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传家宝(汇总16篇)

时间:2024-05-11 09:46:06 作者:GZ才子 活动总结

优秀的作文不仅要注重技巧和形式,更要有真情实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情感。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不同的写作思路和技巧。

我的传家宝作文加传家宝配图

近几年来许多鉴宝、赏宝节目受到广泛追捧,许多参加节目的人都是携带自己的“传家宝”而去。青花罐、勋章等固然有年头有故事,但毕竟只闪烁着旧时代暗淡的光芒。我们的“传家宝”当传天下,万世万代都能唤醒人们的真善美意识,焕发新时代的光芒。真正的传家宝当属家风祖训。

中国人对“祖传”性质的事物带有莫大的青睐与喜好。从许多江湖郎中“祖传秘方”的幌子到现如今我们对传家宝的探卖,无一例外。家传的事物对中国人有重大意义,往往能世代绵延而不绝。既然如此,我们的传家宝就不应当止步于浅浅的物质层次,而应当从精神上让我们的后代得到灵魂的教育。

中央电视台曾经拍摄过名为《留住乡愁》的纪录片,走遍神州大陆的山河川原,探访许多古朴村落的风俗民情。而其中有许多宗族曾经显赫一时,他们高居庙堂的老祖宗给他们留下了无数丰厚的祖训。先代曾是礼部仆射的宗族,至今仍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先代曾是将军的宗族,世代人奋勇习武,报国安境,守护故乡,在抗日战争中也做出了突出贡献;浙江的“守塔世家”叶中央等人,一族人几百年来守护一个小小的灯塔,为渔民保驾护航,虽然族人为此牺牲,仍然日夜护塔。这些活跃而生动的家风祖训,无疑闪耀着巨大的精神光芒,经久不衰。

器物总是冷冰冰的,这样的传家宝不能长久地暴露在外,总是要拿到秘密之地小心保存,而家风祖训却需要我们应时应地积极践行。无论是尚书、尚勇还是尚德,这些家风祖训都会是一缕缕暖人的阳光,温暖人们的心房。《颜氏家训》、《傅雷家书》等家训都已成为我们立德树人的典范,是引领我们教育的标杆。这些家风祖训,沉淀的时间越是长久,就越有生命力。

许多的家风祖训可能成了“老规矩”,但老规矩不应老去。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家风祖训可以焕发新时代的光芒。古人的折柳送别,有新时代的思乡怀人之情;古人的读书修身治国齐天下,有今时代的为人民服务意识。家风祖训,决不能湮没在历史长河之中。

魏晋时期有“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仕族”的现象。仕大夫们传承的是官位职衔,而我们今人应当沿袭的是中华的传统美德,是我们的家风祖训。传家宝,当传天下,传万世。

我的传家宝作文加传家宝配图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家有没有“传家宝呢”?我家就有!你们猜是什么?哈哈,就让我娓娓道来吧!

我们家的传家宝是良好的家风——勤俭节约。而我的奶奶,就是这种精神的传承者。

奶奶非常勤俭节约。我们洗菜剩下的水,她会拿去冲厕所、拖地、浇花;我们喝不完的开水,她就拿去洗手;奶奶还种菜、养鸡鸭,经常用鸡粪、鸭粪做肥料。像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奶奶为我们这个家节约了很多资源。

奶奶不但自己勤俭节约,她还教育自己的两个儿子,也就是伯父和我的爸爸也要节约。我的伯父是一个很节俭的人,他穿着朴素,旧衣服都舍不得扔,经常是缝缝补补了继续穿,直到实在不能穿了还要剪成布块当抹布。有一次我实在忍不住了,就问伯父:“伯父,你们家又不缺钱,你为什么总穿破旧的衣服呀?”伯父摸摸我的头,和蔼地说:“衣服嘛,穿着暖和就行了,现在我们生活是富裕了,但是也不能浪费啊!”我虽然还是不能像伯父一样事事时时勤俭节约,但是我知道,伯父是对的。

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我的父亲也很节俭,去饭店吃饭,剩下的菜,他总要打包带回家;每天做饭前,他都要确认是不是都在家吃饭,以免饭菜做多了浪费。我知道,无论是伯父还是父亲,他们勤俭节约的习惯都来自奶奶对他们的影响,我心里对奶奶充满了感激之情,因为是奶奶让我耳闻目睹了这一切,而这一切影响着我,也必将让我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这种精神是我们家的骄傲,我要让我们家的这种精神一直传承下去!

