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心若菩提读后感(汇总5篇)

时间:2023-10-09 03:16:37 作者:HT书生 活动总结 最新心若菩提读后感(汇总5篇)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什么样的读后感才能对得起这个作品所表达的含义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心若菩提读后感篇一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曹德旺用40年时间创业,白手起家,从零开始,创建了一家深具影响力的制造业跨国集团并誉满全球。深究成因,唯有一条哲理:两句话组成,一是入戏,二是入角。入戏者,依愿也;入角者,靠信也。

用心、真心、爱心、决心、专心、恒心、耐心、怜悯心……

曹德旺,生于1946年,祖籍福建省福清高山镇人,祖上曾是高山镇望族,曾祖你曹公望是福清首富。因家境贫穷,9岁上学,14岁辍学。15岁开始跟随父亲做生意。23岁结婚。婚后种植白木耳,后破产负债累累,为还债去工地做工,修过自行车,当过厨师,做过苗木销售员。1976年进入高玻璃厂成为采购员。1983年,承包高山异型玻璃厂,1987年中外合资福建耀华玻璃工业有限公司成立。自此以后,一直深耕献身于玻璃事业,用了30年时间使福耀玻璃成为著名跨国大企业。

曹德旺成功给我们的启发

(一)敢于坚持原则,挑战权威

在后来工程结算时,曹德旺并没有按合同签订的的0.8元平方给闽侯人结账,而是按2.8元平方给他结的账,闽侯人惊得说不出话来,他做梦也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也为自己之前的所作所为后悔不已。按他以前的操作:先用及低的价格所合同签订了,然后再通过送礼拉关系把合同修改过来,但是没想到遇到曹德旺这么一个软硬不吃的主,他更没想到,会遇到曹德旺这么一个讲诚信、讲原则的'主!

(二)以人为本,以仁为根

老子说:域中有四大,道天地人,人居其一,我们每天的工作都是在与人打交道。各级政府领导都是人,我们的员工是人,我们的供应商是人,我们的客户是人,与我们打交道的社会各界也是人。面对这来自方方面面的人,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必须充分考虑人的重要性,要换位思考。企业是做人的,在所有的企业要素中,人是最关键的,坚持人本主义文化理念是企业成败兴衰的关键之所在。因而福耀如终坚持“以人为本”管理思想,把每一个员工都当作福耀的孩子,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三)学会吃亏,吃亏是福

1994年与福建设省第一建筑公司就建筑工程款和质量问题打官司,直到2000年才结束,结果双方各负一半责任,后来还是给了省一建几百万。地下室漏水,最后是福耀自己另找工程队修好,工业村才投入了使用。为了一个真理,损失了3000多万7年的利息,直接与间接损失累计亿元人民币。这个官司,耗费了大量的时间、金钱、精力,双方谁也没占到任何便宜,可以说是双输。生意场上,不是所有的事都能靠官司解决的,特别是在中国做生意,讲究的是和气生财,所以,如果不是什么大是大非原则问题,退一步海阔天空。该让步则让步,该吃亏就吃亏,学会吃亏,吃亏是福。

(四)敬胜怠,义胜欲;知其雄,守其雌

曾国藩在湖南官场处处不得志,很大程度上与他强硬、锋芒的性格有关。心情低落到极致的曾国藩借为过世的父亲守孝的机会,逃避眼前这个烂摊子,回湖南老家好好休养调整一番。在这一年半里,他对自己出兵以来种种言行进行深刻的反思。他不断回忆这些年来带兵打仗的往事,每回忆一次,内心都增加一分痛苦。一年多里,他便一直在痛苦中度过。后来干脆卧床不起,不吃不喝。这可急死了曾国荃,到处求医问药,均无效。是时来了一个颠和尚自称能治百病,曾国荃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将其请入家中带到曾国藩的床前。颠和尚为其号脉诊病,片刻来到厅堂,要曾国荃备好纸笔墨要为其开药方。当曾国藩看到药方上写的12字“敬胜怠,义胜欲;知其雄,守其雌”时,他一惊,立即坐起问其弟,“人呢”?弟即去找,尽觅村巷皆不见其踪!

后来,曹德旺找了个书法大师将这12字写下来,装裱好后悬挂其办公室,每日观看思索,时刻用这12字来警醒自己!

