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庙游后感 岳飞传读书心得体会(大全7篇)

时间:2023-09-18 01:54:54 作者:ZS文王 心得体会 岳飞庙游后感 岳飞传读书心得体会(大全7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岳飞庙游后感篇一

人们都说岳飞是抗金大英雄,很伟大,开始我一直不相信他有多大能耐,而且就算他再厉害,最后还不是死在奸人手中,并且因愚忠而死,实在很没有价值。他如果真是为人民好,那就应该自立为王,邀集一帮好汉,为老百姓做些实事。但是看了《岳飞传》后,我终于懂得了岳飞的伟大,他所看中的是为百姓谋福,也不在乎谁掌权,谁夺利,他是个老实人,也是因为这一点,才让那么多的英雄好汉拜服在他的脚下吧。

他自己暗下决心绝不苟活于人世,一定要为国家效命保护自己的国土,不遭外敌践踏!他忠孝节义,面对国家存亡之秋他选择了为国尽忠,面对其母的离世他竟选择辞官回家为母尽孝,面对金人的铁骑他选择冲锋现阵丝毫不失一代华夏儿女的气节,面对奸臣的诬陷他选择了从容面对这一切丝毫不惧生死。他是一个积极抵抗金国侵略的将军,面对金人的烧杀抢掠,他恨不得早日挥师北上直捣黄龙。他征战杀场数十载寒暑,他宁可让自己的将士吃不饱穿不暖也不愿向百姓索取物品,创造了一个不败的神话。曾经有人感叹的问道:“如何天下才能够太平?”他憨厚的笑着说:“文官不爱财,武将不畏死,天下自然太平!”他所率领的军队身受人民爱戴有着优良的军纪,他就这样培养出来一支长胜之师,他的事迹更是华夏民族的骄傲!他便是岳飞,身为一介农夫却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壮志,造就了一代将才。

收建康,剿杨幺,四次挥师北伐仅为迎回二圣;持樱枪,挽弓箭,郾城之战亲临阵前力挽狂澜;决策时,意志艰,颖昌大捷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可惜十二道金牌打破了他的美梦,空有一腔热血却报国无门,一首《满江红》弹奏一曲千古绝唱!《小重山》又是多少的心酸与无奈?岳飞一代忠良最终含恨归天,大宋的最后一丝希望就这样逝去,多少也会让人感到惋惜。

每当我读史读到此处之时总会淌下热泪,似乎现在我明白了岳将军虽然你早已离开世间千年,但你的精神我最终还是领悟了,那便是为国为民无怨无悔!就像你生前曾经用过的沥泉枪一样,永远屹立在风雨之中万年不倒!

岳飞庙游后感篇二

从小,就不太喜欢看那种打打杀杀的书,感觉没什么意思,也看不太懂。这几天,我们班漂流了一本书叫《岳飞传》,看着这本书的封面,一个威风凛凛的将士站在草堆中,旁边还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宋字,石碑旁还有一面旗,上面写着岳。我想,这个站在草堆中的男子应该就是岳飞吧。怀着满心的好奇,我轻轻翻开了这本书。

刚看了一页,我就停不下来自己读书的欲望。没想到这种书还是挺好看的。

从书中我了解了岳飞是一个精忠报国,志向远大的人。他一心只想捍卫自国,却屡遭磨难:岳飞少年时文武双全,岳飞奉旨抗金,连连打败金兵。在朱仙镇一战中,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把岳飞父子冤死于风波亭。后来,宋孝宗为岳飞平反冤屈。

读完书后,我一直在沉思,为什么岳飞如此爱国,却是这样的下场,难道好人真的没有好报吗?不是,这一切的冤屈都是因为一个叛国贼秦桧。他以不存在的罪名残害了好人。但是我更加痛恨的是当时社会的黑暗,使岳飞蒙受冤屈。

岳飞庙游后感篇三

一、拙政园简要介绍:

