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素质调查报告总结(模板15篇)

时间:2023-12-21 21:47:05 作者:梦幻泡 工作总结

调查报告的目的是为了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以便决策者和相关人士能够做出明智的决策和行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调查报告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研究工作和写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大学生素质调查报告

近来,有关大学生缺乏道德和违反法律规则的现象频频出现在社会公众的视野之内,这令部分的公众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以及法律素质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怀疑。针对这种状况,近日,我在大学生这群体里展开了一次关于当代大学生道德修养与法律素质的现状的调查。本次调查总共发放了50份纸张调查问卷,收回有效调查问卷50份,并且通过网络发送并收回了30份有效的调查问卷,总共有80份反馈问卷,而具体的调查情况以及我对此的思考观点如下:

先从大学生道德修养的现状方面谈起,根据对调查问卷的研究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的现状的主流是好的,其中绝大多数人是思维活跃、目光远大、乐于助人,廉洁自爱的,他们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新道德伦理建构中的作用有清楚的认识,努力地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做一个知荣辱、讲道理的大学生。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修养现状的主流是好的,例如在接受问卷调查的大学生当中,就有72.5%的大学生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经常”让座位给老,弱,病,残人士;在大学里,“课桌文化”,“墙壁文化”一直都十分盛行,而有73.8%的大学生对乱图乱画的现象表示否定,等等。从一定程度上看,当代大学生道德意识还是比较高的。

然而,在今天这个纷繁复杂,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有部分当代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却偏离了主流的发展方向,与主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主要表现在:第一,在学习上,缺乏学习热情,上课经常迟到早退,课堂上不专心听课,睡觉,敷衍完成学习任务,甚至出现随便逃课现象,这对任课老师极不尊重,不识尊师重道之礼。第二,社会公德意识较差。有部分大学生在公共场所中,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不爱护公共财产,在互联网上发布一些不雅信息,在公众场合行为举止不得体,特别是一些大学生情侣,他们毫无顾忌地在大街小巷里亲热,一幅幅异常令人肉麻的画面真是不堪入目,以上种种行为,都直接破坏了大学生的形象。因为在公众的眼里,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是与其所受的文化教育层次成正比的。那些在公众面前表现得道德如此低下的大学生,真的让所有的大学生蒙羞啊!第三,勤俭节约意识淡化。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在社会生活水平快速提升的今天,有些大学生的生活便开始奢侈了,他们生活不节俭,铺张浪费,穿名牌衣服,买高档手机,根本就把他们的父母当作自己的私人取款机。第四,缺乏应有的诚信。有的大学生在考试时作弊,例如,传纸条、发短信等,这些已经不是什么新奇的事情了,就算是拖欠助学贷款等违反国家法规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了。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修养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近年来,大学普遍实行扩招,这导致大学生人数与日俱增的同时,大学教育的问题也开始凸现,根据调查问卷显示,有81.3%的受访大学生认为大学生数量上升的同时,大学生的总体道德素质并没有随之上升,那为什么绝大多数受调查的学生都持这种观点呢?我想这无非是与他们所处的生活环境有关。可能因为在受访者的身边或周围经常出现一些能够直接体现大学生道德素质低下的现象,他们已经看烦了,所以他们会认为大学生数量上升的同时,大学生的总体道德素质并没有随之上升,这样讲起来的确有一定道理。但是造成大学生道德素质有所下降的主要原因又是什么呢?有45%的大学生认为“社会上人们的思想观念不同了,环境导致大学生更加注重实际利益”,有13.8%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盲目扩招,林子大了就什么鸟都有了”,关于这个主要原因,我是比较认同第一种观点的,也就是环境导致大学生更加注重实际利益,而大学虽盲目扩招,但飞进林子里的不一定以劣鸟居多啊!

在如今这个充满激烈竞争、弱肉强食的社会里,部分大学生已经看透了社会竞争的残酷性,一旦出现了有利于自己切身利益的事情,他们都会想方设法去办妥事情,从而获取相关利益。他们只顾着自己的感受与享乐,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自然也就变了。

要使大学生明确道德风尚的内涵,就要他们深刻理解以人为本,学会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中国的传统伦理思想一直尊重人的价值与尊严。孔子曾强调“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以人为本是公民道德建设指导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每个人处理人我关系的基本原则。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是不应该以自我为中心的,这样必然导致对他人利益的损害。理解人、尊重人才是可贵的。

作为一个学子,首先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感谢每一个曾经施恩于自己的人,学会知恩图报。父母饱尝艰辛把我们拉扯长大,我们应该记住父母的恩情,发奋学习,好好孝顺父母,但是感恩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我们的父母,我们可以感谢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帮助过我们的人。有了这颗善心的支撑,才能在走向社会后处处散播爱的种子,才能回报社会和他人,从而形成高尚的人格,完善我们的道德品质。当代大学生是不能缺少“感恩意识”的,否则,往往会使他们存在着人格缺陷,。

当代大学生应加强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解,从而形成正确的荣辱观,引导自己能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行为导向,推进自身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加强对荣辱观的理解和认识,能够让大学生知道做什么事是光荣的和做什么事是耻辱的,通过自身不断地反省、批判与激励,使荣辱观逐渐转化为自己内在的道德品质,从而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

当代大学生道德修养的培养固然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大学生的法律素质也是不容忽视的。法律素质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当前大学生法制现状的需要。

在这次调查中,有很多的被调查者例如被问到“你买了某种商品但你后来发现被骗了,你会怎么做?”“假设不幸遭劫或被盗,你会报案吗?”等关乎自身切实利益的问题时,他们都会积极地运用法律武器去保护自己。但是当被问到“当你在路上遇到一个小偷正往路人口袋里偷东西,你会怎么做”等不与自己利益形成直接冲突的问题时,虽然有42.5%的被调查者会立刻告诉被偷者,但是却有22..5%的人会选择“明哲保身,视而不见”,选择后者的比例虽然不高,但这就表明了当某些大学生遇到与自己利益无关的事情时,他们那种维护别人权益的主动性不会太高,因此,这种现象不得不引起大家的注意。

由于当前学校里有存在着法制教育的不足以及当今社会上某些法律制度的不明朗化,致使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存在着缺失,这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1、对法律一知半解、没有形成正确的法制观念;2、法律意识淡薄,崇尚权力,忽视义务和责任,形成“只要有权就有势,有势就有钱”的错误价值观念,对法治没有充分的信心。

面对着这些问题,我们大学生应该怎么做才能提高自己的法律素质呢?对于大学生来说,我认为至少应该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保持愉快的心境。要做到心理健康就要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有了良好的人格品质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方式,而不去超越道德的底线。我们可以通过参加各类实践活动,阅读优秀文学作品,观看优秀影视剧等,去培养良好的人品。我们要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和正确的态度去看待四周发生的一切现象,提高自身的抗挫折能力,促进自身心理的健康发展。

2、加强法制教育,积极宣传法律知识。大学生应自觉加强自身的法律素质,努力掌握法律知识,适当地参加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讲座、模拟法庭、辩论会等活动,自觉地做到遵纪守法。当我们的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要善于、勇于拿起法律的武器去保护自己,就好像在本次调查中,有77.5%的大学生都肯定了以上这个观点,这在一定的程度上都可以认为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还是比较强的。大学生在自己学习、掌握相关法律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向其他人宣传法律知识,促使人们多一点了解、熟悉我国的法律法规,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遵纪守法风尚,推进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发展。

3、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当自己或别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的,但是这必须以保护自身安全为前提。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方式有多种多样的,既可以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也可以制止、检举、揭发违法犯罪行为,总之,一切都要按合法的途径去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自身和别人的权益都要同时维护,把已学的法律知识用于实践中。

当代大学生比以往任何时期的大学生都更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要抵制那些对大学生健康成长造成不利影响的因素,就要求大学生能够自觉地培养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以及提高自己的法律素质,做一个德才兼备、知法守法的称职大学生。

大学生素质调查报告

在专业体育领域,一项纪录保持xx年甚至更长时间,是正常不过的事。然而,作为群体性体育的大学生运动会,如果大多数纪录长期不能被打破,就不得不令人忧心了。近些年,生活水平高了,而身体素质不断下降却成了越来越严重的问题。根据兰州市体育局提供的《xx年兰州市体育运动会项目最高纪录》统计,在全国、省、市各级运动会上,兰州市大学生田径项目中,男女组共6组114个项目的运动会纪录中,有78项纪录保持在xx年以上无人打破,其中33个项目保持在15年以上,有6项纪录竟然保持了30年!

北京大学体育健康中心一直从事学生体质测试研究工作的老师赫忠慧在体育健康中心为20-39岁,40-59岁的教职工做了体质测试后,发现年轻一代的肥胖率要大于比他们年长的一代。而男生的肥胖率和消瘦率已经达到了30%。许多女生因为怕胳膊变粗而不愿锻炼上肢,带来的是柔韧性的下降。青春的身体,是这样的吗?连教育部部长周济都提醒大学生: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争取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由此可见当前大学生身体素质严重下降,而面对这样一个令人担忧的严峻的现实,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采取一个可操作性强、有力的措施是他们必要的职责。但是把体质健康作为大学生能否毕业的先决条件,强调毕业必须过“体制”关。其目的虽然不是为了卡住那些体质不合格的学生,而是要引起学校和学生对体制健康的足够重视,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把体育活动作为完成学业的必修课,进而作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下去。但笔者认为这首先是对残疾生的歧视,即使四肢健全的普通学生,体育不达标又能代表什么呢?因而,如果真是本着从学生利益出发,就不宜搞这种“一刀切”的硬性做法,可以不它作为一项参考项目,通过鼓励性的政策来达到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这一目标。

虽然关于大学生体制不合格不能毕业的争论正反双方都有不把对方说服不罢休的架势。但我们要绝对相信,在这场争论中,没有谁会故意对自己的身体健康不关心,任自己发胖,任自己得高血压、糖尿病什么的,但焦点是大学生该怎样保持健康的身体,“自生自灭”亦或是“有人监管”?我们认为,绝大多数的学生都会反对后者的。经过幼儿园、小学和中学期间老师和家长的层层管制,终于在大学得到释放的学子们再也不愿听到什么规定、规章制度的话了。可现实是,现代生活得五彩缤纷让大学学子们眼花缭乱,太多的选择往往导致无所适从,网络室内舒适的环境、花前月下的爱情,让越来越多的学子远离了运动场,越来越多的“胖墩”、“豆芽菜”出现在大学校园里。——这不但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还将会使得整个教育和科研事业受损。

再从大环境来看,现今在校大学生将会在未来的几年内走向社会,成为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故大学生身体素质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它关系到我国未来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不但可以在社会上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而且将会从整体上提高我国人口的身体素质。因此,为大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提供科学准确的训练方案迫在眉睫,为此,笔者采用了问卷调查和科学测量两种方式,了解当代大学生体育锻炼和身体素质的状况,并进而作出了一些建议性的训练方案。

本次问卷调查专门以xx级文秘教育专业的全部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了关于参加体育锻炼情况的调查。通过调查了解到xx级文秘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参加课外活动与体育锻炼方面的基本情况和女生与男生之间在各种活动的参与度上的差别。(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方式,于xx年5月25日向57名同学发放调查问卷57份,其中男生29份,女生28份,并于xx年5月25日全部回收,问卷全部有效。)。

(一)是否有自己的体育锻炼计划。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起码有占40%的同学没有自己的体育锻炼计划,只有10%左右的同学拥有计划,50%的学生是随机安排自己的体育锻炼计划。

(二)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方面。

总体上来说,主要目的在于兴趣、爱好(43%)和健身(38%),同时也是为了缓解压力(40%)。但其中体现在女生当中更为明显的是健身(36%)和缓解压力(48%),而在男生当中最显著的在于健身(40.6%)和兴趣、爱好(53%)。

(三)参加体育锻炼所持续的时间长度。

更多的同学喜欢在20分钟~60分钟之间。有27.6%的同学喜欢在20分钟~30分钟之间,有29%的同学喜欢选择在30分钟~60分钟之间。调查显示,不论女生还是男生都较多选择在20分钟~30分钟之间。

(四)您喜欢在什么时间段参加体育锻炼。

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同学喜欢在傍晚16:00~18:00进行体育活动,占总体人数的47.6%。而只有很少的人喜欢在中午时分进行体育活动。从单方面看:女生也喜欢在此时间段参加体育锻炼,占女生总人数的48%,也有占30%的女生喜欢在晚上(18:00~20:00)进行体育活动。而对于男生来说则有所不同,他们更喜欢在早上(6;00~8:00)(占34%)和傍晚(占46.8%)进行体育活动。

(五)对学校体育馆开放情况的了解。

(六)其他相关调查。

*有47%的同学把“没有时间”作为很少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

*占36%的同学把体育锻炼作为自己的一项必修课程,但是有占41%的女生不这么认为。

*对于参加体育锻炼的必要程度,有占52%的同学认为有必要,认为无所谓的占17%。

通过此次问卷调查,我们看到:关于是否有自己的体育锻炼计划问题的调查中,有占84%的同学没有明确的个人体育锻炼计划。同时有占45%的同学不把体育锻炼作为自己的一项必修课。在我看来,对于自己的大学生活是否满意在于个人的参与度高不高,参加体育锻炼是提升满意度的最好方法,有计划的参加体育锻炼活动不仅能达到这个目的而且还会大大提高个人的身体素质,为未来的激烈竞争作好充分的健康准备。

此次测试结果的数据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人文学院体育部(xx年),是由校医院和体育部分别对处在19至22岁这个年龄段的大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安静心率、血压、50米、1000米(女生为800米)、立定跳远、引体向上(女生仰卧起坐)实行了检测,并进行了数据分析。

检测结果如下:

