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道经营排查整治工作报告 开展防汛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报告

时间:2023-08-02 16:40:38 作者:韩ll 工作报告

报告材料主要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其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在语言运用上要突出陈述性,把事情交代清楚,充分显示内容的真实和材料的客观。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报告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占道经营排查整治工作报告 开展防汛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报告篇一

根据校安办相关防汛、防溺水文件和通知精神,立足实际,我校将预防学生溺水,加强汛期安全教育、本月安全月活动主题,开展了全校性教育活动,学校对校内设施、建筑及周边环境进行细致排查,消除隐患,确保了校园教育教学的稳定。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组织村小负责人、班主任召开安全会议,对当前学校安全工作特别是预防学生溺水及汛期安全等教育作了具体部署和要求。

7、做好后勤保障,广大师生捐助防汛编织袋百余条;备用铁锹等工具,与村部密切联系。

占道经营排查整治工作报告 开展防汛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报告篇二

按照“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逐级落实防汛抗洪责任制,及时完善了《防汛应急预案》,切实贯彻落实“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防汛方针,成立了防汛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防汛抢险应急小分队,制定了全天值班制度,形成了防汛网络,为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做好准备,扎扎实实做好防汛抗洪工作。

根据下发的防汛文件要求,结合公司实际,组织人员深入各项目进行汛前检查,排除安全隐患,主要检查防洪物资储备、设备设施、预警预报、值班制度及其他安全隐患,切实做到排查不留死角、整治不留后患。同时要求各项目根据检查结果全力做好防汛救险的各项准备工作,按应急预案抓好防汛演练、物资储备、预案修编等工作的落实,维保公司维修队全天待命,以防汛期机动调度,确保防汛工作有效开展。

为做好公司防汛抗洪工作,值班人员必须实行24小时值班制,值班人员不得请他人代班和顶班,如有特殊情况,须经分管领导同意,并向接班人员交待清楚方能离岗。值班人员做好值班记录表,值班人员必须严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岗或脱岗,造成的后果或其他损失,视情节轻重,追究责任。

1、个别水泵因配备时间长、维护不及时等不能正常启动。结合区域实际,整修或合理配备,以满足汛期排水工作的需要。

2、督查手段单一,不能有效提高防汛工作效能。绩效部丰富督查方式方法,制定科学的督查方案,加大督查频次,靠前解决防汛工作中的相关问题。

占道经营排查整治工作报告 开展防汛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报告篇三

一是每周职工会上乡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认真总结上周旅游防汛减灾工作情况,并及时提出弥补不足解决办法。二是结合每月28日召开防汛暨地质灾害防治监测人员工作会,积极落实村书记、村长为第一责任人,具体工作人员为直接责任人,村监测人员为主要监测责任,为旅游安全工作做好防备。三是进一步完善值班制度,落实值班人员,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乡建立抽查清单,随机抽查各监测人员到岗情况,遇雷电雨天气逐一通知各监测人员做好监测工作,发现汛情及时处理,并按规定做好汛情信息上报工作。

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防汛宣传教育和应急演练活动。一是大力宣传山洪灾害预防、排行自救、施救、撤离方向等知识,提高群众安全防汛、科学度防汛等认识和能力,努力营造了“人人防汛,家家平安,时时防汛,国泰民安”的良好xxxx氛围;二是各村陆续开展地灾演练活动,强化应急能力。

一是安排各联村人员下村指导旅游道路交通、旅游水利工程、旅游地灾点等安全生产工作开展情况,宣传防汛减灾相关知识,指导汛期防汛工作。二是全面检查落实了26个地质灾害点监测、立牌到位,5个雨量监测站设备完好;三是对特殊人群和有智障的人员进行劝解撤离摸排。

落实乡武装部储备防汛应急物资:一是建立应急抢险队伍1支86人,二是储备抢险物资为麻袋47根、锄头10把、照明手电筒20把、钢盔20个、胶鞋40双、喊话器4部;三是储备应急物资为方便面2件矿泉水20件、棉被60床、单兵帐篷20顶、救生圈20套等。

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安全工作宣传力度,继续开展地质灾害点巡查和督查,工作总结对辖区内旅游涉安领域行业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全面检查。

占道经营排查整治工作报告 开展防汛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报告篇四

城市环境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反映着城市的形象。然而,在我们身边总会出现一些小商小贩占道经营,严重影响城市的卫生、交通等,社会整洁、文明风气也因此受到影响。所以需要加大对占道经营的整治,以下是关于城管整治占道经营简报,欢迎阅读!

