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赣州市导游词(优质5篇)

时间:2023-10-01 19:34:03 作者:FS文字使者 口号大全 最新赣州市导游词(优质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赣州市导游词篇一

诸位游人,各位好!!我是xx。欢迎光临江南地区宋城-----赣州旅游。

赣州市是江西较大的行政区域,坐落于江西省南边,赣江上下游,通称贛南。

赣州市是珠江三角洲,闽南地区三角区的立即核心区和国内通往沿海地区的关键安全通道之一,也是沟通交流湘江经济开发区与华南地区经济开发区的桥梁,现辖信丰,安远,定南等十五县,瑞金市,南康2市和章贡区。占地面积约为4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约为837万。

赣州市历史人文久远,特别是在在宋朝更为知名。赣州市已变成那时候全国各地最重要的36座国际城之一,是那时候东南部长江下游,闽江流域的经贸名镇,枢纽站。新中国的成立后,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赣州市再次容光焕发出蓬勃生机,各类社会保障和经济社会发展均获得了史无前例的发展趋势,已经产生了较为齐备的经济体制。

优良的自然条件营造了赣州市如诗如画的青山绿水,久远的的历史时间授予了赣州市丰富多彩的`人文历史資源。这就促使赣州市的旅游资源开发极其丰富,且种类多种多样。不仅有景色秀丽的三百山,江南地区第一石窟群----通天岩,风景秀丽的翠微峰,世外桃源的龙南武当山等自然风光,又有储存完好无损的宋朝赣州市古城墙,巍然耸立的八境台和郁孤台等历史人文名胜古迹,更有以瑞金市为意味着的当代改革史迹生态系统。因为不错的储存宋历史文化遗产为特点的自然景观,赣州市被称作宋朝历史博物馆,是江西省三座国家级别历史时间文化之乡之一。

下边我详细介绍下郁孤台。郁孤台以地势又高又大,郁然孤寺而而出名。赣州市宋朝古都自观众席迤逦而过,属地市级文化遗产保护企业,1985年12月被列入第一批重点学科旅游景区。郁孤台兴建时代距今最少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时间,现台于1984年9月完工,书法名家,原全国各地书法协会名誉主席舒同为台题额。郁孤台为赣州市一大名胜古迹,文天祥,苏轼,李商隐,郭沬若等各代文人雅士仰观题咏。在我们进到郁孤台时,就可以见到这些题字。

赣州市导游词篇二

赣州市位于江西南部,赣江上游。它四周依山,三面临水,洋溢着浓郁的南国风情,古有“富丽江城”之称。赣州市总面积479平方公里,人口 40多万,居住有汉、回、壮、舍等 16个民族。它扼守赣、湘、闽、粤四省要冲,秦汉以来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现为赣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赣州是一座古老的城市,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县至今,已经有二千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古时曾名虔州,又称虎人城。历史上赣州曾是沟通赣、湘、粤、闽的南方重镇,素称“闽粤咽喉”,历来与广东及东南亚有着紧密的贸易往来。当年借着赣江黄金水道和岭南古驿道之便,这里“商贾云集,货物如雨”,留下了“南方丝绸之路”的美名。透过历史的烟云,我们仿佛看到一队队马帮驮着景瓷、香茗、竹木等士特名产,过赣州、越梅岭、源源不断运往广州以至南洋。

赣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从东门到西门的宋代古城墙,沿江而筑,婉蜒三千六百多米,历尽宋、元、明、清、民国多代,垛墙、炮城、马面、城门保存依旧,宋城的雄姿依旧,古韵犹存,被专家们誉为宋城博物馆。赣州市名胜古迹甚多:堪称江西石窟艺术宝库的通天岩建于唐末,是华东地区最大的石窟寺,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耸立在章贡两江合流处的胜景八境台始建于北宋,现为三层,飞檐斗拱,画梁朱柱,雄伟挺拔,巍然壮观。

