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袁隆平院士(精选17篇)

时间:2023-12-10 06:56:32 作者:文轩 文秘知识

感恩是一种责任,它能让我们更加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下面是一些感恩的名人演讲,让我们一起听听他们对感恩的见解。

缅怀袁隆平院士

中国有很多了不起的人,从古到今,都很爱国,真让人佩服。在众多了不起的中国人中,我认为袁隆平最了不起。

袁隆平乃是杂交水稻之父。提起他,绝大多数的人都对他十分尊敬。袁隆平列过这样一个公式: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成功。

1960年罕见的天灾人祸,带来了严重的粮食饥荒,一个个百姓都面瘦饥黄……袁隆平也亲身经历了饥饿的痛苦。他见证了严酷的现实,想起了旧社会,想起了平民百姓的`困苦,所以他要用自己的智慧培育出水稻的新品种。

在试验田里,他发现了一株不同的稻子,和普通的水稻不同。它们的差异在于稻子产量差别巨大。这一发现,令袁隆平大吃一惊,细细寻找以后,硕大的试验田中就只有这一株。在对其仔细观察和统计分析,论证了这棵稻是“天然杂交稻。”证明了这种水稻存在明显的杂交优势现象,他激动地把它做成标本,拍下照发给助手,去外面寻找。

他和助手找了很长的时间,最终在一处水边,找到了珍贵的6株天然稻。第一次杂交成果并不理想,新的问题又来了,水稻是雌雄同花的作用,自花授粉,难以一朵一朵地去掉雄花搞杂交。

为了克服这个世界难题,他每天都在试验田里,弯下腰,精心呵护着一棵棵水稻,仿佛是他的亲儿子一般。当下一批水稻成功时,他刚走进田中没多久,就兴奋地冲出来,抬头大笑:“我成功了!我的杂交水稻成功了!”反复多次的培育,产量从每亩800斤一跃到1600斤,研发到了20xx年,稻杆比茭白还高,亩产超过了20xx多斤。

袁隆平为中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让十几亿人吃上了饱饭。也为世界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现在杂交水稻已在全世界推广。我要好好学习,在未来能报答祖国。

感恩袁隆平院士作文

5月22日下午我从网上得知袁隆平爷爷逝世的消息。这位“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爷爷,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我和大多数人一样从未见过袁老先生,但是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袁爷爷,不会忘记他的贡献他的精神。我们中华民族在这片土地繁衍至今,靠的就是一个又一个像袁爷爷这样的明星指引护航。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我们的一日三餐都离不开五谷杂粮,在我们国家人们常吃的主食就是水稻了,也就是大米。袁隆平爷爷不分白天和黑夜,都在辛苦的研究杂交水稻的种植,不论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他都穿着水鞋在湿漉漉的水稻田里亲自插秧,培育水稻。

袁隆平爷爷为了培育出超级杂交水稻,用了四十多年的时间,经过上千次上万次的失败,流了多少辛苦的汗水都没有放弃,最后终于成功了,这需要多么大的毅力啊!如今,我国大江南北的农田都种上了袁隆平爷爷培育的杂交水稻,增加了我们国家的粮食产量,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这是多么了不起的贡献啊!

当我们吃着香喷喷的白米饭的时候,就会想起让人类摆脱饥饿,让天下人民都吃饱饭的袁隆平爷爷,他是我们国家的英雄,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所以如果想要纪念袁隆平爷爷,最好的方式,我想就是不要浪费,一粒粮食都不要浪费!

缅怀袁隆平院士作文

袁隆平生于1930年9月,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世界级农业科学家,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创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曾成功选育了第一个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强化高产杂交水稻组合——南优2号;荣获我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国际上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此外,他还先后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粮农组织等多次国际奖励。

