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主义思想心得体会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实用5篇)

时间:2023-09-23 17:39:15 作者:文锋 心得体会 马列主义思想心得体会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实用5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马列主义思想心得体会篇一

党的十八大立足历史和时代的高度,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在系统总结党的十六大以来实践的基础上,确立了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历史地位,这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历史性决定和历史性贡献。

党的指导思想就是党的旗帜,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就鲜明地主张:我们党应是“主义的结合”,“主义譬如一面旗帜,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党的七大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对中国革命的胜利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党的十五大郑重作出决定:把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六大又把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对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产生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这是一个事关我们党和国家发展前途和命运的重大决定,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必将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的历史征程上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产生极为重要的作用。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日趋明显,进入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各种社会矛盾集中显现、相互交织,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怎样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问题,更加突出地摆在了我们面前。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推向前进,迫切要求思想上有新解放、实践上有新创造、理论上有新发展。科学发展观正是我们党立足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实践充分证明,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指导经济建设的理论,而且是指导各方面建设的理论;不仅是指导发展的理论,而且是指导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理论;不仅是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有力武器,而且是帮助人们认识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的世界观方法论。只有坚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各项工作的根本指针和行动指南,才能有效破解改革发展难题、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才能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马列主义思想心得体会篇二

第一段:引言(100字)

在当今世界,马列思想一直被视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伟大成果。马列主义思想是由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这两个伟大的思想体系演变而来。长期以来,马列思想一直在全球范围内影响着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领域。通过诵读马列经典,我深深感受到其思想的丰富性和深刻性,同时也在实践中领悟到了其精神内涵。

第二段:马列思想的核心思想(200字)

马列主义的核心思想,是对社会存在的全面分析和对社会变革的指导原则。它深刻阐述了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的矛盾和不可避免的崩溃,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通过诵读《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经典著作,我认识到,马列主义将社会形态和历史发展过程进行了深刻解剖,揭示出阶级斗争的规律和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对抗的必然性。这些经典作品的阅读,使我对当今社会的反思更加深刻,也让我更加坚信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三段:马列思想的指导意义(300字)

马列思想的价值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面的、科学的分析方法,指导我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诵读《列宁选集》、《毛泽东选集》等经典著作,我深感马列主义是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重要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这些著作中承载着对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建设和共产主义远景的探索和思考。我在阅读中体会到,马列主义提出了一系列科学原理和方法,如阶级分析、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等,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马列主义的伟大思想核心。

第四段:马列思想的现实意义(300字)

马列思想不仅具有世界范围内的重大意义,也对当前我国的现实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当前,中国正处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关键阶段。通过诵读马列经典,我更加明确了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保持马列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逐步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我们需要宣传和发展马列思想,不断探索马列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和应用。只有深入学习和诵读马列经典,才能更好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

第五段:结语(200字)

马列思想的诵读让我深刻认识到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同时,我也在实践中悟出,马列思想是我们所面临问题的有力武器,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和指导。今天的中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通过坚定马列主义信仰,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让我们在马列思想的指导下,以更加坚定的信仰和更加务实的行动,开创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总结:通过马列思想的诵读,我更加全面地认识到了其核心思想和指导意义,也更加明确了其在当代中国的现实意义和应用。诵读马列经典是我们深化马列主义理论学习、锤炼革命意志、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一种重要形式。让我们共同努力,把马列经典学习好、理解好、宣传好、应用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马列主义思想心得体会篇三

第一段:简介马列思想的背景和重要性(200字)

马列思想是指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是共产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创立者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等基本原理,为无产阶级的解放开辟了道路。列宁主义是在俄国革命的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强调党的领导作用,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马列思想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对于推动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繁荣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第二段:诵读马列思想的意义和效果(200字)

诵读马列思想是深入学习马列理论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诵读,我们不仅能更加深入地理解马列思想的核心内涵,还能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系统性。马列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纲领性文件,具有极高的原则性、科学性和先进性,诵读可以使我们深刻领会到这些优势。此外,诵读马列思想还可以增强我们的党性修养和革命意志,提高我们在实践中运用马列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段:个人的诵读体会和收获(300字)

通过长期的马列思想诵读,我逐渐深入了解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理论,了解了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等重要理论。这些理论不仅启发了我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也增强了我对于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的认识。同时,诵读马列思想也让我更加坚定了我对社会主义的信仰和对共产主义事业的追求。马列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命线,它鼓舞着我在实践中积极进取、不断探索,为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四段:马列思想诵读的感悟和启示(200字)