拙政园是我国“四大名园”之一,是1961年3月4日国务院颁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中国古代江南名园,位于苏州古城区东北娄门内,现占地面积约4.1公顷。是在明正德四年(公元15xx年)由御史王献臣始建,以后屡次更换园主,或为官僚地主的私园,或为官府的一部分,或散为民居,其间经过多次改建。四百余年间沧桑变迁,几度兴废,原来浑然一体的园林演变为相互分离、自成格局的三座园林。后于20世纪初进行了全面修整和扩建。

拙政园之所以有这么高的知名度,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是拙政园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江南古典园林中的佳作,其布局设计、建筑造型、书画雕刻、花木园艺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被誉为“天下园林之母”。另一个原因是,拙政园曾为许多在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的人物提供了活动场所。其中有:钱牧斋和柳如是,明末御史、刑部侍郎王心一,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江苏巡抚李鸿章和张之洞等。

追溯拙政园,据说它始建于明代正德四年(15xx年)。御史王献臣因官场失意而还乡,以大弘寺址拓建为园,拙政园的园名是根据西晋潘岳的《闲居赋》中的“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之句缩写而成的。“拙”,实指不善在官场中周旋之意,是陶潜“守拙归田园”中的“拙”。全园约五分之三为水,足可表现园主这种江湖之志。恽格在题他所作的拙政园图时,写出了园景所寓的主题:“秋水长林,致有爽气。独坐南轩,望隔岸横岗.......使人悠然有濠濮间趣。”但到王献臣之后,屡更园主,王心一、叶士宽、张履谦等二十多人先后为园主,因曾有“复园”、“将园”、“吴园”、“书园”、补园”等名园。现全园包括中部(拙政园)、西部(旧“补园”)、东部(“归田园居”)三部分。其中,东部,以田园风光为主;中部,也称为“复园”,以池岛假山取胜,是全园的精华所在;西部,园内建筑大都建成于清代,其建筑风格明显有别于东部和中部。

据说明正德四年,拙政园由王献臣初建时,取名“拙政”除因晋朝《闲居赋》的 “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这一段话,也还饱含有朴实之人在自家花园为政的巧意。

据说史籍上记载王献臣曾委托画家文征明做最早的设计,并存文氏之《拙政园图》、《拙政园记》和《拙政园咏》传世,比较完整地勾画出园林的面貌和风格。当时,园面积约13.4公顷,规模比较大。园多隙地,中亘积水,浚沼成池,池广林茂。有繁花坞、倚玉轩、芙蓉隈及轩、槛、池、台、坞、涧之属,共有31个景点。整个园林竹树野郁,山水弥漫,近乎自然风光,充满浓郁的天然野趣。

据说根据文征明在《王氏拙政园记》中的描述,一开始建造此园时,他就发觉这块地并不太适合盖相当多建筑,地质松软,积水弥漫,而且湿气很重。因此,文征明以水为主体,辅以植栽,因地制宜设计出了各个景点,并将诗画中的隐喻套进视觉层次中。园中至今仍留有许多文征明的对联与诗,其中以“梧竹幽居亭”中的“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最能带出此园的意境。此外,园中所栽种的紫藤相传是文征明亲手种植。由此可看出文征明相当喜爱植物,在31个景点中,超过一半的景,都与植物和植物本身的意涵有关。

经历—百二十余年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已破落近三十年并荡为丘墟的东部园林归侍郎王心一所有,王善画山水,悉心经营,布置丘壑,将其重新修复,并将“拙政”改名为“归园田居”,取意陶渊明的诗。

清顺治十年,陈之遴曾购得此园。1662年,拙政园充公。康熙年初,曾为驻防将军府、兵备道行馆。其后还予陈之遴子,再卖给吴三桂婿王永宁,王曾大兴土木,堆帜丘壑,园状大为改变。

康熙十八年,为苏松常道署。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蒋棨接手此园,并将园中规模略做更改,东边的庭院切分为中、西两部分。

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忠王李秀成曾以此园当做苏州的重要基地,改之为忠王府。

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富贾张履谦接手此园,改名为“补园”。当时拙政园的腹地缩小到1.2顷,张履谦大举装修了相当多细致部份,因此奠定了拙政园今日之基础。