他培育的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确保了我国以仅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每年增产的稻谷相当于每年解决6000万人的吃饭问题。有人说,袁隆平院士是一座精神富矿,怎么挖掘都有收获,他还是一个多面体,每个侧面都值得大家学习。是啊,如今,全国人民都在向袁隆平学习,学习他为国为民为事业不畏艰难、勇于付出的献身精神,学习他勇于追求真理、不迷信权威、不因循守旧、不断探索的创新精神,学习他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勤奋进取的务实精神,学习他顾全大局、不计名利、甘为人梯的协作精神,学习他谦逊淳朴的人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些精神不是随便说说的,翻开那本中国感动世界,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立体真切的展现在脑海里的,就是真实的袁隆平。袁隆平早在考大学之前,他就立志做一个农业科学家,西南农学院正是我们这位现今的农业科学家的诞生之地。也许是童年及青少年时期经历的战火与生活的艰辛让他能够立下这样的志向吧。大学毕业后,他响应国家的号召,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只有心怀大志,目标坚定的人,才会不畏惧苦,不害怕难!在20世纪60年代,在那饥荒的年代里,袁隆平目睹了那些惨痛的一幕幕,那一段凝固的历史成为袁隆平前进道路上的动力。从此,他立志使我国农民摆脱贫困,立志向饥饿挑战。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可以说袁隆平在青年时期就知道了,这也成就他一生的大业,更造福了亿万的人民。

所以,要做怎样的人?我想应该就是要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吧!只有有了崇高的理想,才会有崇高的人格。所以,当我们今天学习袁隆平那么的美好的品质的时候,我们知道,那个汗霜满衣,皮肤黝黑,真像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泥腿子’的人,展示给我们的却是人格的光芒。

七十几岁高龄的袁老,他会告诉你:日思夜梦的东西变成现实是最高兴的.事。“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这是美国经济学家布朗博士提出的质疑。袁隆平的头脑中始终装着一个坚定的答案:我们中国人自己养活自己。袁老还会告诉你他衷心希望杂交水稻这一成果不但能增强我们中国依靠自己力量解决吃饭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将为全人类战胜饥饿做出更大的贡献。在袁隆平的带领下,通过大家努力,杂交水稻目前已在越南、印度大面积种植,增产十分明显;在菲律宾、巴基斯坦等国的开发工作进展也很顺利。

袁隆平的一生,始终淡泊名利,不居功自傲,不贪图安逸,不向组织提任何个人的要求。他对“见利而拼命,干事而惜身”的人很反感,很厌恶。他说:“要那么多钱干什么?有些人连人格也不要了,人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袁隆平院士的作文

袁隆平,一个研究杂交水稻近半个世纪、还在继续研究的杰出科学家,一个做着“禾下乘凉梦”、把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作为毕生理想的可敬知识分子,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人争相学习的对象。自主创新的`春天已经来临,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号角已经吹响,学习袁隆平同志先进事迹,具有更加鲜明的时代意义。为此,农村司、农村中心党支部向科技部全体党员干部发出如下倡议:

一、学习袁隆平同志,就是要矢志民生,不断坚定理想信念。把思想统一到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上来,把行动统一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科学发展和和谐发展的伟大实践上来,把个人发展统一到祖国强盛和人民幸福的需要上来。拓宽视野,放眼全球,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和国际观,在科技管理的本职岗位上,努力落实构建和谐世界的战略构想。

二、学习袁隆平同志,就是要执着创新,不断完善宏观管理。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灵魂。建设创新型国家呼唤不间断的管理创新。要以仁者的胸怀、勇者的胆识、智者的头脑、志者的坚韧,不辞艰辛,不惧困难,勤于探索,勇于创造,适应转变政府职能需要,不断开拓宏观管理新局面,推动自主创新事业不断攀登新高峰。

三、学习袁隆平同志,就是要求真务实,不断改进工作作风。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使我们的思维不落后时代,部署不脱离实际。坚持科研方向从需要中来,科研成果到需要中去,把科技发展的节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有机结合起来。坚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断提高调查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不断的创新实践中提升自我。

四、学习袁隆平同志,就是要淡泊名利,不断健全廉政人格。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把荣辱作为个人道德抉择的标准,弘扬时代精神和先进文化,为当为之事,拒绝腐化堕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责任和付出作为个人价值抉择的重要内容,陶冶人文情操,培养健康情趣,甘于奉献。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和利益观,坚持自警、自励、自省、自重。

袁隆平说:“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的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

给袁隆平院士的一封信

袁爷爷:

您好,我来自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大桥中心小学三年级303班的一名小学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每看到这句话,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我们伟大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

袁爷爷曾说过,科学研究是要勇于探索勇于创新,这个是关键。袁爷爷说的这句话真的感动了,想到我粗心大意,丢三落四的毛病,我一定会改。我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要以爷爷为榜样,努力学习长大,做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

xxx。

20xx年x月x日。

给袁隆平院士的一封信

亲爱的`袁爷爷:

您好。我是安庆市大桥中心小学303班的一名小学生,王雨馨。今天是我第一次听到您的名字,却是一个不好的消息。老师给我们播放了您的视频,告诉我们您已经逝世离开了。

袁爷爷,谢谢您,您让我想到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诗,以后我要珍惜粮食,吃饭的时候一定要做到一粒不剩。

xxx。

20xx年x月x日。

袁隆平院士的作文

“隆平高科”是我国第一个以科学家名字命名的股票,上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现任该公司名誉董事长,持公司5%股份,每年分红20多万元。10月6日,重回母校、出席前身为博学中学的武汉四中110周年校庆的袁隆平,在回答记者“是否关注‘隆平高科’的股价”的提问时,平静地说:“我从来不管这个事。”

袁隆平是人不是神,他也要吃饭穿衣,自然不能脱俗地拒绝金钱。但是,他尊重自己,明白自己的价值所在。袁隆平说:“我的主要精力是做研究。只要田里有稻子,从播种到收获,每天都要下田,这是我的本职工作,也是我的兴趣。”

与此事业观相呼应的是袁隆平的平民生活观。他说自己每月工资6000多元,还有股份分红、稿费、咨询费等“额外收入”,每年总共有30多万元收入。这位八旬老人坦承自己的财富观:“钱是要的,因为要生活,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钱是拿来用的,该用则用,不挥霍不浪费,不小气不吝啬。”

所以,袁隆平对“隆平高科”股价的“从来不管”,语气虽然“平静”,却让我们看到了一名科学家对名利的淡泊,对科技事业的执着。没有正确的荣辱观,没有对毕生追求的事业的热爱,面对滚滚而来的股票红利诱惑,也许就不会有头顶烈日、脚踏泥地进行田间科研的耐心,超级杂交稻亩产700公斤的纪录,也许就将作为袁隆平一生的终结标签载入历史。但是,我们的亩产现在达到了800公斤。袁隆平还说,杂交稻亩产900公斤有希望在实现,比预计提前3年。

有目标才会有追求,有追求才能有实现梦想的可能。不是说袁隆平就应该劳作一生,“每天都要下田”,用稻穗书写成大写的人,只是当我们听老爷子表述着自己只管自己份内的事,学有专长的事,我们才感到,人原来并不是万能的主。袁隆平当然可以挂着他“杂交水稻之父”的招牌,坐在气派的“隆平高科”老板桌前“指点江山”,而且我丝毫也不怀疑以他的聪明才智,赚取的必将是大笔的钞票。但袁隆平的“兴趣”却让我坚信,即便他家中多出了成吨的票子,世界却少了亩产900公斤1200公斤的水稻田,袁隆平一定依然若有所失,视为人生的耻辱。一份评估机构的报告称,作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身价为1000亿元。袁隆平说:“用财富衡量科学家价值太低级、太庸俗。”或许,他就觉得这是对他的侮辱。

都说“术业有专攻”。袁隆平对持有5%股份的公司“从来不管”,当是对许多自诩的“能人”当头棒喝。用充沛的精力和体力,一心无二用地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谋求更大的作为,这是对社会对人类的贡献,也是对自己一生的珍惜。学学袁隆平对“本职工作”内外的“野心”和“平静”,也许会有更多的人能用平凡充实的人生创造出不平凡的功勋。

袁隆平院士心得体会

自古以来,农业一直是支撑着人类生存的重要产业。而在这个领域中,有一个摆脱了种种限制,将水稻的产量提高到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高度的人物,他就是我们熟知的袁隆平院士。袁院士是我国杂交水稻的先驱者之一,他的实践成果不仅帮助了中国乃至全球的农业生产,也为人类粮食安全的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思路。

袁隆平院士在博鳌亚洲论坛上曾经分享了他的心得体会。他表示,农作物的种植一定要依据所在地的不同而有所取舍,要充分发挥地区气候、土壤和水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才能形成一种完整的生态体系,进而让农业生产的收益最大化。此外,他还强调了科技创新和挑战创新的重要性,这不仅是袁院士所倡导的“科学到田间”的理念的具体体现,更是推动中国农业发展的根本。

