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语文人教版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设计(精选16篇)

时间:2023-10-14 08:28:32 作者:笔舞 文秘知识 2023年小学语文人教版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设计(精选16篇)

在大班阶段,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开始多样化,大班教案应当注重培养幼儿的探索、创造和合作能力。高一教案是指高中一年级的课程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它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依据和指导。针对高一教案的编写,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的实际需求。以下是一些优秀的高一教案范文,供教师参考和借鉴。

小学语文人教版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两个字。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3、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教学重点:

1、会认9个生字,会写两个字。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感悟,启发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生活、关爱环境。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都看了《神笔马良》的故事,你知道马良用他的神笔为谁画了些什么?

2、马良用他的神笔为老百姓做了许许多多的好事,有个小朋友也梦想着有这样一支神笔,并且写了一首诗歌《假如》,齐读课题《假如》。我们来听听她想用这支笔画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指导写字

1、师范读,学生倾听字词的读音。

2、请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直到把它读通读顺为止。

3、指导写字。

(1)出示课件规范写字。生观察说怎样书写。

(2)小组交流。

师: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哪个字容易写错?哪个字不容易写好?

(3)指导书写。重点提示:

哭:两个“口”大小要适中,不要漏写最后一笔“点”。

双:左边的“又”写得稍窄些,捺变点。

食:上面的“人”写得舒展些,最后一笔是点。

操:右上方的三个口要写得扁而小,不要超过横中线。

场:右半边不容易写好,加强范写指导。

(4)书空笔顺。

(5)在书上临写强调写字姿势,写好后在本子上再写一个。师巡视指导。

(6)老师把刚才我们记住的生字放在词语里,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三、再读课文

1、这些词多是课文里的词,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并标出这首诗歌有多少个小节。

2、请学生说说这首诗歌有多少个小节。

3、下面我要请四位同学来读读这首诗歌,请同学们给他们提出读的要求:读准字,读通顺,读出标点的停顿。

4、请读的同学给听的同学提出听的要求。

5、生评价读,师指导读。

6、指导读出诗歌的节奏,并指导画出节奏。

(1)我们读诗歌除了要读出同学提出的读课文的要求,还应该读出诗歌的音乐美和节奏感。下面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画出节奏,细指导第一小节,后面的由老师读学生边听边画。

(2)出示幻灯片,学生对照读一读,检查自己画的老师的是否一样。

(3)全班齐读诗歌。想想前面三个小节分别写了小作者的什么愿望,完成:我会读书我会填。

a.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让它们在冬天也能快活地成长。

b.我要给树上的小鸟画许多好吃的谷粒,让它们不再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c.我要给不幸的朋友西西画一双好腿,让他和我们一起在操场上奔跑在草地上游戏。

(4)生齐读填写的三句话。

四、课文拓展,出示图片:

小结:此时些刻,在同学们的心里一定藏着许许多多美好的愿望想急于表达,让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课文吧。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小树、小鸟和西西的快乐。

(3)续写一节小诗。

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并品读小树、小鸟和西西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

听录音,边听边回忆:诗人用马良的神笔为谁画了什么?汇报(ppt)。最好把这些句子都读给大家听好吗?(逐节引领读诗行后面几句。)板:画太阳、画谷粒、画好腿。

二、品读文本

过渡:指板书复述,那究竟诗人为什么要画这些东西呢。打开书本p108,(ppt)请你自由读一读这首小诗,并找出诗人为什么画这些东西,找到后请用横线划出相关的句子。

1、生自由读,边读边找,汇报时师生共同完成板书。

2、理解第一节中“为什么”画的诗句

出示图片:(ppt)你瞧!冬天来了,风呼呼地吹着,还下着雪飘着雪花,范读。它在叹息什么呢?是啊,就像我们的同学,在很冷很冷的冬天,动也不想动,只想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缩着身子,好冷啊!谁想读一读?请一列小火车来读(音乐)。配乐齐读。

出示图片:但是(ppt),有了马良的神笔给它画的红太阳,它就能在阳光下伸伸懒腰、舒展身体、和我们一起长高长大了!谁来读一读这段话?指导朗读。2人读。女生站起来读。

想象:多快活的小树啊,想想怎么样的小树才是最快乐的呢?2人回答。老师这里有关于小树的图片(ppt),看看它们在做什么呢?2人回答。谁愿意把这一小节完整地读给大家听?2人读,男生站起来读。

小结:诗人和小树是好朋友,他懂得小树的“快乐”,老师觉得呀,小树的快乐一定是树上住着小鸟,小鸟们在吱吱喳喳地唱着歌呢。

3、理解第二节中“为什么”画的诗句

(ppt)谁来读一读第二小节?1人读。

过渡:(ppt)小鸟们在哭什么呢?是啊,饿得肚子都扁了。

多可怜的小鸟啊!假如有一支马良的神笔,给它画什么好呢?

同桌讨论:有了谷粒,小鸟会怎样呢?鸟妈妈又会怎样呢?

有了谷粒,小鸟就再也不会(读)。

想象:(ppt)小朋友们,这里有许多快乐的小鸟,如果你也是其中一只,想想你的快乐是什么呢?(出示图片:小鸟妈妈喂食、小鸟试飞、小鸟在妈妈身边唱歌讲故事等)

你是一只快乐的小鸟,请你读这一小节。(ppt)1人读。齐读。

小结:诗人可真聪明!他不但知道小树的快乐也知道小鸟的快乐。

4、理解第三节中“为什么”画的诗句

过渡:但是西西却是痛苦的,因为她没有了双腿,(ppt)没有双腿,他会怎么样呢?她不能到处去,连上个洗手间都要人搀扶,即使想到我们班里去拿本《喜羊羊》来看,也要其他同学来帮忙。他只能坐在屋里,望着窗外的小树和飞燕。(点点)(读)是啊!小树有小树的快乐,飞燕有它飞翔的快乐,但这些快乐都不属于西西,没有腿是多么痛苦啊!(理解西西没有腿的痛苦。)

想象:怎样才能使西西快乐起来呢?有了好腿,西西会做什么呢?(出示图片:西西跑步、西西玩游戏、西西穿着漂亮的新鞋子等)(ppt)

多么快乐的孩子呀!正如诗中所说的(读)

指导朗读。(ppt)1人读。小组比读(站起来)。

5、指导背诵。

小结:(ppt)聪明的诗人如水一般的柔情和善良,他不但知道小树的快乐,也知道小鸟的快乐,还知道西西的快乐,他一定会给他画的事物带去更多的(点)-快乐!(板)

6、朗读与思考:同学们,下面我们来完整地朗诵一下,一起来回顾一下这首小诗。

想想:假如有一枝马良的神笔,诗人还想画什么呢?(小组讨论,3人汇报)

三、读写结合

但是,就在我们身边,发生了一件件令人不快乐的事情,(ppt配乐)这是今年3月11日发生的日本9级大地震,这次的地震还引发了海啸,强烈的地震与海啸夺走了许多无辜的生命;这是上个月发生的泰国大水灾,很多人们因此而失去了可爱的家园;也就在上个月,小悦悦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你们知道吗?她是一个两岁的孩子,她在路上被汽车撞倒了,十八个路人先后经过她的身边,却没有一个人给她伸出援助之手,最后,小悦悦痛苦地死去了,她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联系最近时事新闻,出示日本大地震、泰国水灾、小悦悦事件等图片,学生相机说说:想想,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要给谁画些什么呢?4人汇报。

小朋友们,让我们像诗人一样,把诗人想画的东西都画出来,并写出这些所画东西的快乐吧!请拿出你的练习纸,可根据刚才的图片,也可以想象图片外的其他东西,把你的想象和快乐都写下来吧!(ppt)

总结:孩子们,你们真有爱心!是的,假如我们也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们可以画很多东西给需要帮助的人,让他们感到快乐,同时,我们也会因为关爱和帮助他人而感到快乐的。从现在起,让我们都用心关爱和帮助我们身边的人吧,那么,我们的世界将会变得更快乐、更美好!

