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梅兰芳学艺说课稿(模板7篇)

时间:2023-09-29 22:21:05 作者:琴心月 讲话稿 2023年梅兰芳学艺说课稿(模板7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梅兰芳学艺说课稿篇一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准生字字音,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勤能补拙的道理,体会梅兰芳的艺术魅力和伟大人格。

4.通过多种语文实践活动,提高语文素养。

整体感悟,知道梅兰芳是怎样勤学苦练的,体会梅兰芳的勤学精神。

1.课件

2.京剧脸谱若干张

3.奖品若干

4.故事磁带一盘

一、谈话导入

1.欣赏京剧《贵妃醉酒》

(音量放低)师:小朋友,知道我们正在听的是什么戏吗?

生:京戏。

师:对。京戏也叫“京剧”(出示词卡),“京”是后鼻音,请一个小朋友把它读准了。(指名读)

师:真准。一齐读。

2.简介京剧艺术

师:(自豪地、赞美地)京剧是国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有近两百年的历史了!许多中国人和外国朋友都很喜欢它。人们喜爱京剧美丽的服饰、(按鼠标,电脑演示)变化多样的脸谱,(按)更喜欢不同角色的扮演。请看:小丑的.扮演,(按)再看旦角的扮演。(按)还有一些其他角色的扮演,以后我们再去欣赏。

3.交流课前对梅兰芳的了解

师:谈京剧肯定要说到这个人

梅兰芳学艺说课稿篇二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准确、熟练认读本课生字。

正确朗读课文。

投影片。

1、揭题。介绍梅兰芳生平。

指名拼读兰,提醒学生读准边音。告诉学生,梅兰芳是我国著名的京剧艺术大师,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家。

学习词语:学艺,说说它的意思。

2、指名把课文题目意思连起来说一遍。

1、自由练读课文。

要求画出生词,圈出生字,难读的字注上记号,多读几遍,长句子用波浪线画出,多练读几遍。

2、检查字音掌握情况。

出示生字,指名拼读。

抽读生字卡片。

3、试读课文。

指名说说本课有几个自然段。

请三个学生分段试读课文。提醒学生读准儿化音。引导读同长句子:

出示: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要求学生先读准生字词,再读通句子,注意句中的停顿。

4、范读课文。

读后引导填空。

这篇课文讲的是梅兰芳小时侯拜师,苦练()。终于成为世界文明的()的故事。

1、练读生字词。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细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不足,教育天天们他们从小要苦练基本功。

理解梅兰芳如何成为京剧大师。

投影片。

1、抽读词语卡片。

2、说出下面字的读音。

兰神紧者注练翔

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说说这一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不是唱戏的料子是什么意思?

3、师傅为什么说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

相机板书:不是料子

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理解世界闻名、大师的意思。

3、学过第一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你有什么想法?

细读第二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初步理解句意:

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2、进一步理解句意:

在什么情况下,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这说明什么?

梅兰芳是怎么做的?

用--画出梅兰芳刻苦练功的结果的句子。

再读第三自然段

1、齐读课文,说说课文中的哪个词概括了第三自然段的意思。(勤学苦练)

2、哪个词语说明梅兰芳成为京剧大师是付出艰苦努力的?

3、指导朗读。

勤学苦练、终于、世界闻名要重读。

1、齐读课文。

2、指名说说每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3、看板书逐段引导背诵。

1、口头扩词。

神()()()决()()()

底()()()艺()()()

2、口头填空。

梅兰芳常常()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水底游动的鱼儿。

指导书写。

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只识不写,认识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生字书写。

小黑板。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指名三人逐段背诵课文。

1、出示生字:

兰神紧或者注底练京

引导学生自学字形,自由书空。

教师讲述书写笔顺。

2、指导书写。

或、者、兰:要居中写,结构要匀称。

练、注、神:左窄右宽。

紧:上中下三部分要写紧凑。

3、学生练习描红。

1、组词。

三()决()者()注()

兰()块()都()住()

