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读后感必读书 四年级必读书目爱的教育读后感(大全5篇)

时间:2023-10-07 04:08:02 作者:影墨 评语寄语 2023年读后感必读书 四年级必读书目爱的教育读后感(大全5篇)

很多人在看完电影或者活动之后都喜欢写一些读后感,这样能够让我们对这些电影和活动有着更加深刻的内容感悟。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读后感必读书篇一

1、《稻草人》和其他童话叶圣陶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2、《中国当代儿童诗歌选》张继楼,彭斯远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3、《外国儿童诗选》文成英,李融编选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4、《科学家故事100个》叶永烈少年儿童出版社

5、《中外探险故事精选》伊明选编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6、《无尽的追问》王淦昌着湖南少儿出版社

7、《昆虫记》(法)法布尔着,言小山译人教社大百科全书

8、《我的野生动物朋友》(法)蒂皮.德格雷,黄天源译云南教育出版社

9、《中外战争的故事》张鸿海等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10、《做人与做事》卢勤接力出版社

11、《30天环游中国》郑平等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12、《草房子》曹文轩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13、《第三军团》张之路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14、《巫师的沉船》班马21世纪出版社

15、《糊涂大头鬼》管家琪浙江少儿出版社

16、《木偶奇遇记》(意)卡洛.科洛迪着,杨建民译上海科技教育版社

17、《格列佛游记》(英)乔纳森.斯威夫特着,杨吴成译人教、译林版

18、《福尔摩斯探案全集》(英)柯南道尔,丁锦华译,远流公司

19、《顽皮捣蛋鬼》(德)威廉。布什湖北少儿出版社

20、《七彩的分光》王大珩着湖南少儿出版社

21、《悠长的岁月》贾兰坡着湖南少儿出版社

22、《写给小读者》晓玲玎当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读书的好处

好处1、扩充词汇

它伴随着上面的话题:你读的越多,你碰到的词增加的也就越多。而它们也将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在你每日的词汇中。发音清楚,用词得当在任何工作中都很重要。意识到你可以很自信的跟你的上司说话,这将极大地增加你的自尊心。它甚至有助于你的事业发展。相比那些词汇匮乏、对文学、科学突破和全球事件缺乏敏感度的人而言,那些在各种话题上都很博学、健谈、知识渊博的人更快(也更经常)得到提升。

读书对于学一门新的语言也至关重要。因为非母语者会在文章中碰到词汇,这将让他们的口语和书写更加流畅。

好处2、提高记忆力

好处3、增强分析思维能力

你是否曾经读过引人入胜的推理小说并且在小说读完之前自己就解开了谜题?如果是的话,你就可以通过记录并整理所有提供的细节,利用批判、分析的思维去分析侦探小说。

在评论情节的时候我们同样需要分析细节的能力;来界定它不是一篇好的小说,人物发展是不是切当,故事情节是不是顺畅,等等……。如果你有机会和其他人讨论那本书,你将能很清楚的表明自己的观点,因为你已经考虑过小说所涉及的各个方面了。

好处4、刺激精神

研究表明保持精神亢奋可以减缓(甚至可能避免)老年痴呆症和精神错乱。因为保持你大脑的活跃和忙碌可以防止它失去能力。就像身体的其他肌肉一样,大脑也需要通过锻炼来保持它的强壮和健康,因此那句话“不用就没用”特别适用于你的大脑。研究发现:做谜题、玩游戏例如国际象棋同样有助于刺激大脑认知能力。

好处5、平静内心

读一本好书除了可以让你放松之外,你读的内容也可能给你的内心带来无尽的平静。读心灵书籍可以降低血压并带来一种无尽的平静,而研究表明读自救一类的书有助于帮助人们免受某些情绪失控和轻度的精神疾病的困扰。

阅读的方法有哪些

1.快速泛读(fastextensivereading)

平时要养成快速泛读的习惯。这里讲的泛读是指广泛阅读大量涉及不同领域的书籍,要求读得快,理解和掌握书中的主要内容就可以了。要确定一个明确的读书定额,定额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切实可行,可多可少。例如每天读20页,一个学期以18周计算,就可以读21本中等厚度的书(每本书约120页)。