教学反思:

一、围绕文中好词,注重语言积累

对于二年级的阅读教学而言,语言积累主要放在规范的词、词组上面。在本文中,如“窗前的小树、红红的太阳、树上的小鸟、好吃的谷粒、不幸的朋友、健康的身体”,完善学生的积累,帮助学生构建好新的语言图式。另外,学生还积累了好几对反义词:“寒冷--温暖、缩--伸、遥远--附近、哭泣--欢笑、不幸--幸福”。这些优美的词语、词组,对于学生的语言积累和积累写作素材是大有裨益的。

二、感悟课文要点,体现关爱愿望

本文表现的是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我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爱”是情感中最美好部分,因此把“关爱他人、关爱自然环境”作为本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本诗的学习起点是《神笔马良》的故事。听故事是孩子的共同的爱好,因此,把这个故事引进课堂,由此来拉开本诗学习的序曲。然后围绕“爱”展开教学,朗读这首诗,学生会产生许多共鸣。要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那些饱含真情的语句,反复感受那些真真切切的人和事,带领学生感悟教材,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

三、联系实际生活,充分拓展延伸

曾经有一位外国作家说过:“每个儿童都是一名诗人。”是得,儿童的确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无限的创造力。针对他们的这个特点,在学习这篇诗歌的时候,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要画些什么?”学生们的回答非常丰富:1、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盲人们画上一双双好眼睛,让他们重见光明,亲眼看看这个美丽的世界。2、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亲爱的奶奶画许许多多的好衣服,让她穿得舒舒服服的。3、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云南灾区的人民画上一箱箱甘甜的矿泉水,让他们不再冒着烈日到处找水喝,让他们不用再喝那脏脏的黄泥水。4、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舟曲灾区的人民画一道道安全的堤坝,为他们阻挡住泥石流,让他们平平安安地生活和工作。……孩子们有着无穷的想象力,他们的真情是炽热的,愿望是美好的,心地是善良的!

再一次回想自己的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难免有一点令人遗憾的地方,如学生的朗读指导还须加强,字词的书写指导要更到位。在语文课堂中应有实效的识字指导和琅琅的读书声,只有这样,属于语文的课堂才更有语文味儿。

[《假如》教学设计及反思(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小学语文人教版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和带生字的新词,积累四字词语,会写“央、交”市等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北京的美丽。

3.初步了解北京,激发学生对北京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

教学难点:感受北京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北京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导入】一、创设情境,亲近北京

1.聆听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走进北京

1.课文情境朗读,学生欣赏。

2.听完介绍,你们觉得北京是个怎样的城市?

三、初读课文,游览北京

(一)出示自读提示:

一读: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将圈出的生字多读几遍。

二读:轻声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描写了北京的哪些景物?用“---”标记出来。

三读: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检查、反馈(闯关)

第一关:我会记。

1.读生字带有拼音的新词。

2.去拼音读词语。

3.读生字。

4.读句子。

第二关:我知道。

课文中描写了北京的哪些景物?指名回答。

第三关:我会写。

1.出示我会写的3个字(央,交,市)。

2.认读,组词。

3.仔细观察笔画位置。提醒注意点。

4.教师范写,生练写。

(三)三读课文,回扣文本

1.指名读第2自然段。

2.指名读第3自然段。

3.指名读第4自然段。

四、总结全文,走出北京。

[《北京》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小学语文人教版教案篇三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冲、池、浮、黑。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

3.初步感受作者写作用词准确、生动的特点。通过对比朗读,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教学流程】

一、游戏开课,激趣入文

ppt谜语一、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受

1.今天学习的《我是什么》也是一则谜语。

2.自由读课文,读完后得出“水”这个答案。

三、针对不足,精讲多练

(一)词语练习

1.我们已经猜出谜语了,水宝宝接到的难题卡:读准带有生字的词语和句子。

ppt池子、小溪、江河、海洋……

再出示:

ppt温和灌溉田地发动机器暴躁淹没庄稼冲毁房屋

2.联系上下文理解“温和”、“暴躁”

先自己说词语意思。

(理解词语可以在文中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这就是这两个词语所在的段。ppt出示第四自然段,自由朗读。

教师引述:ppt水宝宝脾气温和的时候,它会……水宝宝脾气暴躁的时候,它会……

因为……所以……造句。

3.指导朗读:读出水性格的对比。

出示改变后的第四段

ppt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很暴躁。我做过许多好事,……

分角色读。你发现了什么?(温和和暴躁一一对比起来写。是一组反义词。)

(二)句子练习:

1.词语过关了,咱们来看看句子。

ppt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

出示形象的句子。观察句子,水有什么变化?(从安静到喧闹从小到大)

2.师:孩子们,能不能通过你的朗读,让水宝宝慢慢变大,速度慢慢变快?

自己试读、个别展示读、全班齐读。

四、整体感知形态变化

1.水宝宝又接到的“一级难题卡”要求啦:ppt

读读一、二自然段,圈一圈水变成了哪些事物?

2、自由朗读一、二自然段,圈出水变成了哪些事物。板书:水、汽、云

3、连起来说一说。

五、简单学习一二两段

1.出示水宝宝接到的“超级难题卡”要求:ppt小组讨论:

水是怎么变成云的?云碰到冷风会变成什么?

2.第一次感受从水变到云。在“汽”下黑板上只点两三点

师:一点两点小点儿够了吗?重点感受“无数”ppt

3.第二次感受从水变到云。师:小点儿分开可以吗?重点感受“连城一片”ppt

4.这就是云。ppt

这些云有时候穿着白衣服,(出示图片)那就是--白云……

3.感受“落、打、飘”用词的准确。

师:这些“雨”“雹子”“雪”,他们如果一起落下来的时候,位置各不相同哦,画出中、低、高三个位置。(因为打的速度最快,飘的速度最慢)

自由读,体会动词“落、打、飘”用词的精妙。

4、小结。

根据板书:是呀,原来这篇课文的谜底就是水。水可以变成……变成……真奇妙呀。

六、引导观察指导书写

出示“冲、池、浮、黑”四个字

发现水宝宝在不同的偏旁里。

“黑”:教师指导“四点底”写的时候的注意点“一左加三右两大包两小”

“浮”--弯钩倾斜了。

“池”--竖弯钩不够圆润。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小学语文人教版教案篇四

这篇了读课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为证实蜜蜂有没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而进行的一次试验过程,表明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生命段爱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

默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做试验的原因、试验的过程和结果。学习作者观察、思考和试验的方法,感受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点难点

作者试验过程中的观察和思考,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教学构想

引导学生谈谈从作者的做法里,自己受到启示。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

教学准备

课前,学生查阅有关蜜蜂的资料。

教学时间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看了这个题目,你们想提出哪些问题?(学生各自发表各自的想法。)

2读读课文前的阅读提示,作者提出了一个关于蜜蜂的什么问题,让我们读读阅读提示。

二、自读课文,合作探究。

1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阅读提示出的问题,把有关的阅读语句画出来。

2自由组合或小组合作探究,了解作者试验的经过。

(1)把捉来的蜜蜂放在一个袋子里。

(2)在捉来的蜜蜂的背上做白色的记号。

(3)在两里远的地方放飞。

(4)检查蜂巢。

三、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1学生就学习小组中讨论的结果进行交流,并提出各自不同的观点及依据。

2从作者的做法里,你有什么发现或感受呢?

(1)勇于探索的精神)文中哪些地方给了你这么深的感触呢?

(2)对问题考虑得很周密)具体表现在文中的哪些地方?

(3)对蜜蜂的喜爱之情)找一找,读一读,想一想。先读给同位听,读时教师适机调拨,体会作者对蜜蜂的喜爱之情。

四、归纳小结。

1再读课文,整体感悟。

2谈谈你谈了这篇课文后受到什么启发?

作业设计

你熟悉哪一种小动物,它有什么习性?做个小试验来证实。验证过程要做到多观察、多思考。

板书设计

两里多路

蜜蜂逆风而飞会辨认方向

陌生事物

小学语文人教版教案篇五

《坐井观天》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第十三课的一片文章,这是一则具有鲜明地讽刺性和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寓言通过坐在井里的青蛙和落在井沿上的小鸟的对话,讽刺了青蛙的见识短浅和自以为是,通过学习这则寓言故事,要向同学揭示这样一个道理:世界无限广阔,知识永无穷尽,如果把自己看到的一个角落当做整个世界,把自己知道的一点点知识看做人类文化的总和,那就会跟井底的青蛙一样,成为孤陋寡闻、见识短浅而又盲目自大的反面角色。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1、认识并会写三个生字(沿际信)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坐井观天,井沿,无边无际,大话”的意思

4、在阅读中体会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二、过程方法:1、尝试分角色朗读课文

2、小组探讨:为什么青蛙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带领学生做实验,将书卷起来往天上看,让学生形象感知为什么青蛙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

3、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或成语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善于向周围的同学学习(“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勇于广泛追求知识。

2、认识到知识向天空一样无边无际,我们要把眼界放宽,不断向课外吸取有用知识,不要做成为一只井底之蛙。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寓意;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寓意

教学准备

一、附有图画的生字词卡片(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是仍以形象思维为主)

二、多媒体课件

三、青蛙和小鸟的图片头饰(在整个小学时期内,游戏因素在低年级儿童的学习兴趣上起着

一定的作用,而在中年级以后,这种作用就逐渐降低。)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今天老师要给同学们讲一个小故事,高不高兴啊?那么是关于谁的故事呢?老师今天特

过多媒体,依次播放青蛙和小鸟的叫声。)

2、同学们回答完毕,老师及时给予反馈(同学们真厉害,都猜中了!)