亲爱的朋友们,这就是我家的“传家宝”,我为我家有这个“传家宝”而感到无比自豪!

我的传家宝作文加传家宝配图

并请妈妈这二天可以将照片整理给我看看并慢慢告诉我照片中的内容,终于妈妈将照片从厚厚的灰尘中打开箱子,我看到满满的照片在我露出惊讶的眼神的时候,妈妈好像电眼一样侦测到我的反应,告诉我别惊讶我们家的照片还在持续增加中喔!

又看到一张照片有好多人打着赤脚拍照,第一个想法为什么他们都不穿鞋呢?好脏喔!妈妈仿佛看透了我的想法,跟我说:「那是奶奶家姐弟妹的合照,因为以前的人生活都很苦,连饭都没得吃了,那还有鞋穿呢!」,我才知道原来我们现在有多幸福呀!

又看到一张照片觉得照片中的人很熟悉,但我从来没印象有见过他,我问妈妈说:「他是谁呀?」,妈妈突然红着眼眶告诉我:「那是妈妈的弟弟也就是你的小舅舅。」,我才想起来每次回外婆家墙上都是他的照片,难怪觉得那么熟悉!

妈妈从来不谈小舅舅以前的事,因为她都会很伤心的哭,但是妈妈这次却慢慢的告诉我:「小舅舅18岁的时候在下班的时候,发生了重大车祸,医生无法救回他的生命就过世了,结束了他才刚刚开始的人生。」,我好奇的问:「那我18岁的时候也要出去工作了吗?」,妈妈说:「因为小舅舅读书的时候是半工半读的很辛苦,一边可以赚钱但又可以念书完成学业。」我发现我们现在可以无忧无虑的读书,那是多么的快乐呀!

我发现一张张的照片记录着所有的事,以后我也要拍好多张照片让我以后的子孙回忆一下我们现在所发生的事,再慢慢说给他们听!

我的传家宝作文加传家宝配图

奶奶的床边挂着一把老蒲扇,就是那种常见的葵扇。奶奶说,在她心里,这可是一件“传家宝”。

这把老蒲扇的年龄比我还大呢,扇面发黄,扇边也磨破了,奶奶用布条儿把它包缝起来,又在扇柄上缠了细细的藤条儿。

前几年,我家搬了新居,爸爸把老蒲扇丢进了垃圾箱。奶奶把它像宝贝似的又捡了回来,还不停地抱怨着:“它跟了我这么多年,留着以后还有用呢。”

转眼间,又是盛夏了,连续多天三十七八度的高温.连电风扇吹出的也是热风。家里装了空调,晚上,我们请奶奶到空调下享受。没有想到,奶奶身体本来虚弱,一夜过后竟感冒了。

第二天,奶奶服了药,躺在床上。爸爸妈妈都上班去了,只剩下我和奶奶在家,照料她的任务自然落在我的身上。看着奶奶难受的模样,我端来了一盆凉水,拿湿毛巾敷在奶奶的额上降温。可天气又这么热,空调和电扇也都不能开,怎么办呢?我想起奶奶的老蒲扇,赶紧拿来轻轻地为奶奶扇风。

时间一长,我的手酸了,人也困了,上下眼皮直打架。此时,我想到妈妈曾经说过:小时候,奶奶常常抱着我,用这把老蒲扇为我扇凉。我睡着了,奶奶把我抱到床上,又用它为我驱赶蚊子。于是,我始终没有停下来.奶奶安然地睡了,我仍然握着老蒲扇一直扇啊,扇啊……看着手中的老蒲扇,我心中默念:“老蒲扇呀老蒲扇,过去,奶奶用你为我扇凉驱蚊,今天,我又用你照顾奶奶,你真成了我家的传家宝了。”

这把老蒲扇是我家的传家宝,尊老爱幼的美德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家宝”!

