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备耕宣传报道(专业14篇)

时间:2024-01-05 02:13:16 作者:文轩 汇报体会

新闻报道的质量与新闻从业者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密切相关,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推荐几篇精选新闻报道给大家,希望能够引发大家对当今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讨论。

春耕备耕工作简报

“三带三推”活动开展以来,门源回族自治县采取各项切实有效措施,在资金筹措、农用物资调运、农民科技培训上加大力度,全面抓好备耕春播工作,确保门源县备耕春播工作的顺利进行。

据了解,门源联社今年预计发放备春耕贷款2.5亿元,以解决农户春耕备播生产所用的化肥、籽种、农药农机具等资金需求。截至目前,已发放备春耕生产贷款7975万元,10个乡42个村8050户,其余乡镇的发放工作仍在有序进行。开展以实用技术、现场指导为主的冬季科技培训活动和科普知识宣讲活动,举办各类培训班34期,参加人数4000余人(次),发方各类培训宣传资料1.4万余份;组织调运化肥4800余吨,农膜24余吨,检修联合收割机310台。

为防止农资市场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和随意提价等行为的发生,农牧、工商等部门联合作业,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和农资打假力度,开展农药、化肥、种子等农用物质专项整治活动,并开通“农牧12316公益服务热线”,切实保护了农牧民利益。

春耕备耕工作简报

初春时节,行走湖南省泸溪县兴隆场镇巴斗山下、锡瓦溪畔,农业技术的"土专家"们正在田间地头指导农民开展春耕备耕工作。

今春以来,泸溪认真做好春耕备耕工作,打好春耕生产第一仗,确保粮食丰收。2月初,该县制定了春耕备耕工作方案,明确责任,落实措施,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同时,及时组织技术力量,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指导。

特别是眼下,正是油菜培管的`关键时期,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查看苗情,传授技术,提高科学培管水平,并着力加强天气监测及病虫害防治力度,制定防灾抗灾预案,及早做好应对工作。此外,通过向农资经营户及农户发放《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药管理条例》等资料和举办现场咨询等多种方式,多种渠道提高农户识假辨假能力,自觉抵制假劣农资。并以农资产品标签标示为检查重点,检查农资经营户20多户,检查农资产品3000余件。截至目前,没有发现农资产品质量问题。

据了解,泸溪春播面积31.4万亩,其中水稻种植15.4万亩,玉米种植2.4万亩,薯类1.2万亩,豆类1.2万亩,烟草0.7万亩,果用瓜1.8万亩,花生1.2万亩,蔬菜种植7.5万亩。目前,该县春耕所需的农业生产资料货源充足,市场供应保障有力。

春耕备耕工作简报

虽然天气比较寒冷,庐江县白湖镇吴渡村的许多农户却热情高涨,主动参加镇农机站举办的现场农技推广讲座。

为做好春耕备耕工作,白湖镇早安排早部署,组织农技人员深入各村、组、户了解春耕备耕情况,开展春耕生产组织动员宣传工作,在全镇营造春耕生产浓厚氛围。积极发动返乡过年的'农民工投入到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中,引导农民过节生产两不误。

今年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白湖镇努力打好农业增产增收提质增效第一仗。协调农资储备,做好种子、化肥、农膜等农资的储备调运工作;严格农资市场监管,打击制假售假行为;督促农户做好农用机械维修、春水引蓄等工作,为春耕生产作好充分准备;大力推广水稻轻简化栽培、病虫害统防统治、配方施肥、科学防灾减灾等适用技术,着力提高农业生产科技水平;加快土地流转,扩大荸荠、芡实、花香藕等特色水生蔬菜种植。

截至目前,该镇已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开展田间技术培训、现场服务指导等活动余场次,培训农民800余人次,为农民解决技术难点问题余个,发放各类技术资料3000余份。

春耕备耕工作简报

开春以来,黔东南州各级农业部门紧紧围绕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目标,把加强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工作作为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项重点工作,多举并措迅速掀起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工作热潮。

一是春耕备耕早部署。1月19日,黔东南州委州政府召开了全州农业农村工作会议,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同时召开了全州农业工作会议,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州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并对20xx年全州农业工作进行工作部署,对春耕备耕工作做了安排。2月4日,组织参加全国春管春耕暨种植业结构调整工作视频会议,按照会议精神迅速安排落实全州春耕生产工作。

二是加强春季田间管理。迅速组织干部、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查苗情、查墒情、查病虫情的“三查”活动,区分不同地区、不同苗情、不同墒情、不同地段,有针对性地制定田间管理方案,做好肥水管理,促使苗情转化升级,增强抗病抗灾能力,为全年农业丰收打好基础。

三是全力抓好春播生产。当前全州各级农业部门把春播面积作为做好全年农业生产的关键一环,加大推广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推进春耕生产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节本增效。

四是为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加强和开展农作物生长监测工作。各级农业部门通过实时、定点、动态监测作物生长发育情况,准确掌握农作物生长进程,加强病虫害监测预警,及时发布信息,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生产管理优势,适时开展应急防治。加强与气象、抗旱防汛等部门的联系,推动业务交流和信息沟通,准确把握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趋势,认真做好低温冻害、干旱、洪涝灾害等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减灾工作,及时采取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尽力降低灾害损失。