它正在做什么?),进而引出课题“坐井观天”(老师板书课题,并要求学生跟着老师书空。)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1、出示井底青蛙和井沿小鸟对话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说说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回答

青蛙和小鸟在进行交流,接着问学生想不想知道它们在说些什么有意思的事情呢?进而让学

语运动分析器的活动在阅读过程中还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好像一个感性的支柱,通过它来

保持言语视觉分析器和其他分析器之间的联系。这也就是说,通过读出词和句子的发生动作

来再现看到的文字和内容的联系。而这又是和儿童的内部言语不够发达这一事实密切联系

的。)

语表达能力)

三、品读课文,理解寓意

1、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小故事,老师指读,“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

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小鸟回答说:“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

字卡片贴于黑板上)

2、老师让学生体会“?”表达的语气,并鼓励学生尝试着读出感情。

3、通过图片,向学生讲解“井沿”的意思,并将“沿”板书在黑板上,领读字音、分析字形。

4、举例解释“一百多里”有多远

5、那么青蛙听了小鸟的话,是怎么回答的呢?谁来读一读?(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6、引导学生体会感叹号和问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鼓励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7、解释“大话”的意思

让学生形象感知为什么青蛙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

语气)

学生形象感知“无边无际”的涵义。板书“际”并分析字形)

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12、老师提问:青蛙为什么笑呢?(反映出青蛙的盲目自大)

通过这些问题的探讨,初步解释寓意:老师想啊,同学们那么聪明,才不会像青蛙那么傻,

只知道天天待在井里看只有井口那么大的天空,还以为自己说的是真正的天空,不知道真正

的天空原来这么大,这么美!)

来看一看吧。”(板书“信”,领读发音,分析字形和字义;问学生对这句话有没有什么不

白的地方;解释“是”的意思;小鸟笑的原因)

四、拓展延伸,感悟寓意

1、下面大家再大声读一遍文章,读完自动停下来,我们做一个小游戏。(找三位同学上讲

台分别扮演旁白,青蛙,小鸟,分角色朗读)

2、想一想,青蛙如果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给学生播放坐井观天动画片)

进而引出知识也是无边无际的,是永远也学不完的,我们要想了解更多的知识,就要多读书

,不能只看课本,同时还要向老师、同学或者父母多多交流,这样才能知道的更多,同学们

都很聪明,肯定都不愿做一只见识短浅的井底之蛙。

五、作业

作业完成的情况要有严格的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向儿童提出一定的要求,最后对于不完成

作业或完成的不好的同学,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教育帮助,提出严格要求。)

2、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并写在积累本上。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小学语文人教版教案篇六

首先我们来做个游戏:请全体同学立正站好,两臂向上举,手臂贴住耳朵,一动不动的站立,坚持一分钟。(闭嘴,没有声音,看谁能坚持到底)师:你们觉得一分钟长吗?(请你们谈谈刚才的感受)

2、小结:是啊,一分钟可以说很短,但有时也觉得很长,就像刚才,我们坚持一分钟也是不容易的。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题目就是《一分钟》,学了以后,你对“一分钟”的感受一定会更加深刻。

板书课题:一分钟(齐读,学习“钟”)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

二、整体感知

1、范读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这篇课文,请大家打开书到31页,听老师读课文

2、自渎

我们小朋友也像老师那样来读读课文,要求:第1次: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第2次:标出自然段,把难读的词语和句子多读几次。开始(生读课文)

3、检查

出示(带拼音的词语)自由读读―(谁能来当小老师读一读)小老师领读,指名读――去掉生字新词的拼音了,你还会读吗?来,开小火车来读一读――去掉生字的朋友(指名读)学习“零、闹(门里像市场)、哈欠(动作,“欠”应该读轻声)、迟,叹、决(看到它想起了哪些字)、悔(和谁很像)”

三、学习第1自然段

1、课件出示这一段内容,指名读。从这段中,你读懂了什么?(他在睡懒觉,多睡了几分钟?)(板书:多睡一分钟)

2.指导朗读.

过渡:尽管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却迟到了20分钟,这是什么原因呢?

请大家在课文中找一找,再来说一说(板书:迟到20分钟)

四、学习2~3自然段

根据学生反馈分别出示第2、3段,

1.板书:红灯刚亮)出示第2段自己读读你们看他起床后很节约时间呢,他“很快地”学生接读。

3.是啊,这一分钟对元元来说多重要呀,由于多睡了一分钟,他遇上了红灯,赶不上汽车,他只好等啊等,接读第4段,元元在等的时候会想些什么?师:可见一分钟也是何等的重要啊!

五、书写指导“元包欠”

2、学生描一个,临一个,默写一个。注意同桌之间的评价,对照欣赏与检查。

板书设计:

7一分钟

多睡一分钟

红灯刚亮

汽车刚开

走到学校

迟到20分钟

小学语文人教版教案篇七

袁爱仙 高志英

【教学设计说明】

《初冬》是一篇写景的记叙文。它描写了我国农村初冬时节雾天的景色。课文篇幅短小,图文并茂。两幅插图分别展现了“雾中”和“雾后”农村的不同景象,为学生理解词义句意,提供了直观主动的语境。课文与此对应,以“雾中”“雾后”为序,文脉清晰,语言优美。

本课的教学要求是:让学生了解初冬季节自然界的景色特点;学习生字新词,读懂描写景物变化;按提示会写“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的句式;朗读课文时,能正确读出句与句子间的停顿;能背诵课文。

本教学设计注重从观察插图着手,借助景物的具体生动的形象,组织学生学习生字新词,在比较中激疑引趣,以诱发儿童学习的动机,唤起儿童朗读课文的学习兴趣,在“看看、想想”中,释疑求解,在“读读、写写”中练词、练句。进而在朗读训练中理清句序,并指导学生运用时空法、对比法帮助记忆,进行背诵。本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以“练”为主线,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动脑、动口、动手。同时注意在阅读过程中把语言文字的训练与思维训练结合起来进行。

本课建议安排两教时。

【教学主要步骤】

一、看图激疑,学习字词

1.观察课文插图二,学习生字。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插图(雾后景色),说说这幅画中有哪些景物,美不美?借助图中景物学习生字:芒、塔、野。

2.观察插图一,比较中学字。

引导学生与图二比较,说说同一地方,景物有什么不同。(出示“模模糊糊”)学习生字:隔、层,并带着“为什么不一样”的疑问,试读课文。

二、读文释疑,理解第一段

1.初读全文,解疑中学字。

学生试读课文,了解课文分别写了“雾中”景色和“雾后”景色。读1、4节的句子。学习生字:初、雾、茫,比较“芒”与“茫”音形义的异同。

2.细读第2、3小节,理解句子。

课文中哪些词、句写了雾很大?让学生边读课文边找出有关的词句,说说意思。教师可用“纱巾遮脸”,观察图片的方法,让学生理解“望不见”、“看不清”、“不耀眼”的句意。结合讲读,学习生字“淡、耀”。比较“望”、“看”不同。

3.试背第一段。

教师可按“远处”、“近处”及空中方位顺序,帮助学生理清句序,练习背诵。

三、练字练句,细读第二段

1.用比较法学习第4、5小节。

教师可指导学生与第一段对照,了解雾散后景色有什么变化,找出相应的词语:“射出光芒来”、“望得见”、“看得清”,这些词语在朗读时读重音,使雾中和雾散后的景色对比更加强烈。

2.读读练练,学习6—8节。

按“什么地方”、“什么怎么样”或“谁干什么”的句式读懂每一节的意思。学习生字“原”,口头完成练习4。

3.重点理解第7节比喻句。

让学生理解“灯笼”比作大柿子的形状,找出表示柿子多少、大小、颜色、形状的词语,完成课后练习3。

4.读中理序,指导背诵第二段。

课文第5—8节,每节开头都有一个表示方位的词语,每节写法有相似的句式。

这两个特点可用来引导学生背诵。

四、配乐朗诵,激发朗诵兴趣

配乐朗诵时,可让儿童闭目想象大自然的景色,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并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老师概括初冬季节自然景色的特点,再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五、复习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要注意容易写错的字:隔野耀