2、数笔画填空。

或:共()画,第二画是()。

底:共()画,第五画是()。

练:共()画,第六画是()。

3、抄写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梅兰芳学艺说课稿篇三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使学生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不足,教育他们从小要苦练基本功。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生字卡、小黑板。

主要板书安排:14.梅兰芳学艺

“不是料子”勤学苦练京剧大师

课内:抄写字词、组词、填空、选择拼音。

课外: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三课时。

1.板书课题,齐读。

2.解题。

(1)指名拼读“兰”,正音。

告诉学生梅兰芳是我国著名的京剧艺术大师,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家。

(2)学习词语“学艺”。

指名读“艺”,说说“学艺”是什么意思。

(3)指名把题目意思连起来说一遍。

1.自由练读课文。

要求画出生字词,难读的字注上记号,多读几遍,长句子画出来,多练读。

2.检查字音掌握情况。

(1)出示小黑板,指名读生字词。

(2)抽读生字卡片。

3.试读课文。

(1)说说本课有几个自然段。

(2)指名分段试读课文。

指导儿化和长句子。

4.范读课文。

读后填空:

这篇课文讲的是梅兰芳小时侯拜师(),苦练(),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的故事。

1.练读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抽读词语卡片。

2.画去不正确的读音。

lanshengjingzezu

兰nan神shen紧jin者zhe注zhu

1.细读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2)说说这一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3)“不是唱戏的料子”是什么意思?

(4)师傅为什么说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

2.细读第三段。

(1)指名读第三段。

(2)这一段主要说了什么?

(3)理解“世界闻名”和“大师”的意思。

(4)学过第一和第三段,你有什么想法?

3.细读第二段。

(1)自由轻声读第二段。

(2)初步理解句意。

这一段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3)进一步理解句意。

a.在什么情况下,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这说明了什么?

b.梅兰芳是怎么做的?

先看图,再读课文。

用曲线画出梅兰芳怎么做的句子。

“紧盯”、“注视”是什么意思?这里可以换成看吗?

“常常”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指导读第二句话。

c.用“-”线画出梅兰芳刻苦练功的结果的句子。

梅兰芳的眼睛渐渐明亮起来,好像会说话,这说明了什么?

4.再读第三段。

(1)齐读课文。

(2)说说课文中的哪个词语概括了第三段的意思。

(3)第三段中哪个词语说明了梅兰芳成为京剧大师是付出了艰苦努力的?(终于)

(4)指导朗读。

1.齐读课文。

2.指名说说每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3.看板书引导背诵。

1.扩词。

神()()()决()()()

底()()()艺()()()

2.口头填空。

梅兰芳常常()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水底游动发鱼儿。

1.指名读课文。

2.指名三人逐段背诵课文。

1.抄写生字。

2.抄写词语。

苦练或者水底明亮

决心终于空中眼神

3.组词。

三()决()者()住()

兰()块()都()注()

4.数笔画填空。

或:共有()画,第二画是()。

底:共有()画,第五画是()。

练:共有()画,第六画是()。

神:共有()画,第四画是()。

《梅兰芳学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梅兰芳学艺说课稿篇四

教材说明:这篇课文讲的是梅兰芳小时侯拜师学艺,经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京剧大师的故事,说明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

教学方法:根据低年级学生和课文的特点,在学习新课时,要让学生结合实际来理解课文,我准备让学生通过读,在读中感悟、理解课文,同时通过体验来帮助学生解决课文中的难点。

教学设计:首先,通过复习词语,让学生用上其中的几个词语和老师提供的句式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又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

学习课文第一段,在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读进行说话练习,使学生读懂第一段,明白梅兰芳小时候不是唱戏的料子,并且知道什么是“料子”。

接着,由“梅兰芳听师傅说自己不是唱戏的料子,他会怎么想?”这个问题让学生进行说话练习,并由此引出第二段的教学。在这段中抓住“紧盯、注视”这些词来理解课文。理解词语时,有意识地将他们引入生活情境,把语言文字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例如,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梅兰芳学艺的刻苦与辛苦,我抓住孩子好动、模仿这一特征,试着让同学来学学文中的梅兰芳,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接着让孩子们谈谈做这些事情时自己的感受,再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从而明白了梅兰芳的决心是多么的坚定,也明白了这就是“勤学苦练”。