袁隆平院士的科技创新贡献举世瞩目。自20世纪60年代当我国面临粮食紧缺时,他开始了杂交水稻的研发工作。经过不断实践和探索,他最终成功培育出了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杂交水稻品种,并在全国推广应用。至今,我国水稻产量已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而袁隆平院士被楷模评选为“践行新发展理念楷模”,是我国的莆田模式。可以说,袁院士用实际行动证明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也为其他行业的创新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袁隆平院士的崛起是充满奋斗和坚持的人生故事。小时候生活在一个农民家庭的他,虽然受到了很好的教育,但始终没有放弃对农业的热爱。他在自己的实验室里不断进行杂交实验,想方设法深入调查了全国各个地区的水稻生长条件,并且最终取得了成功。他的心血和努力得到了最好的回报,杂交水稻的推广让他走到了世界舞台上,同时也为他的家乡贡献了力量。

第五段:结语。

以袁隆平院士为代表的中国农业学科组成了我国无比庞大的创新群体。他们崇尚科技,秉持初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袁院士的创新经验值得借鉴,通过科技的手段,我们可以不断突破自我,推动我国乃至世界农业生产和发展的进步,让更多的人们享受到科技创新和农业发展带来的实际利益。

袁隆平院士心得体会

第一段:介绍袁隆平院士及其成就(200字左右)。

袁隆平院士是中国杂交水稻之父,他在杂交水稻的研究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发明的“三系杂交”技术,解决了水稻杂交难题,使得中国的水稻产量大幅提高,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袁隆平院士认为,“学无止境,尚贤爱才,关注本领、尊重人才、挑战自我、刻苦奋斗”是他奋斗的信念。他在学习和科研过程中,一直保持严谨、求实和创新的态度,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农业科技,多年坚持在实践中总结和创新,使得他取得了许多重大的科研成果。

第三段:袁隆平院士的成就及其实现方式(400字左右)。

袁隆平院士发明的“三系杂交”技术是中国杂交水稻之父的重要贡献,这一技术的成功实现是依靠他多年的积累和实践而得以实现的。袁隆平院士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借鉴国内外其他农业科研人员的经验,不断调整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注重实验室和田间实践相结合,多次大胆尝试各种新方法,不断突破技术性难题,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科研成果,为中国农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袁隆平院士的学术成就和创造,体现了一个杰出科研人员所具备的坚韧、毅力、勇气和毅力。他鼓励年轻一代的科研工作者勤奋学习,不断扩展知识面,注重实践,并要有勇气和创新力,勇于突破思想的禁锢和固有的思考方式,才能创造出更多的先进科技和更加高效的生产技术。

第五段:总结(100字左右)。

袁隆平院士的一生,不仅为中国农业的发展做出了庞大贡献,同时也为我们提出了“稳扎稳打,刻苦奋斗”的奋斗哲学,体现了一个优秀学者的品质和格调。我们应该在学习和实践上不断努力,注重知识面的拓展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勇于创新与突破,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袁隆平院士的作文

袁爷爷:

谢谢您,您是多么伟大。1949年,您本来能以优异的成绩进入最好的大学,但您却不顾家人的反对进入了江西农业大学。您小时候看到有不少灾民因为闹了大饥荒,活活饿死了。您下定决心,要为我们祖国的人民出一份力,让全球的人都吃上热腾腾的白米饭。

还有一次,您和一位学生去找一株雄性的水稻。您不顾一切在找,结果一无所获。但皇天不负有心人,16天后,你们成功了,找到了六株雄性水稻。经过反复研究,您发明了海水稻和超级稻,为粮食紧缺做出巨大的贡献。但在2021年5月22日下午13:07,爷爷不幸去世了,我只想说,袁爷爷一路走好,我们永远爱您。

写信人:

日期:

给袁隆平院士的一封信

您好!在开学后,我转到了这里,看着开心农场的稻子慢慢成熟,我想到了您的"超优千号"。它是不是也成熟了呢?在我们种植、育苗的'时候,它也在生长吧。不过相比于经验丰富的农民伯伯,我和同伴们实在是业余:水量不知道,移苗的间距不知道,就连水也用的地下水……还好有家长们帮忙,老师自己也查资料,时不时的组织我们照顾水稻。现在,稻田里不仅有水管,而且还搭上了白霎霎的"天网″。今天是我们班收获的日子。我想到了观察水稻的日子,在那些日子里,我见证了只有小腿高的稻子如何抽穗、开花、结出一粒粒的稻谷,也留下了许多的美好回忆。