小学语文人教版教案篇八

教材分析:小灰兔和小白兔都是好孩子,他们都能主动帮老山羊收白菜。可是,面对老山羊的答谢,小灰兔接受了老山羊送的白菜,吃完了又去要;小白兔不要白菜要菜子,自己种白菜,收了很多白菜,还给老山羊送去一担。原来,小白兔懂得劳动的意义——只要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本课是一篇童话故事,巧妙地寓热爱劳动的教育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

学情分析:本课的生字都是左右结构的,而且笔画较少,学生对这部分生字有了一定的认识,对课文的生字词和朗读学生在家也已经预习过了,学起来会容易很多。

教学目标:

1、认识“翻、浇”等8个生字,会写“拉、把”等六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正确书写“拉、把”等六个生字

教学策略:

1、采用看图导入,教师范读,学生多种形式读来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采用随文识字,多次认读的方法来学习生字词。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字卡

教学课时:一课时

一、看图听故事导入、感知课文大意

1、今天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两位新朋友,同学们肯定很喜欢他们,请看它们是——小白兔和小灰兔(出示图片)喜欢他们吗?那请同学们伸出小手来跟老师一起写一写它们的名字吧。(书写课题)

2、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童话故事《小白兔和小灰兔》。(齐读课题)

3、请同学们翻开课文p116,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小白兔和小灰兔之间发生了一件怎样有趣的事?(教师范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初读课文

1、师:同学们觉得这个故事有趣吗?想不想不用老师教就自己试着来读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学生说可以借助拼音朗读)

2、师:同学们真聪明。现在咱们就自己来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可多读几遍。(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表扬同学们读的真好,遇到不懂的字会借助拼音拼读)

3、师:现在谁有勇气站起来试着读给大家听听?老师想请几个同学来进行课文接龙。(表扬同学们都很会学习)

[设计意图:让学生运用汉语拼音自由读准课文,进行初步感知。]

(2)认识“翻、浇”等8个生字

2、出示句子:小白兔回到家里,把地翻松了,种上菜子。

小学语文人教版教案篇九

教材依据: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三单元第十一课《长征》。

本课是毛泽东同志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全诗共四句,第一句与后四句是概述与分述的关系。

编者意图,一是让学生把心放进文章去认真阅读,用心体会红军大无畏的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二是理解诗句的含义,感悟文本,领悟长征的艰难,珍惜今天美好的生活。

设计理念:

阅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工具,古语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明阅读感知文本至关重要。本课时,依据阅读的重要性来进行教学设计,先让学生自读文本感知律诗大意,了解长征中艰难险阻,感受红军战士大无畏革命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再让学生细读、品读、精读文本、学词、学句,感悟长征的伟大,感悟红军战士的英勇豪迈,感知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引导学生阅读文本,了解长征中艰难险阻,感受红军战士的大无畏和英勇豪迈。

2、知识目标:在阅读中学词学句,体会诗中情感。

3、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阅读律诗,在阅读中悟情悟感。

教学重点:

阅读律诗,体会长征艰难,感悟红军战士大无畏与英勇豪迈。

教学难点:

阅读律诗,学词学句,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情感,从中受到教育。

教法选择:

1、阅读感知、理解律诗。

2、阅读感悟,互动交流对文本的感悟。

学法指导:

1、阅读文本法。初读、细读、精读、品读。

2、合作、互动学习律诗。

教学准备:

幻灯片若干张

1、《飞夺泸定桥》、《倔强的小红军》、《丰碑》、《金色的鱼钩》相关幻灯片。

2、五岭山、乌蒙山、金沙江、大渡河、岷山相关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启发学生讲述长征小故事而导入。

师:同学们知道长征吗?长征中有许多感人的故事,请同学们讲一讲自己知道的长征小故事。

生:《飞夺泸定桥》、《倔强的小红军》、《丰碑》、《金色的鱼钩》等。

﹙学生讲大意,师放相关幻灯片。﹚

二、初读文本,感知律诗大意。

1、学生自读文本作感知批注。

2、分小组阅读,互动、交流、整理批注。

3、教师抽读,交流对文本大意的感知,教师启发、指导、帮助学生感知交流文本大意:

生1:红军经历了许多艰难的山山水水,但红军战士却看作是很平常的事,他们真勇敢,我真佩服。

生2:蜿蜒盘旋的五岭山在红军眼里就像翻腾着的得细小的波浪。﹙师放五岭山幻灯片﹚

生3:高大雄伟的乌蒙山,就像红脚下滚动的.泥丸。﹙师放乌蒙山幻灯片﹚

生4:渡过悬崖峭壁的金沙江,红军心中欢快异常。﹙师放金沙江幻灯片﹚师同上放大渡河、岷山幻灯片,引导学生交流、感知文本大意与情感。

三、品读律诗,学词句,体会律诗情感。

1、引导学生用情感品读律诗,品读押韵。

难闲丸暖寒颜﹙韵脚为an﹚

2、引导学生用感情品读律诗,体会关键词语含义:

只等闲:看作很平常的事。

逶迤:蜿蜒盘旋

磅礴:气势雄伟

暖:欢快的心情

寒:令人心寒

开颜:张开笑脸

3、品读词句,领悟情感

引导学生用感情反复品读,在感情阅读中体会领悟红军战士大无畏的英勇气概。

四、品读拓展

学生读诗,批注自我感悟,抽12名学生交流。

﹙围绕:学习红军长征大无畏精神,珍惜今天新福生活,努力学习,顽强拼搏。﹚

五、小结课时内容。

师生互动小结

六、作业:

学习了长征一文,谈谈自己对长征的感想。

板书设计:

11长征

山水艰险红军战士

五岭山蜿蜒盘旋细浪等闲视之

乌蒙山气势雄伟泥丸大无畏

金沙江悬崖峭壁欢快英勇气概

大渡河水流湍急悲壮革命乐观主义

岷山千里积雪开颜

教学反思:

1、体现了一度为中心的语文课堂教学

2、体现了师生互动、交流、合作的教学方法。

3、突出了课时重点,突破了课时难点

4、基本体现了三位教学目标

5、幻灯片设计部具有动画性。

小学语文人教版教案篇十

1.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汉字特点,自己小结识记方法。

2.能按顺序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能分清大小写字母。

3.通过猜谜活动,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4.进行自主识字的展示和交流,愿意多渠道识字。

课前准备

字词卡片,汉语拼音字母表,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我的发现

1.我会认。

a.学生自己认读汉字,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b.在学习小组内读一读,说一说,这一组组的字都有什么特点?(都是一对对意思相反的词)

c.采取形式多样的方法激趣认字。(师生擂台读,同桌对读,用动作比划读等)

d.巩固识字:出示生字卡片读。(带音节读,去音节读)

e.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字形。

f.用“矮、瘦、暗、丑、闲、旧”等字进行组词练习。

g.拓展练习,说一说其他反义词。

如:正—反,大—小,前—后,左—右,上—下。

2.我会读。

b.趣味读记:老师说“打”,学生开火车,每人组一个带“打”的词语。

展示台

1.读题,明确要求。(读学习伙伴的话,了解题意)

2.展示数学书、美术书、音乐书上认识的字,与大家交流。(可以用实物投影显示有关内容,当场点读给大家听)

3.“识字擂台”赛。比一比,看哪个组收集的字最多。(派代表汇报本小组一共识了多少字,并可用这些字组词,也可说句子。用实物投影仪将所认的字读给大家听。以小组为单位,把本组所识的字抄写在黑板或投影片上,展示识字内容及识字总数)

4.小组评比,评出优胜小组。

第二课时

读读背背

1.老师简述汉语拼音字母表的作用。

2.学生先读读小写字母,再认识对应的大写字母。

3.找一找,有哪些大小字母完全一样?(cc,oo,pp,ss,vv,,zz)

4.仔细看,有哪些大小写字母相近?(ff,kk,mm,nn,tt,uu,yy)

5.记一记,哪些大小写字母差别大?(aa,bb,dd,ee,gg,hh,ll,qq,rr)

6.指导学生背诵字母表。多媒体放《字母歌》,教学生唱歌,帮助记忆字母顺序。

7.游戏巩固:找朋友。

在卡片上分别写上26个大、小写字母,学生分别来摸一张卡片,一个学生读出卡片上的大写或小写字母(如a),问:我的朋友在哪里?相应的小写或大写字母(如a)就回答:“你的朋友在这里。”再一起读两遍字母。

我会读

1.学生自己读儿歌,不会读的字可以请教同学或老师。

2.分小组学习,把儿歌读给小组的同学听,大家互相帮助,看谁最先把儿歌读正确、读流利。

3.小组推荐同学比赛读儿歌,师生评一评。

4.在读的过程中感悟内容。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猜谜游戏

课前准备

学生根据“识字5”课后布置的要求,用彩色纸剪一种灯笼造型的纸片作底,在上面放大、工整地写出自己收集或编写的一则谜语。(不写谜底)

老师布置游戏活动的会场。

创设情境

1.布置“谜语王国”会场。黑板上写着“谜语王国猜谜高手选拔赛”。(播放轻音乐)

2.学生展示自己准备的谜语开始“谜语王国猜谜高手选拔赛”。老师鼓励同学积极竞争。

出示要求

猜谜高手过三关:

1.比一比,看谁能把收集或自编谜语的过程简单做个介绍。

2.赛一赛,看谁最先猜对了谜语。

3.争一争,看谁能大大方方地把怎样猜出谜语的道理说清楚。

挑选裁判员

讨论:怎样的人才能当裁判员呢?

