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十大国粹演讲(精选9篇)

时间:2023-09-13 04:03:56 作者:影墨 演讲稿 2023年中国十大国粹演讲(精选9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中国十大国粹演讲篇一

“我们的人生之路总是阳光明媚,晴空万里,到底哪一缕阳光最耀眼?有人说是优异的学习成绩,有人说是给予别人帮助……而我认为在我们的人生路上最灿烂的阳光应该属于知恩图报,感谢帮助我们成长的每一个人。是的,学会感恩,是一种情怀,学会感恩,更是一种情操。

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襟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那是我住院期间的一天傍晚,天很冷,外面的雪下得很大。爸爸下班后赶来给我送饭,可是我想吃饺子。他二话不说,放下手里提来的家里做好的饭菜,迎着凛冽的大风,冒着漫天飞舞的鹅毛大雪又出去为我买饺子。天黑了,风更猛了,雪更大了。这时,雪人似的爸爸一边走还一边说:“饿坏了吧!”看着爸爸慈祥的面容,摸着爸爸冻得通红的双手,我感动得流泪了。“爸爸,爸爸……”我在心里一遍遍地念叨,“你真是我的好爸爸!”。冬天是寒冷的,而爸爸所做的一切,却仿佛阳光,温暖我病痛的躯体;又似暖流,融进我愁苦的心坎里;爸爸的关爱,撑起了我战胜病魔的信念,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我康复出院。

古语道百善孝为先。孝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品质。只不过有些人的孝心被生活的飞尘掩盖了同学们,让我们从今天做起,一起努力,共同建筑心中永恒的爱的神殿,共同在繁忙的学习中,抽出一点时间,把孝心带回家,让父母,长辈们沐浴最温暖的爱的阳光!

中国十大国粹演讲篇二

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诵读国学经典真好。

几天前,我诵读了《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这本书让我增长了许多知识,明白了许多道理。

读完这本书,我被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所陶醉、感染。我从厚重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了精神食粮,从中感悟到中华民族团结奋进、和谐友善、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感悟到仁爱孝悌、勤俭朴实、互助互爱的传统美德。

我知道了经典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著作。经典是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是直探人性本源的东西。经典书籍提出了做人的道理,做人的要求,做人的方法,让你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诵读国学经典真好!经典既有宇宙深层的道理,又有人生的理想;既有政治的智慧,又有历史的教训,还有审美的情趣。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卓越辉煌;它是整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血脉、是浸润华夏儿女心灵的智慧食粮。品悟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需要我们诵读中华文化中那些最优秀、最有价值的篇章!国学让我们在继承中感悟,在创新中升华。

诵读国学经典真好!

国学经典,您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积淀结晶,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国学经典,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的神支柱和心灵家园,是曾经鲜活生命迸发出来的智慧之光。优秀诗词歌赋还浓缩了汉语韵律、词章之美,寄寓着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追求和审美理想。我在诵读中学到了丰富的知识;我在诵的读中理解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美德;我在诵读中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浸染。

诵读国学经典,我享受了诵读的乐趣!收获了人生的智慧!诵读国学经典真好! 谢谢大家!

中国十大国粹演讲篇三

演讲稿是在一定的场合,面对一定的听众,演讲人围绕着主题讲话的文稿。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演讲稿在我们的视野里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为了让您在写演讲稿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国学的演讲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在接触国学之前,我总以为那些四书、五经是前人的事,是他们考取功名的途径,是远离我们几千年的过时的古思想,与我们现代人没多大关系,况且那些之乎者也的东西既看不懂也听不懂。然而生活中的两件小事改变了我的看法。

前年我们家铺地面,请来了一位瓦工师傅。我在一旁看他干活,他拿着水管找水平,用墨线吊直,又用尺子量过来量过去,我觉得他干得太慢,便催促道:不用太认真,差不多就行了。他却说:马虎不得,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我当时一愣,他这句话来自旧唐书《大戴礼记保傅》:《易》曰:‘正其本,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故君子慎重始也。他用得如此自然,如此恰当。还有一次,我去一个服装店买衣服,服务员滔滔不绝地介绍着各种衣服,我有些心烦就说:我长得又矮又胖,穿上不好看。她说:大姐,看你心广体胖,多有福气。一句话说得我乐滋滋的。她会用《大学》里的一句来讨顾客的欢心。这两件事告诉我,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一直在中国百姓中传承,这国学经典是我们百姓的道德水准,是生活行动的指南。