甘肃农业大学xx年19、20、21、22岁城乡男生平均身高为169.4厘米、体重57.2公斤、胸围85.9厘米、肺活量3987.91毫升、安静心率79.88次/分、血压14.31/9.15千帕、50米8.3秒、1000米253.23秒、立定跳远228.3厘米、引体向上8.53次。城乡女生平均身高160.5厘米、体重50.76公斤、胸围81.67厘米、肺活量2692毫升、安静心率80.99次/分、血压13.87/9.19千帕、50米10.1秒、800米251.6秒、立定跳远163.57厘米、仰卧起坐25.24次。

由此可见,甘肃农业大学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素质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加强体育锻炼、提升身体素质实为农大学生亟待关注的一个问题。

结论报告。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应该认识到突出强调“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充分尊重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选择性,以人为本,遵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培养学生体育锻炼能力、掌握科学锻炼方法和技能,以终生体育为目标的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所以充分发挥大学生的智力优势,努力提高大学生参与体育健身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生的创造性和潜能。与此同时强调教师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提高大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重视大学生学习的效果和反应,真正使大学生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大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首先在改善大学生余暇锻炼行为实践中,应重视大学生在锻炼后有愉悦感受,并可将大学生锻炼后的良好心理感受程度作为预测大学生参加余暇体育锻炼程度的指标。在指导大学生选择锻炼项目、锻炼内容、锻炼形式、锻炼负荷、锻炼强度等时,应以其能否在锻炼后产生愉悦感受作为重要的依据。在对大学生余暇体育锻炼行为的干预中,应引导大学生选择多人参加的集体锻炼形式,促进群体锻炼与锻炼习惯形成的互动,形成良好的锻炼氛围;同时应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提高大学生锻炼行为的坚持性。总而言之,我们每位体育教师应该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体育课程发展的大趋势,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作为体育教学的出发点和终结点,积极为学生创设一个充满欢乐、宽松的具有各取所需的个性化健身课堂和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丰富和完善课程学习评价体系,在大学体育教学的舞台上,充分展示自己的聪明才华,使体育教学真正成为充满智慧的伟大事业。

其次课程学习评价是大学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出:“学生的学习评价应是对学习效果和过程的评价,主要包括体能与运动技能、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定等方式进行。评价中应淡化甄别、选拔功能,强化激励、发展功能,把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评价内容。”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成绩,使体育课程学习成绩的评定成为激励和促进每个大学生学习锻炼,提高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成绩和参与体育活动积极性等方面发挥作用,体育课程学习成绩的评定不仅只有教师参与,同时还要学生进行自我评定与相互评定。教师要积极地组织、科学地指导学生对自己的体育学习成绩进行评定以及学生在小组范围内进行互相评定,这样可以使学生既能发现自己的进步,从而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又能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以便进一步改进学习。建议大学体育教学可参考下列形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

*学生自我评定——学生对自己的运动技能、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及情意表现等进行的综合评定。

*组内互相评定——学生对组内各个成员的运动技能、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及情意表现等进行的综合评定。

*教师评定——依据学生的学习水平目标达成度、学习态度与行为表现,进步幅度等,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再次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能力要求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体育观察能力----能理性地和愉快地对竞赛和表演进行欣赏,能对有关体育的社会问题进行洞察和分析。

最后还应通过体育活动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通过体育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品质和调节情绪的能力是大学体育教学应注重的一个方面,特别是在体育教学中要防止只重视运动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心理健康目标达成的现象;要努力使大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既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又发展心理品质;要根据大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心理特征,注意创设一些专门的情景,采取一些特别的手段,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体育活动对于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经常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合作和竞争意识、交往能力、对集体和社会的关心程度都会得到提高,而且,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所获得的合作与交往等能力能迁移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特别注意营造友好、和谐的课堂氛围,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要特别关注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增强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

推动大学生体育锻炼,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任重而道远。在今后体育锻炼教学中,我们还应加大的改革力度,使体育教学个性化、多样化,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氛围,把增进学生健康,提高体育能力,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作为大学体育锻炼的首要任务来抓。

大学生素质调查报告

20xx年9月,全国各高校为贯彻中共中央和中宣部、考试要求,不得不学”的占22%,“没去想过”的占7%,大学生法律素质调查报告。在问到“您经常阅读有关法律方面的报纸杂志吗?”时,认为“偶尔会”的占61.5%,“经常会”的占7.3%,“几乎没有”占30.3%。在问到“您是否会通过一些渠道了解国家的立法活动或是法律文件?”时,回答“偶尔会”及“不会刻意去了解,但会被动了解到”的占到86%,回答“会,经常”的及“不会,没那精力”的都是少数,分别占8.3%和6.4%。

)大学生法律意识基本情况。

根据调查结果,发现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平时对于法律方面报以无所谓态度的是少数,但是大部分重视程度明显不足,多数同学都只报以一般关心,同时他们的总体法律意识也只是一般。重视程度不够,总体意识不强,这就是当代大学生对于法律意识最重要的问题。

1、大学生对法律知识了解甚少承认自己在法律知识方面有缺失的占了45%,虽掌握一些法律知识却不懂得如何运用法律知识于实践的占了29%,能够掌握并应用法律的仅有少部分人。被调查的同学中,近80%的人对法律援助仅限于听说过,知道并且了解的人少之又少。

2、大学生法律知识的来源大学生了解法律的渠道多样,其中通过课堂和电视新闻获得法律知识和最新资讯占最大的比例。课本上知识过于局限,过于书面化,没有与实际生活很好的联系,并且课堂上课时有限,学生接受法律知识、受法律氛围的熏陶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大多学生只重视专业课的学习,并不重视基础课。而电视上的,虽然有很强的灵活性,但是专业性不够,甚至有可能还有错误,对接收知识的时间和空间有着很大的限制。

3、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通过调查可知,76%的人都没有维权的经历。由此可购买,当代大学生维权意识较为淡薄在被问及参加勤工俭学或兼职时是否会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只有35%的人选择会签订合同,而绝大部分同学认为没必要或者无所谓。这就表示了大学生并没有完善的法律意识,也不知道怎样做才是保护自己应有的权益。在大学生在权利受到侵害的时候,有50%的人会选择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但是还是有不少的大学生会选择沉默而不是去争取他们的利益,甚至有10%的大学生选择用暴力解决问题,这种情况着实令人担忧。法制宣传日是每年的12月4日,但是只有45.45%的同学知道。这就证明,法制的宣传在各大高校中很不到位,很多高校并没有在12月4日得时候开展相应的法制宣传活动,致使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淡薄与法律知识缺失。

4、大学生缺少维护法律公平公正的决心。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都抱着一种只要自己遵纪守法,不触犯法律就可以了,只要不做损害社会和集体利益的事情就可以了,抱着一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旁观者心理。当大学生面对生活中的违法乱纪的行为时,40%的人选择用沉默面对,有些人说:我们的力量太薄弱,和他们抗衡那就是以卵击石。生活中,部分大学生缺少维护法律的勇气和责任感。在现实的竞争和压力环境下,一些学生开始变得重实恵、求实用,趋于以实现自我为中心,对有困难的人缺少同情心、对社会集体缺少责任感。

5.当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方面。大学生有一定的法律意识,对法律的作用有较清楚的认识,对于违法行为的处理也较为理智,但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方面还比较欠缺。在问到“你认为法律的主要作用?”时,认为是“保护公民的权利”的占67%,认为是“巩固国家的统治”的占44%,认为是“规定公民的义务”的占20.2%,认为是“处罚违法犯罪”的占35.8%,回答“不清楚”的占1.8%。在问到“制止违法行为用哪种方法合适?”时,回答“打110报警”的占45%,回答“看情况而定”的占55%,选择“挺身而出”、“叫别人去制止”的都是少数,分别占1.8%和0.9%。在问到“如果你的权利受到不法侵害,首先考虑的解决方法是”问题时,回答“尽量争取调解”的占61.5%,选择“通过打官司,用法律的武器来解决”的占26.6%,选择“武力摆平”的占9.2%,“向学校反映,等待学校处理”的占19.3%,“其他”的占10.1%。

6.对大学生犯罪问题的认识方面。当前大学生对身边个别同学的犯罪问题态度方面与社会期望值有一定差距,但对个别大学生犯罪的原因方面有较为清醒的认识。在问及“你对大学生犯罪问题怎么认识”时,回答“很正常,大学生也是社会成员的一分子”的占46.8%,认为“不可理解,毕竟大学生都受过较高教育”的占26.6%,“不好说,反正自己不会犯罪”的占24.8%,社会实践报告《大学生法律素质调查报告》。在问到“你认为导致大学生犯罪的主要原因是?——可多选”时,同学们对原因的分析认为主要集中在这些方面:82.6%的人认为“个别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了问题”,68.8%的人认为“法治意识淡薄,抱侥幸心理”,64%的人认为“家庭畸形教育”,62.4%的人认为“社会大环境的影响”,39.4%的人认为“客观现实所迫”,33%的人认为“学校法制教育的力度不够”,回答“其他”的则占7.3%。

7.对社会法制环境的展望方面。大学生对我国当前的法制环境不太满意,但对法律的前景还是持乐观的态度。在问到“我国社会中存在的违法犯罪现象将如何?”时,回答“越来越多”的占45%,“逐渐减少”的占22%,“保持现状”的占11%,回答“不知道”的占20.2%。在问到“你认为对于当前社会存在的许多丑恶现象,是否通过加强法制或完善法制而解决?”时,回答“完全同意”、“基本同意”的占72.5%,认为“难说或不一定”的占24.8%。

从总的情况看,自从20xx年9月全国各高校实施新课程以来,我国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整体情况来看已有明显提高。但整体法律认知水平不高,法制观念淡薄,在教与学两个环节都存在不足。第一,教学方面,《法律基础》课时有限,从各高校的课时设置来看,全课程45课时到54课时,有的安排多些,有的少些,但法律部分的课时数为2/5左右,也就是20学时左右,不可能对法律知识系统地展开。加之讲授该门课程的教师受专业局限,对专门教的法律知识难以深入把握,从而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的教学效果;第二,学生方面,学生学习法律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守法相脱节,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守法的自觉性不够。一方面,大学生缺乏权利观念,不能积极主动地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另一方面,一些学生损人利己,不懂得对他人权利的尊重,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

1、学生自身意识的提高。

学习法律知识对于大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无论是对于他们将来的工作亦或是生活都息息相关,学生自身应更加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加强大学生自身道德修养,让道德修养与法律同时进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人生追求。现实中有一些偏激的大学生道德方面的问题已经做出很多骇人听闻的事情,所以大学生要努力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多了解些法律的相关报道,阅读参考法律书籍,增强自身的知识储备。

2、学校需加强对法律教育的重视。

学校开设法律基础课,并予以重视。通过老师的讲授,让每一个学生都知道遇到问题,纠纷应该采取法律措施,拿起法律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益,而不是选择沉默或采取暴力手段解决。在课时的内容的选择上,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有针对性地突出重点,在‘少而精’方面作文章,讲授一些发生在学生周围的案例,提高学生的兴趣,适当的对学习方法进行改革,不仅仅采用老师讲授,还要采用课堂讨论,进行案例分析结合录象等多媒体教学,提高学习积极性。同时根据大学校园发生的事件及时采取措施,以及反省发生的原因,同时适当的进行教育改革,把法律教学作为必修课,让每个学子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多组织专家讲座,对学生进行普法教育;开展一些主题鲜明的法制演讲、辩论赛、讨论会、知识竞赛、“模拟法庭”等活动,以及旁听一些典型案件的庭审,使学生能在自主参与、身临其境中耳濡目染中得到教育和启迪;多组织学生参加与法律有关的活动,让大学生从实际中获得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而且实际生活中获得的法律知识比从课堂中学到的产生的效果会更好。尽量给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才华,增加对法律知识的认识。

3、开设法律咨询室并进行相关的宣传教育活动。

学校开设法律咨询室,定期开展法律咨询服务,专门负责学生的咨询预约接待工作,同时适当安排专业教师为学生免费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在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受到校外主体的侵犯时,可以免费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建议,为学生提供及时的法律咨询服务和正确引导。解答学生关于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学校学生管理制度等方面的问题,加强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充分发挥法律、法规和校规校纪的宣传和教育作用,引导学生遵纪守法。同时,通过与学生违纪申诉制度相联系,协调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缓解各种校内矛盾。

举办法律知识培训班,可以推进高校依法治校的进程,尤其要对学生工作管理干部、专职辅导员、兼职班主任和主要学生干部进行重点培训。开展法律知识交流会,解读校园法规,交流学法心得,开展法律答疑,分析典型案例,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其中通过加强对法学专业社团的指导,通过社团活动进行法律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教育是一个很重要的途径。

建立网络,高校法律咨询室应安排机构成员联系挂点院系,建立专业教师联系班级,各级学生会、班级设立法制委员的制度,在全校形成法律学习、宣传、应用的网络。协助学校各级党团组织开展法律普及教育工作。

大学生素质调查报告

为了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改革传统的教育工作,深刻了解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和道德素质状况,掌握大学生的发展倾向,我院于20xx年10月1日—10月15日对各系(院)大一255名、大二148名、大三84名学生开展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问卷由院团委发起,此次活动采用调查问卷方式,以班为单位,发放《大学生道德素质调查问卷》,调查的主要对象为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在校大学生,调查内容从道德素质基本认识及看法、自身道德素质水平两个方面展开。通过反馈回来的调查表统计总结得出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在校生在道德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本次调查发放问卷600份,收回487份。

在对我院大学生道德素质评价上,认为非常好和好的总共仅占20.1%,67.5%的同学选择了一般,还有12.3%认为差。这样的数据不免让人疑惑而心有微凉之意。我们从小所以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们所以为的德才兼备,所以为的要读书,先做人,难道到了大学,到了更远的社会就淡化甚至是遗忘了?!

2.认为现今大学生什么是最重要?

