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六下语文第四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及反思(模板5篇)

时间:2023-09-28 20:24:58 作者:温柔雨 口号大全 最新六下语文第四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及反思(模板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六下语文第四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一

1、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文言文,能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写话。

2、欣赏散文优美的语言,体味课文表达的真切感情。体会江山的美丽多娇,培养爱我中华,热爱世界的情感。

3、学会写参观游览的文章。

4、学会如何向别人介绍当地的景物。

单元整体学习1课时

《小石潭记》2课时

《记承天寺夜游》1课时

《阿里山纪行》2课时

《美丽的西双版纳》2课时

《蓝蓝的威尼斯》1课时

写作3课时

口语交际1课时

专题交流或语文活动1课时

本单元的阅读教学

本单元的专题是“江山多娇”。有柳宗元笔下的“小石潭”、苏轼夜游的“承天寺”、宝岛台湾的阿里山、南国边陲的西双版纳、享誉世界的水城威尼斯。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可以领略那一山一林、一潭一溪秀丽景色,陶醉在优美、隽永的语言里,感受作者的真切情感。

第1课时确定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第一块:了解单元大概内容: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教学反思

1导入:让学生浏览目录、课文(还可以延伸到发展性评价手册)明确任务

2巡视、指导浏览目录、课文

第二块:确定单元活动方案: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教学反思

1布置学生商定单元的活动主题及计划讨论、交流

第三块:学习评价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教学反思

2小结:自我小结

六下语文第四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二

1、能带着美好的情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用优美的声调抑扬顿挫地朗读课文,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2、能品赏散文精彩生动的语言,加以点评与积累,神游优美深远的诗化意境。

3、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情感体验,力求走进作家的心灵世界。

4、能培养细致观察的能力,学会抓住景物特征状物抒情的写法。

5、能以“多彩四季”为背景,确定各种主题并展开相应的探究活动。

6、能积极参与说话活动,使语言具有针对性,有吸引力,打动别人。

单元整体学习1课时

《春》2课时

《三峡》1课时

《济南的冬天》2课时

《夏》1课时

写作3课时

口语交际1课时

专题交流或语文活动1课时

单元专题小结1课时

本单元所选的课文都是描写大自然的。色彩斑斓的大自然,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愉悦。这些作品不但描绘了迷人的景色,而且蕴涵着作者真挚而又浓烈的情感。色彩明丽、诗意盎然的《春》就是一曲“春”的'颂歌;《济南的冬天》,山美,水美,树美,雪美……一切都充满了诗情画意;《三峡》篇幅虽短,却充溢着对大自然的叹服和赞美之情;《夏》用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赞美作者心目中黄金的夏季。《古代诗歌四首》都是写景抒情的佳作,精美的景物描写、独特的思想感情,让我们与诗人同喜共悲,初中一年级语文教案《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学习这个单元要指导学生欣赏美的景物,体会美的情感,品味美的语言;培养他们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以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学生为主体,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本单元的诗文文质兼美,是绝佳的朗读材料,要在朗读中体味感情。

本单元的写作目标是要求学生带着对大自然的爱与敬畏,走近大自然,去观察,去感受,把观察到的景物和内心的感受写出来,具体、生动,就会是一篇感染人的好文章。

第1课时确定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第一块:明确单元专题含义: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后反思

1、导语:明确任务听讲

2、布置活动:让学生阅读单元提示阅读、做好批注。教后反思

3、布置活动:谈谈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准备3—5分钟,然后口头作文,注意要说出真实而独特的感受,若能情景交融就更好。讨论,结合阅读提示,谈谈自己对四季的理解。

第二块:了解单元大概内容: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后反思

1、导入:让学生浏览目录、课文(还可以延伸到发展性评价手册)明确任务

2、巡视、指导浏览目录、课文

第三块:确定单元活动方案: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后反思

第四块:学习评价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后反思

出示评价内容:

1、你对大自然有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吗?

2、你有自己的专题吗?

3、本节课你发言了吗?(组内或班上)

4、你能品味散文中优美、诗化的语言并做了一定的摘抄吗?

六下语文第四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三

1、会认“乖”等7个生字,会写“凭”等13个字,正确读写“性格、任凭、贪玩、尽职、稿纸、梅花、跌倒、开辟、抓痒、撞疼、屏息凝视、变化多端、枝折花落”等13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可爱,学习真实、具体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培养喜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可爱,学习真实、具体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1、猫等待老鼠出洞和捉老鼠的课件(或录像、图片);猫叫声录音带。

2、学生收集有关猫的图[文资料,张贴到教室的'相关栏版上,办一期“猫趣”展。

1、师生交流。

b、师生各抒己见,谈“趣”激情。

2、揭示课题,简介老舍。

1、自由练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可自读,可同桌一起读)

2、反馈生字词预习情况。

自由发言,就容易读错或写错的生字词互相提个醒。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后交流:老舍先生笔下的猫给了你怎样的第一印象?