位于贺兰山上的郁孤台是最引人景仰的去处,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在这里留下了千古绝唱:“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一曲《菩萨蛮》使赣州名闻遐迩。还有巍峨的慈云塔,形若游龙的古浮桥,规模宏大的七里镇古瓷窑,全省首屈一指的文庙,苏阳长谈的夜话亭,客家风情浓郁的民居建筑群,一处处古迹,一座座名胜,犹如群星,把赣州装点得绚丽璀灿。

赣州又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文天祥在这里高举抗元的义旗,谱写了气冲霄汉的“正气歌”;杨廷麟在这里率兵抗清,兵败不屈,以身殉节;陈赞贤以这里运筹帷幄,领导工运,写下了光辉篇章;毛泽东在楼梯岭召开分兵会议,实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陈毅在此与国民党谈判,初步形成了赣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青山环抱,绿水环绕,赣州宛若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赣汁的源头。市内绿树成荫,碧湖成群。六大公园分布其中,景色各异,有的波光浮翠,流水淙淙;有的奇葩荟萃,花似锦;有的曲径通幽,园林点缀。

赣州交通便利,四通八达,空运、水运、铁路、公路相结合的交通运输网络已经形成。黄金机场航班可达广州、厦门、内昌等地;赣州港是江西六大港口之一,沿赣江上下航行,可与区内、省内及长江沿线的省市相通,有明显的水运优势。贯通我国南北九个省市的京九铁路,把北京、香港与赣州连成一体,赣州成为了全国铁路网上的一点,与各大城市相通。以赣州市为中心的公路主干线幅射四方:北行,经昌赣二级公路可至南昌;南行,有多条干道通广东,经大余可至韶关,赣粤西线二级公路可达广东、深圳,沿赣汕公路,经梅州可抵达汕头;东行,沿赣闽柏油公路,经瑞金,可达福建长汀、龙岩、厦门、泉州;西行,经崇义,遂川、井冈山、莲花,可抵湖南郴州、衡阳。

赣州山河佳丽,风光旖旎,历史悠久,古迹甚多,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已成为江西旅游热线之一。赣州市有古建筑300余处,古墓群10处,古遗址10处,古石龛摩岩石刻5处,革命遗址5处,名胜16处,这些都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赣州市导游词篇三

各位朋友们:

各位好!!今日大家游玩旅游观光的旅游景点是通天岩旅游景区。通天岩景区坐落于怀化市西北郊6.8千米处,占地面积为6.0平方千米。

通天岩是一处生长发育十分典型性的丹霞地貌旅游景区,具备“状若瓜瓠石峰屏列,窍可封界”的特点。通天岩也是一座开掘于唐代繁荣昌盛于宋朝的江南地区较大的石窟群,储存着宋朝至今的题刻128品,石雕佛像358尊,是全国各地关键文化遗产保护企业。

通天岩景区关键包含古时候石雕区和当代休息区两一部分。古时候石雕区是旅游景区的关键和精粹,它关键由观心岩、忘归岩、龙虎和岩、通天岩和翠微岩五个山洞构成。

下边,大家将先后领着大伙儿游玩五个山洞和相关旅游景点。

团友们,前边豁然开朗出2年一清静的洞穴,便是明朝现代文学家王阳明心学老先生授课之处。这里窟窿套小孔。小孔内,阳明先生正给其徒弟陈九川、邹守益授课他的“致良知”,规定学员注重自身修身养性,并肯定“天地万物之理无非吾心”,“心明便是如如不动”,因此后代题其授课的地方为“观心岩”。“青山绿水随处佳,岂必故圆好,但得此生闲,尘寰亦蓬岛”。“西林日初暮,明月来何早,醉卧石床凉,洞支秋未扫”。这就是明朝理学类高手王阳明心学在观心岩授课时留有的手迹。

