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夏天的荷花中班语言教案及反思 中班语言夏天教案(优秀8篇)

时间:2023-10-17 01:33:13 作者:文锋 评语寄语 最新夏天的荷花中班语言教案及反思 中班语言夏天教案(优秀8篇)

有效的安全教案可以帮助我们避免事故的发生,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通过学习范文和案例,我们可以了解不同领域和层次的安全教案的设计和实施方式。

夏天的荷花中班语言教案及反思篇一

1、初步感知夏天的季节特征。

2、萌发对儿歌的喜爱。

3、尝试仿编儿歌。

4、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幼儿对夏天有了初步感受。教学挂图《夏天来了》

1、谈论

(1)引导幼儿谈论:现在是什么季节?从哪些地方看出夏天来了?

(2)启发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同伴交流对夏天的感受。

2、欣赏图片

(1)出示挂图《夏天来了》,引导幼儿过程、欣赏。

3、学习儿歌。

(1)教师朗诵儿歌《《夏天在哪里?》,引导幼儿边欣赏挂图边倾听。

(2)引导幼儿学说儿歌,提醒幼儿注意语气和停顿。

(3)启发幼儿想一想,说一说:夏天还在哪里

(4)鼓励幼儿模仿《夏天在哪里?》的儿歌。

课后,我感觉本次教育活动贴近幼儿生活实际,教学效果很好,课堂气氛非常融洽,孩子们参与意识强,多数的幼儿能主动举手,踊跃回答老师的.提问,幼儿能积极动脑进行创编儿歌,可以说本次教学行为充分达到了预期的教育目标,整个教育效果良好。一开始儿歌活动教师站在自己的角度,使幼儿感到一片茫然,教师及时调整,站在幼儿的角度思考,使幼儿理解儿歌,并深层的挖掘教学内容的价值,使语言活动的价值更大。在教师不断指导幼儿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也是在不断的自我成长。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差,教师要创设适合幼儿的方式抓住时机,从幼儿实际出发,以幼儿发展为本,正真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

夏天的荷花中班语言教案及反思篇二

1、理解并学习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音律美及其所营造的意境美。

2、学习诗歌中“xxx,在……里”的句式特点,初步尝试仿编诗歌。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夏天的歌》诗歌插图、诗歌音频、诗歌图谱,夏天自然景观和人们活动场景相关图片。

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夏天。)

——在夏天里,你听到过什么美妙的声音吗?

播放插图,引导幼儿观察想象,鼓励幼儿讲述。

——图片上都有什么?

播放诗歌《夏天的歌》,引导幼儿初步欣赏。

——诗歌里说了些什么?夏天的歌在哪里?

播放诗歌插图及音频,引导幼儿学习诗歌。

1.分段出示诗歌插图及音频,引导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2.结合诗歌图谱,用问答的.形式熟悉诗歌。

3.带领幼儿朗诵诗歌2~3遍。

播放图片,引导幼儿根据诗歌的句式进行创编。

1.引导幼儿了解、感受诗歌独特的句式结构:“xxx,在……里”。

2.出示夏天自然景观和人们活动场景的图片,请幼儿观察并想象、仿编。

3.组织幼儿展示、交流仿编结果,教师记录并引导幼儿学习同伴仿编的诗歌。

诗歌

《夏天的歌》

夏天的歌在哪里?

“蝈蝈蝈”“蝈蝈蝈”,在绿绿的草丛中。

夏天的歌在哪里?

知了、知了,在高高的大树上。

夏天的歌在哪里?

“哗啦”“哗啦”,在清清的池塘里。

夏天的歌在哪里?

在太阳帽里,在小花伞里,在冰激凌里。在小朋友乐呵呵的歌声里。

夏天的荷花中班语言教案及反思篇三

1.懂得夏天气温高,穿着单薄的衣服使人凉爽,秋天气温低,穿着厚实的衣服可以保暖。

2.能够将夏天和秋天的衣服进行区别分类,学会根据季节变化来增减衣服。活动准备:

1.夏天和秋天的衣服实物以及彩图若干。

2.小猴的图片。活动过程:

“小朋友们,这是谁呀?(小猴)你们知道吗,他呀,看起来机灵,其实啊是个小糊涂,常常在小伙伴面前闹出笑话。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大家都叫他糊涂的小猴呢,我们来听一听故事里是怎么说的。”

1.听了小猴的故事,谁能告诉我为什么伙伴们都叫他“糊涂的小猴”?(因为小猴做事马虎,不知道怎么穿衣服。)

2.夏天旅游的时候穿了什么?(毛衣)别人穿的是什么?(短袖、短裤、汗衫)

3.秋游的'时候穿了什么?(短袖衣和短裤)应该穿什么?(厚的衣服)

