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心得感想范文(17篇)

时间:2023-12-22 22:31:07 作者:笔尘 党团范文

写心得体会是一种对所学知识和经验的巩固和提炼,也是对自己思考和成长过程的记录。以下是一些专家和学者撰写的心得体会,他们对于某个领域或者某个问题的思考和见解可能对我们有所帮助。

学习感动中国人物朱彦夫事迹心得体会感想

说起朱彦夫同志,那是山东人民的骄傲。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深受感动。

朱彦夫小时候亲身经历过日本人扫荡,父亲被杀,自己被打成重伤,又随着母亲和姐姐一起出门讨饭——在这样严酷的环境中挣扎着求生存。直到他知道了红军,要加入红军,可是红军说他太小,朱彦夫就凭着一股子毅力,天天跟在红军部队后面走,终于感动了队伍的领导,破格收他做了一名红军。

朱彦夫感动大家的,不仅仅因为他是一个革命老兵,更重要的是他身残志坚。他在回忆录中说自己出去演讲,每次都是还没开口下面的人已为他一身伤所震惊。

朱彦夫的事迹告诉我一个简单又深刻的道理,人活着,的确是需要那么一种精神的。且不说这种精神是什么,不过正是这种精神,让朱彦夫得以在最恶劣的战争中活下来,让他在最艰苦的时候挺过来,让他可以在病痛的折磨中重新站起来。

所谓“不争馒头争口气”,朱彦夫的精神是催人上进,给人鼓舞的。现在有不少年轻人抱怨自己的工作累,苦,忙——觉得自己付出的和得到的不对等,却从来不曾想过现在的累,苦,忙其实都是自己人生道路上的财富和积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从苦寒来”,比比朱彦夫,再看看自己,生长在蜜罐里,和平的时代中,身边是日新月异发展的高科技,商店里买是琳琅满目的新奇商品,手机,电脑,平板,游戏机??要找寻苦的感觉,大约只有像词写得那般“强说苦”。又哪里真“识得苦滋味”呢。

过它流向大海,那才是真正的人生。

 

感动中国人物朱彦夫事迹心得感想

沂源县西里镇石炕子村的大学生村官马鑫,至今还记得他去年夏天到西里镇政府第一次报到时的情景。

“小马,你知道咱们西里镇有个参加过朝鲜战争的退伍老兵吗?”镇上的领导冲口第一句话,就问起了朱彦夫。

那时的马鑫,对朱彦夫一无所知。然而随着工作的逐渐深入,他深深为这个老英雄的事迹所折服,也为自己能在朱彦夫的家乡工作而自豪。“现在全国都掀起了学习朱彦夫的热潮,我要给我们同批的大学生村官打电话,让他们来老英雄的家乡参观学习,顺利完成从一名大学生到一名村干部的过渡。”

战场上舍生忘死、报效祖国,和平年代坚忍不拔、无私奉献,近日,朱彦夫的精神让山东青年学子“热血沸腾”,纷纷表示要学习“时代楷模”,努力成才报国。

济南大学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大三学生辛宁说,她在朱彦夫身上看到了很多不可能的可能。“朱彦夫用信仰撑起了他的极限人生,同时也用信仰感动着当代年轻人。想想朱彦夫,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珍惜。大学给我们创造了好的学习机会和环境,我们不能就把它浪费在上网、睡觉、逛街上,好好利用时下拥有的一切,书写人生的辉煌。”

4月1日晚,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食品药品学院组织700余名在校生观看了朱彦夫事迹。5个自习室里座无虚席、鸦雀无声。

李颖同学说:“朱彦夫为国家担当,历尽挫折而不放弃,配得上当代中国的保尔·柯察金的称号。”

制药1301班王浩同学表示:“朱彦夫同志作为一名战斗英雄、伤残军人,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展示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政治品格。我要以朱彦夫为榜样,从自身做起,以实际行动,为学校增光添彩。”

朱彦夫的先进事迹深深震撼了山东理工大学的学生们。大学生记者协会杨准说:“当听朱彦夫说‘很羡慕那些能自由读写的人’时,我感到既汗颜又幸运。我很久都没有拿起一本书来细细阅读了。我有健全的身体可以去做我想做的一切,幸运的是当我得知该珍惜这一切的时候还不算晚。”

山东理工大学校学生会主席谭晓爽说,“朱老经历了那么多困难,仍能坚强面对,值得我们学习。任何不能击垮我们的困难都是我们继续前行的阶梯。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奋斗。观看了朱老的先进事迹,其实也是对自己心灵的叩问:你还有没有坚持下去的动力?你最初的梦想呢?我们应学习朱老的精神,从中积极吸取茁壮成长的养分。”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心得体会感想

冬奥会超级新秀苏翊鸣与亚洲飞人苏炳添的互动,近几天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令人欣喜的是,在苏翊鸣登顶之时,他的偶像也迎来运动生涯的高光时刻:

国际体育仲裁法庭(cas)确认,英国田径运动员乌贾违反了兴奋剂规定,他所在的英国队在东京奥运会获得的男子4x100米接力银牌将被没收,加拿大队、中国队分别被递补为亚军、季军。

有必要提醒的是,这枚奖牌,不仅是苏炳添运动生涯的第1枚奥运会奖牌,也是中国接力队乃至中国短跑队在奥运赛场奖牌零的突破。

天生条件的差异,让黄种人的短跑能力不及白种人,更是大大地落后于黑种人。

我们不妨翻开历史资料做一番对比:1982年男子100米世界纪录为9秒95秒,当时的全国纪录仅为10秒52,差距真的不小。

田径是拥有40多个奥运项目的一个大家庭,绝大多数项目是“单打独斗”,比赛中运动员必须依靠个人的能力与对手拼争。

相比之下,接力比赛称得上田径赛场的一朵“奇葩”,参赛的4名运动员需要通过接力棒的传接来完成比赛,要想在赛场上克敌制胜,除了一流的速度,还需要一流的交接棒流畅度,接力项目的这一特点给中国队带给了不小的上升空间。

