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蠡园导游词概况 江苏蠡园导游词(通用5篇)

时间:2023-09-28 08:37:16 作者:HT书生 评语寄语 2023年蠡园导游词概况 江苏蠡园导游词(通用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蠡园导游词概况篇一

各位游客:在华东线的旅游城市中,无锡是因濒临美丽的太湖而著名的。在这个“充满温情和水”的.城市中,景色宜人,人文答本,吸引了南来北往的佳宾。今天就让我们一同前去欣赏这颗“太湖明珠”的迷人风采。

无锡地处江苏省南部、太湖之滨,北临长江,南接浙江、安徽两省,西邻常州市,东靠苏州市。西距南京183公里,东距上海128公里。著名的贯通中国南北的京杭大运河在此交汇。其地形为平原地带,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渠流纵横,河网密布,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辖锡山、江阴和宜兴3个县级市。全市总面积4656平方公里,人口约426万。其中市区面积343平方公里,人口约二“万,是江苏地区仅次于南京的第二大城市。目前已发展成为具有轻工、纺织、电子、化工、机械等工业的中等城市。

无锡是我国江南的一座古城,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据《史记》记载,商朝末年,周大王长子泰伯及其弟仲雍从陕西来到这里定居,筑城于梅里(今锡山市梅村一带),建“勾吴”国,这是无锡建城的开始。

无锡之名最早见于《汉书》,相传周平王东迁时(约在公元前770年),惠山东侧发现了锡矿。锡在当时是冶炼青铜器的原料,于是爆发了当地人和外来者长达几百年的。到了战国末期锡矿日渐减少。公元前224年,秦始皇大将王翦在锡山发现一块石碑,上面刻有:有锡兵,天下争;无锡宁,天下清。“无锡天下宁”表达了人民渴望安宁太平的生活,因此“无锡”的名字就这样流传了下来,成为城市的名称。

无锡的经济发展有着深厚的基础。早在明代时,织布、陶瓷、制砖等手工业非常发达。19世纪中期,无锡和九江、长沙、芜湖合称为“中国四大米市”。本世纪以来,无锡更是依靠自身优越的自然条件,成为中华民族工业的原料基地和工商业发达的城市,被誉为“小上海”。

无锡经济的发展与良好的气候条件有一定的关系。无锡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成为太湖流域的富庶之地。地理和气候也为养殖业提供了条件,太湖中出产的各种水产品种达数十种,尤其以银鱼、蟹最为著名。此外,无锡的土特产品:假(惠山泥人)、大(无锡酱排骨)、空(无锡油面筋)已成为馈赠亲友的佳品。

便利的交通为到无锡旅游的宾客提供了方便。航空:无锡硕放机场已开通北京、福州、佛山、惠阳等多条航线。铁路:无锡地处京沪线上,每天在无锡停留的快车逾百列,全国各大城市都有火车可直达无锡。公路:沪宁高速公路经过无锡,与华东每个城市每天均有旅游汽车往返;九条国道、省道成放射状通向全国、全省。水路:从浙江湖州可乘旅游船经太湖到无锡;从苏州、镇江、丹阳可乘游船经古运河到无锡。

无锡的旅游资源更是得天独厚,这里有被誉为“太湖佳绝处”的鼋头渚、“江南第一山”的惠山;还有因范蠡而得名的蠡园;江南著名赏梅胜地梅园和著名的“园中园”寄畅园等。也有近几年新建的“唐城”、“三国城”、“水游城”等影视拍摄基地。这些景观,使游客们在观赏大湖山水秀色的同时,又领略了中国古典名著中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

游客们:太湖的山水,众多的历史人物和文化古迹,使无锡成为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旅游胜地。今天我们来到这座温馨美丽的城市,请调动您的思维,展开您的想象,尽情游赏吧!

蠡园导游词概况篇二

蠡园是无锡的有名风景旅游去,吸引了很多来自不同地方的游客来参观,导游要做好无锡蠡园的解说词,介绍无锡蠡园景点的特色给游客了解。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无锡蠡园导游词,欢迎参考!