五是积极培育农村新型经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巩固提高现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组织农民生产,带动农民增收作用,充分利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模式来参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扶持、建立一批具有“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品牌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促进当地优势、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

六是继续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力度。密切关注农资市场价格行情,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整治和执法大检查,严厉查处和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和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加大种子市场监管力度,坚决杜绝假冒伪劣种子流入市场,促进优质农资供应,维护农民权益,打假护优保春耕。

七是进一步加强种子、农药、化肥、柴油等储备、调运工作,保证春耕生产的顺利进行。

截止2月22日,全州共完成犁田22.38万亩,犁土24.43万亩。已春播总面积达到129.94万亩,其中春播蔬菜15.74万亩,其他春播作物9.02万亩,种植马铃薯100.12万亩(包括上年秋冬种的马铃薯面积)。全州化肥储备量9.47万吨,农药储备量352.05吨,农膜储备量703.2吨,杂交水稻种子储备量1116.67吨,杂交玉米种子储备量619.5吨。

春耕备耕工作汇报

县农业农村局始终坚持“懂农业、爱农民、爱农村”初心使命,立足早打算,聚焦“一县一业(特)”和粮食安全,切实抓好今年粮食生产和春耕备耕各项技术服务。

一是主动调研谋划。近日,县农业农村局党委书记、局长王波带领有关同志赴和县考察,立足县域实际,进一步抓好“一县一业(蔬菜)”规划,提升供肥蔬菜质量和产量。

二是及早谋划今年粮食生产。召开专题会议,研讨落实20xx年再生稻生产工作任务,开展再生稻栽培技术、新品种交流培训,力争以再生稻生产为切入点,实现今年粮食生产面积、总产新突破。

三是加强植物检疫工作,通过入户宣传和短信提醒等方式已经服务城区种子批发经营户、种子生产企业10多家,送发文件、植物检疫法律法规、检疫流程等明白纸20多份,发送手机短信30多条次,确保农民用上安全优质水稻良种。

四是认真开展病虫、苗情监测预报。重点调查油菜、小麦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准确开展防治预报,指导农户开展田间综合管理,提升春发苗情基础。

五是序时组织抓好三项服务:一是认真组织开展春季农业种苗检疫工作,二是在3月上旬组织农户开展麦、油杂草春季科学化除,三是在3月中下旬和4月初分别召开油菜菌核病、小麦赤霉病防治现场会,重点打好小麦赤霉病防控攻坚战,确保午季作物丰产丰收。

春耕备耕工作汇报

开春以来,我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掀起春耕生产高潮,为实现稳定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春耕备耕工作我们立足“早”字,做到生产计划早安排,技术推广早部署,增产措施早落实,技术服务早行动,采取多种措施宣传发动,确保春耕开好局,起好步,为全年农业生产计划目标的实现打下基础。现将我镇春耕备耕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按照县下达给我镇xxxx年生产主要指标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分解下达给各村,力争全年播种总面积达x。x万亩,其中粮食播种前面积达x。xx亩,早稻播种达x。x亩,晚稻x。x万亩,水果总产达xx吨,并结合县农业局抓好沃土工程,测土施肥、超级稻示范推广等农业重点项目和粮食增产的措施。

根据农贸市场开放的特点,积极协调各农资经营单位及个体户积极调备春耕生产经营单位及个体户积极调备春耕生产急需的种子、化肥、农药等物资。据统计,已调备各种杂优水稻种子x万斤,花生种子x万斤,化肥xx万斤,春耕生产的种子、肥料等能充分满足我镇需求。同时能配合县农业局执法大队对农贸市场的巡查、管理,确保农民买上放心种子、放心农药、放心化肥。

我镇人多耕地少,青壮劳动力大量转移,目前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多为老人、妇女、熟悉农业的农民较少,针对这一新情况,我们加大农业新技术的培训和示范推广力度,制定粮食生产措施。

抓培训:我镇充分利用农民技术员、农广校学员及村老协会场地,抓科技培训确保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抓良种推广,计划今年杂优种植面积达成x。x万亩以上,占水稻播种面积的xx%以上。

抓良种更新、示范推广金两优x号,岳优xxxx,宜优xxxd宝优xxx等省内外高产优质新组合。

抓超级稻基地建设,在石马村建立xxx亩超级稻示范基地。

抓两薯脱毒技术xxxx亩。

推广病虫鼠草害综合防治技术。

抓测土配方施肥,在石马、东许抓花生测土配方施肥,对比试验。

春播计划:早稻x.x万亩,万亩,万亩,万亩、水果(龙眼等)嫁接xxx亩。春播进度至x月xx日已完成x.x万亩水稻播种任务,身苗长势正常,烂种、死苗现象明显减少。花生已下种xxxx亩,大豆已完成播种x。xx成为,甘蔗种植已下种结束。预计x月下旬未至x月上旬春播可结束,x月中旬起将陆续开展早稻插秧及作物的田管。

xxxx年春收作面积xxxx亩,其中粮食作物xxxx亩(小麦、马铃茹)、蔬菜瓜果xxxx亩、杂粮(甜玉米)xxx亩,目前春收作物正在陆续收成,要求做好后期田管,适时收获,并及时捕捉市场信息。