事实上,40年来中国男子接力队屡屡在亚洲赛场甚至世界赛场演绎不可思议的“东方极速”,为中国田径乃至中国体坛增添了不少荣光。

对于资深体育迷来说,1982年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九届亚运会男子4x100米接力决赛应该记忆犹新,那是中国男子接力队的成名之战。

当时,由蔡建明、余壮辉、何宝栋、袁国强组成的中国队,跑出了39秒82的亚运会新纪录,并摘取冠军,为中国亚运代表团夺得历史上的第一个接力项目金牌。

4年后的汉城奥运会,到最后一个比赛日开始时,中国和韩国代表团均夺得93枚金牌,最后举行的男子4x100米决赛便成为决定双方金牌榜位次的终极对决。

关键时刻,中国队四将携手创造了39秒17的亚洲新纪录,为中国代表团夺得奠定胜局的1枚金牌,中国代表团因此连续第2次坐上亚运会金牌榜头把交椅。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堪称中国男子接力队的第一王朝期,那段时间中国接力队不仅称雄亚洲赛场,还频频在世界大赛露脸。

1987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4x100米决赛,当时由李涛、蔡建明、李丰、郑晨组成的中国队,跑出了39秒05秒的亚洲新纪录,以小组第四的身份晋级决赛,最终获得第7名。

三年后在家门口举行的1990年北京亚运会,中国男子接力队再创佳绩,国手以敲开39秒大关的优异成绩实现亚运会三连冠,创造了中国男子接力队的第一个辉煌期。

时隔20年,第16届亚运会在中国广州激情上演。

广州亚运盛会的田径赛场,沉寂20年的中国男子4x100米接力再度发威,陆斌、梁嘉鸿、苏炳添、劳义4位中国飞人奉献出38秒78的亚运会新纪录,击败老对手日本,赢得一场酣畅淋漓的决战。

这场胜利,标志着中国男子接力队第二王朝的开启。

随着张培萌、苏炳添、谢震业等亚洲顶尖飞人的先后崛起,此后几年中国男子4x100米接力队的竞争力上升到一个新台阶。

2014年仁川亚运会,由陈世伟、谢震业、苏炳添、张培萌组成的中国队,以37秒99的成绩再次打破亚洲纪录,并成功卫冕。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队的37秒99夺冠成绩排在当年的世界第四位,仅次于牙买加、英国和美国队,即便放在任何一届奥运会上,这个成绩都可以获得奖牌。

颇具传奇色彩的中国男子接力队,在不断突破自我的奔跑中,逐渐从亚洲顶尖层面跃升到世界一流水平。

2015年8月在北京举行的世界田径锦标赛,莫有雪、谢震业、苏炳添和张培萌四将在接力赛连续发力,他们先后两次跑出惊人成绩。

中国接力队先是在预赛以37秒92的成绩刷新我们自己保持的37秒99的亚洲纪录,当晚又以38秒01夺得世锦赛银牌,创造了亚洲队伍在世锦赛百米接力的历史最高名次。

更令人骄傲的是,这也是有史以来亚洲运动员在世界大赛该项目的历史最佳战绩。

客观的说,这段时间属于男子接力队的亚洲荣光,不仅仅来自于中国队,还有同样优秀的日本队。

五六年前,新星辈出的日本接力队也上升到世界一流水平,这支团队在2016年奥运会、2017年世锦赛、2019年世锦赛分别夺得银牌、铜牌、铜牌,并将原写在中国队名下的亚洲纪录提升到37秒43的惊人高度。

当然,苏炳添领衔的中国接力队,这期间仍然是中国田径队的主要亮点,他们仍然保持在世界一流强队之列,先后获得16年里约奥运会第4名、17年世锦赛第4名、19年世锦赛第6名。

和中国田径队其他径赛类项目比较,这些都是令人惊叹的闪光业绩。

日本接力队的崛起,意味着男子4x100米接力的中日斗法,其影响力不再局限于亚洲赛场,已经成为世锦赛乃至奥运会的一道风景线。

毫不夸张的说,这是属于亚洲体坛新的荣耀和光彩。

当然,苏炳添和他的队友们,他们的最高目标不仅仅是中日之间的斗法,而是力争在世界更高赛场以干干净净的一流成绩击败强劲的对手,为中国田径乃至中国体育赢得更高的荣誉。

半年前的东京奥运会上,他们在男子4x100米接力决赛跑出37秒79,又一次显示出这支团队的世界一流水平。

国际体育仲裁法庭(cas)昨天的裁决,让中国男子接力队终于获得半年前就该属于自己的1枚奥运奖牌。

虽然这份荣誉来的有些迟,但终究是真实战胜了虚假。

祝贺中国男子接力队迈上新的台阶!他们今后必将带来更多的荣誉!

感动中国人物朱彦夫事迹心得感想

81岁的朱彦夫又有了新身份——博主。

3月26日,朱彦夫官方微博开通,这位特殊材料制成的人、全国时代楷模,第一次成为网络世界的“主角”。

正在济南作朱彦夫事迹报告的淄博市委讲师团副团长于涛,一有空就在电脑上刷新微博主页,越刷越兴奋,“开通没几天,就有1万多‘粉丝’。这证明,朱老的精神一点都不过时。”他欣慰地说。

眼前的微博和不断举行的报告会,让于涛的记忆又回到了18年前——。

1996年,于涛就采访过朱彦夫,并成为当时朱彦夫事迹报告会的报告人。那年11月1日,于涛随朱彦夫在临淄作报告,目睹了他在讲台上突发脑梗塞晕倒,那是他作的上千场报告中的最后一场。“再次作朱彦夫事迹的报告,仿佛和当年一样,感觉他就在报告台上。”

