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加气站事故应急预案 天然气事故应急预案(优秀5篇)

时间:2023-10-05 21:19:20 作者:HT书生 活动总结 天然气加气站事故应急预案 天然气事故应急预案(优秀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天然气加气站事故应急预案篇一

公司一旦发生天气然泄漏或燃爆,针对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及灾害,抢险工作立足于依靠自救力量迅速有效地把灾害控制在初起阶段,快速将人员撤离至安全区,防止燃爆,消除泄漏。

总指挥:总经理

副总指挥:工程安保总监

成员:餐饮部、事故发生所在部门领班以上骨干力量和部分义务消防员。

1、发现事故者应在第一时间向大堂副理、消防中心、值班经理报告。

2、操作人员应当立即关闭天然气总阀(挂有标牌)或各分阀(挂有标牌)。

3、若天然气泄漏无法控制,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应当立即拨打“119”和天然气抢修电话报警,并宣布单位进入应急状态,应急小组立即实施救援行动。

4、战斗小组应当根据泄漏影响规模立即划出警戒区,疏散小组引导危险区域的所有人员撤离至上风向的安全区域。

5、疏散小组应当阻止一切车辆及无关人员进出公司,有效制止附近机动车辆发动。任何人在警戒区域内不得使用手机、对讲机、开关电源等一切可能发出火星的电器设备。

6、危险区域人员有条件的应当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7、排险抢修小组和外部救援人员立即对设施进行抢修。

8、医疗救护小组应当对中毒者或受伤者开展救治。对中毒或受伤严重者送医院抢救,或打120求援。

9、如发生闪爆,应严格按照公司“灭火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10、将事故情况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为迅速、有效地处理蒸汽泄漏事故,防止人员伤害发生,减少对周边环境造成环境影响及损失,特制定蒸汽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1、蒸汽泄漏事故是指饭店蒸汽系统管道、阀门、压力容器在、疏水器、电锅炉及附件等出现故障发生蒸汽泄漏,造成一定影响的事故。

2、工程部报修值班人员接到漏汽报修后应立即通知维修人员直到现场,初步判断漏汽原因,并通知综合水暖组领班或工程部总值班。

3、维修人员根据现场情况采取必要措施控制蒸汽泄漏,现场加设警示标志,防止人员、设备出现更大损失,造成人员伤害的及时进行救治。

4、工程部综合水暖领班或总值班接到漏汽通知后应立即赶到现场,指挥、协助维修人员进行抢修,漏汽无法控制需停供蒸汽的,由综合水暖领班或工程部总值班报请工程部经理或饭店总值班同意后通知综合水暖组运行值班人员停供相应区域蒸汽,并通知可能受到影响的相关部门。

5、维修时应首先确认管道、设备内的蒸汽余量,确定没有压力后方可施工,维修部位应局部降温,防止烫伤。

6、维修现场应确保有良好通风,防止高温环境下作业出现危险。

7、维修完成后及时恢复供汽,做好现场清理。

8、查找事故原因,总结教训,对其它可能出现相同故障的部位进行检查,消除设备设施的隐患。

1、泄漏区的电气设备不能随意开关,应保持原状,避免产生火花;

2、迅速扑灭各种明火,停止焊接等明火作业;

3、不得使用金属工具,以免产生火花,不得穿着带钉鞋和化纤衣服;

4、在气体扩散区停止使用电话、手机等通讯工具;

5、冷却高温设备、物体;

6、警戒区内禁止车辆通行,防止排气筒火星和吸烟明火;

7、当天然气大范围泄漏时,应及时扩大警戒区域,并迅速向周围单位、居民区发出险情信号,要求扑灭明火、切断电源、迅速撤离。

1、使用天燃气时对环境要求:

燃气设备应设置在具有耐火、防火性能好的厨房内。房内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不能有第二种火源,要保证用气环境的通风换气。

2、天然气、燃烧废气的成份及其对人体的危害有哪些?