沿石阶而行,半山腰有一岩石层,因凹块状风化层脱落产生的丹霞地貌穿孔,夏季节,游客行到除此之外,但觉清风徐徐,疲倦顿消,让人乐不归思,这就是我们赶到的“忘归岩”。从古到今,赣州市城便是一个山灵水秀的好去处,但却一直沒有有过一个知名的角色,这是为什么呢?依照风水家的叫法,便是取决于中下游赣江的泄口太大,好风水学无法留住,都随滔滔的水流北流而离开了,而赣州市城中下游的吉安县一带倒出了许多知名人士。古时候曾有一位道长想挽救赣州市城的好风水学,他在蓬莱仙境选择了二座十分好看的仙景,用担子挑动,想把这两座山放到储潭东岸和储山东岸二手房一起锁定水部位。当这名道长挑山来到通天岩周边时,没想到被这时候的土地公公发觉了,土地公公便学公鸡叫,仙人是不可以在大白天办事的,由于她们怕被普通人看透,回不上修真界,这名道长正挑山走动,忽闻公鸡报晓,认为天就需要会亮,但急忙将两座山撂下就离开了,之后,这二座仙景便留到了通天岩。

迄今,通天岩旅游景区的忘归岩和拜佛岩,各有一个落实的岩洞,这就是当初这位道长挑山时要担子空出去的。

这品篇数较大的题刻,源于宋代李大正之手,其如斗的大际,刻写于数十米高的峭壁以上,李大正与李商隐相处深,曾在赣州市任提坑治(管锻造古钱币的官)一职,那时候,赣州市是全国各地锻造古钱币的一个点,从而可表明,早在八百多年前,赣州市的冶金业就很比较发达了。

越过岩洞,沿右侧小道,大家将游玩“龙虎和岩”。

龙虎和岩是一处丹霞地貌洞窟,约长一百米,由于鸿运和双虎石雕工艺品而而出名,这尊石雕佛像叫龙树王,他是大乘佛法观行流派的创办人,鸿运和双虎是其护卫神,此岩是旅游景区中储存崖刻题刻数最多的岩穴。通天岩天岩旅游景区各代知名人士题刻,其时代上起宋朝,历宋代、元、明、清、民国时期不曾中断,其健身培训方式有题名、作文题记、古诗词、石雕佛像记、吉祥如意文等,其內容涉及到政冶、历史时间、宗教信仰、文坐落于翠微岩的大肚弥勒佛石雕佛像,其主题特异性,进行于宋代,是通天岩摩岩石雕佛像的终曲。

而沿忘归岩、龙虎和岩、翠微岩一线遍布的单龛十八罗汉像,是宋朝末期赣州市慈云寺佛家弟子明鉴经多方面化缘而手工雕刻的,这具石雕佛像刀功精炼,个性化独特,是通天岩摩岩层刻石雕佛像的又一精粹。

游玩完后旅游景区最具意味着的五个山洞后,大家赶到广福古寺。广福古寺也是石窟寺,它是一种独特的佛都工程建筑,从宋朝逐渐这儿就是通天岩佛事主题活动的'管理中心,是江南地区知名的佛家圣地,一直香火不断。

寺院后边的穴洞便是当初寺院的藏经洞。

寺院的普同塔距翠微岩300米,三飞檐四角攒尖顶,设须弥座,所有用红石预制构件构成,正脸青碑石题:“曹洞纯正”、“普同塔”,塔高4.5米,空心,是为寺庙佛家弟子圆寂升仙而建的墓塔。

广福禅林的西边有一“阳公祠”,原为“广福寺”的禅房,祭拜当地知名人士阳孝本三十而立为祠。北宋时期,博学多才高行的名流孝本,因不肯做官,携蒲宗孟所赠国子学书,隐居通天岩二十余年,绍圣年间(公年1094年)苏轼经过赣州市时,还远道而来往通天岩拜会阳孝本,两个人一见如故,交往甚欢,日同游玩,夜则谈心,遂成挚友。阳公祠便是为了更好地留念苏阳会面这一段美谈所建。阳公祠亦变成子孙后代文人雅士欢聚合音泼墨山水画所属。

