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科技与人文的思考作文 我国科普场馆建设的现状与思考精选

时间:2023-06-01 18:48:26 作者:曹czj 自我鉴定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国科普场馆建设的现状与思考篇一

;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国民的科普教育。科普馆作为国家科普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事业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2007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建设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科技馆等科普设施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大力推进科技馆、博物馆等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现有科普设施的管理、利用和保障等。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员国,率先承诺普及教育,因此,党和政府始终把教育放在首位。2002年,国家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2004年,中国科协发起首届“全国科普日”;2007年,国家重新修订《科技进步法》,我国的科普事业部发展进入了全民参与、国家推动的历史最佳时期。科普馆作为科普宣传教育的重要公益设施和服务平台,科普馆承担了展览、自然科学研究、新产品设计与研发、举办科普教育活动等关键性职能。

根据科技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17年全国累计建设1439个科普场馆,其中科技馆488个、科学技术类博物馆951个,平均一个科普场馆就要服务96.6万人。随着科普场馆快速增长,各类科普活动广泛开展,群众参与科技活动积极性不断提高,公众科学素质显著提高,全国科普事业蓬勃发展。

3.1公众互动效果差。目前我国科普场馆主流的科普方式是采取由高到低的单向形式,而忽视了公众的主动参与,没有采用双向交流方式,导致公众对科普知识只能被动接受,偏重于机械记忆和浅层理解。公众无法主动选择和判断想了解的科普知识,难以激发公众主动学习,主动参与的激情,使公众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科普效果不佳。

3.2科普内容单一。传统的科普馆把科普内容限制在实践技能和科学知识上,狭义地把科普工作理解为传播知识或普及技术。然而,科普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让公众掌握科技知识,而是通过各种途径向社会推广从科学实践中升华得到的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此外,大多数科普场馆的展品内容较为陈旧,开展的科普教育活动缺乏趣味性、多样性,缺乏热点科学发现,且贴近公众生活和工作的内容偏少,时效性差,以致参观的公众日渐减少。在全球范围内,创新型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国民科学素养普遍高于10%。以美国为例,其在2000年就已达到17%,而我国在2018年才达到8.47%。发达国家科普场馆丰富的科普内容和科普形式具有很好的借鉴和学习意义。

3.3科普专职人才稀缺。科技部发布的2017年度全国科普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科普人员共计179.45万人。其中科普兼职人员达156.75万人,科普专职人员仅22.70万人,占科普人员总数的12.07%,每万人中才有1.62科普专职人才。与我国人口总量和经济快速发展速度相比,科普专职人才已成为珍贵和稀缺的资源。在国家各项政策的激励下,科普图书、期刊、科普活动等得到了快速发展,为科普专职人才的成长提供和创造了良好氛围。然而科普专职人才队伍依然存在学科结构分布不合理,不同专业的科普专职人才所占比重差别较大。根据一项针对上海科技馆从业人员的学科背景调研中发现,人文社科类专业占比约为60%,而理工科类占比仅为38%,另外医学、农学等专业占比1%。真正懂科普、会科普的人才依然偏少,很多方向甚至没有新进人才补充进来,是导致我国优质科普资源较少的主要原因。

4.1构建新媒体时代科普新格局。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技术打破了由科普场馆向公众单向传播信息的传统格局。首先,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科普资源的重新配置和整合,极大地放大了优质科普资源的作用和价值,从传统一个科普场馆只能服务当地群众,扩大到能服务全国甚至全球公众。其次,新媒体打破了权威对知识的垄断,全球知识库正在加速形成,优质科普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丰富和完善。全球科普资源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公众可以利用碎片化的学习时间,随时随地访问想要的学习资源,大大提高了知识获取的效率,降低了知识获取成本。科普场馆的线上互动主要是通过丰富的社交内容,搭建与公众互动的线上线下平台,与公众保持紧密联系。科普场馆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向公众提供科普活动、科普资讯和门票预订服务,并不断推出内容丰富的原创性科普文章,以赢得公众的广泛关注。

4.2科普内容多元化。科普场馆作为创新科普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向科学性、时效性、趣味性、前沿性等多元化趋势发展。科普场馆可围绕当下社会热点和公众关注焦点开展科普活动,一方面,能快速吸引公众的注意力,达到良好的科普推广效果。2019年11月新晋的60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涉及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信息技术等多个学科,科普馆可以此为契机,结合各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和学术经历,为人民群众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另一方面,对于较为复杂科学问题,容易在人民群众中产生意见分歧,科普场馆的官方解释最具权威性,避免引发向错误的方向发展。

科普场馆应注重高精尖等前沿科技的科普工作。科学技术部原部长许冠华曾说:“目前,我国有许多重大新兴产业发展不好,原因是科普工作做得不好。”中国目前处于飞速发展时期,面对量子通信、区块链、3d打印、5g、人工智能、vr等新兴技术,科普场馆应紧随科学技术发展脚步,联合科研院校和企业开展“科技活动周”“科技竞赛”等活动,宣扬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让公众认识到创新与变革的重要性。

4.3探索多元化的科普人才培养模式。我国的科普人员数量比发达国家多,但科普人员的研究成果却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我国科普场馆应结合中国实际人才发展需求为导向,围绕创新培养、培训科普人才,扩大科普人才总量和盘活存量相结合的原则,构建多元化的科普人才培养模式。一是我国科普馆应加强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推动科普人才专业学科基础建设。通过完善系统的学科体系,借助高效深厚的理论教育优势,从根本上培养出一批掌握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的专业型科普人才,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二是科普场馆应加强领军人才的培养,以骨干人才、青年人才为核心,加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储备,鼓励高端人才在人才队伍中发挥引领作用,带动科普人才队伍的整体向前发展。三是科普场馆要为科普人才提供多元化发展渠道,针对不同的科普学科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和方案,鼓励专业人才参与市、省乃至国家级人才计划,如中央“千人计划”“青年千人计划”和深圳“孔雀计划”等。

作者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馆   徐 涛

相关热词搜索:;

我国科普场馆建设的现状与思考篇二

科学无处不在,在我们生边就有许多人类无法了解的科学。但是,这些不为人知的科学秘密,都被智慧的人类发现着,了解着,认识着。

大家想一下,“万有引力”,这个路人皆知的现象。可是,在牛顿发现这个定理之前,又有谁会问:“为什么苹果和一些重的东西或轻的东西,都会从空中掉下来,而不是从空中往上掉或是在空中飘着?”这些事物在人们眼中已习以为常,而且人们就不会像牛顿一样会思考种问题,所以牛顿会发现这其中的奥秘让人类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而且在生活中,科学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比如人了发明的电灯、电视、手机……它们都是人类经过思想、发明、制作中所得来的。这些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没有电视,人们的生活中将失去一个让人娱乐的平台。

这些都是我们身边不可缺少的东西。

聪明的人类也会如何发电了。所以说,科学在我身边,爱科学的人也在我们身边。

这就是科学,这些都是在我身边的科学。

关于科技的说明文:科技,究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科技,人文究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有时候,我总是在想:科技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带来了智能手机?带来了电脑?带来了一栋栋高楼大厦?还是飞驰的汽车,在天空翱翔的飞机?但我认为给我们带来的最多的不是这些实物,而是一种前卫的思想,一种创新的思想,一种可以用“大胆”来形容的思想。

我国科普场馆建设的现状与思考篇三

;

摘 要 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讲述了几千年的中国政治史的演变过程,否认把秦以后的政治传统用专职黑暗一笔抹杀,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不是专制的,其他著作认为古代中国政治是“中国式民主”。本文在此尝试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辩证看待钱穆“中国式之民主”这一说法,并对关于专制与当代政治制度改革问题进行一些思考。

关键词 专制 权力 政治 制度改革

作者简介:彭冬艳,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政治哲学。

一、钱穆先生论关于君权专制的演变

钱穆先生否认把秦以后的政治传统用专职黑暗一笔抹杀。汉代的皇权和相权是分开的。地方用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最高长官太守地位与九卿等同。唐朝实行的是“三省六部制”,中书行驶决策权,门下有权反驳,尚书行驶执行权,中书决策并交给皇上,若皇上同意,便可交给尚书省执行,若门下省对此决策有异议,可驳回行使权,中书省得重新制定计划,相权一分为三。在汉唐,中国的政府是皇权和相权分开的,皇帝作为权力的象征,由宰相率领文官阶层来管理国家。

宋代相权分割更加严重,宰相由中书一人独当,谏官到了宋代反过来制约宰相的权力,君主权力大大加强。明代废宰相,设内阁,六部成为中央政制主体,直属皇帝,君主权力大大强化。清代设立军机处作为私人办事处,所有命令出自皇帝口中,君权专制政体得到极端强化。另外,“为了加强对臣民的控制,清朝自康熙时起建立起密折制度,允许和鼓励四品以上的中央和地方官员,直接向皇帝递密折。”①折制度的实施,一方面使得政治更加黑暗,另一方面导致官员在互监督下只能安守本分,死心塌地,听命于君主。

由此,钱穆先生认为中国古代政治是慢慢走向君主专制的,在明清时期达到顶峰,在此演变中,君权慢慢集中,相权慢慢削弱,到了明清封建专制权力空前强化,中国进入“专制黑暗”的统治时代。

二、关于专制集权

因此,谁拥有国家立法权,谁就是主权者。我们可以根据这条标准来判断古代中国主权的归属。

宋朝以后皇帝立法权大大加强,相权削弱,清朝的皇帝直接和官员联系,君主权力垄断达到了顶峰。虽然是由读书人起草、拟定法律文稿,对皇帝的权力有一定的契约,但却不能因此就说成是士人主权,那只是一种立法上的程序,随着朝代的更替,最后真正掌握大权的,还是皇帝。因此,中国古代政权是主权在君,而不是钱穆先生说的中国社会是士人政权。

从对主权的归属问题对君主制约程度来看,钱穆先生说的“中国式民主”是不成立的,中国的政体是君主掌权。

三、对当代中国政治的一些思考

什么是政治,什么又是中国政治?在互联网上,在媒体上,都能看到各种各样的关于社会经济问题,讨论国企改革问题这问题的探讨,但关于一些政治改革类的文章我们多数看到的是一些新理念,涉及深一层的讨论几乎是很少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生活在中国这个政治体制里面,但很少人了解中国政治是什么样的,不了解什么叫中国政治。西方的民众知道自己的国家的政府是怎么产生的,知道国会是怎样运作,但可能我们知道我们是国家的主人,我们有政治权利,但怎样就体现出我们就是国家的主人了?仅仅因为我们有选举权和被选举的这些最基本的政治权利吗?再者,这些政治权利真的落实到我们每个人身上了吗?我们每个中国人,从幼儿园到大学,都会接触到的思想政治教育,但是我们却不懂中国政治。“一切公务人员在自己的一切职务活动方面都应当在普遍法庭上按照一般法律向每一个公民负责。”⑦在政府中,官吏要由人民选举,受人民监督并随时可以撤换。但在中国国家就很难实施到位,我们有各种各样的代表,代表着我们去行使选举权利,事实上,现在的情况是很多人是等任命完了才知道最后的结果,那么,这个“代表”就真的代表了我们的意志了吗?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里写着中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如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真的是我们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那么中共中央政治局是归它领导呢,还是在它之上?如果说归它领导,那么中国宪法里面为什么写着党领导一切?那到底是党领导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还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领导党?谁才是最高权力机关?现在大家都默认的一个说法,就是中国是双轨制国家,即既要党的领导,又要突出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通过双轨制政治改革推动政治发展能够有效是中国实现民主转型的渐进之路。但这些,还是进行得很缓慢的。

