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案-两步应用题三综合练习课(专业20篇)

时间:2024-01-13 11:27:15 作者:HT书生 条据书信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的优势和劣势。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一些综合总结范例,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

数学教案-两步应用题三综合练习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两步应用题的解法。

2、正确理解解题思路。

3、正确解答应用题。

教学重点:理解解题思路。

教学难点:会正确解答应用题。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上一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知识?

回忆解一步应用题的步骤。

二、教学新课。

板书课题。

关于问题的两个已知条件有一个已经知道,有一个还不知道。

在解应用题的`时候要先求出不知道的已知条件,再求问题,解答。

出示。

幼儿园买来12千克水果糖,13千克奶糖。分给小朋友15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读题。

求问题要知道哪几个条件?

(一共有多少千克糖和分了多少千克糖)。

哪个条件已经知道,哪个不知道?

一共多少千克糖不知道。

所以第一步求什么,第二步求什么?

生动手解答。

指名板演。

1一共有多少千克糖?

12+13=25(千克)。

2还剩多少千克?

答:还剩10千克。

出示例2。

幼儿园买来25千克糖果。分给小班7千克,分给大班8千克,还剩多少千克?(用两种方法解答)。

读题。

问题是什么?要知道还剩多少千克就要知道一共多少千克和分了多少千克。

分了几次?

引导学生明确连续分两次的可以一次一次分,也可以两次和起来再一起分。

生动手解答。

师巡视指导。

集体订正。

三、练习。

1、出示。

商店运来800根竹竿。上午卖出147根,下午又卖出85根,还剩多少根?

生自己按步骤解答应用题。

师巡视。

个别指导。

集体订正。

2、出示。

停车厂原来停有小轿车37辆,面包车25辆,开走了16辆,还剩多少辆?

生独立解答。

四、总结。

总结本节课复习的内容。明确解答两步应用题的思路。

五、作业。

数学教案-两步应用题三综合练习课

我们曾和美国老师教学交流时正好美国老师执教了类似于本节课的例题。他们是用的模板“dbi”,就是一节课只通过一个问题,整个一节课只解决这一道题,日本也有这种模式。主要是让孩子操作学具或画图来自己理解题意,解决问题。

我们在课前集体备课时借鉴了这样教法,给孩子一道纯文字的应用题。比如:学生站4排,每排有6人,有这样的3个方阵队伍,问孩子一共有多少人。我们呈现给孩子的是纯文字的,是没有图的。我们让孩子读完题目之后,让孩子自己画图去理解题目的意思。那么孩子可能出现会这样进行解题:第一种方法,就是他们也会画图,先用4×6得到每个方阵有24人,再用24×3得到一共有72人;第二种方法呢就是他们把图不这样看,连起来看,把3个方阵的一排6人连起来看成一长排,先用3×6得到一长排有18人,再用18×4得到一共有72人;还会有孩子想到第三种方法,先用3×4得到一共有12排,再用12×6得到一共有72人。

我们要求于不管用哪种方法,但是要求孩子一定要能说出每道算式的道理,要求有合理的数量关系,那都是可以成立的。比如在课上,可能会出现的第三种解法14×4×2的情况,因为没有合理的关系式解释,我们认为在数学上这是说不通的,这种接法就不成立,那就会和其他两种方法进行对比说明,强调要有关系式进行合理的解释。就是从“文——图——算式——图”但是由于文化背景不同,美国的小学、中学老师会认为由于孩子的`认知水平的发展,这三种方法都对,而大学老师却认为只有前面两种对。所以后来我们又做了调整,完全回归到我们自己的教材,让孩子先读图,从图中寻找、整理信息,然后再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就是从“图——文——算式——图”。

两种思想的碰撞出了出发点不同,属于殊途同归。至于那种更合适,这真的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今天的这种尝试,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开拓了我的眼界。很感谢朱岩老师为我们带来的这样一节课,给了我们一个重新思考、学习的机会。

六年级数学教案之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应用题

使学生初步学会综合算式解答两步应用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分析应用题,依题意列出综合算式。

确定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正确使用小括号。

投影片或教学课件。

一、复习沟通,建立联系

出示下面文字题,让学生独立列出综合算式,并请一名同学说一说分析的思路。

(1)42乘5,再加上36,和是多少?

(2)75与25的和乘78,积是多少?

二、探索知识,领悟方法

1、学习例4,出示题目,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1)如果学生中既有分步解答,又有用综合算式解答的`,教师就让列综合算式的学生说一说怎样想的。其他同学补充或提出不同的意见,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总结:解答这样的两步应用题,既可以用分步算式解答,也可以用综合算式解答。

小组汇报:一个小组汇报,其他组做出补充或提出合理的建议。最后教师小结:要列成一个综合算式,实际上就是把分步解答的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首先要弄清先算什么。

2、独立思考: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应用题和解答两步文字题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3、练习

让学生独立解答做一做中的题目,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三、应用知识,掌握方法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二十一的第6、7、8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师生交流,突出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板书设计:

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应用题

1203=40(棵)=1203

=40(棵)