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春播任务。加强早稻秧田管理,培育适龄壮秧。抢有利天气抓紧春花生的播种。抓春季蔬菜的及时移栽管理。春收作物和水果的及时收获。备足土杂肥。

春耕备耕工作简报

xx年,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要求,宜丰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农机中队以“执法护农”行动为工作重心,加强农业机械领域监管,助推农业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春耕前,组织开展了一期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培训,对农机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操作规程进行了专门培训。

二、组织专业维修人员在春耕备耕期间对全县现有农机进行了一次全面检修,确保安全驾驶、不误农时。

三、严格对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注册登记、驾驶证发放程序,到目前为止共注册登记拖拉机52台、联合收割机53台。

四、组织开展农机安全隐患排查、综合执法行动。深入田间、地头检查纠正各地农机驾驶的不当行为,杜绝无证驾驶、无牌作业、酒后驾驶、违法载人等行为,排查农机32起,纠正违章8起。到各乡镇进行了农机安全宣传,采用多种方式大力宣传了农机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共计发放宣传单300多份,宣传册110多份。

五、组织农机员、农机专社成员、农机手共40人参加了全国农机安全生产法规知识竞赛。

春耕备耕工作简报

3月1日,区委书记滕宏伟率队深入南大街街道、来苏镇等地调研春耕备耕工作。区委副书记刘义全、副区长李xx等一同调研。图为滕宏伟一行在来苏镇水磨滩村实地调研,并与农业生产大户亲切交流。

一年之际在于春,大地回暖备耕忙。3月1日,区委书记滕宏伟率队深入南大街街道、来苏镇等地调研春耕备耕工作。他强调,各镇街及相关部门要周密部署,强化指导,精心服务,不误农时,全面完成各项春耕备耕任务,切实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区委副书记刘义全、副区长李xx等一同调研。

"机械设备有多少台?种子来源于哪些产地?"当天上午,滕宏伟首先来到南大街谭家坝村,实地调研圆桂农机股份合作社备耕情况。在得知合作社采取"农户以地入股、实行保底分红",以机具、技术、资金、农资等入股的方式,共参与社会化服务面积达到3100亩后,滕宏伟对合作社探索种粮新模式的做法表示肯定。他勉励合作社领头人,要拓展农业设施化、标准化、科技化、信息化的新思路,积极探索特色效益农业新路子;要坚持质量与效益并重,保证种子质量安全,推广种植优良品种,推动农产品上档升级。

在来苏镇水磨滩村,田间地头已有农民群众春耕备耕的.忙碌身影。在视察机械化耕整地及水稻育秧的过程中,滕宏伟与农业生产大户亲切交流,详细了解今年农作物种植面积、粮均比重、单位产值和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情况。他勉励在场的农业科技人员,要及时组织科技下乡,加强对春耕生产的技术指导和服务,提高农户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滕宏伟在调研中强调,当前各地陆续进入春耕备耕时节,全区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提前谋划、超前部署,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强业务指导和技术服务,加强农资市场供给和监管力度,高标准、高质量地做好春耕备耕各项工作。要按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加快农业产业链条延伸壮大,大力引进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积极探索"互联网+农业"等模式,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产业提质提效。各镇街要坚持两眼向下,以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目标,全力做好春耕备耕各项服务,促进更多农民增收致富。

据了解,今年来,我区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坚持科技引领,及早谋划春耕生产。全区将新增农业耕整机、插秧机、收割机和烘干机等120台套、新建农机标准化库棚8个,狠抓全程农机化生产、规模化种植、优质粮油商品基地建设等重大工程,提高综合农机化率和社会化服务能力与水平,以工业理念谋划现代粮油生产。20xx年全区培植农机社会化服务主体(组织)将达到40个、培植粮油规模种植大户预计将突破270个、农机专业从业人员近20xx人。

春耕备耕情况汇报

我行21家分支机构情系“三农”,认真落实“需求早调查、授信早核定、资金早筹措、计划早安排、贷款早投放”等措施,在尽力满足农民春耕生产资金需求的基础上,实现了支农范围、对象、广度等多方面突破。截止6月末,共发放支持春耕备耕贷款10,459万元,受益农户达39,400户,其中:支持农户购买农机具1,491台、种子777吨、化肥10,218吨、农膜87吨、农药31吨,确保了全市93.11万亩的耕地能在适耕天气顺利实现耕种。

