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会议案例 自然灾害的教案自然灾害的教育(模板5篇)

时间:2023-09-28 19:35:38 作者:梦幻泡 演讲稿 自然灾害会议案例 自然灾害的教案自然灾害的教育(模板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自然灾害会议案例篇一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市教育局关于加强幼儿安全教育的校园安全工作的通知精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工作管理的方针,唱响”平安校园“的主旋律,进一步增强幼儿安全自救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近日,我园开展了一次”安全在我心“防火灾演练活动。

大班以《幼儿园安全周活动实施方案》为指导,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发展水平现制定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活动目标:

通过安全活动,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本着幼儿安全第一的原则,有序地组织幼儿按照方案中的应急预案、疏散路线对幼儿及时进行疏导撤离,幼儿做到了不惊慌,不推挤,听从指挥,动作敏捷,在短时间内及时、迅速地撤离到指定安全区域。

二、活动时间及活动项目:

1.5月9日一一5月13日主题活动《身边的安全》

2.5月11日组织《着火了怎么办》教学活动

3.5月12日参加园内组织的火灾安全撤离演练活动。

三、活动具体安排:

a.主题活动《身边的安全》

(一)主题目标

1.认识常见的安全标志及特殊的电话号码,知道遇到危险时简单的自救办法。

2.了解一些危险行为导致的后果,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了解简单的防火知识,知道通过卫生、运动来增强体质。

b.安全教育活动内容《着火了了怎么办》

(1)要记牢火警电话是”119“;

(2)报警时要沉着冷静,正确简洁,说清着火单位所在地区及门牌号码;

(3)说清是什么东西着火?火势大小?

(4)要说清报警人员的`姓名和使用的电话;

(5)报警后迅速到路口等候消防车去火场的道路。

其次,也可以向周围的人报告火警。报警可以采取敲锣打钟,还可以高声呼喊”着火了,快来救火呀!“发生火灾以后,火焰夹着浓烟滚滚而来,什么也看不清楚。这时候一定要冷静辨认逃生的方向,要朝着明亮处撤离。如果你是在高楼层上,要尽可能往下跑,因为火是向上蔓延和燃烧的。如果楼梯已经被烧断或者被大火封死,你就应该往楼上跑,可以通过老虎窗、阳台、落水管等处逃生,或者等待消防人员营救。你也可以利用绳子火利用被单撕成的布条,结成绳索拴在暖气管或窗框上,顺绳滑下。大火燃烧,会散发出大量的烟雾和有毒气体。烟雾蔓延的速度是人奔跑速度的4-8倍,人们很容易因毒烟窒息而死亡。毒烟是火场中最厉害的杀手。有时,一两分钟就能使人失去知觉。怎么办?最简单的方法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避免烟雾中毒。另一个办法是降低高度,将身体贴着地面匍匐前进。如果身上着火怎么办?千万不要乱跑,因为奔跑会形成风而加大火势。可以采用一下方法:迅速将着火衣服脱掉;就地打滚,将火压灭;跳入附近的水池火浅水塘内;用湿棉被、湿毯子、湿麻袋将身体盖起来,使火熄灭。

如果你周围火势很大,你所在的房间被大火封闭,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关闭通向火区的所有门窗;

(2)用湿布塞住门窗缝隙,防止烟火进入室内;

(3)可向门窗浇水,延缓火势蔓延。

寻求救援的办法很多,主要有:

(1)向室外高声呼救;

(2)可用竹竿挑着鲜艳的衣物摇晃;

(3)夜间可打手电发出求救信号;

(4)手伸出窗外,向消防队员求救。

四、火灾演练:

(演练时间:5月12日下午2:30)

(一)演练方案:

2:30宣布大一班着火了--配班教师切断电源,同时保育员教师将幼儿毛巾放入水桶内浸湿并为幼儿分发毛巾,主班教师组织幼儿取毛巾掩口鼻弯腰有序撤离--配班教师和保育员教师和主班教师共同组织孩子撤离,主班教师在前、配班教师在后(对行动慢幼儿教师采用背、抱等措施帮助其安全撤离)--保育员老师最后,查看教室内有无剩余幼儿,确保所有幼儿全部撤离后方可离开。--到操场清点人数,主班上报本班撤离情况。

(二)任务分工:

火灾切断电源:王雅芬

浸湿并分发毛巾:李少荣

在前面组织幼儿安全撤离:何丽菁

在后面组织幼儿安全撤离:王雅芬

清理有无剩余幼儿:李少荣

汇报撤离本班情况:何丽菁

(三)除积极配合园里演练外,班里组织防火、防震演练各一次。全是一切工作得以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面对年幼的孩子,做好安全工作,确保孩子的安全是我们工作的首要任务。