曹德旺的成功,是时势造英雄,有其历史的偶然性和必然性,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童年的遭遇、少年的勤奋、中年的不段自我修炼及反思,也是他成功必不可少的因素,小时候迫于生存2点就要起床奔波,这使他养成了早起的习惯,在早起的时间里,他自学了会计,财务管理,这使他能看懂财力报表,这使他能从财务报表上分析出公司在盈利、成本、增长、发展前景,为以后公司的上市、重组、并购、扩张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学mba,使他在企业管理中如虎添翼,游刃有余。

不过我最佩服的,还是他的一颗菩提心,做慈善的企业家不少,但像他这样抱着一颗提心去做慈善的企业家并不多。没有炒作、没有作秀、没有变相资源整合,心系苍生,悲天悯人,用一颗感恩之心去做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活得坦荡,做得自在。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再大的企业,也是从小企业一步步做起来的;再多的财富,也是从小的财富一步步积累起来的。或许我们终其一生都达不到曹德旺的地步,但是我们可以学习他那颗用心做事的态度,学习他入戏入角的人生态度。

用心做事:真心、爱心、决心、专心、恒心、耐心、怜悯心……

做到这些,再普通的人,离成功也不远了!

心若菩提读后感篇二

看老曹的《心若菩提》中关于他的mba知识,他是完全自学的。这一段就颇让人感慨。这几天是高考季,跟这段颇有渊源。

我们一直以来受到的教育就是好好读书,将来考个好大学,毕业后找个好工作,最后好好的成个家。这是一般人通常的设定,这里的读书找工作就涉及到了文凭问题。老曹学历是小学毕业,初一都没念完,但是他自学。

在适当的时候,的确需要适当的凭证。

在你满世界找工作的时候,文凭就是一张通行证。别人不知道你张三李四的能耐如何,只能通过这些证书来证明。但是一旦进了门,这张纸就成了废纸。没有人再去计较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获得过什么奖励。从根本上来讲,资历理论都很扯的事情。在市场化企业中,论能力进行分金银。论资排辈,从根源上就不合适。你是正高就一定比副高在项目上处理的好?未必。一边摸索一边创新。

始终保持自学的'态度,持续的读书,持续的精进,主要是要保持自己的思想,一直在前进。

很久以前,同学聚会,咨询大学老师对人生的建议。他给出的建议就是应该去读mba而不是去刷文凭。针对这个观念,当时不理解。为什么不应该去刷个学历呢?读完老曹的书,恍然大悟。

都已经在职场厮杀了十几年了,刷个文凭啥用都没有,不如去学一些对自己有用的知识,除非你打算去考公考编。而mba,甚至是包括会记学都对企业有帮助。确实是这样的逻辑。

真正有用的知识,从来都是靠自学的。刷的各种学历,仅仅是门槛而已。

心若菩提读后感篇三

《心若菩提》一书讲的是一个一无所有的穷小子,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成为超级有钱人的故事,我相信这对于很多人都是有吸引力的。赚钱是个正常爱好,孔子说:“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但事实情况是,大部分人到了中年,仍然是一事无成,生活艰难,用孔子的话就是“耻也”。知“耻”而后勇,便是觉悟,人生最终,不过是认识自己,接受自己,改变自己而已。只有改变自己,才可能赚到更多需要的钱。

自知很可贵,只有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劣,才能清醒地去做出对自己有利的改变。一个人的成功,在自己有能力的基础上,还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很多人的成功,不是能力可以,而是占了天时、地利或人和中的其中一项。比如前几年炒房赚钱的,是运用天时;在北上广深炒房比在其它城市要赚的钱多,这是地利。天时和地利只是在特殊时空中才能出现,生活中更多赚钱的例子,是靠人和。提前得到一些消息,然后赚取中间的差价。生活中很多事情,“人和”的辅助下,处理的效率也会快一些。很多人便把“经营关系”放在了首位,很多人都在想办法拓展和维护好的关系,却忽略了能力的培养。

没有能力的关系,经不起考验。有能力的关系都会出现人走茶凉的情况,更何况没有能力的人,却强行攀附关系,最终不过是鸡飞蛋打,竹篮打水。所以,为人第一要紧事,便是重视自己能力的培养。