您知道吗?在观察水稻时,我时常想起你,想起您那两个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你那为梦想而奋斗的精神总让我钦佩不已,尤其是您在南红良种繁育场时,当助手发现了"野败"一一株天然的雄性不育株野生稻,并发来电报时,您正在遥远的北京开会,却连夜赶火车奔回海南岛,仔细检验它的真伪。那需要多少精力呀,在北京开会已经有些累了,连夜赶火车,仔细检查会雪上加霜。而您却为了梦想赌上健康,让自己无怨无悔。又为了改进杂交水稻,一直奋斗了22年,将自己最好的年纪献给了研究。这还不够,你把安逸的老年都献了出去,90岁高龄,您的办公桌上依然资料成堆,别人在享受,你却在努力。您是"活到老,学到老"的典范。

青岛,一个美丽的城市。它拥有约50万亩的盐碱地,对海水稻的研究可谓是如虎添翼,这里不缺少人才,也不缺少杂交水稻接班人,研究者可能会变,但是一代一代接力,总会完成您的梦想。在一万人中,总会有伟人出现,创新、探究。您的三个月,影响着青岛,影响着全球,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迈步向前。

青岛,正翘首以盼,期待着您的到来!

祝您身心健康,梦想成真!

写信人。

20xx年xx月xx日。

给袁隆平院士一封信

尊敬的袁隆平爷爷:

您好!

我叫马寅翔,是北京师范大学青岛城阳附属学校六(7)班的一名少先队员。在今年暑假,我们学校组织了“走进海水稻”的实践活动,我成为了一名海水稻研究员。

听辅导员老师说,我们这次用的海水稻种子,就来自我们青岛的海水稻研究基地。老师还告诉我们,青岛海水稻研究所,是您在2016年创建的,在江苏、新疆、海南,都有您的海水稻研究所,您的足迹踏遍大江南北,您每年至少有三个多月的时间在青岛度过。

暑假里,每周的周三和周六,早上六点半,我们这些小研究员,就和辅导员老师相约海水稻试验田,拔草,捉虫,浇水,观察,记录,撰写观察随笔……作为首批海水稻实践活动的小研究员,我们有幸亲眼见证了海水稻的整个生命历程:浸种、催芽、育苗、插秧、分蘖、拔节、抽穗、扬花、灌浆、成熟,历时四个月,长达121天。

袁爷爷,告诉您个好消息,我们在校园里种的海水稻,不仅结出了稻穗,而且穗穗饱满,现在已经泛出点点金色,我们计划在今天下午开镰收割。老师还说,收获后,要给您寄去一些,让您品尝一下我们亲手种出的稻米呢!

袁爷爷,您的梦想是“禾下乘凉,让水稻覆盖全球”;我们青岛的孩子,也有个梦想,那就是早日把青岛50万亩盐碱滩涂,变成年产6000万吨的米仓!

袁爷爷,您什么时候来青岛,期待与您相见!

祝爷爷身体健康,寿比南山!

写信人:

20xx年xx月xx日。

给袁隆平院士一封信

尊敬的袁隆平爷爷:

您好!

我是来自北京师范大学青岛附属学校六年级七班的陈文娜。我们在这次的暑假里,和同学们一起种植了海水稻。种海水稻的第一天我们把它们泡在了水里浸泡发芽,在把种海水稻的田地耕好。隔了两到三天后,小稻粒发芽了,我们一起来到田地,把发了芽的稻粒撒进田里。隔了一天,稻粒发了一个两厘米长的小芽,开始了浇水。又隔了几天,稻苗长的有五厘米长了,我们需要给稻苗换位置了,还在一起插了秧,后来有麻雀还给他们做了好多稻草人,分别插在了四块小稻田里。经过以后多周每天都来,稻苗已经长了,有十多厘米长!我们特别开心。不知不觉,我们开学了,我们没有办法,每天都来所以既然家长替我们浇水。我们周六周天来看到稻苗们,那天我们来到学校的海水稻田里,已经有几株到苗开了花。又隔了一个周,我们给大苗盖上了网。这次大苗全开花了,但是另有一些还未开花。花要开始授粉了,这次我们拿出了家里大镜。观察了它们授粉时的样子,不知不觉我们就要丰收了,可是现在还有。刚刚开花的但是天气已经降霜了。