无锡蠡园位于无锡市西南2.5公里蠡湖西岸的青祈村,因蠡湖而得名。相传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帮助越王灭吴之后,携佳人西施于此泛舟,后人为了纪念范蠡,便以其名命名此湖。

公元1920xx年,无锡的王禹卿在青祈八景的基础之上,兴建了蠡园。蠡园面积5.2公顷,其中水面2.2公顷。游人游览蠡园可分三个部分。即:其中部的假山区,西部的湖滨长堤及四季亭,东部的长廊、湖心亭及层波叠影区。四季亭区是蠡园的主体景区。此亭建于1954年,取自春夏秋冬之意,分别题有溢红、滴翠、醉黄、吟白春亭种植春梅,夏亭种植夹桃竹、秋亭种植桂花、冬亭种植腊梅,四季鲜花不断,馨香远及。

穿过四季亭,便是园子西侧的柳堤,其西南角上有一依湖而建的六角小亭,名唤望湖亭,游人于亭边可一览蠡湖以及石塘诸峰。望湖亭的屋内有十二根楞木,上面精雕了60只色彩斑斓的凤凰,每只凤凰均由一条龙率领,龙凤呈祥,栩栩如生。四季亭北部便是著名的"千步长廊",逶迤曲折,廊长约有300米。其廊壁的漏窗由瓦片砌成,89个花窗之上,图案各不相同,极负江南园林的神韵。宋代的文学家-苏轼、米南宫、明代的书法家-王阳明均在此留有法帖石刻,以供游人欣赏。

蠡园是蠡湖景区中风景最盛的地方,游人游览湖景,无不在此驻足赏景,长长的柳堤,临水的长廊,细巧的小桥,绚丽的轩亭,好一幅"层波叠影,雪浪烟绿"的图画!

蠡湖,原名五里湖,是太湖东北处的一个内湖,伸入蠡湖的蠡园是无锡的老牌公园,具有江南园林风格,以水景见长,细细窄窄的长提、小桥、长廊架于水上,到了3、4月份桃花盛开,6-9月荷花盛开,宛如一座水上花园。

民国初年,在蠡湖畔建青祁八景,1920xx年-1936年在原有基础上建蠡园,后几经扩建。相传春秋时范蠡、西施退隐太湖,即在这里泛舟,园内的建筑多以范蠡、西施为主题,来这一看爱情,二看精致。

进蠡园大门往左是假山群,先不去假山那玩,一圈逛出来时再去。走百花山房方向,向南到四季亭。四季亭指的是一方水塘的四条边上各有一个亭子,春亭旁种梅花,夏亭旁种夹竹桃,秋亭旁栽桂花,冬亭旁种腊梅。四季亭北边有块大草坪,在草坪上坐坐,和三四好友聊天,或者来顿野餐,十分惬意。四季亭西边是舢板码头,可在湖上划船,脚踏船参考价25元/40分钟,手划船参考价20元/40分钟。

继续向南走,到蠡湖上的长堤“南堤春晓”。这里是春天赏花最好的地方,堤上一排垂柳,柳枝随风摇摆,柳树间夹种着很多桃树,桃花品种很多,一棵桃树上还会开出不同颜色的桃花。还有梨花、樱花,吹落的花瓣铺在湖面上,好似一副花团锦簇的锡绣。南堤春晓的西南角有望湖亭“月波平眺”,在那有游船码头,可坐游船去西施庄。

西施庄是蠡湖南边人工堆砌出来的小岛,沿着水边的石板路绕岛一周,沿路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多以范蠡、西施命名的景点。在陶朱公馆中图文介绍范蠡助越王勾践打败吴国、退隐后经商的一生,商圣堂里有个超级大的算盘很好玩,算珠要用两只手用力拉才掰得动。西施园里布置着西施的绣坊、闺房、书斋,陈列着锡绣展品。岛上还有春秋戏台等景点。岛不大,绕岛游览一圈大约需30分钟-1小时。