裁判员的要求:一位裁判员专门给主动介绍自己的谜语并闯过第一关的同学打“五星”;另一位裁判员专门给积极猜谜并成功过了第二关的同学打“五星”;第三位裁判员对说清楚猜谜语过程的同学打“五星”。最后三人一道统计参赛名单表上闯过三关的同学。

互动交际

1.学生向大家介绍收集的或自编的谜语。收集的谜语,可以说说谜语出处;自编的谜语,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怎么编的,但不能说出谜底。(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的谜语)

2.组织学生积极猜谜语。

3.过渡:“谜语王国真热闹,猜谜高手真不少!别着急,闯过两关很不错,现在要闯三关可不容易。”如果猜对谜语,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是抓住哪些特点猜的?其他学生评一评。

自由猜谜

请同学在“猜谜王国”里各自“游览”,选出自己最喜欢的“灯谜”,与制作“灯谜”的朋友交流,看猜得对不对,并告诉对方是怎么猜出来的。

评选猜谜高手

1.小裁判员宣布入围名单。

2.给能参加决赛的候选人颁奖。

作业

猜谜活动结束后,同学们把谜语张贴在学习园地里,方便课间交流。

附谜语五则:

白嫩小宝宝,洗澡吹泡泡,洗洗身体小,再洗不见了。打一物(香皂)

屋子方方,有门没窗,屋外热烘,屋里冰霜。打一家用电器(电冰箱)

一个小姑娘,生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打一植物(荷花)

颜色白如雪,身子硬如铁,一日洗三遍,夜晚柜中歇。打一餐具(饭碗)

身穿绿衣裳,肚里水汪汪,生的子儿多,个个黑脸膛。打一水果(西瓜)

小学语文人教版教案篇十一

这项训练包含两组句子,它们的共同点是每组句子的文字都相同,但标点不同。目的在于通过观察、朗读、体会出陈述句与反问句、感叹句与反问句的不同。进而认识到标点符号的重要作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朗读体会,并挖掘学生的语言基础,丰富学生的语感,在探究与发现中,体验祖国语言的丰富。

〖过程建议〗

1、出示“句号、问号、感叹号”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对它们的了解。

2、根据学生的理解和学生的语言积累,用三种标点分别说一句话,小组内互相交流。

3、出示教材中的两组句子,让学生自主观察,朗读,比比谁读得好。

4、共同讨论,每组中的两个句的意思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5、小组游戏练习:一生说句子,一生点标点。比比哪组说得准确。

【日积月累】

这次活动安排了“读读认认、我会连、读读背背”三项内容。其中“读读认认”安排了认识十个生字的任务。每组中有一个熟字,一个新字,采用了换偏旁的识字方法,帮助学生识记。是对学生识字能力和识字方法的一次巩固。由于二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识字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大胆放手。引导学生独立识字,增进乐趣,体会方法,发展能力。“我会连”是两组“词语搭配”练习。由于涉及的词语都是学生熟知的,因此,要鼓励学生相互协作,自主完成。教师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累,扩展,丰富学生的语言。“读读背背”中安排的积累“节气歌”。节气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教学中应努力挖掘课程资源,激发学生对节气等相关知识的兴趣,促进学生的理解和积累。

〖过程建议〗

读读认认:

1、首先出示每组字中的熟字,让学生认读。然后换掉熟字的偏旁,让学生猜读,进而体会形声字的特点。

2、揭示新组成字的读音,出示词语,组织学生认读。组内读理解。

3、整体出示,生字、熟字及词语。引导学生朗读,区分体会。

4、游戏“找朋友”:利用偏旁卡片,组织学生进行组字游戏,巩固识字。

我会连:

1、分组出示两组练习,让学生尝试连线。

2、同桌互检,朗读巩固。

3、启发思考:照样子,你还能说几个吗?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读读背背:

1、自由练读,思考:你对节气等相关的知识了解吗?教师简要介绍。

2、组内练读,参照教材,认识歌中的每句话所说明的节气名称。

3、练习背诵,小组比赛。

【口语交际】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奇妙的动物世界”。这是在本组课文教学内容基础上对“热爱自然,了解自然”这一单元主题进行的深化。其目的是实现主题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全方位链接,进而激发学生了解动物的兴趣和亲近动物、爱护动物的健康情感。口语交际活动作为延伸与深化的一个载体,要力求发挥交流活动的优势,积极创设情境,实现积极互动交流的氛围。让学生在交际中,真正表达。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相机引导,激活学生的思维,拓宽交际思路,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交际准备〗

1、准备“动物世界”的光盘、或动物图片挂图等。

2、将班级的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

〖组织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利用准备的图片或音像资料,组织学生观察。

2、交流观后的感受。

3、教师小结导出话题。可以借鉴教材短文中的第一自然节,激发学生兴趣。

二、展开话题

1、启发谈话:你知道我们身边都有哪些动物呢?(空中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

2、你最喜欢哪种动物?你对它了解多少?和哪些动物间发生过有趣的事情?

3、个别学生交流自己的体验,教师有意识地点拨方法,帮助学生表达清楚,强调注意的问题。

三、组内交流

1、选择自己喜欢,了解的动物,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说说它们的生活习性,以及与它们之间发生的事情。

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如: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有不明白的问题及时提问、大家可以互相补充等。

四、全班交流

1、组内推选代表讲给全班同学听,同学们互相提问或进行补充。

2、师生共同评议学生表达情况。

五、动笔习作

教师组织学生把组内和在全班交流的内容写下来。教师要有意识地拓展学生的思路,可以写动物的样子、生活习性,与小动物间发生的趣事等。鼓励学生敢写,多写,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写话水平。

六、互读简评

在组内互相交流自己写的片段,读一读,评一评。教师可以选择优秀的内容,进行全班展示读。同学根据大家的意见进行修改。

【展示台】

根据本组教材的内容主题,“展示台”安排了展示学生学习和了解到的自然知识,为学生的停息收集提供了展示的平台。活动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兴趣和能力,表达交际的能力,激发学生了解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此次活动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在本组教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搜集相关的资料,为活动展示做好准备。比如在学习《古诗两首》一课后,引导学生搜集描绘祖国山河和自然风光的优秀诗句和图片;学习《最大的“书”》,引导学生采集制作动植物或矿物标本;学习《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之后,引导学生搜集、查找其他常见的辨认方向的方法等。

教学中,要努力营造和谐交流的氛围,积极创造多种形式,为学生搜集的充分展示创造机会。如:组内交流,择优推荐;分类展台,自主介绍等,激发学生的热情。也可将活动延伸到课后。如:举办“标本世界”、“锦绣山河”等专题性的小展览,供学生参观,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激发学生的成功体验。

〖过程建议〗

1、根据学生的搜集,进行简要的分类,并将同学按资料类别他成若干小组。

2、组内交流,由小组长组织组内的同学分别展示自己的搜集。教师巡视点拨,引导学生说清从哪搜集的,内容是什么,从中学到了什么或受到哪些启示,不清楚的地方同学间互相发问或补充。

3、每个小组推选代表,参与全班的“最佳展示”。

4、教师小结,鼓励评价。布置指导学生课后举办专题小展览。提示学生:写上资料标签、内容简介、讲解词,想好版面设计形式等。

【宽带网】

这次宽带网中介绍了两种有趣的动物,一个是食虫的植物“猪笼草”,一种是热带鱼。目的在于通过阅读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了解大自然的热情和积极性,逐步养成留心观察大自然的习惯。

〖过程建议〗

1、出示短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组内交流读后的感受。

2、利用短文的最后一自然节,启发学生讨论: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中奇异现象?