答:平均每次要浇40棵。

数学教案-列方程解两步应用题一

例1解:设原有的为x千克。

原有的重量-卖出的重量=剩下的重量第一步:弄清题意,找出。

x-5×7=40未知数,并用x表示;

x-35=40第二步:找出数量之间的。

x=35+40相等关系,列方程;

x=75第三步:解方程;

答:商店原有75千克饺子粉第四步:检验,写出答案。

数学教案-列方程解两步应用题一

教学难点:找出应用题中的等量关系。

教具准备:教学过程:

1.口头解下列方程(小黑板出示)。

x-35=40x-5×7=40。

15x-35=4020-4x=10。

2.出示复习题。

(1)读题,理解题意。

(2)引导学生用学过的方法解答。

(3)要求用两种方法解答。

(4)集体订正:

解法一:35+40=75(千克)。

解法二:设原来有x千克饺子粉。

x-35=40。

x=40+35。

x=75。

答:原来有75千克饺子粉。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读题理解题意。

(2)提问:通过读题你都知道了什么?

(3)引导学生知道: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题中涉及到“原有饺子粉、卖出饺子粉和剩下饺子粉;原有饺子粉重量去掉卖出的饺子粉重量等于剩下的饺子粉重量。根据理解题意的过程教师板书:

原有的重量-卖出的重量=剩下的重量。

(4)教师启发:等号左边表示什么?等号右边表示什么?(引导学生回答:等号左边表示剩下的重量,等号右边也表示剩下的重量,所以相等。)。

(5)卖出的饺子粉重量直接给了吗?应该怎样表示?(引导学生回答:卖出的饺子粉重量没有直接给,应该用每袋的重量乘以卖出的袋数)把上面的等式改为:

原有的重量-每袋的重量×卖出的袋数=剩下的重量。

(6)启发学生把已知条件在关系式下面注出来。然后引导学生说出要求的问题用x表示即设未知数,教师说明怎样设未知数。

(7)引导学生根据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

(8)让学生分组解答,集体订正时板书如下:

解:设原来有x千克饺子粉。

x-5×7=40。

x-35=40。

x=40+35。

x=75。

答:原来有75千克饺子粉。

(9)引导学生自己看118页例2上面一段话,提出问题:你能用书上讲的检验方法检验例题1吗?引导学生自己检验。之后请几位学生汇报结果。都认为正确了再板书答语。

小结: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关键是找出应用题中相等的数量关系)。

2.教学例2。

小青买2节五号电池,付出6元,找回0.4元,每节五号电池的价钱是多少元?

(1)读题,理解题意。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付出”、

“找回”等词的含义。

(2)提问:要解答这道题关键是什么?(找出题中相等的数量关系)。

(3)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4)学生自己解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5)汇报解答过程。汇报中引导学生讲解题思路,注意照顾中差生。

(6)教师总结订正。如果发现有列:2x=6-0.4和2x+0.4=6两种。

方程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比较那种方法简单,并强调用较简单的`。

方法解答。

3.学生自己学26页上面一段话,回顾上边的解题过程,总结列。

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总结后投影出示:

数学教案-两步应用题三综合练习课

3.渗透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

灵活运用两种解题方法,选择最佳解题方案.。

教学难点。

正确分析数量关系,选择最佳方案.。

教学过程。

一、做一做,说一说.。

学生甲98-48=50(米)学生乙48+45=93(米)。

50-45=5(米)98-93=5(米)。

学生解答后,教师可请学生先分析数量关系,再说说解题思路和每个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二、设疑激发兴趣.。

经过认真思考审题后,大部分学生第一道题选择第一种方法解答,如下:

96-16=80(个)80-38=42(个)。

答:还剩42元.。

第二道题选择第二种方法解答,如下:

25+5=30(元)50-30=20(元)。

答:应该找回20元.。

为了提高学生识别能力,教师可再出一组题让学生独立选择方法做.。

3.王老师买口琴用了48元,买笛子用了36元,给售货员100元,应该找回多少钱?

4.河里有40只鸭子,先上岸7只,又上岸13只,这时河里有多少只鸭子?

三、巩固发展.。

1.食堂有38筐萝卜.午饭吃了9筐,晚饭吃的萝卜的筐数跟午饭同样多,还剩多少筐?(要求用多种方法解答,并比较哪种方法简便)。

请同学们做在课堂练习本上,然后分别请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如:学生可能做出如下几种解法.。

同学们可能做出以下几种方法:

四、比较沟通联系.。

五、试着做一做.。

1.一支铅笔4角钱,一块橡皮2角钱,小华买了2支铅笔,一块橡皮,一共用了多少钱?

数学教案-列方程解两步应用题一

(4)检验,写出答案。

4.完成26页的“做一做”

小黑板出示:商店原来有15袋饺子粉,卖出35千克以后,还剩。

40千克,每袋面粉重多少千克?