坐船回到南堤春晓,往东北方向走,到千步长廊。这是蠡园的老建筑物,跨在蠡湖上,一侧是墙,另一侧临水,墙上80个镂空花窗图案各异,十分精美。千步长廊东边尽头有湖心亭“晴红烟绿”,与亭隔水相望的凝春塔红砖青瓦,小巧而色彩对比强烈,是蠡园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在蠡园的东部区域,可以比较近地看见东边蠡湖公园的摩天轮,以蠡园为前景,摩天轮为背景,拍出的照片很文艺。

接着往西北走,到还是属于东部区域的春秋阁。楼阁有三层,是蠡园的高建筑,楼上设茶座,可一边喝茶,一边远眺蠡湖秀色。最后回到假山群,一大片太湖石堆叠而成各种奇峰,都以“云”字命名,如云窝、云脚、穿云等,其中归云峰是最高的,高12米。进入假山群,犹如进入迷宫,还可以爬到假山上玩。

蠡园与西边的鼋头渚离得较近,不少游客会把鼋头渚与蠡园安排在一天游览。

蠡湖,又名五里湖,是太湖伸入无锡的内湖,位于江南名城无锡西南郊,离市中心约10公里,形如葫芦状。

蠡湖的名字,来自于范蠡与西施的传说:相传在24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吴越在夫椒一战,越王勾践战败被俘。越国大夫范蠡出谋划策,勾践忍辱负重,采取“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的决策,并在诸暨苎罗山若耶溪觅得绝色美人西施,授以辱身报国的使命,进献吴王,使吴王夫差沉湎于酒色,对越失去戒备,并杀掉了忠臣伍子胥。吴国被灭,范蠡功居首位。勾践猜疑心重,只能共患难,不可共安乐。范蠡功成身退,偕西施泛舟于太湖,遨游于七十二峰。进入五里湖后,留恋这里的秀丽景色,终日泛舟湖上,久久不忍离去,此后,民间就把五里湖改称为蠡湖。

蠡湖公园也有好景致,湖中菱花星星点点,芦苇菖蒲随风而起倒也雅致.还有一处人造沙滩虽不比天然海滩有点小家子气倒也是个戏水的好去处,凉丝丝的水在脚面漾漾,很惬意的感觉。

蠡湖公园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以水为魂。造园艺术中西合壁,在碧水环绕的园中,一座座造型各异的小桥、栈桥构通全园各景点。园中之园——施苑,绿荫拥抱。筑有流韵、天远、悦红、清辉四亭,环水而筑的百米长廊——水镜廊,将集古今赞美太湖的名人诗词、绘画、摄影精品,展示蠡湖深厚的文化底蕴。亦可作为市民参与蠡湖文化活动,进行交流展览的平台。蠡湖公园是观赏蠡湖大桥的最佳位置。

无锡蠡湖公园为免费开放公园。位于中国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蠡湖北岸,20xx年10月1日起正式对外开放。该园占地面积300亩,由美国泛亚易道公司和无锡园林设计所合作设计。园内以植物造景为主,建有“春之媚”、“夏之秀”、“秋之韵”、“冬之凝”四季花木林带。环水而筑圆形百米长廊——水镜廊,展示古今赞美太湖的名人诗词、绘画、雕塑精品。

蠡园导游词概况篇三

蠡湖,又名五里湖,是太湖伸入无锡的内湖,位于江南名城无锡西南郊,离市中心约10公里,形如葫芦状。

蠡湖的名字,来自于范蠡与西施的传说:相传在24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吴越在夫椒一战,越王勾践战败被俘。越国大夫范蠡出谋划策,勾践忍辱负重,采取“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的决策,并在诸暨苎罗山若耶溪觅得绝色美人西施,授以辱身报国的使命,进献吴王,使吴王夫差沉湎于酒色,对越失去戒备,并杀掉了忠臣伍子胥。吴国被灭,范蠡功居首位。勾践猜疑心重,只能共患难,不可共安乐。范蠡功成身退,偕西施泛舟于太湖,遨游于七十二峰。进入五里湖后,留恋这里的秀丽景色,终日泛舟湖上,久久不忍离去,此后,民间就把五里湖改称为蠡湖。