能力从哪里获得?家庭排第一,一是传承,二是打磨。曹德旺的父亲是曹河仁,福建福清人,福清是全国著名侨乡,自古以来就有年轻人远渡重洋学习打工经商的习惯。也就是说,曹德旺自小便在一个经商事例浓厚、经商典型众多的村里出生,自小便会听到和见到赚钱养家的相关故事。曹德旺的家族在高山镇算是望族,曾祖父是福清的首富,曹德旺小时候经常到曾祖父的墓地一带玩,墓地很大,那个长眠在里面的人,神秘却非常有影响力。所以虽然家业到爷爷辈衰微破落,但在曹德旺的心里,家族里曾经出现过的大人物,对他无疑是一种正向的启蒙。平凡的人都会有关注同姓宗族的名人,以获得名人之后的小小安慰,那个从未见过面的曾祖父,对于贫穷家庭里的.曹德旺,更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心力。这便是传承,文化浸润,家风传承。

曹德旺的父亲年轻时跟着舅公到了日本,但舅公没有把父亲放在自己的店里,而是介绍到一家布店里当学徒。学徒第一年,父亲做的是煮饭、煮茶、挑水、倒马桶、倒尿壶,吃的则是剩饭剩菜。到晚上,布店老板要求父亲对着镜子不断练习走路、微笑、鞠躬、口型。第二年,布店老板安排父亲做货郎,挑着担子边走边叫卖;第三年回到店里学习站柜台,接待客人及进货出货。一个曾经是大户人家的孩子,在家庭破落后,不耍脾气,不怨天地,踏实勤恳,虚心上进,光这一点,就淘汰了很多人。飞黄腾达,只是时机问题。

没过多久,曹德旺的父亲将破落的家业再次辉煌,这就是自己的能力,后来成为上海永安百货公司股东。但是,天时不巧,赶上国家内战(1947年),曹德旺父亲本打算将所有家产从上海运回老家,结果货船在海上遭遇风暴,沉没了。接下来6个要吃要喝的孩子,曹德旺的母亲是地主的千金,现在也只得当掉了最后的首饰,买了十几亩地,种些红薯、花生、青菜什么的,6个孩子长身体,地里的收成根本不够口粮。由俭入奢易,则奢入俭难。一个好的母亲,将会影响三代。这个艰难的时期,千金出身的曹德旺母亲在艰难生活面前,给孩子们精神上不断传输丰富的营养。衣服洗得干干净净,家里一尘不染,孩子热热闹闹,微笑常驻脸上。曹德旺小时候读书便不是很优秀,相反还十分调皮,经常闯祸挨打,过后母亲都会沟通说理疏导。童年里有长辈陪伴的温暖,是很多人一生的力量。

曾祖父的神秘印象,父亲的辉煌经历,母亲的温言细雨,村里的经典案例,让曹德旺从小便有了商业的良好启蒙,赚钱的意识比其它人要敏锐。现在很多成年的人,走上社会多年,都没有赚钱的意识,更不谈赚钱的眼光。曹德旺在十几岁时,已经展现出他对数字的敏感;15岁开始跟父亲一起正式开启了生意经历。骑车进货30公斤,往返100公里,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后来曹德旺父亲改做水果生意,曹德旺每天凌晨2点起床,冬天顶着寒风,夏日冒着酷暑,这些对于曹德旺意志的打磨,起到了很好的加强。能吃苦,肯钻研,有人带,有人帮,这就是传承。一个人的能力靠自己成长,但如果家里的上一辈刚好有经验,下一辈人只要愿意去接受并实践,相当于比同龄人多出了几十年的职业经验。这种领先的职业优势,会助力他在同龄人更快脱颖而出,更敏锐地抓住机会。后期的曹德旺,比同龄人更容易领会到商业机会,开始了他的独立商业生涯。第一次创业,几个回合,便很顺利地赚到了3000元,相当于现在的几十上百万。