(1)学生独立解答。

(2)集体订正,强化解题思路。

三、巩固发展。

2.完成练习七第1题,在书上填写,集体订正。

3.按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步骤学生独立做练习七4题,集体订正结果。

四、全课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五、布置作业。

练习七第2题、3题。

六、课后记事:

七、板书设计。

数学教案-两步应用题三综合练习课

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行程问题的应用题;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解答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培养学生灵活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加强对这类应用题的训练。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口算。

6.4+3.60.48÷166.3+2.45+3.7。

32×2.57.3-0.982.5×6-2.5。

7.5÷153.6÷1.80.15×7×4。

二、课堂练习。

1、揭示课题:相遇问题练习课。

指名读题。

指导画线段图。

学生独立列式,说说思考方法。

(2)议题:甲车先开出1小时后乙车才开出,再经过3小时相遇,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该怎样画线段图。

怎样求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两辆汽车从相距30千米的两地相背开出,3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画线段图。

要求3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就是求什么?

(4)把题1改成已知两车速度和两地距离,求相遇时间的.应用题。

学生列式,并说出数量关系式。

2、练习(做在作业本上)。

(1)改编p62第10题。

(2)条件稍有变化p63第11题。

(3)行程方向变化,实质一样p62第12题。

(4)行程方向一致,速度不同,需作图帮助理解p64第13题。

以上四题,学生独立解答。

学生如有困难可先作提示,再按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画一下图,想想先算什么,后算什么。辅导差生。

3、综合练习。

p64第14、15题。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辅导。

三、小结。

今天我们进行了解答应用题的练习。大家要注意,无论是解答什么样的应用题,一定要在弄清题意、认真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解答。当题目比较复杂,可以画出线段图来帮助思考。

四、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十四第9题。

五、板书设计:

六、教后感:

五年级数学计划数与实际数的应用题练习课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2、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发展学生的`估计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教具准备:

卡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比较下面数的大小,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456054604560()4460。

4560()64504560()4520。

2、把下面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1240214012042104。

二、练习:

1、老师出示四个数字,请同学先组成大小不同的数,然后两个两个进行比较。

8、6、0、5。

2、学生先独立进行组数练习,然后同桌两人分别拿出一个数进行比较。

3、你能把这些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吗?

4、做书上“想想做做”的第7题。

你能根据下面的统计回答问题吗?先说给同桌听,再在班级里进行交流。

5、做书上“想想做做”的第8题。

请同学们按照五岳的高度从高到低排一排?

西岳华山米北岳恒山米。

中岳嵩山1440米东岳泰山1524米。

南岳衡山1290米。

6、根据这些天所学的内容,你能也来出几道题目考考你的同学吗?

(同学之间相互出题、做题)。

三、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完成“想想做做”的第7、8两题。

五、教学后记:

小学二年级数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

(一)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比较容易的两步应用题,理解数量关系,掌握解答方法,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二)。

(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分析数量关系。

难点:理解数量关系。

(一)复习准备

补充问题,再解答

1.商店里有24个皮球,卖出20个,________?

24-20=4(个)

答:还剩4个。

2.商店里有4盒皮球,每盒6个,________?

6×4=24(个)

答:一共有24个皮球。

生答:商店里有4盒皮球,每盒6个,卖出20个,还剩多少个?

(二)学习新课

1.出示例2

例2商店里有4盒皮球,每盒6个,卖出20个,还剩多少个?

问: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先干什么?

生答:读懂题意。

师说:请同学们自由读题,读懂题意的同学就坐好。(指名一同学读题)

问:读懂题意再干吗?

生答:划出已知、求。

师问:谁来说说这道题的已知、求?

生答:第1个已知条件是:商店里有4盒皮球。第2个已知条件是:每盒6个。第3个已知条件是:卖出20个。所求问题是:还剩多少个?(同时打出相应的`投影图或p7实物图)

教师问:明确了这道题的已知、求,接下来要做什么工作?(分析数量关系)

教师问:这个工作非常重要,只有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才能正确解答。请同桌同学讨论一下这道题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集体讨论,教师板书:

(1)商店一共有多少个皮球?

6×4=24(个)

(2)还剩多少个?

24-20=4(个)

答:还剩4个。

教师总结: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要先认真读题,找准已知、求,再想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一定能正确解答出应用题。

(三)巩固反馈

1.做一做

小明有6套画片,每套3张。送给同学5张,现在有多少张画片?

(1)先读题。

(2)划出已知、求,小学数学教案《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二)》。

(3)想想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学生说解题思路:根据小明有6套画片,每套3张,可以先求出一共有多少张画片,再根据送给同学5张,可以求出现在有多少张。自己在课堂练习本上解答。教师巡视检查。注意要把相同加数写在前面。

2.改一改

问:能不能将第3个已知条件改一改,变成另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小明有6套画片,每套3张。又买来4张,现在有多少张?

独立在课堂练习本上解答。

3.两步计算

84-19+6 76-(28+20)

52-4×6 81-36÷6

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说说下面的应用题先算什么

(1)工厂先盖了5排房,每排9间。又盖了15间,一共盖了多少间房?

(3)食堂买来60棵白菜,吃了56棵。又买来30棵,现在有多少棵?

(4)商店里有9袋乒乓球,每袋5个。卖了28个,现在还有多少个乒乓球?