2.计时阅读(timedreading)

课余要养成计时阅读的习惯。计时阅读每次进行5~10分钟即可,不宜太长。因为计时快速阅读,精力高度集中,时间一长,容易疲劳、精力分散,反而乏味。阅读时先记下“起读时间”(startingtime),阅读完毕,记下“止读时间”(finishingtime),即可计算出本次阅读速度。随手记下,长期坚持,必定收到明显效果。

3.略读(skimming)

略读又称跳读(readingandskipping)或浏览(glancing),是一种专门的,非常实用的快速阅读技能。所谓略读,是指以尽可能快的速度阅读,如同从飞机上鸟瞰(bird'seyeview)地面上的明显标志一样,迅速获取文章大意或中心思想。换句话说,略读是要求读者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可跳过某些细节,以求抓住文章的大概,从而加快阅读速度。据统计,训练有素的略读者(skimmer)的阅读速度可以达到每分钟3000到4000个词。

阅读时,先把文章粗略地浏览一下,看看文章中是否有自己工作和学习需要的或自己感兴趣的资料和信息,然后确定这篇文章是否值得细读。在查找资料时,如果没有充分时间,而又不需要高度理解时,就可以运用略读技巧。“不需要高度理解”并非指略读时理解水平可以很低,而是说略低于一般阅读速度所取得的理解水平是允许的。

一般阅读的目标是在保持一般阅读速度的条件下,获得尽可能高的理解水平,通常达到70%或80%。略读时,理解水平略低一些是预料之中的事,平均理解率达50%或60%就可以了。

读后感必读书篇二

它精致的画面,有趣的书名,深深吸引了我。它就是《荒野的呼唤》。读着读着,我的心在晃动着,被它所感动着。

巴克是一只高贵的王者犬。它身体健壮,体态丰满,生在福中。它的命运掌握在人类手中,它一次又一次地被收留、贩卖,收留、贩卖……它在这复杂的经历中,渐渐地长大了。它看见同伴柯利被咬死,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在一群狗队中,头狗斯皮茨对它冷嘲热讽。终于一次,它忍无可忍,跟头狗斯皮茨交手。它敏捷的身手,机灵的头脑,强壮的身体,让斯皮茨倒在血泊中;它经历了血的考验,它的野性,爆发了!最后,它与狼群交手,它发挥出自己所有潜能,最终,战胜了狗群!它成为了一只真正的王者犬!

轻轻合上这本书,我长叹了一口气,巴克只是一个动物,一只狗,它都有这种精神,我们不妨问问自己:我们有这种精神吗?我们不觉得羞愧?我们不就是缺少这种精神吗?让我们学习巴克,成为一个真正的王者。

野性的呼唤读后感

远古的渴望在激荡,奋力挣脱世俗的锁链,再次从隆冬的沉睡中,唤醒那野性的情愫。这是对一整本书的概括,这本书就是野性的呼唤。

野性的呼唤是一位名叫杰克伦敦的美国人写的。杰克伦敦笔下的巴克充满野性,他是从一只被驯化的南方犬,竟发展到似狗非狗,似狼非狼的野蛮状态。

我觉得这本书虽然是一个动物的故事,但在主题和处理上却与其他的动物故事不同。这本书中,他描写的虽然是动物的世界,但杰克伦敦亲切的巴克的代名词改成了“他”。那时,我就在想杰克是不是想通过对狗的描写,表达出他自身的一些感情吗?读完了整本书后,我又去查了杰克的简介,最后,终于试着理解杰克写作的意图。它通过对巴克的地遭遇和斗争历程描绘,歌颂了英雄主义者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表达了他对获得自由,快乐的渴望。

在我读这本书的时候,似乎在看一部三d电影呢!在巴克被人类残忍打杀时,我不禁心头一紧,担心着巴克还能继续挺下去吗?在巴克与别的狗争雄的时候,我又期待,到底谁才是最后的赢家……仿佛这一切都发生在我的眼前。