4、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用什么方法能迅速抓住课文大意,理清课文条理?

5、展示交流,理清脉络“方法”有三:

a、抓住各段中能概括主要意思的重点句,连起来读一读。

b.设计填空题,如:

课文共有()个自然段,第()至第()自然段写大花猫();第()自然段写满月的小猫()。

c、设计板书,如:

老实贪玩尽职

(大花猫)性格古怪高兴时……不高兴时……

胆小勇猛

(满月的小猫)淘气可爱

剖析“古怪”,赏“猫”悟“情”

1、自读课文第一、二、三自然段,简要概括出猫性格古怪的几个方面,然后全班交流。

2、小组合作学习:

每人以猫的一个性格特点为例,把文中具体描写这一特点的语句读给同伴听。

3、深入研读,品词析句,体会情感。

b.范例引路。

出示例句:“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引导赏析:抓住“屏息凝视”“一连”“非……不可”边读边想象,并结合相关课件演示,体会作者对这只“尽职”的猫的欣赏、喜爱之感。

c、全班交流。

找出体会最深的句子,借助朗读、比较、品赏关键词语等方法,体验作者渗透于字里行间的爱意。如:

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用身子蹭你的腿,……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

4、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三自然段。

1、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小组合作学习:

用“任凭……也”“非……不可”“无论……也”“……可是……”分别说句子,比比谁说得准确、说得多。

3、扩词练习

贪()性()高()采()

贫()姓()稿()踩()

六下语文第四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四

1、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文言文,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

2、欣赏散文优美、隽永的语言,感受江山的美丽多娇,体会课文表达的真情实感。培养爱我中华,热爱世界的情感。

3、了解课文移步换景、融情于景的方法,学会写参观游览的文章。

4、学会如何向游人介绍当地的景物。

《小石潭记》2课时《记承天寺夜游》1课时

《阿里山纪行》2课时《美丽的西双版纳》2课时

《蓝蓝的威尼斯》1课时写作3课时

口语交际1课时专题交流或语文活动2课时

本单元都是些美文,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在诵读中品味语言,体验情感,发展语感,加深对写景抒情类文章的体会和理解,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

学习目标: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文言文,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的意思,能熟练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自读课文,利用工具书初步读顺、了解课文

收集有关柳宗元的诗词、文章、生平介绍,有关《小石潭记》的图片资料等。

课堂学习:

第一块:交流对柳宗元的了解: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反思

1请同学们欣赏一段视频材料。欣赏并说出其中主要人物柳宗元。

2请同学们回忆以前学过的柳宗元的文章学生思考回答。

3请同学们根据课前准备,比一比谁对柳宗元的了解最多。学生发言,交流图片资料。

第二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反思

1布置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文章。先自由朗读课文,然后集体朗读,再由个人朗读。

2布置要求:掌握重点实词的意义,读懂课文。再读课文,尝试用自己的话翻译,划出工具书无法解决的疑难字词,准备交流。

3组织交流交流学习成果,共同讨论解决疑难词句。

4启发学生归纳文章主要描绘了哪些景物。朗读课文。归纳、交流。

5课文是按游览顺序来写的,引导学生说说本文的写作思路。思考交流。

课后作业:背诵并默写课文。

学习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并能说出作者在文中所流露的情感。

课前准备:收集本地风景名胜的楹联,并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楹联的背景和内涵。

课堂学习: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反思

1在黑板上写一首诗《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然后提问作者是谁集体回答。

2联系到作者坎坷的一生,以及被贬永州之后孤寂悲凉的心境,再提问,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觉?作者的心境如何?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思考交流。

3找出文中反映作者同样心境的语句。读课文,寻找,交流。

4质疑: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小组讨论后交流。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反思

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采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读课文。

2请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谈一谈喜欢的理由。各抒己见。

3引导学生归纳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思考归纳。

4引导体会寓情于景,以景抒情的表现手法。自由的有感情的朗读。

5组织有感情地朗读。个别朗读。互评。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反思

1创设活动情景:为开发小石潭的旅游资源,要在小石潭边建造一座凉亭,请给亭子命名,并题写一幅对联。(导入)明确要求。

2利用课前收集的本地风景名胜的楹联作写对联的指导。交流,点评。

3为开发小石潭的旅游资源,要在小石潭边建造一座凉亭,请给亭子命名,并题写一幅对联。独立思考。

小组讨论。

4组织全班交流,评选最佳楹联。交流,评选。

学习目标: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文言文,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的意思,能熟练地朗读课文。