我从老师和网络等途径听到的关于您和海水稻的故事。您有个追梦路,分别是禾下乘凉梦和交杂水稻覆盖全球梦。您经过九年的努力两系法获得成功,又在1996年。正式立项超级稻育种计划。四年后,700公斤的目标实现,2004年800公斤2001年900公斤2014年1000公斤。您的办公室有成堆的资料在办公桌上。还有眼镜以及放大镜。您说过“首先是眼睛,眼镜不行就放大镜。”您下不了田了但仍然会去到田边去看。

全球一共有40多个国家以及地区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大面积种植,面积达到了700万公顷。您和杂交水稻打了一辈子交道。青岛约有50万亩的盐碱地。还拥胶州湾。在2016年成立青岛海水稻研究所。您为稻苗付出了一辈子,您做出了非常多的贡献,谢谢您!

祝爷爷身体健康!

写信人:

20xx年xx月xx日。

给袁隆平院士一封信

尊敬的袁隆平爷爷:

您是我最敬佩的人。建国70周年来,我们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运动会金牌总数从五枚到现在的51枚,中国一跃成为世界体育强国,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中国的军事力量越来越强,造成这种天翻地覆的变化人物有很多,但我最敬佩的是您,您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更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您的才智不得不让我佩服,您兢兢业业的科研精神是我们这一代人所要学习的,不仅仅是我们,整个世界的人们都要感谢您,是您解决了全世界饥饿的问题。

最近两年,我听爸爸讲了许多您小时候的艰苦生活,明白了我们的幸福生活多么来之不易,也见证了我们祖国多么强大和繁荣,我真想您来指导我们种水稻,我们一定会牢牢地抓住这个机会,让稻花的香味飘散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也飘进每个孩子的心里。

袁隆平爷爷,您好!您为了不再眼睁睁地看着我们一个又一个饿死,又为了不看见我们为了争夺一块树皮而互相厮打,而做出了伟大的贡献。袁爷爷,您不是一个缺少童心的老爷爷,也不是一个只想着自己、不想着大家的人。

您是一个关心儿童的人,你看见祖国有很多人饿死而放下飞行员、游泳健将这些职业。您为了让我们不会再吃不饱饭,而将国家给您的别墅改造成研究基地,将工资用来研究水稻。袁隆平爷爷,您的海水稻只剩一点就完成了,您却走了,每一滴水滋润每一粒米,您就像成千上万的水滋润着我们。

我像一粒种子,您用您的温暖化为水养育着我们。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每当我吃到一口米时,就会想起您。您已经上天堂了,祝您在天堂也能幸福地研究水稻!

此致

敬礼!

写信人:

20xx年xx月xx日。

给袁隆平院士一封信

尊敬的袁爷爷:

您好!您在天堂过得好吗?那里的人们有粮食吃吗?

袁爷爷,在今天的早会课上,老师给我们观看了许多关于您逝世的相关图文和视频报道。您一生逐一梦,一梦耀千秋!这是多么伟大的贡献!“禾下乘凉梦”“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为了让天下人都有饭吃,您几十年如一日,不畏严寒酷暑,不怕风吹日晒,坚持下田辛勤耕作,夜以继日实践探索,从没有停下奋斗的脚步!

了解了您的事迹后,同学们都很感动,大家纷纷发表感言,表达对您的无比敬意!当时,我的内心突然涌起了一阵伤感,眼泪夺眶而出,想大声哭却又不敢,怕在大家面前丢面子。

袁爷爷,真对不起!每天中午,我总是把饭倒掉,也没有觉得这样子很可惜,觉得粮食这么多,浪费掉这么一点儿肯定没事。所以,我几乎从来没有一次是把饭吃完的。现在,我明白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义!在此,我郑重向您保证:从今天开始,不论怎么样,我都一定把白米饭吃光!袁爷爷,我一定好好吃饭!好好学习!牢记您分享的8字成功秘诀——知识、汗水、灵感、机遇,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将来学有所成,像您那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袁爷爷,天堂那儿有粮食吃吗?请您也帮一帮那儿的人们,让他们不再饥饿!