不过,在读书的同时,我也在想一个问题?人性为什么是那么的残忍呢?你看,那些主人为了能早时淘到金,每天让那些小狗早出晚归,又不给什么吃的,还让它们睡在冰天雪地里。等它们老了,要死了,不中用了,人们就把它们抛弃,目的就是为了不拖累自己。没死、但奄奄一息的狗,人们就用枪把这些苦役狗打死!可这些狗呢,他们似乎一生下来就是奴隶,一生都在为人类奉献,可人类却残忍的把它们置于死地。人性就是这样,贪婪,懒惰,残忍!

好在,主人公巴克遇上了一个真心爱他的主人桑顿。只要人类真心待动物,动物也会真心待人。瞧!巴克多次在危难时刻连自己的命都不管,冒着生命危险去救桑顿,这不就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吗!如果每个人都能与动物和谐相处,该有多好!

野性的呼唤

看了杰克·伦敦(jacklondon1876-1916)的短篇小说《野性的呼唤》(thecallofthewide),薄薄的一本小书,带来深深的思索。书中描写了一只名叫巴克的狗从一只家养宠物,变成一只适应蛮荒之地艰苦生活的工作犬,最终心中的野性被唤醒而成为一只狼王的故事。使我思考。

人为什么具有向上的精神,渴望挑战,敢于铤而走险,甘愿忍受随之而来的肉体和心灵的折磨?这可能源于原始的本能,即对食物和异性的欲望。在群居野生动物中,经过决斗,勇猛、狡诈的王者可以获得最多的异性和最好的食物。人的最基本的需求也是如此。但是文明社会中的人仅有勇猛、狡诈的品质还不够,更需要拥有智慧、技巧去战胜其他猎手与猎物。

文明社会的人想要得到自己需要的事物,首先要具有能够在蛮荒社会中,在棍子与牙齿的法则下能够生存所必须具备的野蛮本能。这样才能敢于拼搏、敢于争取自己的需求;其次,要拥有智慧。文明社会比蛮荒社会在形式的层面上复杂,虽然两个社会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信奉棍子与牙齿的法则,但如果在斗争中不讲究方式、方法,不适应文明社会形式上的要求,就会失败。

总之,个体想在群体中更好地生活,需要原始的野性,原始的欲望,不要让其被各种因素所束缚,所磨灭。这些因素包括道德因素、客观环境因素;也需要现代的技巧与狡诈,来打败对手,壮大自己。

读后感必读书篇三

我读了林海音写的城南旧事一书,这本书以20世纪20年代的北京城南为背景,有五个短篇组成,透过小主人公英子童稚的眼睛,看成人世界的悲欢离合,温馨动人,启发人性。文中,我最喜欢小主人公林英子,她是个善良天真、富有同情心的孩子。英子是善良的,富有同情心的,她并没有因为秀贞的“疯”儿害怕她,反而和她成为了好朋友,并用她的方式,让秀贞和妞儿相认,还偷了妈妈的金锣子给她做盘缠。体现了她善良、富有同情心的本质。英子是天真的。他和小头坦诚交往,听他讲自我的故事,与他读我们去看海。

我最喜欢的一个短篇是爸爸的花儿落了,应对病逝的爸爸,作为自我,你会有何感想?书中虽然没有明写失去爸爸的痛苦,但却让我的心揪得紧紧的。

花儿谢了还会开,太阳还会爬上来,但我的童年一去就再也不复返了,我青春的小鸟将一去不复返,但是,城南旧事将永远留在我的心里。它就像夏夜里一股春风,让我明白不能错过完美纯真的童年。