我们对中国政治的概念理解迷糊,内容理解迷糊。中国大学在“文革”以前没有政治学,文革以后,北京大学开始增加了这个政治系,西方的大学通常会有与本国政治的政治课程,比如说加拿大政治,英国政治等,中国却没有关于“中国政治”的课程,但我们却有中国党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原理这些课程,我们有各种各样的政治会议,各种各样的政治学习,尽管中国人生活在这个国家里,而中国政治就是我们充分行使宪法赋予我们的政治权利,去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而要真正实现这一点,就是要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最核心的关键应该是权力重新分配问题。但在实际操作中,关于权力的重新分配问题的具体操作措施相对较少。

什么是政治改革呢?可以理解为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离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不是中国现实政治语境中的“政治体制改革”。但这里有一个问题,如果共产党犯错误了呢?偏离社会发展方向了呢?它犯了明显的错误时,难道不能追究他的责任吗?这里党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过去,无论正确与否,都要大方面对。

习近平主席提出把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作为政治体制改革重要内容。回想一下中国这十多年年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转型产生的社会矛盾和冲突越来越严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出现了与社会不同利益团体的复杂博弈关系,尤其是地方政府的政策,地方政府人员认为威胁到既得集团的利益,引起强烈的反弹和抵触。那么,协商民主就真可以促进政治体制改革吗?这只能说是一个政治变化。不能说中国的政治没有变化,变化还是有的,这些变化来自于中国经济改革带来的政治效益,经济改革带来人民社会地位上的变化,影响了政治,也使得今天的政治以往政治不同,甚至高层的政治运作也开始产生一些变化,但经济和政治是分开的,因为经济生活,只能用经济生活的规则来济来进行经济建设,不能按照市场的规则,交换的规则来进行政治建设,政治有政治的规则,如果政治改革没有触动到权力重新分配,只是在行政管理体制上变革,那么就不能说是政治体制改革。未来的中国政治变化,无论是通过至上而下的政治改革,还是自下而上的民主革命,关于制度的这些设计和建设的这些思想,都是不可回避的,将来无论用什么样的方式,中国的政治中国的政治制度,也许会有阻碍和波折,但最后肯定会走向真正的民主。

四、结语

以史为鉴,可知兴衰,通过读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站在唯物史观的角度,辩证看待历代的政治体制,也知道了历代朝代的变换更替。历史就像一面镜子,值得今天的我们思考回味,而我们需要一个合理的转变,政治改革就像一道难越的窄门,希望我们国家能够跨过政治改革这一重门,洗雪历史的耻辱,铭记历史,为争取更多的民主自由而努力,走繁荣富强之路,让我们后代免受专制之苦。

注释:

③钱穆.政学私言.九州出版社.2010.6 .

④钱穆.文化与教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82.

⑤黄仁宇.资本主义与廿一世纪.三联书店.1997.16.

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0.

参考文献:

[1]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相关热词搜索:;

我国科普场馆建设的现状与思考篇四

;

摘 要 本文以《刑事诉讼法》中对“技术侦查”的相关规定为研究起点,通过对“技术”与“侦查”两词的渊源、定义、特点的研究,结合当前学术界与实战部门的研究成果,针对当前部分描述未能涵盖《刑事诉讼法》第二编第二章第八节的隐匿身份侦查和控制下交付而单单从信息技术或刑事科学技术方面定义“技术侦查”的实际情况,本文对技术侦查的概念进行了综合性的表述并对其进行了解释。旨在通过对“技术侦查”概念的研究,结合《刑事诉讼法》的相关法条规定,为实战部门对技术侦查的判断与推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刑事诉讼法 技术侦查 侦查措施 逻辑思维

作者简介:孙伟航,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研究生部研究生五队,从事公安情报学研究。

2012年3月14日,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新《刑事诉讼法》已与2013年1月1日开始施行。本次修订首次将技术侦查纳入其规制范围,在“侦查”一章中专门设立第八节对技术侦查进行规范,并将第八节的标题确定为“技术侦查措施”。

一、引言

《刑事诉讼法》虽然对技术侦查措施的基本框架进行了构建,但“宜粗不宜细、宜原则不宜具体”的立法原则仍很突出。技术侦查这一侦查措施写入《刑事诉讼法》,以期实现保障公民合法权利和预防打击犯罪的平衡,是推进我国法制化进程的一项重要举措。可是法律在界定“技术侦查”的概念上,并没有具体的给出定义,外延上所涵盖的内容也很糊,这就导致在学术上对于“技术侦查”存在一定的争议。

二、关于“技术”一词的渊源及現代解释

(一)“技术”一词的渊源

《辞源》一书中对“技术”一词的解释为:“技艺方术”。而《汉书·艺文志》中对于“技术”分而释之,“技”为“方技”,下分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类,主要是对永恒生命的追求;“术”为“数术”下分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六类,主要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从这里可以看出,上古时期的“技术”主要停留在延长生命的方法和探索未知世界的方法,可以概括为改造自身的实践活动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数术”可以说是认识世界的方法的汇集和总结;而“方技”则是改造世界的方法的归纳,从这一侧面也可以看出,远在上古时期,“技术”就已经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相统一的实践活动。

同时我们还应看出,我国上古时期对于技术的认识还是停留在神治的层面,具体的方法还不具有彻底的科学性,这也导致了后世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在我国各朝代的侦查实践活动当中,“神证”和“人证”、“物证”并存的奇特局面。这种局限性是当时生产力低下导致的认识不到位所导致的,在西方的中世纪时期也有着诸如“神证”的侦查方法,这一种不被后世所认可的技术侦查手段,在历史中逐渐被“技术”这一范畴排除在外。

(二)“技术”一词的现代解释

《辞海》一书中对技术的解释为:“(1)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如电工技术、焊接技术、木工技术、激光技术、作物栽培技术、育种技术等。(2)除操作技能外,广义地讲,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3)法术。”《现代汉语辞典》一书中对技术的解释为:“(1)人类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并在生产劳动中体现出来的经验和知识,也泛指其他操作方面的技巧。(2)指技术装备。”《辞海》与《现代汉语辞典》是当代较为权威的工具类书籍,其中对于“技术”的解释主要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即知识和物。

我们知道,信息只要被人们所理解,能够被人们加以利用(即可操作性、效用性),那么此信息就成为了知识。根据波普尔的观点,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隐性知识由于可操作性较差,成为技术的可能性也就随之降低。然而技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隐性知识的参与却能够在很大幅度上影响着技术发挥的效度。所以说知识是技术第一层含义的基石和浓缩。在第二层含义上,技术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物出现,即使用了技术的原理或方法而制造的设备,这也为下文对技术侦查的外延拓宽了范围。

《辞海》与《现代汉语辞典》对于“技术”定义的不足之处在于:在知识层面并没有对技术的来源做出界定,即自然科学或是人文科学。现在大部分学者认为,只有自然科学研究得出的研究成果才可以转化为技术并付诸实践,而人文科学在操作层面仅局限于政策的制定,是不可以称之为技术的。笔者认为,在人文社科领域,对于人与社会的研究完全可以推广到侦查工作当中去,并与其他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相结合,成为一种更加完善的技术。

三、关于“侦查”一词的渊源及现代解释

(一)“侦查”一词的渊源

《辞源》一书中并未收录“侦查”词条,仅有“侦察”一词,解释为:“暗中查看。”关于“侦查”与“侦察”的争论由来已久,主要观点有:(1)前者是立案前的行为,而后者是立案后前的行为;(2)前者军事术语,而后者为法律术语;(3)前者所的材料不可以直接作为证据使用,而后者可以;(4)前者秘密性更强;(5)二者用法完全相同。

笔者在此主要持最后一种观点,即二者用法完全相同。因为《辞源》一书中并未收录“侦查”词条,仅有“侦察”一词;而第六版《辞海》则删除了“侦察”词条,仅保留“侦查”词条。此外在法律条文的规定上来看,1996年之前出台的法律,基本上都使用“侦察”一词;而在1997年之后出台的法律,基本上都使用“侦查”一词。这在时间上更进一步承认了“侦查”即是由“侦察”演变而来,“侦察”一词就是“侦查”的渊源。

(二)“侦查”一词的现代解释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六条第(一)款规定:“侦查”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依照法律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这一解释是以法律的形式规范下来的定义,就目前侦查工作来讲具有比较重要的实践意义。这一解释首先规范了侦查行为的实施主体,即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除此之外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实施侦查行为。其次,这一解释也说明的侦查行为包含的两个方面,即调查工作与强制性措施。笔者认为,调查工作主要是为了情报的获取,即证据的获取和线索的获取两个方面;强制性措施则主要是缉捕行动和一部分可能会造成侦查对象相关权利受损的行为。

四、“技术侦查”一词的法律溯源及现代讨论

(一)“技术侦查”一词的法律溯源

在新《刑事诉讼法》公布之前,学者对技术侦查问题的研究已经比较广泛,而且在侦查实践过程中,侦查机关运用技术侦查措施进行打击犯罪活动也有相当长的时间。但是我国技术侦查的法制化进程却步履蹒跚,有关技术侦查的规定仅零星地分布在不同的法律法规中。

1989年,为打击职务犯罪,在公安部与最高检联合颁布的《关于公安机关协助人民检察院对重大经济案件使用技侦手段有关问题的通知》中第一次出现了“用技术手段侦查案件”的提法。

1995年,在《人民警察法》中又一次出现了“技术侦察”一词,其具体条文为:“公安机关因侦查犯罪的需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侦察措施。”这里所说的“国家有关规定”主要指的是公安机关的内部规定。

2012年,《刑事诉讼法》出台,第一次在法律中出现“技术侦查”一词,并以第二编第二章第八节标题的形式出现。

(二)当前学术界和实战部门对“技术侦查”定义的讨论

宋英辉教授在《刑事程序中的技术侦查研究》一文中对技术侦查进行了学理性定义:“所谓技术侦查,是指利用现代科学知识、方法和技术的各种侦查手段的总称。”宋英辉教授在此强调了“知识、方法、技术”三个手段,笔者在上文已经论述了“技术”的范畴理应包含着知识及其方法,而且难以规范何为“现代科学”,当前已经被《刑事诉讼法》确立了的隐匿身份侦查也并非现代科学的产物。

王圣虎在其硕士论文(2013)《技术侦查措施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认为:“技术侦查措施是指具有国家法定侦查权的侦查机关依照法定程序所实施的,运用现代先进科学技术手段对犯罪嫌疑人以及其他特定的目标和犯罪案件所进行的秘密的调查活动,所运用的技术手段包括电子监听、电子监控、邮件检验、电子跟踪以及密拍密录等专门的技术措施和手段。”该观点强调了技术侦查的秘密性,笔者认为,在当前电子信息网络发达的时代,部分网络监管及数据分析的侦查措施,其侦查的客体内容和侦查的手段都是公开的,侦查的目的是公开与秘密并存,仅有经过情报部门的综合分析研判后形成的供领导决策的情报产品具有秘密性。此外,该定义仅强调了“调查活动”,没有包含《刑事诉讼法》中所提到的强制性措施,这样的定义容易造成技术侦查措施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内容缺失,而导致侦查工作中被动局面的出现。