蠡湖公园也有好景致,湖中菱花星星点点,芦苇菖蒲随风而起倒也雅致.还有一处人造沙滩虽不比天然海滩有点小家子气倒也是个戏水的好去处,凉丝丝的水在脚面漾漾,很惬意的感觉。

蠡湖公园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以水为魂。造园艺术中西合壁,在碧水环绕的园中,一座座造型各异的小桥、栈桥构通全园各景点。园中之园——施苑,绿荫拥抱。筑有流韵、天远、悦红、清辉四亭,环水而筑的百米长廊——水镜廊,将集古今赞美太湖的名人诗词、绘画、摄影精品,展示蠡湖深厚的文化底蕴。亦可作为市民参与蠡湖文化活动,进行交流展览的平台。蠡湖公园是观赏蠡湖大桥的最佳位置。

无锡蠡湖公园为免费开放公园。位于中国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蠡湖北岸,2005年10月1日起正式对外开放。该园占地面积300亩,由美国泛亚易道公司和无锡园林设计所合作设计。园内以植物造景为主,建有“春之媚”、“夏之秀”、“秋之韵”、“冬之凝”四季花木林带。环水而筑圆形百米长廊——水镜廊,展示古今赞美太湖的名人诗词、绘画、雕塑精品。

蠡园导游词概况篇四

千步长廊位于蠡园东部,临湖而建,始建于1927年,长289米,是老蠡园与渔庄在1952年连接的建筑物。长廊曲岸枕水,一侧依墙而筑,呈半封闭式。墙上遍开漏空花窗,用一色中国小青瓦砌成,89个(现存80个)花窗图案各异,富有中国民族建筑工艺特色。

长廊中间,架两座跨水廊桥,立月洞门8处,高低起伏,显得深邃多变。廊内有“饮绿”、“雪浪”、“澄波”、“织雨”、“伫月”等砖刻题额16方,东廊墙上嵌有名人碑刻38方。游人透过花窗,可见亭台、楼阁、山水、桥廊、尽得窗窗景异之妙;另一侧临水敞开设置朱栏坐槛,水光潋滟,有“山光照槛水绕廊”的意境。在长廊东端,通过延伸入蠡湖50米长的涵洞平桥,有建于1935年的亭式水榭,题额“晴红烟绿”。水榭呈长方形,飞檐翘角,顶铺金色琉璃,游人可凭栏观赏蠡湖全景。九十年代,原蠡园园主王亢元出资修榭,照壁间置“西施醉舞、湖上泛舟”的紫陶壁画。水榭东隔水处,有小巧玲珑的“凝春塔”。小塔五层八角,红砖青瓦。水榭映塔,成为蠡园的标志佳景。长廊尽处,设六角月洞门,通蠡园老区一角。一泓清碧的池水,四周广植梧桐、冬青、香樟。对面西式小洋房,沿岸有荷叶亭、翠荫小亭、贴水小桥,曲曲弯弯通向东部区。层波叠影即蠡园东部新区,建成于1982年,面积为3公顷,水面占1.1公顷。西侧沿原来的假山群,用湖石和黄石叠成一大片假山余脉,以石径延伸入鱼矶半岛。矶上立西施浣纱像。鱼矶和长廊中间建有同假山连成一气的“邀鱼轩”,朱屺瞻书额。轩前临水置平台,可览东部全景。