4.原来啊小猴是因为把夏天和秋天的衣服穿错了才闹出了笑话啊。那小猴在穿错了衣服以后是什么感觉呢,大伙儿又是怎么教导小猴的呢,他们是怎么说的呢,我们再来听一遍故事吧。

(将没穿衣服的小猴图片贴在黑板上,准备好毛衣、短袖、短裤等夏秋季节的衣服小图片,根据故事内容为小猴穿上衣服)1.故事从开头讲至“赶快回家把毛衣换掉”:问:

(1)小猴在夏天穿了一件毛衣是什么反应啊,他是怎么说的?小朋友们来模仿一下。(哎呀呀,天气怎么这么热呀,热的我喘不过气来)

(2)小伙伴们看到小猴穿了毛衣,是怎么说小猴的?(哈哈哈,稀奇真稀奇,大热天穿毛衣)

(3)听了小伙伴的话,小猴怎么做的?(赶紧回家把毛衣换掉了)你们想一想,小猴回来以后会穿什么衣服呢?(短袖短裤)

2.讲剩下的故事内容:问:

(1)夏天的时候小猴已经犯过一次错误啦,那秋游的时候小猴穿对衣服了吗?(还是没有)

(2)小猴在秋天穿了短袖和短裤,是什么反应啊?(冻得直打哆嗦)

(3)小伙伴们又是怎么说的?(小猴,现在是秋天,气温低,要穿上厚的衣服才能保暖呀。)

(4)小猴最后去秋游了吗?(感冒去了医院)

(5)故事告诉我们要怎么根据季节变化来穿衣服?(天气热的时候穿的薄,天气冷的时候穿的厚)

1.我来摸一摸:拿出夏天的衣服(准备)和秋天的衣服(幼儿身上穿的),让幼儿动手来摸一摸,说说有什么不同。

2.我来分一分:将准备的不同种类的衣服的小图片贴在黑板上,让幼儿仔细观察,分哪些是夏天的衣服,哪些是秋天的衣服,贴到指定的地方。

糊涂的小猴小猴做事总是马马虎虎,不愿意动脑筋,大伙儿都叫他“糊涂小猴”。你瞧,夏天的时候小猴和小伙伴们要出去旅游。一大早起床,他抓了一件毛衣往身上一套就出门了。“哎呀呀,天气怎么这么热呀,热得我喘不过气来。”小猴热的满身都是汗。“哈哈哈,稀奇真稀奇,大热天穿毛衣。”小伙伴一看到小猴,都笑话起他来,你看小动物们穿的都是汗衫,短袖衣和短裤,多凉快呀。小猴脸红了,唉都怪自己马虎,赶快回家把毛衣换掉。秋天到了,小动物们又要出么去秋游,小猴又不动脑筋,穿了一套短袖衣,短裤就出发了,冻得他直打哆嗦。小动物们告诉他:“小猴,现在是秋天,气温低,要穿上厚的衣服才能保暖呀。”小猴不好意思了,连忙跑回家换上厚实的衣服,因为换好衣服他还想去秋游呢,可是小猴最终没能去秋游,却来到了医院,因为他感冒发烧了,唉,连秋游也去不成了。不过,现在的小猴不再是糊涂的小猴了。他呀,会根据天气、季节的变化穿衣服。天气热的时候,穿的单薄些。天气冷的时候,穿的厚实些。(结尾句:从此以后,小伙伴们再也不嘲笑小猴不会自己穿衣服啦。)

小朋友,你穿衣服的时候会动脑筋吗?

夏天的荷花中班语言教案及反思篇四

1、师:荷花是长在什么地方的呀?荷花的叶子是怎样的?荷花池里还会有什么呢?

2、幼儿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讲述。

二、结合图片学习儿歌《荷花开》

1、出示图片:图上有什么?(小鱼、小虾、小雨还有风儿和荷花)

2、老师把这张图片上的内容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大家一起来听一听吧!

3、教师示范朗诵儿歌《荷花开》

4、教师指图,幼儿根据图片内容逐步念出儿歌的内容,同时帮助幼儿理解儿歌的含义。

师:儿歌里说的红色的大伞是什么呀?(荷花)

三、启发幼儿根据儿歌内容创编动作

1、师:暖暖的风儿吹过来,可以做什么动作呢?

小雨又能做什么动作呢?

小鱼、小虾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

……

2、先让个别幼儿演示他创编的动作,在选择合适的集体练习。

3、带领幼儿边念儿歌边表演动作。

夏天的荷花中班语言教案及反思篇五

目标:

1.了解是各种各种动物有趣的叫声,感受和体验诗歌有没的语句、独特的情趣和意境。

2.会用图标帮助记忆诗歌,并会用简笔画表现所创编的诗歌的内容。

准备:

1.诗歌相关图标,小卡片,勾线笔人手一只。

2.事先录制好的各种夏天动物叫声的磁带,录音机,配套磁带或光盘。

3.《幼儿画册》第2册第18页。

过程:

1.激发学习兴趣:

师: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在夏天里,你听到过什么美妙的声音吗?

