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好家庭事迹材料通用

时间:2023-06-28 15:33:20 作者:曹czj 材料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2023年好家庭事迹材料通用篇一

——记书香门第老师的先进事迹

家庭是每个人温馨的港湾和成长的摇篮,它对每一个人的影响都很大。同志出生于书香之家,父亲是一名教师,姐姐也是一名教师。虽然父亲生活在“家贫无从致书以观”的时代,但却多途径涉猎了大量有益的书籍,可以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称得上满腹经纶,现如今已近九十高龄,仍坚持每天看新闻阅读书报关心国家大事,并再读《论语》撰写心得两万多字。在她心中父亲就是一本百科全书,他对她成长影响非常大。

良好的家庭影响,让她领悟到了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的人生真谛,读书已成为她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刘老师的爱人也是一名教师,自然家里教育方面的书少不了,两人都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文学书就成了他们藏书的一大块。家长是孩子的标尺,家长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成长,才能树立并延伸这标尺的长度,才能给孩子丈量出更多向上成长的空间和可能。读书先行,给孩子树一面镜子,为了给孩子读书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业余时间家庭的主要活动就是读书。平常读书时,会随时记录下读书心得或感受,会在自己的工作之余写一些读书心得与孩子和学生一起分享;同时也发表了一些专业论文,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一张张鲜红的证书和杂志上的一块块小豆腐块,让孩子眼中充满了惊奇、憧憬和向往。

父亲喜欢看新闻,家里经常会在茶余饭后,讨论一些新闻话题。这些都让孩子觉得读书的益处多多。每年都订阅一、二份杂志,购买20多本青少年读物,也会把购书作为奖励进行激励。同时专门购置了小书架,设置了书房和书柜。所以她女儿从小学到中学甚至考上云南大学,读书就是她的爱好,只要一有空就看书。读书促进了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和谐与平等。读书给我们这个家庭增添了无限的乐趣,他们在学习中共同成长、进步。孩子的书籍让她们回味美好的童年,保持一颗童心;她们的书籍也在预备孩子日后的颂读,引导她走好人生之路。孔子云:“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在朋友和同事心中,他们是快乐、和睦的书香之家,相信,他们的家庭书香味会越来越浓。

书——能让她获得知识,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更让我的精神得以升华。在邻里眼里,她热情善良、知书达理、乐于助人。在父母眼里她是个懂事、识大体的好女儿。在公婆和亲朋心中她是个心地善良、孝顺的好儿媳。

利用所教语文学科特点,创书香班级,构筑理想课堂。组织学生开展了“存一读百”活动,教室内张贴推荐必读目录、读书名言。鼓励学生每人带一两本好书,同志也把家里的图书拿出来,供全班集体阅读。学生每学期最少读两本名著,写6篇心得体会,并摘录优美的词句。师生在共同阅读中增进了友谊。

开展好与学生“同读一本书”活动,把星期三定为“班级读书日”,这天语文课集中上“读书课”,组织学生开展“主题式阅读”活动,如“我身边的科学”等,同学们可以读名著、制小报、讲故事,可以模拟书中的情节来一段现场表演,既有教育性又有趣味性,深受同学们的喜欢。

每周利用一节自习课举行读书活动,如“好书介绍会”、“听我来读最精彩的佳句”、“佳作朗诵会”以及“讲故事比赛”等活动,开展“名人名言”和“美词佳句”摘抄记录竞赛,使他们体验读书的快乐。在语文课前3分钟开展“背诗大王”、“演讲大王”活动,并利用班会开展了“阅读经典助我成长”主题班会、读书心得演讲会、“读书之星”评选活动,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坚持三个一,即清晨一诵,利用晨读时间(约15分钟)组织“晨诵”活动。午间一读,中午10分钟的学生自由读书时间。晚间一省,引导学生对一天的学习进行反省。提倡记日记,并开展家庭读书活动。每半学期学生将作文、心得汇编成册,有班级作文集、心得体会集、好词佳句集等,并在家长会上进行展览。进行手抄报、读书个性卡片比赛,要求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并将优秀作品装订成册,在读书日集中展评。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作文竞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贾迎春、秦明杰等多名学生因此受益,考入相应学府。