杨迎泽、李麒在《电话监听证据研析》中认为“所谓技术侦查手段是指侦查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中,依据国家赋予的特殊侦查权力,运用各种专门的技术侦查手段和秘密侦查收集证据、查明案情的专门的特殊侦查手段。包括跟踪监视、密搜密取、秘密辨认、刑事特情、电话监听等。”这一对技术侦查的解释中有“技术侦查手段”一词,定义概念中直接包含被定义概念,表述的仍然很模糊。

郎胜、王尚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一书中认为技术侦查是指“国家安全机关和公安机关为了侦查犯罪而采取的特殊侦查措施,包括电子监听、电话监听、电子监控、秘密拍照或录像、秘密获取某些物证、邮件检查等秘密的专门技术手段。”这里作者使用了“特殊侦查措施”来解释技术侦查,可是对于“特殊侦查”目前学术界和法条上都还没有做出更为具体的规范。

由于技术侦查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犯罪嫌疑人或相对人关于公民个人信息的权益,在学术界以外关于技术侦查的讨论则相对较少。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朱孝清曾在在接受《中国青年报》的记者采访时,曾做过如下表述 “为了强化检察机关查处职务犯罪的侦查力度,通过新一轮的司法改革,包括监听、窃听等在内的技术侦查手段都能得到明确规定,这些技术侦查措施可以适用于重大的职务犯罪案件。”朱孝清副检察长的表述主要是在检察机关的视角下对技术侦查进行的界定,主要是指监听、窃听的手段。

五、运用逻辑思维方法对“技术侦查”的概念进行界定

逻辑思维又称抽象思维,是指将广泛存在于每个个体事物内在的共性的东西抽取出来,以概念的形式加以描述,并在概念形成后通过概念的界定判断其他事物是否属于该范畴之内,以及对本范畴内的事物向外进行推理延伸,形成一套完整的概念体系。

在逻辑学中,概念是通过对认识对象根本属性和本质特征的反映以指称对象的思维形式。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概念,作出判断,进行推理,是理性认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概念是判断的依据,判断是推理的依据。在明确了“技术侦查”的概念之后,在接下来的侦查实践工作中,才可以判定何种侦查措施属于技术侦查,何种侦查措施不属于技术侦查。乃至于在审判过程中,可以推理出侦查机关的侦查行为是否违反了《刑事诉讼法》中关于技术侦查的规定。

(一)关于“技术侦查”内涵的分析

内涵又称涵义,在实际运用中可以与“含义”通用,是所指对象的特有属性和本质特征。本文将“技术侦查”的内涵抽象为主体法定性、对象特定性、手段强制性、過程秘密性、措施知识性。

1.主体法定性。实施技术侦查的主体应为具有国家法定侦查权的侦查机关。具有国家法定侦查权的侦查机关特指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和检察机关,技术侦查措施原则上不得授权军队保卫部门、监狱保卫部门和海关代为行使。在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和人民检察院内部,也应由有关职能部门执行,其他职能部门不得行使技术侦查措施;在级别上,技术侦查措施应严格限制审批级别和实施级别,没有审批权限和实施权限的部门不得审批和实施技术侦查。

2、对象特定性。侦查对象即犯罪分子,而技术侦查的侦查对象则是指特定刑事案件的犯罪分子。特定刑事案件是指《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重大毒品犯罪或者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案件”。这里的“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案件”应以后续的司法解释为准。除了上述特定刑事案件以外,其他类型的刑事案件则不应适用技术侦查措施。

3.手段强制性。技术侦查属于一种强制性侦查措施。日本学者田口守一认为,侦查措施可以分为强制侦查和任意侦查。任意侦查是必须要取得相对人同意之后才可以进行的侦查措施,比如在实施某些测谎前,必须要取得相对人的同意并在其积极配合下才能取得有效数据。而技术侦查则不需要取得相对人的同意,而事实上技术侦查措施在实施的全程中,相对人甚至是毫不知情的,所以说技术侦查具有手段强制性这一内涵。

4.过程秘密性。技术侦查是公开与秘密相结合的一种侦查措施。其公开性在于:第一,法律明文授权了技术侦查的使用,使群众了解到确实有这样一种侦查措施正在被实施;第二,技术侦查的部分科学原理是公开的,比如无线电传输原理是公开的,但相关器材却是管制的;第三,技术侦查的侦查手段是公开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侦查机关可以使用侦听、控制下交付等技术侦查手段,无论群众还是犯罪分子都知道侦查机关在使用这些手段打击犯罪;第四,技术侦查的侦查对象是公开的,侦查对象都是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一个个自然人,其他群众都有接触到侦查对象的机会和可能;第五,技术侦查的部分侦查客体是公开的,侦查客体指的是侦查机关需要得到的情报信息,而绝大部分的有效情报都是隐藏在公开信息之中的,比如嫌疑人在社交网络公开发布的消息等等。

虽然法律授权、科学原理、手段、对象、客体都是公开的,但是技术侦查最核心的一个关节,即实施过程则是严格保密的。技术侦查在实施过程中要严格落实保密制度,既要保证侦查对象完全不知道侦查措施的指向,又要保证分析研判后得出的数据不向外流失。如果一旦出现失泄密现象,则会丧失先机,甚至出现法律审判上的被动。

5.措施知识性。技术侦查的具体侦查措施可以归结为刑事科学技术、行动技术、信息技术三个方面,这其中每一个方面都蕴含着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深刻的经验总结。起初的侦查措施都是以刑事科学技术为主,主要注重自然科学的研究与应用;随着社会科学在侦查工作中的不断成功运用以及犯罪心理学的重大突破,行动技术在侦查工作中也发挥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今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与变革不断地冲击着经济社会的运行,侦查工作也面向信息技术展开了新的学习与应用过程。总的来说,技术侦查的每一个方面,都离不开先进知识的指导。

(二)关于“技术侦查”外延的分析

外延是指概念中所反映的具有内涵所指的那些特有属性的对象,即概念所指的一切事物,也可以说是概念的适用范围。本文将“技术侦查”的外延概括为刑事科学技术侦查、行动技术侦查、信息技术侦查。

1.刑事科学技术侦查。所谓刑事科学技术侦查,是侦查机关在侦查活动中,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运用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发现、记录、提取、识别、鉴定与案件有关的各种证据和线索的技术。主要包括如手印鉴别技术、足迹鉴别技术、气味鉴别技术?痕迹鉴别技术、人像鉴别技术、文件鉴别技术、印章鉴别技术、笔迹鉴别技术、声纹鉴别技术、勘验检查技术、刑事模擬画技术、驾驶技术、刑事照相技术、密拍密摄技术、人体外貌识别技术、训犬技术、刑事理化检验技术、法医鉴定技术、dna检验技术、心理测定技术等。

2.行动技术侦查。所谓行动技术,是侦查机关在侦查活动中,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运用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获取情报、缉捕嫌疑人、扩大战果的技术。主要包括缉捕技术、格斗技术、警械使用技术、跟踪技术、反跟踪技术、讯问技术、询问技术、读心术、情报表达技术以及隐匿身份侦查、控制下交付等。

3.信息技术侦查。所谓信息技术侦查,是侦查机关在侦查活动中,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运用感测技术、通信技术、智能技术、控制技术,对嫌疑人及相关人进行实时监控、对掌握信息进行传导、对嫌疑人及相关人的部分信息进行调取分析、使命令发挥效应的技术。这其中感测技术主要是对应情报收集工作,延长了人类的感觉器官;通信技术主要是对应情报传递工作,延长了人类的神经器官;智能技术主要是对应情报整编工作,延长了人类的思维器官;控制技术主要是对应决策工作,延长了人类的效用器官。

具体来说,信息技术侦查主要包括如监视技术、侦听技术、信息系统的设计与使用、网络安全技术、文献检索技术、调查统计技术、数据挖掘技术、解码技术、网络舆情监测技术、多媒体技术、声像技术、缩微技术、信息资源防护技术、无线电通信技术、信号追踪定位技术等。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的科学领域,英语为information technology(缩写:it),在台湾称作资讯科技。在技术侦查的视角下,笔者认为应该将信息技术中的部分职能分离出去。在与非法犯罪案件的斗争过程中,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分工已经越来越明确,其中对信息的综合分析研判工作和整编工作是属于情报部门的工作范畴;而信息的利用与反馈则是决策部门的工作范畴。(如图一所示)

图一

情报是打击违反犯罪活动的先机,是一切侦查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也是领导决策的保障。当前,不少情报部门都一定程度上承担了情报获取(即侦查中的一部分)的任务,笔者认为,如果能将情报部门从侦查行为中分离出来,让其他职能部门进行侦查行为,而情报部门则仅完成综合分析研判的工作,会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情报获取和情报整编分别规范在不同的职能部门内,这样虽然限制了侦查工作的开展,但是却有着更加长远的优势:第一,从法制层面,可以更加便捷地保障公民个人权利;第二,在绩效层面,由以前多个部门分别开展侦查工作到由单一部门开展,这样明确了分工,更加精而专的获取情报;第三,在情报精准度方面,情报部门自身不开展情报获取工作,可以在整编过程中摆脱识别和分析的主观性,更加精准的进行情报产品的提供。

(三)“技术侦查”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1.技术侦查与隐匿身份侦查。在《刑事诉讼法》第二编第二章第八节“技术侦查措施”明确指出了在特定情况下“可以由有关人员隐匿其身份实施侦查”,这就在法律层面上确定了隐匿身份侦查直接归属于属于技术侦查。隐匿身份侦查主要包括接触侦查和卧底侦查,这两种侦查措施也就被包含在“技术侦查”的范畴之内。接触侦查又称乔装侦查、化装侦查、便衣侦查,是指“侦查人员经过必要的化装,以适当身份与侦查对象直接接触,以获取线索、证据和缉拿犯罪嫌疑人的一项秘密侦查措施。”卧底侦查是指“侦查部门秘密派遣侦查人员,以虚拟的身份为掩护,接近、贴靠侦查对象并打入其内部进行侦查活动,以查明犯罪事实、收集相关证据的一种秘密侦查措施。”从以上两则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出,隐匿身份侦查无论是打进敌人内部还是在外围接触,都应要有身份的掩护,即侦查人员的身份不能暴露,这就决定了隐匿身份侦查的全程秘密性,一旦隐匿的身份被识破,那么便不能再以技术侦查的名义开展下去,而应及时变化侦查手法或者立即停止侦查,重新部署侦查方案。

2.技术侦查与直线侦查。福建警察学院王连蒲认为:“直线侦查是指侦查部门直接指挥侦查人员开展内线侦查,获取犯罪线索和证据,查清内幕,揭露和证实犯罪的一种侦查措施。”从这一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出,直线侦查是属于内线侦查的一部分。而作为技术侦查措施里面最具有代表性的电话监听,却是显然的外线侦查手段。因此,技术侦查不应纳入内线侦查的范畴内,同时也就不属于直线侦查的范畴。在另一层面,复线侦查也可以隐匿侦查人员身份后进行,隐匿身份侦查是《刑事诉讼法》规定了的技术侦查手段之一,是属于行动技术的范疇之内的技术侦查。所以说,技术侦查和直线侦查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概念。

