与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各项活动,确保完成疾病预防控制相关指标。

(六)认真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认真完成省卫生厅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强化省卫生厅下达的各项防病项目的管理和技术指导,重视业务能力培训,加强项目工作督查,提高质量。

二、城乡社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一)按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重心下沉、关口前移”的要求,进一步将相关工作纳入城乡社区公共卫生工作内容,通过推广先进经验,加强对实施渔农村公共卫生项目工作的指导和农民健康体检后预防保健服务的跟踪指导。

(二)强化对社区责任医生、乡镇公共卫生管理员和社区(村)公共卫生联络员公共卫生管理和相关业务知识的规范化培训,进一步提高农村公共卫生项目工作质量;加强对实施项目工作质量的指导、检查和考核。

(三)在全市城乡社区实施《浙江省城乡社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试行)》。组织开展社区流动人口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试点。制定并发放《民工防病手册》。

三、重大传染病防制工作

(一)艾滋病防制

疾控中心工作规划篇六

1、进一步搞好道路交通安全。一是切实加强宣传。交通、交警、农机等部门要加大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力度,认真开展多种形式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宣传交通安全法规,普及交通安全知识,提高司乘人员安全意识。二是进一步加强车辆源头管理工作。认真搞好车辆年度、季度检验和法定保险工作,严禁无牌无证、带病车辆上路营运。加强农用车、拖拉机载客的安全监管,严禁农用车、拖拉机等非客运车辆载客。三是加强客运场站管理。各职能部门要督促运输企业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落实各项安全生产防范措施。严厉打击非法客运场站。四是加大路况的检查力度,确保道路畅通。加强对危路危桥和事故多发路段的监控和整治,消除安全隐患。

2、进一步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确保汛期安全。对有水上船舶、渡口的苗儿滩、湾塘、贾市等13个乡镇实行定人定点管理,切实搞好对船主的安全教育。拟定4月中旬对全县所有渡口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达不到安全标准的,坚决封渡。取缔“三无”船舶,禁止生产用船渡客。在高水位期交通部门要组织力量采取特别监护措施,必要时封闭渡口。切实抓好防汛工作。4~5月搞好山塘、水库的安全检查,落实汛期干部24小时值班制,确保农田水利设施和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3、突出抓好煤矿安全管理和非煤矿山安全的整治。县煤炭行管办要加强对乡镇煤矿的安全巡回检查,做到每矿必到,每井必下,不留死角。深化乡镇煤矿安全专项治理整顿,严格按照《小煤矿安全生产条例》规定,加大矿井的技术改造,对达不到规定的矿井,一律停产整顿,要强化安全操作管理,禁止违章操作,防止人为事故发生。安监、国土、公安部门要组织力量,对全县矿山、采石场进行安全排查、安全整顿和安全培训,加强对矿山和非煤矿的安全管理。

4、切实抓好消防安全。一是县直单位、各乡镇(场)要落实消防安全岗位责任制。二是加强公共聚集场所的消防安全。加强对歌厅、电子游戏室、美容美发厅、酒店、超市、商贸批发市场的监管,认真做好社区消防和农村防火工作。三是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加强重点森防区域监控,加强巡逻守护,落实护林人员责任,建立森林火灾报告制度和火灾扑救预案。

5、切实加强建筑安全管理。认真贯彻“消除隐患、预防事故、保障安全、严格标准、确保质量”的方针,全面落实建筑安全责任制。强化对施工队伍的安全管理和安全培训。要严格施工企业的资质管理。对重点工程实行“三同时”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