祝您。

一路走好。

写信人:xxxx。

20xx年xx月xx日。

给袁隆平院士的一封信

您好!

我是英才中学高三年级的李华同学,在日常生活中,我总会遇到一些在时代洪流中让我充满信念的人。其中,您一生的事迹让我颇有感触,将稻田当作“家”的您,用一生的时光守护了一辈子的稻田。这种不忘初心,为理想不断奋斗的精神一直鼓励着我。

“稻田精神”一帆远,祖国有我五湖春。

这里所说的“稻田精神”,是您让稻谷从水田到沙漠再到盐碱地,直到走出国门的坚持及奋斗,是您无数个日日夜夜在稻田的风雨兼程,是您对您的“禾下乘凉梦”的坚守奋斗。也正是这种因精神的存在,鼓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您用一辈子时间守护“中国饭碗”,我们用无限的时间去学习,怀念您。奋斗的精神在时代的长河永不会过时,您对中国的发展乃至整个世界的“饭碗”的影响是无穷的,是不掺杂名誉,利益的,是无私的。诚然,想要做到“稻田精神”一帆远,需要每个人的奋斗,只有坚持奋斗,不断提升自我,才有可能做到祖国有我五湖春。

学习袁老奋斗精神,风雨兼程兴中华。

您曾说过:“我终生的愿望就是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您从事杂交水稻事业已半个世纪了,50多年来始终在农业科研第一线辛勤耕耘,不断坚守奋斗探索,研究出了“两系法杂交水稻”等品种,为我们战胜饥饿带来绿色希望和金色收获。那么青年,作为中国建设及发展的新力量,须向您学习奋斗精神,知匹夫有责,任重而道远。要意识到在奋斗前进的道路上是风雨兼程的。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我们务必要立足当下,不断完善自我,以奋斗的心态去实践,以坚强的意志去奋斗。牢记时代使命,坚守奋斗,复兴中华的时代使命,更需将奋斗精神牢记心中,让其光彩夺目,兴中华。

“稻田精神”耀山河,复兴中国有你我。

您说您希望您培育出的杂交水稻植株健壮,稻穗饱和。能够在密密麻麻的稻田中乘凉,实现“天下乘凉梦”,为此,您愿意奋斗一辈子。作为华夏子弟的您,对禾下梦的奋斗及坚守影响了多少中华儿女。我们作为新中国的中华儿女,更应脚踏实地的继承发扬您奋斗的精神,将振兴中华的使命作为前行的.目标,像您一样坚守奋斗。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结合,将对祖国的责任铭记于心,将您的奋斗精神铭记于心,并将之表现于兴中华,用奋斗去实现自我价值,耀山河。

“稻田精神”一帆远,祖国有我五湖春。风雨兼程兴中华,复兴中华有你我,感谢您对中国建设的无私奉献,吾青年一辈必会铭记于心,耀中华!

祝身体健康!

您的仰慕者:李华。

20xx年05月05日。

给袁隆平院士一封信

敬爱的袁隆平爷爷:

您好!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给您写下了这封信。

每次在吃饭时,我总会想:这些米粒是从何来?我曾听爸爸讲述过60年代种植稻谷,亩产都不高,每年的清明节开始从买稻种、下秧、插秧、除草到收割稻子的整个过程。常年面朝黄土背朝天,到头来还是吃不饱肚子!直到在您的科学实验带领下,有了“杂交水稻”的成功。才解决了我国粮食欠缺问题,现如今我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下,温室里长大的孩子,不知道农民伯伯种庄稼的辛苦,更不知道一日三餐所吃的粮食是怎么种出来的,除了从书本上了解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知识,就只能通过在农村长大的父母口中听到关于农耕时节的一些事情。

我有一个想法,就是想学校开展种植水稻实践课堂,希望能够邀请您来指导我们种植水稻,在得知您研发新的水稻品种后,便希望能将您研发的新水稻种子在我们学校的种植园里种植,让我们学习一颗小小的稻谷是怎样被育成小秧苗,从绿油油的秧苗里抽穗,慢慢变黄等着收割,让我们参与打谷子、晒谷子、磨成米,煮成米饭,从而让我们懂得“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写信人。

20xx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