体会作者特殊的心境。

课前准备:收集苏轼的资料,了解写作背景。

自读课文,利用工具书初步读顺、了解课文内容。

收集一些古人写月的诗句。

课堂学习: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反思

1展示多媒体课件,播放音乐。启发联想:月亮,以其皎洁的光辉,娟秀的姿影,曾激起多少诗人的灵感和词人的遐想啊,请同学们打开记忆的大门,走入月光下,一起来吟咏“写月”的诗句。学生吟咏课前准备好的诗词。

2总结:一缕月光能抒发人的情怀,或壮烈或缠绵。当人有心事时,把心托给明月,何尝不是人生一种情趣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品味宋代大学问家的美文《记承天寺夜游》进入新课学习。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反思

1布置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文章。先自由朗读课文,然后集体朗读,再由个人朗读。

2布置要求:掌握重点实词的意义,读懂课文。再读课文,尝试用自己的话翻译,划出工具书无法解决的疑难字词,准备交流。

3组织交流交流学习成果,共同讨论解决疑难词句。

4提问:作者写此文时心情怎样?从哪些诗句中可以看出。独立思考,交流。

5组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体验作者的心情。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反思

1闲中生愁,对愁又能以超然的态度对待,这就是苏东坡,人生仕途不顺,难免心中不快,但却表现得非常理性,透露出他胸襟的旷达与磊落,问:文中哪一句描写最能体现这一心境?独立思考,回答:“庭下交横,盖竹柏影也。”

2引导联想:这短短三句话,是写月光的高度传神之笔,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用散文的笔调描绘出这月下美景。学生书面描绘,交流,评点。

3品味赏析:说说这月下之景有何特点,给人以什么感受,是如何传神地表现作者当时的心境的。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4组织有感情地朗读投入地朗读

课后学习:熟练背诵课文。

本文篇幅很短,却表达了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透露出他在被贬期间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在被贬期间,作者全身心地投入到写作之中,写出了大量优秀的作品,请同学们课后查一下,看看这期间作者还写了哪些优美诗句,把你喜欢的诗句整理下来。

学习目标:反复读全文,感受“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

品味文章富于音乐美和情韵美的语言。

课前学习: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资料,了解阿里山的风土人情、秀丽风光。可以是图片,文字,还可以是歌曲。(分组活动)

课堂学习: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反思

1欣赏歌曲《高山青》,请学生向大家介绍你所了解的阿里山。每组派代表发言。结合搜集到的资料进行解说。如实物投影展示图片等。时间:每人2—3分钟。

2导入:阿里山的风光真是迷人,听了两位同学的介绍,我们还是意犹未尽,那就让我们跟着吴功正再去游览一番吧。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反思

1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你觉得写得好的地方可以反复朗读,体会它好在哪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划出写的好的地方并做批注。独立思考。

2指导:从多个角度去赏析从各个角度进行赏析。

如词语用的精当、修辞、节奏感等

3组织交流、评价交流,讨论。

4布置任务:课后将好的词语或句子摘抄在读书笔记本上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反思

1播放歌曲《高山青》欣赏,哼唱

2组织朗读优美语段个别朗读,互评

学习目标:理清文章内容,学习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

课前学习:自学本单元的口语交际内容。

课堂学习: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反思

1阿里山的风光秀美如画,你能读出课文中描绘了哪些风景图吗?自读课文,同桌或者前后桌讨论完成。

2组织“我做导游”活动,带领大家领略阿里山的秀丽风光。

要求:理清游览线路,说出每个景点的特征,可以适当运用文中的语句,但不能照搬。独立思考:再读课文,划出表示作者行踪的词语,理清游览线路。抓住关键词句概括景点特征。

3组织小组讨论组内共同探讨

4组织交流、评价交流,评价

5引导学生归纳移步换景的写作特点归纳、小结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反思

1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带领大家游览我们美丽的校园。

要求:理清游览线路,说出每个景点的特征。独立思考

同桌共同探讨

2组织交流,评选最佳导游。交流,评选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反思

1组织学生对本课的学习情况作小结小结。谈感受、收获。

学习目标:了解西双版纳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培养自学的能力。

课堂学习: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反思

1利用多媒体展示西双版纳的图片,导语:西双版纳是美丽而神秘的地方,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它的独特韵味。欣赏西双版纳优美的风景。

2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些美丽的景观?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读课文,思考。

