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论文题目 试论我国逻辑学的发展和学科建设论文(大全5篇)

时间:2023-09-29 05:23:06 作者:琉璃 口号大全 逻辑学论文题目 试论我国逻辑学的发展和学科建设论文(大全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逻辑学论文题目篇一

前言

对于逻辑学的发展来说,中国是逻辑学发展的三大源地之一,但是由于历史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的逻辑学发展较为落后。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越加中逻辑学的发展,并且开始不断对西方逻辑学的发展进行研究,从而来找寻一条适合我国逻辑学发展的路程。在新时期,逻辑学的发展遇到了很大的机遇以及挑战,并且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越加的重要。逻辑学能够与多学科相互融合,从而来促进各个学科的发展与进步,同时能够与多个学科结合形成新的学科研究领域。所以,在新时期为了能够促进逻辑学的发展与进步,那么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激发学科的进步与发展,从而来不断促进我国逻辑学的进步。

一、逻辑学的发展阶段以及我国逻辑学发展的差距

对于西方逻辑学的发展来说,主要是有三大阶段:首先来看第一阶段就是所谓的传统逻辑发展阶段,在该阶段主要是包含了亚里士多德逻辑、中世纪逻辑以及近代逻辑。在这个阶段产生的逻辑观点,运用现代的观点去看也具有很大的有优势。传统逻辑使用的属于自然语言,而不是人工语言,这样将会导致其中与后来的逻辑学存在很大的区别,但是传统逻辑对西方逻辑的影响很大,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

其次对于西方逻辑学发展的第二阶段则是属于现代逻辑阶段,其中主要是含有对数学基础问题进行解决的数理逻辑,并且在数理逻辑上进行完善以及扩充的模态逻辑以及多值逻辑。对于该阶段来说,逻辑学所使用的语言材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逻辑中的自然语言完全被弃之不用,而现代逻辑使用的则是形式语言,也就是所谓的具有精确语法的人工语言。并且在该阶段数理逻辑、模态逻辑以及多值逻辑是整个现代逻辑的基础所在,因此,它们被合并成为基础逻辑或者是基本逻辑。

最后就是第三阶段,也就是所谓的当代逻辑。但是这仅仅是处于当代逻辑的发展阶段,其中主要是包含了现代逻辑应用于哲学而产生的哲学逻辑,现代逻辑应用于自然语言而产生的语言逻辑,现代逻辑应用于的计算机科学而产生的人工智能逻辑等。并且哲学逻辑主要是研究经典逻辑自身的问题、逻辑的基本概念以及前面所提到的经典逻辑扩充与变异产生的结果。

对于语言逻辑来说主要是孕育与语言哲学中逐渐成长的新兴学科,利用这种孕育关系可以发现,语言哲学研究对象的语形学、语义学以及语用学都是语言逻辑的研究对象。语言哲学主要是侧重于在哲学方面记性研究。而语言逻辑则是侧重于逻辑方面进行研究。现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与人工只能逻辑是单带逻辑中最具有活动的新兴领域,主要是由计算与人工智能以及发展的多个逻辑系统相互构成。人工智能以及人类只能种应用的逻辑学逐渐构成了一个新兴的领域,也就是所谓的智能逻辑。

以上则是西方逻辑发展的三个阶段,然而对于我国来说,逻辑的发展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传统逻辑的发展阶段,该阶段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并且在改革开放之后,该阶段才结束。在80年代之后,我国的逻辑学逐渐进入了数理逻辑的发展阶段,这也就是所谓的第二阶段,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逻辑学发展逐渐加快,并且也出现了较多的成果。但是实际来看,我国与西方逻辑学的发展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这样导致我国逻辑学的发展仍是处于追赶西方国家的脚步。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国逻辑学逐渐进入了第三阶段,也就是所谓的数理逻辑以后的发展阶段,在该阶段我国的学者逐渐跟踪西方逻辑学文献,逐渐研究,在模态逻辑、多值逻辑等领域方面提出自身的观点。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学者开始在哲学逻辑、语言逻辑、认知逻辑以及计算机与人工智能逻辑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了更多的观点。现今我国逻辑学逐渐发展,并且也得到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与西方国家相比,还是存在一些差距,所以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缩短差距。