是的,仔细想来,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也正是因为有它的传统文化为基石,才使各种灾难望而却步。08年汶川地震后,我们的温总理第一时间到达灾区,亲自指挥抢险救灾,在被掩埋的.小学废墟旁,温总理用嘶哑、哽咽的话语,向废墟中的孩子喊话,年过花甲的总理,已经哭得不成样子了。营救中他亲自动手帮忙。当他得知由于桥梁倒塌,彭州市10万群众被堵在山中,救灾人员和物资无法运入时,救人心切的总理在电话里大喊:我不管你们怎么样,我只要这10万群众脱险,这是命令!之后他把电话挂了。记者还看到总理向前往汶川的登机部队领导发出指示,我就一句话,是人民养育了你们,你们自己看着办。

我们的总理爱民如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大学》里如保赤子的思想。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总理给人民树立的榜样。因此,中国人民是优秀的。地震中,面临生死考验,都江堰市聚源中学15名上课老师放弃了转瞬即逝的逃生机会,用自己的生命给孩子打开了一条条获救之路。德阳市汉旺镇50岁的谭老师张开双臂趴在课桌上,挽救了四名学生。遵道镇欢欢幼儿园的瞿老师用身体挡住了水泥板,救了怀里抱着的孩子。

从国家领导到普通百姓,从老、中、少三代人的身上,我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于是,已过不惑之年的我拿起了《论语》,去学习如何用平和的心态去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去学习如何交友,如何做君做臣,感悟儒家学说的中心思想仁、义、礼、智、信。拿起了《大学》去领悟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创新思想,去领悟邦畿千里,惟民所止。,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去领悟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的财富观。也拿来起《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学习古人遵循自然之道,追求和的理念我也将拿起《孟子》及更多的国学经典去学习品读,尽管很多地方还不能领悟,尽管由于年龄的原因记不住多少,但我依然坚持去学习,因为我是一名教师,站在讲台上,为了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要去做一个国学薪火的传承者。

中国十大国粹演讲篇四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传承国学经典,弘扬传统文化》。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国学像一阵春风吹进我们的校园,吹进我们的课堂,吹进我们的心灵,了解传统文化,提高自身修养,弘扬传统文化,美丽情满中华。

神州大地,国家传承千年,何为国学?那就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历史长河中中经得起时间洗炼而深沉下来的能够在千百年还能给人以深刻启示,从中受益的精神财富,文化深沉。

《弟子规》教导我们人们生活的规范,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句虽短,意深刻。孔子关于学习和交友的态度更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三人行,必我有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第一句意为几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必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第二句告诉我们要勤奋努力学习,多向别人请教,第三句告诉我们要真诚对待朋友,这些话虽出自二千年的孔子之口,但至理名言,意义深刻,正所谓:“海纳百川容乃大”,我们若想具有高山的雄伟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点滴。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国学里有太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生智慧,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我庆幸洪小的浓浓书香浸润了我,让我深刻感到浓浓传统文化的熏陶,我明白学习国学经典,就是要以史为鉴,以古为镜,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实现人生梦,实现中国梦!