我的传家宝作文加传家宝配图

说到传家宝,我猜你一定会想到金银珠宝、古玩字画或其它什么古董,可是,这些都不是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传家宝。

记得我六岁那年的某一天,我和爸爸妈妈围坐在餐桌旁吃饭,吃着吃着,我一不小心把一碗饭捅在了地上,幸好碗还是完好无损的,我非常庆幸地捡起碗来,重新盛了一碗饭,这时,爸爸已经把撒在地上的米饭收进了自己的碗中,然后对我说:xxx萌萌呀,快点吃吧,吃完饭后,爸爸告诉你一个秘密。xxx我充满期待的吃完饭后,等候着爸爸说秘密。

听到这里,我恍然大悟,原来我吃饭时的做法太不应该了——粒粒皆幸苦。

爸爸接着说:xxx祖先们世代代留传的宝贝一件都没有,但却有一句祖传的话,那就是“勤俭持家福绵长”。xxx我扑到爸爸的怀里,哭泣着说:xxx爸爸,我知道了,我不应该浪费粮食,今后我也要向祖辈们一样。xxx爸爸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后来,每当吃饭时,我都紧紧的端着碗,生怕再把饭菜撒掉,掉在桌上的饭菜我也要捡起来放进嘴里。

朋友们,看到这里,是不是你们也看明白了呢?是的,xxx勤俭持家福绵长xxx就是我家的传家宝,我也要做一个勤俭节约的人,并将它传承下去,看我的行动吧!

我的传家宝作文加传家宝配图

爷爷房间的墙上挂着一块方匾,它是从曾祖父手里保留至今,是用厚实的红衫木做的,xxx勤俭为本xxx这四个贴金大字,框在中间,苍劲有力。

客人走后,爷爷把我叫到身边,让我坐下,语重心长地对我说:xxx阿涛呀,爷爷小时候常常饿得眼睛发黑,晕倒在地上。如今生活富裕了,但也不能浪费粮食,正所谓xxx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xxx孩子你懂吗?xxx说完,他又从墙上将方匾摘下来,用手指了指,说:xxx它是咱家的传家宝,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可以忘记‘勤俭为本’的家训呀!”

听了爷爷的一席话,我惭愧地低下了头,脸上火辣辣的……。

现在每天我都仰头望着墙上的方匾,那块厚实的红衫木,仿佛我能闻到那悠久而又淡淡的芳香。xxx勤俭为本xxx这四个贴金大字在我眼前发出闪耀的光芒。我终于体会到勤俭的分量,它比金子还重;比钻石还贵,是无价之宝,让xxx勤俭为本xxx这个传家宝,永远烙印在我们心中,代代相传。

我的传家宝作文加传家宝配图

生活是一片沃土,你播种什么,就会收获什么。播下一分希望,收获一份成功;播下一片孝敬,收获全家幸福。我家就是幸福的港湾,敬老爱亲是我家的传家宝,它从这里传承,经过一代又一代。

在左邻右舍眼中,爷爷是大孝子,虽说他早已离我们而去,可他的孝行迄今为止仍然是乡亲们教育下一辈的模范故事。据爸爸说,打小家庭经济拮据,爷爷每个月的工资不多,每次领了钱,他总是惦记着先给老家的曾祖父、曾祖母寄去生活费,剩下不多的才是全家人一个月的伙食费。

后来,曾祖父母他们年龄大了,腿脚不方便,眼睛也不好使,为了更好地照顾他们,爷爷就把她们接过来一起居住。每当家里做了好吃的菜肴,爷爷必定先恭恭敬敬地给老人们盛上满满一大碗,接着才轮到子孙们,自己则最后“出场”。常听奶奶说,太婆婆逢人便夸自己这辈子真是好福气,得了个女婿这么孝顺自己,事事都要惦记着她这老太婆,比亲儿子还体贴。