二、我国逻辑学学科建设

对于我国逻辑学的发展来说,主要是受到两个方面的限制,分别是科学的以及学科的。站在科学的角度上进行分析,我国逻辑学在中世纪以后衰落。因此现今在逻辑学的研究中,必须要向西方进行学习,尤其是关于哲学逻辑、语言逻辑以及计算机与人工智能逻辑等领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逐渐形成属于我国特色的逻辑学,从而来不断带动我国逻辑学的发展,实现更高的目标。另外,我国逻辑学需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就是的按照国际通行的学科体制组织逻辑学的教材建设。根据相关的教材分析可以发现,在建国初期到新时期前,一些高校的逻辑课程都属于传统逻辑,然而对于西方国家一些著名的逻辑原理则是没有涉及。但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这种状况逐渐得到了改变,相关学者逐渐对西方逻辑学进行研究,挖掘其特点,并且在不断的研究过程中,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编制出符合我国实际的逻辑学著作以及教材。其中涉及到基本逻辑、语言逻辑、哲学逻辑以及计算机人工智能逻辑等,以此来让学生对逻辑发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我国逻辑学教材的建设必须要与学科建设同步进行,以此来不断促进我国逻辑学建设的发展与进步。

结语

以上主要是对我国西方逻辑学的发展以及我国逻辑学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并且分析了相关的差距。同时针对我国逻辑学发展的趋势以及逻辑学学科建设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以此来促进我国逻辑学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超.第3届逻辑、理性与互动国际研讨会综述[j].逻辑学研究..

[2]马佩.再驳中国古代(先秦)无逻辑学论——对程仲棠教授“答马佩教授”的回复[j].中州学刊..

逻辑学论文题目篇二

摘要:文学作为一门语言艺术,在翻译过程中涉及到各方面问题。要译得恰到好处,译者必须全面深入地了解源语和目的语中的各种社会文化因素,即文化语境,从而向译文读者传达清晰的文化信息。本文将从几个部分阐述社会文化语境对文学作品翻译的影响。

关键词:文学作品,语境,翻译

1文学作品的特征

文学作品不同于政论文、科技文、应用文,不是通过逻辑推理去表达一个现象,而是以丰富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动的语言,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和情景,能使读者读后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身临其境,是以作家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反映社会生活的。这样的特征决定了文学翻译不同于其它文体的翻译,它不仅要传达原作叙述的内容,而且还要着力传达原作的感情和意境,所以,了解语境、做好语境分析是文学作品翻译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最具难度的问题之一。一些译者在进行翻译时往往忽略了这一点,使译文难以完整地复现原文的艺术效果,甚至出现粗制滥造之作。所以,对语境的了解、把握程度有时是决定译文优劣成败的关键。

2语境分析在文学翻译中的运用

语境分析是文学翻译的一个重要环节,对语境的了解、把握程度直接关系到译文的优劣。语境分析应从大处着眼,把握文学作品的整体框架和所反映的历史文化背景:从小处着手,重点解决作品局部的逻辑、语法和关键词语诸问题。只有在准确把握原文语境的基础上进行翻译,才能够真实再现原文的艺术效果,进行文学翻译的二次刨作。

语境在交际活动中对意义的理解起着决定作用,在翻译过程中也是如此。语境不但对词义的取向起着决定作用,而且还影响到译文对原文风格和人物性格的再现。译者应根据原文风格和人物身份等因素构成的语境,充分理解原文并把握原文特点,以图准确再现原文风格。