3.技术侦查与秘密侦查。《刑事诉讼法》第二编第二章第八节“技术侦查措施”共分五条,即148条至152条,这其中第151条的标题即为“秘密侦查、控制下交付”。在本次《刑事诉讼法》出台以前,学术界关于技术侦查与秘密侦查关系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息,现在可以明确指出的是,秘密侦查是属于技术侦查的一部分,其共性在于:第一,针对对象相同,即“危害大且侦破难度高的特殊犯罪”;第二,适用目的相同,即“获取情报、转化证据、判断案情、缉捕嫌疑人”;第三,适用条件相同,即“根据法律授权,经过特别审批手续”。但是技术侦查还拥有着更宽泛与秘密侦查的内涵,即措施的知识性。技术侦查的措施要比秘密侦查的措施更加多样,包含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研究成果,所以说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法条上,秘密侦查都是属于技术侦查的一部分的。

(四)对“技术侦查”做出定义

定义又称界说,是解释概念内涵或语词的意义的方法。《辞海》规范定义的规则有:第一,定义概念和被定义概念的外延相等;第二,定义概念中不能直接或间接包含被定义概念;第三,一般不应是否定命题;第四,定义概念中不能包括含混的概念或语词。

六、结语

概念是反映事物的特有属性和本质特征的思维形式,把所感知的事物的根本抽象出来并加以概括,就成为了概念。概念是科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对研究对象概念的把握是否客观、真实,将影响研究的科学走向,从而最终决定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可靠性。对技术侦查概念的探索,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战层面都是急需明确的一个问题,这既是保护公民合法权利的需要,也是侦查机关合理合法的打击违法犯罪的需要,更是贯彻依法治国的体现。

参考文献:

[3]陈雷. 技术侦查措施研究.安徽大学.2013.

[5]王朝阳. 论我国技术侦查制度.华中科技大学.2013.

相关热词搜索:;

我国科普场馆建设的现状与思考篇五

;

〔关键词〕辽宁高校;国际科技合作;交流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

一、辽宁省高等教育发展概况

二、辽宁省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概况

三 、辽宁省政府部门促进高校国际科技合作的做法

四、问题与建议

参考文献:

(责任编辑:兰桂杰)

相关热词搜索:;

我国科普场馆建设的现状与思考篇六

;

   摘要:高校引进的人才囿于个体的主客观差异,形成不同的类型。本文从高校人事管理部门的角度出发,对高校如何针对人才的不同类型,更好地创造和提供有利环境,发挥人才资源优势等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有助于高校在引进人才过程中统筹把握,实现师资队伍的结构优化。
关键词:高校引进人才;有利环境;对策
some reflections on bringing in talents into universities
qlu yi—jue,shen wei—bin
(college 0 mechanical engineering,yangzhou university,yangzhou jiangsu 225009,china)
abstract:due to individual disparity,bringing in talent in universities has different kinds.in this
paper,from view of human affairs management department,we give some countermeasures on how
to create beneficial environment to make better use of bringing in talents,which can help university
to plan as a whole and optimize the structure of teachers.
key words:bringing in talent in universities;beneficial environment;countermeasure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掌握科技的主体—— 人,或者是精通科技的人才,才是真正推动科技进步的主力军,所以对于人才的引进已经成为用人单位的一项基本人事制
度。高等学校是知识密集、学者集中的地方,它除了培养专门人才外,还承担发展科学、开展社会服务的任务。拥有一流人才,尤其是国际顶尖人才,已成为一流大学的核心标
志。因此各高校对高学历、高职称和有专门特长的高级人才的需求显得格外迫切。

、弓l进人才的不同类型和特点
引进人才按照工作背景、学历层次、职称高低、不同年龄和心理状态,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科班出身的教学和科研类型。这些人才本身就是某些学校或专业的顶粱柱,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出类拔萃,其中少数是从海外留学回来的“海归派”。他们一般具有博士学位或副教授职称,有的已经是教授、博士生导师,甚至是两院院士或长江学者。这类人才是将帅之才,数量不多,但却决定着学科发展的水平和质量。他们流动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对原先单位的学术或人文环境不够满意,想去更好的学校发展,也有是被所聘学校“挖掘”而来的,这类人才因为具有丰富的教学科研经验和杜会影响,往往可以将一个学校或一个专业的学术档次带动起来,因此最受高校的欢迎。据初步测量。引进一名高端人才的成本大致在6o~100万元左右。[1]但这类人才一般青睐名牌高校,地方院校或一般高校对他们的吸引力不大。
2、高学历的应届毕业生类型。一般具有博士学位(至
少是硕士),这些人才是很多高校引进人才的重要部分,以
应届毕业博士或硕士生居多。他们一般科研能力较强,年轻
有为,属于学校的科研“主力军”,但由于没有教学经验,
大部分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和实践,才能在教学和科研
两个方面得心应手。许多毕业生来校的原因是学校时间自
由,每年有两个假期,专任教师可以不坐班,环境相对宽
松,而外企、合资等单位虽然收入可观,但普遍压力较大。
这是吸引博士、硕士研究生加盟高校的重要因素。这类人才
占引进人才总比例较大,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应届毕业生
占引进人才总数的5o 左右。
3、半路出家的技术人才类型。这类人才有的是企事业
单位或科研单位的技术骨干,比如已经是高级工程师、总工
程师或厂长等,虽然缺乏教学、科研经验,但具有丰富实践
经验等优势,由于对所学专业的执着追求,他们宁可放弃已
经得到或者可能得到行政职务(有的甚至是高级领导),不
再从事行政工作,专攻自己的业务;也有的是看重高校环
境,希望流动到比较自由、环境比较宽松的高校工作l也有
的是“孔雀东南飞”,觉得原来单位收入较低,到经济条件
较好的地方.以北方或西部地区流往经济较为发达的南方高
校居多。他们因为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背景,又具有丰富的
工作经验,在科研、科技开发和实践性教学环节有自己独特
的发言权。
此外还有“养老型”的,这些人才一般年龄在45岁以
上,在原单位已经没有发展前途,回归高校颐养天年,这些
人一般选择家乡的学校,“少小离家老大回”。主要是看重教
师正面形象,社会地位高受人尊重,同时学校环境较好,可
以依托学校。开展科技服务,调入新单位后仍然到外单位兼
职,一举两得。这些人才的特点是教学科研水平一般甚至较
收稿日期:2005—10—17
作者简介:仇屹珏(1976一).女(汉),江苏常州人,助理馆员,主要从事人事及行政管理方面的研究。

仇屹珏等:关于高等学校引进人才的若干思考
差,但其社会活动能力强,影响力较大,能够成为联系学校
和社会的纽带。_2
当然,人才的归类不是一蹴而就。根据个体的主客观差
异,有的属于单一类型,有的则是两种或两种以j二类型特点
综合出现在一个人身 。
二、创造和提供有利环境,发挥人才的资源作用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给高校发挥和巩固人才优势带来了新
的挑战。高校引进人才,首先应该处理好吸引人才与稳定现
有人才之间的关系 人才弓l进后,管理政策要跟上,如果高
校内部管理体制滞后于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将势必影响高校
吸引和稳定高层次人才。同时,人才引进,不能抱着“外庙
的和尚念经灵”的态度,盲目进行,而是科班出身及高学
历、高职称人才重点引进,半路_出家及养老型人才少量补
充。人才引进后,要想方设法创造和提供有利环境,使他们
能够安心工作,发挥自身专长,在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等
方面早出成果,多出成果。由于引进人才的特点不同,作为
学校人事管理部门,应根据不同人才的优势和特点,采取不
同的管理方式 下面试对上述几种类型的引进人才管理工作
提出初步的管理对策。
(一)引进政策合理得当。相关待遇及时到位
引进人才的相关政策和待遇是决定人才是否来校的重要
因素,所以学校在制定相关政策和待遇时,需结合学校和学
院特点、专业紧缺程度、已有师资力量、学科发展等实际情
况,不能搞一刀切。目前绝大多数学校在待遇方面一般都分
为院士、长江学者、教授、副教授、博土及硕士等几个档
次,每个档次规定安家费多少、购房补贴多少、是否解决配
偶工作、子女上学等。但这样的政策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
例如同样引进博士,专业非常紧缺的就应该与不紧缺的专业
待遇有所不同,有的新办专业在全国范围内毕业的硕士生都
很少,其待遇也不应该与其他专业的硕士相同,而应该与博
士待遇相同;在相关费用方面要结合地方特点,例如北京、
上海等地的住房补贴应该与一般中小城市存在明显差异。有
的专业授课教师不缺,但科研力量薄弱,申报课题困难,政
策中对引进人才的科研启动费就应该比其他专业多一些。在
职称评聘上应优先考虑在其现有专业技术职务基础上,高一
个职级聘任,破格晋升、提拔或委以重任等。 总之,学校
应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制定灵活的政策,才能吸引更多更好
的优秀人才。
对于已经来校的人才,相关待遇应该及时到位。由于引
进人才大多来自外地,人生地不熟,为此学校首先应在生活
方面给予引进人才足够的关心,在安家费和科研启动费发
放、住房购置、租赁及购房补贴、配偶工作、子女上学等方
面,可以采取特事特办,合同一旦签订,相关待遇应及时到
位,将他们的后顾之忧尽快解决。但有的学校处理不当,人
才来校后,出现拖欠各种费用,配偶工作解决不好或住房纠
纷,都会影不利于人才的稳定,有的甚至合同未到期就另谋
高就了
(二)设置不同的岗位,适合不同的人才
引进人才在工作背景、学历层次、职称高低、年龄和心
理状态存在差异,来校后应针对其特点,设置合适的岗位。
有的人才科研力量很强,教学水平一般,这类人才硬去顶教
30
学岗,其教学效果町想而知;而适合教学的定为科研岗,以
发[找文章还是到☆大☆秘☆书☆网,更多原创!注:
去掉中间符号在百度搜索第一个网站]表科研论文或申报项目来衡茸其业绩,当然也是勉为萁
难 学校可以分别设置科研岗和教学岗, 与这些人才签 ⋯
个短期协议,科研类的要求他们在发表学术论文或住科研项
目上突破,而不必对教学过分要求,教学类的要求他们每年
的教学工作量达到多少,同时往精品课程、特色课程方向发
展;对于应届毕业生, 由于潜力较大,学校应埘他们经过一
段时间的培训,适合教学的转为教师系列,适合科研的转为
科研系列;对于有丰富的教学科研经验千¨礼会影响的敦授或
副教授,应该教学科研“舣肩挑” 让他们承丰h 1~2 fj本科
主干课程教学,指导部分博士或硕士研究生,同时每年发表
有较高学术质量的论文或学术讲座;对于半路出家的技术人
才,由于在课堂教学、发表论文方面欠缺,不鹰过多要求,
可以设置科技开发岗位,在社会服务、科技开发或实验实习
教学环节发挥他们的专长。
同时,不断完善机制、体制和歧策,使资源能够共享,
使高层次人才更好地发挥作用,使科技成果通过完善的创新
链真正成为现实生产力。
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是目前高校的三大主要任务,不
同的任务需要不同的人去完成, 只有通过设置不同的岗位.
使引进人才都能够得心应手,发挥专长,才能真 实现“人
尽其才,物尽其用”。
三、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引进人才是高校的一项重要人事工作,具体操作起来牵
涉的问题很多,学校在用好人才的同时,还必须注意以下的
几个问题:
(一)认真把好引进人才入门关
现在的“学术腐败”现象十分严重,假论文、假文凭、
假课题、假证明都很容易得到,高校在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
的过程中,要分别针对各个具体的人才对象,认真审查其资
格以及教学和科研水平,防止造假现象产生。同时可以通过
面谈和其他途径了解到的情况,对其进入高校的动机进一步
考察,以综合判断其是否适宜引进。对于一时难以判断的可
以与其签订一个短期的试用合同,经过一段时间的考核,判
断其教学、科研和其他方面的综合素质,符合要求的再续签
合同,不合要求的则立即解聘“下课”。
(二)正确处理引进人才和本校培养人才的关系
目前,许多高校在引进人才的同时,也注意加大自身教
师的培养力度,如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出国留学,这些自
身培养的人才也是学校的宝贵资源,但是很多的学校都有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的想法,,对引进人才十分珍惜爱护,
而对本校培养的人才冷淡,造成学校原有的学术骨干教师流
失等现象;也有的学校出现人才培养“出生人死”现象,即
出去进修的人“活”了,引进的人才“死”了。学校要有针
对性地出台相关政策,权衡利弊,既要妥善解决学成归校自
身培养教师的科研启动费、配偶安置等实际问题,也要启动
相应的“人才引进科研资助计划”、“留学归国人员科研启动
基金”等,真正处理好培养和引进的关系,做到用好现有人
才、培养关键人才、吸引高层人才、储备未来人才,全面稳
定学术、教学骨干人才队伍。¨l‘。
(下转第4l页)