二、考察拙政园三区印象

(1)东园

东区的面积约31亩,其规模大致以明朝王心一所设计的“归园田居”为主,该园有放眼亭,夹耳岗,啸月台,紫藤坞,杏花涧,竹香廊等诸胜。中为涵青池,池北为主要建筑兰雪堂,周围以桂、梅、竹屏之。池南及池左,有缀云峰、联壁峰,峰下有洞,曰“小桃源”。步游入洞,如渔郎入桃源,桑麻鸡犬,别成世界。兰雪堂之西,梧桐参差,茂林修竹,溪涧环绕,为流觞曲水之意。北部系紫罗山、漾荡池。东甫为荷花池,面积达四五亩,中有林香楼。家田种秫,皆在望中。

但我们看到现有的景物有秫香馆、松林草坪、芙蓉榭、天泉亭等。园的入口设在南端,经门廊、前院,过兰雪堂,即进入园内。东侧为面积旷阔的草坪,草坪西面堆土山,上有木构亭,四周萦绕流水,岸柳低垂,间以石矶、立峰,临水建有水榭、曲桥。西北土阜上密植黑松枫杨成林,林西为秫香馆(茶室)。再西有一道依墙的复廊,上有漏窗透景,又以洞门数处与中区相通。甚是好看,叫人流连忘返。我们一边参观,一边拿出相机,照个不停,唯恐遗漏好的风景。

(2)西园

西园面积约为12.5亩,据说现有布局形成于张履谦接手时期。该园以池水为中心,有曲折水面和中区大池相接。有塔影亭、留听阁、浮翠阁、笠亭、与谁同坐轩、宜两亭等景观。又新建三十六鸳鸯馆和十八曼陀罗花馆,装修精致奢丽。

游览中我们看到,建筑以南侧的鸳鸯厅为最大,方形平面带四耳室,厅内以隔扇和挂落划分为南北两部,南部称“十八曼佗罗花馆”,北部名“三十六鸳鸯馆”,夏日用以观看北池中的荷蕖水禽,冬季则可欣赏南院的假山、茶花。池北有扇面亭“与谁同坐轩”,造型小巧玲珑。东北为倒影楼,同东南隅的宜两亭互为对景。甚是美好景观,真叫人赞叹不止!

(3)中园

中部部分为全园精华之所在,据说虽历经变迁,与早期拙政园有较大变化和差异,但园林以水为主,池中堆山,环池布置堂、榭、亭、轩,基本上延续了明代的格局。据说从历史资料咸丰年间《拙政园图》、同治年间《拙政园图》和光绪年间《八旗奉直会馆图》中可以看到山水之南的海棠春坞、听雨轩、玲戏馆、枇杷园和小飞虹、小沧浪、听松风处、香洲、玉兰堂等庭院景观与我们今天看到的现状诸景毫无二致。拙政园中部风貌的形成,是在晚清咸丰至光绪年间。在游览中同时我们看到,中区现有面积大约在18.5亩左右,其中水面占1/3。水面有分有聚,临水建有形体各不相同,位置参差错落的楼台亭榭多处。主厅远香堂为原园主宴饮宾客之所,四面长窗通透,可环览园中景色;厅北有临池平台,隔水可欣赏岛山和远处亭榭;南侧为小潭、曲桥和黄石假山;西循曲廊,接小沧浪廊桥和水院;东经圆洞门入枇杷园,园中以轩廊小院数区自成天地,外绕波形云墙和复廊,内植枇杷、海棠、芭蕉、竹等花木,建筑处理和庭院布置都非常雅致精巧。

我们还看到,中区的远香堂既是中园的主体建筑,又是拙政园的主建筑,园林中各种各样的景观都是围绕这个建筑而展开的。远香堂是一座四面厅,建于原“若墅堂”的旧址上,为清乾隆时所建,青石屋基是当时的原物。它面水而筑,面阔三间,结构精巧,周围都是落地玻璃窗,可以从里面看到周围景色,堂里面的陈设非常精雅,堂的正中间有一块匾额,上面写着“远香堂”三字,是明代文征明所写。堂的南面有小池和假山,还有一片竹林。堂的北面是宽阔的平台,平台连接着荷花池。每逢夏天来临的时候,池塘里荷花盛开,当微风吹拂,就有阵阵清香飘来。