四季亭建于1954年。四亭造型完全相同,一律黄顶红柱,三面置有坐槛靠背,栋梁间彩绘四季花卉。春亭旁种梅花,夏亭旁种夹竹桃,秋亭旁栽桂花,冬亭旁种腊梅。

1980年公开征求亭名,选定春亭、夏亭名“溢红”、“滴翠”;秋亭、冬亭为“醉黄”、“吟白”。四季亭周围有小桥流水,石径穿插,设小舢板供游人泛舟。四季亭左,有小桥通四面环水的小岛。 岛上建有八角攒尖的敞亭,翘角处塑杂技雕像。亭旁有高约1.6米、宽约1.8米的砖刻,上书“渔庄”两字,为清末进士谢霈所书,此系渔庄遗物。四季亭后为大草坪,浅草如茵,是人们坐卧歇息的好去处。

南堤春晓 四季亭南,沿湖筑大堤半围,阳春三月,堤上300余株垂柳,柳枝飘曳,400余株桃花竞相吐艳。一湖碧水,数峰青山,分外妖娆。长堤西南角临湖屹立六角亭,绿瓦红柱,亭内12根楞木上雕有60只金凤凰,每5只凤凰由一条龙率领。正中绘以双龙戏珠,故俗呼“龙风亭”。亭上悬“月波平眺”额,亭旁有游船码头,通鼋头渚风景区。

蠡园导游词概况篇五

各位游客:不知你们是否发现我们刚才走过的路程,从虹桥到小金山为一折,湖面由南北转为东西,过吹台,穿五亭桥到此又一折,湖面由东西转为南北,直到蜀冈山麓。第二转折处的起点就是前面那组气势恢宏的仿清建筑——熙春台。所谓“熙春”是取《老子》“众人熙熙,如登春台”之意,表现了一种春日登高,与大自然相融,超然自乐的境界。熙春台与小金山遥遥相对,都处在湖面转折之处。它是当年乾隆皇帝祝寿的地方,因此处处体现出皇家园林富丽堂皇的宏大气派。所有建筑的瓦顶全用绿琉璃筒瓦,与远处五亭桥的黄瓦朱栋,白塔的玉体金顶相映成趣。熙春台内的装饰,使用了扬州漆器工艺,特别是这幅壁画《玉女吹萧图》,采用扬州磨漆画的工艺,表现出一群唐代仕女欢歌艳舞的壮观场面。

从熙春台向东隔湖相望,赫然入目的是望春楼,楼屋二层,翘角飞檐。上层半为露台,登台可览园中秀景;楼下中为茶室,南北两小间分别辟为山水庭院,顶部可见天日。

望春楼之西为“小李将军画本轩”,两层之间有水池曲桥相连。小李将军指的是谁呢?据记载,唐高宗时,宗室画家李思训,受封为右武卫将军,人称大李将军,他儿子李昭道曾任扬州大都督府参军,人称小李将军。“小李将军画本轩”是按李昭道的画意设计的,由于“大李小李”共创了唐代“金碧山水画派”,因此,我们今天透过扇形窗户观赏对面熙春台金碧辉煌的廓影,可以联想起盛唐艺术那种雍容华贵的气象。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调。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这是唐朝诗人杜牧留给我们的千古绝句,千百年来,二十四桥以其清丽俊爽的画面,迷蒙空幻的意境,浪漫悠扬的情调拨动了无数文人墨客的心弦。那么二十四桥因何得名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前来观赏。过了画本轩向北过小石桥西折便是那名闻遐迩的二十四桥了。请看,整座桥是用汉白玉砌成的单孔拱形石桥。它全长24米,宽2.4米,两端各12级台阶,两边各24根汉白玉雕柱,高、宽各2.4米。桥上雕饰明月图案,秀丽典雅。桥东有贴壁黄石假山,西有熙春台,再现了唐诗中的诗情画意。

景区占地约7公顷,为一组古典园林建筑群,整个景区在体现“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意境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这里,我们并未见到二十四桥桥名,但却处处暗示二十四之意。当然也有人说二十四桥指的是二十四座桥,然而我们对二十四桥似乎也不必作繁琐的考证。倒不如对杜牧诗中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神奇股脱的意境去作一番细细的品味。正因为如此,历史上才会有许多中外名人前来观赏这里的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