中国十大国粹演讲篇五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传承国学经典》

《弟子规》是人们的生活规范,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做到与经典同行为友。《弟子规》是儒家的基础,人性的基础。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年)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废经废伦,治安败坏根由。贪瞋痴慢,人心堕落原因,欲致天下太平,须从根本着手。图挽犯罪狂澜,唯有明伦教孝。误根本为枝末,认枝末为根本。为求解决问题,反倒制造问题。君子唯有务本,本务邦国自宁。 俗云:「教儿初孩,教妇初来」,儿童天性未染污前,善言易入;先入为主,及其长而不易变;故人之善心、信心,须在幼小时培养;凡为人父母者,在其子女幼小时,即当教以读诵经典,以培养其根本智慧及定力;更晓以因果报应之理,敦伦尽分之道;若幼小时不教,待其长大,则习性已成,无能为力矣! 三字经曰:「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教之道,贵以专。」,而非博与杂;故一部经典,宜读诵百至千遍,苏东坡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现在教学,坏在博与杂,且不重因果道德及学生读经、定力之培养,至有今日之苦果。企盼贤明父母师长,深体斯旨;此乃中华文化之命脉所系,中华子孙能否长享太平之关键,有慧眼者,当见于此。 几百年来,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一直坚信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小孩子在他年少时(0~13岁),记忆力非常好,应该把前辈的人生经验、生活智慧记忆下来,牢牢地背记,并烂熟于心中。尽管此时他还不理解其深刻含义,但是先记住,好比牛先把草吃下去,有时机再反刍一样,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能力也在成长,到了一定年龄自然酝酿发酵,必然有更深的理解和领悟。如果在孩子在记忆、记忆力强的时候,不给他一些经典的东西储存到脑子里,没有“厚积”,怎么能“薄发”呢?怎么能融会贯通、触类旁通呢? 《弟子规》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弟子”是指一切圣贤人的弟子,“规”“夫见”意思是大丈夫的见解。所以是每个人,每一个学习圣贤经典,效仿圣贤的人都应该学的。《弟子规》没做到,学习别的经典就很难得到真智慧。《弟子规》共360句(1080字),概述简介,以精练的语言对儿童进行早期启蒙教育,灌输儒家文化的精髓。

国学经典是中国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传承国脉的精神纽带,是炎黄子孙奋斗不息,富国强兵的力量源泉!它犹如一束光芒润泽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

还记得精忠报国的岳飞,力抗金兵,保家卫国,即使皇帝昏庸,奸臣当道,却依然诵出“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民族气概!

还记得一代枭雄曹操,东临碣石,酾酒临江,即使岁月染白了他的须发,仍旧高唱“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壮怀好歌!

还记得乱世漂泊的李清照,将国家之恨纺成染柳烟浓,吹梅笛怨的哀愁,纵然帘卷西风,瘦比黄花,仍旧吟出“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豪言壮语!

那或铿锵或柔美的词章,溅落在历史的长河里,激起遥远的绝响!

国学的经典,华夏的辉煌,成就了伟人的不朽,缔造了民族的昌盛。国学文化,是华夏民族的灵魂,是炎黄子孙的精神脊梁!让我们一起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肩起民族复兴的伟业,让中国这条龙腾飞在世界东方!

中国十大国粹演讲篇六

泱泱五千年华夏文明,灿若云霞,打开一部部传统文化经典,宛若打开一座座知识的殿堂!让我们一起将经典捧在手中,感受五千年文明的积淀,聆听那千年不灭的回响—— (先秦诸子名言)

春秋战国,是我们辉煌的时代,诸子百家,是我们智慧的结晶。先秦诸子的百家争鸣,是我们民族历史上的华彩乐章!

这是一些脍炙人口的故事,这是一些必须铭记的圣贤,这是一些仍在闪光的思想,这是一些难以忘却的情怀!

这些思想家的思想却有很多相通之处,那就是对人与人类社会的“理性态度”和“终极关怀”。他们不约而同地在思考,人,究竟要怎样才能幸福;社会,究竟怎样才能和谐。这就不能不提到一个字——仁。

仁,二人为仁,这个字诠释了世界上最复杂也最简单的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仁爱之心,就是要学会与人和谐相处,心中永远装着别人。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即爱人、爱自己、仁者爱人。爱,是用心去感受别人的需要叫爱。而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中的'第一美德便是“仁爱孝悌”。仁爱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

中华儿女的仁爱之心已经达到了“大爱”的境界,我们的精神家园的造福着全世界的人民。

仁爱垒起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它用飘飘的杏花,酿造中华文明的芳香。仁爱筑起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它用万仞的宫墙,围住中华文化的精髓。仁爱建起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它用万卷的诗书,传授中华精神的奥妙。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行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和完整的礼仪规范,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