堂的北面也是拙政园的主景所在,池中有东西两座假山,西山上有雪香云蔚亭,亭子正对远香堂的两根柱子上挂有文征明手书“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对联,亭的中央是元代倪云林(倪瓒,字元镇,号云林子,元末无锡人。工诗,善山水,为元代四大画家之一)所书“山花野鸟之间”的题额。东山上有待霜亭。两座山之间以溪桥相连接。山上到处都是花草树木,岸边则有众多的灌木,使得这里到处是一片生机。

远香堂的东面,有一座小山,小山上有“绿绮亭”,这里还有“枇杷园”、“玲珑馆”、“嘉实亭”、“听雨轩”、“梧竹幽居”等众多景点。从梧竹幽居向西远望,还能看到耸立云霄之中的北寺塔。水池的中央还建有荷风四面亭,亭的西面有一座曲桥通向柳荫路曲。在这里转向北方可以见到见山楼。亭子的南部有一座小桥连接着倚玉轩,从这里向西走就到了小飞虹,这是苏州园林中唯一的廊桥。桥的南面有小沧浪水阁,桥的北面是香洲。我们一行29人游览,走过廊桥,真是有一种“人在廊中走,如同画中游”的境界,真是叫人心旷神怡!

三、拙政园造园艺术特点

(1)因地制宜,以水见长。

据说,《王氏拙政园记》和《归园田居记》记载,园地“居多隙地,有积水亘其中,稍加浚治,环以林木”,“地可池则池之,取土于池,积而成高,可山则山之。池之上,山之间可屋则屋之。”充分反映出拙政园利用园地多积水的优势,疏浚为池;望若湖泊,形成晃漾渺弥的个性和特色。据说拙政园中部现有水面近六亩,约占园林面积的三分之一,“凡诸亭槛台榭,皆因水为面势”,用大面积水面造成园林空间的开朗气氛,基本上保持了明代“池广林茂”的特点。

(2)疏朗典雅,天然野趣。

据说,早期拙政园,林木葱郁,水色迷茫,景色自然。园林中的建筑十分稀疏,仅“堂一、楼一、为亭六”而已,建筑数量很少,大大低于今日园林中的建筑密度。竹篱、茅亭、草堂与自然山水溶为一体,简朴素雅,一派自然风光。拙政园中部现有山水景观部分,约占据园林面积的五分之三。池中有两座岛屿,山顶池畔仅点缀几座亭榭小筑,景区显得疏朗、雅致、天然。这种布局虽然在明代尚未形成,但它具有明代拙政园的风范。

(3)庭院错落,曲折变化。

据说,拙政园的园林建筑。早期多为单体,到晚清时期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表现在厅堂亭榭、游廊画舫等园林建筑明显地增加。中部的建筑密度达到了16.3%。其次是建筑趋向群体组合,庭院空间变幻曲折。如小沧浪,从文征明拙政园图中可以看出,仅为水边小亭一座。而八旗奉直会馆时期,这里已是一组水院。由小飞虹、得真亭、志清意远、小沧浪、听松风处等轩亭廊桥依水围合而成,独具特色。水庭之东还有一组庭园,即枇杷园,由海棠春坞、听雨轩、嘉实亭三组院落组合而成,主要建筑为玲珑馆。在园林山水和住宅之间,穿插了这两组庭院,较好地解决了住宅与园林之间的过渡。同时,对山水景观而言,由于这些大小不等的院落空间的对比衬托,主体空间显得更加疏朗、开阔。