做书香教师,不断读书“充电”,我始终坚持师生共读。

新时期的父母要给孩子做出榜样。老师要给学生树立榜样。她知道,身教重于言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家庭中,要在孝敬老人、友爱兄弟、团结邻里各方面都以身作则。中华文明中,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许多诸如此类的优秀道德品质需要大人去“传”,让孩子去“承”,而这种传承,离不开父母和老师的示范和引导。年轻夫妻大都上有老下有小,而那些能给孩子做出榜样的父母,也必定是上能尊老下能爱幼的模范夫妻,这样的家庭又怎么会不和谐呢?因此说,一个和谐的家庭不一定是书香门第,也未必就是豪门贵族,但它的内涵里一定有着知礼谦让、平等民主和尊老爱幼这些优良品质。而这些品质很大程度来源于书籍。

老师从教近三十年,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因为她好读书,好学习,撰写的论文多次获国家、省市、县各种奖励。辅导的学生多次在全国希望杯作文大赛中获奖。也获得了模范班主任、教学标兵,德育标兵,记功等很多荣誉,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先进班级。

因为读书,在教育教学的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了。通过阅读教育书刊,我们了解掌握了大量的有关教育教学的最新信息,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她的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学效果越来越好,教学反思更加成熟,得到领导的认可、同事的好评和学生们的欢迎。

品一本好书,宛如获得人生之真谛,给予你震撼心灵的力量。沙翁无不深情的说:“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生活中没有阳光;生命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了翅膀。”书可以陶治性情品德,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美心美文,希望大家以刘老师为榜样,弘扬“尚德、包容、创新、争先”的平泉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优良的家风传承,让仁义洒满天下。

2023年好家庭事迹材料通用篇二

xx的家庭与千万个家庭一样,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但这普通的背后,却蕴藏着一个不平凡的故事,这一家人团结和睦、遵纪守法、积极进取、乐于助人,深受同事、邻里和社会的好评。

xx不论做什么事情,他都充分发挥军人的本色,认真履行职责,处处以身作则。雷厉风行,不折不扣地去完成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近几年,他担任我镇林工站站长,经常不分昼夜的奔赴在森林火灾第一现场,亲自指挥、加入灭火队伍,尤其是在逢年过节,举家团圆的时刻,林工站的工作人员丝毫不敢放松警惕,时刻准备着遭遇火情时进行紧急应对。每年夏天雨季来临时,他还主动参与到防洪防汛工作中,遇到大暴雨,整夜巡查,排除受灾隐患。正是因为他的突出表现,年度考核连续多年排名第一。这些荣誉的取得,与他爱人的理解和支持是分不开的。

xx的妻子齐鸿燕在我镇职工餐厅工作,在她身上充分体现了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作为媳妇,她恪尽孝道,对老人嘘寒问暖,还经常陪伴老人谈心,做他们精神上的支柱;作为母亲,她慈爱但不溺爱,在照顾好儿子生活的同时,还担负起教育儿子成材的重任;作为妻子,她是“贤内助”的最佳代言人。为了减轻丈夫的工作压力,她承担起家庭的所有事务,把家中的事情管得井井有条,从不让丈夫因家事分心而影响工作。为了让丈夫做个清清白白的乡镇干部,不滥用权力,不迷失自己,她建立起比一般家庭更加纯朴和节俭的家风,牢固地守护着自己家门。她常吹家庭廉洁风,常念家庭廉洁经,督促丈夫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外做到“一身正气上班去,两袖清风回家来”。

在父亲的潜移默化和言传身教之下,xx将儿子浩然培养出自立自强的性格,在生活上,独立自主,在思想上力求上进,在事业上努力拼搏。

在xx带动和影响下,全体家庭成员各司其职,共同努力,精心营造出一个洋溢着温暖、民主、文明、科学的美好家庭。

2023年好家庭事迹材料通用篇三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丰富的知识不仅可以拓宽孩子的知识面,同时也可以学会如何做人。我们培养孩子读书的初衷并不是希望孩子长大后一定多么出人头地,主要为陶冶其情操,让其成长为一名身心健康的孩子。作为家长的我在这方面深有体会。