随着时光流逝,朱彦夫一度淡出人们的视线。于涛说:“这些年,常有人问我,朱彦夫还活着吗?我就回答,他不光活着,而且活得很阳光,活得很精彩。”

阳春三月,记者又来到沂源县城朱彦夫家的小院。正是午间时分,阳光透过小树的叶隙,斑驳地打在地上。树影中,轮椅上的朱彦夫,把笔记本铺在腿上,用残缺的左臂绑笔写着什么。

护工张德良告诉记者,这是朱老多年养成的习惯。他喜欢思考,有什么感悟就赶紧记下来,觉得什么信息对张家泉村有用,也记下来,村里有人来,就送给他们。“虽然退休这么多年,还是有很多村民来看他,说说村里的事。”

他说:“我这一生做过三件事,从军,务农,写书,有人形象地叫“三杆子”。虽然都是尽最大努力做的,但结果不尽如人意。我内心感到愧疚。”

但朱彦夫,实在是无愧于张家泉村民,无愧于这片热土。

儿子朱向峰从储藏室里找出了当年父亲穿过的假肢,17斤重,健全人提在手里走几步都觉得很沉,朱彦夫却穿着它,为张家泉村奔波了几十年。如今,假肢的绑带和套着的黄军鞋上,还隐约看得见他留下的斑斑血迹。

屋里的电视机,声音可以清晰地传出来。朱向峰告诉记者,电视就放新闻频道,除了睡觉,几乎一直开着。有次从电视上看到一名贪官落马,老人大呼痛快:“又挖出一个蛀虫”,兴奋得一夜没睡。

朱彦夫的大女儿朱向华,现在已年过六旬。当年她出嫁时,很多受过朱彦夫接济的乡亲想借机会来还人情,但他一份礼也不收,连件新衣服也没给女儿做。邻居看不下去,偷偷将两块钱塞到朱彦夫妻子手里,他知道后,硬是让妻子把钱退了回去。“我们姊妹六个结婚,父亲从没摆过宴席,没收过一份礼。当时心里不理解,但现在想想,这样父亲和我们才安心、踏实。”朱向华说。

卧室的桌子上,摆着一个小方镜,镜框上一圈圈缠满了细线,一块已经发黑的胶布,粘住了镜面的一个角。这块破旧的小方镜,是50多年前朱彦夫用两个鸡蛋换回来的,修修补补,就是不舍得丢。采访过他的淄博市文广新局原局长曹庆文说,一个功臣,一个吃“国库粮”的人,节俭到这种程度,不可思议。

朱彦夫的外孙女魏玉姬在青岛大学读书,利用周末回到沂源,把自己和母亲朱向欣的旧衣服收拾出来,寄往一所希望小学。朱向欣说,女儿受姥爷影响很大,上学时除了学习就是去做义工,现在已被保送到清华大学读硕士。

小魏第一时间关注了外公的微博,并在自己微博上说:“外公的故事好像离我们很远,但他的精神点燃了我的青春!”

一位干部由衷地评价朱彦夫:他缺手缺脚,但从不缺“钙”;他浑身是伤,浑身有病,但就是没有“软骨病”。他是永远的时代楷模。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心得体会感想

彭士禄是英烈彭湃之子,中国著名的核动力专家,第一任核潜艇总设计师,中国核动力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他在20世纪60年代主持了潜艇核动力装__的论证、设计、试验以及运动的全过程、研__成功的耐高温高压全密封主泵达到了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人们称彭士禄院士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中国的里科弗”。然而站在当时科技领域高端的彭士禄却有着不幸的童年。

1925年农历十一月十八日,彭士禄出生于广东海丰。在他三岁的时候,母亲蔡素屏遭反动军阀杀害。入党志愿书第二年,时任中共中央农委书记的父亲彭湃在上海牺牲。童年时期,他几经入狱和逃难。小时候的彭士禄历经了无数坎坷与磨难。1940年,周恩来派人把彭士禄接到延安。在延安中学,他学习刻苦,劳动积极,成为模范生,后到延安自然科学院学习。

1949年,彭士禄被派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后又转到大连大学应用化学系学习。1951年彭士禄被选派留学苏联,1956年以全优成绩毕业,获优秀化工机械工程师____。当时正在苏联访问的国防部副部长陈赓找到他对他说:“中央已决定,选一批留学生改学原子能核动力专业,你愿意改行吗?”彭士禄坚定地回答到:”只要祖国需要,我当然愿意!从此,彭士禄与“核动力”结下了不解之缘。

1959年苏联以技术复杂,中国不具备条件为由,拒绝为研制核潜艇提供援助。毛泽东主席在当时豪迈地提出,“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彭士禄和他的同事们深受鼓舞,心得体会范文决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尽早将核潜艇研制出来。

1965年3月,彭士禄告别北京的妻子儿女,只身入川,参与筹建中国第一座潜艇核动力装置陆上模式堆试验基地。经历了6年的艰苦奋斗,我们中国人依靠自己的力量,终于造出了第一艘核潜艇,使中国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成为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1971年,因为工作需要,彭士禄再一次搬到武汉任核潜艇总体设计研究所(现719所)副所长兼副总工程师,任职到1973年5月。上世纪80年代,彭士禄主持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建设工作时期,他更是常驻广州,几个月才能借回京汇报工作之机回家探望一下。彭士禄80高龄时还在视察核电站的建设工作,经常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年事已高的他并没有在家享受生活,依然每天工作到很晚才回家,每年大部分时间都在外出差,很少能见到家人。

1978年,当他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时,他正在工地上,有人通知他去参加国家科学大会,他根本不知自己是受奖者。在他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时,他还惊讶地说:我也可以得奖?其实什么时候调级,什么时候评职称,什么时候涨工资,他一概不知,也不打听。别人的房子是越调越大,而他却从七间的将军楼搬到四室一厅的单元房里,把大房子让给别人,他总说,国家给我的太多了。他担任过不少单位的顾问,从不拿报酬。他说,只要对国家民族有利,比拿点小钱更有价值。