坐落于通天岩石窟群翠微岩周边的山坡上,有一石穴墓。阳孝本葬后曾迁葬黄金村,宋代淳熙年里复葬通天岩旧穴,阳孝本墓是通天岩最重要的遗址之一。

1939-1945年,蒋经国在赣州市任江西第四区行政部门监督运营专员时,年年消夏避暑于通天岩,这就是他当初消夏避暑的小山坡房,在龙虎和岩西北侧,有一木结构房屋的德式工程建筑,是贛南最开始的一家靠谱歌厅。1946年,蒋介石发觉这儿三面望山,地形十分保险的好处,且不被别人留意,因此每日密令江西省政府现任主席王陵基将原先方丈室的双桂堂改造成一栋二层的小别墅,将热爱祖国名将张学良转囚在此。该工程建筑分张学良及赵四小姐卧房、治安室、洗手间、更衣间四个一部分,上下楼梯都需要历经寺内的岩洞,治安室建在岩洞口。殊不知,小洋房完工时,释放精兵已直追江南地区,张学良将军也就沒有到此定居,因此,它是一幢“沒有住过大将的将军楼”。

团友们,大家如今赶到了通天岩的新石雕区,新石雕区有继宋代至今通天岩又一超大石雕佛像——尊长23.66米的卧佛,也有许多知名人士石雕佛像。这种知名人士在赣州市在历史上做出过巨大贡献或拥有关键危害,她们上起汉朝,下到清朝。从汉朝灌婴筑成、魏晋变琰迁城,到唐朝卢光稠扩城,有唐朝佛家禅学得道高僧、马祖、我国风水术祖师爷杨筠松、在历史上唯一到过赣州市的皇家要人隆皇太后、宋朝大文学家苏轼、归隐通天岩二十余载的宋朝名流阳孝本、散文名篇《爱莲说》的创作者周敦,宋代抗金名将戚继光、赣州市籍狀元池梦鲤、明朝理学家高手王守仁、《菩萨蛮》的功效李商隐、《过零丁洋》创作者文天祥……诸多惟妙惟肖的石雕佛像进入你的眼前,好像向你叙述赣州市的发展历程。

通天岩旅游景区旅游景点诸多,它的卓约风韵,浓厚的宋城文化艺术气场很非常值得大家多看看、仔细观看、深看。但因为時间关联,此次通天岩景区的游玩只能告一段落了。热烈欢迎小伙伴们下一次再说!

赣州市导游词篇四

赣州市山河佳丽,风光旖旎,历史悠久,古迹甚多,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已成为江西旅游热线之一,吸引着大量游客来游玩。下面是本站带来的赣州市导游词,欢迎查看。

欢迎大家来到江西省南大门,千里赣江第一城——赣州参观游览,不知大家以前有没有来过赣州,赣州位于江西省南部,又称赣南,也是赣江的上游,章贡两江在城下汇合成赣江,是赣江源头第一城,也是江西省所有城市当中保存文物古迹最多的城市,而且以宋代的文物古迹为主,并且不乏全国宋代文物的精品(通天岩)孤品(宋城墙、福帮沟)是我国当今保存最为完好的宋城之一,有关专家学者称赣州是一座“宋代历史博物馆”因此又被称之为宋城赣州;1994年,国务院将赣州列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赣州,是一座设置于西汉高祖六年,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古城,在东晋永和五年(349年)的时候,赣州城成为南康郡的郡治,成为赣州城作为赣南政治、经济、军事中的开端。隋朝开皇九年(589年)南康郡改为虔州,南宋绍兴二十三年,改虔州为赣州,这一名称从此沿用至今。从汉高祖六年设立赣县有了行政建制后,一直到唐代,赣州城都是一个重镇;唐代开通梅岭驿道后,这里成为“五岭之要冲”,“闽粤之咽喉”。 到了宋代,国都南迁,经新疆出境的丝绸之路受阻,中原的货物运往外国改由水路,通过大运河,进入长江,然后过鄱阳湖,溯赣江而上,进章江到达大余,经过梅关古驿道,再到南雄浈江上船,经北江、珠江出海,往南洋,转欧亚各地,因此赣州就有了“水上丝绸之路”之称。一时期出现“商贾如云,货物如雨”的空前繁荣景象,当时赣州城被列为全国三十大名城行列,成为南方经济、文化的一个重镇。