3、教师启发学生交流搜集相关材料的途径,鼓励学生课外搜集。

4、建议学生办一期“奇妙的大自然”的专刊。

小学语文人教版教案篇十二

1.理解新词:“谦逊、挖掘、衣衫褴褛恍惚吝惜耸人听闻敬畏愚鲁心领神会”;体会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作者在叙事过程中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文以情感为线索连事成文的方法,以及作者用看似平淡的语言,表达细腻、敏锐的心灵感悟,揭示善良与美的主题。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从看似平常的小事中体会有些人那默默无闻的崇高品质,品味几件小事中蕴含的丰富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重点词句的含义,学习本文人物描写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

张晓风资料及经典作品。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qing导入,揭示课题。

师:我们身边有许多很普通的人,我们可能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是他们却默默地给我们带来许多帮助,使我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无私、博爱,在不经意之间,触发了我们心灵最深处的思索。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散文家张晓风,一起去感悟几位普通人带给我们的礼物,感受人性美的魅力。(板题齐读)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师:作家张晓风笔下的几位普通人,名字甚至容貌都不清晰,但他们高尚的品质却使作者铭记于心,也令我们心生敬意。

1.通过预习,说说课文都写了哪些普通人?

2.小组交流预习后收获。

3.集体交流:

(1)文章写了四个普通人:女教师米店胖老板中年乞丐代数老师

(2)文章分两大部分。

第一自然段为第一部分,写出某些人在我们生命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部分记叙四件事。

第一层(从“那一年,我读小学二年级”至“她已挖掘出一个小女孩心中宝贵的自信。”),写一位谦逊的女教师偶然的称赞对我自信心的影响。

第二层(从“有一次,我到一家米店去”至“为什么其他的人竟无所畏惧呢?”),讲了一位米店女老板对承诺的信守。

第三层(从“有一个夏天”至“永远不可弥补的遗憾”),写了因错过一次助人的机会,而产生的自责。

第四层(从“对于代数中行列式”至文章结束),讲了代数老师在特殊情况下给“我”进行列式的事情。

4.学生质疑问难。

难点预设

(1)女教师一句“我要谢谢这位同学”令我兴奋不已;(2)女老板的“不敢”让我敬畏行业道德的尊严;(3)中年人“黎黑”“扭曲”的脸使我同情之心顿生;(4)数学老师“蹲在泥地上,拣了一块碎石子”的讲解让我领悟到人生最美的风景。

三、精读感悟,体会品质。

师:全文以我情感上的感动、感悟为线索,连接四件小事,使得本文十分生动、感人。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第二部分,用最简练的语言,给四个故事加上小标题。

1.学生默读课文后,小组交流。

2.集体交流:

以文章语言加小标题:

(1)“挖”字的含义。

(2)有所畏惧。

(3)不可弥补的遗憾。

(4)君子谋道。

以文章内容与中心加小标题:

(1)不吝惜的称赞

(2)有所畏惧的诚实。

(3)不可丢弃的同情。

(4)难能可贵的敬业。

3.师:对这四件事,你们都有什么感受吗?你们又想起来什么事来?结合自己周围的事例来谈出自己的感受。

4.分组讨论。

5.集体交流:

学生读有关句子,谈体会

抓重点句,引导学生体会普通人的崇高品质。

(1)女教师:实事求是,为人谦逊的的人格魅力,挖掘出了一个小女孩心中宝贵的自信。

(2)胖老板:不需要任何字据,也不需要什么样信誓旦旦的语言,这一切就足以表明她的自律,让“我”肃然起敬。

(3)面对需要帮助的人;我们应该及时伸出热情的手,无论他是富人还是乞丐。

(4)代数教师;以大地为纸张,以利石为彩笔,用这种最朴素却又极大震撼力的方式,泰然地给我上了最后一节代数课。从这个“细瘦矮小,貌不惊人”的代数老师身上,让我实实在在地领悟到了“君子谋道”的精神。

理解“君子谋道”

原文: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孔子说的。意思是说,一个真正有学问,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君子,只忧道之不行,不考虑生活的问题;比如耕种田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只忧虑自己的为人,并不担心是否贫穷。

6.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7.你们又想起来什么事来?结合自己周围的事例来谈出自己的感受。8.师小结:

一个个普普通通的人,一张张时常浮现的脸,一次次强烈的心灵震撼,使作者发出?这样的感慨(师引读课文第一部分,即第一自然段):

有些人,他们的姓氏我已经遗忘,他们的脸却恒常浮着——像晴空,在整个雨季中我们可能不见它,却清晰地记得它。

句子解读:

总领下文对“有些人”的回忆。在这里作者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对自己影响深刻的人比喻成“晴空”,把人生某一段时光喻为“雨季”,用人们在雨季里对晴空的期盼与怀念,表明自己对“有些人”的深刻情感。

四、了解作者,感悟散文大家的写作特点。

五、总结全课,深化主题。

本课通过叙述与自己相关的平凡人的四件小事,告诉人们需要存留的几种真情:不吝惜的称赞;有所畏惧的诚实;不可丢弃的同情;难能可贵的敬业。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人生感悟。让我们也怀着一颗细腻、敏锐的心灵,去感悟,去揭示生活中的善与美。

附板书设计

有些人品质感悟

女老师谦逊称赞不吝惜的称赞

胖老板信守诺言

有所畏惧的诚实

乞丐不可弥补的遗憾不可丢弃的同情

代数老师君子谋道难能可贵的敬业

小学六年级语文《有些人》教学反思

《有些人》这篇课文是一篇拓展阅读的文章,放在了“美与丑”这一单元,着重赞美普通人身上的美好品质,我准备只用一课时就将这篇课文分析完。

上课伊始,我用谈话引入,集中了同学们的注意力,然后开始新课。我是想着在预习时,可能有的孩子还没认真读过课文,所以对课文内容还并不熟悉,于是给了几分钟请他们默读课文,然后找一找课文中提到了哪几个普通人。但是这一环节在这里,在一堂40分钟的语文课中就显得与阅读不太合拍了,而且也耽误了课堂时间。因为文章的条理很清楚,事件和事件之间的界限也很清楚,所以根本不需要那么多时间让学生读课文,然后慢慢找讲了哪几个人。

接着分析文章的第一自然段,也是文章的第一部分,其中一个比喻句写得很好,它连用了两个比喻,第一个孩子们都容易找到,但第二个就不太容易理解,我当时刚好请了一个成绩较好的学生,她也回答正确了,可是其他学生就是云里雾里,还没有真正理解到为什么会这样理解。下课后,李主任给我提出,可以把几个普通人的事讲完后,再返回来学习第一自然段,相信孩子们更容易理解。我思考了一下,确实应该如此。

当学习四件事,请孩子们勾画给你印象最深的句子,最能帮你体会这个普通人特点的句子并批注时,我感觉学生做得比较好。而且孩子们在小组交流感受的时候,也谈论得有条有理。课后我思考的原因是,一对于人物评价的训练做得比较多,孩子们懂得怎样入手;另外文中的人物确实就是生活在我们周围,离孩子很近,所以就有话可说。

由于前面第一部分找文章写了哪几个普通人时耽误。

教学反思

我们认为合作学习不只是一种外在的东西,而是一种精神和内在的品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组织合作学习要把握契机,精心设计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求、呈现的方式、学习的组织等。不要大事小事必合作,每一次合作学习都要有合作学习的必要、合作学习的价值,否则这种合作学习就会浮于表面。

课堂教学中以下几种情况比较适宜使用合作学习:一是出现了新知识,需要培养探索、合作能力时;二是遇到大家都企盼解决的问题,而依靠个人能力又不能实现时;三是学生意见不一致且有争论时。

小学语文人教版教案篇十三

1、 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辶、忄两个偏旁。

2、 知道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 理解诗句的主要内容,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练习朗读。

信息资料

1、课件或挂图,民族音乐的磁带。

2、学生课前自制的生字卡片,水彩笔。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谁能说个谜语让大家猜一猜?(同学之间互相出谜语,互相猜,教师也参与其中)老师也出个谜语大家猜一猜好吗?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学生猜谜语)这则谜语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画》。(板书课题)

(好动、好奇、爱表现是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利用他们感兴趣的谜语引出课题,一下子抓住了孩子的心,激发了孩子们学习课文的热情,为教学成功地展开打下良好基础。) 2、(出示挂图或课件)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是一幅山水画)请你们看看画上都有什么?(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首谜语诗《画》(板书课题)

(用一幅画引出课题,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在美的情境中进入课堂,受到美的熏陶,体现课程整合的思想。)

对话平台

欣赏

教师配乐朗诵课文,学生边听边欣赏画。

(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体会大自然的美和诗句的韵律美。)

识字

1、 同学们也想读吗?要想读得好得先过生字宝宝这一关,你们有没有信心?

