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寻找不一样的教育读书笔记优质

时间:2023-06-24 16:43:28 作者:曹czj 讲话稿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2023年寻找不一样的教育读书笔记优质篇一

这段时间,一直在看王维审的《寻找不一样的教育》这本书。

通过他的文字了解了这个人,他不是大家所熟知的名师大家,就像他的网名“百分百草根”一样。但这个“草根教师”却一路走得虎虎生风,多姿多彩。他用了十几年的时间,读书,观察,实践,思考,记录……用质朴干净的文字,透过独特的视角,让人读后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王老师草根出身,成长道路坎坷。但他坚持写作十几年,选择用文字来安顿生命里的痛点,让写作与自己的精神和磨难一起扎根。写作之于教师的成长毋庸置疑。在我们的教育生活中,琐碎的故事一旦有了串缀,就可以变的生动起来。其实,人的一生就是一个故事,或平凡,或悲壮。作为老师的我们就天天生活在一个故事的海洋,天天有故事,时时有故事,只要关注,足以打动心灵。当你把这种生动而真实的教育生活展现在别人面前的时候,那就是心灵的对话和交流,感动的不只有自己,还有他人。

这本书当中的每一个故事,都非常的真实与朴素,没有太过华丽的辞藻,但却深深地吸引着我。在《为生命擦亮一些日子》故事当中,诠释教育的本义:教育绝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而是要把灵魂里的东西,在不经意间传递给学生,比如善良、宽容,人格与品性;《丢掉的专业尊严》里面,用典型的例子抨击了当今的教育生活常态:老师们习惯用简单的方法处理复杂的问题,从而丢失了为师者的专业尊严;在《别让过去成为生命的负担》中,通过大树被移植,就要去掉华丽的树冠的故事,告诉我们当一个生命需要去面对一个新的开始,或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生命状态时,那些曾经的辉煌与成就,就要懂得适时舍弃。

读了王老师的教育故事,再次和学生相遇、和教育相遇,你的教育观应该会发生很大的转变。在教育之路上,不再追求鲜花和荣誉,而是守候一份宁静;教育不再是职业手段,而是生活的一部分。

有掌声,会行走;没有掌声,亦会行走。

2023年寻找不一样的教育读书笔记优质篇二

关于教研,专家一直都是向我们推荐国外的著作,不知道为什么,一直不太喜欢看英译中的著作,觉得读起来有点像刘墉先生所以说的,假洋餐,也就是中饭冷吃,不太习惯。

所以教育著作我选择了《不一样的教育》,里面的教育叙事写的就是我们山区一线学校真实,朴素的教育故事。

当中的每一个教育故事都非常真实地展露了我们当前的教育常态。当中每一个生动的人物都好像是在自己的身边学生一样历历在目。而当中王老师的叙事细节里面每一个细节感觉都在我的教学生活当中都有出现,但是我们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我们没有向王老师这样子,把我们的教学故事细腻地准确地捕捉起来,转变成跳跃式的有生命力的文字。

看完这一本书以后,感觉自己就像进行了一场教育生涯的洗礼,当中过往的一些教育倦怠,仿佛都给它的文字洗刷一遍,感觉心里纯净了、和谐了!

王老师,他把生活与教学融为一体,把学生的学习生活与自己的教学生涯融为一体,我们的班主任工作,学生的心里世界,很多时候我们都不能够时刻捕捉到。但王老师不一样,他时刻关注到班上的每一位同学的状态,这是值得我们每个班主任所望尘莫及的。

如王老师所说的,如果教学就是纯粹的,为了让孩子能够提高成绩,那我们就失去了教学的真正的意义,教育本身就是以人为本的一项神圣使命,教学的真正目的,就是培养孩子们的人格的.发展,也就是他们性格的培养。作为班主任,我们是否能像像王老师那样,时刻留意着班上每一位同学的心里状态,生活状态,学习状态,精神状态,那样我们才能深入学生的内心,真诚地教育他们的灵魂。那才是我们教育的宗旨。

当城市化不断地侵食着当代农村教育的时候,优秀的学生,优秀的老师不断大批涌进现县城学校,私立学校。作为一名山区初中的英语老师以及班主任,心里有一种莫名的沉重。孩子们不出去,是否代表着落后?老师们不出去,是否也代表着退步?留下来的学生惶恐,留下来的老师也迷茫!