孩子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是他做一件事情的原始动力,所以我非常重视这一点。我觉得在我们志威身上这是非常自然地事情。从孩子很小时候我就开始给他读书了,有时念上一段优美的诗句,有时讲一个小故事,现在他已经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在读书的时间内,他会按时进行读书活动。

我觉得对孩子读书习惯的养成,作为父母必须要以身作则。父母在看电视、上网,却让孩子读书学习这不公平,也会让孩子产生负面的心理作用,我们家平时基本不开电视、电脑,如果确有需要也是在他睡着以后再开。我和我爱人都是农村人,深知孩子学习知识的重要性,而读书则是获得知识的最有效的途径,为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文化程度不高的我,总是和孩子一起进行读书,用我自己的行动来带动孩子读书的兴趣,实践证明,我的做法是非常有效的,身教胜于言教。

对于读书来说我觉得我做的还不够好,由于条件的限制,还没有为孩子提供读书所需要的良好环境,氛围程度也不是非常的浓,这也是我们家庭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希望孩子在我的影响下,读书行为习惯更好,从中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为孩子以后的人生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3年好家庭事迹材料通用篇四

于桂芹是一名中学高级教师,她自20xx年退休后就步入了社区工作。曾任先锋办事处老年协会副主任,现任长江社区第一支部的支部书记。她和老伴退休后,有了更多的时间学习和为左邻右舍邻居服务的机会。她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争先创优活动中做出重大贡献,展示出当代一名退休共产员在社区生活中的模范带头作用。

她和老伴都是勤奋好学的两位老人,为了活跃老年朋友的文化生活,在他们的眼里老年朋友的健康、快乐是她最大的'幸福。为了活跃老年人的生活,还把自己家的保健磁带拿出来,并亲自到绿园小区和宣庆小区学习各种舞步。学习新十六步、十六步、二十步、五十六步等,然后在所住的小区里亲自教老年朋友。大家在教与学的过程和休息中,唠唠家常,增进了了解和友谊,愉悦了心情、锻炼了身体,同时也增进了小区的和谐与稳定,丰富了老年朋友们的万年生活。

为了让老年朋友们能坐到一起唠唠家常,从而消除部分老年人的寂寞。他们自己用手一针一线地缝了七、八个椅垫,放在楼下的报亭里,谁来谁坐,以免老人们着凉。

于桂芹还和老伴为了增强保健知识,订购了《老年报》、《老年学习生活》、《退休生活》,还购买了洪昭光的《让健康伴随着您》、《生活方式与身心健康》等书籍。并利用手中的学习材料为依据,编写或老年朋友通俗易懂的老年保健知识,给予老年朋友们进行老年保健知识讲座。如:《热敷可缓解老花眼》、《下蹲运动促健康》、《运动抗癌保健康》、《老年人不宜空腹晨练》、《散步是常寿“秘诀”之一》,《延年益寿“五字”经》、《预防老年人跌倒的平衡》、《每日健康行为的基本准则》、《常吃胡萝卜预防关节炎》、《有些老人不宜大笑》、《几种食物堪称天然脑黄金》等。多年来进行老年保健知识讲座60余次。两位老人为使广大老年朋友健康,长寿做出了一定的努力,同时他们也成了大家的知心朋友。

两位老人利用自己学习的知识,协助社区认真搞好有关宣传工作。宣传《老年权益保障法》、《防火安全》、《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创建和谐社区首先要提倡孝道》、《青少年绿色上网》、《中小学生在什么情况下寻求警方救援》等。为增强社区老年朋友依法维权,教给老年人如何依法维权,为在社区内形成敬老爱老的良好的社区风尚,为增强大家的环保意识和防火观念,以及青少年的安全意识,做出了他们的努力。他们还在社区发表了《创建和谐社会更需要孝道》的文章,指出父母给了儿女生命,尽了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儿女应尽赡养和孝敬父母的责任,实施孝道是家庭和谐、社区和谐的基础,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在文章中向广大的青少年提出要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的倡议。这篇文章的发表为推动社区重孝道、创建和谐社区起着一定的作用。