(一)及早组织春耕生产资金需求调查。尽管由于今年开春初期气温偏低,春耕时间相对延后,但我行“早布置、早介入、早调查”,于1月4日下发了《关于全面做好春耕备耕信贷服务的通知》,要求各分支机构做到“三清”,即对全市农户信贷需求情况清、农户贷款用途清和农户致富项目进展情况清。为全面摸清全市农户备耕贷款的需求情况,各分支机构组织信贷员广泛深入到村组、农户家中,调查了解农民致富计划和资金需求情况。经调查,市春耕备耕所需资金数额为40,370万元,农民自筹金额为25,425万元,需求农商行贷款额15,125万元,其中:种子贷款需求额5,150万元,化肥贷款需求额7,650万元,农药贷款需求额150万元,农膜贷款需求额325万元,农机贷款需求额1,650万元,其它贷款需求额200万元。

(二)认真核定春耕备耕对象授信额度。在核定支持春耕备耕对象授信上,各分支机构对前期统计出的有效信贷资金需求对象进行核实走访和调查,邀请相关村、组干部对各户春耕信贷资金需求情况进行核实,对拟授信户数进行核定,经整理分析拟授信户数为42,000户,总金额15,125万元,其中:授信1万元以下的占72.3%,1至3万元的占22.6%,3万元上的占5.1%。

(三)及时安排春耕备耕信贷资金投放计划。在支持春耕备耕信贷资投放上,辖内各农合机构始终秉承立足“三农”、服务“三农”的经营理念,优先确保“三农”的信贷投入。我行多方筹集资金,明确抗旱生产资金优先支持,种植业、农业生产资金优先发放,农业生产项目资金优先安排,特色农业项目资金优先满足,为春耕备耕安排出专项信贷资金16,000万元,同比增长6.7%,保障了春耕备耕的资金需求。

(四)不断改进支农服务举措。我行根据调查掌握的情况制定出了具体的、适时的信贷服务方案,保证信贷资金早投放,农户早受益。为确保信贷资金的有效利用,我行要求信贷人员实行跟踪式服务,实现了信贷资金发放和农用物资下摆的有效对接,发挥了不误农时保春耕的助推器作用。针对农户缺少有效的抵押或质押物的实际情况,我行坚持“农事特办”原则,优先满足农户贷款需求,通过小额信用及农户联保等方式,切实解决了农民贷款“担保难”问题。

(五)强化春耕备耕贷款信贷风险防范。辖内21家分支机构在春耕备耕信贷资金发放给农户后,通过电话询问、实地回访等方式对农户实施有效的动态追踪,了解农户庄稼生产情况,对庄稼生长不好或遇到病虫害等情况及时协助联系有关农业技术部门,将庄稼生长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程度,不仅为农户实现增产增收同时也为信贷资产质量的提高提供了保障。

信贷服务春耕备耕是农商行支农服务的应尽职责,也是一项特色服务工作。但由于受支持对象选择难、信贷风险控制难等客观条件制约,农商行信贷服务春耕备耕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支农效果的彰显。

综上所述,我行将牢固树立服务“三农”的观念,以市场主体为导向,打造“贵宾式”特别服务;以支持发展为重点,实施“一站式”送暖服务;以树立形象为目标,推行“阳光型”贴心服务,为信贷服务春耕备耕工作再上新台阶而努力。

春耕备耕心得体会

春耕备耕是农民朋友最为重要的一项农事活动,它标志着一个新的农业生产周期的开始。在这个阶段,农民需要精心准备,并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确保农作物的顺利种植和丰收。我也有幸参与了今年的春耕备耕工作,并从中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心得。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将与大家分享我在春耕备耕过程中的体会和感悟。

第二段: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提高生产效率。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农业生产也开始运用一些新的科技手段,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劳动强度。在今年的春耕备耕中,我使用了一种新型的土地平整机,它可以通过传感器对土地进行测量,然后自动调节,确保土地平整度到达最佳状态。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我整地的速度,还减轻了我长时间驾车时的疲劳感。此外,我还买了一台精准播种机,它可以根据作物需求自动控制播种量和深度,确保种子的均匀分布和良好的生长环境。这些科技手段的运用,让我在春耕备耕中事半功倍,也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第三段:科学施肥,增强土壤肥力。

作为农民,既要注重土壤的有机肥养分补充,又要关注农药使用量的合理控制。在今年的春耕备耕中,我根据土壤的肥力情况,进行了科学施肥。首先,我利用有机废弃物和农作物秸秆堆肥,制成有机肥料,保证了土壤的肥力。其次,我进行了土壤测试,掌握了土壤的氮、磷、钾等养分含量,根据测试结果进行精准施肥。最后,我注重调节土壤的酸碱性,通过添加石灰来中和酸性土壤,从而创造一个适合农作物生长的环境。这样一来,不仅改善了土地质量,还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第四段:合理选择农作物,降低风险。

在春耕备耕过程中,农民需要根据气候条件和土地状况,合理选择农作物,降低种植风险。今年,我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了一种对干旱和盐碱地耐受性较强的作物进行种植。同时,我还选择了多种作物进行轮作,以减少连作障碍和病虫害的发生。此外,我还注意选择抗性好、品质高的品种,提高农作物的耐病虫害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这些选择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第五段:总结与展望。