53.7%的人认为是道德修养;24.7%的人看重活动能力,11.6%的人认为成绩优异最重要,还有10.1%选择了创新思想。而在当今社会知识与道德素养孰轻孰重的问题上,58.4%的人认为两者都很重要。

的自我改善。只有人人道德向上,才会使道德的公信力和约束力增强,真正起到无形之法的作用。

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如何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42.3%的人认为在于个人觉悟,30.7%的人认为在学校教育,还有26.4%的人认为家庭教育也必不可少。确实,道德素养既然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存在,在其养成的道路上必然也是受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的。

3.自身及周围人群道德素养水平。

这一方面为本次调查的重点。

a.在公交车上看到老弱病残。

78.1%的人会主动让座,15.4%选择“别人不让,我也不让”,5.3%的人会假装没看见,还有1.3%的同学不管怎样都不让。在平时乘坐公交车的经历中,其实经常能看到温大学子主动为老弱病残让座,有些同学甚至觉得让座麻烦,干脆一直站着。但是还是有一些同学没有这种谦让的意识,觉得同样花钱坐车,凭什么让位于人。这种想法虽然不能受制于法令法规,但必然会受到道德上的质问谴责。

b.你准备过马路时遇见红灯怎么做?

仅有29.2%的人会坚守交通规则,等绿灯了再通行;19.4%的人表示会随大流,别人走我就走;16.1%的同学认为能快点走最好,而35.3%则会视情况而定。不论人走我走,还是视情况而定,其实都是人侥幸心理的体现,以为车少,以为自己速度快,而就此酿成大祸的又何尝少,真正到了那时就追悔莫及了。

c.对于学校组织的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和公益劳动。

活动没有相应的学分奖励,当代大学生又有多少能发自内心不求回报去做这一份事业?这是值得人们反思的问题。

d.遇到宿舍常流水、常明灯怎么做?你会怎么做?

80.1%的人会与其沟通,希望对方下次注意;

8.6%的同学会选择保持沉默,但是心里会就此留下疙瘩;另有11.3%的人持无所谓态度。

69.8%的同学表示不能接受,16.1%表示可以理解,另有8.8%和。

5.3%的人表示无所谓和我也做过。

f.社会不良风气对个人的价值观取向影响大不大。

25.7%的人会有影响,但影响不大,47.1%的人认为影响很大,6%的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影响。

对于不道德的行为敢言敢指出,才能避免这些行为更加猖狂。但现在的风气是,公交车上如果有人在实施偷窃,很少有人敢正义指出。这是社会的悲哀所在。

参与此次调查问卷的同学整体素质较好,对校园内不文明现象敢于否定,具备了辨别是非的能力,对自己的素质方面的欠缺有了清醒的认识,辩证的看待了学校、家庭及社会对个人的成长的影响,明确了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

大学生们普遍对自己的未来就业信心较低,能够清醒得认识到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性。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知道了大学生对于此次活动的期待,也确定了加强大学生职业素质、心理素质的重点,希望通过我们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活动,能够为我们大学生素质的提高尽一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大学生素质调查报告

近年来,高校录取率不断提高,教育大众化进一步发展。但是高学历是否意味着道德素质高?我们都想德才兼备,但现实中两者并不一定成正比。一些大学生违反道德,甚至摧毁人心。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他们经常出现在人们眼前。作为温州大学的学生,我们有必要审视自己,了解环境。这个调查是专门做的。

本调查报告由温州大学学生处信息研究组发起,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的主要对象是温州大学的学生,调查内容从对道德素质的基本认识和看法以及自身的道德素质水平两个方面进行。通过反馈问卷,总结出温州大学学生道德素养存在的问题。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问卷326份。

1.对道德品质的基本认识。

首先,什么是道德品质?89.9%的受访者认为这是一种道德修养,89.7%的学生认为这是一种道德情操,71.3%的学生认为这是一种文化素质,59.7%的学生认为这是一种心理素质。既然这个题目是多选题,每个选项都有超过一半的人选择,那么可以看出道德品质在很多方面是综合的。它不仅是一种内在的修养,还会受到心理和文化因素的影响。那么,通过一定的外化,这种内在的抽象素养就会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那么大学生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53.7%的人认为是道德修养,德才兼备是最基本的;24.7%的人看重社交能力,11.6%的人认为优秀的成绩最重要,10.1%的人选择创新的想法。当今社会,58.4%的人认为知识和道德素养都很重要。

另一方面,21.7%的人认为道德对公民的影响很大,72.3%的人认为道德在弱化,6%的人认为道德根本没有影响。这不仅需要政府和学校的宣传教育,更需要构成这个社会的每个人的自我完善。只有人人都是道德的,道德的公信力和约束力才会增强,才会真正发挥无形法的作用。

作为大学生,应该如何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42.3%认为是个人意识,30.7%认为是在学校,26.4%认为家庭教育也有必要。的确,道德素养作为一种综合的存在,在其培养中必然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2.自己和周围人的道德素养水平。

这方面是本次调查的重点。

在公交车上看到老弱病残,78.1%会主动让座,15.4%会选择&ldquo别人不让,我也不让&rdquo5.3%的人会假装没看见,1.3%的学生无论如何都不会让。在平时乘坐公交车的经历中,其实经常看到文大学的学生主动给老弱病残让座,有的同学甚至觉得让座很麻烦,就干脆一直站着。但是,还是有一部分同学没有这种谦逊,觉得如果在公交车上花钱,为什么要给别人让路?这种思想虽然不能被法律法规约束,但必然会受到道德问题的谴责。

当人行道是红色的,但是没有车辆经过时,你怎么办?

只有29.2%的人会坚守交通规则,等待绿灯通过;19.4%表示会跟风,别人走了我也走;16.1%的学生认为最好快走,35.3%会视情况而定。人不管走还是走,还是看情况,其实都是人的运气的体现。他们认为车少,车快,但是这么少的人造成了很大的灾难,到了真的很后悔。

对于学校组织的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公益劳动,56.4%的人认为只要能得到利益,相对容易,就会参与;33.2%的学生表示愿意参加任何活动,10.3%的学生不愿意参加此类活动。的确,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与学分挂钩后,志愿者活动的动机似乎不那么纯粹了。有些学生加入青年志愿者只是为了获得相应的学分,不是为了志愿,而是为了志愿学分。但试想一下,如果志愿者活动没有相应的信用奖励,当代大学生又有几个能不求回报地做好这个职业呢?这是一个值得人们反思的问题。

如果室友出门前忘记关台灯或者热水器,你会怎么办?

80.1%的人会和他们交流,希望对方下次注意;8.6%的学生会选择保持沉默,但会在心里留下疙瘩;另有11.3%的人无动于衷。关掉手边的灯和热水器是一个好习惯。在生活中,由于粗心大意而忘记关灯和水之类的事情确实会发生。这时候作为宿舍成员,要互相沟通,互相理解,互相帮助,形成这个习惯。

你介意不道德的行为吗?

69.8%的学生表示在乎,16.1%的学生表示不介意,8.8%和5.3%的学生表示不在乎,习惯了。遇到不道德的事情,25.7%会坚决反对,21.2%会选择随大流,47.1%会提出自己的看法,6%会视而不见,假装什么都没发生。

只有说出来,指出不道德的行为,才能避免这些行为变得更加猖獗。但是,现在的趋势是,如果有人在公交车上偷东西,很少有人敢理直气壮地指出来。这就是社会的悲哀。

下面列举了一些不道德的不良行为,以说明:。

你或你的同学具备以下条件吗?是,不是。

吐痰27.7%72.3%。

乱过马路73.3%26.7%。

乱扔垃圾61.5%38.5%。

55.9%和44.1%的人随意骂人。

作弊41.8%58.2%。

说谎42.3%57.7%。

抄袭50.9%49.1%。

其中我们进一步设置了一个关于考试作弊的问题调查:你对考试作弊是什么态度?是不是。

不能接受,我从没骗过30.2%69.8%。

可以理解,学生压力太大38.0%62.0%。

可以理解,为了得到28.0%和72.0%的高分。

可以理解,比补考好30.5%和69.5%。

没什么大不了的。我做过11.8%和88.2%。

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被抓也没事。16.6%83.4%。

其他5.8%94.2%。

周围只有33.2%的人认为自己做得好,60.7%的人认为自己一般,6%的学生认为自己做得差。孝敬父母是中国传统美德。如果连这个都做不到,恐怕就不用谈其他道德问题了。

那么这些不道德、不称职的行为都是因为什么呢?

你认为不道德、不称职行为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是。

图方便51.1%48.9%。

不是很特别,大约44.6%和55.4%。

大家都这样,我也是35.8%64.2%。

习惯变得自然50.1%49.9%。

社会风气造成的分别为69.0%和31.0%。

个人意识差55.2%44.8%。

缺乏宣传教育32.5%67.5%。

人性本恶13.4%86.6%。

原因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但没有什么可以作为道德品质下降的借口。

据有效统计,总体来说,我校学生对互联网有一定的了解,但问题不容小觑。忽略不道德因素,做事缺乏素养的人不在少数,有主客观原因。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调查,本文就如何解决网络问题提出了三点建议:。

1.大学生反思自己,从自己做起。很多大学生只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人站在世界上的基础。只有学会做人,才能学会并成就自己的人生道路。

第二,学校作为传授知识的地方,不仅要把学生培养成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一个高学历高智商的人如果没有道德约束,很可能给社会带来的不是贡献,而是伤害。

第三,延伸到更大的层面,是全社会的责任。住在鲍鱼的地方,好久没闻到了。如何改善这种社会环境?毕竟还是要从一个小地方做起。人与社会密不可分,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人们认为,通过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学校的道德教育可以更有效地进行,国家非常重视和谐社会的道德工作。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将进一步提高。

大学生素质调查报告

本次调查集中在会计、物流专业的一二年级学生中进行,学生年龄有三分之二在21-23岁之间,即来源于应届高中毕业生,绝大部分学生是共青团员,也有少量学生党员,占十分之一。

调查显示,本校学生的家庭经济收入状况良好,跟华南师大这类学校学生比较够富裕了,平均收入达6034.5元/月,而一年前的华师学生的家庭平均月收入只有2253元。在生活费用期望值方面,只有6.17%的学生每月需要500元,而华师是41.1%,近一半的学生希望每月有1000元以上的生活费(48.77%),和华师学生比,有明显的差别,华师只有17%的学生每月需要1000元。

在“家有兄弟姐妹数目”项目上的调查显示,本校学生来自于独生子女的家庭并不多,只占18.45%,有一个兄弟姐妹的占30.95%,26.19%的学生有二个兄弟姐妹,还有24.41%的学生有三个及以上的多兄弟姐妹。家庭经济状况好,兄妹多,父母还是重视子女教育。

富裕起来的沿海地区的人们的情结还是多挣钱多生孩子,并愿意让孩子去接受更多的教育。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占13.35%,良好的占32.94%,一般的占44.51%,很差的占9.2%,人数分布符合正态分布,成绩表现正常。但英语水平(没有等级的占85.84%,四级的12.65%)和计算机水平(没有等级的占65.40%,一级的28.73%)都不高。

在调查中设置了了解学生“父母的文化程度”及家长“希望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的类型”项目。调查显示学生父母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父亲占比80%,母亲占比90.38%,但父母都希望孩子学有成就,去“当公务员”(26.4%),“做会计”(22.42%),“接班做老板”(6.06%),“当老师”(4.55%),当“高级物流师”,从事证券工作,进银行、进电力系统等收入高的行业,…,将自己未实现的理想寄托在孩子身上。这意味着我们肩上的担子很重,办学的责任很大。

需要对问卷的可信度和有效性进行分析。可信度反映问卷在一定时期内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有效性是指问卷是否真正检测到了学生目前的思想和学习状况。人格理论认为,学生的政治思想和学习生活属于人格范畴,在正常情况和在某一个不太长的时间段内,它们不会出现大幅度的波动,而具有相对稳定性。我们认为今年5月份进行的测试能反映学生目前的思想和学习状况。在有效性方面,根据实际情况和施测目的,重点关注了问卷题目的设置,政治思想层面分为政治与时事、人生观与价值观、道德观三个分层面;学习生活层面分为学习状况和校园生活二个分层面。为克服统计带来的差异,上述各个层面的每个分层面的题项数基本相等。对342份有效问卷的得分进行正态性检验,结果总得分,政治思想得分和学习生活得分k-s统计量分别为1.275,1.213,1.177,p值分别为0.075,0.105,0.125,均大于0.05,表明三种得分均服从正态分布,我们的考察分析是可信和有效的。

我们认为学生的政治观是指学生对社会的政治体制和方针政策等国体、政体等制度的认知和立场。它可以从三个方面得到体现,一是相信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例如,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二是坚持真理,崇尚正义。例如,和平是世界发展的主流,正义的战争是必胜的。三是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对学生来说,就是要学好知识,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遵纪守法,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实践者。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关心国家大事,不畏惧外部势力的强权威胁,对我国综合国力的发展有了更多信心,政治方向和理想信念日趋坚定。例如39.8%的学生希望和平解决卡扎菲所领导的利比亚局势混乱问题,27.5%的学生关注长江中下游干旱问题,77.8%的学生赞同对日本地震给予人道主义援助,赞同因核辐射对进口于日本的农产品进行限制,甚至取消进口。50.12%的学生认同尽管中国的经济总量与美国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中国人民的生活却比美国人民幸福得多。

学生的政治热情没有出现大规模“淡漠”或“冷漠”。40.3%的学生表示“很了解”或“比较了解”科学发展观的含义,但也有20%的学生认为“学习任务繁重,没有时间去了解”。有趣的.是,学生对政治时事与热点的了解,主要途径不是政治时事课堂,而是来自“朋友之间的交流”,或“网络”等媒体。说明社会环境和实际生活才是政治思想教育的最佳平台,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不应局限于课堂内,而应孕育于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和点点滴滴;不应是单纯刻板式的宣讲,而应是多维“和风细雨”式的滋润。