耳濡目染之下,爸爸、妈妈对长辈那也是相当尊敬,礼数有加。在爷爷生命垂危的住院的那两个月,爸爸请了长假一直陪伴在爷爷的身旁,每天为爷爷翻身擦洗、端茶送水、喂饭喂药。那段时间爸爸的眼睛都是布满血丝,我知道那肯定是睡眠不足和过度劳累造成的。可爷爷临终时面带微笑,紧紧地握着爸爸的手,我想他一定是感谢上天给他送来了一个好儿子,因此走得很淡定很安详。

孝亲敬老就是我的传家宝,爷爷传给了爸爸,爸爸又传给了我,我接过这爱心的接力棒,一定会小心呵护着爱的火苗,让它一直熊熊燃烧,让爱的光亮照耀我前行的路程,直到永远。

我的传家宝作文加传家宝配图

传家宝是什么呢?有人说:“传家宝是先祖一辈一辈传下来的珍宝。”有人说:“传家宝是先祖传流下来的技艺。”而我却说:“传家宝是家风,家规。”

让我来大家讲一讲我家的家风吧!爸爸从小就告诉我:“我家的家规只有四个字:诚,乐,勤,善。”诚指诚实守信,乐指有乐观的精神,勤指勤劳工作,善则是助人为乐。

小的时候,记得有一次,中午吃饭时,爸爸给我盛的饭太多了,根本吃不完。我的脑子里突然冒出了一个邪恶的想法:这么多,我吃不完,不如把那些饭都倒了吧!然后再给爸爸妈妈说:“我吃完了。”我便偷偷地把饭都倒了。我走到客厅里,对爸爸妈妈说:“我吃完了。”

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撒谎。心都提到嗓子眼了,脸红红扑的,十分紧张。眼神里充满了恐惧,生怕被爸爸看出来了,打我一顿。而爸爸眉头紧皱着,用那种异常犀利的眼神上下打量着我,看到爸爸那冷峻的眼神,我不禁打了一个寒颤。

突然,爸爸冷冷地问道:“你到底是吃完了还是倒了?说实话。”我被爸爸吓到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我带着哭腔说:“我把饭倒了。”“你怎么连诚实也做不到?”爸爸抛下一句话,便离开了。我哇哇大哭起来。

后来,妈妈安慰我,说:“孩子,咱们家有家风,诚,乐,勤,善。而诚实是做人最基本的底线,一个好孩子,就要做到诚实。”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那时,我还小不知道家风到底是什么?渐渐地,我长大了。从一个幼稚女童变成了青少年。更深的理解了家风的意思,知道了家风的重要性。

其实,在我的成长过程中,除了家规,妈妈还教给了我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让我背《弟子规》,学习那些尊师重道等的礼仪,了解我们中华文明的传统美德,做一个讲文明,有素质的人。

人从呱呱落地那一刻开始,我们就要一步步的遵守自己家的“传家宝”懂得世上的许多礼仪与道理,成为一个有教养,有素质的人,这就是传家宝。

我的传家宝作文加传家宝配图

又是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我站在伞下,望着远处座座青山,排排翠树,感受着雨丝飞过我的头顶,泪水淌过我的脸颊。雨是那么揪心揪肺,我像雕塑般站在雨中,目光呆滞地望着飘落的雨滴,无尽的哀思融入雨中。

爷爷在我的印象中,一直高大如铁塔,神圣如佛像。爷爷有着强壮的身躯,我好像从来没见过他生病。他常年喜欢穿一件白色衬衣,手里要么夹一支烟,要么捧一盏茶,另一只手里则常年端着一本书,空闲之时,便随手翻阅几页。爷爷好似什么都知道,小时候的我,一直不相信是真的,便刻意去翻各种刁钻古怪的书,从里面断章取义,然后考爷爷。不过,他每回都能答对,这常常令我十分“懊恼”。