1、知道把珠子、扣子、硬币等小物品,赛道耳朵、鼻子、嘴巴里会有危险。

2、自己或者同伴有异物塞进口、鼻子、等处时,知道及时告诉大人。

活动准备:

1、多媒体教学资源《危险的小圆珠》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游戏《指五官》。教师说:鼻子、鼻子、嘴巴(或眼睛、耳朵、鼻子)。请幼儿依次指出嘴巴、眼睛、耳朵、鼻子。

(2)教师带领幼儿分别闭上眼睛走一走,捂着耳朵听老师唱歌,轻轻捏住鼻孔、闭着嘴巴呼吸,具体感知一下五官的作用。

二、讲述故事《危险的小圆珠》,引导幼儿感知异物入鼻的危险。

(2)小结:把小圆珠放在鼻子里,会堵住鼻孔不能呼吸。小圆珠如果进入鼻子深处,会很危险。

三、引导幼儿说一说:怎样才能让五官避免伤害。

(1)哪些东西不能放在耳朵、鼻子或嘴巴里,为什么?

(2)进餐和吃水果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入园时不能带什么?午休时不能玩什么?

(5)小结:笔帽、扣子、棋子、发卡、图钉、硬币等一些小的物品不能往耳朵、嘴巴、鼻子里塞;进餐吃水果的时候不能大声说笑,不然小饭粒就容易进入气管;早上入园不带小物品;午休时不咬拽衣服扣子、拉链,不玩被角、线头、棉花等,有异物进入口、鼻等处时要及时告诉老师;看到同伴不小心把小物品放入口、鼻等处时,要及时告诉老师。

自然灾害会议案例篇二

自然灾害以其随时可能发生、破坏力大等特点,常常给人们带来严重的影响和灾难性的后果。中国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为了有效应对自然灾害,问责制度日益得到落实。我曾亲身经历作为自然灾害管理的一员,面对自然灾害,问责成为我们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以下就自然灾害问责心得体会作一述述。

一.问责是一种责任担当,是进步的保障

自然灾害往往给人民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 人们需要迅速救援,尽快恢复生活,对于自然灾害相关责任人,必须要有问责制度,对于不发挥应有作用的责任人要有相应的问责;问责是责任的具体表现,是一种对身为官员的责任担当,这也是进步保障和推动工程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有问责,才能尽可能的避免灾害,提升管理效率,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等。

二.问责机制起到震慑和鼓励作用

自然灾害中,问责制度作为约束责任人权威的重要手段,在实际中起到了难以估量的作用。通过问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那些不负责任、不尽职尽责的行为,再通过这种制衡作用,大家更能充分认识到自己在职责范围内所面对的问题,更加积极的投入到自然灾害管理工作中来。

三.建立问责机制使责任更明确和清晰

建立健全的自然灾害问责制度,对于各级领导和官员来说,是要有责任感、要有使命感和担当精神,对全体人民负责,这也使责任更加明确和清晰,减少责任的推诿和扯皮,更加系统的规范和管理自然灾害管理系统。

四.问责机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在问责机制的实施中,也不能排除其对于责任人的二次惩罚行为。有时候,责任追究过度会导致责任人情绪激动,对于工作积极性产生相对不良的影响,所以,适当发挥问责机制的作用,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果。另外,问责机制的实施还需要在法制、组织、文化、制度等方面来完成,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发挥其作用,做到精准有序。

五.完善问责机制是长久之计

要完善自然灾害问责机制,需要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有进一步的探索和改进。不仅是落实问责制度,更要把责任的主体和责任的范围做得更明确、更具体,使问责制度更加具有操作性,从而落实责任的有效性。同时,要充分发挥各种前沿技术的优势和链式应用,实现全盘管控、信息化升级,建立更加高效的自然灾害管理模式。

在自然灾害的管理中,问责制度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它加强了对责任人的约束,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在实践中逐渐发现灵活性、适应性、有效性、预见性等优点。尽管再完美的问责机制也是要通过不断改进来实现完善,但我们坚信,在同舟共济团结奋斗中,人类自然界与理性社会的合理共存必定越来越清晰明了!