理论认为,人生观是关于人生的目的、态度、价值和理想的根本观点。如享乐主义、禁欲主义和共产主义人生观等。人生观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认识和处理个人发展同社会进步的关系。例如,共产主义人生观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人生观,它认为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努力为人民服务,为共产主义贡献一切可以贡献的力量。价值观是人们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的目标的准则。

学生按对自己成长和发展过程影响程度给予评分,影响很大的给予9分,没有影响的给予1分。结果得到影响人生成长的重要因素依次是“家庭环境与家庭教育”、“父母言传身教”、“个人向上发展的心理动机”、“对未来的憧憬”、“老师以身作则”、“兄弟姐妹言行”…。其中“家庭环境与家庭教育”、“父母言传身教”这两个因素的影响程度依次是有95个和66个学生选9分,占比27.7%和19.3%。

其次我们看到了华商学院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总体上呈健康和积极的发展趋势,对我国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主流价值取向予以认同,其人生态度,价值判断积极进取,勇于竞争,有比较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使命感,渴望为祖国奉献智慧,施展才华。在谈到上大学的目的时,28.82%的学生是“为了成就一番事业”,57.65%的学生是“为了提高素质和完善自我”,只有3.53%的同学是准备“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多出一份力量”,还有10%的学生是“为了权力和金钱”。

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调查中,从学生身上表现出强烈互惠互利意识。34.14%的学生对此持赞成态度,42.3%的学生倾向于“比较赞成”。具体问及“你认为当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互助”的占44.14%,“相互利用”的占23.72%,“金钱关系”的占13.51%,“竞争对立关系”的占9.31%。进一步,再具体问及“如何权衡个人、集体和国家利益的关系”时,58.82%的同学认同“先有集体和国家利益,而后才有个人利益”,41.18%的同学认为应“先满足个人发展,而后推及国家”。这说明,学生既表现出较强的集体观念,但又不愿为集体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在理想与金钱,物质与精神方面,不再是非此即彼的二维模式,而是二者兼顾。所以问及学生对“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看法”时,回答“非常重要”的占26.27%,“比较重要”的占45.48%,“无所谓”和“没啥作用”的共占28.25%。大学生既崇尚真、善、美,又注重物质利益和生活目标,这是社会多元化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各种矛盾和利益交织在一起,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顺利解决,需要一个较长期的过程。我们将教育学生对现阶段我国国情应有充分的认识,既要对社会发展充满信心,也要对目前尚未解决的一些问题和矛盾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有足够的耐心。当问及“你认为当前大学校风如何”时,57.61%的学生回答“一般”,还有25.97%的学生回答“较差”,认为“好”和“很好”的学生才16.42%。对“大学生道德状况”的了解,认为“比较好”的占38.46%,认为“不太好”的占43.27%。对“目前生活状况”感到“满意”的只有20.06%,“比较满意”的占44.68%,“不太满意”的占28.57%,还有6.69%的同学“不满意”。问及“你的精神生活充实”吗?回答“很充实”的只有8.11%,“比较充实”的占32.73%,“不太充实”的占42.94%,“感到空虚”的占16.2%.问及“找到理想工作的主要依据”,回答“学习成绩好”的只有20.85%,有51.79%的同学认为是“人际关系”,52.4%的同学认为是“权势”。所以对“找工作的信心”,只有9.54%的同学“充满信心”,47.38%的同学“有信心”,35.08%的同学“信心不足”,还有8%的同学没有信心。在“当前就业形势”认为“很好”的只有9.06%,认为“较好”的也只有8.46%,认为“一般”的达45.62%,认为“不好的”也达36.86%的前提下,“当前同学们最关心的问题”,不是单一的“学习问题”(27.6%),还有“生活问题”(32.55%)。虽然是大一大二的学生,32.55%的同学就在关心“就业”之事,少量的学生在“热恋”中。适时引导学生之间出现的恋爱现象,树立正确的婚恋观。调查显示,只有4.73%的同学“反对”大学生谈恋爱,“支持”的占27.81%,“无所谓”的占30.77%,持“只要不影响即可”态度的学生占比最大,达36.6%。然而学生们还是有理想的,当问及“希望找到的工作”是“专业对口的”占40.31%,“符合个人兴趣的”占55.81%,“高薪但挑战性很高的”也有29.07%,“低薪但很稳定的工作”不被看好,只有3.88%的同学愿意找。

有理论认为,道德是以意识形态为基础的人们在共同生活中所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而道德观就是主体对作为道德的意识形态规则的认识和立场,它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是稳定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道德观是可以适时调整和变化的。道德与情操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

被调查的学生的道德观念基本正确,具有基本的道德评判能力,其道德判断和行为取向趋向合理。调查显示,大学生最崇尚的品德排在前三位的选项分别是“团结友爱(48.7%)”、“艰苦奋斗(18.2%)”、“心胸坦荡(16.6%)”;88.3%的同学表示,当看到宿舍水龙头在白白地流淌时,会“马上前去关上”,而持“不用去关”或“当作没看见”的只占1.4%。在个人成长方面,68.7%的学生认为“和谐的家庭”是影响个人道德情操的最重要因素,远远高于“家庭经济状况”(13.9%)和“父母工作情况”(6.6%)等两个因素。在被问及个别大学生出现自杀行为的可能原因时,认为是“就业压力”的占78.8%,接着是“学习压力”(64.2%),“爱情失败”(62%),“同学关系紧张”(43.8%)和“经济贫困”(30.7%)。进一步,在被问及对自杀行为的看法时,83.2%的学生认为,这是对“父母亲人的一种严重不负责任的自私行为”,77.4%的学生认为,这是“对生命尊严的自暴自弃”。

调查还显示,38.6%的学生表示最让人烦恼的是“就业前景不明”,其次是“学习任务太重”(28.8%),“受到别人嫉妒、排挤”(21.3%)、“重修和补考”(21%),40.1%的学生认为人生最成功的标志是“生活与亲情”,超过了“事业与工作”(25.5%)和“理想与信念”(19%)这两个因素。这启示我们“生活与亲情”是预防学生出现极端行为的第一道也是最有力的一道防线。

43.2%的学生持有“量入为出、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还有39.6%的同学懂得“有意识存点钱,以备他用”,也有10.4%的同学“有钱就花,以后再挣”,还有6.8%的同学消费行为是“舍弃日用品去买奢侈品”。令人鼓舞的是绝大部分学生具备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品格。

我们把专业学习主要定义为学生在大学校园内,对学习的认知和行为,以及对专业的认同与感受等心理特征。调查表明“对当今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看法”,40.4%的同学认为“非常重要”,41.3%的同学认为“比较重要”,“无所谓”和“没啥作用”的同学占18.3%,即绝大多数同学初步树立了素质教育的思想,但认为现在的学习环境“一般”的占63.4%,“很好”的占13.2%,“较好”的占20%,“不好”的还有17%,宿舍太吵(48.9%),图书馆太挤,课室太热。现在学校开设的课程“较普通”(55%),“不合适”(28%),只有17%的同学认为“合适”,对学校开展各项文体活动的态度是14.4%的同学“积极参与”,59.2%的同学“有时参与”,还有26.5%的同学“从不参与”,对待义务劳动的态度也是“有时参加”的占多数(64.2%),“积极参与”的不多(20%),“从不参加”的占16.2%。当问及“怎样才能搞好学习”时,41.62%的同学回答是“好的学习方法”,43.11%的同学回答是“努力学习”加上“好的老师”。大多数同学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比较端正,但部分学生专业信心不够,学习兴趣不足,上课玩手机甚至睡觉。在对待课程考试方面,63.9%的学生认为考试题目“没有考出学生真正的水平”,57.9%的学生认为“记忆力好的同学占绝对优势”。如何对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进行评估,仍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调查显示41.6%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自学能力“一般”,28.4%的学生的自学能力“较差”,甚至还有26.5%的学生承认自己的自学能力“很差”。尽管学生有积极进取的意识,但他们往往缺乏证明自己的勇气与毅力,于是从其他方面寻找借口,不适当地归因。例如有的学生依赖性较强,不是去努力提高自学能力而是幻想着像在中学一样,在课堂上就能全部听明白。如果没有听懂,不是课后努力去思考,而是自己给自己找借口,如认为教师不会教或教得太难了。或者希望老师一学期只讲课本内容的二分之一,考试只考已讲内容的二分之一,考题是已做过的作业。

我们首先关注了学生的生活费用支出情况。每月花费500元以下的学生占10.2%,而华师的占42.1%,每月花费800-1000元以及1000元以上的有41.2%,而华师的只有14.8%。平均每月花费高187.1元(见表五)。了解生活费的来源,82.53%的同学是“家里给”,“课外打工筹集”的有9.94%,还有7.53%的同学依靠借款维持生活、学习。后两类学生懂得珍惜,更勤奋读书,学习成绩都不差。

问及除了餐费,其它消费主要用在“购买衣服”(46.7%),“朋友应酬”(20.5%),“买书及网络费用”(20.2%)和“购买体育用品及娱乐”(12.7%)等方面。

在问及学习之余的主要活动时,58.4%的学生选择“上网玩游戏或娱乐”,57.7%的学生“从事体育活动”,38.7%的学生会“上网查找资料或学习”,另有32.1%的学生选择“参加社团活动”。进一步统计检验,这些活动无性别显著性差异(p=0.401),说明网络受到了男女学生的一致喜爱,并对他们的课余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网虫并非是男生的专利,女生同样有较高的可能。只不过相比男生热衷网络游戏,而女生相对更喜欢看网上电视或听音乐之类的节目。

在问及“当你心情烦恼时你会选择…”的问题时58.5%的学生选择“向朋友倾诉”而22.6%的学生依靠“自我慰藉”“向父母和老师求助”的分别只有4.3%和3.7%。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华商学生整体上是健康向上发展的,尽管少部分学生还存在一些不足或困惑,但在接下来的专业学习生活中,会在老师们的教育和帮助下,正确认识自己,逐渐步入专业学习的正轨。在有关部门的正确引导下,树立正确的政治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让我们一起努力,创造良好的校园生活氛围,使在校学生的政治思想与学习生活更上一个新台阶。

大学生身体素质调查报告

在专业体育领域,一项纪录保持2019年甚至更长时间,是正常不过的事。然而,作为群体性体育的大学生运动会,如果大多数纪录长期不能被打破,就不得不令人忧心了。近些年,生活水平高了,而身体素质不断下降却成了越来越严重的问题。根据兰州市体育局提供的《2019年兰州市体育运动会项目最高纪录》统计,在全国、省、市各级运动会上,兰州市大学生田径项目中,男女组共6组114个项目的运动会纪录中,有78项纪录保持在2019年以上无人打破,其中33个项目保持在2019年以上,有6项纪录竟然保持了30年!

北京大学体育健康中心一直从事学生体质测试研究工作的老师赫忠慧在体育健康中心为20-39岁,40-59岁的教职工做了体质测试后,发现年轻一代的肥胖率要大于比他们年长的一代。而男生的肥胖率和消瘦率已经达到了30%。许多女生因为怕胳膊变粗而不愿锻炼上肢,带来的是柔韧性的下降。青春的身体,是这样的吗?连教育部部长周济都提醒大学生: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争取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由此可见当前大学生身体素质严重下降,而面对这样一个令人担忧的严峻的现实,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采取一个可操作性强、有力的措施是他们必要的职责。但是把体质健康作为大学生能否毕业的先决条件,强调毕业必须过“体制”关。其目的虽然不是为了卡住那些体质不合格的学生,而是要引起学校和学生对体制健康的足够重视,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把体育活动作为完成学业的必修课,进而作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下去。但笔者认为这首先是对残疾生的歧视,即使四肢健全的普通学生,体育不达标又能代表什么呢?因而,如果真是本着从学生利益出发,就不宜搞这种“一刀切”的硬性做法,可以不它作为一项参考项目,通过鼓励性的政策来达到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这一目标。

规章制度。

的话了。可现实是,现代生活得五彩缤纷让大学学子们眼花缭乱,太多的选择往往导致无所适从,网络室内舒适的环境、花前月下的爱情,让越来越多的学子远离了运动场,越来越多的“胖墩”、“豆芽菜”出现在大学校园里。——这不但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还将会使得整个教育和科研事业受损。

再从大环境来看,现今在校大学生将会在未来的几年内走向社会,成为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故大学生身体素质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它关系到我国未来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不但可以在社会上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而且将会从整体上提高我国人口的身体素质。因此,为大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提供科学准确的训练方案迫在眉睫,为此,笔者采用了问卷调查和科学测量两种方式,了解当代大学生体育锻炼和身体素质的状况,并进而作出了一些建议性的训练方案。

本次问卷调查专门以2019级文秘教育专业的全部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了关于参加体育锻炼情况的调查。通过调查了解到2019级文秘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参加课外活动与体育锻炼方面的基本情况和女生与男生之间在各种活动的参与度上的差别。(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方式,于2019年5月25日向57名同学发放调查问卷57份,其中男生29份,女生28份,并于2019年5月25日全部回收,问卷全部有效。)。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起码有占40%的同学没有自己的体育锻炼计划,只有10%左右的同学拥有计划,50%的学生是随机安排自己的体育锻炼计划。

总体上来说,主要目的在于兴趣、爱好(43%)和健身(38%),同时也是为了缓解压力(40%)。但其中体现在女生当中更为明显的是健身(36%)和缓解压力(48%),而在男生当中最显著的在于健身(40.6%)和兴趣、爱好(53%)。

更多的同学喜欢在20分钟~60分钟之间。有27.6%的同学喜欢在20分钟~30分钟之间,有29%的同学喜欢选择在30分钟~60分钟之间。调查显示,不论女生还是男生都较多选择在20分钟~30分钟之间。

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同学喜欢在傍晚16:00~18:00进行体育活动,占总体人数的47.6%。而只有很少的人喜欢在中午时分进行体育活动。从单方面看:女生也喜欢在此时间段参加体育锻炼,占女生总人数的48%,也有占30%的女生喜欢在晚上(18:00~20:00)进行体育活动。而对于男生来说则有所不同,他们更喜欢在早上(6;00~8:00)(占34%)和傍晚(占46.8%)进行体育活动。