爷爷出生在乡下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他身上有着很多缺点:暴躁、倔强、固执……或许他唯一的优点便是爱读书吧!也正是他这唯一的优点,为他离开农村,走入城市,改变农民儿子的命运起到了重大的作用。这个儿时的优点一直被他延续下去,直到老年,他也常会捧着一本书坐在阳台上阅读,特别是傍晚,有时还会踱着步,吟诵出声,那读书声如一颗颗珍珠在阳光里跳动着。

只可惜好景不长——爷爷走的很突然,没有留下只言片语,但读书这一传家宝永远留给了我。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纷飞的雨丝中,飘扬的柳絮下,有一方矮矮的坟,我静默地站着,满眼全是爷爷读书的画面。

我的传家宝作文加传家宝配图

我们家没有什么特别久远的东西,唯一算得上是“传家宝”的也就只有我奶奶年轻时一直用到现在的一台简朴的缝纫机了。

这台缝纫机是1973年,我的太爷爷买的。那时正处于计划经济时代,买布要布票,买米要粮票,买油要油票。那时候的农村,家家都很贫困,如果谁家里有一辆自行车,一台缝纫机,再有一台收音机,有了这三样“传家宝”,那就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都可以神气许久。

现在来看看我们家的这台“传家宝”缝纫机,她来到我们家已经有了45年了,她的底座有一个脚踏板,靠着人力让它运转,脚踏板连接着一个大轮轴,脚踏板运动起来,轮轴也会跟着飞快地运转起来。轮轴上一条细细长长的传输带就牵动着缝纫机的机头了,机头上的花纹并没有褪色,结构还很完整,没有少掉一个零件。踩动着脚踏板,机头的针头就会快速地出线,打出来的线,是整齐且精致的。桌板底下还有一个大大的桌肚,是用来放机头的。缝纫机的脚踏板和轮轴都已经生锈了,整个放机头的桌子也粘满了胶带,放针线的抽屉也打不开了,但是机头却还是像新的一样,这可少不了奶奶*时对她的爱护。

“传家宝”缝纫机可给我们家做了不少贡献,以前大家没钱买衣服,就只能自己做,有一台缝纫机可就方便很多了,不用一针一线地慢慢缝。爸爸、叔叔、姑姑小时候每年都有奶奶自己用缝纫机做的新衣服穿,可神气了。奶奶还用缝纫机自己做被子去卖,赚了不少钱贴补家用呢。直到现在,奶奶的缝纫机依然发挥着作用,我们有些衣服的修修补补还是靠奶奶和她的缝纫机完成的呢。

小时候我不懂事,常常要去玩那台缝纫机,在缝纫机的桌板上爬来爬去,踩脚踏板,扯传输带。一被奶奶看到了,奶奶二话不说立刻把我带走,不让我碰那“传家宝”。我便追着问为什么,奶奶笑着说:“这台缝纫机,可是我们家的‘传家宝’啊!”当时我还以为是无价之宝呢。现在我明白了,她的确是“无价之宝”,因为她不但记录了奶奶那一代人的历史,而且她也是*社会变化的记录者,也是*从贫穷逐渐走向富裕的见证人,她还是讲述**后的历史讲述员,她让我看到了40多年来*逐渐强大的过程,她就是我们家的传家宝——缝纫机。