社会文化语境指语言运用的社会文化背景、历史文化传统、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情知及社会心理等反映和决定某一语言系统的所有内容。“文化语境是社会结构的产物,是整个语言系统的环境。具体的情景语境则来自于文化语境”(胡壮麟)。语言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同时又反映社会文化;语言不能脱离社会文化而存在,社会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不同语言文化在历史传统、价值取向、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及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会使同一词语在不同文化语境中产生不同的语义,引起的情感也往往因文化不同而各异。文化上的差异,尤其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人们对同一事物或同一理性概念的不同理解和解释,有时甚至引起误解。例如,英语单词individualism,有相当一部分英语学习者将之视为“个人主义”的最佳对等词汇,有很多译者在翻译“我们要坚决反对个人主义”等类似汉语时,将其视为具有贬义的词项。这样的译文是西方读者难以接受和理解的。因为在许多西方国家,人们普遍把individualism视为实现个人自我价值的积极表现,当作是拼搏进取的同义词。在西方文化中,在文艺复兴运动以来,对人类自我价值的追求—直是西方人文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确切来说,individualism不应译为“个人主义”,而应译作“个体主义”。个体主义是英美等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二百年来,西方诸国把尊重各人的权利、个人的价值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它们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法律思想也深受其影响。因此,从社会文化角度来看,英语中的“individualism“和汉语中的“个人主义”是不能互译的。由此可以看出,翻译中对原文意思的理解远远不是单纯的语言理解问题。语言是信息的载体,更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反映。因此,在具体的文学翻译过程中,不仅翻译语言的表层信息,更要翻译深层次的社会文化含义。

在文学翻译实践过程中,—方面要考虑原作风貌及原文体式,密切注意风格的适应性。另一方面,译者还要考虑接收者因素。如下面一段文字的英译文: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孔乙己》,鲁迅)

杨宪益、戴乃迭译文:kongyijiwastheonlylonggownedcustomerwhousedtodrinkhiswinestanding。

原文一个“而”字表示站着喝酒和穿长衫是相矛盾的。在旧中国,只有那些享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或知识分子才“穿长衫”,坐在座位上慢慢的饮酒。在那个时代,而站着喝酒的人是下层劳动人民,一般情况下他们不穿长衫,站着喝碗酒就要马上去劳动。因此,文中“站着喝酒”与“穿长衫”代表着社会地位完全不同的两种阶层。因为译文文化读者理解语境的文化内涵很吃力,所以要加注释。因此,转换为译文文化背景理解的方式是解决语境文化差别的另一方式。

3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任何一种语言,其本身就是各种语体的总合。语体要适合语境及社会场合。我们掌握一种语言,也就意味着掌握该语言的共核及其语体。翻译涉及到原语和译语两种语言,我们强调译者对两种语言要有深厚的功底,也就意味着在翻译中要善于对语境进行适当的把握。对文学翻译来说,这一点尤其重要。文学翻译既要做到信息内容的再现,又要做到风格的再现。因此,只有注意到语境与文学翻译这种密切关系,我们才能达到文学翻译这种双重目的。

参考文献:

[1]王萃田:语境、语体与语域[j],现代外语,1990,(1)

[2]轩然从语体的角度看风格的翻译[j],翻译通讯,1985,(10)

[3]张英进:从现代文体学看文学风格与翻译[j],外国语,1986,(1)

[5]郭著章:语域与翻译[j],中国翻译,1989,(6)

[6]萧立明:语言变体与文学翻译[j],中国翻译,1992,(1)

[7]李伟:文学翻译中文化语境的功能及作用[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9)

逻辑学论文题目篇三

摘要:现代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发挥都是通过学科的运作来实现的。后发优势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西方经济学界的一种新理论,现在已经被应用于多个方面并且其理论指导得到了实践的验证,将这一理论引入到我国重点大学的学科建设中,希望能对我国重点大学的学科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后发优势;重点大学;学科建设;跨越式发展

1后发优势理论

1.1后发优势理论的起源

后发优势理论是源于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的国际分工、比较生产费用理论和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动态比较费用学说。其最初的阐述认为:后起国家或地区由于可以直接吸收和引进先进国家和地区的技术,其技术成本要比最初开发的国家低得多;同时,在同样的资金资源、技术成本条件下,还具有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只要在国家的保护下达到规模经济阶段,就可能发展起新的优势产业,从而在其传统的资本或技术密集的分工领域内,追赶或超越先进的国家或地区。这一理论表明,所谓后发优势,指的是一种经济发展态势。

1.2后发优势理论的发展

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m·列维将后发优势论的研究领域从“工业化”扩展到“现代化”,并提出后发优势有五点:一是后发国对现代化的认识要比先发国在自己开始现代化时对现代化认识丰富得多,对于后来者来说,缩短了在“黑暗中探索”的时间;二是后发者可以大量采用和借鉴先发国成熟的计划、技术、设备以及与其相适应的组织结构;三是国家和地区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来跳越“先发者”必须走过的现代化历程,选择自己的发展路径;四是由于先发式国家的发展水平已达到较高程度,这可使后发国对自己现代化前景有一定的预测;五是先发国可以在资本和技术上对后发国提供帮助。