这种园中园式的庭院空间的出现和变化,究其原因除了使用方面的理由外,恐怕与园林面积缩小有关。据说光绪年间的拙政园,仅剩下了1.2公顷园地。与苏州其他园林一样,占地较小,因而造园活动首要解决的课题是在不大的空间范围内,能够营造出自然山水的无限风光。这种园中园、多空间的庭院组合以及空间的分割渗透”、对比衬托;空间的隐显结合、虚实相间空间的婉蜒曲折、藏露掩映;空间的欲放先收、欲扬先抑等等手法,其目的是要突破空间的局限,收到小中见大的效果,从而取得丰富的园林景观。这种处理手法,在苏州园林中带有普遍意义,也是苏州园林共同的特征。这在我们在青龙湖酒店的项目开发建设和设计当中,有很多需要借鉴的地方。

(4)园林景观,花木为胜。

拙政园以“林木绝胜”著称。数百年来一脉相承,沿袭不衰。早期王氏拙政园三十一景中,三分之二景观取自植物题材,如桃花片,“夹岸植桃,花时望若红霞”;竹涧,“夹涧美竹千挺”,“境特幽回”;瑶圃百本,花时灿若瑶华。”归田园居也是丛桂参差,垂柳拂地,“林木茂密,石藓然”。每至春日,山茶如火,玉兰如雪。杏花盛开,“遮映落霞迷涧壑”。夏日之荷。秋日之木芙蓉,如锦帐重叠。冬日老梅偃仰屈曲,独傲冰霜。有泛红轩、至梅亭、竹香廊、竹邮、紫藤坞、夺花漳涧等景观。至今,拙政园仍然保持了以植物景观取胜的传统,荷花、山茶、杜鹃为著名的三大特色花卉。仅中部二十三处景观,百分之八十是以植物为主景的景观。如远香堂、荷风四面亭的荷(“香远益清”,“荷风来四面”);倚玉轩、玲珑馆的竹(“倚楹碧玉万竿长”,“月光穿竹翠玲珑”);待霜亭的桔(“洞庭须待满林霜”);听雨轩的竹、荷、芭蕉(“听雨入秋竹”,“蕉叶半黄荷叶碧,两家秋雨一家声”);玉兰堂的玉兰(“此生当如玉兰洁”);雪香云蔚亭的梅(“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听松风处的松(“风入寒松声自古”),以及海棠春坞的海棠,柳荫路曲的柳,枇杷园、嘉实亭的枇杷,得真亭的松、竹、柏等等。这些特点不正是我们在青龙湖酒店的项目开发建设和设计当中,需要借鉴的地方吗?我们要按着这样的特点设计,何不再塑造一个北方的“拙政园”为世代流芳?!

四、在苏州游览享受“山水林泉之乐”,美哉!

通过短短的苏州之行,感到山水如画,心旷神怡,使人尽享自然之美,收获甚丰:苏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湿润,交通便利,旧时官宦名绅退休后多到苏州择地造园、颐养天年,如今苏州以众多精雅的园林闻名天下,不愧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据说,最盛时期,苏州的私家园林和庭院达到280余处,至今保存完好并仍开放的还有:始建于宋代的沧浪亭、网师园,元代的狮子林,明代的拙政园、艺圃,清代的留园、耦园、怡园、曲园、听枫园等。其中,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因其精美卓绝的造园艺术和个性鲜明的艺术特点,于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苏州园林是城市中充满自然意趣的“城市山林”,我们身居闹市的人一进入园林,便可享受到大自然的“山水林泉之乐”。在这个浓缩的“自然界”,“一勺代水,一拳代山”,园内的四季晨错变化和春秋草木枯荣,使人们可以“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乐”。美哉!美哉啊!

我们体会到,苏州园林是文化意蕴深厚的“文人写意山水园”。古代的造园者都有很高的文化修养,能诗善画,造园时多以画为本,以诗为题,通过凿池堆山、栽花种树,创造出具有诗情画意的景观,被称为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在园林中游赏,犹如在品诗,又如在赏画。是一种美的享受,使人惬意横流!

我们看到,当时建造者为了表达园主的情趣、理想、追求,采用的是园林建筑与景观有匾额、楹联之类的诗文题刻。拙政园“远香堂”,以清幽的荷香自喻人品;拙政园“香洲”,以清雅的香草自喻性情高洁;怡园“画舫斋”,是追慕古人似小船自由飘荡的怡然自得;网师园“真意”、留园“小桃源”,则表现园主企慕恬淡的田园生活……这些充满着书卷气的诗文题刻与园内的建筑、山水、花木自然和谐地糅合在一起,使园林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均能产生出深远的意境,徜徉其中,可使人得到心灵的陶冶和美的享受!