这台缝纫机或许没有达到传家宝的年龄和价值,但是她在以后,肯定会成为我们家的传家之宝。

我的传家宝作文加传家宝配图

一说起“传家宝”,大家的脑海里就浮现出许许多多价值连城的宝物呢?其实我家的传家宝就是我家的家风——坚持、勤学,它虽然很不起眼,但是却让我受益匪浅。

说到坚持,我就想起二年级参加英语风采大赛的情景。记得那时候,我刚刚接触英语,认识的英语单词是屈指可数。所以一看到那整整大面的英语故事稿,我的心里就打起了退堂鼓了。爸爸一眼就看出了我的心思,回家后就坐在电脑前。他匆匆忙忙地吃完晚饭,又坐在电脑前。到了三更半夜,我迷迷糊糊地醒来了,发现书房的灯还亮着,微弱的光在一片黑暗中显得极其刺眼。第二天早晨,爸爸将两张纸递给了我,纸上布满了他的字迹。我抬头看见他的眼睛里布满血丝,黑眼圈也很深很深。爸爸工作很忙,但是他一有时间,便和我一起读稿子。他经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遍一遍地练习,再把最好的一遍录下来,让我去听、去模仿。我从一个音节到一个单词,从一个单词到一句话,再从一句话到一篇文章,最后在爸爸和我的一起努力下,我在赛场上出彩的表现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最后获得了金奖。每当我看见那个奖杯,仿佛能看见奖杯中已经溢满的辛勤的汗水,它让我明白了凡事贵在坚持。

俗话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奶奶已经六旬余岁了,但还是眼不花,耳不背,天天忙里忙外的。那她勤学在哪?在老家的客厅里经常会出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那就是的白发苍苍的奶奶拿着手机向我请教。这时,奶奶就像一位好学的小学生一样,轻声细语地问我:“妞妞啊,我要和你的堂姑语言聊天,要怎样按呢?”“你能教我把照片发给你表姐看看吗?”“微信里的朋友圈怎样点赞呢?”……每次,我都会特别耐心地教奶奶。现在,在我们一家人手把手的“帮助”下,勤学好问的奶奶已经能得以应手地使用手机了。每当,看到奶奶发的朋友圈,我就心想:奶奶这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坚持、勤学”给我们这个家带来了幸福。我爱我家的家风,我爱它的美好,爱它给我的信心,爱它给我的支持和爱。

我的传家宝五年级作文

人人家里都有传家宝,我家也有。不过它有点与众不同:既不是宝贵的紫砂壶,也不是稀少的邮票,那是什么呢?请听我慢慢说来。

小时候,爷爷最经常说的话是:“笨鸟只有先飞,才能飞得更远。”我似懂非懂。但在我的记忆里,每次回老家,爷爷都很早起床干农活,哪怕是在寒冷冬天的清晨,也能听到他拿着锄头敲敲打打的声音。

爸爸妈妈对我经常说的话是:“我们不一定是最棒的,但一定要是最努力的。”以前,我不懂这道理,但最近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我大彻大悟。

那时,我在班上稳稳地坐着班长的宝座,严格地管理着班上的每一位同学:“你的红领巾又忘戴了,会被文明天使扣分的。你赶快把地面再打扫一遍,还有粉笔尘。”……就这样,我每天都像战斗士一样,风风火火地工作着。后来,我发现同学们在背地里挑我毛病,也渐渐地远离我。我很不明白,为了班级,我做了那么多事情,虽然有时伤害到他们,我也在事后道歉了啊。我这么努力还不行吗?我到底错在哪里了?那时候我在面上强忍着泪水,心里却是苦涩的。终于有一天,我无意中听到了某位同学说的真相:“王怡宁不就靠自己的爸妈当上班长的,算什么。”原来他们都是这样评价我的。我的心碎了,急忙转身跑开了……第二天,我向老师辞了职。

说到这儿,你该知道我们的传家宝是什么吧?将来有一天,妹妹长大了,我一定会自豪地对妹妹说:“艰苦,不轻易服输,这是我们家世代相传的宝贝。”

我的传家宝五年级作文

或许传家宝这个词汇在旁人眼中,只不过是用来修饰昂贵的珠宝玉器之类的物件吧。或许是个宋代的青花瓷,亦或许是个不知出处的白玉环……。而我却与他们的观念完全不同。有些人认为只要是时代永久的,不知是不是自己祖先传下来的老古董就是值钱的传家宝。而我可以坦白的说,本家没有什么值钱的青瓷白玉,但却不代表我没有传家宝。

我的传家宝,在我眼里它是无价的,它一年四季都如同一个年老却不忘初心的老将军,伫立在院子的中央。如同一个和蔼的老爷爷他见证了我的成长历程。没错那是一棵高大挺拔的芒果树,对我来说它存在给予了我许许多多……我不知道它是几时在这里生根发芽的,也不知是何人将它栽下,但如今我只知道,它已经融入我的生活成为了那无法割舍的一部分。