时代在变,但是我们育人的心没有变。我也不清楚职业倦怠,什么时候就开始在我们的心中埋下种子,生根发芽,我不知道哪一天他会把我们教师的内心,在悄无声息中慢慢侵蚀掉!

我开始审视自己的教育方式,到底是我们现在的教育模式出了问题?还是我自己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是我班主任的方法,跟王老师的对不上号,还是我根本没有做到像王老师那样的,感悟到教育的真谛!

其实王老师已经把方法教给我们了,要转变一个学生最好的方法就是走进学生的内心,师生之间有了真正的信任,沟通,交流才有不一样的教育,才有不一样的故事。我们应该像王老师那样,把我们的教育故事,一个一个地串写起来,把他们变成一条温润的珍珠,用它来纪念,我们教育的价值!(梁莉莉)

2023年寻找不一样的教育读书笔记优质篇三

工作的闲暇之余,我细细翻阅了王维审老师写的《寻找不一样的教育》。从自序中就提出教育是什么?教育的根底在哪里?书中没有过多地讲解写作理论知识,只是讲述了一个个朴实生动的教育故事,这些故事似曾发生在你,我,他的身上,共鸣的同时更多的是引发我们深深的思考。

读了《寻找不一样的教育》这本书,我心中的答案更加明确。正像王老师所感悟:教育是种子的事业,它的成功与否需要时间的见证,我们在学生心中埋下的教育种子能不能开花结果,他们会因为我们的教育而变得幸福还是窘迫,这才是最重要的。也正像书中所说:教育无非就是使人生活得更自信、更快乐、更文明、更美好幸福,作为个体的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在教育中让我们的孩子更自信、更自尊,更自强。

回想自己当年上师范学校的时候,学到的书本知识已经淡忘了许多,但老师给予我的关怀和温暖却一直难以忘怀,老师渊博的知识、高尚的品格和人格魅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做一个善良的人,给别人带去温暖一直是我做人的准则,这也是老师对我的影响,也是教育的根本。先学会做人是关键。现在的我,越来越贴近教育的本质,不会紧盯着学生的分数,更多的是注重分数背后的温暖教育,逐步走进学生的内心,以朋友的身份与他们相处,关注他们的情感体验胜过知识的传递。我尽力使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让他们成为每天开开心心来上学的孩子。

懂得尊重、懂得关怀、懂得理解学生。用教育的智慧和自身的人格魅力去赢得他们对我的认可和喜欢,接纳我,彼此温暖、彼此欣赏、共同成长。

教育就是这样简单,打开自己的世界,进入学生的'世界,完成师生之间没有任何芥蒂的心灵相容。

2023年寻找不一样的教育读书笔记优质篇四

我收藏了很多书,间歇性踌躇满志,买书如山倒,但是内心会被懒惰与拖延的力量束缚,以致看书如抽丝。

比如说这本《寻找不一样的教育》,我明明知道这是一本教育叙事的宝典,明明知道好多校长都强烈推荐老师们阅读,明明知道这是我所需要的营养。书签早已就位,只是从二月到五月,它就静悄悄地躺在我的桌子上,只差一个翻页。直到,拾光读写坊交流会,范老师强调共读这本《寻找不一样的教育》。

我疑惑地笑了起来,王维审老师和我们是一伙的吗?一伙,是指什么意思啊?忍不住翻阅随便开来,略略读了几个片段,哈哈,还真是好看!故事生动,讲述有趣,读来毫不费脑子,却好似给心灵开了一扇扇窗户,通透明亮。