彭士禄在1996年《中国工程院院士自述》中,用四点总结自己:其一,一家与百家;其二,主义与精神;其三,明白和糊涂;其四,拍板与改错。

短短的2000字自述,对于“一家与百家”“主义与精神”的解读,切实地反映了彭士禄所经历的非同一般的童年生活以及经历磨难之后所展现的精神和气节。“明白与糊涂”“拍板与改错”更加诠释了彭士禄对待生活、工作和研究的态度以及敢于承担责任、敢担当的为人品格。

对于担任核潜艇首任总设计师一职,彭士禄有这样的描述:“由于历史的误会,我有幸参加了我国核潜艇研制的全过程。

对于对党的回报,彭士禄曾在自述中写到:“我坚信共产主义必胜无疑,作为______员,我将为之奋斗终身!也许因是属‘牛’的吧,非常敬仰‘孺子牛’的犟劲精神,不做则已,一做到底。活着能热爱祖国,忠于祖国,为祖国的富强而献身,足矣;群体团结,是合力,至关重要,最怕‘窝里斗’,分力抵消,越使劲越糟糕,最后变成负力,悲矣!尽自己的力气去做正功,没有白活。”

纵观彭老一生,他作为著名核动力专家,中国核动力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拥有饱受磨难的童年,劫后余生奋发图强的少年,学成归国后开拓核动能领域,为国家默默奉献的壮年,功成名就后仍然谦虚低调,不慕名利的晚年。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出苦寒来”,饱经生活磨难考验的彭老,形成了百折不挠、坚韧不屈、知恩图报、爱党爱国爱民、淡泊名利的科学家可贵品质。他身上散发出来的人格魅力让他成为夜空中最闪亮的星,他是最值得当代年轻人去追逐的科学家明星。

感动中国人物张桂梅事迹心得感想

张桂梅和许多人一样,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希望,但是幸运却没有垂青她,不幸之神却于她如影随行:花季年华丧失母亲,青春年华痛失丈夫,两次肿瘤手术,癌细胞转移的肝脏。磨难没有使她消沉,病魔没有使她倒下。她紧紧抓住有限的生命,在讲台上认真教学,在课外认真辅导学生。几次晕倒在讲台上,领导要她住院治疗,她放不下学生,总是还不到出院就偷偷回学校上课。就是这样柔弱的身躯,她还依然出任孤儿院院长。是什么力量支撑她如此做呢?用她的话说就是“如果说我有追求,那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拜读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和用生命点滴的人生。

故事。

传说。

我深切的领会到一个智者和仁者所显现出来的精神魅力。张桂梅不是制造出来的英雄她是那样朴实那样真实也许她在悄悄的改写着英雄的概念这些英雄就生长在普通的生活中。

从张桂梅的事迹中,我联想到今天一些不能安心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不能将心思放在讲台上,再对比张桂梅同志的高尚人格,让人感到如此的震撼。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我们应该像张桂梅同志那样为学为人为师,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的教育事业需要更多像她那样的教师。我们学习张桂梅,就是要学习她处处以共产党员的先进标准要求自己,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她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为教书育人恪尽职守呕心沥血的精神;学习她崇高师德治学严谨,为追求学术锲而不舍求真务实的精神;学习她珍爱生命坚忍不拔,为战胜病魔而不屈不挠积极乐观的精神。她是当代知识分子学习的楷模!今后的工作中,我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向张桂梅同志学习。

一热爱教育事业。对教育的热爱主要来自于教师对教育在中华民族振兴道路上地位与作用认识,我要以实际行为,扎根于中学教育,让受教育的孩子成才。回想参加工作以来的历程:从1997年9月,我就报着一颗对教育事业无比向往和追求的心走上三尺讲台,开始我平凡的事业。在这十三个春秋所走过的历程中,我永不退缩,更不放弃,我为之努力着奋斗着,当我取得了一点点微不足道的成绩时,我才真正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光荣与自豪。

二关爱学生。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教育的主体,只有把学生培养好,振兴中华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要培养学生,就离不开对学生真挚的爱,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成为德智体美诸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改革不断更新的今天,过去的那种教书匠式的。

方法。

肯定是不再可行了。现在的学生,比以前的学生多了更多的想法,受外界的影响也更大,在提高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用什么手段来教育学生?我认为,要教育好学生,杜绝学生的逆反心里厌学情绪,让学生真正喜欢上这门学科,绝不是靠武力手段,或是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应该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他们,孩子有时是淘气,有时是一时管不住自己,并不是真的想要犯错误。我们应该多给他们一些机会,多理解理解他们,多跟他们谈谈心里话,走进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心声,从而对不同的心声进行因材施教。

三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有新的理念运用新的。

教学方法。

才能适应培养创新人材的需要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重视学生的自我锻炼和个性发展使全体学生的潜能得到最优的发挥使每名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只有过硬的业务能力在学生面前才有威信才有利于教学和班级的管理。所以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了解国内外最新的教育动态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教学和班级管理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工作中我不断向有。

经验。

的教师和班主任请教,认真。

总结。

自己的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经验,用科学合理有效的方法指导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使自己的教法和班级管理工作不断焕发新的活力。