许久,我才僵直的转过身,如同被抽去魂魄的行尸走肉,缓慢的踱回回院子里。我抬起头看向,正在风中摇曳的老树爷爷,泪水也在此刻决堤了。“呐,老树爷爷,你说我……做错了什么吗?”我泪眼婆娑的看着老树,用颤抖的哭腔,询问道。“莎啦啦……”一阵秋风扫过像是老树给予我的回应,就好像在安慰我一般。在我眼里,此刻的老树就像一个无声的倾听者,我大可揭去一身虚伪的红装,将心中所有的不快说给他听。因为我知道,他不会对此有任何怨言,它是多么的伟大啊。

时光不断地游走,如同白驹过隙……转眼间,三年又过,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的传家宝爷爷,你说他还会回来吗?”少年抬起头看着头顶的苍天大树,低声问道。老树在萧瑟的秋风中摇晃着枝丫,发出清脆的“沙沙声”好像在说“一定会的……”而少年慢慢的睡去,嘴角扬起了一抹难以察觉的微笑。

我的传家宝作文

“百善孝为先!”没错,我的家风足可以用“孝”字概括,它像一棵叶茂如盖的参天大树,子子孙孙都在它的荫蔽下成长。

妈妈用实际行动为我做到了“孝”的表率。

奶奶因为要照顾妹妹,又要照顾90岁的老奶奶,所以,70多平方米的屋子里住着我们老少四代人。妈妈从未表示出不高兴,反而常常给老奶奶买好吃的,帮老奶奶洗澡、剪指甲。曾经有一次我就见妈妈刚下班,看到老奶奶指甲长了,二话没说就拿指甲刀给老奶奶剪指甲,是那么的认真,仿佛在做一件大事。老奶奶年龄大了,耳朵有点聋,但妈妈每次给她说话都极为有耐心,当妈妈说了两遍,老奶奶还是没听清的时候,妈妈就不厌其烦地说第三遍、第四遍,还边说边打手势。因为有妈妈的体贴,老奶奶在我家总是乐呵呵的。

每当奶奶把饭做好,妈妈便会主动上前端碗;每当热气腾腾的饭端上了餐桌,爸爸妈妈总是先让家里的长辈先动筷子,而且还会主动给奶奶和老奶奶拿馍、夹菜呢。每当吃过饭,妈妈总会是第一个去收碗筷,动作格外迅速,而爸爸也是第一个冲进厨房,动作格外敏捷。这一切是那样的平静,又是那样的自然。

爸爸用言行教育我要孝敬长辈。

有一天,我的心情不太好,面对什么事都很烦躁。当奶奶喊我吃饭时,我没好气地说“你们先吃,我不想吃了!”事后,爸爸把我叫到他身边说“宝贝,这样做是不对的,奶奶天天不辞劳苦地为大家做饭,还要照顾妹妹,多辛苦呀!所以,你以后说话脾气小一点,不要让奶奶生气!”爸爸说完,用手摸了摸我的头补充道:“孝,是我们聂家的传家宝,还要靠你和妹妹发扬光大呢!”听了爸爸的话,我羞愧地低下了头。

爸爸妈妈的言传身教让我明白了“孝”的含义,我也将在“孝”的这棵大树下茁壮成长!

我的传家宝五年级作文

起风了。

清爽的夏风抚过我的肌肤,闷热的空气散去,取而代之的是身心的愉悦感。

但我却有点心不在焉,好像这凉爽的夏风从未出现过一样,这一切的缘故都是因为我手上的这件陶器。

这个陶器的样子可以说是丑极了!红褐色的表面给它蒙上了一层黯淡,而内部的那件灰色大衣更是让我直打喷嚏——真痒,灰尘进鼻子了。

虽说形状还说的过去,但是它表面粘着的一些干掉的水泥,使得这个勉强还算优点的优点也被掩盖了。

说是传家宝,但我心里十分清楚,这不过是我爸强行安插上去的名号罢了,只不过我们家没有什么历史悠久又有价值的物品罢了。

虽说如此,我还是对它怀有莫大的兴趣。听爸爸说,这罐子是爷爷留下来的。那年代他们村有位军官天天搜村民的家,拿人东西,爷爷就把肉票、粮票包括一个还算值钱的木盒塞里面,然后再弄点观音土装进去。就是靠这样保住了粮票、肉票,当时我们家才没人饿死。