相关热词搜索:;

我国科普场馆建设的现状与思考篇七

;

摘要:在互联网进入全民时代的今天,数字科技馆成为开展科普传播的重要形式。文章结合工作实践,通过分析对比,提出了数字科技馆在信息技术支撑下依托实体馆建设与管理的观点,指出了数字科技馆建设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实体科技馆;数字科技馆;建设与发展

我国的数字科技馆建设从21世纪初起步后逐步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数字科技馆的建设和发展极大地丰富了科技馆资源,突破了时问和空间的限制,方便快捷地为社会公众提供公益性科普信息资源服务,成为实体科技馆的有益补充,产生着日益广泛的社会影响。而有关数字科技馆建设中诸如功能定位、内容建设、展示模式等问题也一直成为业内讨论的热门话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即将到来的5g时代,数字科技馆建设将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笔者结合多年数字科技馆建设与管理的实践,谈如下一些粗浅的认识。

数字科技馆,又可称为数字化科技馆或网上虚拟科技馆,主要通过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把教育项目和展示内容通过网络在电脑或移动设备上进行数字化的体验和管理。由于认识的不同,目前国内已建成的数字科技馆基本呈现两种形式:一种是实体馆的数字化,也就是以实体馆的网上呈现为主要内容,包括展品陈列、体验互动、场馆漫游、资源管理等,营造一个无形似有形的网上科技馆,使实体馆在功能与时空上延伸和拓展。另一种是没有特定的实体馆对应,是一个以各类科普资源为主要内容建立的网上科技馆,即对科普资源的数字化,或者说是一个科普性质的网站。

吉林省数字科技馆是第一种形式的实践者。我们认为,顾名思义,既然叫数字科技馆就要给用户以“馆”的感受,具有“馆”的基本特征,应该在互联网上用数字技术创造一种似有形又无形的馆的氛围。建设数字科技馆的本意也应该是实体馆的补充和延伸,它的优势是实体馆由于环境条件所限难以表达的内容,可以通过数字科技馆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来补充完善。一个数字科技馆如果不与实体科技馆相关联,也就无异于一般意义的科普网站。从用户或观众的角度来看,他们选择登录数字科技馆网站其心理需求也大都是对“馆”的期待。因此,我们认同这样的说法:数字科技馆是依托实体馆资源,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面向广大公众提供在线科普资源和科普服务的公益性网络平台。数字科技馆将网络资源、数字化技术同实体馆内容有效结合,在时问和空间上弥补了实体科技馆辐射范围的局限。

吉林省数字科技馆的定位是实体馆的网上呈现,实体馆功能的延伸和拓展,因此以实体馆为依托来设计框架结构,展示实体馆的核心内容,突出实体馆的特色,努力营造实体馆的氛围,力求通过各种信息技术的包装,使网民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在虚拟的场馆中游览,与展品互动,感受一个有真实感的虚拟科技馆,还原了观众到实体馆参观并与展品互动的真实情境。

2.1建设步骤

借鉴兄弟馆的经验,限于经费等条件制约,我们拟定了整体策划和分四期建设的计划。一期分区建模,实现展馆漫游和展品交互,搭起数字科技馆的基本框架;二期是将实体科技馆的部分展品及科普资源数字化;三期是以智能化导览为先导的智能化管理;四期拓展和延伸科普服务内容,创新和升级。

2.2内容选择

在实体馆400余件(套)展品展项中,基础展区、交通展区和太空展区是我馆特色。从突出实体馆重点,显示吉林特色,兼顾科普网站常规布局出发,首期一级目录设计了科技资讯、展品动画、科普动画、科普图集、科普服务、吉林风光、长白风情七个板块。重点内容展品动画先期设计制作了150集、每集2.5~4分钟的三维、二维动画片。科普动画板块分为人体密码、生活百科、动物世界、植物园地、民俗文化、错解大自然、科技空间、宇宙探秘、机器人、地球的秘密、电学百科11个部分,都是贴近生产生活的内容,先期设计制作了300集、每集1~2分钟的二维动画片。《长白风情》以三集风情片的形式,把美丽、富饶而又神秘的长白山呈现给观众。这样布局后,既有实体馆的感受,又因为辅以其他科普板块而不觉得内容单调。

2.3技术手段

数字科技馆建设是一个充分利用现有成熟技术整合科普资源为内容服务的问题。

1)网站平台建设。吉林省数字科技馆以web网站为框架作为数据的访问端口来实现信息发布。web网站基于java spring mvc架构进行开发,使用oraclellg数据库作为存储,能够实现高速访问、有利于搜索引擎的收录和网页静态化。

2)展馆漫游系统基于unity3d引擎来创建。通过绘制精确的1:1二维矢量地图、三维矢量地图和三维建模,将展馆内部空问和展品结构进行完整、真實地呈现。在unity3d软件环境下实现了虚拟人物与展品之问的互动操作,体验展品的原理现象,还原了观众到实体馆参观与展品互动的真实情境。

3)动画设计制作。设计制作这么多科普动画片是一项科学、严谨、浩大的工程。我们在学科专家指导下,把功夫下在内容策划、素材收集、脚本编写、分镜创作、角色造型设计上,力求科学准确、生动活泼、图文并茂,声色俱全,动静相宜,取得了预期的效果。150个展品动画均根据实景照片采用maya的多边形建模技术进行三维建模后用动画技术模拟机械运动演示展品原理,再用特效合成技术把序列帧合成到背景上,最后进行剪辑和配音对位,就制成了一个个生动活泼的展品动画。300个科普动画是采用flash制作,在角色设计上均为原创。

4)“wi-fi+蓝牙ibeacon”高精度实时定位技术。吉林省数字科技馆智能导览系统是基于高德室内定位sdk实现二次开发的平台,采用“wi-fi蓝牙ibeacon”高精度实时定位技术,通过700余个低功耗蓝牙基站,实现了馆内跨楼层、同楼层等清晰的导航功能。精准完成了导览过程中的消息推送、室内定位等一系列基于用户当前所在位置的服务。

2.4创新升级

一是实现了数字化导览系统。通过自行开发的安卓手机app和苹果手机app以及微信公众号可进行导览系统的快速登录,观众可以通过手机自主完成馆内导航、展厅导览、展品讲解等环节,实现自主参观学习。完全可以脱离展馆辅导员或讲解员的讲解路线,按照自己的兴趣自主参观。

二是延伸科技馆的服务。我们积极参与中国科技馆实施的共建共享工程,数字科技馆矩阵、中国数字科技馆子站、移动资源建设等项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受到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1)观念成为制约数字科技馆发展的主要瓶颈。系统内部对数字科技馆建设的重要性还存在分歧,导致计划不够完善,经费不能保证,人才难以引进,维持数字科技馆平稳运行的基础条件薄弱。

2)数字科技馆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数字科技馆聚集了大量的数字化科普资源,是丰富和拓展其它科普传播的极好内容,对实体馆的整体数字化建设都有借鉴意义,本应有效利用实现跨平台转化以取得更大成效。但由于思想认识和资源管理原因,这些珍贵的科普资源并没有在科技馆体系建设中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3)没有时时做到以受众需求为导向。调查结果表明:一些数字科技馆网站,网民参与方式、资源展现能力和信息更新速度有待提高。其中有投入力度、建设力度和宣传力度不够的问题,也有受众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在形式上,在移动互联网进入全民时代,适时更新改造并利用移动终端传播科普知识不敏感,有效应对明显滞后。

4)受诸多政策和技术因素制约。当前数字科技馆建设需要使用的技术,如3d建模技术、虚拟现实等展示技术成本过高,由于经费投入不足,不得已采取的分期建设又使建设周期过长而影响发挥作用。同时,与数字科技馆相关的标准规范研究和制定严重滞后,已建立的数字科技馆系统各成体系,互不相容,为资源共享和整合带来不利影响。

4未来展望

网络科普传播就是要用一切可能的手段,让科学原理和科普知识传播速度更快、更便捷,传播内容更通俗易懂,更富有趣味性和互动性,更具有吸引力。这也是数字科技馆的努力方向。如今,互联网处于高速发展阶段,4g的风头未过,5g接踵而至。5g带来的传输革命,使在线互动变得触手可得,为在线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技术和载体支持。其中最鲜明的特征就是打造人、机、物全面互联互通的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将形成智能化发展的新兴业态和应用模式,5g将无法想象地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也必然影响我们的数字科技馆建设。笔者认为今后应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尽快制定数字化科普资源建设与服务的行业标准规范,建立科普资源评价体系及共建共享激励机制,将数字科技馆建设纳入规范管理体系,让数字科技馆建设有章可依,避免随意性,通过政策确保建设水平和人财物方面的必要投入,并在标准化前提下建立健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实现网络科普资源效益最大化。

4.2提高受众适应性

随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各门户和商业网站以及智能手机软件都越来越注重互动和个性化,努力创新展示内容和组织形式以吸引用户。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数字科技馆实现教育功能就必须紧跟时代发展,以用户为中心,创新数字资源展示模式,为不同群体用户提供适合的浏览内容和展示方式。除了要拥有实体科技馆所具有的资源、活动等信息外,还应该在网络和数字技术力量支持下,提供更多实体科技馆里看不到的不同的内容,如,建设公众体验科学的网上科技活动乐园,为青少年开辟寓学于乐的网上科技教育第二课堂等,以满足广大用户的不同需求。