通过学习张桂梅同志用生命点滴写就的人生故事传说,我深切的感受到一个平凡教育者所显现出来的精神魅力。“她是一个纯粹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张桂梅的精神,是一种时代的精神,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强烈的爱国主义追求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张桂梅的精神,又是一种平凡的精神,体现了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把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和回报,具体落实到自己的事业和学生上,在普通教学岗位上,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执着追求。我作为教师中的一员,我要用心感受用心学习张桂梅的精神,学业上不断进步,修养上不断完善,做学生热爱人民满意的优秀教师,做无愧于时代的光荣教师。

br/>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观后感心得感想

曾经盛开的紫荆花,显得特殊平凡,但因为树枝的呵护,而变得颇有姿色。

山感恩地,方知其高峻;海感恩天,方知其博大。人生就像一场旅途,一路上,我们会遇见绊脚石,阻挡我们前进。

这时,就会出现一些人为我们指引前进的方向。鸦能反哺,羊知跪乳。我们要学会感恩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使他们让我们变得更加优秀,让我们懂得了宽容、自信……有人说,父母是最宏大、最无私的人,的确如此,他们含辛茹苦的把我们拉扯大,只希望我们成为国家栋梁之才,即使辜负了他们的期望,他们也毫无怨言。

有一次,母亲过生日,我问她:“妈妈,您要我送什么礼物给你?”她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摸着我的头,说:“乖女儿,你有这份心愿就好了,我不要你送什么礼物,你只要好好学习,就是我收到最好的礼物!”“我会的”我一本正经地说。

很多文章中这样写道: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浇着可爱的花骨朵。老师就像一个指路人,在学习道路上,为我们指引方向,老师把他脑海里的学问传授给他的学生,只为了让学生成为有用之才,因此,我们要努力学习,这是对老师最大的感恩。

生活中,我们要感恩的人远远不止这些,我们应学会感恩,学会去感恩,将冰冷的世界变得暖和,变得丰富多彩。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心得

上帝或许不公允,对于某一个人赐予的苦难太多。但另一方面,上帝又很公允,因为他给了我们命运的恩人。

人生的路既坎坷又坎坷,一不当心,栽得满身是伤。还好,一个好心人施于你一句关爱,你从今觉得不再孤寂,因为同时度过人生的人还许多,你也懂得知恩图报,也学会了从今要帮助别人。

没有阳光,就没有日子的温馨;没有雨露,就没有五谷的丰登;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亲情、友情和爱情,那么世界将是一片孤独的黑暗。正因为我遇见了雷锋,世界变得如此光明,我们不再担忧黑暗中碰得鼻青脸肿,假如我们每个人都变成了雷锋,那么人生的路将照得夜如白昼。

羊有跪乳之恩,乌鸦有反哺之情。更何况人呢。面对曾经帮助自己的恩人,我们须要尽最大努力去回报。所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讲的就是感恩。授人以饭,或许他会渡过难关,或许他会成就辉煌,但授人者施人不回报,作为一个受者要做一个有虚心之德的人,一个有敬畏之心的人,这样才能回报我们命运的恩人。

衔环结草,以报恩德。古人做得很好,这就是华夏古老民族的精神,一个知恩图报的`信念。因为他们给了我们最大的帮助,至少对于我们接受恩德的人来说是这样。倘如每个人都冰着一张脸庞,那么人世间就和地狱差不多,虽然太阳还是一天一天地升起。正因为有人施恩,有人报恩,我们的生存空间才鸟语花香,饶有情趣。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诠释着命运的方略,洋溢着生命的气息。一个和谐的环境,造就一批命运的恩人,让他们传播上帝的法旨,将爱心带给人间,将人世间的凄楚抛向天际。学会感恩,努力感恩,感谢我们的挚友,感谢我们的父母,以及感谢我们命运的恩人,是他们让我们懂得人间的沧桑,人间的暖和。

学会感恩,学着去感恩,将冰冷的世界变得暖和,变得丰富多彩。让我们的世界连起来,用爱心串联起每一个角落,将爱抛向最须要的地方。将被爱者传承,让每一个苦难的心灵接受爱心的呼喊,回应无穷的力气。学会感恩,将爱心回报我们命运的恩人。

人生是一场苦旅,它很漫长,但我们遇见了命运的恩人,是他让我们的人生变得多彩。学会感恩,让感恩的心飞出万里,用感恩的心暖和整个世界。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心得

我的一个老师对我的帮助之大,影响之深,不是可以用语言来形容的。他就像“挖井人”,而我就是“饮水人”,感谢之情始终深藏内心深处。

当时,老师让我去参与歌咏竞赛,我心一惊,想:为什么要找我?我一向害怕,连跟老师说话都不敢。我手中拿着演讲稿静默走进我的'房间,小声地练习着。

我家住在二楼,于是我就在阳台上练习。我妹妹常常对我说:“你别废话了,我得睡觉了。”

一想到竞赛的时候,那么多观众,那么多的评委,万一一惊慌,台词忘了,那就太尴尬了,丢人就丢到家了。我打算告知老师让他找其他人去吧!老师说:“我信任你,你肯定会胜利的。”

老师的话使我找回来一点点自信,在之后我就更加努力。我经常练得嗓子发干,可是一想到老师的话时。我就坚持下去,经常对自己说:“没事,就当是为班级做贡献吧!”

有时,老师也叫我在班级里试着演讲,同学们当观众,老师也坐在角落里竖起大拇指给我加油。

竞赛最终到了,我取得了一个好成果。老师为我举办了一场庆贺会。

我变得不再胆小,跟不相识的人说话也不脸红了。我变得越来越喜爱与挚友、老师沟通,我的内心特别快乐,我战胜了害怕。我的改变都源于老师的激励。

老师是我的恩人,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老师让我变得自信自强,老师就是我人生的启迪者。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心得

她圆圆的脸上总是挂着微笑,给人的感觉是那样的亲切。戴着眼镜的她,眼神里时常透出温顺似水的目光,是那样的柔软,那样的慈爱——她就是我的班主任郭老师。

她不仅传授我们学科学问,更是耳提面命、谆谆教育我们人生道理。是她带给我们每位同学春天般的.暖和,母亲般的关爱。

还记得刚开学时,那天郭老师上完新课后,布置了几道课堂练习,同学们都轻松地写着作业,而我因为上课开小差,茫然无措地不知从何下笔。下课后,老师看出我没交作业的窘迫,让我放学后单独留下来“补习”。放学后,我战战兢兢地等在教室,但是郭老师没有指责我,只是不厌其烦地帮我讲解一遍又一遍。在结束时,温顺地看着我,随意地说了一句:“以后可别让老师再加班哦!”