礼仪之邦是几千年来中国无数仁人、志士、圣君、贤相所追求的社会理想,同时也是他们长期努力为中国赢得的誉称。

《礼记》中认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不是语言的有无,而是礼。“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礼是文明和野蛮的区别。

但是两千年后的今天,每个中国人应该反思,我们对自己民族的传统礼仪,究竟继承了多少!看看旅游景区扔下的一地垃圾!那就翻开《礼记》吧!再次聆听智慧的圣贤谆谆的教导,同学们,别忘了,我们是举止文明,言谈得体,文质彬彬的大国的子民!

壮哉我华夏名族,美哉我中华礼仪!

中国十大国粹演讲篇七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传承国学经典》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听,这是我们杜桥小学的学生在诵读。这稚嫩的童音,让我的思绪飞扬。不知不觉中,我跨越时空,走进了两千多年前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去聆听他的谆谆教诲、去感受他的人生智慧,去追寻他的敦厚之风。

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很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们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择其善者而从之?”。

《论语》里有太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生大智慧。我庆幸是杜桥的浓浓书香浸润了我。让我深深感到来到杜桥是幸运的,因为有国学经典的熏陶;来到杜桥是幸福的,因为杜桥校园充满了浓浓的书香。

国学的经典,华夏的辉煌,成就了伟人的不朽,缔造了民族的昌盛。国学文化,是华夏民族的灵魂,是炎黄子孙的精神脊梁!让我们一起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让中国这条龙腾飞在世界东方!

中国十大国粹演讲篇八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传承国学经典,争当有志青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泱泱中华,五千年文明。悠久的岁月,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漫长的历史,凝成了经久不蓑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用自己的智慧演练了楚辞汉赋、唐诗宋词。每当我们徜徉其中,感受国学的博大与精深,品味中华文化的优美时,我们都禁不住深深的陶醉。在传统文化的海洋里,有岳飞的《满江红》,有曹操的《观沧海》,还有李清照的《夏日绝句》。

那或铿锵或柔美的词章,溅落在历史的长河里,激起了遥远的绝响!

作为新时代的一名青年教师,我肩负着传承中华经典文化、启迪祖国未来的重任。工作中,我要把国学经典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每天早晨来到教室,面对天真的孩子们,我带着他们背一段三字经,演一段千字文,或者讲一段历史故事,让自己和孩子们伴随着清新的晨风在古书的海洋里收获一份世外的宁静,让国学经典拉近我们与古人的距离,启迪我们的心灵,充实我们的思想。

老师们,让我们从今天做起,拂去历史的尘埃,共同打开一本国学经典,用心去细细品味那古老却不陈旧、遥远却不陌生、高雅却不脱俗的国学经典吧!

中国十大国粹演讲篇九

在接触国学之前,我总以为那些四书、五经是前人的事,是他们考取功名的途径,是远离我们几千年的过时的古思想,与我们现代人没多大关系,况且那些之乎者也的东西既看不懂也听不懂。然而生活中的两件小事改变了我的看法。

前年我们家铺地面,请来了一位瓦工师傅。我在一旁看他干活,他拿着水管找水平,用墨线吊直,又用尺子量过来量过去,我觉得他干得太慢,便催促道:不用太认真,差不多就行了。他却说:马虎不得,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我当时一愣,他这句话来自旧唐书《大戴礼记保傅》:《易》曰:‘正其本,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故君子慎重始也。他用得如此自然,如此恰当。还有一次,我去一个服装店买衣服,服务员滔滔不绝地介绍着各种衣服,我有些心烦就说:我长得又矮又胖,穿上不好看。她说:大姐,看你心广体胖,多有福气。一句话说得我乐滋滋的。她会用《大学》里的一句来讨顾客的欢心。

这两件事告诉我,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一直在中国百姓中传承,这国学经典是我们百姓的道德水准,是生活行动的指南。