诵读马列思想让我深刻意识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离不开马列思想的科学指导。同时,我们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推动马列思想的创新发展。马列思想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我们要将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防止封建迷信和外来思潮的侵蚀,保证社会主义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此外,马列思想的诵读也告诉我们,只有坚持不懈地学习,才能在实践中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

第五段:总结马列思想诵读的重要性和未来的努力方向(200字)

马列思想的诵读是我们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理论和实践成果的重要手段。通过诵读,我们可以更好地领会马列思想的内涵,提高思维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增强党性修养和革命意志。我们要坚持不懈地进行马列思想的诵读,不断加强对党史和马列著作的学习,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推进我国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只有不断诵读,我们才能更好地领导革命和建设事业,确保我们的共产主义事业繁荣发展、光明前景。

马列主义思想心得体会篇四

旧中国主权沦丧,统治腐朽,民不聊生,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危险。为了救亡图存,青年毛泽东上下求索,寻求救国真理。在读书求知与斗争实践中,毛泽东最终选择和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青年毛泽东“身无分文,心忧天下”,列强的欺凌,军阀的反动,社会的黑暗,使他痛感“国家坏到了极处,人类苦到了极处,社会黑暗到了极处”。他立志“研究一个拔本塞源的方法”,即从根本上找到救国救民的方法。

毛泽东对民族危亡境地深表忧虑,他感叹“数千年来民智之不开、国几蹈于沦亡之惨也”。1915年5月,为抗议袁世凯接受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人们将5月7日立为国耻纪念日。毛泽东愤然写下“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表达对袁世凯卖国的极大愤慨,显露出勇担使命、雪耻救国的志向。毛泽东认为要救国,青年人要担负起责任,立大志向,探讨事关世界、国家和民族前途的大事。他号召大家共担责任,共同行动,彻底改造旧中国。

封建文化禁锢人民思想,阻碍社会进步。毛泽东认为要根本改造社会,必须摧毁旧文化,宣传新思想,开启民众觉悟,“根本上变换全国之思想”。

毛泽东激烈揭露抨击并主张摧毁腐朽落后的旧文化,指出旧文化“五千年流传到今,种根甚深、结蒂甚固,非有大力不易摧陷廓清”。1919年11月,长沙发生赵五贞女士抗婚自杀事件,社会反响强烈。毛泽东连续发表10篇评论文章,抨击腐朽的封建文化和黑暗的社会制度,他积极宣传新文化新思想。1919年7月,毛泽东任主编的《湘江评论》创刊,该报开宗明义:“本报以宣传最新思潮为主旨。”其创刊号共发表25篇杂文,其中22篇署名泽东。毛泽东不遗余力批判旧思想,宣传新文化,热情洋溢的宣传觉悟了的民众联合的力量,号召人民以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去冲破一切罗网。毛泽东批判旧思想、宣传新文化的活动,启发了民众觉悟,也推动他投身斗争实践,探寻救国之路。

根本改造社会,个人力量是薄弱的,必须联合同志,共同奋斗。青年毛泽东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者,他们“集合同志,创造新环境,为共同的活动”奋发图强。

1915年秋,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的毛泽东发出“征友启事”,希望结交对学问、时政感兴趣,能刻苦耐劳、意志坚定、随时准备为国捐躯的朋友。启事发出后,得到李立三、罗章龙等五六人的响应。罗章龙还和毛泽东通信约见。1918年4月,毛泽东提议成立并主持会务的新民学会在长沙成立,这是一群年青知识分子集合而成的进步团体,学会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方针,要求会员不虚伪、不懒惰、不浪费、不赌博、不狎妓,通过个人品行的培养,改造个人,进而改造社会。学会成立后,毛泽东主张会员“都要存一个‘向外发展’的志”,走出去锻炼本领,他发起组织会员赴法勤工俭学。为此,1918年8月毛泽东抵达北京。1919年1月在北京参加了李大钊等指导下的北京大学哲学研究会。4月,毛泽东回到湖南,“就更加直接地投身到政治中去了”。不久,五四运动爆发,毛泽东站在领导湖南学生运动的前列,与彭璜等领导成立了新的湖南学生联合会,组织学生开展斗争。12月,毛泽东等领导组织学生罢课,通电全国,发动驱逐湖南军阀张敬尧运动,次年6月驱张运动获得成功。