那一刻,我有些面红耳赤,仓促地走出教室时看了一眼手表,竟然已经快七点了!坐在父亲的车上,望着郭老师的身影随着公交车离去,我惭愧难当!那一刻,我的内心被某种指责剧烈的撕扯着,我仿佛瞬间明白她每个眼神、每句话藏着对我们的爱!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话所说的不就是像郭老师一样的人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话所说的不就是像郭老师一样的人吗?他们是一支甘愿牺牲的红烛,照亮别人,燃烧自己;他们是辛勤的园丁,在漂亮的大花园里培育祖国的花朵;他们是春的使者,将煦日的阳光洒满人间,为全世界带来光明!

我们应当心怀感恩,感恩像郭老师这样甘愿牺牲又勤勤恳恳的千千万万的老师!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心得

感恩,是我们精神和物质上的.全部,我们用实实在在的生活感谢精神和物质的创建者。

我们要学会感恩。感恩不须要金钱,不须要宝贵的物品,更不须要巧语花言,只须要一颗真诚的心。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哺育了我们十几年,为我们流了多少汗水,付出了多少辛酸,含辛茹苦,是多么不简单。我们对父母要有一颗孝心,为工作一天的父母做一顿饭、倒一杯水、洗一次脚……看似微乎其微的一件小事,却是我们对父母感恩的表现,父母会因此而感到华蜜、欢乐。

老师是我们的其次父母,为了我们早日成人,为了我们学到更多的学问,老师的鬓角又多了很多银丝,额头又多了几道皱纹。对老师,我们要有一颗敬重的心。我们要努力修炼自己的品德,我们要刻苦学习科学文化学问,我们的实力与素养的提高,我们优异的学习成果就是对老师最真诚的感恩。

让我们学会感恩,假如我们每个人每一天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这个世界,面对世界上的每一件事、每一个人,那么,这个世界将是多么漂亮的人间!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心得感悟

“吃苦一直是传家宝,奉献还是家常饭。”他们在用生命“描绘”祖国万里河山,他们是——国测一大队。

“奉献还是家常饭。”国测一大队建队以来,有多少人牺牲在工作岗位上?不论是茫茫的沙漠,还是寒风刺骨的高原,他们总是冲在前头,誓死描绘祖国的壮美蓝图。例如吴昭璞,面对缺水情况,他独自坚守在沙漠,只有漫天黄沙与他作伴。他吃尽了牙膏,喝干了墨水,他1米7的身子干缩到不足4尺,他将长眠于沙漠。他的青春从此淹没在黄沙中。假如时间能倒流,我相信,他依然会选择这岗位;我坚信,狂沙埋没不了他的意志,他的灵魂会永久徘徊在上空,指引一代又一代的年轻探险家。

寒风吹不散他们的意志,他们甘于吃苦。几千米的高峰极度严寒,为了操作方便,摘下羽绒手套,双手暴露在寒风中工作近10分钟的任秀波;因工作劳累过度昏迷不醒,经过20多天抢救才苏醒的郁期青。他甘愿吃苦,他甘愿奉献生命,他是暴风雪中的逆行者,他是珠峰上空璀璨的明星。

56年来,他们上高山,下平川,走沙漠,踏雪山,足迹踏过祖国千山万水:六闯“生命禁区”;24次进驻内蒙古草原;28次大规模进入世界屋脊、深入西藏无人区;37次踏入新疆腹地,徒步行程总计500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1200多圈。他们不畏困苦、不怕牺牲,用汗水乃至生命默默丈量着祖国的壮美河山。

山河将会记住你们的功业;珠峰会为您们折腰;黄河会因为你们改道;沙漠埋不住你们的意志!六十年付死生,你们是天空中的启明星!但是当他们用生命换来数据时,我们却还在床上看电视,还在碌碌无为。所以我们要警醒自己,继承发扬他们的精神,少年当自强!

你们为国家苦行,你们的身影遍布全国各地。你们穿山跨海,经天纬地,你们的精神,留在你们走过的地方,久久不会散去。你们的名字也许会不被人所熟知,但是你们的精神一定会被我们所铭记!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

【颁奖词】千万里,他们从天南地北回来为你送行。你走了,你没有离开。教书、家访、化缘,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你是不灭的蜡烛,是不倒的脊梁。那一夜,孩子们熄灭了校园所有的灯,而你在天上熠熠闪亮。

莫振高,学生口中的“莫爸爸”“校长爸爸”,是广西都安高中的原校长。都安是全国贫困县,这个大山里的瑶乡,有着众多因贫困上不起学的孩子。于是,莫振高将“让瑶乡儿女走向世界”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任教三十多年来跑遍每一位贫困生的家,将了解的情况一一记录在册,并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了近300名学生,圆了他们的大学梦。然而,自己的工资毕竟只是杯水车薪。面对数量众多的贫困学生,这位从未向别人伸手的“莫爸爸”走上了“化缘”之路。他利用休息时间,来到全国各地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做演讲、做动员,只为通过社会力量,帮助更多的瑶乡儿女走出大山。就这样,莫振高一共筹集了3000多万元善款,让1.8万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因积劳成疾,莫振高于20xx年3月9日突发心脏病去世。“莫爸爸”的“化缘”之路改变了数以万计贫困孩子的命运,现在他已桃李满天下,九泉之下也可含笑。

据知情者透露,1月24日,在中央电视台的演播厅完成了“感动中国20xx年度人物颁奖晚会”的节目录制,10名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本人或者其代表,在晚会上获颁了年度感动中国奖杯。莫振高校长的妻子黄西彦老师,代表他领取了奖杯。