是的,仔细想来,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也正是因为有它的传统文化为基石,才使各种灾难望而却步。08年汶川地震后,我们的温总理第一时间到达灾区,亲自指挥抢险救灾,在被掩埋的小学废墟旁,温总理用嘶哑、哽咽的话语,向废墟中的孩子喊话,年过花甲的总理,已经哭得不成样子了。

营救中他亲自动手帮忙。当他得知由于桥梁倒塌,彭州市10万群众被堵在山中,救灾人员和物资无法运入时,救人心切的总理在电话里大喊:我不管你们怎么样,我只要这10万群众脱险,这是命令!之后他把电话挂了。记者还看到总理向前往汶川的登机部队领导发出指示,我就一句话,是人民养育了你们,你们自己看着办。

我们的总理爱民如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大学》里如保赤子的思想。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总理给人民树立的榜样。因此,中国人民是优秀的。地震中,面临生死考验,都江堰市聚源中学15名上课老师放弃了转瞬即逝的逃生机会,用自己的生命给孩子打开了一条条获救之路。

德阳市汉旺镇50岁的谭老师张开双臂趴在课桌上,挽救了四名学生。遵道镇欢欢幼儿园的瞿老师用身体挡住了水泥板,救了怀里抱着的孩子。

从国家领导到普通百姓,从老、中、少三代人的身上,我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于是,已过不惑之年的我拿起了《论语》,去学习如何用平和的心态去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去学习如何交友,如何做君做臣,感悟儒家学说的中心思想仁、义、礼、智、信。

拿起了《大学》去领悟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创新思想,去领悟邦畿千里,惟民所止。

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去领悟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的财富观。

也拿来起《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学习古人遵循自然之道,追求和的理念我也将拿起《孟子》及更多的国学经典去学习品读,尽管很多地方还不能领悟,尽管由于年龄的原因记不住多少,但我依然坚持去学习,因为我是一名教师,站在讲台上,为了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要去做一个国学薪火的传承者。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滚滚黄河,滔滔长江,翻涌万年不息;巍巍中华,泱泱大国,沉浮千年不变。这就是我们可爱的祖国!一个响彻世界的名字——中国!

在华夏大地这片辽阔的土地上,竖立着一面千古流芳的旌旗,她,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传承几千年的精神,就是我们世代相传的中华魂!

勤劳与奉献的品质就是中华魂,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回首历史,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儿时记忆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让我们懂得了中华魂的流芳与不朽。

宋芳蓉这个名字应该不会让大家陌生。她的家境贫寒,历经苦难和艰辛,年仅15岁就走上山区小学的讲台,做了一名乡村教师,扎根山间十几年。朋友们推荐了许多比教师职位好一百倍、一千倍的工作给她,可她不愿放弃播种明天的花朵与希望,舍不得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望知识和未来的眼睛。

虽然教学条件很艰苦,她执著地以勤劳度日,以奉献为生,她种菜去卖为的是替孩子们交上学费,她放假打工为的是不让孩子们辍学,她放弃优越是为了让孩子们懂得还有一种精神:勤劳与奉献。

宋芳蓉在艰苦的条件下,在家乡的土壤里用她的精神播下了一粒又一粒希望的种子,她用最好的方式为中华魂做了最好的注解。

像宋芳蓉老师这样的人在我们的社会里还有很多,但丢掉中华魂,丢掉勤劳品德甘心做寄生虫的人却让我们蒙羞,为社会所不耻。

是农民就得这样!他们真以为自己是所谓的“纯种血”、“上等人”吗?他们错了!其实,辈儿往上翻翻,他们家也是地道的农民!虽说现在住在城里,可农村有每个城里人的根啊!他们眼里只有荣华富贵,不知道勤劳和奉献,他们丢了最不该丢掉的中华魂!一个丢掉了自己民族灵魂的人,还有什么资格说自己将来可以做社会栋梁!

失去朋友,可以再交;失去金钱,可以再挣;但失去灵魂,却永远找不回来。一个没有品质和灵魂支撑的民族与国家是悲哀的。

让我们的中华魂世代相传,让我们的中华精神永存!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