*有47%的同学把“没有时间”作为很少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

*占36%的同学把体育锻炼作为自己的一项必修课程,但是有占41%的女生不这么认为。

*对于参加体育锻炼的必要程度,有占52%的同学认为有必要,认为无所谓的占17%。

通过此次问卷调查,我们看到:关于是否有自己的体育锻炼计划问题的调查中,有占84%的同学没有明确的个人体育锻炼计划。同时有占45%的同学不把体育锻炼作为自己的一项必修课。在我看来,对于自己的大学生活是否满意在于个人的参与度高不高,参加体育锻炼是提升满意度的最好方法,有计划的参加体育锻炼活动不仅能达到这个目的而且还会大大提高个人的身体素质,为未来的激烈竞争作好充分的健康准备。

此次测试结果的数据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人文学院体育部(2019年),是由校医院和体育部分别对处在19至22岁这个年龄段的大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安静心率、血压、50米、1000米(女生为800米)、立定跳远、引体向上(女生仰卧起坐)实行了检测,并进行了数据分析。

甘肃农业大学2019年19、20、21、22岁城乡男生平均身高为169.4厘米、体重57.2公斤、胸围85.9厘米、肺活量3987.91毫升、安静心率79.88次/分、血压14.31/9.15千帕、50米8.3秒、1000米253.23秒、立定跳远228.3厘米、引体向上8.53次。城乡女生平均身高160.5厘米、体重50.76公斤、胸围81.67厘米、肺活量2692毫升、安静心率80.99次/分、血压13.87/9.19千帕、50米10.1秒、800米251.6秒、立定跳远163.57厘米、仰卧起坐25.24次。

由此可见,甘肃农业大学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素质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加强体育锻炼、提升身体素质实为农大学生亟待关注的一个问题。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应该认识到突出强调“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充分尊重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选择性,以人为本,遵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培养学生体育锻炼能力、掌握科学锻炼方法和技能,以终生体育为目标的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所以充分发挥大学生的智力优势,努力提高大学生参与体育健身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生的创造性和潜能。与此同时强调教师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提高大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重视大学生学习的效果和反应,真正使大学生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大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首先在改善大学生余暇锻炼行为实践中,应重视大学生在锻炼后有愉悦感受,并可将大学生锻炼后的良好心理感受程度作为预测大学生参加余暇体育锻炼程度的指标。在指导大学生选择锻炼项目、锻炼内容、锻炼形式、锻炼负荷、锻炼强度等时,应以其能否在锻炼后产生愉悦感受作为重要的依据。在对大学生余暇体育锻炼行为的干预中,应引导大学生选择多人参加的集体锻炼形式,促进群体锻炼与锻炼习惯形成的互动,形成良好的锻炼氛围;同时应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提高大学生锻炼行为的坚持性。总而言之,我们每位体育教师应该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体育课程发展的大趋势,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作为体育教学的出发点和终结点,积极为学生创设一个充满欢乐、宽松的具有各取所需的个性化健身课堂和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丰富和完善课程学习评价体系,在大学体育教学的舞台上,充分展示自己的聪明才华,使体育教学真正成为充满智慧的伟大事业。

其次课程学习评价是大学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出:“学生的学习评价应是对学习效果和过程的评价,主要包括体能与运动技能、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定等方式进行。评价中应淡化甄别、选拔功能,强化激励、发展功能,把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评价内容。”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成绩,使体育课程学习成绩的评定成为激励和促进每个大学生学习锻炼,提高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成绩和参与体育活动积极性等方面发挥作用,体育课程学习成绩的评定不仅只有教师参与,同时还要学生进行。

自我评定。

与相互评定。教师要积极地组织、科学地指导学生对自己的体育学习成绩进行评定以及学生在小组范围内进行互相评定,这样可以使学生既能发现自己的进步,从而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又能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以便进一步改进学习。建议大学体育教学可参考下列形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

*学生自我评定——学生对自己的运动技能、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及情意表现等进行的综合评定。

*组内互相评定——学生对组内各个成员的运动技能、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及情意表现等进行的综合评定。

*教师评定——依据学生的学习水平目标达成度、学习态度与行为表现,进步幅度等,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再次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能力要求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体育观察能力----能理性地和愉快地对竞赛和表演进行欣赏,能对有关体育的社会问题进行洞察和分析。

最后还应通过体育活动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通过体育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品质和调节情绪的能力是大学体育教学应注重的一个方面,特别是在体育教学中要防止只重视运动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心理健康目标达成的现象;要努力使大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既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又发展心理品质;要根据大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心理特征,注意创设一些专门的情景,采取一些特别的手段,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体育活动对于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经常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合作和竞争意识、交往能力、对集体和社会的关心程度都会得到提高,而且,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所获得的合作与交往等能力能迁移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特别注意营造友好、和谐的课堂氛围,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要特别关注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增强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

推动大学生体育锻炼,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任重而道远。在今后体育锻炼教学中,我们还应加大的改革力度,使体育教学个性化、多样化,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氛围,把增进学生健康,提高体育能力,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作为大学体育锻炼的首要任务来抓。

大学生素质调查报告

在当今这个物质为主导是社会里,正确的道德和崇高的思想尤为重要。对于当今的大学生而言,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不仅是大学生立生做人的内在需要,更可以促进大学生脚踏实地的追求学习和提高自身素质,甚至对整个国家和社会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和意义。

1、内容。

(1)对于学校组织的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和公益劳动。

(2)遇到宿舍常流水、常明灯怎么做?你会怎么做?

(3)对考试时的作弊行为有何看法?

(4)社会不良风气对个人的价值观取向影响大不大?

2、对象。

xx大学全体学生,考虑到科学性及可行性,在三号路随机调查50名学生。

56.4%的人认为只要是能得到好处而且相对轻松,那么就会参加;33.2%表示什么活动都愿意参加,10.7%的人不愿意参加此类活动。确实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与学分相挂钩后,志愿者活动的动机似乎不再那么纯粹。有的学生加入青年志愿者,只是为了取得相应学分,不是为志愿而志愿,只是为学分而志愿。但是试想,如果志愿者活动没有相应的学分奖励,当代大学生又有多少能发自内心不求回报去做这一份事业?这是值得人们反思的问题。

80.1%的人会与其沟通,希望对方下次注意;8.6%的同学会选择保持沉默,但是心里会就此留下疙瘩;另有11.3%的人持无所谓态度。

随手关灯关热水器是一个需要养成的好习惯,生活中确实会出现由于一时马虎而忘记关灯关水一类的事,这个时候,作为寝室成员,就应该互相沟通,互相体谅,互相帮助来养成这种习惯。

69.8%的同学表示不能接受,16.1%表示可以理解,另有8.8%和。

5.3%的人表示无所谓和我也做过。

我们有什么好办法来杜绝考试作弊这种不良行为呢?我想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培养自觉学习、勤奋读书的不良好习惯,其次要使学生明白考试作弊行为来小人之举,这样作弊的毒草就不可能在我们的学校生长。

用再多的方法其实也是多余的,只要我们人人不去作弊,大家都抵制作弊,作弊两字自然也就没有了。

25.7%的人会有影响,但影响不大,47.1%的人认为影响很大,6%的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影响。

对于不道德的行为敢言敢指出,才能避免这些行为更加猖狂。但现在的风气是,公交车上如果有人在实施偷窃,很少有人敢正义指出。这是社会的悲哀所在。

参与此次调查问卷的同学整体素质较好,对校园内不文明现象敢于否定,具备了辨别是非的能力,对自己的素质方面的欠缺有了清醒的认识,辩证的看待了学校、家庭及社会对个人的成长的影响,明确了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

此次调查中,有超过70%的同学认为当前大学生的道德状况比较好。大学生对于买饭排队主动让座表现出了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对于学校内部,尤其是对于当前校风建设,大多数同学认为当前校风建设有待提高,并对当前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提高抱有很大的期望。通过此次调查,我们知道了大学生对于此次活动的期待,也确定了加强大学生职业素质、心理素质的重点,希望通过我们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活动,能够为我们大学生素质的提高尽一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大学生文明素质调查报告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增强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践行社会公德规范。

对象:大学生。

形式:问卷调查。

通过调查问卷设计,调查实践,数据统计,我顺利完成了大学生社会公德的问卷调查。从调查的结果看: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未来接班人的主干群体,80%左右的被调查的同学具有较高的社会公德意识;仅有10%公德意识薄弱。在文明礼貌方面,接近90%能做到尊老爱幼。文明礼貌是社会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标准,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相关,也是树立中国人良好国际形象的迫切需要。

在助人为乐方面,大学生作得更是出色。近93%的人能做到助人为乐。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问题,总有需要他人帮助和关心的时候,因此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倡导助人为乐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对社会共同劳动成果的珍惜和爱护,是每个公民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它既显示出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也是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但40%的同学在爱护公物方面仍持不定态度,要不要爱护公物还要看情况而定。仅有50%会明确如何对待公共财物。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更应该遵守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培养社会公德意识。社会公德意识的培养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践行社会公德规范。努力做社会公德规范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公共生活是指超越了私人生活的局限,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广泛的生活空间。而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准则。遵守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是每个大学生的义务。作为有较高素养的大学生,我们应当自觉培养公德意识,养成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行为习惯。

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公德的修养和实践水平有更高的期望与要求。同学们一定要把这些期望化为提高自身强大修养的强大动力,努力培养社会公德意识,树立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形象,争做碱性社会公德的模范,以实际行动推动我国社会公德建设。

在实践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践行社会公德规范。培养社会公德意识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应当在实践中不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努力做社会公德规范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和责任意识。参加志愿者服务等公益事业和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了解社会.拓展实际工作能力,尤其是增强社会责任感有极大的帮助。大学生培养社会公德意识的实际活动有很多具体方式,既可以参加社会公德的宣传活动,普及社会公德规范.传播文明新风,也可以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服务社会.回报社会;既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加入各种社会公益组织。大学生参与社会公德实践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可以从实践中体会到什么是符合社会公德规范的言行,什么是不符合社会公德规范的言行,从而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社会公德素养,并带动他人,影响社会。

从小事做起,从小节做起,带头践行社会公德规范。社会公德所规范的行为包括社会公共生活中最微小的行为细节,这些细节极容易被人们忽略,而它一旦被社会群体中的大多数人所忽视,往往就可能形成不良的社会风气。因此,社会公德意识要在点点滴滴的日常小事中培养,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其实,践行社会公德并不难,提升敬人礼让的境界同样不难,比如,见到老师.长辈主动问候是讲社会公德;乘坐公交车主动为老幼病残孕乘客让座是讲社会公德;在银行.邮局等公共场所排队时自觉站在一米线外是讲社会公德;最后离开教室时随手关灯是讲社会公德;外出旅游时不在景点设施上随意刻画是讲社会公德,等等。社会公德的境界,就是在这些不起眼的一举手一投足间慢慢升华的。

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有着社会舆论的监督,我们大学生或多或少会因此更讲社会公德。但在缺少监督的网络空间里,遵守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有着更重要的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成为重要的信息平台与交流工具。网络生活中已成为大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内容,成为大学生学习.交流的重要工具。然而,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网络活动中存在着不少突出的.问题。遵守网络生活中道德要求的重要意义:对维护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有积极作用;保证大学生的业余学习和生活健康.丰富发展;有利于大学生活拓展视野,增强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避免个别大学生误入歧途。

大学生应当积极倡导网络文明,坚持文明上网,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上网习惯,在网络生活中加强社会公德自律,做到: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大学生应当学会利用网络这一先进工具获取知识和信息,使之成为提高自己学习能力的重要工具。目前网络上存在不少虚假、低级庸俗甚至反动、浮秽和色情的内容,同学们要提高鉴别善恶美丑的能力,做到不涉足不良网站,不浏览不良的内容。健康进行网络交往。网络已成为一种人际交往的媒介和工具。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收发邮件、实时聊天、视频会议、网上留言、网上交友等。网络交往要做到诚实无欺,不侮辱,更不能参与网络色情游戏、等活动。同学们应通过网络开展健康有益的交往活动,在网络交往中树立自我保护意识,不要轻易相信、约会网友,避免受骗上当。自觉避免沉迷网络。适度的上网对学习和生活是有益的,但长时间沉迷于网络对人的身心健康有极大损害。现实中存在着一些同学上网成瘾,沉迷于网络而不能自拔,进而导致耽误学业、甚至放弃学业的现象。值得同学们警惕的是,沉迷于网络尤其是游戏已成为近年来青少年刑事犯罪率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学生应当从自己的身心健康发展出发,学会理性对待网络。养成网络自律精神。网络的虑拟性以及行为主体的匿名隐蔽特点,不利于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使得道德规范所具有的外在约束的效用明显降低。在这种情况下,个体的道德自律成了维护网络道德规范的基本保障。大学生应当在网络生活中培养自律精神,在缺少外在监督的网络空间里,自觉做到自律而不逾矩。

道德是分领域和层次的。不论在哪一领域哪一层次,大学生都应当自觉培养公德意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社会公德作为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我们大学生理应养成遵守社会公德良好行为习惯,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公德意识。

大学生素质调查报告

本文目录。

摘要:

坐落在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地区的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的学生是一群来自改革开放前沿地带的先富裕起来的家庭子第。就像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出国留洋的留学生一样,要有一定经济能力的富家子弟才能出去读书,进华商就像出国留洋。但家庭经济富裕,并没有因此影响他们的学习进步。他们刻苦努力,能在学校管束和老师教导下,学有成就。本文通过对本校在校一、二年级学生实地问卷调查,了解到一些我们不曾清楚的目前学生的政治思想、学习状态。这些数据资料可以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教学管理提供依据。