5.判断哪个列式正确

学校有5盒乒乓球,每盒9个,又买来1盒乒乓球,现在有多少个?

(1)9×5+1 (2)9×5+9

(3)5+1×9 (4)5×9+9×1

如果学生判断不出,可用红笔圈出1盒,如果有同学判断正确,要大力表扬,告诉学生做应用题一定要认真审题。

6.比赛

看谁算得又正确,又迅速。

(1)同学们做了40朵花,送给托儿所30朵,还剩多少朵?

(2)同学们分5组做纸花,每组做8朵。送给托儿所30朵,还剩多少朵?

(3)老师出了20道乘法算式,16道除法算式。小华算了32道,还有几道没算?

(4)老师出了4栏算式,每栏9道。小明算了34道,还有几道没算?

(5)同学们做了16只红风车,20只花风车。送给幼儿园18只,还有多少只?

(6)同学们分4组做风车,每组做9只。送给幼儿园18只,还有多少只?

做得快的同学可以思考下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1)读懂题意;

(2)找准已知、求;

(3)分析数量关系即想想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4)解答这四步来学习。在巩固反馈过程中,先做一道练一练,完全仿照例2来解答,再让学生把练一练改一改,进一步理解数量关系,接着通过两步计算式题,找中间问题、判断、比赛等大量练习,巩固新知,最后给做题快的同学出一道虽然是3个已知条件,但用一步计算的应用题用以检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数量关系。

板书设计

小学二年级数学减法计算和连续两问应用题练习教案

1、使学生巩固笔算减法和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连续两问应用题的解题方法,能正确地解答连续两问的.应用题。

一、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习了万以内的口算加、减法和笔算加法,还学习了连续两问的应用题,今天就对这些内容来进行练习。

二、计算练习

完成练习十五第11题、第12题。

三、连续两问应用练习

1、解答练习十五第13题。

(2)要根据什么求第二个问题花皮球多少个?怎样列式?

(3)为什么要用红皮球的个数和题中的另一个条件来求第二个问题花皮球有多少个?

3、解答练习十五第15题。

4、小结:解答连续两问的应用题,先要根据条件求第一个问题,再根据第一个问题的得数笔另一个条件求第二个问题。

四、课堂练习:练习十五第16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两步应用题》教案

9、阿姨买了8盒巧克力,每盒20粒,一共有多少粒?吃了28粒,还剩多少粒?

10、有一条长38米的绳子,剪成每段长4米的绳子,可以剪成这样的几段?还剩几米?

11、一个正方形花圃,边长是15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15、一副手套7元,一双运动鞋77元,一双运动鞋的价钱是一副手套的几倍?

16、一个节火车车厢可以装60吨货物,要运480吨货物,需要几节车厢。

19、美术组有24人,体育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4倍,两个组共有多少人?

小学三年级数学《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文字题》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课本第42页例5、例6。

教学要求:

掌握在列综合算式时使用中括号的方法。培养学生综合列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课本43页第1题。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只列式不计算。

(1).3.84与1.2的4倍的和是多少?

(2).3.84与1.2的'和的4倍是多少?

(3).4.5加上0.8乘以1.25的积,结果是多少?

(4).4.75乘6的积,减去1除以5的商,差是多少?

(5).12.4去乘2.2的积,再被1.1除,结果是多少?

3、用文字叙述下面式题。

(1)10?2.5?3(2)(10?2.5)?3。

(3)2.1?4.2?0.2(4)2.1?(4.2?0.2)。

将(1)与(2)、(3)与(4)区别,强调文字叙述要突出运算顺序。

二、新授。

1、揭示课题。

2、出示例5。

例5:2.4与0.48的差乘以5,所得的积去除12,商是多少?

师生分析:

(1).这道题的“结果”是求什么?(求商)。

(2).求商必须要知道什么?(被除数和除数)。

(3).这里的被除数和除数分别是什么?(被除数是12,除数是2.4与0.48的差乘以5)。

(5).先算2.4与0.48的差,该怎么办?

(6).在这道题里要先求除数,又该怎么办?

(7).列式:

12?[(2.4?0.48)?5]。

指导看书。

小结:列式解文字题要注意在一个句子里若有两种运算同时出现时,有指明“和、差、积、商”的,应该先算。列综合算式时要用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题意加以对照,如果题意与运算顺序不合的,就要用括号加以调整,使必须先算的部分得到先算。列式时还要注意“?”、“?”,有时会采取“逆读法”叙述。

三、巩固练习。

1、课本做一做第1题。

2、练习十一2、3、6题。

课后小结:

小学二年级数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

(一)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比较容易的两步应用题,理解数量关系,掌握解答方法。

(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分析数量关系。

难点:理解数量关系。

补充问题,再解答。

1.商店里有24个皮球,卖出20个,xxxxxxxx?

答:还剩4个。

2.商店里有4盒皮球,每盒6个,xxxxxxxx?

6×4=24(个)。

答:一共有24个皮球。

生答:商店里有4盒皮球,每盒6个,卖出20个,还剩多少个?

1.出示例2。

例2商店里有4盒皮球,每盒6个,卖出20个,还剩多少个?