,在研究对象方面,陆德明将“后发国”扩展为“后发展经济体”,包括后发国家、后发地区、后发部门、后发企业等,“后发性”则是指经济体之间的一种落后状态,“后发优势”就是后发展经济体因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或迟缓形成的有利条件或存在的各种机遇,它包括三层涵义:一是后发优势只可能在后起国家或地区才具备;二是后起国家或地区起步越晚,追赶的速度也就越快;三是后起国家或地区必须制定适当的发展战略或采取适当的发展方式才能形成真正的后发优势,否则理论上的可能性未必能够形成现实的必然性。

1.3现阶段的后发优势理论

虽然后发优势理论最初是一个经济理论,但是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其应用的领域已经远远超出了当初的范围,在多个学科领域都形成了许多有意义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来自不同的学科领域,有不同的研究角度和方法,对后发优势强调的侧重点也不同,有的强调资本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有的侧重技术的模仿创新,有的看好制度的借鉴移植,等等。

后发优势是一个综合型很强的概念,因此在后发体中正确运动后发优势理论的前提是正确的理解、把握后发优势。总的来说,后发优势大体上有以下三个方面:

(1)资源后发优势。资源后发优势包括劳动后发优势,资本后发优势和自然资源后发优势。

(2)技术后发优势。

(3)制度后发优势。

可以说,后发优势实质上是一个学习的优势,其实现机制的关键就在与能否有效利用技术后发优势和制度后发优势,快速的学习先进体的技术和制度,并将其本土化,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没有本土化的技术和制度,不仅会引起“消化不良”,无法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也会陷入“落后-引进-再落后-再引进”的怪圈。

逻辑学论文题目篇四

摘要:随着高校教学改革深入开展,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愈发显现,教学方法改革势在必行。逻辑学为人们提供有用的逻辑知识及逻辑思维方法。教学中由于逻辑学涵盖大量抽象概念,因此学生在最初接触学习的过程中会表现出不适应感,甚至有抵触心理。pbl教学法在逻辑学教学中的运用成为教学方法改革的主流之一。

关键词:pbl逻辑学学习方式

普遍认为我国逻辑学研究始自20世纪80年代。逻辑学从功能上看是一门工具性学科,主要为人们提供有用的逻辑知识及逻辑思维方法。人的思维必须具有严谨性和准确性,人们在生活、工作交流中都要讲究逻辑,表达思想时不容含糊其辞,更不可以自相矛盾,不然人们就会无所适从,社会生活就会陷于混乱。思想表达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判断、命题、推理、证明、反驳这些思维活动。

一般情况下逻辑学课程开设是在大一上学期,由于是初次接触逻辑学,内容中的概念、内涵、外延、命题、推理等逻辑术语显得过于抽象,不易于理解,学生对逻辑学的学习容易产生畏惧心理,进而产生抵触学习情绪,从而不能达到学科教学的要求和目的。加之逻辑学课时较少,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增强逻辑学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热情,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接受并理解大量逻辑学基本理论知识及当前本学科研究热点问题,在逻辑学教学中移植应用pbl是教学中的一个大胆尝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pbl的概念及特点

(一)pbl的概念

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法简称为“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1]。美国南依利诺斯大学的霍华德·白瑞斯(howardbarrows)和安·凯尔森(annkelson)博士则认为“pbl既是一种课又是一种学习方式”。

pbl最早应该是从医学教学过程中产生的。1969年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mcmaster)大学制订了一个“三年规划”。这个全新的三年规划标志着pbl的诞生。新的'三年规划产生原因是:该校临床医学老师注意到一个重要问题:学生在课堂和考试中的优异表现与他们临床上笨拙的实际操作之间的关系。学习成绩好、考分高并不等于临床实际操作能力强。pbl的产生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习者的合作解决真正的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能力。1983年,schmidt详细论证了pbl教学方法的优点,倡议在医学教育中使用pbl作为传统教学的补充。随后作为一种学习策略得到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医学教育组织的认可,pbl被专家誉为“一条被广泛采用的核心思路”。一份调查表明北美130所医学院校(全美125所大学中的118所、加拿大16所大学中的12所)引入或准备引入pbl教学法的占调查院校的86.2%,占北美所有院校的79.4%。