关键词:政治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习生活状态。

作为统计课案例教学的一部分,xx年5月,我设计并在相应教学班组织了一次大学生素质培养问卷调查。整个调查分析过程中的某些环节也让所教的班级学生参与,使他们亲身感受到统计工作的艰辛和重要。现将调查分析报告如下,旨在较深入地了解目前本校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和学习生活状态,以便有关部门更好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342份,占发放数的96%,其中男生119人,女生223人。

本次调查集中在会计、物流专业的一二年级学生中进行,学生年龄有三分之二在21-23岁之间,即来源于应届高中毕业生,绝大部分学生是共青团员,也有少量学生党员,占十分之一。

调查显示,本校学生的家庭经济收入状况良好,跟华南师大这类学校学生比较够富裕了,平均收入达6034.5元/月,而一年前的华师学生的家庭平均月收入只有2253元。在生活费用期望值方面,只有6.17%的学生每月需要500元,而华师是41.1%,近一半的学生希望每月有1000元以上的生活费(48.77%),和华师学生比,有明显的差别,华师只有17%的学生每月需要1000元。

在“家有兄弟姐妹数目”项目上的调查显示,本校学生来自于独生子女的家庭并不多,只占18.45%,有一个兄弟姐妹的占30.95%,26.19%的学生有二个兄弟姐妹,还有24.41%的学生有三个及以上的多兄弟姐妹。家庭经济状况好,兄妹多,父母还是重视子女教育。

富裕起来的沿海地区的人们的情结还是多挣钱多生孩子,并愿意让孩子去接受更多的教育。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占13.35%,良好的占32.94%,一般的占44.51%,很差的占9.2%,人数分布符合正态分布,成绩表现正常。但英语水平(没有等级的占85.84%,四级的12.65%)和计算机水平(没有等级的占65.40%,一级的28.73%)都不高。

在调查中设置了了解学生“父母的文化程度”及家长“希望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的类型”项目。调查显示学生父母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父亲占比80%,母亲占比90.38%,但父母都希望孩子学有成就,去“当公务员”(26.4%),“做会计”(22.42%),“接班做老板”(6.06%),“当老师”(4.55%),当“高级物流师”,从事证券工作,进银行、进电力系统等收入高的行业,…,将自己未实现的理想寄托在孩子身上。这意味着我们肩上的担子很重,办学的责任很大。

一.问卷情况分析。

需要对问卷的可信度和有效性进行分析。可信度反映问卷在一定时期内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有效性是指问卷是否真正检测到了学生目前的思想和学习状况。人格理论认为,学生的政治思想和学习生活属于人格范畴,在正常情况和在某一个不太长的时间段内,它们不会出现大幅度的波动,而具有相对稳定性。我们认为今年5月份进行的测试能反映学生目前的思想和学习状况。在有效性方面,根据实际情况和施测目的,重点关注了问卷题目的设置,政治思想层面分为政治与时事、人生观与价值观、道德观三个分层面;学习生活层面分为学习状况和校园生活二个分层面。为克服统计带来的差异,上述各个层面的每个分层面的题项数基本相等。对342份有效问卷的得分进行正态性检验,结果总得分,政治思想得分和学习生活得分k-s统计量分别为1.275,1.213,1.177,p值分别为0.075,0.105,0.125,均大于0.05,表明三种得分均服从正态分布,我们的考察分析是可信和有效的。

二.思想状况。

(一)政治观。

我们认为学生的政治观是指学生对社会的政治体制和方针政策等国体、政体等制度的认知和立场。它可以从三个方面得到体现,一是相信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例如,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二是坚持真理,崇尚正义。例如,和平是世界发展的主流,正义的战争是必胜的。三是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对学生来说,就是要学好知识,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遵纪守法,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实践者。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关心国家大事,不畏惧外部势力的强权威胁,对我国综合国力的发展有了更多信心,政治方向和理想信念日趋坚定。例如39.8%的学生希望和平解决卡扎菲所领导的利比亚局势混乱问题,27.5%的学生关注长江中下游干旱问题,77.8%的学生赞同对日本地震给予人道主义援助,赞同因核辐射对进口于日本的农产品进行限制,甚至取消进口。50.12%的学生认同尽管中国的经济总量与美国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中国人民的生活却比美国人民幸福得多。

学生的政治热情没有出现大规模“淡漠”或“冷漠”。40.3%的学生表示“很了解”或“比较了解”科学发展观的含义,但也有20%的学生认为“学习任务繁重,没有时间去了解”。有趣的是,学生对政治时事与热点的了解,主要途径不是政治时事课堂,而是来自“朋友之间的交流”,或“网络”等媒体。说明社会环境和实际生活才是政治思想教育的最佳平台,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不应局限于课堂内,而应孕育于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和点点滴滴;不应是单纯刻板式的宣讲,而应是多维“和风细雨”式的滋润。

(二)人生观与价值观。

理论认为,人生观是关于人生的目的、态度、价值和理想的根本观点。如享乐主义、禁欲主义和共产主义人生观等。人生观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认识和处理个人发展同社会进步的关系。例如,共产主义人生观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人生观,它认为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努力为人民服务,为共产主义贡献一切可以贡献的力量。价值观是人们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的目标的准则。

学生按对自己成长和发展过程影响程度给予评分,影响很大的给予9分,没有影响的给予1分。结果得到影响人生成长的重要因素依次是“家庭环境与家庭教育”、“父母言传身教”、“个人向上发展的心理动机”、“对未来的憧憬”、“老师以身作则”、“兄弟姐妹言行”…。其中“家庭环境与家庭教育”、“父母言传身教”这两个因素的影响程度依次是有95个和66个学生选9分,占比27.7%和19.3%。

其次我们看到了华商学院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总体上呈健康和积极的发展趋势,对我国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主流价值取向予以认同,其人生态度,价值判断积极进取,勇于竞争,有比较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使命感,渴望为祖国奉献智慧,施展才华。在谈到上大学的目的时,28.82%的学生是“为了成就一番事业”,57.65%的学生是“为了提高素质和完善自我”,只有3.53%的同学是准备“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多出一份力量”,还有10%的学生是“为了权力和金钱”。

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调查中,从学生身上表现出强烈互惠互利意识。34.14%的学生对此持赞成态度,42.3%的学生倾向于“比较赞成”。具体问及“你认为当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互助”的占44.14%,“相互利用”的占23.72%,“金钱关系”的占13.51%,“竞争对立关系”的占9.31%。进一步,再具体问及“如何权衡个人、集体和国家利益的关系”时,58.82%的同学认同“先有集体和国家利益,而后才有个人利益”,41.18%的同学认为应“先满足个人发展,而后推及国家”。这说明,学生既表现出较强的集体观念,但又不愿为集体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在理想与金钱,物质与精神方面,不再是非此即彼的二维模式,而是二者兼顾。所以问及学生对“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看法”时,回答“非常重要”的占26.27%,“比较重要”的占45.48%,“无所谓”和“没啥作用”的共占28.25%。大学生既崇尚真、善、美,又注重物质利益和生活目标,这是社会多元化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各种矛盾和利益交织在一起,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顺利解决,需要一个较长期的过程。我们将教育学生对现阶段我国国情应有充分的认识,既要对社会发展充满信心,也要对目前尚未解决的一些问题和矛盾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有足够的耐心。当问及“你认为当前大学校风如何”时,57.61%的学生回答“一般”,还有25.97%的学生回答“较差”,认为“好”和“很好”的学生才16.42%。对“大学生道德状况”的了解,认为“比较好”的占38.46%,认为“不太好”的占43.27%。对“目前生活状况”感到“满意”的只有20.06%,“比较满意”的占44.68%,“不太满意”的占28.57%,还有6.69%的同学“不满意”。问及“你的精神生活充实”吗?回答“很充实”的只有8.11%,“比较充实”的占32.73%,“不太充实”的占42.94%,“感到空虚”的占16.2%.问及“找到理想工作的主要依据”,回答“学习成绩好”的只有20.85%,有51.79%的同学认为是“人际关系”,52.4%的同学认为是“权势”。所以对“找工作的信心”,只有9.54%的同学“充满信心”,47.38%的同学“有信心”,35.08%的同学“信心不足”,还有8%的同学没有信心。在“当前就业形势”认为“很好”的只有9.06%,认为“较好”的也只有8.46%,认为“一般”的达45.62%,认为“不好的”也达36.86%的前提下,“当前同学们最关心的问题”,不是单一的“学习问题”(27.6%),还有“生活问题”(32.55%)。虽然是大一大二的学生,32.55%的同学就在关心“就业”之事,少量的学生在“热恋”中。适时引导学生之间出现的恋爱现象,树立正确的婚恋观。调查显示,只有4.73%的同学“反对”大学生谈恋爱,“支持”的占27.81%,“无所谓”的占30.77%,持“只要不影响即可”态度的学生占比最大,达36.6%。然而学生们还是有理想的,当问及“希望找到的工作”是“专业对口的”占40.31%,“符合个人兴趣的”占55.81%,“高薪但挑战性很高的”也有29.07%,“低薪但很稳定的工作”不被看好,只有3.88%的同学愿意找。

(三)道德观。

有理论认为,道德是以意识形态为基础的人们在共同生活中所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而道德观就是主体对作为道德的意识形态规则的认识和立场,它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是稳定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道德观是可以适时调整和变化的。道德与情操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

被调查的学生的道德观念基本正确,具有基本的道德评判能力,其道德判断和行为取向趋向合理。调查显示,大学生最崇尚的品德排在前三位的选项分别是“团结友爱(48.7%)”、“艰苦奋斗(18.2%)”、“心胸坦荡(16.6%)”;88.3%的同学表示,当看到宿舍水龙头在白白地流淌时,会“马上前去关上”,而持“不用去关”或“当作没看见”的只占1.4%。在个人成长方面,68.7%的学生认为“和谐的家庭”是影响个人道德情操的最重要因素,远远高于“家庭经济状况”(13.9%)和“父母工作情况”(6.6%)等两个因素。在被问及个别大学生出现自杀行为的可能原因时,认为是“就业压力”的占78.8%,接着是“学习压力”(64.2%),“爱情失败”(62%),“同学关系紧张”(43.8%)和“经济贫困”(30.7%)。进一步,在被问及对自杀行为的看法时,83.2%的学生认为,这是对“父母亲人的一种严重不负责任的自私行为”,77.4%的学生认为,这是“对生命尊严的自暴自弃”。

调查还显示,38.6%的学生表示最让人烦恼的是“就业前景不明”,其次是“学习任务太重”(28.8%),“受到别人嫉妒、排挤”(21.3%)、“重修和补考”(21%),40.1%的学生认为人生最成功的标志是“生活与亲情”,超过了“事业与工作”(25.5%)和“理想与信念”(19%)这两个因素。这启示我们“生活与亲情”是预防学生出现极端行为的第一道也是最有力的一道防线。

43.2%的学生持有“量入为出、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还有39.6%的同学懂得“有意识存点钱,以备他用”,也有10.4%的同学“有钱就花,以后再挣”,还有6.8%的同学消费行为是“舍弃日用品去买奢侈品”。令人鼓舞的是绝大部分学生具备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品格。

三.学习生活。

(一)专业学习。

我们把专业学习主要定义为学生在大学校园内,对学习的认知和行为,以及对专业的认同与感受等心理特征。调查表明“对当今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看法”,40.4%的同学认为“非常重要”,41.3%的同学认为“比较重要”,“无所谓”和“没啥作用”的同学占18.3%,即绝大多数同学初步树立了素质教育的思想,但认为现在的学习环境“一般”的占63.4%,“很好”的占13.2%,“较好”的占20%,“不好”的还有17%,宿舍太吵(48.9%),图书馆太挤,课室太热。现在学校开设的课程“较普通”(55%),“不合适”(28%),只有17%的同学认为“合适”,对学校开展各项文体活动的态度是14.4%的同学“积极参与”,59.2%的同学“有时参与”,还有26.5%的同学“从不参与”,对待义务劳动的态度也是“有时参加”的占多数(64.2%),“积极参与”的不多(20%),“从不参加”的占16.2%。当问及“怎样才能搞好学习”时,41.62%的同学回答是“好的学习方法”,43.11%的同学回答是“努力学习”加上“好的老师”。大多数同学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比较端正,但部分学生专业信心不够,学习兴趣不足,上课玩手机甚至睡觉。在对待课程考试方面,63.9%的学生认为考试题目“没有考出学生真正的水平”,57.9%的学生认为“记忆力好的同学占绝对优势”。如何对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进行评估,仍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调查显示41.6%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自学能力“一般”,28.4%的学生的自学能力“较差”,甚至还有26.5%的学生承认自己的自学能力“很差”。尽管学生有积极进取的意识,但他们往往缺乏证明自己的勇气与毅力,于是从其他方面寻找借口,不适当地归因。例如有的学生依赖性较强,不是去努力提高自学能力而是幻想着像在中学一样,在课堂上就能全部听明白。如果没有听懂,不是课后努力去思考,而是自己给自己找借口,如认为教师不会教或教得太难了。或者希望老师一学期只讲课本内容的二分之一,考试只考已讲内容的二分之一,考题是已做过的作业。

(二)校园生活。

我们首先关注了学生的生活费用支出情况。每月花费500元以下的学生占10.2%,而华师的占42.1%,每月花费800-1000元以及1000元以上的有41.2%,而华师的只有14.8%。平均每月花费高187.1元(见表五)。了解生活费的来源,82.53%的同学是“家里给”,“课外打工筹集”的有9.94%,还有7.53%的同学依靠借款维持生活、学习。后两类学生懂得珍惜,更勤奋读书,学习成绩都不差。

问及除了餐费,其它消费主要用在“购买衣服”(46.7%),“朋友应酬”(20.5%),“买书及网络费用”(20.2%)和“购买体育用品及娱乐”(12.7%)等方面。