生答:读懂题意。

师说:请同学们自由读题,读懂题意的同学就坐好。(指名一同学读题)。

问:读懂题意再干吗?

生答:划出已知、求。

师问:谁来说说这道题的已知、求?

生答:第1个已知条件是:商店里有4盒皮球。第2个已知条件是:每盒6个。第3个已知条件是:卖出20个。所求问题是:还剩多少个?(同时打出相应的投影图或p7实物图)。

教师问:明确了这道题的已知、求,接下来要做什么工作?(分析数量关系)。

教师问:这个工作非常重要,只有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才能正确解答。请同桌同学讨论一下这道题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集体讨论,教师板书:

(1)商店一共有多少个皮球?

6×4=24(个)。

(2)还剩多少个?

答:还剩4个。

教师总结: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要先认真读题,找准已知、求,再想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一定能正确解答出应用题。

(三)巩固反馈。

小明有6套画片,每套3张。送给同学5张,现在有多少张画片?

(1)先读题。

(2)划出已知、求。

(3)想想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学生说解题思路:根据小明有6套画片,每套3张,可以先求出一共有多少张画片,再根据送给同学5张,可以求出现在有多少张。自己在课堂练习本上解答。教师巡视检查。注意要把相同加数写在前面。

小明有6套画片,每套3张。又买来4张,现在有多少张?

独立在课堂练习本上解答。

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1)工厂先盖了5排房,每排9间。又盖了15间,一共盖了多少间房?

(3)食堂买来60棵白菜,吃了56棵。又买来30棵,现在有多少棵?

(4)商店里有9袋乒乓球,每袋5个。卖了28个,现在还有多少个乒乓球?

学校有5盒乒乓球,每盒9个,又买来1盒乒乓球,现在有多少个?

(1)9×5+1(2)9×5+9。

(3)5+1×9(4)5×9+9×1。

如果学生判断不出,可用红笔圈出1盒,如果有同学判断正确,要大力表扬,告诉学生做应用题一定要认真审题。

看谁算得又正确,又迅速。

(1)同学们做了40朵花,送给托儿所30朵,还剩多少朵?

(2)同学们分5组做纸花,每组做8朵。送给托儿所30朵,还剩多少朵?

(3)老师出了20道乘法算式,16道除法算式。小华算了32道,还有几道没算?

(4)老师出了4栏算式,每栏9道。小明算了34道,还有几道没算?

(5)同学们做了16只红风车,20只花风车。送给幼儿园18只,还有多少只?

(6)同学们分4组做风车,每组做9只。送给幼儿园18只,还有多少只?

做得快的同学可以思考下题。

(1)读懂题意;。

(2)找准已知、求;。

(3)分析数量关系即想想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4)解答这四步来学习。在巩固反馈过程中,先做一道练一练,完全仿照例2来解答,再让学生把练一练改一改,进一步理解数量关系,接着通过两步计算式题,找中间问题、判断、比赛等大量练习,巩固新知,最后给做题快的同学出一道虽然是3个已知条件,但用一步计算的应用题用以检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数量关系。

小学三年级数学的综合练习教案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东西南北方向的`认识。

2、进一步熟练根据路线图描述行走路线。

过程:

一、练习:

1、谁来说说前面两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2、老师给知一个方向(画图:邮局在百货大楼的东面),学生说出其他的3个方向。

3、看图说方位:出示挂图,同桌互相说说谁在谁的哪一边。

4、分组活动:送回家(用东西南北卡片)。

二、综合练。

1、观察第2页天安门广场图,请根据示意图指出东西南北。

2、你能说说这幅天安门广场图中哪个建筑物分别在哪边吗?

3、第6页第3题:

4、第7页第4题:

观察中国地图,先找出五岳。

现在告诉你中岳是嵩山,你能根据这个说说其他的山分别是什么岳吗?比一比,谁说得对!

讲评。

5、引导学生阅读:你知道吗?

三、总结。

四、课后。

在中国地图上找一找东西南北著名的旅游区。

数学连续两问应用题练习的教案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相应的解题规律,更好地掌握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能正确解答基本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和解答分数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和解答分数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基本训练。

二、基本题练习。

三、综合练习。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

1、口算。

做练习十的12题。

2、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习了基本的分数乘、除应用题,这节课我们将重点解答分数乘除应用题。

3、基本训练。

(1)问:解答分数应用题一般是怎样想的'?

(2)说单位“1”和数量关系式。(题目见幻灯)。

指出:确定了单位“1”和数量关系式就可以根据数量关系来解答分数应用题了。

1、做练习十13题。

2、做练习十第15题。

学生独立写出数量关系式并解答。

强调:,单位“1”已知的类型直接用乘法解答,单位“1”未知的类型一般用方程解答。

3、补充应用题。

(1)先说出哪个数量是单位“1”,再说出数量关系式。

苹果数棵数是果树棵数的1/5。

(2)根据上面的条件,补充一个条件和问题。

使得它成为用乘法解答的应用题。

使得它成为用方程解答的应用题。

1、做练习十16题。

问:这两个问题在解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列式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

指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解答时要把单位“1”的数量当除数。

这节课练习了什么内容?你进一步了解了哪些知识?