苏州园林虽小,但古代造园家通过各种艺术手法,独具匠心地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致,在园中行游,或见“庭院深深深几许”,或见“柳暗花明又一村”,或见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或见曲径通幽、峰回路转,或是步移景易、变幻无穷。至于那些形式各异、图案精致的花窗,那些如锦缎般的在脚下延伸不尽的铺路,那些似不经意散落在各个墙角的小品……更使人观之不尽,回味无穷。在游览中,我带的相机能照400多张相片,一直照个不停,还深怕不够用,把电耗完,无法留下这美丽景色!

我们在今后的开发建设和其它项目景观设计上,好好的借鉴吧!

岳飞庙游后感篇四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而日本人的多礼也是世界闻名的。北海道五日游,日本人待客的礼貌与真诚以及爱送礼物的习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先简单谈一下日本人待客的礼貌与真诚。

在北海道的五天,虽然没有机会接触更多的普通日本市民,但在与酒店、旅游点及商场等的服务员的接触中,也颇能感受到日本人的多礼。其中感受最深的又有两点,一是酒店保洁员的多礼。每当我们进出房间或走道遇见保洁员时,她们总是马上放下手中的活儿,让出道路,面朝我们笑容可掬地躬身问候。这让我很感动:即使只是作为酒店的保洁员,她们也很注意对客人的礼节。二是酒店送客的真诚。每当我们团离开一个酒店时,酒店门口的服务生总是举着用中文写着“请您多保重”“感谢您的光临”之类的牌子,另外还有一两名专门负责送客的人,他们在门口与我们一一致意后就面向我们的旅游包车看看是否有需要帮忙,等我们一一落座后就挥手向我们告别直到包车开离酒店。有一次,我们的车开离酒店后又马上调头转弯上桥再次经过酒店门口的方向,而令我特别惊讶和感动的是,刚才那个向我们挥手告别的男士仍然高举着胳膊向我们挥手致意。我们靠窗的团友也都赶紧向他挥手致意(这一动作被大家笑称为集体擦玻璃)。地陪导游(香港人,定居日本,娶了一个日本太太)说,日本人就是这么多礼,送客一定要送到看不见为止。不知何故,我突然想起了古人送别时的长亭连短亭,想起了岑参的诗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再主要讲一下日本人爱送礼物的习俗。

到北海道后的第二天去富良野的车上,导游就对我们说,日本人特别爱送礼。除了节日、纪念日要互送礼物外,登门拜访也要给主人送礼,就是旅游、出差归来也要给亲友、同事、邻居们带一些旅游点或出差地的特色东西作为礼物。如果不幸被人知道你去了哪里旅游或出差而又没有给人家带回礼物,那见了面将会很难堪。不过,日本人送礼虽多却不重,不像国人担心礼物轻了拿不出手得罪人,而是注重礼到意到,让人知道你心里想着他(她)就行。相反,如果你无缘无故给日本人送重礼,可能会遭遇拒收的尴尬(因为他们可能怀疑你是别有所图;即使知道你真的别无所求,人家也不愿欠你的人情)。

(写到此处,想起一件事,也与日本人的送礼有关,顺便插记一下。几年前,我爱人曾到日本某大学做调研,结识了一位日本学者。事隔一年后,我爱人的一位同事也去这所大学调研,回国后到我家来,说是那位日本学者托他给我爱人带回一样礼物。看着包装精美的礼物,我们都很意外,也很感动,又很不安。意外和感动的是没有想到仅有一面之缘,而且事隔一年,人家还能想起并捎来礼物;不安的是,咱们并没有给人家带去礼物,现在人家捎来礼物,既不知是否有事相托,也不知是何礼物,担心如果太重,如何回送人家。结果,等同事走后打开一看,原来是一本小小的薄薄的台历。所有的猜测和担心都没有了,剩下的只是对这位日本学者朋友的感念及对日本礼仪文化的感慨。)