为有效治理店外经营和非法占道经营,缓解早高峰交通拥堵压力,区城管局执法大队加大执法力度,对重点区域、乱点区域经营进行了集中治理。

一是“早告知”,工作人员通过发放《致辖区居民和商户的一封信》,并采用执法车辆流动宣传相结合的方式,使广大市民和商户深入了解城市管理法规政策和市容环境管理标准要求,获得群众的支持理解与积极配合。

二是“勤管理”,采取全天候不间断巡查、无缝隙监管,变被动查处为主动规范管理。同时采取专人定点巡查与执法车辆流动巡查相结合的模式,让店外经营、占道经营等各类违规行为无机可乘、无处遁形。

三是“抓重点”,通过划定重点区域、一般区域,使城区执法工作目标明确,稳步推进,逐步扩大工作成效。

四是“防反弹”,实施错时执法、联合执法、日常巡查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强化综合治理长效管控,有效遏制店外经营、占道经营等违规行为反弹回潮。

10月9日,市城管执法人员在南北大街、大西街等市区重点街道对占道经营商户进行清理整治。

在油坊巷口,来往的车辆、行人接连不断,加之不少商户出店经营、流动摊点占道经营、市场周边乱摆乱停乱放现象严重,道路交通经常出现堵塞情况。城管执法人员对多家占道经营的水果摊贩进行耐心的劝说清理,并督促清扫队伍做好清扫保洁工作,确保生活垃圾及时清运。

在光武路一桥北万象城旁的人行道上,以前经常停满了摩托车、自行车,行人根本无法通行。自从市城管局对这里进行清理整治后,现在这里没有任何车辆乱停放,非机动车道干净整洁。

市城管执法人员还加强日常巡查,对重要路段进行定人定岗,规范流动摊点、店外经营等乱象。同时,按照省级卫生城市标准重点,针对我市目前城市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重点、难点问题,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进行彻底整治,营造干净整洁有序的环境。

占道经营排查整治工作报告 开展防汛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报告篇五

1.场所内部吊顶、墙面、地面、隔断应当采用不燃或难燃材

料,严禁在墙面和房顶上大量悬挂粘贴可燃易燃装饰物。

2.场所夹层的承重构件、楼板和楼梯必须为不燃材料。

3.在建筑1层搭建的夹层,必须在夹层外墙上设置可供人员应急疏散的窗口;在建筑2层以上搭建的夹层应至少设置2个与场所内其它部位或室外直接连通的疏散楼梯、出口。

(二)“三合一”整治要求

1.场所与人员住宿场所之间应当使用砖墙、防火门进行防火分隔。

2.场所内确须安排值守人员住宿的,值守人员不超过1人,住宿地点应当靠近场所的疏散出口。

3.严禁使用易燃可燃彩钢板搭建人员住宿房间。

(三)消防设施器材配置要求

1.每个场所应配备不少于2具4kg手提式abc干粉灭火器或等同效能的水基型灭火器。面积超过75㎡的按照75㎡/每具的标准配备4kg以上手提式abc干粉灭火器或等同效能的水基型灭火器。

2.餐饮场所应在炉灶附近配备1块灭火毯。

3.按规定应设置自动报警、灭火系统的场所须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并保持设施完好有效。

(四)用火安全整治要求

1.设有厨房或使用明火房间的,厨房和使用明火房间的隔墙应当采用不燃材料。

2.餐饮等需要烹饪加工的场所,不得超量储存液化石油气、生物柴油、酒精等燃料。

(五)用电安全要求

1.严禁在配电盘下堆放可燃物品。

2.严禁私拉乱接电气线路、不按使用说明违章使用电器。

3.严禁使用假冒伪劣插线板、电热器等电器产品。

4.严禁电动车在场所内充电。

(六)人员消防安全能力要求

1.场所应每年开展不少于1次消防安全培训。

2.新聘用上岗人员应开展岗前消防安全培训,确保经营者和员工掌握消防安全“一懂三会”(即:懂本场所火灾危险,会报警、会灭火、会逃生)。

3.餐饮场所的经营者和员工应当掌握油锅着火和液化石油气、天然气泄漏的正确处置方法。

各地对场所夹层、“三合一”等隐患问题的整治,可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制定整治标准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