练习十14题。

课后感受。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们进一步了解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和几倍的问题也能归为单位“1”求。

五年级口算综合练习数学教案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巩固制作这三种简单的统计图。

教学步骤。

一、基本练习。

口答。

(1)常见的统计图有哪几种?它们各有什么优点?

(2)如果已知几个数量并列,不相关联,只要求表示数量的多少,例如各年级人数,那么制作哪种统计图最好?(条形统计图。)。

二、指导练习。

教科书第71页练习十四第4题。

第4题,先由同学们报出自己的身高(课外要求同学们量出身高),在黑板上依次板书身高数据。再根据此题提供的统计表进行统计,并填人统计表中。集体订正后,再画成条形统计图。

三、全课总结(略)。

统计二。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统计图表的意义和作用;

2、能看懂图表,理解数量间的关系和事物的发展变化趋势;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语言表达等能力,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总复习统计与生活活动课。

[评析]:统计与生活这节课是在六年级学生学完统计单元知识知识后,所设计的一节活动课。根据大纲要求和新课程实施标准,统计内容要求学生掌握制图的程序,制图要求很底,重要的是学生能根据统计图所提供的图象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

[教学重点]:能根据图形化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教学难点]:扩充信息量,更好地解决课堂宽入窄出的矛盾。

[教学过程]:

一、课前社会调查,搜集信息。

[评析]:课前,学生通过社会调查,搜集了各自感兴趣的数据,以文字叙述式或表格式上传到校园网,使信息达到共享的层面,为课上制作统计图作准备。在社会调查活动中,学生摆脱了以往数学学习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模式,跨越了封闭的教材,将数学信息的来源扩展到生活这一广阔天地,这样,一个立体化、多样化、生活化、信息化的大教材呈现在学生面前,使他们逐步感受到:数学本就是来源与生活,生活中处处皆数学。学生在广阔的生活背景下,尽情地感受数学,品味数学的价值。

二、导入。

1、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位老朋友,(录象出现我校新闻播音员的图象)问:你们认识他吗?看他今天为我们带来了什么消息?(播放录象:本校爱心捐款情况统计,本校小数报订阅情况统计.逐步将声音变为画外音,画面上是两幅条形统计图)。

2、师:你从刚才的新闻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3、师:可见,统计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今天,我们就利用网络环境一起研究统计与生活(出示课题)。

[评析]:学生的学习活动是由教师和学生所组成的共同体完成,其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美国教育家托兰斯说过:学习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学生主动观察、反复思考、探索事物的强大动力,是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先导。新课程标准也说:有效的学习应该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这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学佚始,用学生所熟悉的播音员来引起他们的好奇心,通过新闻的播报和统计图的出现有意识地把学生的生活与统计联系起来。

三、学生制图和交流。

2、师:你对哪些信息感兴趣?说说看。

3、师:刚才你们浏览的信息都是原始的数据,那有什么好办法,能让人们一目了然的看出数据之间的联系、事物的发展、变化的情况呢?(用统计图)。

4、师:那么,你准备用什么形式的统计图来处理哪条信息?为什么?

[评析]:当实践活动回归课堂后,新一轮的体验又开始了,请同学们利用计算机完成图形操作,从而使抽象的数据图形化,把数与形紧密结合,为学生分析信息提供强有力的表象支撑。由于小学阶段对学生的制图要求教低,同时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在现实生活中很少需要人们手工绘图,所以,我们认为:关键是要让学生掌握制图的程序。基于此,我们在设计的课件,都是让学生对计算机发出各种制图指令计算机根据指令自动生成准确而又美观的统计图,这样就利用现代技术媒体代替了手工操作过程,解放了课堂大量的时间,使学生在课内进行充分的交流和分析。

5、师:下面,你可以大显身手,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信息,点击我们来制图,用你喜欢的.统计图进行整理,然后将制好的统计图上传到校园网与大家共享,再根据自己或他人的统计图提供的数据在我要留言栏内进行分析。(在学生制图过程中,教师打开留言,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人机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4、师:谁愿意展示自己的作品?

(学生介绍:我是用----的形式来整理----号数据,从这张统计图所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出------------------------------------------。

当学生介绍时,老师将他的作品切换到大屏幕)。

等)。

2、师:老师在网上还见过其他形式的一些统计图,我已经把它下载到我们的信息,想看看吗?那就请点击我们的信息,打开信息提交者为吴蕾英的信息去看一看吧。

3、师:你看到了哪些形式的统计图?

[评析]:学生的生活层面毕竟是浅层的,无论知识还是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在这一环节的活动中则体现了教师的合作者、帮助者的作用,将课堂学习和知识体系延伸到课本以外,提供给学生更多的信息。以保持长效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

五、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研究,我对统计与生活的关系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课后,我将把我的感受写成小论文,上传到校园网中的教学论文栏目,与大家共同探讨。同学们如果对某一问题还有兴趣,可以继续深入研究,将你的研究成果也上传到校园网的数学小博士乐园与大家分享你的成功喜悦。

统计图的综合练习五年级数学教案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巩固制作这三种简单的统计图。

一、基本练习。

口答。

(1)常见的统计图有哪几种?它们各有什么优点?