我读到了王维审老师用力的青春年华。学生时代的优异成绩,发表作文的荣耀欢喜,浪漫轻狂的诗歌梦想,两次高考的倔强努力,临时工生活的尴尬窘迫,公办教师的一波三折。王维审老师在文中调侃自己不像戏剧里那样——一个人一旦遭受磨难,总会迎来美好的未来。可是啊,“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身处低谷的年青的王老师,选择了咬紧牙关多走几步——用力修己,用心教育。我曾有幸见过王老师一面,讶异他年轻的面容,惊诧他爽朗的笑声,仿佛是一番没有被这世界欺负过的样子。我心里暗暗敬佩,这大概是“相由心生”——王老师有一颗强大的内心,一颗积极向上生长的心。

我读到了王维审老师教育叙事的写作秘诀。王老师在书中这样说:“写下去!坚持写下去!在困了、倦了、麻木了的时候,坚持写下去,就是写作的最大技巧。”诚然是这样,可是,我分明还看到了其他东西。王老师说他没有属于诗歌,诗歌也没有属于他,只留给他一段比别人更加艰难的生活。我觉得不仅仅是这样,那些年沉淀下来的文采,在教育叙事里发芽开花了。这世上本没有白吃的苦啊,要不然在王老师的教育叙事中,怎么会有信手拈来的“各种论据”,怎么会有曲尽其妙的“大事小情”,怎么会有点睛之笔的“深度升华”。

我读到了王维审老师至深至爱的教育情怀。在这十个月的职业生涯中,有太多让我落泪的酸楚。我本以为我的安排就很“悲催”了,没想到还有甚者——读了这本书才知王老师的经历如此坎坷。和王老师的遭遇相比,我这些“悲催”简直不值一提。王老师在书中这样描述:“但是,如果我们以故事的情怀来理解这些疼痛,却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教育的博大与高贵,从而拥有一种独立的、清醒的教育判断……你看,我就这样把痛点写成了幸福。”李镇西老师在《用爱心谱写教育的诗篇》里说:“判断一个教师的真爱,主要看他对后进生的教育态度”,“一个教师,是否优秀,不是最重要的,是否卓越,更无关紧要,最关键的是,是否幸福”。王老师的教育叙事里正流露着这样的教育情怀。

读着读着,便沉浸其中,范老师说得没错,王维审老师果然和我们是一伙的。陶醉在文字里,偶尔因感动而热泪盈眶,偶尔因沉重而面色凝结,偶尔因触动而豁然开朗,我竟有些遗憾没有早点看到这些文字,同时又有些舍不得读完这些文字。

然而终将是要读完的,索性再来一遍吧。挤着时间读了两遍,合卷释手,我看着这本简装无华的书,抚摸它的朴素,感受它的深刻,这里的文字就像呈现出来的这般朴素又深刻,这里的教育也像呈现出来的这般朴素而深刻。

我猜,这大概也是王维审老师想要传递给读者的东西吧。

2023年寻找不一样的教育读书笔记优质篇五

“教育是种子的事业,它的成功与否需要时间的见证。多年以后,我在学生心中埋下的教育种子能不能开花结果,他们会因为我的教育而变得幸福还是窘迫,这才是最重要的。”暑期读完王维审老师的《寻找不一样的教育》,这段话就深深印在了我的心头。

王维审老师在一次学生聚会后思索:我到底教给他们什么了?什么才是理想的教育?因为一个被他管教出来的男生对他说:“老师,我得敬您一杯酒,要不是您当时踹我那几脚,我也许早就混到监狱里去了。等我有了儿子,一定还得让您教,您可得给我踹出个北大、清华来呀!”这样一段并不是批评的、真诚的话却开始让王老师思考。