记者就此向都安县宣传部求证此事。一名负责人表示,莫校长确实当选了“感动中国20xx年度人物”,代表莫校长领奖的黄西彦老师和陪同人员,在节目录制完毕后于1月25日乘机离京,颁奖晚会预计将于2月14日晚播出。同时,莫校长的亲属和黄西彦老师也证实了此事。

莫振高生前是都安高中校长,他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用自己的微薄工资以及向社会各界募捐3000多万元善款,资助近两万名贫困生圆了上学梦,被学生们亲切称为“校长爸爸”。20xx年3月9日,59岁的莫振高因病离世,整个县城花圈被抢购一空,数万人自发前来祭奠和网上无数的追思。3月11日,南国早报刊发了题为《“莫爸爸”一路走好!》的独家报道,在广西乃至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广西日报以及南国早报从3月18日开始,连续一周在重要版面推出莫振高事迹系列报道,引发广西各界学习莫振高事迹的热潮。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媒体也纷纷赶往都安,对莫振高校长的事迹进行报道,引起全国关注。

“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从20xx年开始举办的大型评选活动,每年都会评选出10位人物,被称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此前,由央视发起对20xx年22位候选人的网络投票,莫振高的票数一路看涨,网络呼声很高。20xx年1月19日12时截止投票时,他获得2305574票,票数位列前茅。

农历猴年大年初七,晚上8点整,熟悉的音乐声响起,平凡而感动的故事再次触动着每一个人心间最柔软的部分。被誉为“中国人年度精神史诗”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

“危险的岗位总得有人去干啊。”一段5分钟左右的视频,让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认识了这位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四院7416厂的高级技师――徐立平。在颁奖盛典上,大国工匠徐立平当选为《感动中国》20xx年度人物。

红色的地毯,温暖的灯光,一身航天蓝工装,徐立平走上舞台,向观众们挥手致意。

台上的徐立平语气平和,主持人白岩松与他你来我往地交谈起来。

“每次危险操作前都有一系列的准备,包括劳保护具、安全预案、心理准备,所有的都准备万全了,任何一方准备不足都不行。”对于危险而孤独的工作常态,徐立平这样解释道。

巧合的是,白岩松和徐立平同岁。“咱们都不年轻了,要干这行一辈子吗?”白岩松问道。“只要岗位需要我,就干下去。”徐立平如此前接受采访时说的一样。

视频中,徐立平的母亲很是平静,那般淡然的态度引得很多人敬佩。“我平常也经常是报喜不报忧。”但徐立平知道,母亲的心里比谁都清楚,一切都尽在每次的一句叮嘱“多注意安全”。

当被问到今年的梦想和愿望时,徐立平说了两个。第一个是他希望工作上平平安安,并带领班组安全地把工作做好。第二个便是多陪陪父母,找个机会带他们出去转一趟,也想尽尽孝心。

徐立平的母亲温荣书就坐在台下,看到此处,老人笑着对记者说道:“他带我去哪儿我就去哪儿。”

“每一次落刀,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你在火药上微雕,不能有毫发之差。这是千钧所系的一发,战略导弹、载人航天,每一件大国利器,都离不开你。就像手中的刀,二十八年锻造,你是一介工匠,你是大国工匠。”主持人敬一丹念出《感动中国》节目组给予徐立平的评语。

徐立平拿着奖杯和捧花走下台,转身将捧花献给了母亲。徐立平的爱人对温荣书说道:“您是咱家的功臣。”

录制节目前,生平第一次化妆的徐立平多少有些不习惯,但他心里很激动。徐立平的母亲和爱人都陪着他来到现场,全程陪伴在他左右。

在化妆间的时候,徐立平和另一位感动人物官东偶遇。他们虽然从事着不同的工作,但却有着很多共性。他们的工作都是危险而孤独的,很多事情他们都是故意瞒着父母。

“他们都很厉害,很是令人感动,和他们相比,我做的工作很普通。”节目录制完,徐立平对记者说道。当还想多问两句时,一下子围上来很多人,他们争相与航天人徐立平签名合影。

录制节目那天,北京的温度达到了这个冬天的最低值,屋外寒风凛凛,而《感动中国》演播大厅内却十分温暖,源自那份深藏心底的感动。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心得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志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这首歌是我明白:没有阳光,就没有暖和;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没有他们,世界就会是一片孤独和黑暗。

我们从诞生到蹒跚学步,从牙牙学语到朗声大诵,从哇哇大哭到满脸华蜜。都是父母始终陪在我们身边,告知我们如何学习,如何做人,言传身教,是我们人生的启蒙者和开导者。无论他们容颜老去还是身染恶疾,我们作为子女的都应当不离不弃,悉心照看,陪伴他们,以报父母对我们无私的关爱和哺育之恩。

生命赐予我们挫折的同时,也赐予了我们坚持,因此,当我们面对挫折时,不要怪命运的不公,因为胜利就在我们的手中,只是要看你会不会去开启和运用它。对待挫折,我们要有一颗包涵和感恩的心,它磨练我们意志,同时,也为我们生活增加了无限光彩,试着用一颗感恩的心来体会挫折,你会发觉不一样的人生。感恩挫折,它会使你更加强大。

落叶在空中回旋,谱写着一曲感恩的乐章,那是大树对滋养它的'大地的感恩;白云在天空中漂浮,绘画着那一幅幅感人的画面,那是白云对包涵着他的蓝天的感恩;孩童在父母的庇护下成长,创建着一个个非凡的人生,那是我们对培育我们的父母的感恩。因为感恩才会有这个多彩的社会,因为感恩才会有这真挚的友情,因为感恩才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真谛。