1949年8月14日,赣州城解放,时至今日,赣州城仍为赣州市人民政府的驻地,赣州市现设一区辖二市十五县,面积为3.9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4;人口有800多万,占全省人口的1/5,是江西省最大的行政区(是江西省第二大城市),其所辖的面积和人口是江西省地级市中最大最多的城市,境内有29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主要有畲族、回族和瑶族等;赣州气候温和湿润,属于亚热带季湿润气候,年均温度仅18.5℃;赣州东邻福建,南接广东,西连湖南,北靠本省吉安,抚州市,是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区的直接腹地和内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之一,也是沟通长江经济区与华南经济区的重要纽带。 解放初,赣州的城区面积不过3平方公里,之后,城市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区面积迅速发展到今日的30平方公里,按照市政府提出的“南移东扩”的发展思路,到20xx年,赣州城区面积将扩展到50平方公里,从而进入大城市的行列。

赣州还是客家人主要集散地和聚集地之一。全市有八百多万的人口,其中客家人就有700多万,占总人数的90%以上;赣南是接受自北南迁移民最多的地区,客家人分布于世界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据估计,现在全球约有客家人八千多万,赣南、粤东、闽西是客家人的大本营。而我们赣南是客家人的最大聚居地,从地理上和史实上看,赣南是客家人大本营地区接受北方汉民族南迁的第一站;这里的18县市,除章贡区和信丰嘉定以及其他少数居民点的世居居民外,其余都属客家方言区。

赣南是客家民系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有一个说法,比较贴近实际:客家民系,形成于赣南,成长于闽西,成熟于梅州,发展于海外。 赣州曾是个掀起过历史风云的地方。中华苏维埃共各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工农红军从瑞金、于都等地出发进行了震惊中外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未,四十年代初,蒋经国先生也曾执政赣南五年多时间。

赣州市位于江西南部,赣江上游。它四周依山,三面临水,洋溢着浓郁的南国风情,古有“富丽江城”之称。赣州市总面积479平方公里,人口 40多万,居住有汉、回、壮、舍等 16个民族。它扼守赣、湘、闽、粤四省要冲,秦汉以来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现为赣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赣州是一座古老的城市,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20xx年)设县至今,已经有二千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古时曾名虔州,又称虎人城。历史上赣州曾是沟通赣、湘、粤、闽的南方重镇,素称“闽粤咽喉”,历来与广东及东南亚有着紧密的贸易往来。当年借着赣江黄金水道和岭南古驿道之便,这里“商贾云集,货物如雨”,留下了“南方丝绸之路”的美名。透过历史的烟云,我们仿佛看到一队队马帮驮着景瓷、香茗、竹木等士特名产,过赣州、越梅岭、源源不断运往广州以至南洋。

赣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从东门到西门的宋代古城墙,沿江而筑,婉蜒三千六百多米,历尽宋、元、明、清、民国多代,垛墙、炮城、马面、城门保存依旧,宋城的雄姿依旧,古韵犹存,被专家们誉为宋城博物馆。赣州市名胜古迹甚多:堪称江西石窟艺术宝库的通天岩建于唐末,是华东地区最大的石窟寺,1989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耸立在章贡两江合流处的胜景八境台始建于北宋,现为三层,飞檐斗拱,画梁朱柱,雄伟挺拔,巍然壮观。位于贺兰山上的郁孤台是最引人景仰的去处,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在这里留下了千古绝唱:“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一曲《菩萨蛮》使赣州名闻遐迩。还有巍峨的慈云塔,形若游龙的古浮桥,规模宏大的七里镇古瓷窑,全省首屈一指的文庙,苏阳长谈的夜话亭,客家风情浓郁的民居建筑群,一处处古迹,一座座名胜,犹如群星,把赣州装点得绚丽璀灿。