到了富良野,洁净的蓝天白云,美丽的田野风光,真是让人心旷神怡。虽然有些遗憾错过了五月的薰衣草,但八月的薰衣草枯而不萎,加上还有其他大片栽种的仍然怒放着的各种各样的鲜花,富良野仍让人大开眼界,后来去了四季彩之丘,才发现那里的景色更美,规模更大,气势更加壮观,漫山遍野的道道彩虹,让人叹为观止。

在富良野,除了花草,最吸引人的就是各种各样的小礼品。它们大多以花草(尤其以薰衣草为多)、农作物或经济作物为原料或造型,十分漂亮。虽然导游说,在日本,各地的物价都是统一的,即使有差别也相差无几,建议我们到旅游结束前再买以免增加行李。但看着这些精美别致芳香的礼品,别说是孩子,就是我们大人,也爱不释手。又怕导游所言不实(后来证实导游所说果然不假),因此,每个小孩都捡了几件实在不舍得放弃的小礼品。本来还想买一个薰衣草枕头的,但听导游说,等一会儿去一家餐厅吃过饭后,餐厅会送每人一个薰衣草枕头及一个薰衣草雪糕(日本人果然爱送礼啊),倒也喜出望外。

这些礼品及包装都很素雅,颜色以白、蓝、紫和淡黄色等浅色调为主,少有大红,绝无大绿(日本人忌讳绿色)。只是不知日本人是因为本土有大量紫色的薰衣草因而喜欢紫色呢还是因为他们喜欢紫色因而特别钟爱紫色的薰衣草。

后来在音乐盒博物馆及白色恋人博物馆等地,我们又忍不住买了几件礼物——学日本人多买礼物回国后好送一众亲友。好了,不多说了,还是给大家欣赏一下富良野和七彩之丘的美景,展示一下我女儿给她的老师、同学和朋友挑选的小礼物吧。

岳飞庙游后感篇五

昨晚睡了一个好觉,今天我来看鲍。大叔说今天要去白脉泉,五龙潭,黑虎泉,泉城广场。只想着这四个景点有多壮观,早餐只吃一点。

到了白脉泉后,我们都抢着下车。我们邀请了一位导游。我们穿过了护城河。护城河里的水太酷了!前方有白脉泉。白脉泉的底部,有许多水泡向上升起,像泉水流动声音的音符。我们边走边看莫泉和梅花春。梅花泉有五泉,喷出的泉水就像盛开的梅花,很美!亲眼看到水面上的梅花,感觉大自然真奇妙!不知不觉,我去了清兆园,在那里认识了外国朋友。他们也开始了解我们伟大的诗人李清照和我们的中国文化。听说李清照还是我学园叔叔的偶像。他仔细听了导游的介绍。我们来到清兆园的一座假山前,进入了山洞。五颜六色的灯光散落在泉水上,仿佛我们来到了人间仙境!

然后我们去了黑虎泉,我往泉里扔了一枚硬币。硬币飘到了水底,硬币在水下呈银色。我们尝了尝黑虎泉水,天渐渐黑了。

吃完饭,我们来到泉城公园。在莲花音乐喷池里,我在滴水,在踢来踢去,玩得不亦乐乎。突然喷泉“袭击”了我,我浑身湿透了。大家看着我笑了。

今天真是快乐的一天。今天真的让我大饱眼福。以后旅游的时候,想带个笔记本,写下自己的旅行过程,也写下美丽的景点。

岳飞庙游后感篇六

“精忠报国”是中国最著名的历史典故之一,它说的'是民族英雄岳飞出仕前,其母在其背上刺上“精忠报国”四字,这也是后人对著名军事家、抗金名将、民族英雄岳飞的高度评价。

在寒假里,我看完了钱彩写的《岳飞传》。这本书主要讲了岳飞从小立志报效国家,长大后当了大元帅,率领着牛皋、杨再兴、张宪、余化龙、何元庆等将领和十万士兵,击溃了侵犯中原的金兀术。但好景不长,岳飞和岳云、张宪被秦桧害死在风波亭。时年,岳飞才三十九岁,岳云才二十三岁。