(1)一氧化碳(co)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具有微臭的气体,它是天然气不完全燃烧的产物。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不得大于0.0024%,一氧化碳对人体危害极大,它与人体内血红蛋白的结合力大于氧的结合力,会造成人体组织缺氧,从而使人发生窒息,严重时引起内脏出血、水肿及坏死。由于一氧化碳的特性所致,使人难以觉察它的存在。当中毒后发生头晕、恶心等症状时,即使能意识到是一氧化碳中毒,但往往已经丧失控制行动的能力,不能打开窗通风或呼救。此时若不被人发现,发生死亡事故的可能性很大。

(2)二氧化碳(co2)

二氧化碳是无臭而带酸味的无色气体,是天然气燃烧后的产物。二氧化碳具有麻醉作用,能刺激皮肤和粘液膜。二氧化碳在新鲜空气中含量为0.04%,对人体无害。当燃烧废气充满室内未补偿新鲜空气时,室内二氧化碳增加,氧含量相对减少,会使人发生窒息。

(3)甲烷(ch4)

天然气的主要成份就是甲烷。甲烷对人的生理无害,但有窒息作用。当其在空气中浓度达到10%时,可使人窒息死亡。空气中天然气(甲烷)含量达到5-15%时,遇着火源会发生爆炸。

3、燃气管道、设施为什么不能封闭起来?

天然气的管道、阀门、计量表等设施,需要经常检查、定期的保养。如果将这些设施封闭起来,给检查维修带来不便,发生漏气事故不能及时发现,聚集密闭环境里的天然气,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4、连接燃具的胶管有哪些规定?胶管使用时间长,容易老化裂口而漏气,发生事故,所以使用软管应尽可能短。一般规定不宜超过两米,且不能穿墙。应随时检查胶管情况,如有老化现象,及时更换新管。

5、怎样检查用气设施的漏气

当怀疑气管、阀门等漏气时,可按下述步骤处理:

(1)将燃具(如:灶、热水器等)全部关闭,观察计量气表最后一位数字,经长时间仔细观察应无走动现象。

(2)用肥皂水或高泡洗衣粉水刷在阀门、管道、接头等处,如有鼓泡现象,则有漏气点。

(3)关闭计量气表前面进气阀门,请天然气公司维修人员修理。

(4)不得用明火查漏。

6、天然气大量泄漏时应怎样作应急处理?

(1)接到停气通知或发现突然停气,应关闭用气设备阀门,以免来气后,未燃烧的天然气泄漏到室内。设备老化、损坏也可能造成天然气泄漏。

(2)发现室内泄漏大量天然气时,首先应设法切断气源,打开门、窗,降低空气中天然气浓度,然后通知天燃气公司维修人员处理。不可使用燃具,不能开关电灯,杜绝室内产生火花,以防泄漏气体燃烧爆炸。

7、怎样进行中毒人员的救护?

发现有人天然气中毒时,应先关断气源,打开门窗通风换气,迅速将中毒人员抬离中毒环境,实施人工呼吸,及时送医院抢救。

使用天然气中毒时的症状如下:

轻度:头昏、太阳穴发胀。

中度:头昏、眼球胀痛、恶心、四肢无力,坐卧不安。

严重:昏迷、呼吸困难、休克、缺氧窒息死亡。反复慢性中毒,会使人健康状况变差,记忆力减退。

8、为什么燃气管道、设施经统一安装验收后不能任意改动燃气管道?燃气管道设备的安装,都是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技术规范设计、安装、检验后才投入使用,以确保供、用气设施的严密性及使用安全性。未经天然气公司专业人员现场勘察、整改、检验,用户私自移动管线、设施的安装位置,其严密性、安全性和耐用性都无可靠保障。所以,用户的用气环境改变或需要对天然气设施进行整改,必须按程序在天然气公司申请办理,统一整改验收。用户不得擅自移动燃气设施及扩大用气范围,改变用气性质。

天然气加气站事故应急预案篇二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车间生产使用的天然气,存在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等危险,可能导致重大安全事故.天然气泄漏时,当空气中的浓度达到25%时,可导致人体缺氧而造成神精系统损害,严重时可表现呼吸麻痹、昏迷、甚至死亡。天然气泄漏的原因和特点1)天然气泄漏的原因:

?阀门垫片损坏,出现裂缝,引起泄漏。

?压力表损坏。

?管道破裂。

2)天然气泄漏的特点:

车间主任刘新晓任应急小组组长。

在处理天然气泄漏时,应根据其泄漏和燃烧特点,迅速有效地排除险情,避免发生爆炸燃烧事故。在处理天然气泄漏,排除险情的过程中,必须贯彻“先防爆,后排险”的指导思想,坚持“先控制火源,后制止泄漏”的处理原则,灵活运用关阀断气,堵塞漏点,善后测试的处理措施。.处理天然气泄漏方法:

1)天然气的性质和泄漏规律:扩散的气体遇到火源即可发生燃烧和爆炸。一旦发生爆炸,将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更大的灾害。因此,在处理泄漏的过程中,必须坚持防爆重于排险的思想。

2)由于现场人员走动,铁器摩擦等因素易产生火花,势必造成扩散的天然气燃烧爆炸,不仅排险人员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而且周围的建筑物将遭到毁坏。因此需要设置警戒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严禁车辆通行和禁止一切火源,如禁止开关泄漏区电源。

3)天然气一旦发生泄漏,排险人员到达现场后,主要任务是关掉阀门,切掉气源,如果是阀门损坏,可用生料带缠住漏气处,或用大卡箍堵漏,更换阀门。若是管道破裂,可用木楔子堵漏。

4)及时防止燃烧爆炸,迅速排除险情。现场人员应把主要力量放在各种火源的控制方面,为迅速堵漏创造条件。对天然气已经扩散的地方,电器要保持原来的状态,不要随意开或关;对接近扩散区的地方,要切断电源。

5)用开花水枪对泄漏处进行稀释、降温。

1)小火用干粉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2)大火用喷水或喷水雾。

3)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要把盛有可燃气的容器运离火灾现场。

4)对燃烧剧烈的大火,车间无法救治应及时拨打119火警电话进行求助。公众安全

1)立即将泄漏区周围至少隔离50米。

2)撤离非指派人员。

3)停留在上风向。

4)不要进入地势低洼地区。急救方面

1)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2)呼叫120或者其他急救医疗服务中心。

3)如果患者停止呼吸,应进行人工呼吸

4)如果出现呼吸困难应进行吸氧。

5)脱去并隔离受污染的衣服和鞋子。

6)保持患者温暖和安静。

7)应让医务人员知道事故中涉及的有关物质,并采取自我防护措施。5.应急终止

经应急处置后,现场应急指挥部确认下列条件同时满足时,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报告,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可下达应急终止指令:

a)国家及政府主管部门应急处置已经终止;b)事件已得到有效控制;c)受伤人员得到妥善救治;d)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e)社会影响减到最小。

天然气加气站事故应急预案篇三

1.天然气的特点以及泄漏时造成的危害

天然气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具有易燃、可燃气体的双重性,比空气轻。如发生泄漏能迅速四处扩散,会引起人身中毒、燃烧和爆炸。当天然气泄漏时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25%时,可导致人体缺氧而造成神经系统损害,严重时会出现呼吸麻痹、昏迷,最终导致死亡。

2.天然气车辆发生泄漏紧急情况分类及相应的处理方法

2.1紧急情况分类:

2.1.1车辆出站前发生泄漏;

2.1.2车辆运输途中钢瓶发生泄漏;

2.1.3车辆发生交通事故,钢瓶未出现漏气情况;

2.1.4车辆发生交通事故,钢瓶出现漏气情况时;

2.1.5车辆行驶过程中发生超压状态。

3.应急处理方案

3.1车辆出站前发生泄漏的应急方案:

3.1.1车辆在充装天然气时(未驶出气站时)检查出泄漏但未出现火情时,驾驶员应立即关闭各瓶组阀门,关闭上游环路阀门,同时熄灭发动机,消除附近存在的明火及隐患,通知停止充气。

3.1.2驾驶员立即将事故情况准确地报告给车队安检员、分队长、加气站站长及相关负责人,然后协助气站工作人员作好应对准备。

3.1.3车队安检员、分队长接到通知后,应立即赶往加气站,查找漏点进行堵漏(如泄漏点过大,应采取对泄漏钢瓶进行放散),同时分队长应立即将事故情况报告抢险小组。如安检员和分队长距离加气站较远,则应联系加气站内的技术人员对事故现场处理,驾驶员则应协助气站工作人员进行现场处置,服从气站现场指挥。

离出气站。

3.1.5充气站若发生火情(并非车辆起火),应迅速将车辆驶离现场,通知有关人员配合施救。

3.1.6车辆若在气站发生火灾,驾驶员应第一时间冷静判断是否能完成灭火(比如车内线路起火立即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当判断一时无法扑救时,驾驶人员应按照一级警报立即拨打119报警电话,配合气站消防人员做好施救工作,同时在第一时间向公司领导报告。公司领导向运管等相关部门报告。

3.2车辆运输途中钢瓶发生泄漏的'应急预案:

3.2.1当钢瓶发生泄漏后,车辆必须停下,但停放地点不得靠近机关、学校、厂矿、桥梁、仓库和人员稠密的地方,停车位置应通风良好,停车点附近不能有明火。驾驶员应立即查找漏气点,找到后关闭各瓶组阀门,上游环路阀门,消除泄漏。

3.2.2发生泄漏应立即止漏,如不能控制漏气点,应及时把漏气管段的气体进行放散(放散过程中需设立隔离区,熄灭周边火种),驾驶员在安全范围内进行监护。

3.2.3驾驶员在进行安全监护的同时,要及时准确的把情况报给车队队长。

3.2.4待事故抢险小组到现场后确认事故的严重程度,进行必要的处置,经过技术人员确定无危险隐患后,方可把运输车拖走或开走。

3.2.5车辆若在运输途中钢瓶发生火灾时,驾驶员应立即将车停靠在空旷地带,拨打119求救。首先要射水冷却,并迅速扑灭车辆体的燃烧,再用干粉或直流水枪扑灭气瓶喷出的火焰。在灭火过程中,为了避免爆炸伤人,应划出危险区,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当发现火焰发白,并伴有“吱宁”的声音,车辆有摇晃、颤抖等异常红火时,可能会发生爆炸。在不能有效防止爆炸的情况下,参加扑救的人员和车辆应迅速撤离危险区。

3.3车辆发生交通事故,钢瓶未出现漏气情况的应急预案:

3.3.1当发生交通事故时,驾驶员应首先检查管路、阀门是否漏气。事故现场有明火,首先应该灭火,并立即向122交通事故勘察报警。

3.3.2当车辆未发现漏气情况时,应及时准确地把现场情况报告给分队长,由分队长逐级上报。

3.3.3待分队长和安检员到现场后确认事故的严重程度,确认钢瓶无危险隐患存在,方可继续行驶。

3.3.4若发生的是翻车事故,应听从技术人员的指挥进行吊装,吊装过程严禁产生火花。

3.4车辆发生交通事故,钢瓶出现漏气情况时的应急预案:

3.4.1当发生交通事故时,驾驶员应检查管路、阀门漏气现象。事故现场如有明火,首先应该灭火(初始火情最易控制并扑灭),并立即向122交通事故勘察、119消防火警报警(火势很大时)。

3.4.2当发现钢瓶有漏气情况时,驾驶员无法控制漏气点时,应当关闭除泄漏管路之外其它钢瓶阀门,进行漏气管段的放散,放散的地点尽量避免在城镇或人口密集的地方,如只能在原地进行放散,应对周围设置警戒线,疏散附近居民。在高速路上放散时,至少要把同方向行使的车辆拦截在安全范围外的地方。

3.4.3放散的同时,应立即把现场的情况及时准确地向分队长报告,分队长按事故上报程序的要求逐级上报,并由客服中心通知抢险小组的成员赶往事故现场。待事故抢险小组到现场后确认事故的严重程度,进行必要的处置,经过技术人员确定无危险隐患后,方可把运输车拖走或开走(在此过程中,客服中心应通知就近的燃气成员企业在事故抢险小组到来之前协助抢险)。

3.4.4若发生的是翻车事故,待放散完后,应听从技术人员的指挥进行吊装。

3.5车辆行驶过程中发生超压状态的应急预案:

3.5.1当车辆行驶途中罐体压力过高(超过0.7mpa时),运输车应立

即选择人员稀少、通风良好的位置停车,停车点附近不能有明火。

3.5.2驾驶员打开管路放空阀进行放散,直至压力表显示0.4mpa以下时关闭阀门,放散过程中要设置警戒区域,密切关注下风向人员。

3.5.3驾驶员立即将事故情况准确地报告给分队长和安检员,确认无隐患后方可继续行驶。

4.注意事项

4.1驾驶员应检查车辆自备消防灭火器材是否随车,车辆行驶性能是否发生异常,严禁驾乘人员在气车辆行驶途中,吸烟等违章行为。

4.2对阀门、仪表的日常检查,定期校验。

4.3加强运输、装卸车过程的检查。

4.4加强对驾驶员的安全教育,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车辆和设备。

4.5驾驶员遵守道路交通法规,严禁超速行驶,行驶速度不得超过公司规定的速度60~80公里/小时。

4.6加强对车辆得日常维护,确保刹车、灯光、方向机构等完好。

4.7加强管理,严格作息制度,保证睡眠充足,不疲劳驾驶车辆。

4.8严格按照公司车辆管理办法“安全十八法”管理和调派车辆,选配技术好、责任心强的驾驶人员。

4.9保持车况完好,不带病出车。

5.急救简单处置办法

5.1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5.2呼叫120或者其他急救医疗服务中心。

5.3如果患者停止呼吸,应进行人工呼吸。

5.4如果出现呼吸困难应进行吸氧。

5.5脱去并隔离受污染的衣服和鞋子。

5.6保持患者温暖和安静。

5.7应让医务人员知道事故中涉及的有关物质,并采取自我防护措施。

天然气加气站事故应急预案篇四

近年来,随着经济高速地增长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生态环境要求的日益提升,天然气这一具有优质、洁净和环保等特点的重要能源在我国得到了更为广阔的应用。特别是西气东输、川气东送以及引进俄罗斯天然气等世纪工程陆续的建设,使得天然气市场迅猛扩张。在享受着天然气为人们带来的极大便利时,我们也不得不面对因天然气泄漏造成的许多燃烧、爆炸事故。特别是公用高压天然气管道发生泄漏甚至燃烧、爆炸时,将极大威胁到事故点周围的生命财产安全。对事故的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是最大限度减少损失的关键所在。

对事故现场情况和输气场站仪表的正确判断,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报告天然气管道的泄漏、燃烧、爆炸事故,为救援抢险赢得宝贵时间。

一、事故现场人员通过以下方法判断是天然气泄漏、燃烧、爆炸事故后,应立即拨打天然气公司抢险电话或火警电话119。

1、天然气泄漏判断:高压管道泄漏处有明显泄露气体的气流声,也可能会有泥土飞溅现象发生,城市民用管道天然气中添加了臭味剂,泄漏处还会有浓重天然气味道。

2、天然气燃烧判断:高压天然气管道一般是埋地铺设,燃烧火焰是从地表往上进行扩散,而且伴随有明显的气流声。

3、天然气爆炸判断:爆炸发生后,在爆炸点附近还会有大量的泄漏现象发生。

二、输气场工作人员通过对仪表的监测判断出发生天然气泄漏、燃烧、爆炸事故后,应立即报告公司领导,并采取降压、关阀、泄压等应急措施。

1、如果是进站前的管线发生严重泄漏、燃烧、爆炸事故,会使进站压力迅速下降,进站气量大减。

2、如果是出站后的管线发生严重泄漏、燃烧、爆炸事故,会使出站压力迅速下降,而出站气量大增。

得到天然气管道事故报警或报告后,天然气公司会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派出抢险队伍,并采取相应应急措施:

1、立即将事故报告上级主管领导、各级政府和各政府职能部门。

2、抢险人员迅速到达泄漏现场,正确分析判断事故发生的位置,用最快的办法切断事故管段上下的截断阀,并对事故管段的余气进行泄压放空,必要时可以采取火炬放空方式。

3、事故现场抢险人员同时配合、协调救护人员和消防官兵做好事故地点的抢救受伤人员、指导疏散群众、维护正常秩序的工作,并不间断对泄漏区域进行定点和不定点的天然气浓度检测,及时掌握泄漏浓度和扩散范围,恰当设置安全警戒范围,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4、在危险区域还要通知电力或附近企业立即断电,消除可能产生的其他火源,并不准敲打金属、使用通讯或能产生火花的工具,禁绝一切烟火。

5、当已经起火,天然气泄漏还没有得到控制时,切勿盲目将火全部扑灭,否则,火灭后天然气泄漏出来继续与空气混合,遇火源一旦发生爆炸,后果将不堪设想。正确的扑火方法是:先扑灭外围的可燃物大火,切断火势蔓延的途径,控制燃烧范围,等到天然气泄漏得到控制时,再将火完全扑灭。

6、在抢修队伍领导的指挥下,按照制定的抢修方案和安全措施,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开始进行管道抢修。

7、管道修复后,要确认天然气设施完好无泄漏,阀门启闭也符合要求后才能供气,并用便携式可燃气体报警器对周围阀井、建(构)筑物、地下沟渠等进行天然气浓度检测,确认不存在不安全因素后,撤离现场。