在问及学习之余的主要活动时,58.4%的学生选择“上网玩游戏或娱乐”,57.7%的学生“从事体育活动”,38.7%的学生会“上网查找资料或学习”,另有32.1%的学生选择“参加社团活动”。进一步统计检验,这些活动无性别显著性差异(p=0.401),说明网络受到了男女学生的一致喜爱,并对他们的课余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网虫并非是男生的专利,女生同样有较高的可能。只不过相比男生热衷网络游戏,而女生相对更喜欢看网上电视或听音乐之类的节目。

在问及“当你心情烦恼时你会选择…”的问题时58.5%的学生选择“向朋友倾诉”而22.6%的学生依靠“自我慰藉”“向父母和老师求助”的分别只有4.3%和3.7%。

四.结论。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华商学生整体上是健康向上发展的,尽管少部分学生还存在一些不足或困惑,但在接下来的专业学习生活中,会在老师们的教育和帮助下,正确认识自己,逐渐步入专业学习的正轨。在有关部门的正确引导下,树立正确的政治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让我们一起努力,创造良好的校园生活氛围,使在校学生的政治思想与学习生活更上一个新台阶。

返回目录。

一、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在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大专生一、二、三年级进行,共发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89份,回收率89%。

2.网上调查。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对所学专业的认识。

调查显示,大部分的学生对专业认识有充分的了解,30%的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只局限于课本,25%的学生认为专业与工作不对口,根本无法就业。

2.身体素质。

3.个人能力。

在调查中发现,18%的学生适应能力差,同时其应变能力,自我约束力,沟通协调能力,适应力普通性都不尽如人意,其活跃度也不够。对于这一结果,也许我们对学生的适应力感到无限地忧虑,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很多学生已经起来越注重自身个人能力的培养,其适应能力强,各方面的个人能力都在提高。

4.行为举止。

在对调查结果的整理中,我们得到了一组令人震惊的数据,52%的学生能做到不说脏话粗话,48%的学生认为自己不能做到不说脏话粗话。30%的学生认识不到随意翻看他人物件是不道德行为,12%的学生不注意整洁得体,举止文明。

5.价值观念。

重要性,没有事业的目标。

6.对他人的态度及团队合作。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78%的学生认为团队合作可以提高效率,遵守。

规章制度。

与团队成员共同完成工作同时调查还发现这部分学生对他人态度良好乐于帮助他人且积极听取别人意见但仍存在22%的学生无法理解团队合作的快乐以及帮助他人的乐趣。

三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其次,必须克服思想障碍,大胆探索创新,认真学习实践,注重形成特色;

最后,自觉主动培养坚定信仰、矢志不移的坚强亲和力;品行高洁、才学逸群的吸引力;沉着果断、潇洒自如的感召力;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的亲和力;举止得体、言谈机智的感染力;勇于开拓进取的创造能力。

未来,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高低决定了生存于社会的易难,为了更好的生活,也为了更好的发展社会,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不可延迟的事情了。

大学生素质调查报告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在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大专生一、二、三年级进行,共发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89份,回收率89%。

2.网上调查。

1.对所学专业的认识。

调查显示,大部分的学生对专业认识有充分的了解,30%的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只局限于课本,25%的学生认为专业与工作不对口,根本无法就业。

2.身体素质。

3.个人能力。

在调查中发现,18%的学生适应能力差,同时其应变能力,自我约束力,沟通协调能力,适应力普通性都不尽如人意,其活跃度也不够。对于这一结果,也许我们对学生的适应力感到无限地忧虑,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很多学生已经起来越注重自身个人能力的培养,其适应能力强,各方面的个人能力都在提高。

4.行为举止。

在对调查结果的整理中,我们得到了一组令人震惊的.数据,52%的学生能做到不说脏话粗话,48%的学生认为自己不能做到不说脏话粗话。30%的学生认识不到随意翻看他人物件是不道德行为,12%的学生不注意整洁得体,举止文明。

5.价值观念。

重要性,没有事业的目标。

6.对他人的态度及团队合作。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78%的学生认为团队合作可以提高效率,遵守规章制度,与团队成员共同完成工作,同时调查还发现这部分学生对他人态度良好,乐于帮助他人,且积极听取别人意见,但仍存在22%的学生无法理解团队合作的快乐,以及帮助他人的乐趣。

其次,必须克服思想障碍,大胆探索创新,认真学习实践,注重形成特色;

最后,自觉主动培养坚定信仰、矢志不移的坚强亲和力;品行高洁、才学逸群的吸引力;沉着果断、潇洒自如的感召力;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的亲和力;举止得体、言谈机智的感染力;勇于开拓进取的创造能力。

未来,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高低决定了生存于社会的易难,为了更好的生活,也为了更好的发展社会,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不可延迟的事情了。

大学生素质调查报告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社会稳定的基础。然而目前就业形势越发紧张,再加上如今大学门槛降低,大学生数量大增,拿着本科文凭的大学生要想找个工作已经变得十分不易。到20xx年,全国每年毕业大学生总数已达650万人,并在逐年上升;而未就业毕业生从20xx年到20xx年累计竟达1115万人。那么,就业如此困难的原因是否仅仅是人才的泛滥呢?从各大招聘会的招聘方反映的情况来看,虽然应聘的大学生很多,但是仍然有很多职位出现招工困难的情况。企业在如此多的应聘大学生中竟挑不出可用之才,十分令人惊讶,也反映了十分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当代大学生缺乏就业素质,大学生的素质与企业所需不相符。

因此我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做了关于当代大学生就业素质情况的调查。一方面调查当今在校大学生所具备的和看重的素质,另一方面采访已就业的毕业大学生,看看他们关于企业所需人才的就业素质有何看法,以求找出当代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误区,并试着给出解决的办法。

从我们的调查中可以发现,当今大学生普遍对自己的未来要求很高,同时也比较有自信。即使现在大学生在社会中已经不再稀缺,大学生这个群体仍然可以代表中高端的就业群体。受访者中有61.1%的人会对自己的第一份工作的薪金提出20xx元以上的要求。并且,受访大学生普遍希望将来毕业后能在国内一线城市及其他发达地区工作,分别有58.3%的人将会选择国内一线城市。同时,选择国外和港澳台等地区的有27.8%。仅有13.9%的人选择在相对落后一些的国内二三线城市谋求职位。除此之外,调查发现有44.4%的大学生希望将来能进入合资企业或者外企。同时,有25%的大学生希望进入国企。希望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占一小部分,达11.1%。于是我们得出结论,当代大学生并不缺乏自尊心,他们对自己有自信,并对自己的未来有高期望和高要求。同时,当代大学生相对比较稳重,比较多的人希望在比较繁荣的大环境下,在相对稳定的大企业下谋求职位。并没有很多的人选择大胆的自主创业,或者去一些前景不是十分确定的环境中谋求发展。也就是说对于绝大多数大学生来说,培养一个良好的就业素质,对于其应聘企业,以及将来在企业中工作,都是非常必要的。

既然大部分的受访大学生都将面临择业而非创业的问题,而择业又是跟所学专业及兴趣有关的,我们的调查中也包含了这方面的内容。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当今大学生在择业时可能会比较灵活。有75%的受访者在将来择业时将会依据具体情况进行变动,可能不会选择与自己所学对口的职业。事实上,受访者中仅有13.9%的人将会坚定地选择与自己专业完全对口的职业。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受访大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满意程度并不高,对自己专业满意的人不超过半数,仅41.7%。同时,有41.7%的人对自己的专业感到一般。有16.6%的人对自己所选择的专业感到不满。但是,我们也可看到,大部分人还是认为在校学习的专业课程在未来工作中是重要或很重要的,占到总数的57.3%。这就有一些矛盾。很多人对自己的专业不是那么满意,我们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学到精通的程度并非容易。然而又有大部分的同学会觉得专业课程是重要的。这也体现了现在大学生对于自己应该着重培养何种能力有所迷惑。我们还统计了受访者对未来的规划情况。我们共设了三个选项,其中选择对未来只有大致方向的人占了一半,另有33.3%的受访者表示比较迷茫,没有规划。只有少部分受访大学生明确表示对自己的将来有详尽的规划,占到16.7%。人际交往能力虽然重要,但其地位被远远高估,人际交往能力往往体现在与客户沟通以及团队合作的过程中,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团队的润滑剂,但是其重要性远不及之前两点,it企业的话只要不与领导起冲突,有专业能力的人往往能比较容易的获得与同事间良好的关系。

另一个被远远高估的则是创新能力,即使在创业企业中,创新能力也不是首要地位的,对于企业来说,一套创新的解决方案远不如一套存在多年,虽然有缺陷但是成熟,实用的解决方案,现成的解决方案大多数时候都是最优的,这点与学术界恰好相反。最好的例子便是nasa,nasa使用的计算机技术相对阿波罗登月时期几乎没有改变,使用的语言都是古老的语言,因为在企业中,稳定、易维护、健壮、可扩展性都比效率重要,只有在效率成为成本的瓶颈时才需要创新的解决方案来优化。但这并不是说不需要学习新的技术,在激烈的竞争中有时冒险尝试新的技术能带来巨大的收益,如何取舍只能视情况而定。

对比两边对同样问题的回答,可见大学生依然无法摆脱象牙塔的熏陶,对将来工作的艰辛没有充分的准备。另一方面,社会宣传的能力如创新能力,往往在企业中反而不受重视,也使学生对自己的定位产生了偏差,这些都是我们所需要注意的。

大学生素质调查报告

作为统计课案例教学的一部分,xx年5月,我设计并在相应教学班组织了一次大学生素质培养问卷调查。整个调查分析过程中的某些环节也让所教的班级学生参与,使他们亲身感受到统计工作的艰辛和重要。现将调查分析报告如下,旨在较深入地了解目前本校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和学习生活状态,以便有关部门更好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342份,占发放数的96%,其中男生119人,女生223人。

本次调查集中在会计、物流专业的一二年级学生中进行,学生年龄有三分之二在21-23岁之间,即来源于应届高中毕业生,绝大部分学生是共青团员,也有少量学生党员,占十分之一。

调查显示,本校学生的家庭经济收入状况良好,跟华南师大这类学校学生比较够富裕了,平均收入达6034.5元/月,而一年前的华师学生的家庭平均月收入只有2253元。在生活费用期望值方面,只有6.17%的学生每月需要500元,而华师是41.1%,近一半的学生希望每月有1000元以上的生活费(48.77%),和华师学生比,有明显的差别,华师只有17%的学生每月需要1000元。

在“家有兄弟姐妹数目”项目上的调查显示,本校学生来自于独生子女的家庭并不多,只占18.45%,有一个兄弟姐妹的占30.95%,26.19%的学生有二个兄弟姐妹,还有24.41%的学生有三个及以上的多兄弟姐妹。家庭经济状况好,兄妹多,父母还是重视子女教育。

富裕起来的沿海地区的人们的情结还是多挣钱多生孩子,并愿意让孩子去接受更多的教育。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占13.35%,良好的占32.94%,一般的占44.51%,很差的占9.2%,人数分布符合正态分布,成绩表现正常。但英语水平(没有等级的占85.84%,四级的12.65%)和计算机水平(没有等级的占65.40%,一级的28.73%)都不高。

在调查中设置了了解学生“父母的文化程度”及家长“希望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的类型”项目。调查显示学生父母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父亲占比80%,母亲占比90.38%,但父母都希望孩子学有成就,去“当公务员”(26.4%),“做会计”(22.42%),“接班做老板”(6.06%),“当老师”(4.55%),当“高级物流师”,从事证券工作,进银行、进电力系统等收入高的行业,…,将自己未实现的理想寄托在孩子身上。这意味着我们肩上的担子很重,办学的责任很大。

需要对问卷的可信度和有效性进行分析。可信度反映问卷在一定时期内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有效性是指问卷是否真正检测到了学生目前的思想和学习状况。人格理论认为,学生的政治思想和学习生活属于人格范畴,在正常情况和在某一个不太长的时间段内,它们不会出现大幅度的波动,而具有相对稳定性。我们认为今年5月份进行的测试能反映学生目前的思想和学习状况。在有效性方面,根据实际情况和施测目的,重点关注了问卷题目的设置,政治思想层面分为政治与时事、人生观与价值观、道德观三个分层面;学习生活层面分为学习状况和校园生活二个分层面。为克服统计带来的差异,上述各个层面的每个分层面的题项数基本相等。对342份有效问卷的得分进行正态性检验,结果总得分,政治思想得分和学习生活得分k-s统计量分别为1.275,1.213,1.177,p值分别为0.075,0.105,0.125,均大于0.05,表明三种得分均服从正态分布,我们的考察分析是可信和有效的。

我们认为学生的政治观是指学生对社会的政治体制和方针政策等国体、政体等制度的认知和立场。它可以从三个方面得到体现,一是相信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例如,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二是坚持真理,崇尚正义。例如,和平是世界发展的主流,正义的战争是必胜的。三是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对学生来说,就是要学好知识,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遵纪守法,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实践者。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关心国家大事,不畏惧外部势力的强权威胁,对我国综合国力的发展有了更多信心,政治方向和理想信念日趋坚定。例如39.8%的学生希望和平解决卡扎菲所领导的利比亚局势混乱问题,27.5%的学生关注长江中下游干旱问题,77.8%的学生赞同对日本地震给予人道主义援助,赞同因核辐射对进口于日本的农产品进行限制,甚至取消进口。50.12%的学生认同尽管中国的经济总量与美国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中国人民的生活却比美国人民幸福得多。

学生的政治热情没有出现大规模“淡漠”或“冷漠”。40.3%的学生表示“很了解”或“比较了解”科学发展观的含义,但也有20%的学生认为“学习任务繁重,没有时间去了解”。有趣的是,学生对政治时事与热点的了解,主要途径不是政治时事课堂,而是来自“朋友之间的交流”,或“网络”等媒体。说明社会环境和实际生活才是政治思想教育的最佳平台,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不应局限于课堂内,而应孕育于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和点点滴滴;不应是单纯刻板式的宣讲,而应是多维“和风细雨”式的滋润。