2.初步欣赏诗歌内容:

(1)教师带领幼儿欣赏ppt。

你们看到了什么?什么地方?(蝈蝈、知了、青蛙、大树、雨伞……)

(2)教师朗诵诗歌,幼儿初步欣赏。

师:这些美丽的画面告诉了我们一首歌,仔细听。教师朗诵,幼儿欣赏。

2.幼儿欣赏录制好的动物叫声磁带,引出诗歌。

(1)幼儿模仿磁带中一两种动物的叫声。提问:是什么动物在叫?

(2)教师朗诵诗歌,请幼儿注意听诗歌中有哪些小动物,它们是怎么叫的?

(3)逐句边念边出示图标,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4)分组请幼儿扮演诗歌中的小动物,朗诵诗歌。

3.学习创编诗歌。

(1)提问:还有哪些小动物也会在夏天唱歌呢?

(2)幼儿把想到的小动物画在卡片上。

(3)将幼儿绘画的小卡片替换诗歌中的小动物,并尝试朗诵。

附录;夏天的歌,在哪里?“蝈、蝈、蝈”,在绿绿的草丛中。

夏天的歌,在哪里?“知了、知了”,在高高的大树上。

夏天的歌,在哪里?“咕呱、咕呱”“哗啦、哗啦”,在清清的池塘里。

夏天的歌,在太阳帽里,在小花伞里,在甜津津的冰淇淋里,在小朋友乐呵呵的歌声里。

夏天的荷花中班语言教案及反思篇六

1、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引导幼儿记住故事内容,能用故事中的语言说出小动物的对话。

幼儿语言表达用书道具电话投影机

(3)“你发现夏天来到时,哪变了?”(可启发幼儿把自己的发现编成小动物打电话的情节)“小动物喜欢把自己的新发现告诉小伙伴,你有新发现时能告诉小朋友吗?你是怎样告诉他们的?”

2、结束评价鼓励幼儿。一起看图复述。请幼儿回家讲给家长听一听。

夏天的荷花中班语言教案及反思篇七

1、通过学习诗歌,能进一步认识夏季特征,感受夏天的美丽和快乐。

2、在欣赏、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掌握有关动词:添、披、穿等。

3、学习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电脑,多媒体软件:课前带幼儿户外散步,感受夏天的特征。

一、通过谈话巩固对夏季特征的认识。

1、谈话引起幼儿兴趣,引出故事。

2、教师讲故事,提问引出诗歌。

二、幼儿欣赏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1、第一遍欣赏诗歌,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2、第二遍欣赏诗歌,重点欣赏中间部分,熟悉诗歌内容,理解动词,同时结合背景图学习有关诗歌句子。

3、幼儿有感情的朗诵诗歌,引导幼儿用不同的语调来表现诗歌内容

(1)要求朗诵

(2)师幼共同朗诵(背景图、音乐)

(3)游戏:擂台赛

4、集体朗诵诗歌一遍(音乐)

夏天的荷花中班语言教案及反思篇八

1.跟手诗歌中量词的准确运用。

2.在掌握诗歌基本格式的基础上创编诗歌。

3.认读重点字词:三株草、七条河、九座山。

4.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幼儿准备:小图书人手一册。

教师准备:大图书、温馨的音乐。

一、游戏活动导入。

游戏:我会说,准确说出量词。

二、自由阅读。

1.幼儿翻阅小读书,自由阅读诗歌,教师适时引导。

图中有些什么?引导幼儿用数量词来表述。

2.幼儿结伴阅读,也可相互小声讨论画面内容,教师观察指导。

三、大图书阅读。

1.教师出示大图书和幼儿一起阅读。

(1)仔细看图上有什么?教师引导幼儿掌握合适的量词。

(2)幼儿看大图书,听教师朗诵诗歌。

2.引导幼儿找出诗歌中的规律。如:整首诗歌是用从一到十的数字为每句的开头,每两个数字说一个物体等。

3.教师和幼儿一起朗诵诗歌,注意诗歌中两次的运用。

四、体验创造

1.节奏朗读、

教师和幼儿一起用不同方式打节奏朗诵诗歌。如用拍手、跺脚,打响指等方式配合朗读。

2.看图仿编。

幼儿在框中任选一张图片,根据图片内容按诗歌中的句式来仿编。如。拿到画有瓜的图片可说:一个瓜,两个瓜,瓜儿甜甜我爱它。

五、结束活动。

幼儿有序收书,整理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