通过今年春耕备耕的实践,我深刻认识到,在农业生产中科技的运用至关重要。合理利用科技手段,能够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同时,科学施肥和合理选择农作物,能够降低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风险,提高产量和质量。当然,春耕备耕只是农业生产的一个环节,我相信,只要我们保持学习的态度,注重科学技术的应用,不断总结经验,我们的农业生产一定会迎来更好的发展和充满希望的未来。

春耕备耕调查报告

为及时掌握今年春耕备耕工作进展情况,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县农业局安排技术人员就20xx年春耕备耕情况开展专项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通过对农资市场价格调查来看,总体价格与上年同期基本保持平稳,进口化肥价格有所上涨,增幅约为5%。

1.种子:常规早稻、杂交早稻同上年同期持平,分别在5—10元/kg、30~36元/kg之间,杂交中稻价格在50—60元/kg。

2.化肥:今年化肥价格总体基本保持平稳趋势,46%尿素市场价为1800-20xx元/吨,45%复合肥市场价为4000-5000元/吨,进口复合肥市场价为5200-5600元/吨。

据调查,全县较大的农资经销商在农历年前已着手调运化肥、种子、农药、农膜等农资,已基本备足,所有农资储备较充足;乡、镇的农资零售商仓储不及经销商充沛,部分乡镇的农资零售商储备比上年下降约20%,但总体上不存在农资短缺问题。据调查估算,县每年春耕生产化肥总需求量约4.5万余吨,目前全县化肥储备总量约3.6万吨,各农资经销商备货基本充足;目前早稻种子储备300余吨左右,农药储备900余吨、农膜200吨左右,能满足春耕需求。

根据调查主要有以下六盼:一盼:信息要准确。现在农业生产要与市场接轨,而多数农民对市场信息需求掌握不准,往往造成农业生产增产不增收的结局。因此,农民群众急需有关部门经常及时向他们发布提供有关生产、销售信息,使他们及早知道今年种什么市场前景好,及时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二盼:水利设施快改善。尽管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各地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有了一定的改善。但由于点多面广,许多山区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还是十分薄弱,希望水利部门能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彻底改变群众靠天吃饭的状况。三盼:农业科技下乡来。农业科技是确保农业增产的“助推器”,而在广大农村,农民素质偏低,科技水平还有待提高。同时,结构调整后,种植新的农作物需要新的栽培技术,这就需要我们的科技工作者经常下乡来帮助与指导农民种好田。四盼:农业贷款早发放。近几年来,农产品价格偏低,农村中缺钱购置春耕物资的人还有不少,农民希望农行、信用社等各级金融部门能以服务“三农”为己任,及时发放助农贷款,帮助缺钱的农户做好春耕备耕工作。五盼:农资市场要整顿。由于利益的驱使,少数销售种子、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的个体户,不时用一些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希望工商、质监等相关部门能加大农资打假力度,让一切假种子、假化肥、假农药无藏身之所。六盼:订单农业进村来。农产品卖难问题一直是困扰当前农民增收的一大难题,因此希望各级政府部门能多多帮助农民找农业订单,走“订单农业”的发展路子,即让农民有一个好收成,更让他们有一个好收入。

4、县春耕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

目前,春耕备耕正全面展开。据调查,春耕备耕存在农资价格过高、劳动力短缺、流动资金不足等三个突出问题。农资价格虽比去年基本持平,但因近几年农资价格涨幅较大,一直持续高价位运行,致使农民种粮比较效益下降,挫伤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今年春节过后,农村劳动力外流呈大幅上涨之势,一家一户青壮劳力全部外出,留下的都是“六一”、“三八”、“九九”人群。显然单靠儿童、妇女和老年人开展春耕备耕面临诸多困难,部分边远田会存在撂荒弃耕现象。目前由于信贷政策趋紧,农民贷款难度较大,导致其购买力有限,农资入户率明显偏低;即便能贷到款,单笔贷款金额也比较少,满足不了农民春耕备耕所需。

5、县确保春耕农资供应和整顿农资市场秩序情况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整顿农资市场秩序情况

20xx年11月以来,县农业执法大队根据省、市文件要求,坚持“标本兼治、打防结合”的原则,加强农资流通和使用等环节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和非法经营、使用禁用农业投入品的行为,促进了农资市场秩序持续好转,维护了农民合法权益,保障了全县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生产安全,对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截止2月15日止,我农业执法大队共出动执法人员72人次,检查市场23次,发放宣传资料230份,成功调解农资使用纠纷4起。

1、加强法制宣传和农资市场例行检查,营造浓郁打假氛围。截止2月15日止,我农业执法大队发放农资合法经营、真假农资识别、告农民书等宣传资料230份到农资经营户和广大农户手中,同时加强了对农资市场定期和不定期的例行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72人次,检查市场23次。通过宣传活动和检查行动相结合,营造了我县浓郁的农资打假氛围。

2、严格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种子法》,大力打击侵权和假劣种子。加强对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农资行为的打击力度。