4.3大力推动与信息化深度融合

随着网络时代科技的突飞猛进以及智慧理念的兴起,科技馆的发展从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数字科技馆迈向强调数字化、智能化、人性化的智慧科技馆。要大力应用新技术,尤其重视移动终端的开发利用来扩大观众范围。基于手机移动终端的网络学习已经在悄然兴起,5g时代将成爆发式态势,那时,手机已经不单单是移动通信工具,可以整合各类媒体如同一台微型电脑。数字科技馆必须适应这一发展要求,主动通过技术合作破解科技难题,及时让数字科技馆在移动终端上服务广大观众。

4.4促进网络文化建设

当前,用健康向上的思想方法占领网络思想文化阵地的任务十分繁重。要发挥数字科技馆集成和创新的特点,携手各领域专家合作共建,集成資源和创新业务形态,开发制作适合互联网传播的精品佳作,如,集合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表现形式的博客、微博,赋予数字科技馆宽泛的社交功能,增强人与人进行互动交流,将科学技术的传播纳如人文关怀,推动网络文化建设。

4.5数字科技馆建设与实体馆数字化建设应该协调推进

实体馆的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和管理,将为数字科技馆内容更新和手段进步提供有力的参考和借鉴。数字科技馆除具备一般互联网特性外,还具有集成和创新等鲜明特征,利用数字馆有效汇聚各类科普资源开发新的展示内容和形式,反过来能为实体馆的创新提供经验和借鉴。为此要形成制度安排,把线上数字化和线下实体资源结合起来,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5结束语

数字科技馆是网络时代科普传播的产物,它集科学性、趣味性、互动性于一体,成为独特的科普与教育形式。它与实体科技馆互为补充和拓延,共同营造出线上线下全时空的科普传播环境。在数字化的21世纪,数字科技馆将有不可限量的发展空间。我们要把握数字科技馆创新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加快推进数字科技馆建设。

相关热词搜索:;

我国科普场馆建设的现状与思考篇八

;

心得是指工作或学习中的体验和领悟到的东西。出自《瞑庵杂识》卷二,"凡人读书,各有心得,虽契友不能同,亦不能喻。"以下是达达文档网小编准备的,欢迎借鉴学习。

一部部手机,一台台电脑,一辆辆汽车,日常生活中,科技给我们带来了方便和快捷。然而,科技的进步还不止这些。

第一次接触机器人,那是去年的9月。那些神奇的传感器、由铁条组成的车子、接口花花绿绿的主控板,都吸引了我。我迫切的想知道是什么让它们动了起来,于是我如饥似渴地听讲、练习。慢慢地,我的车会跑了,会巡黑线了,会做任务了……这一切都是电脑上的代码做到的,是科技发展让它做到的。

今年五月的市机器人比赛中,我更是体会到了科技无限的魅力。那次比赛的路线是中国著名的丝绸之路,一路上有各种各样的任务:穿越国门、清理障碍、投放货物等7个任务。来到场上,我们开始了长达两个多小时的编程和调试。下一个就轮到我第一轮试跑了,我半跪在起点,按下按钮。车子流畅地开动起来,我充满信心地望着它。很快,它一路闯到放车厢的关卡。我紧张极了,这可是一个超级大难关啊。我死死盯着车子,心里暗暗喊到:加油,加油,一定要成功放进去。可是,它还没走到该进入的位置,就放下了车厢。我大喊一声敲打了一下自己的脑袋,哎呀,没改前近距离的参数,显然我已经能老练地判断出问题所在。观看别的选手的表现,他们也相当出色。大家的机器人造型五花八门:有的带有力大无穷的插子,有的后边按了一个大篓子,有的轮子大而粗狂,有的轮子小而灵巧。它们的颜色丰富多彩,如此美观的机器,做任务也一点不逊色,第一轮比赛有个男生跑完了全程。接着到第二轮比赛了,我站在终点,等待它的胜利归来。最终我的机器人跨越重重困难,成功地跑完了全程。此时此刻,我的心中冒出了许许多多快乐的可乐气泡,它们带着我飞上了蓝天。

望着那一辆辆装备奇特的机器人,我不仅看到了祖国强大的科技,还看到了科技的未来。少年强则中国强,让我们为了祖国的明天共同努力。

科技,顾名思义,就是科学技术的意思。对于科技大家应该不陌生,因为它就运用和服务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密切相连。它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精神上的愉悦,还跟给我们带来了身体上的舒适。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中,科技代表了一种精神,也代表了一种力量;代表了一种创新,也代表了一种文明。它是估计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水平的重要标志,不管在什么领域,科技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科技的运用很广泛,军事、生物以及航天都运用到了科技。科技已融入了生活,也丰富了生活。在街道、在家中、在教室、在商店,科技都给人们带来了便捷。可以说,是人类造就了科技,也是科技造就了人类,人类和科技是相互依存的。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科技。下面我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进奇妙的科技生活中看看。

再来看看我们吃的,现在,我们吃的东西都要讲究一点,那就是健康!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大家对食品的观念也改变了,不单单只追求味道好,还要求食品健康营养。现在很多人吃的都是科技食品,比如:蛋白质粉、钙片、膳食纤维等,它们都是经过科技人员的研究而来的。今天,我们来说说一样科技食品:蔬菜汁饮料。蔬菜是人体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重要来源,它是生命健康的保证,在营养保健方面,蔬菜能提供全面的营养,预防甚至治疗营养的缺乏。但由于蔬菜的味道还不能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所以,科技人员们将蔬菜进行了改善,制作出了味道可口的蔬菜汁饮料,成为了理想的未来饮料。

越野车;第一辆矿用60自卸车;第一辆高级旅游车和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等。到今天的本田、奔驰、宝马这些都凝聚着科技的结晶,释放着科技的魅力。正是有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才有了今天给我们带来方便的汽车,可见科技为我们人类做出了多大的贡献,我们今天的所有都离不开科技。

在衣、食、住、行上,科技都起了它重要的作用,方便了人类,也造福了人类。

在飞速发展的22世纪,科技并不神秘,它就藏在你的身边,只要你细心观察,也能发明出属于自己的科技。说不定你发明的小科技,经过专家的改装、完善,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科技产品,还可以为未来的.社会和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学们,科技是一种神奇而伟大的事业,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欢乐和方便,让我们了解科技、发现科技、创造科技。要相信科技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科技,让我们用智慧的双眼去发现科技吧!

随着全球的科技发展,我们的生活越来丰富。地铁、高铁、飞机、电话、手机、自动电梯等。这些科技的发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磁悬浮列车不是紧贴钢轨行驶,而是以悬浮形式,行驶在轨面上。原来,它利用了电磁感应的相吸和相斥的原理,使列车的车身浮起来,再由太阳能、风力或水力等发动的电力来推动列车前进。这种列车不会有噪音,安全平稳,不会污染生态环境。日本的磁悬浮列车,是利用电磁铁和线圈感应的磁场力量,使车身悬浮。英国伯明翰的磁悬浮列车是利用电磁和轨道之间的磁场力量来悬浮列车。水泥搅拌车是来运泥的,而工地要用分散的泥块。为了不让泥水结成硬块,于是就边走边滚动。有一种大型的运动输车也是圆厢,它是用来运输液体的车。液罐车的圆形设计有一定的道理,首先以同样面的材料,以圆形围成的体积最大;再是圆形的没有边角,不容易破损。圆形的罐体承受压力也比较均匀。

人造卫星是一种高科技的传播建筑,每过几年全球必须发射一颗人造卫星。卫星由星体、转发器及接收与发射天线、太阳能电源系统、姿态控制与轨道控制系统等组成。我们看到千里以外的电视节目是由卫星发射天线到各个地区的接收战,还会分别提供一些辅助器。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千里以外的电视节目了。高层建筑在城市常有,是因为地价昂贵,所出只好采用高层建筑。高层建筑的形成多种多样,有方柱形、圆形、棱形等。常见的有一字形的建筑,像一个长方形的积木,抗风能力较差。圆柱形建筑抗风能力较好,采用圆柱形著名建筑有美国亚特兰大桃树中心广场饭店,它是世界上最高的锥形旅馆。锥形建筑的抗风能力最好,而且抗震的能力比较强大。

科技在改变我们生活,科技正把我们领进一个全新的社会。只要我们热爱科学,研究科学,观察科学,就能创造出完美的境界!

苹果公司总裁库克认为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失去同情心远比计算机像人一样思考值得担心。

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让计算机更加像人,而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人距离本真的善也远了,渐渐失去了人性中美好的部分。科技的发展与人文主义的留存恰似一对哲学概念中的矛盾,对立却统一。科技发展的脚步永远无法被阻止,但是通过审慎的思考却可以从渐渐泯灭的人性中觉醒出更伟大的人性光辉。

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人类社会必然会有更快的生活节奏,必然会忽略对自然传统的关注。城市中充满了行色匆匆的人,《山一直站在那里》一文中城市的污染和浑浊空气遮住了人们心中的“山”,使人感受不到自然和人性的光芒,在这样的环境中变得自私冷漠,只为自身利益,罔顾后果。科技发展和人文主义的留存显示了其对立的一面,人也一直因此诟病科技给社会和人带来的负面影响。

的确,我们一直担心人工智能有一天会统治世界,让人和计算机再无区别,而这样营造出一个冷漠的如同原始社会一样失去价值观和同情心、完全弱肉强食的社会,纵使其中“人”的智力水平再高,也绝对不是科技的进步,这才是人工智能最可怕的“统治”。人,之所以区别于其它动物,使我们骄傲地将自己定义为“高等动物”,就是由于多样的价值观、善恶观和同情心等人文主义的存在。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使我们觉醒,并总结出了人文主义,人文主义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和团队协作又进一步促进科技的进步,而现在竟有可能因为科技的发展而将我们变回原有的野蛮状态。

若是这两者关系处理得当,相互平衡,便会相互促进,使社会稳定繁荣,正是因此不是很担心人工智能像人,因为那样仅仅是给社会注入了更多有能力的“人类”成员。若是不平衡,则很有可能导致冷漠的甚至野蛮的社会。科技发展的脚步一如历史的车轮总是滚滚向前,不会因为几个人的想法就停止或减缓,但是我们作为个人,却有可能通过审慎的思考来改变甚至形成社会风气使得两者平衡。在快节奏的、浮躁的和追求利益罔顾后果的部分社会背景下保持一丝清明,独立地思考自己的处境和为人的真正目的,保持一点无私和一点善恶观,就有可能在社会人性泯灭的趋势中散发出更明亮的人性光辉,毕竟科技进步了社会更文明了。

科技和人文主义的矛盾从来不是单纯的对立,从来不是你死我活的战斗,确实,科技的快速进步会让两者形成对立,但通过每一个个体的独立思考,两者会协同进步,觉醒出更伟大的光辉,促使社会更加稳定和文明。

人类社会的发展无疑是科技发展的历史,而现代文明社会的发展更是与科学技术息息相关。科学技术发展为我们的衣食住行,通讯咨询带来便利与快捷。

但往往这样,就会出现利与弊。甚至有些不法分子运用科技去做一些对人民不利、对社会不利、对国家不利的事情。科技先进的利与弊给人们带来幸与不幸。

我们从好处来讲:正是由于这些先进的科技,我们从原来的落伍时代走向科技时代。正是这发达的科技,将病人从生死线上拉了回来;让坐在轮椅上的人体会到走路的感觉;让家庭主妇减轻了家务负担;让航天事业发展的更广;让我们国家每个地方变得更加发达,包括非洲、山区、贫困地区使它们的条件好起来。不仅提高了人们对科技的认知,还让交通变的便利、快捷、让我们从发展中国家成为发达国家。

但是美好的背后却暗藏着许多隐忧。由于医疗科技飞速发展,加快了病毒变种速度,以至于人类对药物的依赖性越来越重。手机的发明是20世纪最重要的发明之一,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如今人们都成了网上所说的“低头族”。无论做什么都用手机,很少有人是可以一天不看手机的。正是手机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长时间看手机也会影响视力,并且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虽然“代步机器人”给人们带来很大的方便,但如果人们不管去什么地方都用代步机,那么,也会因长时间不运动导致肌肉萎缩,身体也会不自如。又如网上一位同学为了赶假期作业,用压岁钱买了一个“写字机器人”,虽说把作业赶完了,可自己却没动脑子写,也有可能导致智商下降,毕竟,脑子越用越灵光嘛!