3组织交流、评价交流、评价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反思

2组织活动;假如由你来当老师,你觉得要让大家知道些什么?独立思考:结合参考书、指导的内容,自己对文章进行分析,做读书笔记。

3组织小组对疑难问题交流讨论交流、讨论,加深理解

学习目标:把握本文通过对照手法表现丰富的思想感情的写法。

培养质疑解疑的能力。

课前学习:搜集更多的资料了解西双版纳。

课堂学习: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反思

1组织学生交流上节课的自学成果交流

2引导点评,点评,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反思

1对本课的内容还有什么疑问?质疑解疑

2组织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对同学进行评价。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反思

1请你做一名导游,就你所了解的西双版纳设计一段详细的导游解说词。结合课文和搜集到的资料构思写作。

2组织交流,点评,总结交流,点评

学习目标:了解威尼斯的风光和文化艺术。

欣赏生动形象、瑰丽绚烂的语言和贴切新鲜的比喻。

课前学习:查找资料了解威尼斯。

课堂学习: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反思

1谈谈你心目中的威尼斯。介绍自己所了解的威尼斯,

展示图片、故事传说等。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反思

1思考:课文向我们展示了威尼斯的哪些风光?你最喜欢哪些?为什么?自由读课文,思考

2组织交流交流

3你对本文还有什么独特的感悟和发现?

(结合探究练习三、四)就课文疑惑提问,解答。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反思

1威尼斯是迷人的,而作家的语言更是充满了独特的魅力,将威尼斯的美丽展现得淋漓尽致。请大家再读课文,赏析文章的优美语句。自由读课文,思考,划出优美的语句,做批注。

2组织交流、小结交流

3指导完成探究练习一思考,练习,交流

第四块:拓展延伸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反思

1任选校园一景为对象,运用比喻写一段话。思考,仿写。

2组织交流评价交流,互相点评

第九、十、十一课时:写作、修改文章

本单元课文是写景散文,语言相当优美,在课文学习之后,运用所学知识写参观游览的文章,既是一次写作训练,更是对课文学习的一次复习和巩固,还可以提炼他们的语言。仔细的观察,合理的顺序,生动的语言是写好参观游览文章的基本要求。

课前准备:参观游览常州名胜:舣舟亭、红梅公园、恐龙园等。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反思

1综观这一单元的文章,都是写景散文,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吗?思考。

2写参观游览的文章有哪些要求?自读《写参观游览的文章》,归纳注意点

3写作训练写作。

4组织修改,着重修改标点符号。自读《修改作文》短文,修改自己的作文。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反思

1出示评改标准和要求组内交流,互改

2学生推荐作文,师生互动评改

3指导学生评分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反思

1a组织学生收集关于柳宗元的资料并交流

b组织学生搜集关于阿里山的资料并在课堂上简短交流。

c查找资料了解威尼斯。

d搜集更多的资料了解西双版纳。a.收集有关柳宗元的诗词、文章、生平介绍,有关《小石潭记》的图片资料等。

b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资料,了解阿里山的风土人情、秀丽风光。可以是图片,文字,还可以是歌曲。(分组活动)

d搜集资料,可以是图片,传说,当地风土人情等

3为开发小石潭的旅游资源,要在小石潭边建造一座凉亭,请给亭子命名,并题写一幅对联。独立思考,创作对联。

4活动:假如你是导游,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带领大家游览我们美丽的校园。

要求:理清游览线路,说出每个景点的特征。思考,讨论,交流,点评

5请你做一名导游,就你所了解的西双版纳设计一段详细的导游解说词结合课文和搜集到的资料构思写作。

6参观游览常州名胜:舣舟亭、红梅公园、恐龙园等。利用星期日参观游览常州名胜。

7组织学生写单元学习小结

提出要求。结合本单元的学习,谈谈自己的收获:分析得与失,对自我正确反思和分析。

六下语文第四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五

标: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课:查找有关永州小石潭的资料。

课堂:

第一块:检查背诵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教学反思

1组织背诵。背诵课文

第二块: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教学反思

2组织交流班级交流

3组织评价自我评价、相互评价,选出最好的名称和对联。

1。收集本地风景名胜的楹联。

第4课时《记承天寺夜游》

1、能借助工具书读懂课文,掌握一些实词的.意思,能基本背诵课文。

2、体会作者特殊的心境。

自读课文,了解苏轼。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教学反思

1布置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文章。自由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

2组织学生单个读、分组读、集体读。

3评价交流相互评价

第二块:疏通文章内容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教学反思

1布置要求:掌握重点实词的意义,读懂课文。再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读懂课文,划出工具书无法解决的难理解的字词,准备交流。

2组织交流。交流学习成果,共同讨论解决疑难词句。

3组织评价自我评价

第三块:走进苏轼的内心世界。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教学反思

1引导学生欣赏作者笔下如诗似画的月色。抓住结尾“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与苏轼谈心,探索他在逆境中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背诵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