(二)pbl的特点

1.学生主动。强调以学生主学习为主,学生必须有对自己学习任务的责任感,学习者要全身心投入问题中。学生有许多参与课堂的机会。通过对逻辑案例进行分析、讨论、交流甚至辩论,不但可以愉快地理解逻辑案例本身反映出的基本原理,而且可以在参与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教师适当参与。教师要为学生设计具有真实性的任务和问题,改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唱“独角戏”、学生被动接受的状况,教师适时提出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案例供学生分析,实现知识传播和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教学目标。3.鼓励探究。自主学习中学生学到的知识必须能够用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倡导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或者接近真实的学习情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潜能、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教学效果。4.小组互动。pbl是一种小组互动式学习模式。对学生而言,能否以积极态度、恰当方式参与小组讨论,是保证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为保证小组精干,教学班级人数不宜过多,以少于30人为佳,教师可将学生分为4个讨论组。每一组都有自己的针对某一个逻辑案例的讨论主题,在讨论中解决问题。

二、pbl与逻辑学相结合的应用研究

传统教学把教学过程看成知识的输入过程。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学习者只需理解和记忆书本上的知识。教师只是“传道授业解惑”,在这种“灌输式”教学模式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教师和学生的位置关系是上下关系、教与被教关系、听与被听的关系,缺乏平等与尊重。由于中国高校扩招,在校学生人数激增,随之而来的是高校课程设置安排越来越多,但课时相对减少,如何利用较少课时讲精讲透学科内容,使学生真正掌握学科内容,教改势在必行,pbl教学法值得一试。

pbl教学法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与假设,并要求其收集与自己的问题与假设相关的资料论证自己所做的假设是否成立,然后进行总结等[2]。

在整个逻辑学pbl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是中心,学生基于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内容自主学习,有同样兴趣的同学组成讨论小组,自行决定学习内容和进度,相互教育、共同进步。如学生对周延、三段论规则等问题进行讨论,以解决问题。

逻辑学论文题目篇五

任选课是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分制教学的重要特点之一。但是由于高职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再加上《逻辑学》具有抽象性的特点,所以在高职《逻辑学》任选课上,学生普遍存在厌学的情绪。如何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兴趣成为高职任选课《逻辑学》教学的当务之急。

需求层次理论也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提出。它认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这种动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求所组成,各种需求之间,有先后顺序与高低层次之分;需求层次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其中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和感情上的需求属于低一级需求;而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是高级需求。学习兴趣发源于内部动机,所以需求也是学习兴趣发生和形成的根本。

一、利用低层次需求的满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要处理好两方面的关系。第一方面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首先,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根据建构主义教学理念,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师生之间要做到平等交流、人格对等、智慧共享、精神互动。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保持最佳状态,并通过言语、脸部表情、目光等把自己的愉快心情、激昂情绪传递给学生;在课堂教学评价时,教师要多鼓励、多表扬,即使学生在课堂上犯了小错误也不要挖苦和讽刺。在课堂教学反馈时,教师要多倾听学生的反馈、多关心学生的需求。第二方面是学生彼此之间的关系。教师要改变班级授课形式,将学生分成若干等额的学习小组,并通过选举的形式产生小组组长,负责组内成员的沟通、协作。通过建立激励机制,让小组内的学生相互帮助,相互协作,结成利益共同体。这样不但改变学生与学生之间由于来自不同专业、不同班级产生的生疏感,而且也使学生们找到了归属感。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的成功营造,可以使学生们心情愉悦,思维活跃,可以使学生们在学习中得到归属与爱的需求满足,同时快速地激发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运用情景教学法,重新整合教学内容。