其实,像这样的面临教过学生的经历我们很多老师都有,有两个学生毕业后对我的反馈让我印象深刻。小胤是我初当教师时教的毕业生,他对数学的理解总是比别人慢,我急啊!“我是一个年轻教师,这孩子的成绩肯定要拉我们班的后腿,班级成绩不理想,多丢人啊”,这是我当时内心真实的想法,我利用课余时间给小胤补课,在补课的过程中看到他转不过弯来,我急着了,说出来的话也不大好听。让我沾沾自喜的是,在我这样不辞辛苦地补课下,小胤的成绩提高地挺快,毕业时的成绩都已经达到中上水平了!我在这个孩子身上花费了很多心血和时间,可是他毕业后见到我的反应让我心凉一截,他看到了我,就这样直直地从我身边走过,后来我从其他同学那里听到这样的话“我不喜欢谭老师,反正她也不喜欢我,碰见了还不如看不见呢”。孩子敏感地传递着这个世界的一切,原来他认为,在我的心底是嫌弃他的,不喜欢他的。

时隔境迁,人的心态会发生变化,青涩的我也会变得成熟,这个时候我碰到了小颖,一个什么都不会的小女生,比我曾经教的任何一个学生在学习方面都要来得慢。为了帮助她提高,我也只能利用课余时间给她补课,但这时候想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不会,我会为她后面的学习担心,会放慢自己讲课的脚步;她有了进步,我比她还开心,我认为她肯定能和其他同学一样学习数学。我对她的这种相信通过我们日常的相处传递给了她,她慢慢地,愿意和我共同努力了,最后毕业虽然她在数学方面还不是很擅长,但已经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了。毕业了,这孩子每年都要跑回到小学来看看我,现在一个二十岁的大姑娘了!说的一句非常朴实的话让我感动:“谢谢你,谭老师,谢谢你从来没有放弃过我,我长这么大,只有你一个老师从来没放弃过我”!

同样是给孩子补课,帮助孩子在学习方面取得进步,为什么两个孩子给我的反馈完全不一样呢?因为在补课过程中,我给两个孩子传递的是完全不一样的东西!

我想我在王维审老师的这本书里能找到最后的答案:一个教师最大的业绩和成就,不在于你获得了多少荣誉称号,不在于你给了学生多少分数,而在于你为学生带来了哪些深刻地、可以延续终生的影响。真正的教育,需要我们用心去做!

2023年寻找不一样的教育读书笔记优质篇六

《寻找不一样的教育》这本书,通读下来,给我感触最深的应该就是两个字——育人。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之前,我们的教育把重点放在了教书上,认为知识学好了,学生也就好了。但是现在,我们注重“育人”这个概念了,我们更希望学生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

王维审老师通过教育叙事,总结了很多教育规律。并且通过教育叙事的方式把这些经验分享给我们这些一线教师。

作为一名班主任和新教师,我和学生接触的时间非常多,和学生之间的故事也很多。但是因为没有记录,大多都随着时间的消逝而被遗忘,没有留下一丝痕迹。

教育叙事不同于教学反思。“教育”需要文章有意义,有启发;“叙事”需要有完整的事件,有始有终;教育叙事需要有文笔、有事件、有冲突、有总结。这对教师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育叙事更像是教师之间交流、学习经验的一种途径,对于教师管理学生、教书育人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王维审老师的《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梦想》这篇文章,对我触动比较大。这一篇文章提到了学习动机。给学生一个学习的理由,比传授任何知识都重要,梦想不仅孕育着将来的生活,也决定了今天的生活。学生应该朝着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发展,成为他想成为的人,而不是把功利性的目标安排在前方,催促他们前进。

影响学生的,不只是教育体制,更多的是在教育一线的我们,只有我们的观念转变了,才能影响到学生。我们应该成为一个引导者,激励者,让学生成为他想成为的人,表现出自己独特的价值,让学生的梦想,改变学生的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