轻轻合上书本,我眼前仿佛出现了少年岳飞刻苦读书的画面。岳飞从小读书就非常刻苦,但家里很穷,买不起纸和笔,他就跑到河边折了几根柳枝,捧来沙子,让母亲教他写字。隔壁先生在给别人家孩子讲课的时候,岳飞都非常认真地趴在外面的墙头上听。我不禁联想到自己,真是惭愧,我上课经常开小差,做作业要妈妈催促。今后,我要像岳飞一样刻苦学习。

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让我深受感动的还是那个画面:岳母为了让岳飞从小立志报效国家,在他背上刻下了“精忠报国”四字。为了学习和深刻感悟岳飞的爱国精神,我们七色花假日小队在寒假里去参观了岳庙。走进大殿,只见岳飞的雕像端坐在大殿正中,威风凛凛。两边的墙上是关于岳飞的故事的壁画。穿过洞门,抬眼就可以见到对面雪白墙壁上写着的四个大字“尽忠报国”。我们整齐地站成一排,高声朗诵岳飞的爱国诗《满江红·怒发冲冠》。其中最精彩的是:“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在这段诗文中,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心怀壮志豪情的将军,对天大喊出他保家卫国的决心和对未来“收拾旧山河”的坚定信念。

梁启超先生曾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作为祖国未来的我们,要牢记“精忠报国”四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岳飞庙游后感篇七

我看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终于随着刀光剑影和岳飞被奸臣害死而结束了,我的寒假生活也将快要划上句号了。

寒假一开始,妈妈就给我制订了一个课外阅读计划,让我在自己的小书架上选一本课外读物,最好是长篇的,而且要求在寒假里看完。我想以前听说过岳飞母亲给他背上刺“精忠报国”的故事,就选择看看《岳飞传》吧。

岳飞是一个勇敢,足智多谋的元帅。当时虽然有很多很多的坏蛋要害岳飞,但岳飞还是屡战屡胜。他的兄弟牛皋是一位性情直率的猛将;还有岳飞的老师周铜也是一位伟人,调教出岳飞这么好的一位英雄;岳飞的两位保镖张保和王横,也是两位忠义之士;还有李纲、韩世忠等都是忠良,他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国家,抵抗金兵入侵,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岳飞传》里也有许多很坏很坏的人,比如说秦桧、哈迷蚩、钻罕和兀术等,他们非常非常坏,杀害了很多的士兵,还经常算计和冤枉岳飞,非常得可恶。虽然现在没有敌人入侵,但是,我想我们这些中国娃娃长大后也会保卫自己国家的。就像岳飞当时拜周铜为师的时候,也只有八、九岁,岳飞从小失去了父亲,跟随母亲背井离乡,还能这么勤奋。他在沙盘上练字,在学堂外偷听偷学,我们现在有这么好的课堂,有那么好的老师,我们怎么还能不用心读书呢?当我看到岳飞被岳母在背上刺上“精忠报国”这四个字时,我想岳飞的母亲对他的期望多么大啊!所以,岳飞永远没有忘记母训,当被奸人秦桧陷害时,还是那坚定,那么勇敢,那么顽强。这些精神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想等我长大了,也要和岳飞一样,成为一个捍卫国家的人。

岳飞还特别的骁勇善战。他只有800名士兵,却要对敌三十万,但岳飞仍沉着应战,先设下埋伏,然后引敌入围,在山顶上用水冲,用石头砸,用炮打,用剑射,虽然我没有经历过这种场面,但是我从书本上已经感受到沙场上的烽火连天了。岳飞真是智勇双全的将士,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

岳飞气壮山河的爱国情怀和高超的军事才能,至今还是受到人们敬仰和缅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美名也传颂至今。我还知道了我们后人为了纪念岳飞,在离我家乡不远的杭州专门修筑了一个岳飞将军的坟。有机会我一定让爸爸、妈妈带我去缅怀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