科技发展过快,人们的人身安全更加设有保障,可能会有不法分子进行绑架,勒索等事情,可会让我们变得更懒惰,身体更差劲,所以我们应该正确使用科技,运用科技,把科技用到正确的地方。

相关热词搜索:;

我国科普场馆建设的现状与思考篇九

科技论文是在科学研究、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对自然科学和专业技术领域里的某些现象或问题进行专题研究,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证明或反驳等逻辑思维手段,分析和阐述,揭示出这些现象和问题的本质及其规律性而撰写成的论文。科技论文区别于其他文体的特点,在于创新性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成果的科学论述,是某些理论性、实验性或观测性新知识的科学记录、是某些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新成果的科学总结。因此,完备的科技论文应该具有科学性、首创性、逻辑性和有效性,这也就构成了科技论文的基本特征。

科学性——这是科技论文在方法论上的特征,它不仅仅描述的是涉及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命题,而且更重要的是论述的内容具有科学可信性,是可以复现的成熟理论、技巧或物件,或者是经过多次使用已成熟能够推广应用的技术。

首创性——这是科技论文的灵魂,是有别于其他文献的特征所在。它要求文章所揭示的事物现象、属性、特点及事物运动时所遵循的规律,或者这些规律的运用必须是前所未见的、首创的或部分首创的,必须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而不是对前人工作的复述、模仿或解释。

逻辑性——这是文章的结构特点。它要求科技论文脉络清晰、结构严谨、前提完备、演算正确、符号规范,文字通顺、图表精制、推断合理、前呼后应、自成系统。

有效性——指文章的发表方式。当今只有经过相关专业的同行专家的审阅,并在一定规格的学术评议会上答辩通过、存档归案;或在正式的科技刊物上发表的科技论文才被承认为是完备和有效的。这时,不管科技论文采用何种文字发表,它表明科技论文所揭示的事实及其真谛已能方便地为他人所应用,成为人类知识宝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一类是论证型——对基础性科学命题的论述与证明,或对提出的新的设想原理、模型、材料、工艺等进行理论分析,使其完善、补充或修正。如维持河流健康生命具体指标的确定,流域初始水权的分配等都属于这一类型。从事专题研究的人员写这方面的科技论文多些。

第二类是科技报告型——科技报告是描述一项科学技术研究的结果或进展,或一项技术研究试验和评价的结果,或论述某项科学技术问题的现状和发展的文件。记述型文章是它的一种特例。专业技术、工程方案和研究计划的可行性论证文章,科技报告型论文占现代科技文献的多数。从事工程设计、规划的人员写这方面的科技论文多些。

第三类是发现、发明型——记述被发现事物或事件的背景、现象、本质、特性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和人类使用这种发现前景的文章。阐述被发明的装备、系统、工具、材料、工艺、配方形式或方法的功效、性能、特点、原理及使用条件等的文章。从事工程施工方面的人员写这方面的稿件多些。

第四类是设计、计算型——为解决某些工程问题、技术问题和管理问题而进行的计算机程序设计,某些系统、工程方案、产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优化设计以及某些过程的计算机模拟,某些产品或材料的设计或调制和配制等。从事计算机等软件开发的人员写这方面的科技论文多些。

第五类是综述型——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科技论文(如文献综述),与一般科技论文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不要求在研究内容上具有首创性,尽管一篇好的综述文章也常常包括某些先前未曾发表过的新资料和新思想,但是它要求撰稿人在综合分析和评价已有资料基础上,提出在特定时期内有关专业课题的发展演变规律和趋势。它的写法通常有两类:一类以汇集文献资料为主,辅以注释,客观而少评述。另一类则着重评述。通过回顾、观察和展望,提出合乎逻辑的、具有启迪性的看法和建议。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写这方面的科技论文较多。

一篇完整的科技论文应包括标题、摘要、关键词、论文的内容、参考文献。

3.1 题目

题目是科技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它要求用简洁、恰当的词组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论文的主题明白无误地告诉读者,并且使之具有画龙点睛,启迪读者兴趣的功能。一般情况下,题目中应包括文章的主要关键词。题名像一条标签,切忌用较长的主、谓、宾语结构的完整语句逐点描述论文的内容,以保证达到“简洁”的`要求;而“恰当”的要求应反映在用词的中肯、醒目、好读好记上。当然,也要避免过分笼统或哗众取宠的所谓简洁,缺乏可检索性,以至于名实不符或无法反映出每篇文章应有的特色。题名应简短,不应很长,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

3.2 署名

著者署名是科技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著者系指在论文主题内容的构思、具体研究工作的执行及撰稿执笔等方面的全部或局部上作出的主要贡献的人员,能够对论文的主要内容负责答辩的人员,是论文的法定权人和责任者。署名人数不该太多,对论文涉及的部分内容作过咨询、给过某种帮助或参与常规劳务的人员不宜按著者身份署名,但可以注明他们曾参与了哪一部分具体工作,或通过文末致谢的方式对他们的贡献和劳动表示谢意。合写 论文的著者应按论文工作贡献的多少顺序排列。著者的姓名应给全名,一般用真实姓名。同时还应给出著者完成研究工作的单位或著者所在的工作单位或通信地址。

3.3 文摘

文摘是现代科技论文的必要附加部分,只有极短的文章才能省略。文摘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应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文摘有两种写法:报道性文摘—指明一次文献的主题范围及内容梗概的简明文摘也称简介;指示性文摘—指示一次文献的陈述主题及取得的成果性质和水平的简明文摘。介乎其间的是报道、指示性文摘—以报道性文摘形式表述一次文献中信息价值较高的部分,而以指示性文摘形式表述其余部分的文摘。一般的科技论文都应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而对综述性、资料性或评论性的文章可写成指示性或报道、指示性文摘。文摘可作者自己写,也可由编者写。编写时要客观、如实地反映一次文献;要着重反映文稿中的新观点;不要重复本学科领域已成常识的内容;不要简单地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书写要合乎语法,尽量同文稿的文体保持一致;结构要严谨,表达要简明,语义要确切;要用第三人称的写法。摘要字数一般在300字左右。

3.4 关键词

为了便于读者从浩如烟海的书刊中寻找文献,特别是适应计算机自动检索的需要,应在文摘后给出3-8个关键词。选能反映文献特征内容,通用性比较强的关键词。首先要选列人似语主题词一劫的规范性词。

3.5 引言

引言(前言、序言、概述)经常作为科技论文的开端,主要回答“为什么”(why)这个问题。它简明介绍科技论文的背景、相关领域的前人研究历史与现状(有时亦称这部分为文献综述),以及著者的意图与分析依据,包括科技论文的追求目标、研究范围和理论、技术方案的选取等。引言应言简意赅,不要等同于文摘,或成为文摘的注释。

3.6 正文

正文是科技论文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回答“怎么研究”(how)这个问题。正文应充分阐明科技论文的观点、原理、方法及具体达到预期目标的整个过程,并且突出一个“新”字,以反映 科技论文具有的首创性。根据需要,论文可以分层深人,逐层剖析,按层设分层标题。科技论文写作不要求文字华丽,但要求思路清晰,合乎逻辑,用语简洁准确、明快流畅;内容务求客观、科学、完备,要尽量让事实和数据说话;凡用简要的文字能够说清楚的,应用文字陈述,用文字不容易说明白或说起来比较繁琐的,应由表或图来陈述。物理量和单位应采用法定计量单位。

3.7 结论

结论是整篇文章的最后总结。结论不是科技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回答“研究出什么”(what)。它应该以正文中的试验或考察中得到的现象、数据和阐述分析作为依据,由此完整、准确、简洁地指出:一是由研究对象进行考察或实验得到的结果所揭示的原理及其普遍性;二是研究中有无发现例外或本论文尚难以解释和解决的问题;三是与先前已经发表过的(包括他人或著者自己)研究工作的异同;四是本论文在理论上与实用上的意义与价值;五是对进一步深人研究本课题的建议。

3.8 参考文献

它是反映文稿的科学依据和著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而向读者提供文中引用有关资料的出处,或为了节约篇幅和叙述方便,提供在论文中提及而没有展开的有关内容的详尽文本。被列入的论文参考文献应该只限于那些著者亲自阅读过和论文中引用过,而且正式发表的出版物,或其他有关档案资料,包括专利等文献。

4.1 科技论文的选题

科技论文的选题一方面要选择本学科觅待解决的课题,另一方面要选择本学科处于前沿位置的课题。在2006年召开的水利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全体会议上,汪恕诚部长针对今后的水利科研工作,强调要重视研究十大问题:一是河流健康标准;二是大坝与生态;三是河道演变的人工干预;四是河流生态的修复与建设;五是河流水量分配导则,即初始水权的分配;六是节水型社会的体制建设;七是跨流域调水的生态影响;八是生态调度问题;九是灾害保险与社会管理;十是水库征地移民。这些都是作论文很好的选题。围绕构建和谐社会、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饮水安全、粮食安全等都有许多很好的选题。

选题确定后,就要定题目了。题目有大有小,有难有易。太大了,由于学力不足,无法深人,很容易写成蜻蜓点水,浮光掠影,面面俱到,一个问题也没有论述深透,也没有能够解决,论文还是没有分量,华而不实,难于完成;太小了轻而易举。写作时要确定一个角度,把题目缩小。因此确定 科技论文的具体题目和论证角度,应该量力而行,实事求是,不要好高鹜远,贪大贪深,勉强去做一个自己无力胜任的题,自己毫无基础和准备的题。题目的大小,当然也不是绝对的。大题可以小作,小题可以大作。关键还在于如何确定具体的角度,如抓住一个重要的小题,学科中的关键问题,能够深人其本质,抓住要害,从各个方面把它说深说透,有独到的新见解,把这个问题的难点和症结找准了,科学地给予解决了,那 论文就很有分量。因此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确定主题和论证的角度,除了量力而行外,还应注意要从自己有基础、了解的事情着手。

比如,编辑部收到过这样一些来稿,有的基层作者写的题目很大,如我国的水资源管理、南水北调工程的设想等,这类稿件题目很大也很泛,从他们所掌握的资料,很难做那么大的课题研究,写的论文很空,东抄西拼,缺少自己独到的见解,有些见解缺少理论的依据,因此这类稿件很难被采用。还有一些行业外人士写黄河的裁弯取直,所写的稿件缺乏对水利知识的了解,研究的不是他们所熟悉的东西,缺乏理论基础,这样的稿件也很难被采用。