3、围绕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大了对农资的打假力度。为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民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需求,加大了对我县种子、农药、肥料等农业生产资料的打假力度,向全县公布了对制售假冒农资和经营、使用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和磷胺等五种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举报电话,让整个社会都参与到农资打假的行列当中,实现全民打假,切实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4、加强对农资市场的日常监督检查。我们坚持以市场例行检查为主,以抽样送检手段有针对性的抽样送检,强化对农资市场的监督检查。入冬以来,已送检肥料样品2个,农药5个,种子6个,合格率达100%,以科学的手段,严谨的作风,加强对农资市场的监督检查。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1、农业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操作性不强。一是现有的农药法律法规对农药管理严重存在缺陷。现有的《农药管理条例》和《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对农药管理没有处罚的法律依据,管理只存在于口头和文件上,无法较真,无法对非法经营农药单位进行有效处理,不利于农药监管工作的长期开展;二是肥料的监管,农业局凭借的只是一个《肥料登记管理办法》来执法,假肥料、劣质肥料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碰到因肥料引发的纠纷也很难依据《肥料登记管理办法》给予处理,对此,老百姓有很大的意见,总认为农业局偏袒经销商。

2、农资经营者的素质参差不齐,都无植保专业技术职称,也缺少专业培训。象村级店基本上是一些种植大户进货回来自己边用边卖。

3、监管经费缺乏、执法装备差。执法经费严重不足,执法装备差,执法手段还比较落后,使得执法工作顺利开展存在一定的难度。

4、销售农药的季节性和时效性强,给监督管理工作及农民购买农药上带来诸多不便。

5、农药质量使用纠纷事故的处理缺少法律依据,我县无农药药害事故鉴定资质机构,遇有重大药害事件,很难处理。

1、尽早落实粮食面积。今年计划全县春播总面积41.6万亩,比去年增加0.5万亩,增长1.2%。其中春播粮食27.4万亩(早稻14.9万亩,中稻3.4万亩,春玉米4.8万亩,豆类1.6万亩,薯类2.7万亩),春播蔬菜9.1万亩,烤烟2.7万亩,春播油料作物2万亩,其他0.4万亩。

2、扎实开展技术培训服务。根据中央1号文件精神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采取各种灵活多样的方法,狠抓技术推广和农民培训工作。重点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水稻“旱育保姆”拌种育秧、水稻集中育秧、水稻软盘轻简抛秧、玉米适度密植、一穴单株等节本增效技术,加大对优良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有力促进全县春耕生产的顺利进行。

3、大力开展粮食高产创建。在上江圩镇创办一个万亩双季稻高产示范片。各乡镇都落实了一个连片1000亩以上的双季稻高产示范片,并安排专人抓办点办示范建设和服务。

4、尽早谋划集中育秧。以提升水稻育秧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促进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发展为目标,以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专业合作社、育插秧大户等为专业化集中育秧主体,按照“政府推动、市场带动、补助促动”运行机制,转变水稻生产及服务方式,完善集中育秧设施设备,扩大和提升水稻机插秧、抛秧专业化集中育秧规模与社会化服务水平,促进水稻生产专业化、规模化、机械化发展。

5、足额准备农业生产物资。去冬今春我县化肥储备总量约3.6万吨,各农资经销商备货基本充足;目前早稻种子储备300余吨左右,农药储备900余吨、农膜200吨左右,能满足春耕需求,能够保证农业生产的供应。

6、狠抓农资打假。一是加大涉农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法律意识。二是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严把农资进货关。三是重点抓好国家明令禁用高毒农药的检查工作,对全县各农资经营点开展不定期的拉网式检查,从根本上杜绝高毒禁用农药的流通使用。四是开展扶优活动,推进诚信经营。

春耕备耕工作简报

永州市农委3月8日消息称,今年永州市春耕备耕工作有序展开,呈现出“早、实、细”三个特点。

今年永州市粮食作物播种计划面积844万亩,其中早稻313.03万亩,较去年增加0.13万亩,计划秧田面积16.88万亩,较去年同期减少0.37万亩,当前已翻耕4.66万亩,较去年同期增加0.35万亩;中稻和一季晚稻31.2万亩,与去年持平。农资库存充足,价格略涨。

当前全市种子库存或已购数量约4064吨,软盘1417.5万个,地膜1913.5吨,尿素3.395万吨,复合肥3.71万吨,钾肥1.305万吨,磷肥3.48万吨,硼肥和碳酸氢铵等其它肥料1.146万吨。

永州市农委建议,相关部门要充分抢抓近段时期的晴好有利天气,及时下乡指导农户开展油菜、蔬菜、绿肥等大田农作物和果、茶等经济作物的培管工作;要加强对农用生产资料市场秩序的.整顿,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种子、化肥、农药及哄抬物价等违法犯罪行为,坚决查处各类坑农害农案件;要加大资金筹措、农资储备调度和科技培训力度,特别是加大困难群众和农业企业、种粮大户、种粮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资金扶持力度,确保春耕生产资金需要。

春耕备耕信息简报

节气不等人,春日胜黄金。连日来,吉林市龙潭区江北乡棋盘村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抢抓农时做好春耕备耕工作。广袤田野里,随处可见村民忙碌的身影。