自然灾害会议案例篇三

5月12日下午2点28分,8级大地震袭击四川省汶川县。一座城市瞬间变为废墟。地震以后,无数人失去了生命。无数人失去了亲人,无数人失去了家园。全世界人民都在为他们捐钱、捐物,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帮助他们。大家手拉手,心连心,用爱心为灾区人民擎起了一片蓝天。

那天,操场上失去了往日的欢笑,同学们的`心情都十分沉重。领操台前用灰白色的石灰画成了一个爱心,爱心中间写着“5。12”几个大字。我们要用蜡烛把爱心和大字点燃。在爱心的旁边放着一个募捐箱,募捐箱里的钱都将用于灾区人民重建家园。

募捐活动开始了。老师发给我们每人一根蜡烛,让我们点燃。我们的心像火一样在燃烧。带着我们对灾区人民的牵挂与祈福,形成了一颗火热的心。

到了捐款的时候。同学们都把自己积蓄的零花钱拿了出来。一百元,一千元……那天,我们学校的捐款超过了15万元!虽然前不多,对灾区人民起不了多大的作用,但是这是我们对灾区人民的一片心意。我衷心地祝愿他们能早日振作起来,重建属于他们的天府之国。

天灾无情人有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地震以后,汶川一共收到了世界各地400亿元的捐款。我相信,美丽的四川汶川仍然会是一座天府之国。汶川人民,振作起来,全国人民永远与你心连心!

自然灾害会议案例篇四

自然灾害是我们无法避免的自然现象,然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于自然灾害的管理能力与应对方式却大不相同。当自然灾害发生时,我们会看到一些国家和地区有高效的救援力量迅速展开行动,但也有一些国家和地区则因为管理不当,导致灾难加剧,长期困苦不堪。

第二段:问责机制

自然灾害发生后,我们需要开展的不仅是紧急救援工作,还需要建立问责机制,严格追责管理不善的干部和部门。只有建立了严格的问责机制,相应的责任才能够落实。在中国,问责机制已经日益完善,当然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灾害管理的科学化和标准化水平。

第三段:灾后恢复与重建

自然灾害的问责并不仅仅是对责任人在行为上进行追究责任,更重要的是落实责任,推进灾后恢复和重建。灾后恢复和重建是衡量灾难管理质量的重要指标。恢复和重建的科学化及可执行性,必须要考虑到环境、文化、经济等各项因素。

第四段:加强社会力量

在自然灾害管理上,各级政府需要发挥重要作用,然而,仅有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社会力量对于自然灾害管理的支持也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包括民间组织、志愿者、公益机构等非政府力量,还包括应急救援、疏散转移、医疗救护等公共服务体系。这些力量共同提高了灾难时期救灾工作的效率。

第五段:结论

自然灾害问责并不是逃避责任,而是为了加强自然灾害的管理水平,同时让灾后重建能够落到实处。问责机制能够有效的提高各级干部的管理意识和行为规范,从而推动社会力量参与灾难管理工作,金电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灾后重建工作的开展也是很好的体现。只有打造高效的自然灾害管理机制,科学化和标准化的自然灾害管理能力才能够真正提高,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自然灾害会议案例篇五

强大的“怪物”

学校:广东省香洲区翠微小学

作者:六(1)班刘航睿

指导老师:杨迅

风暴来临之前总是平静的,在暴雨来的前一天,还是阳光明媚,风迎面扑向我的脸,小鸟们开心地在天空上嬉戏。我心里想:台风应该不会来吧!这么美好的气氛,使我对台风的恐惧渐渐变小。可是当台风来了,才知道有多么可怕。

“啪啪啪”,窗户的敲击声把我从美梦中拉回到现实世界。我的视角朦朦胧胧,当我走进卫生间刷完牙洗完脸才发现,台风已经来临,天空万里乌云,树叶在空中翩翩起舞。外面正下着倾盆大雨。大树仿佛在跳舞,在地上摇摇晃晃。道路和高速空空如也,不再是以往的车水马龙。几乎所有的店都关门了,剩下的只有狂风在呼啸。我觉得台风就像一个“怪物”,重创了我可爱的家园。要不是菲律宾帮我们把台风削弱了两级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可是被台风影响的不止我们这里,还有其他地方,其中,深圳的影响最大。一棵大树在与台风决斗,可是,坚强不屈的大树始终还是输了。它像一个战士被打中了一样,“啪”的一声,倒下了。我一想到还有其它台风,就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台风渐渐远离了我的家乡,我们珠海的人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于是,环卫工人、志愿者......都来参与这次的情理活动。珠海是我家,我要爱护它。那些环卫工人、志愿者......不管有多累,都依然坚持着。其中,最要感谢的就是交警,在台风来的时候,他们永远在前线保护着我们。

台风啊!你就是一个强大的“怪物”,破坏了我可爱的家园,也希望你以后不要在来了。

公众号:馨蕾文学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