第三自然段中,抓住“世界闻名”、“京剧大师”这些词来理解梅兰芳所取得的成就。教学中,我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在引导学生理解“世界闻名” 一词时,让学生联系《识字7》,先说说“闻”的意思,再理解词语的意思。理解 “京剧大师”后,学生通过老师的引导,挖掘出还有很多在某方面很有本事的人也叫大师,如书法大师、绘画大师等,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词语。抓住“勤学苦练”“终于”来使学生知道他的这些成就和他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是来的不容易的。

最后一个环节是进行延伸拓展,让学生结合梅兰芳学艺的事情,总结出文章所要揭示的主题——勤能补拙,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使学生既弄明白了词的意思,又使学生更加懂得梅兰芳的成就和他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在此基础上补充了邓亚萍的事例,帮助学生明白勤能补拙的道理。

梅兰芳学艺说课稿篇五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使学生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他们从小苦练基本功。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明白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14 梅兰芳学艺。

2、看图,简介梅兰芳。

(著名京剧大师,江苏泰州人。他在五十余年的舞台生涯中,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创造了许多优美的艺术形象,积累了大量优秀剧目,发展和提高了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了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梅派”)

二、初读课文。

1、自由练读课文。

要求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词,找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应该停顿的地方,做上记号。。

2、检查读书情况。

(1)检查词语朗读情况。

拜师学艺 唱戏的料子 没有动摇 飞翔的鸽子

勤学苦练 世界闻名  紧盯注视   游动的鱼儿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a 指名分节朗读,评议,正音。

b 男女生分节朗读。

c 齐读课文。

3、口头填空,

这篇课文讲的时梅兰芳小时候拜师( ),苦练( ),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 )的故事。

三、自主识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

“兰、芳、艺、紧、或、者、注、视、灵、活”

指名认读,注音。

2、找出独体字和上下结构的字。

“兰、芳、艺、紧、或、者、灵”

(1)交流识记的方法

(2)交流书写时的注意点

3、师范写,生书空

兰:三横间的关系要注意,中间一横最短,最后一横长而稳当。

紧:上宽下窄。下面是“系”少一撇。

或:注意笔顺,斜钩是关键笔画,要舒展。

者:“都”的一半,“日”要写得正。

4、学生描红,完成作业。

四、作业:

1、练读生字词。

2、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揭示课题,质疑

1、上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读了一篇新的课文《梅兰芳学艺》——指名读题——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写梅兰芳学艺这件事)。

(梅兰芳是谁?他为什么要学艺?他是怎样学艺的?他学什么本领?)

二、指导读书,释疑。

1、集体读第一自然段。 

2、梅兰芳小时候去学艺,他遇到了什么困难?

(1)指名读——交流(师傅说他眼睛没有神,不是唱戏的料子。)

板书(没神儿):

(2)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不是适合唱戏的人)

3、练读“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

指名读,评议(“决心”、“没有动摇”要加重语气读,以突出梅兰芳学艺的决心很大。)——一起读好这句话。

4、那么“他是怎样学艺的呢?”请同学们读一读第二自然段,找出具体描写梅兰芳学艺的句子。

5、交流“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1)找对了,怎么把这句话读好呢?谁有信心?指名读。

(2)什么是“常常、紧盯、注视“?

(3)你从这三个词中可以看出什么?

(梅兰芳练得十分刻苦、专心、认真)

板书:(常常 紧盯 注视)

6、日子一长,梅兰芳的双眼怎样了呀?

(灵活起来) 

7、梅兰芳的眼睛是不是一下子灵活起来的?

(1)给“渐渐“换一个词。

(2)理解“渐渐“。

( 8、梅兰芳最后取得了什么辉煌成就?

板书:(世界闻名)

(1)谁能给世界闻名换个词? 