4月17日上午,在棋盘村的农机具仓库内,几名机修人员正在对两台免耕机进行最后检修。“4月15日我们已完成了1000亩水田育苗工作,再有不到一周的时间,就要启动旱田播种,目前准备工作已经就绪。”棋盘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冯利伟说,该村有种植基地数千公顷,受疫情影响,今年春耕备耕时遇到一些新挑战,但并没有打乱生产节奏,现在正进行旱田整地。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该村坚持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带来的影响。说起疫情防控和春耕两不误的秘诀,冯利伟说,一是村里早做打算,疫情之初,就通过网上订购了玉米和黄豆种子。疫情一缓解,种子陆续到位。二是对村民采取“点对点”闭环管理,确保了全村成为“无疫乡村”,为春耕生产提供了人力保障。三是采用机械化耕作,大大减轻了村民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力。

与往年不同的是,疫情下的'棋盘村,农民们在劳作时都戴着口罩,保持着安全距离,做到防疫耕种两不误。

在棋盘村的蔬菜大棚内,菠菜、芹菜、苦苣等蔬菜长势喜人,生机盎然。全员复耕复产,蔬菜的产量逐渐增加。截至目前,该生态园已为吉林市供应6000斤蔬菜。

吉林市疫情防控实现社会面清零后,生产秩序有序恢复。

“多亏政府开辟农资运输‘绿色通道,一批化肥原材料及时运抵,保障我们的化肥生产线正常生产,满足全村春耕用肥。”棋盘村化肥生产线负责人何巍说,包括化肥、种子在内的农资目前到位八成多,对春耕生产是有力保障,大家心里有底了。

从4月13日起,棋盘村10万吨秸秆发酵饲料厂厂区传出机器轰鸣声。其他工厂从4月8日开始复工复产,生产均井然有序。

文档为doc格式。

春耕备耕调查报告

为及时掌握今年春耕备耕工作进展情况,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县农业局安排技术人员就2016年春耕备耕情况开展专项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通过对农资市场价格调查来看,总体价格与上年同期基本保持平稳,进口化肥价格有所上涨,增幅约为5%。

1.种子:常规早稻、杂交早稻同上年同期持平,分别在510元/kg、30~36元/kg之间,杂交中稻价格在5060元/kg。

2.化肥:今年化肥价格总体基本保持平稳趋势,46%尿素市场价为1800-2000元/吨,45%复合肥市场价为4000-5000元/吨,进口复合肥市场价为5200-5600元/吨。

据调查,全县较大的农资经销商在农历年前已着手调运化肥、种子、农药、农膜等农资,已基本备足,所有农资储备较充足;乡、镇的农资零售商仓储不及经销商充沛,部分乡镇的农资零售商储备比上年下降约20%,但总体上不存在农资短缺问题。据调查估算,县每年春耕生产化肥总需求量约4.5万余吨,目前全县化肥储备总量约3.6万吨,各农资经销商备货基本充足;目前早稻种子储备300余吨左右,农药储备900余吨、农膜200吨左右,能满足春耕需求。

根据调查主要有以下六盼:

一盼:信息要准确。现在农业生产要与市场接轨,而多数农民对市场信息需求掌握不准,往往造成农业生产增产不增收的结局。因此,农民群众急需有关部门经常及时向他们发布提供有关生产、销售信息,使他们及早知道今年种什么市场前景好,及时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订单农业。

二盼:水利设施快改善。尽管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各地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有了一定的改善。但由于点多面广,许多山区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还是十分薄弱,希望水利部门能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彻底改变群众靠天吃饭的状况。

三盼:农业科技下乡来。农业科技是确保农业增产的助推器,而在广大农村,农民素质偏低,科技水平还有待提高。同时,结构调整后,种植新的农作物需要新的栽培技术,这就需要我们的科技工作者经常下乡来帮助与指导农民种好田。

四盼:农业贷款早发放。近几年来,农产品价格偏低,农村中缺钱购置春耕物资的人还有不少,农民希望农行、信用社等各级金融部门能以服务三农为己任,及时发放助农贷款,帮助缺钱的农户做好春耕备耕工作。

五盼:农资市场要整顿。由于利益的驱使,少数销售种子、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的个体户,不时用一些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希望工商、质监等相关部门能加大农资打假力度,让一切假种子、假化肥、假农药无藏身之所。

六盼:订单农业进村来。农产品卖难问题一直是困扰当前农民增收的一大难题,因此希望各级政府部门能多多帮助农民找农业订单,走订单农业的发展路子,即让农民有一个好收成,更让他们有一个好收入。

4、县春耕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

目前,春耕备耕正全面展开。据调查,春耕备耕存在农资价格过高、劳动力短缺、流动资金不足等三个突出问题。农资价格虽比去年基本持平,但因近几年农资价格涨幅较大,一直持续高价位运行,致使农民种粮比较效益下降,挫伤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今年春节过后,农村劳动力外流呈大幅上涨之势,一家一户青壮劳力全部外出,留下的都是六一、三八、九九人群。显然单靠儿童、妇女和老年人开展春耕备耕面临诸多困难,部分边远田会存在撂荒弃耕现象。目前由于信贷政策趋紧,农民贷款难度较大,导致其购买力有限,农资入户率明显偏低;即便能贷到款,单笔贷款金额也比较少,满足不了农民春耕备耕所需。

