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个别化活动案例反思与总结(优秀5篇)

时间:2023-09-25 11:57:33 作者:曼珠 活动 中班个别化活动案例反思与总结(优秀5篇)

围绕工作中的某一方面或某一问题进行的专门性总结,总结某一方面的成绩、经验。那关于总结格式是怎样的呢?而个人总结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个人今后的总结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个别化活动案例反思与总结篇一

活动设计背景:

小班幼儿园上学期对自己的五官、肢体、常见的动物有了初步的认识,如果用语言和肢体来模仿动物的叫声和形态是不会的,手指的一些精细动作也不是很协调,因此,针对这一情况,我设计了一边跟老师练儿歌,一边做动作来模仿动物的`叫声和形态的游戏活动。通过这个活动能使幼儿的语言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得到发展,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目标:

1、能训练手部肌肉群,手眼的协调能力、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

2、双手能很灵活的做各种动作。

3、培养幼儿喜欢游戏,积极的运作想象力,去模仿、去创编动作。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训练手部肌肉群,手指的协调能力;

难点:双手能灵活的做各种模仿动物形态的动作。

活动准备:

1、空间准备:一个宽敞明亮的教室里;

2、幼儿经验的准备:对常见动物有了初步的认识;

活动过程:

1、引起动机,激发幼儿兴趣。

首先问:小朋友,你们知道有哪些动物?喜欢它们吗?

2、示范引入:我先做一次完整的示范。

3、师幼共同玩游戏。

老师要面向全体幼儿站好,手伸出来问:“谁的小手最奇秒?”幼儿的手就会伸出来说:“我的小手最奇秒”。然后幼儿和我一边说儿歌一边做动作进行游戏。

我的小手真奇秒,

变只小鸡叽叽叫;

变只小鸭嘎嘎叫;

变只小猫喵喵叫;

变只小狗汪汪叫;

变只小羊咩咩叫;

变只蛙呱呱叫;

真奇妙呀真奇妙!

4、最后让幼儿再做一次,然后叫幼儿回家记得做给家长看,并和家人一起做此游戏。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幼儿对游戏很有兴趣,因此在游戏中来提高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而且也提高了注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但对小班幼儿手指精细动作还有一定难度,可多加练习。

中班个别化活动案例反思与总结篇二

观察记录:

在晨间锻炼中,我负责幼儿跳马这一块场地,刚开始向幼儿介绍这一游戏的时候,幼儿对跳马这一游戏还很有兴趣,可是,现在幼儿基本上已经不去玩跳马了,即使有几个人去玩,也是因为想玩的玩具没有拿到,友没有其他玩具玩了,才选择了跳马,而那几个选择跳马的幼儿玩的时候,也不是按照老师的要求,将“马放在两腿之间”跳,而是当棍子一样挥来挥去,这样既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而且跑到幼儿密集的`地方,这样挥起来,还真危险,虽然阻止过,但并无多大效果。

分析:

综上所述,教师没有保护好幼儿玩跳马的兴趣,没有帮助幼儿寻找更多的方式来玩游戏 。跳马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单调的游戏,如果让大人有一根跳马这样跳来跳去可能都会觉得无聊,何况是幼儿呢?所以教师就要想更多的方法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兴趣。

比如,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情境,把“跳马”看成是一个活的,那活马就要吃草,喝水和休息,所以可以配以一些“公园”、“草地”和“小房子”,在跳马这一游戏的区域内分散放置,让幼儿带“马”去“公园”玩,带“马”去“吃草”和“喝水”,补充能量,才能跳的快,之后带“马”去休息,这样幼儿也能得到休息。但是有一个要求,就是马要跳着前进,这样幼儿一个区域跳下来,基本都已累了,需要休息了,或给幼儿交换玩一些拖拉玩具等活动量小的玩具,这样幼儿即得到了锻炼友很开心,使身心都得到了发展。

中班个别化活动案例反思与总结篇三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学会了5以内的单向序数,初步建立了序数的概念,并且能按从上到下和从下到上的顺序进行点数,为今后学习不同的方位序数奠定了基础,也为幼儿在生活中自己的位置找准了坐标。

教案流程中,先让幼儿通过“小动物住楼房到搬家”来进行从下到上的顺序进行点数,并学习5以内的序数。最后又通过“兔妈妈营救掉到山崖下的5只兔宝宝”来巩固复习检测本节课的所学效果。整节课程,,结构安排比较合理,,思路也比较清晰,幼儿所学效果较好。

但还有太多的不足之处:

1、自己的'语速较快,不太能贴近孩子的生活,幼儿不能够很好的接受,导致个别问题幼儿回答不上来。2、在遇到幼儿不会的问题时,不要急于告诉他们答案,要多重复几遍,帮助幼儿理解,启发幼儿思考。