(“举世闻名”“闻名中外”“世界有名”“驰名中外”)

(2)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有一个词说明梅兰芳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是不容易的,你能迅速找出是哪个词吗?“终于”

(3)用“终于”造句。

三、回归总结,明理。

1、梅兰芳从“眼睛没有神”到“眼睛会说话”,从“不是唱戏的料子”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证实了“勤能补拙”。

2、学了《梅兰芳学艺》这篇课文,你从梅兰芳身上学到了什么?

3、让我们完整地读一读这篇课文,再来体会梅兰芳勤学苦练的精神。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课下收集古今中外名人经过勤学苦练成才的故事。

梅兰芳学艺说课稿篇六

《梅兰芳学艺》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讲的是梅兰芳小时候拜师学艺,经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京剧大师的故事,说明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全文共3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梅兰芳小时候学艺时,师傅说他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第二自然段写梅兰芳没有泄气,坚持苦练,眼睛变得会说话了。第三自然段写梅兰芳终于成为了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课文采用对比的手法,生动地说明梅兰芳的成功是勤学苦练的结果。

二、说教学目标

课文的重点在于第二自然段的学习,让学生知道梅兰芳能成为京剧大师是经过他的勤学苦练的;关于“终于”这个词语的说话练习。难点就是文中的一些词语“唱戏的料子”、“眼睛会说话了”的理解。从这些出发,我设计了这些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2个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终于”说话。

3、能结合课文,理解文中词语“紧盯”、“注视”、“料子”、“会说话”的意思。

4、懂得勤学苦练能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学生从小苦练基本功。

三、说教学方法

教法:低年级的学生自控能力比较差,上课往往注意力不能长时间的集中,所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制作了较吸引学生眼球的课件,引起学生注意,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寻找疑问,再共同探讨解决,让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同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通过动手划一划、动眼看一看、动情演一演,通过自己的切身体会来更真切地感受体味文本内容。

学法:游戏法——学生对于游戏极为感兴趣,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快乐,这样的学习方法可以变被动为主动。在词语训练的过程中,为改变一味枯燥的认读方式,我采用让学生参与冲关的游戏,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体验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来感受文中主人公的勤学苦练,由自身到他人,感受会更深刻。合作法——让学生学会合作,在互动的学习中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仅体现自我能力,更促进团结。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扫除字词障碍,读通课文。通过课前收集有关京剧的资料,让学生对京剧有所了解,对我国的国粹京剧有初步的认识。第二课时是学习课文的重点,采用游戏冲关让学生有趣味的复习对词语的掌握,接着留下“勤学苦练”、“世界闻名”、“京剧大师”三个词语,引导学生回忆第三自然段的内容进行学习。这里采用了倒置的方法,让学生先学习最后一段,接着老师质疑:如此闻名的京剧大师为什么师傅说他不是唱戏的料子呢?如此一来,让学生产生疑问,带着问题来学习下文,学生会充满好奇心,从而顺利地展开教学。第一自然段的学习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疑问,找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自主学习,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老师的引导来解决疑问。课文第二自然段是学习的重点,让学生动手划一划找到描写梅兰芳勤学苦练的句子,让学生学会手脑并用。其中“紧盯”、“注视”让学生来表演,其余学生观察,然后获得的理解会更真切,印象会更深刻。同时,让学生进行一分钟的眼睛练习,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来体会梅兰芳当时训练得辛苦。“眼睛会说话了”的教学,老师设计几个场景,请小朋友来配合演绎,从表演者的眼中让学生说说自己所观察到的从他眼神中流露出来的情感,从而体会到眼睛会说话实质是眼神中能表现出一个人的内心情感。这时再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让学生在有了深刻的体会之后更明白梅兰芳的不易。在这里“终于”的说话训练也是一个重点,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来练说。在教学最后结合课文的主旨引出四个相关的成语:勤能补拙、笨鸟先飞、人一己百、奋起直追,不仅让学生学会用这几个成语来概括文章的主旨,同时也让学生理解了这几个成语的意思。第三课时则主要是知识的巩固和一些生字的教学。

五、说板书设计

14、梅兰芳学艺

没有神儿——————会说话

勤学苦练

板书内容简洁让学生能一目了然,前后两个词语是对比的突出,下一个词语则是前后变化的根本原因。

以上所述,是我对《梅兰芳学艺》一课的构想,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必要的调整,不当之处,请指导老师批评指导!