在创建文明楼道的过程中,他们倡议:创建楼道文化,让楼道文化逐渐规范人们的行为,从而提高人们的素质。在他们的倡议下,《八荣八耻彩画》进楼道、《共产员职责》进楼道。《五爱》《四有》进楼道,为了美化环境,他们还把自己家的六盆花献了出来,分别放在走廊的窗台上,还每天负责浇水。在她的呵护下,花开四处香。在环境美化和净化的过程中,随地仍碎纸的现象没有了,乱写乱画的现象没有了,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了,真正达到了创建文明楼道的目的。

于桂芹是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关心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成了她的职责。虽然她已经退休在家,但她始终不忘教育青少年的责任。他们老两口给社区中小学生讲了《中小学生为什么不能喝酒》,指出了青少年正在长身体时期,喝酒容易伤身,影响健康,酒精刺激影响记忆力,使记忆力减退,影响学习。喝酒过量使人失态,甚至干出违法乱纪犯罪之事,葬送自己的前途。

大家都知道有一个员叫于桂芹,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她的身影,他们尽自己所能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爱心,用爱架起了邻里之间友谊的桥梁,用爱创建社区的和谐。用爱谱写共产员争先创优新篇章。

2023年好家庭事迹材料通用篇五

古人云:“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滋润万物而不争名利。檀市村檀市组的王xx,就给人以“上善若水”的感觉。她那水银泻地般的关爱,她那润物无声般的细腻,让人从心底里感到温暖。一提起她的大家庭,人们就会不由自主地发出啧啧的赞叹声。其家庭是社会公认的帮助邻里、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的“文明家庭”。

构建和谐家庭,需要涉及家庭内方方面面的人际关系。一个已婚妇女,在家里除了要与丈夫相亲相爱、同心协力之外,还要以“孝”侍奉公公婆婆,以“诚”与其他亲属交往。只有这样,才能把构建和谐家庭的美德理想变成生动鲜活的现实。王xx丈夫兄弟三人,幼年就失出了父亲,是她的婆婆一手把他们三兄弟拉扯大。婆婆虽然不是她自己的亲生母亲,但自她进婆家后,就把婆婆当作是自己的亲生母亲一样孝敬。如今的婆婆已有80多岁了,别说早已不能操持家务,就连自己起坐行走都需要靠人搀扶帮助,于是,像给婆婆洗头洗脚、擦身等等经常性的事情,就统统由她包揽了。饮食习惯上,她也处处注意迎合老人的口味。比如老人喜食甜食,但牙齿又不太好,每次外去,她都记得给老人带一些酥软可口的甜品。每天煮饭时,都要想方设法顾全大家的口味,老人喜食烂饭和炖得很烂的菜,而其它人又喜吃硬饭,她就不辞辛劳地做两锅饭,做菜时先做老人,然后才做其它人的。有时婆婆心情不好说她一两句,她也总是一笑置之。第二天如果老人不好意思说起来,她就安慰婆婆道:“你说我是把我当女儿看待才说的,婆媳之间哪有‘隔夜仇’的”。她的行动使为人忠厚、心地善良的婆婆深受感动,在老人的心目中,王xx仿佛不是她的儿媳,而是她的女儿。在背后,婆婆常在人前夸她“孝”,甚至说她比亲生女儿还要好,还要“贴心”。但她始终认为,孝敬公婆,是儿媳的本份,尽心尽力是应该的,在这方面,没有“最好”,只求“更好”。