在参加和领导斗争实践中,毛泽东初步积累了斗争经验,认识了民众的巨大力量。但他也看到,运动虽然轰轰烈烈,但并未解决中国的根本问题,救国救民必须有科学真理指引。

为了探寻真理,毛泽东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研究时事和社会问题。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变动剧烈,新旧思潮相互激荡,他的思想在快速变化中。

1910年秋,在湘乡县立东山学校读书的毛泽东看到梁启超主办的《新民丛报》,开始“崇拜康有为和梁启超”,赞同他们君主立宪的主张。次年春,毛泽东考入长沙驻省湘乡中学后,阅览了同盟会的《民立报》,支持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的政治主张。1911年他加入新军,参加辛亥革命,怀着浓厚兴趣讨论了社会改良主义思潮。此后,毛泽东还大量阅读西方著作,接受过进化论和民主思想。这一时期,改良主义、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等思潮甚嚣尘上,不可避免地影响着毛泽东,“是自由主义、民权主义、民族主义、改良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等理念的大杂烩”。

毛泽东在斗争实践中对不同思潮进行了研究和比较。各种主义主张处处碰壁的现实,使他逐渐认识到要改变中国命运,必须“另辟道路,另造环境一法”,找到真正的科学真理进行指引。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日趋广泛,毛泽东“迅速地朝着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发展”。

1918年8月,毛泽东第一次来到北京,经李大钊介绍任北京大学图书馆助理员。他阅读李大钊的《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广泛接触学者,探讨各种社会主义学说。他参加北大哲学会、新闻学研究会和“平民教育演讲团”的活动,实地到长辛店调查,了解工厂生产和工人生活状况。1918年的北京之行,是毛泽东的思想从民主主义向马克思主义转变的开端。

1919年4月,毛泽东回到湖南,在斗争实践中,他研究、比较和检验了各种主义学说。1920年春,毛泽东第二次来到北京,这一次他阅读了《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史》等书籍,他的宇宙观、社会观和人生观发生了根本转变,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从此建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他认识到要根本改造中国,“固然要有一班刻苦励志的‘人’,尤其要有一种为大家共同信守的‘主义’”,“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毛泽东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在湖南秘密开展建党活动。正如他后来对斯诺所说:“到了1920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这样,毛泽东完成了从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

马列主义思想心得体会篇五

第一段:引言(100字)

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作为现代社会主义理论的代表,对世界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革命者的实践中,不仅需要理解和应用这些理论,更需要通过诵读马列著作来深入领会其核心思想。在马列思想的诵读过程中,我深感其思想的深邃和威力。本文将分享我在马列思想诵读中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对马列思想的初步认识(250字)

初次接触马列思想时,我对其复杂性感到恐惧,而阅读原作更加困难。然而,通过一次次的诵读和分析,我渐渐明白了马列思想的核心观点。马克思主义批判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指出无产阶级革命是历史的必然。而列宁主义则强调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作用,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念。这些思想深入剖析了社会问题,使我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

第三段:诵读中的启示(250字)

在马列思想的诵读过程中,我发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维模式和行动指引。马列思想鼓励个人通过自觉的实践来改造世界,强调人民群众的力量和革命斗争的必要性。这种思想深深地触动了我,使我意识到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变革,并为之努力奋斗。与此同时,马列思想也让我认识到,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应该具备批判性思维,从宏观和微观视角审视问题,同时坚守自己的理念。

第四段:马列思想在现实中的应用(300字)

诵读马列著作不只是为了理论的堆砌,更重要的是将其指导作用转化为实际行动。通过马列思想的诵读,我认识到革命者应该站在民众的角度思考和行动,关注民生问题,并且为解决社会问题贡献自己的力量。此外,马列思想还强调斗争的策略性和团结的重要性,这启发我在面对团队合作和社会交往中更加理性和机智。

第五段:诵读马列思想的意义与未来(300字)

通过多年的诵读,我深信马列思想不仅仅是历史的产物,更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宝贵财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马列思想仍然能为我们提供在实践中的指导和理论支持。尽管现实世界复杂多变,我们不可能完全照搬马列思想,但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其对正义、平等和自由的不懈追求。马克思和列宁留给我们的遗产将继续激励我们探索新的解决办法,建设更加公正和繁荣的社会。

总结(100字)

诵读马列思想让我对社会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和认识。马列思想鼓励个人通过实际行动改变社会,并为我们提供了理论支持和行动指引。马列思想在现实中的应用使我更有动力关注民生问题和积极参与社会变革。尽管现实世界复杂多变,但马列思想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激励我们建设更加公正和繁荣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