后来爷爷一直把这罐子当宝贝,所以无论去哪都带着它,最后爷爷去世,这东西便到了我爸的手里。

可惜我没有见过我爷爷,他死的早,我出生时他都已经去世两年了。爷爷貌似活干太多,吸入了大量粉尘颗粒,最后得肺病才去世的。

我的思绪回到了罐子上。摸着罐子粗糙得像百年老树的树皮一样的表面,我感到手上有点火辣辣的,这个罐子用抹满油的手套拿都不会掉的吧。

但是听爸爸说,这是他们村最好的罐子了。

我的目光不禁移到了架子上摆的一件陶瓶。闪亮美丽的釉,精致的花纹,对称的把手和优美的形态。

或许是时代不同造成了这种差异。但无论如何,勤俭节约、吃苦耐劳……这些都是不能忘记的,它们是美德,是你心中必须恪守的观念。正是因为父亲他们记得这些,我今天才能过得那么安逸。

这些美德必须被铭记、遵守,无论必不必要。因为这不仅是为了我们自己,更是对先人的付出的尊重和对后人未来的关心。

我虔诚地将罐子,不,是传家宝放好。悄悄地走回了客厅。

风停了。

我的传家宝作文加传家宝配图

我有一个银项圈,它是我妈妈的爷爷的爷爷传下来的,至今可能也有一百年左右的历史了。

不记得是爸爸还是妈妈给我套上了这个银项圈的,总之是很小的时候吧!就像鲁迅笔下的闰土所戴的那个银项圈一样:“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耶稣面前许下心愿,用圈子将他套住了。”我的项圈也是明晃晃的,我的父母给我戴上这个玩意,却不是想在耶稣面前许下什么心愿,用这个圈子将我套住呢,听爸爸说这是想让我茁壮成长的意思。

从我记事起,这个银项圈就像是长在我脖子上似的。一年三百六十五日,一天二十四小时,它和我共同度过每一个晨昏,伴着我成长,也见证着我成长过程中身体和心灵的每一个奇妙的变化。传说,银饰戴久了,会和佩戴的人连结成一体,通过银饰光亮的变化反应出佩戴的人的身体状况。这种说法我觉得是有些道理的,我的银项圈大多数时候都是明晃晃的,可是如果我生病了的话,它就会变得暗黑发沉,我母亲只要一见我的项圈不那么明亮,就知道我肯定是哪里不适了。我小时的体质还算不错,就是偶尔感冒而已,所以这个银项圈就被认定为我的护身符了。

银项圈成为我身体的一部分,每天跟它在一起,也成了我的习惯。直到上幼儿园小班的时候,我都没想过要拿掉它。可是上了大班以后,也不知道是自己审美的那部分功能突然开窍了,还是因为有一个老师每次见到我都叫我“圈宝宝”的原因。我记得有一天我在家里大闹过一回,非要母亲拿掉它。我自己是拿不掉它的,因为很小的时候就戴上了,我长它又不长。差不多快要把我的头挤碎了,我也没能把它拿下来。父母一是因为这个项圈有着护身符的意义,另外一个拿掉它实在很麻烦吧,所以坚决不同意帮我去掉它,于是我只好继续戴着直到上小学为止。

一年级时我强烈要求摘下银项圈,费了好大劲,终于说动爸妈将这个套在我颈上差不多四、五年的银项圈拿掉了。一开始我真的很不适应,总觉得身体上好像少了一样东西似得,空落落的难受。

直到现在,有时回老家我还会翻妈妈的箱底去看看我的银项圈。离开了我脖子的项圈也不那么明亮耀眼了,让我很是惆怅。

银项圈,怀念你陪伴我的美好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