天然气加气站事故应急预案篇五

2、突发事故应急预案试运行管理应急预案

1、一般故障故障现象原因处理措施流程不通

1、阀门故障切断气源检修

2、异物堵塞切断气源疏通管道法兰漏气

1、螺栓未紧或紧偏均匀拧紧

2、垫片损坏或偏置更换盲板漏气

1、盲板质量问题更换

2、密封件问题更换密封件和加密封脂调压阀不起作用

1、连接管问题按操作说明书维修调整

2、膜片损坏更换

3、设定压力与实际不符重新调整

2、突发事故应急预案输气管道在试运行管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突发事故有:管道穿孔爆裂,管道水灾冲断,天然气中毒以及站场遭受雷击,火灾等。天然气站场,阀室属易燃易爆场所,因此,对其防火防爆措施有很多的要求。当天然气与空气混合,达到其爆炸范围后,遇火源即发生燃烧或爆炸。由于天然气燃烧猛烈,扩散速度快,扑救起来极其不易,而且天然气站场,阀室一般均设计在比较偏僻的地区,消防队伍不可能及时赶到。因此,要求全线人员坚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一切防护准备,并根据事故情况不同,认真的分析和正确的判断,从而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一)管道爆裂,天然气大量泄漏的处理:正确分析判断事故发生管段的位置,并迅速派人到现场勘察,及时向站长及东胜分输站值班人员汇报。站长通知距离事故点最近的人员迅速关闭上、下游阀室线路截断阀,组织现场人力对天然气扩散危险区进行警戒,严格控制一切可燃物可能发生的火源,避免发生着火爆炸和事故蔓延扩大。同时通知抢修队进行抢修。

(二)各种原因引起的管线小型漏气的处理小型漏气指的是管线本体、焊缝及阀门、连接法兰因出现很小的砂眼、裂缝和密封不严而引起的漏气,这类问题可采取不停气不放空,用带压堵漏、紧固的方法解决。其主要器具是用半圆顶丝管卡或柔性钢带顶丝管卡。当发生小型漏气时,工作程序如下:通过线路检查发现或地方政府,当地居民报告发现漏气后,迅速掌握漏气的时间、地点,车辆进入道路及当时全线输气状态,由站控室通知供用气单位及上级主管领导,同时通知抢修队带上相应的工器具、设备、材料赶到现场,组织抢修。派人到现场消防警戒(根据漏气点,哪里能先到达,就由哪出车派人)严格控制一切可燃物和可能发生的火源,避免事态的扩大。管卡堵漏只是临时措施,待以后进行管线计划停气检修时再补焊或更换管段。

(三)天然气防中毒措施:硫化氢防毒措施:当场站及管线发生大量气体泄漏时,必须预防硫化氢中毒情况的发生,硫化氢对人体具有全身毒性作用,在机体内可抑制细胞呼吸酶活性,造成组织缺氧,重度中毒可发生呼吸心跳骤停。抢险人员在可燃气体大量泄漏情况下进行抢险作业时,必须穿戴防毒面具,防护眼镜,防静电服等安全措施,在抢险作业时,必须有二个人以上同时在现场。并随时保持联系。当发生中毒事故时,应将中毒人员抬至通风地带进行抢救(如人工呼吸、心脏按摩挤压、清理口鼻污物等),情况严重时应立即送往最近的医院抢救治疗。

(四)天然气站场防雷,防静电措施;静电产生的途径很多,静电所产生的电压可高达几万伏,在有爆炸危险物质的场所内,可能会引爆危险物质,因此防静电安全措施在输气站场的要求是必不可少的,雷电是大自然的静电放电现象,石油工业构筑物及工艺装备等设施遭到雷电袭击时,会产生极高的过电压和极大的过电流,在其波及范围内,可能造成设备或设施的毁坏,导致火灾和爆炸,并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人员伤亡。因此预防雷电袭击是一项重要的安全措施。1.防雷电措施(1)防直击雷措施:装设独立避雷针或架空避雷线,使被保护的构筑物和设备及突出物体(如放空管等)均处于避雷针或避雷线的保护范围内。(2)防雷电感应措施:为防止静电感应产生火花,构筑物和设备及突出物体(如放空管等)均应接到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上。为防止电磁感应产生的火花,在管道连接处如弯头阀门、法兰等应用金属线跨接。(3)防止雷电波侵入的措施:低压线路的电缆或金属管道应与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相连。(4)定期检测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合格及时整改。(5)遇有雷雨天气,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电气设备应断电。(6)电气设备加雷击熔断器.2.防静电措施(1)在有危险气体存在的区域应使用那些不易产生静电的材料。(2)在有防雷接地系统的条件下,可与防静电措施与之共用。(3)工作时穿防静电服,喷静电消除剂或用静电消除装置消除静电。

(五)场站紧急情况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