一般来说,妯娌关系复杂微妙,不易处好。在社会上,姑嫂、妯娌不睦可说是一种普遍现象。但他们家里却是例外。xxx现在的家庭是一个三代同堂的大家庭,丈夫xxx3个兄弟虽然都分别成家近30年。俗话说:树大要分枝,然而在王xx夫妇的带领下,他们兄弟三个小家一直合为一个大家庭在一起生活。多年来妯娌之间,从未红过脸,争吵过半句,比亲姐妹还亲。哪个小家庭要添置什么,都事先商量,然后再去置办。对于孩子们的开销,也是各取所需,妯娌之间因为以“诚”相待,也从未为此分什么高下。孩子们最大的也有二十八岁了,最小的也有十多岁了,在王xx的教导下,也从未争吵过,比亲兄弟、亲姐妹还亲。王xxx的大女儿中专毕业,现已经参加工作,在母亲的熏陶下,也从未藏什么私心,将自己的全部收入都用来资助几个弟妹的学习,四个弟妹分别在读大学,最小的弟弟也在上高中。他们大家庭在xx街上分别开了一个南杂店、成衣店、钢材水泥店。xxx主要负责南杂店,大弟媳负责成衣店,丈夫和二弟负责钢材店,商店所有收入全部用来归公于大家庭,彼此之间不仅没有猜忌心理,而且是无话不说,十分“投机”。有时谁照管的店里生意好忙不过来,谁有空,就立即赶去帮忙。平时她们妯娌经常坐在一起有说有笑,一些不相熟的人还以为她们是亲姐妹呢!

xxx演绎“上善若水”的道德准则,是用爱心串起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谁家有难,王xx就会出现在他们身边,嘘寒问暖,,使他们一一鼓起生活的勇气,直面困难。一个平凡人的能力虽然有限,但王xx总是尽自己所能,帮助那些该帮的人,尤其是那些身处逆境却自强不息的人!

按说帮助女孩完成9年制义务教育已经说得过去了,但是,时刻关注着女孩成长的xxx觉得,再拉这个女孩一把吧:就可以让这个苦难重重的残疾家庭抱有一线希望啊!于是,王xx带着20xx元钱上门,做那位村民的思想工作,劝说他让女儿继续读高中、考大学,并承诺:如果女孩考上高中,三年的学杂费和生活费都由她承担。女孩怀着这份沉沉的心意,不负众望,考上了衡南县第一中学。三年寒窗苦读,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女孩特意与xxx商量。王xx建议考学医,觉得这样有利于照顾她的家人。于是,女孩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南华大学。

结婚三十年来,xxxx矢志不渝地以爱心对待丈夫和儿女,以孝心对待婆婆,以诚心对待亲属、朋友,以爱心帮助邻里,为弘扬家庭美德,构建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而默默奉献着。

2023年好家庭事迹材料通用篇六

家庭教育是以亲情为基础的个别教育,而施教者往往又是多个,家庭教育的目的、要求又不像学校教育那么规范统一。所以当孩子咿呀学语之时,我们,包括孩子的爷爷、奶奶、就统一教育观点,采取一致的教育态度,以创设学习型家庭作为我们家庭教育的核心,以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和品德。

孩子的爷爷是小学校长,现在虽然退休但仍关系着教育事业,关注着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夫妇俩又都是教师,家庭的教育背景、职业背景为我们创设学习型家庭提供了良好的氛围,更让我们注重通过自身的言传与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努力教育培养孩子具有优良的品质、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全的人格。

现在的家庭大多只有一个孩子,孩子的未来关系着一个家庭、一个家族的未来。培养孩子我深深的体会到,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是最重要的。我的孩子从小就喜欢听故事,抓住这一点,我们就故意在讲故事时拿起书。看着书给他绘声绘色的讲。这时他一定奇怪书中怎么会有这么多故事。渐渐的他对书有了兴趣。在他还不识字时,我就经常发现他在翻书。接下来我们就有意的教他识字。

妈妈买来识字卡片、在街上认广告牌、逛超市、识字潜移默化,随时随地。“习惯”是养成的,它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孩子小的时候我们有心去培养,但我们不说,更不去强求。我只是默默地把有用的有趣的书报、儿童故事带回家中,放在桌边、床头、沙发上不去要求。茶余饭后,睡觉之前,我读他也就读,或者说他看到我读,他也跟着读。或读几句,或读一段。轻松而快乐随意而惬意,渐渐的他读懂了许多,这时有一种交流的欲望。我们有的家长,由于工作、生活的压力,往往一听孩子讲话就烦,尤其是当孩子讲的内容是自己所熟悉的时候,就连忙说:“去去去,读你的书,我还忙着呢!”弄得孩子灰头土脸。