假如你学会了感恩,你将会发觉自己是多么的欢乐,放开你的胸怀,让霏霏细雨洗刷你的心灵,让感恩之花装扮我们美妙的生活。

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

11月,谢海华获得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谢海华与妻子结婚30载,撑起妻子病痛的人生,以爱之名诠释了“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29年前,23岁的湖南农民谢芳与入室盗窃歹徒搏斗,身中9刀,落下残疾。刚刚从部队复员回家的谢海华,经人介绍与谢芳订婚。面对谢芳日益严重的后遗症,谢海华仍选择了与她结婚。近28年来,谢海华一直悉心照顾妻子,每天早上6时准时起床做饭,帮妻子穿衣服、洗漱,端屎把尿,一日三餐把饭菜送到床头喂她吃……这些事,谢海华一做就是29年。对于谢芳来说,谢海华就是她的手和脚,“没有他,我活不到今天。”

1988年10月,谢海华与谢芳完婚。没多久,他们的儿子出生了。不幸的是,谢芳的`身体每况愈下,手脚韧带和肌肉开始不断萎缩,不久便瘫痪在床,生活无法自理。妻子卧病在床,儿子嗷嗷待哺,家庭重担都落在谢海华一个人身上。谢海华认真学做家务活,洗衣、打扫、炒菜、熬药,帮妻子梳洗按摩、端屎把尿,抚养教育儿子……这些事,谢海华一做就是29年。

为了照顾妻子、孩子,谢海华不敢远行,只能守着家里的田地勉强维持生活。为给妻子凑钱治病,谢海华变卖粮食,拉下脸面向亲朋好友挨家借钱,平时只吃辣椒和青菜,若没有客人来,一年都吃不上几块肉。为了治好谢芳的病,谢海华找来一辆独轮土车,推着妻子四处求医,中西医看了个遍,病情却丝毫未见好转。谢芳有时会灰心泄气,不忍拖累谢海华,谢海华总是给予妻子最灿烂的笑容,鼓励她、开导她。

谢芳面临子宫和卵巢切除手术她要求放弃治疗。谢海华抱着妻子一句一句地安慰道:“一切都会好的我会一直陪着你我们都要坚持下去坚持才有希望。”在丈夫的鼓励下谢芳继续治疗。

谢海华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替妻子优先考虑。为了让妻子住得舒服,他把家里的茅草土砖屋改建成简单的毛坯房,后又建起了厨房和杂屋。

苦的时候,谢海华也躲在被子里哭过,但他从未后悔过自己的选择。谢芳感激地对丈夫说:“我勇敢了一次,你却勇敢了一生!”

11月,谢芳夫妇在政府安排下入住了敬老院。谢海华也在敬老院当起了保安,家庭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观。抱着感恩的心,谢海华利用当兵时学会的理发手艺,免费为敬老院老人理发,还热心地做一些水暖、电工、勤杂、园艺等杂务。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的感想

在星期六,我打开电脑查看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其中有一个叫何玥的小女孩令人深怀感动,更令人敬佩。

何玥12岁得了肿瘤,在她听说自己的生命只剩下3个月时,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当何玥告诉父母要捐赠自己的器官,父亲把何玥骂了一顿。因为按桂林老家的风俗人死后尸体被剖开无异于大逆不道。可何玥哭着说:我希望能尽自己的能力给别人生的希望。最后,她的父母含泪同意了。

一个人能做出这样的决定,是令人敬佩,令人感动的。她的这种精神,我相信世界的许多患者听了后,一定对自己更有信心了。有着爱心的何玥,她在天上看见那些因为她而恢复了健康的患者,一定会很高兴的。何玥那充满爱的心,我一定要向她学习。

在我们身边一定也有不少有着爱心的人!在我家楼下有一位为人正直的保安,每天上学放学我都会看见他乐于助人的事。有一天,我正要去超市买东西,前面站着两位老爷爷和老奶奶,不知他们停在前面干什么。这是,王叔叔——保安从远处跑来,按了一下开门按键,老奶奶看见了,高兴的说:谢谢你!我这才明白,原来老爷爷和老奶奶年纪大了,眼睛有点迷糊,看不见按键,王叔叔就跑来帮忙。

这一个事例,虽然没有像何玥捐赠器官那么伟大,但这是一个怀有爱心的行动。我们一定要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因为在帮助别人时自己也会很快乐。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心得

感恩是什么?有的人常常会想,但有的人从来都不知道,也从来都没考虑过。感恩是大海中的一艘轮船,载你驶向光明的隧道;感恩是夜晚的一轮明月,使你望见前进的步伐;感恩是风雨之中的一个雨伞,使你懂得它的重要性。记得在一次做公交车时,那位开公交车的师傅说起,他的儿子的老师教他的儿子做感恩卡,但是他的儿子却第一个送给了他的同学,使这位师傅特别的生气,说着的时候还口吐脏话。

听了以后,我就想了想。他自己都不知道也不懂得什么是感恩,会感恩的人不会生气,也不会因为生气就口吐脏话。所以,想要学会感恩不是那么的简单的。说起感恩,我知道,但是我学不会感恩,因为我信任大多数人不会做到感恩。

记得以前看过一篇有关于感恩的文章,那上面就这样写道。学会感恩,就当怒,是对你耐性的培育;就当哀,是天将降大任于自己,所以必先苦其心志;就当乐,是对你善待生活还以的微笑。看着这些,那时我就明白了,感恩对每个人而言,太难了,即使是学校从小交给你学会感恩,你也做不到。

因为经验过很多事情以后,或许,你依旧会做不到。我信任,很小的孩子有可能会做到,虽然他们不懂得感恩。有时候,这样滔滔不绝的说,又有什么用呢?即使明白,我自己也不会做到,我真是惭愧不已啊!

我对我自己而言,感恩我不必做到,但最至少我对的起自己就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底线,但在生气的'时候就会彻底的消逝。但是,每次想起那几句,我的生气就会立刻制止。有时候,有些问题可以用幽默的话语来制止,这才是才智的人的做法。

感恩这个词,不是那么简单做到的。希望大家可以想起那几句话,立刻限制好自己的心情。使自己欢乐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