梅兰芳学艺说课稿篇七

语文课六环节导学设计

授课教师

杜成转

授课班级

课   题

课   型

课   时

两课时

学材分析

《梅兰芳学艺》讲的是我国京剧大师梅兰芳小时候学艺时勤学苦练眼神的事

学情分析

现在的学生多梅兰芳比较陌生,可让学生先听一听京剧,出示梅兰芳图像与人名,让学生与梅兰芳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指导学生初读时,要让学生读好儿化音和轻声、文中的长句。在指导学生精读时,可先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反复朗读,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梅兰芳是怎样勤学苦练的。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1个偏旁

能力目标

正确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

学习重难点

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导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学法教法

自主学习,交流点拨

导学流程

学生学习活动

教师导学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

出示课题

(3分钟)

1.   读课题。

1、 板书课题。2、解题,介绍梅兰芳生平。

理解课题,引导质疑,激发阅读期待。

呈现目标

渗透学法

(2分钟)

知道了什么?想知道什么?

自主学习

讨论研究

(10分钟)

思考“学艺”的意思。

1、   自由练读课文。要求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词,找出难读的句子。

2、   试读课文。

学习词语:学艺

1. 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1) 出示小黑板。

(2) 指名认读词语。

(3) 抽读生字卡片。

明确读书要求,训练学生边读书边思考的能力。

让学生学会自主理解词语的意思。

交流点拨

达成目标

(10分钟)

学生按要求完成

1、指名说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培养学生学会理清课文脉络。

同步训练

关注慢生

(10分钟)

1、 练习朗读课文。2、 练读生字词。

质疑问难

总结拓展

(5分钟)

根据自读课文填空。

填空,出示小黑板。

这篇课文讲的时梅兰芳小时候拜师( ),苦练( ),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 )的故事。

读准读通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导学流程

学生学习活动

教师导学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

出示课题

(3分钟)

1、 读生字。

2、   读课文

1、 抽读生字卡片。

2、 指名朗读课文。

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

呈现目标

渗透学法

(2分钟)

在什么情况下,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这说明什么?

梅兰芳是怎么做的?

梅兰芳为什么看空中的鸽子?看水底游动的鱼?

自主学习

讨论研究

(10分钟)

1、读读一段。

2、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3.  读第二段。

4.  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1、细读第一自然段。

(1) 指名读课文。

(2) 说说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3) “不是唱戏的料子”是什么意思?

(4) 师傅为什么说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

(板书:不是料子)2、 细读第二自然段。

(1) 自由轻声读课文。

(2) 初步理解句意。

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读准读通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交流点拨

达成目标

(10分钟)

1.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2.再读第三自然段

(1) 齐读课文。

(2) 说说文中那个词语概括了第三段的意思。

进一步理解句意。

在什么情况下,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这说明什么?

梅兰芳是怎么做的?

梅兰芳为什么看空中的鸽子?看水底游动的鱼?

“紧盯、注视”是什么意思?这里可以换成看吗?

“常常”是什么意思?说明什么?

梅兰芳的眼睛渐渐灵活起来,好像会说话,这说明了什么?

4、 再读第三自然段。

(1)指导朗读。

(2)“勤学苦练”、“终于”、“世界闻名”要重读。

读准读通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同步训练

关注慢生

(10分钟)

1、 口头扩词

神()()()决()()()底()()()

2、 口头填空:

梅兰芳常常( )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 )水底游动的鱼儿。

质疑问难

总结拓展

(5分钟)

1、   几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试着背课文。

1、 指名有感情朗读课文。

2、 指名逐段背诵课文。

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