别看这一句话,它会极大地挫伤孩子读书的积极性。这时,如果家长能够坐下来,耐心地倾听,做个忠实的听众,哪怕他说的你早就知道。这对他来说,都是极大地鼓舞。这种受人关注的效应,肯定会激发他更加努力地去读书。因此,每当儿子津津有味地和我说这说那时,我总是以极大的兴趣去倾听。有一次吃早饭,孩子看着桌上的菠菜说:“妈,我想吃肉”。妻说:“好,中午吃”。“那,一定要人肉”。我很吃惊和他说:“人不能吃人肉,那样会生病的。”“但是鲁滨逊就看见野人在吃人”。哦,这时我才恍然,对他说:“野人为生命所迫,他们寿命都很短。动物也不能吃同类。”“不对,螳螂结婚后,母螳螂就把公螳螂吃掉”。我对孩子的丰富知识由吃惊到佩服。就和他说:“母螳螂吃公螳螂主要是因为配对时期母螳螂食欲大增,也是为小螳螂蓄积养分”。“那螳螂爸爸多么伟大呀”。我感慨颇多,一个人如果爱上了读书,他就有机会成为拥有超乎自己生命体验的幸运人。我为我们的正确做法高兴。

父母不仅要耐心地倾听孩子的讲述,而且还要善于和孩子进行平等地交流、讨论,甚至是争论。这不仅能够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而且还能够刺激他读书。刚入学的时候,每天早晨都是妻强拉硬拽给他穿衣服,孩子每天都是睡眼惺忪的出门。有一天孩子依依不舍的离开被窝,对他妈妈说:“妈妈是狠毒的妈妈”。我知道这个词语是他从书里看来的,但用词不当。

故意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每天都是妈妈打扰我的美梦,就象白雪公主的妈妈一样,不让白雪公主睡觉让她干活”。我笑了,妻子也笑了。这样我们就和他交流起来。拿妻子和白雪公主的妈妈比较。最后我说这个词语应该换成“严厉”。作为家长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孩子,孩子的奇思妙想,天真纯洁的情感,有时也启发着我们,教育着我们。

不论是读,还是说,我们都不要忘记给孩子一点掌声。哪怕他只读懂了其中的一句,只记住了其中的一个故事,只明白了其中的一个道理,只要他有一点点的收获,我们都不要忘记给他一点掌声。“掌声”是激励孩子努力读书的一剂良方。在这种氛围中,儿子开始阅读《安徒生童话》、《阿拉伯童话》、《一千零一夜》等。甚至还津津有味地读起了我的专业杂志《语文学习》、《心理世界》。后来,儿子竟然催我买书、借书,有时还抢我的书,整天缠着我去书店,奖励时孩子总要书。记得几天前带孩子回老家看爷爷、奶奶,时值早春行道柳树都发芽了,走在路上妻问孩子:“路两旁的树为什么都涂上了白灰呢?”孩子不加思索的说“防虫”。妻感到很惊讶,这样的知识初中三年级学生正在学。我问他怎么知道的。他说:“那天从妈妈的书中看到的。”妻子说:“昊东知识真丰富,什么都懂象个小神童”。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追求科学从孩子读书学习中我体会到,环境在影响孩子发展中也很重要,而家庭文化环境显得尤为突出。如一些父母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常常手不释卷,学而不厌,刻苦钻研,家里充满了学习工作的气氛,孩子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就会由单纯的模仿过渡到自觉学习。

就拿我们来说,由于我们爱看书学习,孩子也爱看书学习。有时由于工作累我们回家不想看书,但看到孩子我也拿起书来休息。影响孩子润物细无声。反之一些家长自身厌恶学习,不爱看书读报,不思进取,经常打麻将,看电视。孩子也会学着做。

培养家庭的浓郁的学习氛围,最重要的是父母的身体力行和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出表率,以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读书学习是这样,为人处世也一样,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我们都知道吧!

我总这样认为:早早的交给孩子一把书籍的钥匙让他开启科学的大门;让他创造睿智的人生;让他有一个崇高的追求和高尚的情操。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真正的读书,是从书本照见世界。让我们携手共进,打造真正的书香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