(2)如果已知几个数量并列,不相关联,只要求表示数量的多少,例如各年级人数,那么制作哪种统计图最好?(条形统计图。)。

二、指导练习。

教科书第71页练习十四第4题。

第4题,先由同学们报出自己的身高(课外要求同学们量出身高),在黑板上依次板书身高数据。再根据此题提供的统计表进行统计,并填人统计表中。集体订正后,再画成条形统计图。

三、全课总结(略)。

统计二。

1、进一步理解统计图表的意义和作用;

2、能看懂图表,理解数量间的关系和事物的发展变化趋势;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语言表达等能力,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总复习统计与生活活动课。

[评析]:统计与生活这节课是在六年级学生学完统计单元知识知识后,所设计的一节活动课。根据大纲要求和新课程实施标准,统计内容要求学生掌握制图的程序,制图要求很底,重要的是学生能根据统计图所提供的图象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

[教学重点]:能根据图形化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教学难点]:扩充信息量,更好地解决课堂宽入窄出的矛盾。

[教学过程]:

一、课前社会调查,搜集信息。

[评析]:课前,学生通过社会调查,搜集了各自感兴趣的数据,以文字叙述式或表格式上传到校园网,使信息达到共享的层面,为课上制作统计图作准备。在社会调查活动中,学生摆脱了以往数学学习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模式,跨越了封闭的教材,将数学信息的来源扩展到生活这一广阔天地,这样,一个立体化、多样化、生活化、信息化的大教材呈现在学生面前,使他们逐步感受到:数学本就是来源与生活,生活中处处皆数学。学生在广阔的生活背景下,尽情地感受数学,品味数学的价值。

二、导入。

1、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位老朋友,(录象出现我校新闻播音员的图象)问:你们认识他吗?看他今天为我们带来了什么消息?(播放录象:本校爱心捐款情况统计,本校小数报订阅情况统计.逐步将声音变为画外音,画面上是两幅条形统计图)。

2、师:你从刚才的新闻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3、师:可见,统计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今天,我们就利用网络环境一起研究统计与生活(出示课题)。

[评析]:学生的学习活动是由教师和学生所组成的共同体完成,其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美国教育家托兰斯说过:学习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学生主动观察、反复思考、探索事物的强大动力,是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先导。新课程标准也说:有效的学习应该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这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学佚始,用学生所熟悉的播音员来引起他们的好奇心,通过新闻的播报和统计图的出现有意识地把学生的生活与统计联系起来。

三、学生制图和交流。

2、师:你对哪些信息感兴趣?说说看。

3、师:刚才你们浏览的信息都是原始的数据,那有什么好办法,能让人们一目了然的看出数据之间的联系、事物的发展、变化的情况呢?(用统计图)。

4、师:那么,你准备用什么形式的统计图来处理哪条信息?为什么?

[评析]:当实践活动回归课堂后,新一轮的体验又开始了,请同学们利用计算机完成图形操作,从而使抽象的数据图形化,把数与形紧密结合,为学生分析信息提供强有力的表象支撑。由于小学阶段对学生的制图要求教低,同时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在现实生活中很少需要人们手工绘图,所以,我们认为:关键是要让学生掌握制图的程序。基于此,我们在设计的课件,都是让学生对计算机发出各种制图指令计算机根据指令自动生成准确而又美观的统计图,这样就利用现代技术媒体代替了手工操作过程,解放了课堂大量的时间,使学生在课内进行充分的交流和分析。

5、师:下面,你可以大显身手,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信息,点击我们来制图,用你喜欢的统计图进行整理,然后将制好的统计图上传到校园网与大家共享,再根据自己或他人的统计图提供的数据在我要留言栏内进行分析。(在学生制图过程中,教师打开留言,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人机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4、师:谁愿意展示自己的作品?

(学生介绍:我是用----的形式来整理----号数据,从这张统计图所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出------------------------------------------。

当学生介绍时,老师将他的作品切换到大屏幕)。

等)。

2、师:老师在网上还见过其他形式的一些统计图,我已经把它下载到我们的信息,想看看吗?那就请点击我们的信息,打开信息提交者为吴蕾英的信息去看一看吧。

3、师:你看到了哪些形式的统计图?