根据必需、够用的原则,重新选择《逻辑学》的教学内容,并将所选择的教学内容通过情景故事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从宏观上讲,《逻辑学》整个学期的教学过程都由一个个趣味盎然的情景故事组成;从微观来说,课程的导入、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学习也都是通过一个个情景故事来呈现。情景故事的答案就是要学习的知识。在《逻辑学》第一次课的'课程导入时,教师可以选用这样的情景故事“南宋才子王十朋在游览浙江南部名胜江心寺时,被当地的奇观景色所感染,在江心寺门口写了一幅对联。上联是:雾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下联是: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落。请学生们朗读并解释一下本对联的含义。”通过猜对联引出同一个语词可以表达不同概念的逻辑知识。而在讲授对当关系推理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一个情景:首先教师在讲桌上放四个密闭的纸杯,每个纸杯上都写着一句话。第一个杯子:“所有的杯子中都有水果糖”;第二个杯子:“本杯中有苹果”;第三个杯子:“本杯中没有巧克力”;第四个杯子:“有些杯子中没有水果糖”。然后向学生提问:如果这四句中只有一句真话,那么你能准确猜出哪个杯子中装的什么水果?教师通过这个情景故事,来引导高职学生掌握逻辑方阵这个重点知识。而在给学生布置假言推理作业时,教师则可以利用著名影片《尼罗河上的惨案》创设情景。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们在情景故事中探索,在探索中学习,充分激发了学生们的好奇心,满足了学生们的感情需求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们爱、好奇心、归属感等需求,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了,这固然重要。但是如何将这种激发出的兴趣维持《逻辑学》整个学期的教学过程则更为必要。

二、实现高层次需求来维持学生学习兴趣

1、开阔眼界,精选学期第一堂课内容。

在讲授学期第一堂时,教师不要急于讲解《逻辑学》的具体内容,而是应该对《逻辑学》做一个全面的介绍,以精彩的例子展示逻辑学的广泛作用以及学习逻辑学的意义。在首堂课上,我们可以将这个例子展示给学生:7月21日,牛津大学校长卢卡斯在北京大学讲了这样一段话:“当你上大学的时候,要时刻注意有三个目标要实现,其一是要学会怎样去推理,从而可以顺利地解决你从来没有遇到过的问题;其二是当你做错事情时,你应该怎么去处理;最后就是一定要使你的心灵发生变化,使你的思维方式发生变化。如果上过大学,心灵还没有改变,那么大学就算白上了。”通过这段话里让学生们感受到逻辑学学习对于高职学生的重要性。另外在首堂课上,教师还可以通过精彩的事例让学生们体会到学习《逻辑学》对于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塑造自身理性品格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些介绍,让学生感知到逻辑学学习对学生追求成功、追求幸福的作用,让学生感知到逻辑学习与学生个人成功关系密切,使他们对《逻辑学》课程产生了持续的兴趣。

2、学习成功感的满足是维持学习兴趣的关键。

学习成功感是个体意识到自己在学习上成功地接近、达到或超过自己的抱负水平时,所体验到的满意、喜悦、自豪等积极情感。有研究证明:学习成功感的满足是长时间维持学习兴趣的关键。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持续获得成功感的体验,从而使学生达到乐学、想学。首先要注重教学细节,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尽量降低《逻辑学》推导过程中的繁琐性,并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加以指导。例如在学习项的周延性时,教师可以减少推导过程,让学生记住“fans”这个单词,并通过建立这个单词的四个字母与四种性质判断的主项、谓项周延情况建立一一对应的巧妙联系来记忆项的周延性。这样学生很轻松地就掌握了复杂的项的周延性。第二采用过程性考核模式,给予学生等级奖励。将学生的出勤、作业、笔记、课堂训练等用分数加以量化,按获得的分数给予学生等级的奖励。并将学生在整个学期的综合表现作为期末考试成绩的依据。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出勤、课堂训练等,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获得相应的分数,当分数达到一定的数值就会获得一定的荣誉称号,并且这个荣誉称号与期末成绩挂钩。当学生获得初级成绩,就会获得初等称号。最少分数获得的称号为“逻辑小学生”,与期末对应的成绩为30分。最高成绩获得的称号为“逻辑达人”,与期末对应的成绩为90分。这样通过渐次奖励来巩固学生的学习行为,激发学生产生自我成功感,使他们学习《逻辑学》的兴趣能够保持整个学习过程。

总之,利用低层次需求的满足激发学习兴趣,再通过实现高层次需求来维持学习兴趣,使高职学生在全部的教学过程中都能够充满兴趣地去学习《逻辑学》,同时提高了《逻辑学》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