小学生必读书目《城南旧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读后感必读书篇四

世间的一切不幸,不论是物质的贫困还是精神的堕落,雨果都称之为“苦难”。而《悲惨世界》是一部厚重的人类苦难“百科全书”,同时它也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即使《悲惨世界》是苦难的“百科全书”,但我们依旧可以从中感受人性的光辉。小说的主人公冉·阿让刚从监狱中服役结束,夜宿在卞福汝主教家里,偷走了主教的银餐具。当警察把形迹可疑,偷走银餐具的冉·阿让带到主教面前时,善良的主教巧妙地替冉·阿让解了围,还把唯一值钱的一对银烛台送给了冉·阿让。正是主教的这一善行感动了冉·阿让,让冉·阿让复仇的火焰熄灭了。在主教身上闪耀着的这种人性的光辉,让人感动。

只要肯做,就一定会成功;只要肯努力,就一定会有所收获。小说中冉·阿让来到海滨蒙特伊城后,成功改进了“黑玻璃饰品”的制造工艺,不仅为自己带来了巨额财富,同时也为小城的发展带来了活力。接着他兴建学校,开设药房,救助穷人,而自己也成为受人爱戴的绅士。读到此处,我内心受到极大的震撼:一个偷主教银器的小偷,经过不懈的努力,最终却成为别人眼中的善人;一个服过十九年苦役的犯人,却可以成功地制造玻璃墨玉。这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勇于去做,勇于去闯,我们就一定可以叩开胜利的大门;只要我们为他人多着想一些,为这个时间多播撒一些善良,这个世界就不会冷冰冰,而我们也会邂逅别人更多的尊重。

文档为doc格式

读后感必读书篇五

1、《骑鹅旅行记》(瑞典)塞·拉格洛夫著,王泉根译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2、《汤姆·索亚历险记》(美)马克·吐温著,钟雷主编哈尔滨出版社

3、《捣蛋鬼的日记》(意)万巴著,思闵译中国社会出版社

4、《小王子》(法)圣埃克苏佩里著,马振聘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5、《哈里·波特与魔法石》(英)joko罗琳人民文学出版社

6、《生命的密码》谈家桢著湖南少儿出版社

7、《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著李汉昭译华文出版社

8、《父与子》(德)埃·奥·卜劳恩,洪佩奇编译林出版社

9、《大作家史努比》(美)蒙特·舒尔兹中信出版社

10、《再见了,可鲁》(日)秋元良平等南海出版社

11、《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英)刘易斯·卡洛尔著陈伯吹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12、《科学的发现》郭正谊等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13、《高士其科普童话》高士其人民文学出版社

14、《元素的故事》(苏)依·尼查叶夫,滕砥平译湖南教育出版社

15、《中国民间故事》宣仁选编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16、《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与儿童对话》三联书店

17、《世界五千年》段万翰、顾汉松、陈必祥编著少年儿童出版社

18、《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来新夏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

19、《丛林传奇》(英)吉卜林著,徐朴译少年儿童出版社

读书的好处

1、能够使我们增长见识,不出门,便可知天下事。

2、可提高我们的阅读潜力和写作水平。

3、能够使我们变的有修养。

4、能够使我们找到好工作。

5、能够使我们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立于不败之地。

阅读技巧

(1)初读。

通过全文,了解全文大意,利用工具书,结合上、下文自学字词,这样让学生从整体上初步把握文章的内容,同时也对文章的语言、结构、写作目的有一个大致了解,为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打下了基础。

(2)精读。

按自然段边读边想。弄清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关系,进而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做到读懂内容,理清思路,通绕全文。

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疑难,深入思考,解惑释疑。同时对课文的重点段落和美词佳句仔细揣摩,体味文章的思想感情,分析文章的表现形式和写作技巧,吸取文章的精华,进一步对全文加深理解。

(3)悟读。

学生的阅读往往只是停留在字面或文章的表面感受上,并不能做到“真知”读。

学生要理解体会出这些思想内容,只凭故事内容是不会捕捉到的,是要透过语言文字,进行深入思考,从中悟出作者真正的目的。

(4)熟读。

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要多读,达到熟能成诵,消化,使课文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尤其对那些词句优美、文质兼优的课文或段落,应让沉重熟读成诵。以便在便在自己的写作中也恰如其分地套用仿写。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语文教学中的千年古训,也是我们现代人开展读书活动所遵循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