4.2 科技论文的准备

确定科技论文的题目和论证角度后,就要做搜集材料的工作,尽可能了解前人对于这个问题已经发表过的意见,他们已经取得的成果,正确的可以汲取和继承,走过的弯路,犯过的错误,可以避免和防止。应该汲取前人已有的经验,去解决前人没有解决的新问题。在博览广搜有关材料的过程中,应该时刻以自己论题为中心去思考这些材料,区别其正确、错误,找出其论证不足与需要增补、发挥之处,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论文的观点。搜集材料的过程,就是调查研究、思考钻研、形成论点的过程。在材料的搜集、研究过程完成时,论文提纲也就自然而然地完成了。

制定提纲可以帮助我们树立全局观念,从整体出发,去检验每一个部分所占的地位,所起的作用,相互间是否有逻辑联系,每部分所占的篇幅与其在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否相称,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是否恰当和谐,每一个字、每一句、每一段、每一部分是否都为全局所需要,是否丝丝 入扣,相互配合,都能为主题服务。因此写提纲的好处是帮助自己从全局着眼,树立全篇论文的基本骨架,明确层次和重点,简明具体,一目了然。

对搜集的材料,要进行分析、提炼,保留那些能说明论点的例证材料。小道理要服从大道理,局部要服从整体。单从某一局部看,有些论点和例子可能是精彩的,但从全局确定的基本发展线中看,它插不进去,用不上,只能割爱。

科技论文应有说服力,为了有说服力,就必须有虚有实,有论点有例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论证过程有严密的逻辑性,并且论文要有层次。

4.3 科技论文的撰写

科技论文提纲确定了,就要撰写初稿。原则上要简明扼要,指出问题,说明问题,分析问题。提纲只是预拟一个轮廓,不可能对每一细部都考虑周密完善。在写作时,顺着写作思路而作,对于论点、例证和论证步骤等等细部,很可能发现原来提纲中某些设想计划是不恰当的,就应该加以修改和调整;临时发现某些论点、例证和论证理由不确切,还应该重新查书、思考、斟酌和推敲,给予增补,使之完善。当然,文气的通畅,文字的华美,还是必要的。该用排比、重复强调等修辞手法,以突出重点、倾注感情的地方,需要妙笔生花、使读者产生特殊感应的地方,还是不能吝惜笔墨。总之,该长则长,该短则短,量体裁衣,从内容出发,为内容服务,句无虚发,字无浪费,这是基本原则。

初稿写成以后,应再三修改,审查是否符合要求。事实上,人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很难一次就达到完善恰当的程度。仔细检查,反复修改,总会发现还有不恰当、不完善之处,大至问题是否提得鲜明中肯,论点和事例有无说服力,结构层次是否严谨,小至文字的修饰加工,有无废话,语言是否准确、鲜明、生动,等等,总会发现尚需修改之处,发现很多在提纲中看不出的毛病,原先估计不到的问题。写成初稿后反复审查和修改,是十分必要的。

“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是科技论文的起码要求。持之有故即事实的根据;言之成理是条理清楚,观点明确。真理的标准在于实践,仅仅“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还不一定正确,必须能够经受实践的检验,即付诸实践,取得预期的效果,简略地说,可以说是“行之有成”,即成功的实践效果。

一是围绕主题,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材料,根据需要,加以适当安排,使主题思想得到鲜明突出的表现。

二是疏通思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就是说,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实际情况,内部联系,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

三是结构要完整而统一,符合客观事物的实际情况;客观事物的发展必然经过开始、中间、结尾3个阶段,同样每篇文章也必然经过3个阶段。

四是要层次分明,有条不紊。文章结构中最重要的是层次。层次就是文章中材料的次序。写文章时把所选材料分成若干部分,按照主题思想的需要,适当安排,分出轻重缓急,依次表达,前后连贯,充分而鲜明地把主题思想表达出来。

五是要适合文章体裁。体裁不同,结构也不会完全相同。各种文体都有自己的结构特点。一般说来论说文是以事物的内部逻辑关系来安排结构层次,因此论说文以说理论证为主,同记叙文以“事”为主不同。

对于初写科技论文的人来说,论文题目不宜太大,篇幅不宜太长,涉及问题的面不宜过宽,论述的问题也不求过深。应尽可能在前人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提出一点新的看法。

在第二步时,论文的题目可大一点、深一点。论文题目可以是着重谈某一点,如某个重要问题的某一个重要侧面或某一当前疑难的焦点,解决了这一点,有推动全局的重要意义。

在第三步时,对某专业的基本问题和重要疑难问题有独到的见解,对这个专业的学术水平的提高有推动作用。

第四步时,对某一学科有关的领域有深邃广博的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对某学科提供创造性见解,对此学科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或对此学科水平的提高有重要的突破。

注意不必要去追求写全面论述性的大问题,所写的主题,可以很小,却又是重要的。其实选题很多,选自己熟悉和所从事的工作,并对今后工作有益的选题,既能总结工作的得失又能促进工作。

我国科普场馆建设的现状与思考篇十

生活中离不开人文精神,也离不开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会反哺科学,科学会反哺人文精神。二者互惠互利,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不失未来,现实幸福,未来光明。长远发展,源源不尽,走向幸福。在事件中,我们看到了我们军事科学的发展。

科学是一种求真的精神,是一种真理,是一种硬性文化;而人文是一种人类精神文化的传统,是一种软性文化,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社会发展。 人文文化是为人之本,是一个人精神世界之所在,没有人文文化的陶冶就不是人。

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全面进步是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物质文明最核心的是科学技术进步,科学技术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源泉,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是物质文明的基础。只有物质文明,科学技术文化,没有精神文明,人文文化,只掌握高科技、而没人性、干坏事,就糟了。所以,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人文文化的教育显得特别重要。 第五、关系到国家强弱 国家强弱取决于综合国力,即经济实力、军事实力、民族凝聚力,而民族凝聚力是关键。民族凝聚力的大小来自于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因此人文文化是事关民族凝聚力大小,即国家强弱的大事。 第六、关系到民族存亡 民族的概念不是遗传基因的概念,而主要是人文文化的概念。如果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人文文化的话,这个民族就会完全消失。 古典诗词是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其人文精神即民族的人文精神的核心是:1、爱国,2、有骨气。因此面对异族侵略时就能同仇敌忾、奋起反抗,对外坚持独立自主,对内要求团结统一,始终自强不息。因而,使我们的民族文化绵延了五千年,也使我们的民族繁衍了五千年,历史从来没有中断,即使在最危险的时候也走过来了,而且正在蓬勃发展、蒸蒸日上,逐步走向繁荣昌盛,逐步实现伟大复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优秀传统,没有自己的人文文化,就会被异化,不打自垮,就会成亡国奴,甘愿为人奴隶,当了奴隶还很高兴。所以说,人文文化关系着一个人、一个集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事业的成败。

“远古荒蛮的文明之初,投掷、尖劈、杠杆等知识帮助原始人群度过了漫

18世纪中叶,欧洲街头盛行像演杂技那样的静电表演。1746年,富兰克林在欧洲看到了这样的表演,新奇的现象激发了他极大的兴趣,就此开始了他的实验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进入工业社会以后,科学文化被推向片面的极端而成为人类唯一的文化形式,而人文主义对非理性和反理性顶礼膜拜时,两种文化的鸿沟才越越来越深。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综合化、整体化和社会趋势日渐明显,同时,在科学内部涌现出一批批交叉科学和综合学科,理性与非理性思维在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发明中互补.科技已不是单纯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而成为一项社会活动。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在展现其高效和实用功能的同时,它的负面作用也越来越多地暴露出来,这就要求我们从更远和更深层去关注和考虑它们对人类自身命运的影响。

科技和人文在世界观上的互补,方法上的互用,学科上的互构,精神上融通,才是人类文明健康发展的象征。

前言:科学技术,简称科技,科学与技术的通称,通常人们先于掌握科学的原理之前,早有利用该原理的技术。它的竞争性和渗透性强,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具有重大影响的前沿科学技术。这将是推动各行各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科学与技术是集辩、证一体,技术提出课题,科学完成课题,科学是发现,是技术的理论指导;技术是发明,是科学的实际运用。

论文主题:放大镜的改良

谈到放大镜大家一定都非常熟悉,放大镜是用来观察物体细节的简单目视光学器件,是焦距比眼的明视距离小得多的会聚透镜。物体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像的大小正比于物对眼所张的视角。视角愈大,像也愈大,越能分辨物的细节。移近物体可增大视角,但受到眼睛调焦能力的限制。使用放大镜,令其紧靠眼睛,并把物放在它的焦点以内,成正立虚像。放大镜起放大视角的作用。

早于几千多年前,人们已把透明的水晶或透明的宝石磨成“透镜”,这些透镜可放大影像。也成为凸透镜。

放大镜主要是由固态镜柄和可视性透镜构造而成的,玻璃——一种透明的固体物质。广泛应用于建筑物,隔风透光,属于混合物,且不可回收。此次的论文就是围绕玻璃进行的。

众所周知,放大镜所用的可视性透镜一般是由玻璃做成的。玻璃不仅造价高,而且废弃的玻璃作为世界各国环保部门共同的难题之一,废玻璃本身就是固体垃圾,也是对人类的一项威胁。制造放大镜难免会有废弃的玻璃,而那些废弃的玻璃也不可回收,我觉得这是一笔极大的浪费。何不换一种方向思考:把玻璃调换成另一种材质——平滑的高透明度薄塑胶。

塑料——可回收再利用,且造价低,价格实惠。

有人会说:把玻璃调换成塑料会妨碍放大镜的使用,达到反效果。这样虽然节省了材料,却改变大大地改变了放大镜本身的用途。

但是,我还没说完:虽然把玻璃调换成平滑的塑料会改变放大镜的用途,但是我也想出了对策——往两片镜片间的隔层里注满水,水可以起到放大物的作用,于是——我便有了这个大胆的想法。

这个想法源自我的生活中偶然的一个小发现。

记得那是在夏天的时候。天气炎热,酷暑难耐,有很多同学爱买那种进口矿泉水,我也不例外。瓶身的形状不同于康师傅矿泉水有凹凸不平的花纹,它是完完全全的和医用吊瓶一样的平平整整,透过水瓶可以看见上面的营养成分表,而且字体又大又清晰,手捏在水瓶上还可以清晰地看出指纹。而把水倒出来后,看到的事物便与平常无异,这是为什么呢?我做了个简单的小实验:a组:把同一个矿泉水瓶剪下一部分,然后滴一滴清水进去,往下面垫一张报纸,看看报纸的字体有没有变化,是否清晰。b组:同样的把同一个矿泉水瓶剪下一部分,直接放在报纸上,看字体有没有变化。而得到的结果却是:a组的字体确实放大了,但是却因为水是液体而摇曳不定,看的不是十分清楚。b组的字体没有变化。我想:如果水没有摇曳不定的话,那么是否可以将报纸的字体看得更加清晰?说做就做,我拿出了一个0。5厘米高的正方形的固体封口透明模具,注满水,把盖子盖上。果然,水没有摇曳了,把模具放到报纸上,报纸的字体不仅被放大了,而且十分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