[评析]:学生的生活层面毕竟是浅层的,无论知识还是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在这一环节的活动中则体现了教师的合作者、帮助者的作用,将课堂学习和知识体系延伸到课本以外,提供给学生更多的信息。以保持长效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

五、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研究,我对统计与生活的关系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课后,我将把我的感受写成小论文,上传到校园网中的教学论文栏目,与大家共同探讨。同学们如果对某一问题还有兴趣,可以继续深入研究,将你的研究成果也上传到校园网的数学小博士乐园与大家分享你的成功喜悦。

五年级数学计划数与实际数的应用题练习课教案

教学内容:练习四的练习题。

教学目标:

巩固用数学的有关知识及十几减几的内容。

教学重点:能用所学数学知识熟练地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揭题:

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做练习。

二、练习四:

1、第1题:

(1)看图,读题,明确题意。

(2)指名说图意。

(3)列算式解答。

2、第2题:

(1)读题明确图意。

(2)根据问题列算式并解答。

(3)订正答案。

3、第3题:看谁都能算对。

(1)明确题目要求。

(2)学生独立算出得数。

(3)订正答案。(对算得又对又快的学生提出表扬)。

4、第4题:

(1)看图明确要求。

(2)读题,同位两个口头列算式解答。

(3)在书上填写。

5、第5题:

(1)明确要求:找朋友。

(2)口算得数并连线。

(3)订正答案。

6、第6题:在里填上“〉”、“〈”或“=”。

(1)明确要求。

(2)学生独立填写。

(3)订正答案。

7、第7题:

(1)看图,明确图意。

(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3)学生根据图意提问题。

(4)列算式解答。

三、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复习了有关十几减几的内容,做了很多练习。下面请谈一谈你的收获。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用数学。

1、15-7=8(只)15-6=9(只)。

2、15-6=9(个)15-7=8(个)。

4、13-6=7(人)。

课后小记:

小学数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

(一)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比较容易的两步应用题,理解数量关系,掌握解答方法。

(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分析数量关系。

难点:理解数量关系。

(一)复习准备

补充问题,再解答

1.商店里有24个皮球,卖出20个,________?

24-20=4(个)

答:还剩4个。

2.商店里有4盒皮球,每盒6个,________?

64=24(个)

答:一共有24个皮球。

生答:商店里有4盒皮球,每盒6个,卖出20个,还剩多少个?

(二)学习新课

1.出示例2

例2商店里有4盒皮球,每盒6个,卖出20个,还剩多少个?

问: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先干什么?

生答:读懂题意。

师说:请同学们自由读题,读懂题意的同学就坐好。(指名一同学读题)

问:读懂题意再干吗?

生答:划出已知、求。

师问:谁来说说这道题的已知、求?

生答:第1个已知条件是:商店里有4盒皮球。第2个已知条件是:每盒6个。第3个已知条件是:卖出20个。所求问题是:还剩多少个?(同时打出相应的投影图或p7实物图)

教师问:明确了这道题的已知、求,接下来要做什么工作?(分析数量关系)

教师问:这个工作非常重要,只有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才能正确解答。请同桌同学讨论一下这道题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集体讨论,教师板书:

(1)商店一共有多少个皮球?

64=24(个)

(2)还剩多少个?

24-20=4(个)

答:还剩4个。

教师总结: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要先认真读题,找准已知、求,再想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一定能正确解答出应用题。

(三)巩固反馈

1.做一做

小明有6套画片,每套3张。送给同学5张,现在有多少张画片?

(1)先读题。

(2)划出已知、求。

(3)想想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学生说解题思路:根据小明有6套画片,每套3张,可以先求出一共有多少张画片,再根据送给同学5张,可以求出现在有多少张。自己在课堂练习本上解答。教师巡视检查。注意要把相同加数写在前面。

2.改一改

问:能不能将第3个已知条件改一改,变成另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小明有6套画片,每套3张。又买来4张,现在有多少张?

独立在课堂练习本上解答。

3.两步计算

84-19+676-(28+20)

52-4681-366

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说说下面的应用题先算什么

(1)工厂先盖了5排房,每排9

间。又盖了15间,一共盖了多少间房?

(3)食堂买来60棵白菜,吃了56棵。又买来30棵,现在有多少棵?

(4)商店里有9袋乒乓球,每袋5个。卖了28个,现在还有多少个乒乓球?

5.判断哪个列式正确

学校有5盒乒乓球,每盒9个,又买来1盒乒乓球,现在有多少个?

(1)95+1(2)95+9

(3)5+19(4)59+91

如果学生判断不出,可用红笔圈出1盒,如果有同学判断正确,要大力表扬,告诉学生做应用题一定要认真审题。

6.比赛

看谁算得又正确,又迅速。

(1)同学们做了40朵花,送给托儿所30朵,还剩多少朵?

(2)同学们分5组做纸花,每组做8朵。送给托儿所30朵,还剩多少朵?

(3)老师出了20道乘法算式,16道除法算式。小华算了32道,还有几道没算?

(4)老师出了4栏算式,每栏9道。小明算了34

道,还有几道没算?

(5)同学们做了16只红风车,20只花风车。送给幼儿园18只,还有多少只?

(6)同学们分4组做风车,每组做9只。送给幼儿园18只,还有多少只?

做得快的同学可以思考下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1)读懂题意;

(2)找准已知、求;

(3)分析数量关系即想想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4)解答这四步来学习。在巩固反馈过程中,先做一道练一练,完全仿照例2来解答,再让学生把练一练改一改,进一步理解数量关系,接着通过两步计算式题,找中间问题、判断、比赛等大量练习,巩固新知,最后给做题快的同学出一道虽然是3个已知条件,但用一步计算的应用题用以检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数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