曹德旺通过自己的努力,加上家族文化熏陶,整合家庭经验传承,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商业能力,这种能力,让他在生意场上有过人的敏锐,让他一次次能抓住时代赋予的机会。后转战于汽车玻璃,虎啸山谷,龙翔九天,成为商界的传奇人物。而让曹德旺长盛不衰的最终原因,则是过人的品德。处低时不悲,不记个人得失,专心做事,友善对人;处高时不傲,专注优化品质,注重合作信誉,关心供应利益,留心员工福利。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勇者无惧,仁者无敌。

心若菩提读后感篇四

记住三句话:知人不必言尽,言尽则无友。责人不必苛尽,苛尽则众远。敬人不必卑尽,卑尽则少骨。

慢热型的人,对感情更执着。越缓慢的开始一段感情,内心的投入度也就越深。

不管你用什么方式活着,我们只有一个目的,别违心,以及别后悔,还有,去xxx的人言可畏。

很多时候,心里明明不是那样想的,却控制不了自己而说出相反的话。究竟是我们太执着于所谓的自尊,还是我们都已经习惯了口是心非。

任何时候都可以开始做自己想做的事,希望你不要用年龄和其他东西来束缚自己。年龄从来不是界限,除非你自己拿来为难自己。

别太善良了,别太大方了,也别太能干了,时间久了人家会觉得,你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即使有一天你撑不住,哭了累了,也没人心疼你。因为在他们眼里这都是你愿意的。有时候心眼也别太好了不要什么事都为别人着想!别人不会想你的感受和种种不易。他们会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

据说,你梦到了一个人,是因为那个人在想你。心若沉浮,浅笑安然,请允许我跌进你的梦里。

如果决意去做一件事了,就不要再问自己和别人值不值得。心甘情愿才能理所当然,理所当然才会义无反顾。

在一切变好之前,我们总要经历一些不开心的日子,这段日子也许很长,也许只是一觉醒来,所以耐心点,给好运一点时间。

分开以后,我最大的领悟,不是我有多好,也不是你有多坏,而是我看清了自己,更明白了两个人在一起的意义。好的爱情,永远是两个人的努力,而不是一个人的委屈求全。

每次被人排挤的时候,你总会以为自己错了,每次被人谩骂的时候,你因此郁闷了几天,生活中少不了一些无缘无故看不起你的人,也会碰到一些无缘无故讨厌你的人,不必因此而影响自己的心情。在你回家的路上,总会遇到几条疯狗在路边乱吠,你只需继续前进,无须理会。生活就是一边受伤,一边学会坚强。

不要在一件别扭的事上纠缠太久。纠缠久了,你会烦,会痛,会厌,会累,会神伤,会心碎。实际上,到最后,你不是跟事过不去,而是跟自己过不去。无论多别扭,你都要学会抽身而退。

心若菩提读后感篇五

因为看了纪录片《美国工厂》,对曹德旺的的故事有了兴趣。后来冯大辉老师在朋友圈推荐了他的自传《心若菩提》。这本书网上已经没有新书卖了,我还是在旧书市场-“多抓鱼”上才买到这本书。

曹得旺本来想口述,让别人来写这本书,最后结果不满意,就全部自己亲自来写。作者以第一人称来讲故事,显得更亲切,可读性更强。看来平时练习写作很重要,万一以后出名了,自传还是自己来写比较好,哈哈。

曹得旺一生的故事肯定很多,他也是精心挑选自己认为重要的素材写进自传里。其实对素材的选择,也是体现了作者的价值观、人生观。比如,书中多次提到,很多次重大人生选择,他都去当地的一个寺庙,寻求高僧的意见,最后听从了这些意见,并获得人生的重大发展。这就表达了作者对于佛教的喜欢和敬重,而且他也以实际行动对很多寺庙进行了捐赠。

下面我就简单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读完这些故事后的一些心得体会:

1.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上帝有时会给你一个大大的惊喜。

2.身正不怕影子歪。坚守正确的价值观,不要贪图一时的蝇头小利,而失去自己的主动权。

3.人生关键时点的选择很重要。难以决策的时候,去求签问高僧也是不错的方法。

4.创业或者人生路上会有很多不公平或者不如意,必要的坚持或者叫“忍”很重要。

5.人生路上,贵人的加持和朋友的帮助很重要。

6.只要坚持,办法总比困难多。

7.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诱惑会很多,保持聚焦很重要。

这7点体会,我之前发到视频号上,点赞、转发的人还不少,希望对你也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