2、 出示本课生字,你认识哪个就读哪个。说说你是在哪里认识这些字的。(引导学生交流识字经验,增强学生识字的信心和识字的愿望。对识字量大的学生及时鼓励。)

3、 自读课文,边读边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生字表中的生字,借肋拼音多读几遍。

4、 利用生字卡片在组内交流识字方法。(认识辶、忄两个新偏旁。)

(交流识字方法,有利于学生扩大视野,相互促进,丰富识字经验,提高识字效率。)

5、 你想提醒大家在识字的时候注意什么?(注意区分平翘舌:色是平舌音,声、春是翘舌音。用偏旁归类的方法识记远、近、还;用给熟字换笔画或换偏旁的方法来识记无、人、近;用给熟字加笔画的方法识字来。

6、 认读带拼音的生字。(可以指名读,领读,齐读,开火车读)

7、 摘掉拼音帽子的生字宝宝你还认识吗?请你通过这一关!

(识字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识字积累,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还应适当渗透一些识字的知识和方法,采取活泼有趣的方式反复再现生字,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记字形,使识字得以巩固。)

朗读

1、 生字宝宝对大家的表现非常满意,他们设的关卡你们顺利通过了,可他们又调皮地跑回课文中去了,你还认识他们吗?(自由朗读课文)

2、指名读课文,引导学生相互评价。

(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评价他人,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任务,从一年级起教师就应该组织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评价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评价态度和良好的评价能力。)

3、 多种方式练习朗读。

(坚持以读为本,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堂的读者,通过自由读、分组读、指名读、教师领读、引读等多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图文对照,感悟诗句的内容和表达的感情。另外,文中句子的节奏感很强,朗读时教者应注意指导学生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在读中感悟、体会诗的读法,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写字

1、 出示要写的字人、火,认读,说说这两个字应该怎样写,书空。(注意笔顺规则:先撇后捺。)

2、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每个字的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人字的第二笔从竖中线和横中线交叉处偏左一点起笔,火字第四笔捺从竖中线和横中线交叉处起笔。)

3、 教师范写,示范笔画的写法。

4、 学生先描红,然后自由练写。(注意写字姿势的指导。)

5、 组内评议,写得好的奖励一颗小星星。

作业

回家请教家长,或者在书中查找谜语,下节课开展猜谜语竟赛活动。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导入

摘苹果游戏:每个苹果后面都有一个上节课学过的生字,把摘到的苹果后面的字读出来就会得到一个红苹果。

(用游戏的方式将上节课的生字再现,达到巩固认字的目的)

感悟

1、 自由朗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引导学生简单地说出诗意,发现问题并质疑。)

2、 结合图,说说你是怎样猜出这首谜语诗的谜底的。

背诵

给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练习背诵。

表演

启发学生展开想象,根据个人的感悟设计动作,结合音乐进行表演。先组内练习,再指名表演,最后大家一齐表演。

(根据学生好动、好玩的特点,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学。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他们感觉到乐在其中。)

游戏

找朋友:找14名同学到前面,每人手里拿一张卡片,找到与自己手里卡片意思相反的字,站在一起,其它同学做裁判,给找对的同学以掌声鼓励。(这14个字是远---近、高----低、来----去、笑----哭、白----黑、晚----早、有----无)你还能说出其它的反义词吗? (游戏的形式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得到了锻练,提高了教学效率。)

拓展

1、 结合课前收集的谜语,举行猜谜语竞赛,评出猜谜小能手。

2、 你喜欢这幅画吗?喜欢的话就动动你的小巧手把这幅画画出来吧!

写字

1、 出示文、六这两个要求会写的字。你会读会写吗?(领读,齐读,然后书空。注意六字的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2、 这两个字怎样写好看?(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范写。

3、 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4、 评议展示。

(在一年级起步阶段,要打好写字基础。教师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写字贵在精,而不在多。要教会学生运笔的方法,把字写工整、写漂亮。)

教学建议

在进行拓展训练时,可视时间和学生情况任选其一,不必面面俱到。

阅读在线

出门肥肥胖胖,

进门瘦瘦长长,

倚在门旁,

眼泪千行。

(雨伞)

一个小姑娘,

生在水中央,

身穿粉红衫,

坐在绿船上。 (荷花)

五个兄弟,

住在一起,

名字不同,

高矮不齐。

(手指)

小学语文人教版教案篇十四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6个生字,了解12种动物的名称。

2、对照插图,认识一些动物,进行保护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野生动物园吗?在那儿你看到了哪些动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践自由地说一说。)

2、自然界中的动物千奇百怪,今天,老师带你们去野生动物园玩一玩,看一看。(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

二、看图,读词。

1、看图,图上画了哪些动物?

2、(教师依次取出相应的词语卡片。)

你们能借助拼音把它们都读准确吗?

3、指名读,齐读。

4、揭示课题,板书:识字6

5、学生看书再读课文,画出生字,读准字音。

6、指名读生字词,开火车读、齐读。

7、再读课文(自由读,小组读,齐读)。

8、组织“给动物挂牌”的游戏,让学生把有关词语卡片挂在相应的动物图片上。

9、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渗透有关环保知识,并进行说话训练。

出示句式:野生动物园的动物真多呀!有( )的( ),有( )的(),有( )的( ),还有( )的( )。

10、师:是啊,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保护动物,维护生态平衡,也就是保护我们的地球,保护我们人类自己,你们能读出对这些动物的感情吗?试试看。

三、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抽读生字卡片。

2、引导学生扩词。

3、 教师范写,指导写法

1)说说笔顺规则。

2)分析各部件在格中的位置及关键笔画的位置。

4、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5、学生仿影、临写(写字本)

四、布置作业。

板书:

狮子大象老虎仙鹤孔雀鹦鹉

猴子猩猩麋鹿斑马棕熊袋鼠

课后反思:

本人有幸参加了本校近期举行的优质课教研活动,在此次活动中,我执教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第四册《识字6》的第一课时,这篇课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把孩子们引进一个神奇的动物世界,教材介绍了12种动物,大多数是孩子们熟悉的。教学中运用自主学习的策略,充分调动孩子们已有的经验去识字,使认识事物和识字同步发展。本课将12种动物名称排成4组,每一排都是押韵的词串,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诗的韵味。课文配以相应的图画,渗透了动物回归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图文对照可以帮助学生识字和理解词义,拓宽视野,更好地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要做到有情有趣。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既有利于弥补他们生活经验的不足,更能诱发他们学习新字的饱满热情。

在教学初始环节:导入新课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野生动物园环境图,为学生营造了真实的氛围,有利于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看图找动物,并相机用多媒体出示动物词语,学生对代表动物的词语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低段学生的认知特点。

在教学的中间环节:为学生设计了一个说话练习:野生动物园里的动物可多啦!有(         )的(         ),有(          )的(         ),还有(            )的(         )。不仅巩固了本节课的知识,还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紧扣文本进行延伸,达到了精炼的效果。也符合低年级学生由说到写的认知规律。

在教学的最后环节:识字、写字教学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努力提高学生自学生字的能力。本环节设计坚持先自学而后教的原则,教学本课生字时,分为两步:先让孩子们自学,再人人争当小老师,把自己学会的字介绍给大家;对有一定难度的,就由老师带着学。这样扶放结合,既有利于学生扎实有效地掌握生字,又有利于提高他们学习生字的兴趣。但在实际教学中我没能充分运用自主学习的策略,没有充分调动孩子们已有的经验去识字,没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掌握形声字的音、形、意。也体现不了本课第一课时中——识字的教学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我还让孩子们用已学的生字词,介绍动物园里的动物,这其实是又一次情境的渲染。孩子们的感情又一次升温,他们很快进入角色,加深体验,边看边说,边说边想,俨然是个小导游,他们的介绍闪烁着灵性的创造性的火花,彼此享受着学习的快乐!学生在对话中,美读韵文,丰富韵文,拓展韵文。孩子们的思维活了,课堂活了,文字丰满了,增强了喜爱、保护动物的情感。同时,在学生练字过程中,我随时提醒学生注意正确的书写姿势,并加以纠正,为学生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一节课下来,有太多的不足,希望老师们多多指点,给我更多的宝贵建议。