5、县确保春耕农资供应和整顿农资市场秩序情况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整顿农资市场秩序情况。

20xx年11月以来,县农业执法大队根据省、市文件要求,坚持标本兼治、打防结合的原则,加强农资流通和使用等环节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和非法经营、使用禁用农业投入品的行为,促进了农资市场秩序持续好转,维护了农民合法权益,保障了全县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生产安全,对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截止2月15日止,我农业执法大队共出动执法人员72人次,检查市场23次,发放宣传资料230份,成功调解农资使用纠纷4起。

1、加强法制宣传和农资市场例行检查,营造浓郁打假氛围。截止2月15日止,我农业执法大队发放农资合法经营、真假农资识别、告农民书等宣传资料230份到农资经营户和广大农户手中,同时加强了对农资市场定期和不定期的例行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72人次,检查市场23次。通过宣传活动和检查行动相结合,营造了我县浓郁的农资打假氛围。

2、严格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种子法》,大力打击侵权和假劣种子。加强对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农资行为的打击力度。

3、围绕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大了对农资的打假力度。为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民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需求,加大了对我县种子、农药、肥料等农业生产资料的打假力度,向全县公布了对制售假冒农资和经营、使用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和磷胺等五种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举报电话,让整个社会都参与到农资打假的行列当中,实现全民打假,切实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4、加强对农资市场的日常监督检查。我们坚持以市场例行检查为主,以抽样送检手段有针对性的抽样送检,强化对农资市场的监督检查。入冬以来,已送检肥料样品2个,农药5个,种子6个,合格率达100%,以科学的'手段,严谨的作风,加强对农资市场的监督检查。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1、农业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操作性不强。一是现有的农药法律法规对农药管理严重存在缺陷。现有的《农药管理条例》和《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对农药管理没有处罚的法律依据,管理只存在于口头和文件上,无法较真,无法对非法经营农药单位进行有效处理,不利于农药监管工作的长期开展;二是肥料的监管,农业局凭借的只是一个《肥料登记管理办法》来执法,假肥料、劣质肥料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碰到因肥料引发的纠纷也很难依据《肥料登记管理办法》给予处理,对此,老百姓有很大的意见,总认为农业局偏袒经销商。

2、农资经营者的素质参差不齐,都无植保专业技术职称,也缺少专业培训。象村级店基本上是一些种植大户进货回来自己边用边卖。

3、监管经费缺乏、执法装备差。执法经费严重不足,执法装备差,执法手段还比较落后,使得执法工作顺利开展存在一定的难度。

4、销售农药的季节性和时效性强,给监督管理工作及农民购买农药上带来诸多不便。

5、农药质量使用纠纷事故的处理缺少法律依据,我县无农药药害事故鉴定资质机构,遇有重大药害事件,很难处理。

1、尽早落实粮食面积。今年计划全县春播总面积41.6万亩,比去年增加0.5万亩,增长1.2%。其中春播粮食27.4万亩(早稻14.9万亩,中稻3.4万亩,春玉米4.8万亩,豆类1.6万亩,薯类2.7万亩),春播蔬菜9.1万亩,烤烟2.7万亩,春播油料作物2万亩,其他0.4万亩。

2、扎实开展技术培训服务。根据中央1号文件精神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采取各种灵活多样的方法,狠抓技术推广和农民培训工作。重点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水稻旱育保姆拌种育秧、水稻集中育秧、水稻软盘轻简抛秧、玉米适度密植、一穴单株等节本增效技术,加大对优良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有力促进全县春耕生产的顺利进行。

3、大力开展粮食高产创建。在上江圩镇创办一个万亩双季稻高产示范片。各乡镇都落实了一个连片1000亩以上的双季稻高产示范片,并安排专人抓办点办示范建设和服务。

4、尽早谋划集中育秧。以提升水稻育秧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促进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发展为目标,以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专业合作社、育插秧大户等为专业化集中育秧主体,按照政府推动、市场带动、补助促动运行机制,转变水稻生产及服务方式,完善集中育秧设施设备,扩大和提升水稻机插秧、抛秧专业化集中育秧规模与社会化服务水平,促进水稻生产专业化、规模化、机械化发展。

5、足额准备农业生产物资。去冬今春我县化肥储备总量约3.6万吨,各农资经销商备货基本充足;目前早稻种子储备300余吨左右,农药储备900余吨、农膜200吨左右,能满足春耕需求,能够保证农业生产的供应。

6、狠抓农资打假。一是加大涉农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法律意识。二是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严把农资进货关。三是重点抓好国家明令禁用高毒农药的检查工作,对全县各农资经营点开展不定期的拉网式检查,从根本上杜绝高毒禁用农药的流通使用。四是开展扶优活动,推进诚信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