3、要让幼儿记住数量词的运用,例一层楼,一只兔。

4、因是数学课,如能添加“数空”来帮助幼儿认识数字,效果或许会更好一点。

5、数学课应运用到生活中去,可让幼儿排队,看看自己排在第几。

6、要让幼儿从小就养成一个好习惯(例如回答问题时最好是站起来)。

真心的谢谢各位领导和老师的点评,能够让我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加油的,力争每个孩子在自己的课堂中都能够学有所获,学有所益。

中班个别化活动案例反思与总结篇四

数学活动:学习10以内的序数活动目标:

1.学习序数1~10,理解序数的方向性,正确使用序数词表述物体的排列次序。

数学活动:学习10以内的序数

活动目标:

1.学习序数1~10,理解序数的方向性,正确使用序数词表述物体的排列次序。

2.培养幼儿序数的兴趣。

活动准备:

准备贴绒教具:10个不同的小动物,有10层10个房间的楼房图片一幅。10只企鹅图片,10条小鱼图片。

活动重点:学习从不同的方向准确辨别物体的排列位置。

活动难点:自己确定方向并能准确找出位置。

活动方法:游戏法、讲解法、引导法。

活动时间:1课时

活动过程:

一、幼儿随音乐《开火车》进活动室。

咱们小朋友开着小火车来了,小动物幼儿园的小动物也来了,不信你看,他们排着整齐的队来了。

二、小动物们多神气,排着整齐的横队向我们走来。

请小朋友看一看从左向右排,每只小动物排第几?

请小朋友看一看从右向左排,每只小动物排第几?

教师提问:

a.从左向右排第5个小动物是谁?

b.从右向左排第3个小动物是谁?

2.看小动物们变成纵队向我们走来。

请小朋友说说从上向下排每个小动物排第几?

请小朋友说说从下向上排每个小动物排第几?

教师提问:

a.从上向下排小猪排第几?

b.从下向上排第5的小动物是谁?

三、小动物们都累了,我们一起把它们送回家吧!(教师出示楼房图片)

(1)我们先数数这栋楼房共有几层?再数数每层有几个房间?

(2)教师提出要求,请小朋友将小动物送回家。

a.小猫住在第4层,从左边数第5间房子;

b.小兔住在第10层,从右边数第9间房子;

c.小猪住在第6层,从左边数第10间房子;

四、刚才小动物们的队排得太好了。有一种小动物,它们生活

a.我们一起看看第几号企鹅派错了队?

b.第几号小企鹅掉了队?找一找,它在哪儿?

5.小企鹅饿了,它们

中班数学教案:小裁判

数一数,比一比(中班数学)

中班个别化活动案例反思与总结篇五

活动设计背景

最近,班上有少数的幼儿喜欢去找他人拿东西玩,也忘记还了。为了教育他们做个诚实的孩子来设计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为人诚实,不占小便宜的良好品质。

2.使幼儿学会关心同伴,帮助同伴。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使幼儿懂得诚实的重要性,使幼儿做个诚实的孩子。

难点:教育幼儿愿意做个诚实的孩子。

活动准备

故事《面包没了》

活动过程

一.讲述故事,使幼儿了解故事内容。

了解:

1.明明的面包哪儿去了?

2.明明没了面包哪儿去了?

3.强强多吃了面包,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4.后来强强主动承认了错误,是怎样的孩子?

二.通过故事教育幼儿做个诚实的孩子。

1.让幼儿知道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

现在自选商场非常多,你们到自选商场购物时,看到好多好玩的东西,不付钱能不能拿走?

2.让幼儿知道不是自己的东西如果拿了,要主动向别人承认错误。

三.联系实际。

1.请幼儿讲一讲发生在自己身边的诚实小故事。

2.说一说。

在家里,动画片太好看了,忘记做作业,第二天老师开始检查作业了,该怎么办?

在幼儿园里和同学打架了,老师让你叫家长,该怎么办?

四.教师小结。

做事要诚实,说话也要诚实,不能说谎,不能欺骗人,哪怕受到惩罚也要讲真话。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注重孩子的接受能力和反映情况,适时地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只要是孩子乐于接受的就好。在活动中,我注重加强孩子间的互动,保证他们每人全过程的有效参与。通过提问,提醒孩子集中精神倾听,也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以诚实得品德,恰当的方式解决问题。

幼儿非常单纯,教师的教育引导显得很重要,所以我对幼儿主要从“夸”字入手,赞美身边诚实的孩子。幼儿通过本次活动安排,已经在改掉占小便宜的习惯,同学之间也互相关心,帮助。

这一模式,我们幼儿园也可以用这种模式呀,他们自己总结的结果,我再把对的筛选出来引导他们。我相信,像这样的活动,一定会很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