理论认为,人生观是关于人生的目的、态度、价值和理想的根本观点。如享乐主义、禁欲主义和共产主义人生观等。人生观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认识和处理个人发展同社会进步的关系。例如,共产主义人生观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人生观,它认为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努力为人民服务,为共产主义贡献一切可以贡献的力量。价值观是人们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的目标的准则。

学生按对自己成长和发展过程影响程度给予评分,影响很大的给予9分,没有影响的给予1分。结果得到影响人生成长的重要因素依次是“家庭环境与家庭教育”、“父母言传身教”、“个人向上发展的心理动机”、“对未来的憧憬”、“老师以身作则”、“兄弟姐妹言行”…。其中“家庭环境与家庭教育”、“父母言传身教”这两个因素的影响程度依次是有95个和66个学生选9分,占比27.7%和19.3%。

其次我们看到了华商学院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总体上呈健康和积极的发展趋势,对我国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主流价值取向予以认同,其人生态度,价值判断积极进取,勇于竞争,有比较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使命感,渴望为祖国奉献智慧,施展才华。在谈到上大学的目的时,28.82%的学生是“为了成就一番事业”,57.65%的学生是“为了提高素质和完善自我”,只有3.53%的同学是准备“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多出一份力量”,还有10%的学生是“为了权力和金钱”。

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调查中,从学生身上表现出强烈互惠互利意识。34.14%的学生对此持赞成态度,42.3%的学生倾向于“比较赞成”。具体问及“你认为当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互助”的占44.14%,“相互利用”的占23.72%,“金钱关系”的占13.51%,“竞争对立关系”的占9.31%。进一步,再具体问及“如何权衡个人、集体和国家利益的关系”时,58.82%的同学认同“先有集体和国家利益,而后才有个人利益”,41.18%的同学认为应“先满足个人发展,而后推及国家”。这说明,学生既表现出较强的集体观念,但又不愿为集体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在理想与金钱,物质与精神方面,不再是非此即彼的二维模式,而是二者兼顾。所以问及学生对“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看法”时,回答“非常重要”的占26.27%,“比较重要”的占45.48%,“无所谓”和“没啥作用”的共占28.25%。大学生既崇尚真、善、美,又注重物质利益和生活目标,这是社会多元化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各种矛盾和利益交织在一起,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顺利解决,需要一个较长期的过程。我们将教育学生对现阶段我国国情应有充分的认识,既要对社会发展充满信心,也要对目前尚未解决的一些问题和矛盾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有足够的耐心。当问及“你认为当前大学校风如何”时,57.61%的学生回答“一般”,还有25.97%的学生回答“较差”,认为“好”和“很好”的学生才16.42%。对“大学生道德状况”的了解,认为“比较好”的占38.46%,认为“不太好”的占43.27%。对“目前生活状况”感到“满意”的只有20.06%,“比较满意”的占44.68%,“不太满意”的占28.57%,还有6.69%的同学“不满意”。问及“你的精神生活充实”吗?回答“很充实”的只有8.11%,“比较充实”的占32.73%,“不太充实”的.占42.94%,“感到空虚”的占16.2%.问及“找到理想工作的主要依据”,回答“学习成绩好”的只有20.85%,有51.79%的同学认为是“人际关系”,52.4%的同学认为是“权势”。所以对“找工作的信心”,只有9.54%的同学“充满信心”,47.38%的同学“有信心”,35.08%的同学“信心不足”,还有8%的同学没有信心。在“当前就业形势”认为“很好”的只有9.06%,认为“较好”的也只有8.46%,认为“一般”的达45.62%,认为“不好的”也达36.86%的前提下,“当前同学们最关心的问题”,不是单一的“学习问题”(27.6%),还有“生活问题”(32.55%)。虽然是大一大二的学生,32.55%的同学就在关心“就业”之事,少量的学生在“热恋”中。适时引导学生之间出现的恋爱现象,树立正确的婚恋观。调查显示,只有4.73%的同学“反对”大学生谈恋爱,“支持”的占27.81%,“无所谓”的占30.77%,持“只要不影响即可”态度的学生占比最大,达36.6%。然而学生们还是有理想的,当问及“希望找到的工作”是“专业对口的”占40.31%,“符合个人兴趣的”占55.81%,“高薪但挑战性很高的”也有29.07%,“低薪但很稳定的工作”不被看好,只有3.88%的同学愿意找。

有理论认为,道德是以意识形态为基础的人们在共同生活中所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而道德观就是主体对作为道德的意识形态规则的认识和立场,它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是稳定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道德观是可以适时调整和变化的。道德与情操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

被调查的学生的道德观念基本正确,具有基本的道德评判能力,其道德判断和行为取向趋向合理。调查显示,大学生最崇尚的品德排在前三位的选项分别是“团结友爱(48.7%)”、“艰苦奋斗(18.2%)”、“心胸坦荡(16.6%)”;88.3%的同学表示,当看到宿舍水龙头在白白地流淌时,会“马上前去关上”,而持“不用去关”或“当作没看见”的只占1.4%。在个人成长方面,68.7%的学生认为“和谐的家庭”是影响个人道德情操的最重要因素,远远高于“家庭经济状况”(13.9%)和“父母工作情况”(6.6%)等两个因素。在被问及个别大学生出现自杀行为的可能原因时,认为是“就业压力”的占78.8%,接着是“学习压力”(64.2%),“爱情失败”(62%),“同学关系紧张”(43.8%)和“经济贫困”(30.7%)。进一步,在被问及对自杀行为的看法时,83.2%的学生认为,这是对“父母亲人的一种严重不负责任的自私行为”,77.4%的学生认为,这是“对生命尊严的自暴自弃”。

调查还显示,38.6%的学生表示最让人烦恼的是“就业前景不明”,其次是“学习任务太重”(28.8%),“受到别人嫉妒、排挤”(21.3%)、“重修和补考”(21%),40.1%的学生认为人生最成功的标志是“生活与亲情”,超过了“事业与工作”(25.5%)和“理想与信念”(19%)这两个因素。这启示我们“生活与亲情”是预防学生出现极端行为的第一道也是最有力的一道防线。

43.2%的学生持有“量入为出、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还有39.6%的同学懂得“有意识存点钱,以备他用”,也有10.4%的同学“有钱就花,以后再挣”,还有6.8%的同学消费行为是“舍弃日用品去买奢侈品”。令人鼓舞的是绝大部分学生具备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品格。

我们把专业学习主要定义为学生在大学校园内,对学习的认知和行为,以及对专业的认同与感受等心理特征。调查表明“对当今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看法”,40.4%的同学认为“非常重要”,41.3%的同学认为“比较重要”,“无所谓”和“没啥作用”的同学占18.3%,即绝大多数同学初步树立了素质教育的思想,但认为现在的学习环境“一般”的占63.4%,“很好”的占13.2%,“较好”的占20%,“不好”的还有17%,宿舍太吵(48.9%),图书馆太挤,课室太热。现在学校开设的课程“较普通”(55%),“不合适”(28%),只有17%的同学认为“合适”,对学校开展各项文体活动的态度是14.4%的同学“积极参与”,59.2%的同学“有时参与”,还有26.5%的同学“从不参与”,对待义务劳动的态度也是“有时参加”的占多数(64.2%),“积极参与”的不多(20%),“从不参加”的占16.2%。当问及“怎样才能搞好学习”时,41.62%的同学回答是“好的学习方法”,43.11%的同学回答是“努力学习”加上“好的老师”。大多数同学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比较端正,但部分学生专业信心不够,学习兴趣不足,上课玩手机甚至睡觉。在对待课程考试方面,63.9%的学生认为考试题目“没有考出学生真正的水平”,57.9%的学生认为“记忆力好的同学占绝对优势”。如何对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进行评估,仍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调查显示41.6%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自学能力“一般”,28.4%的学生的自学能力“较差”,甚至还有26.5%的学生承认自己的自学能力“很差”。尽管学生有积极进取的意识,但他们往往缺乏证明自己的勇气与毅力,于是从其他方面寻找借口,不适当地归因。例如有的学生依赖性较强,不是去努力提高自学能力而是幻想着像在中学一样,在课堂上就能全部听明白。如果没有听懂,不是课后努力去思考,而是自己给自己找借口,如认为教师不会教或教得太难了。或者希望老师一学期只讲课本内容的二分之一,考试只考已讲内容的二分之一,考题是已做过的作业。

我们首先关注了学生的生活费用支出情况。每月花费500元以下的学生占10.2%,而华师的占42.1%,每月花费800-1000元以及1000元以上的有41.2%,而华师的只有14.8%。平均每月花费高187.1元(见表五)。了解生活费的来源,82.53%的同学是“家里给”,“课外打工筹集”的有9.94%,还有7.53%的同学依靠借款维持生活、学习。后两类学生懂得珍惜,更勤奋读书,学习成绩都不差。

问及除了餐费,其它消费主要用在“购买衣服”(46.7%),“朋友应酬”(20.5%),“买书及网络费用”(20.2%)和“购买体育用品及娱乐”(12.7%)等方面。

在问及学习之余的主要活动时,58.4%的学生选择“上网玩游戏或娱乐”,57.7%的学生“从事体育活动”,38.7%的学生会“上网查找资料或学习”,另有32.1%的学生选择“参加社团活动”。进一步统计检验,这些活动无性别显著性差异(p=0.401),说明网络受到了男女学生的一致喜爱,并对他们的课余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网虫并非是男生的专利,女生同样有较高的可能。只不过相比男生热衷网络游戏,而女生相对更喜欢看网上电视或听音乐之类的节目。

在问及“当你心情烦恼时你会选择…”的问题时58.5%的学生选择“向朋友倾诉”而22.6%的学生依靠“自我慰藉”“向父母和老师求助”的分别只有4.3%和3.7%。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华商学生整体上是健康向上发展的,尽管少部分学生还存在一些不足或困惑,但在接下来的专业学习生活中,会在老师们的教育和帮助下,正确认识自己,逐渐步入专业学习的正轨。在有关部门的正确引导下,树立正确的政治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让我们一起努力,创造良好的校园生活氛围,使在校学生的政治思想与学习生活更上一个新台阶。

大学生素质调查报告

(一)具体目标

1.了解大学生综合素质现状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在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大专生一、二、三年级进行,共发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89份,回收率89%。

2.网上调查

大学生综合素质现状

1.对所学专业的认识

调查显示,大部分的学生对专业认识有充分的了解,30%的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只局限于课本,25%的学生认为专业与工作不对口,根本无法就业。

2.身体素质

3.个人能力

在调查中发现,18%的学生适应能力差,同时其应变能力,自我约束力,沟通协调能力,适应力普通性都不尽如人意,其活跃度也不够。对于这一结果,也许我们对学生的适应力感到无限地忧虑,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很多学生已经起来越注重自身个人能力的培养,其适应能力强,各方面的个人能力都在提高。

4.行为举止

在对调查结果的整理中,我们得到了一组令人震惊的数据,52%的学生能做到不说脏话粗话,48%的学生认为自己不能做到不说脏话粗话。30%的学生认识不到随意翻看他人物件是不道德行为,12%的学生不注意整洁得体,举止文明。

5.价值观念

重要性,没有事业的目标。

6.对他人的态度及团队合作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78%的学生认为团队合作可以提高效率,遵守规章制度,与团队成员共同完成工作,同时调查还发现这部分学生对他人态度良好,乐于帮助他人,且积极听取别人意见,但仍存在22%的学生无法理解团队合作的快乐,以及帮助他人的乐趣。

其次,必须克服思想障碍,大胆探索创新,认真学习实践,注重形成特色;

最后,自觉主动培养坚定信仰、矢志不移的坚强亲和力;品行高洁、才学逸群的吸引力;沉着果断、潇洒自如的感召力;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的亲和力;举止得体、言谈机智的感染力;勇于开拓进取的创造能力。

未来,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高低决定了生存于社会的易难,为了更好的生活,也为了更好的发展社会,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不可延迟的事情了。

大学生素质调查报告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在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大专生一、二、三年级进行,共发问卷00份,回收有效问卷89份,回收率89%。

2、网上调查。

1、对所学专业的认识。

调查显示,大部分的学生对专业认识有充分的了解,30%的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只局限于课本,25%的学生认为专业与工作不对口,根本无法就业。

2、身体素质。

3、个人能力。

在调查中发现,8%的学生适应能力差,同时其应变能力,自我约束力,沟通协调能力,适应力普通性都不尽如人意,其活跃度也不够。对于这一结果,也许我们对学生的`适应力感到无限地忧虑,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很多学生已经起来越注重自身个人能力的培养,其适应能力强,各方面的个人能力都在提高。

4、行为举止。

在对调查结果的整理中,我们得到了一组令人震惊的数据,52%的学生能做到不说脏话粗话,48%的学生认为自己不能做到不说脏话粗话。30%的学生认识不到随意翻看他人物件是不道德行为,2%的学生不注意整洁得体,举止文明。

5、价值观念。

通过调查发现,65%的学生有自己清晰的事业蓝图,且精神充沛,学习的动机是为提高自己意识,完善自我,35%的学生精神不济,不能认识到精神生活的重要性,没有事业的目标。

6、对他人的态度及团队合作。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78%的学生认为团队合作可以提高效率,遵守规章制度,与团队成员共同完成工作,同时调查还发现这部分学生对他人态度良好,乐于帮助他人,且积极听取别人意见,但仍存在22%的学生无法理解团队合作的快乐,以及帮助他人的乐趣。

其次,必须克服思想障碍,大胆探索创新,认真学习实践,注重形成特色;

最后,自觉主动培养坚定信仰、矢志不移的坚强亲和力;品行高洁、才学逸群的吸引力;沉着果断、潇洒自如的感召力;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的亲和力;举止得体、言谈机智的感染力;勇于开拓进取的创造能力。

未来,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高低决定了生存于社会的易难,为了更好的生活,也为了更好的发展社会,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不可延迟的事情了。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有和英雄一样的使命---继承中华民族的一切优良传统,继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领导中国人民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自觉担负起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