小学语文人教版教案篇十五

同学们,每到冬天,你最盼望的是什么?我们都看到过下雪,也领略过雪景的美,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大概你会有一些新的感觉。

二、提出要求,学生自读自悟

自学要求如下:

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试着结合课文理解“彤云密布”、“瑞雪兆丰年”、“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意思。

3、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这场雪的,写出了这场雪的哪些特点。

4、提出思考后还不理解的问题。

三、汇报交流

1、小组交流。

(1)小组成员合作读文,检查是否读流利,难读的部分集中练习。

(2)交流自学要求中的第二、三、四个要求。

2、全班交流。

重点交流:作者写出了这场雪的哪些特点。交流时,先读特点,再通过读相应部分,说说是怎样体会到的。使学生体会到主要特点是“大”。如课文第四自然段,不仅写了雪景的美,通过“厚厚、万里江山、挂满、堆满”等词说明了雪大;第五段,不仅是写孩子们的快乐,通过“堆雪人、打雪仗、树枝上的积雪”也写出了雪大。

四、小组内互查学习生字情况

小学语文人教版教案篇十六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认识9个生字,正确、流利朗读对子歌,并理解对子歌中的反义词。

过程与方法:补充相关文本及图片理解词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本课对子歌中强烈的感情色彩

教学重点:识字,感情朗读韵文。

教学难点:理解“虚假 冷漠 热忱 索取 奉献”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流程:

一.导入  读《笠翁对韵》

二.初读韵文

1.教师范读

你发现了什么?(对子歌  反义词)

怎样才能读好对子?(字正腔圆  掷地有声)

教师带读。

2.自由读

3.反馈读音,注意:真诚 冷漠 热忱  索取  奉献  饥寒

(在反馈读音的过程当中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读出韵味来。)

4.合作读:师生分句读。

三.理解韵文

(一).识字:

a恨—很(用爱和恨为小英雄王二小说一句话)

d贫—宝贝被分走了 贫穷 贫苦 贫困

富—一个人住大房子还有很多田地 富有富裕富贵

f索(索赔  铁索 索要)  奉(奉送  奉还)

g永—泳

b漠—莫 冷淡  忱—枕 热情

用“冷漠”和“热情”说话。

c炭—山 灰 打开工具书理解一下“雪中送炭”的典故。

e饥—几   饥—饱 寒—温

小结:识字的过程当中,谁帮了我们的大忙?当我们读文章遇到不理解的词语的时请工具书来帮忙。

(二)语境中理解 出示

美丑    爱恨   冷暖   贫富    真诚   虚假 

冷漠…  热忱   饥寒   温饱    索取   奉献

雪中送炭      助人为乐

1、自由朗读

2、默读《假如》这篇课文,静静得想一想,可以把哪个字或词送给《假如》这篇课文

3、反馈:爱 美 暖 真诚 热忱  奉献 雪中送炭、

(三)运用词语

读到这些美好的词语的时候,老师的脑子里出现了这样一个画面:

今年的5月12日,中国汶川发生了7.8级地震,许许多多的人在地震中失去了自己的亲人和家园,这,是人们点起烛火为汶川祈福,接下来,让我们静静的看一些图片,共同回忆地震中的人们。

1、说话:你看到了:

汶川地震发生之后,人们给灾区伸出了援助之手:他们中有中国人,有     ;有老人,有……;他们各行各业有医生、军人、学生、踩黄包车的老人;他们有的捐钱,有的捐物,有个去灾区抢救伤员……此时,我们有了一个强烈的愿望:

2、说话: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 

在你们身上:老师看不到:丑 恨 ,看不到冷漠 索取

我看到了:美  爱  暖 ,看到了: 真诚  热忱  奉献,看到了雪中送炭  助人为乐。

孩子们,正是有了你们和我们所有热忱的人们无私的爱和援助,汶川人民现在战胜了悲痛,开始重建家园,他们要建一个新汶川。

集体读:雪中送炭见真情,

助人为乐献爱心。

人人献出一点爱,

人间永远是春天。

(四)集体书写:“温暖”两个字

并用“温暖”写一句话。

《识字6》对话式评课

民族小学  梅雯霞  任丽燕

梅雯霞:早上任老师为我们上了一堂精彩的识字课,我们都知道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语文新课标要求小学6年的识字量由原教学大纲的2500个上升为3000个,而一二年级的识字量增加更大,为1600---1800个,这给识字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如果老师不讲究技巧或不遵循教学规律,那么我们的教学质量就会事倍功半,如何更好地在小学低年级开展识字教学,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速度和质量呢?早上的这节识字课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启发,我想请任老师来谈谈你对低段识字教学的认识和采取的一些策略。

任丽燕:在一、二年级每个单元开始都有一篇识字课文,教材这样设置的目的,是想把这类课文作为识字课的范例,所以这类课文的识字要求和其他阅读课文的识字要求应该是有所区别的,在这类课上更应该突出识字课的特点:关注识字方法的习得和运用。

其目的是通过对多种识字方法的运用提高认字的速度和强度,鼓励学生个性和创意的记字方法。二年级的识字课我们要鼓励学生在众多的识字方法中选择自己最喜欢,最便捷的方法。同时要引导学生去感悟中国汉字的精髓: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音如饥)、会意字(意味深长如 串)。

梅雯霞:“人生识字聪明始”,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传统的识字教学往往忽视学生在识字过程中主动性,缺乏学生对汉字规律的自主探究,教学过程单调乏味,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累,也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新大纲强调:“识字教学要体现汉字的特点,做到音形义想结合,要改进识字方法,注重培养识字能力。”早上的这节课很好的体现了新大纲的精神。如“索、贫、富、饥、炭、温暖”生字的教学就才用了部件分析法,引导学生从字义上去理解字形。“恨”字又采用了形声字教学法。还有一个是对“雪中送炭”的教学,任老师在让学生查了工具书从字面上去了解这个词的意思,可有些学生还不明白它的真正含义,在出示《假如》这篇课文时,有个学生提到雪中送炭这个词,当时就有学生提出来说用这个词不妥,那么任老师是这样引导的,当小树寒冷时,给他送去温暖,当小鸟饥饿时,给它送去食物,当西西不幸时,给他送去健康,这就是“雪中送炭”,正因为老师把词语放入语境中让学生去理解,那学生的认识肯定是深刻的。这给我们低段的语文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典范。

任丽燕:

选择这两个材料有三点原因:

1.《识字六》中的很多词语,如:热忱 冷漠  虚假等等都是只可意会的词语,即使运用一些语言环境也不容易理解,所以我用了两个补充材料进行了整体的一种模糊处理。

2.两个补充材料《假如》和汶川地震的图片材料都能体现《识字六》中:热情、奉献、真诚等等的美好情感。选择《假如》是想凸显语文课堂:语文从语言文字中来,到语言文字中去的特点。将: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这样一个开放的问题放在汶川地震这个大背景下,学生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善良和爱是真挚的,我们可以相信,假如他们真的有一支马良的神笔,那么他们一定会为汶川画一个“没有地震的地球”……。这一个材料我重在对词语的理解。选择汶川地震的图片材料是因为汶川地震中所反映出来的人性光辉是我们精神世界中的一种财富,我希望,通过图片材料让学生感受:原来汶川地震中那些善良的人身上,那就是:爱,就是奉献……如果说《假如》是我们一种美好的愿望的话,那么汶川地震就是非常真实的,孩子们为汶川流过眼泪,捐过钱和物,给汶川的孩子写过信……,所以汶川能让他们更深切的理解“人人献出一点爱,人间永远是春天”的含义。这个材料我更关注的是对句子的感悟。

3.选择这两个材料是想给大家传递一个“单元整合教学”的一个理念。即对一个单元中的所有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而不把每篇课文看成是独立的。

梅雯霞:是的,现在课标经常提倡教材的整和教学,这就提醒了我们有时可以跳出课时教语文,体现大语文观,如第三册第四单元教材的编排也很具有整和性,《坐井观天》诠释了识字4中的“管中窥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小柳树和小枣树》诠释了识字4中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并不是教过了就忘了,学过了就不理了。

任丽燕:我比较关注:

1.韵文和词语的朗读语气:字正腔圆 掷地有声 通过范读和带读等方式去纠正学生的拖腔,以期形成我期待的诵读语感。

2.对工具书运用的方法指导。这节课我把工具书的运用环节放到了课堂上,我希望引发学生对工具书运用的需要:在不理解的时候用,在需要的时候用。

3.这节课最遗憾的是没有让学生动笔去写一写,读写结合才能体现语文课堂的语言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