赣州又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文天祥在这里高举抗元的义旗,谱写了气冲霄汉的“正气歌”;杨廷麟在这里率兵抗清,兵败不屈,以身殉节;陈赞贤以这里运筹帷幄,领导工运,写下了光辉篇章;毛泽东在楼梯岭召开分兵会议,实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陈毅在此与国民党谈判,初步形成了赣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青山环抱,绿水环绕,赣州宛若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赣汁的源头。市内绿树成荫,碧湖成群。六大公园分布其中,景色各异,有的波光浮翠,流水淙淙;有的奇葩荟萃,花似锦;有的曲径通幽,园林点缀。

赣州交通便利,四通八达,空运、水运、铁路、公路相结合的交通运输网络已经形成。黄金机场航班可达广州、厦门、内昌等地;赣州港是江西六大港口之一,沿赣江上下航行,可与区内、省内及长江沿线的省市相通,有明显的水运优势。贯通我国南北九个省市的京九铁路,把北京、香港与赣州连成一体,赣州成为了全国铁路网上的一点,与各大城市相通。以赣州市为中心的公路主干线幅射四方:北行,经昌赣二级公路可至南昌;南行,有多条干道通广东,经大余可至韶关,赣粤西线二级公路可达广东、深圳,沿赣汕公路,经梅州可抵达汕头;东行,沿赣闽柏油公路,经瑞金,可达福建长汀、龙岩、厦门、泉州;西行,经崇义,遂川、井冈山、莲花,可抵湖南郴州、衡阳。

赣州山河佳丽,风光旖旎,历史悠久,古迹甚多,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已成为江西旅游热线之一。赣州市有古建筑300余处,古墓群10处,古遗址10处,古石龛摩岩石刻5处,革命遗址5处,名胜16处,这些都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大家看这高大雄伟的城墙,它建于北宋至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了这座雄伟漂亮的城墙,全长3600米,在这座城墙上,至今还保留了北门、西津门,涌金门、建春门四座城门,城门上还有城墙,站在城楼上可眺望城外,可见滔滔的江水,以及郊外的青山绿水,另外还有闻名的八境台。宋城墙还保留了八境台,西津门的炮池。

赣州的宋城墙,是全国保留的宋代砖城墙。在城墙砖上还带有文字,x x年督造等.这种砖称为“铭文砖”1996年国务院将赣州古城墙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不仅高大雄伟、漂亮,而且沿江而建,还能起到抗洪防险的作用,数百年来这城墙抗击外敌的入侵,防御洪水的冲击,起到了非常重大的作用。

赣州古城墙,既雄伟又漂亮,它像一条长龙沿江而行,围绕赣州古城,它既漂亮而有古色古香的城楼。站在城楼上眺望城里城外,赣州的美景尽收眼底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一个旅游景点。全国各地的游客,来了赣州,都要登上古城墙,眺望赣州的美景。给游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和回忆。

赣州市导游词篇五

朋友们:

你们好,欢迎大家来到“江南宋城”——赣州旅游。 赣州是江西省最大的行政区,位于江西南部,赣江上游。赣州地处南岭、武夷山、诸广山大山脉交接地区,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占全市土地面积的83%。总面积为3.94万平方千米。赣州现辖15县2是1区,总人口836.36万,约占全省 的1/5。

由于赣州良好的区位条件,其社会经济在历史上曾多次达到高度繁荣。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赣州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各项社会事业和经济建设均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基础建设成效显著,投资环境明显改善。

赣州气候宜人,拥有发展农业的良好条件,尤其适宜发展以橙、桔、柚为主的果业,因而成为江西省的一个农业大区和经济作物主产区。近年来,赣州果业经济飞速发展,各种特色水果不断创新种植,国家有关部门先后命名信丰为“中国脐橙之乡”、南康为“中国甜柚之乡”、大余为“中国金边瑞香之乡”、崇义为“中国毛竹之乡”、赣县为“中国板鸭之乡”、寻乌为“中国蜜桔之乡”、定南为“中国蜜梨之乡”、安远为“中国蜜柚之乡”。赣州矿产资源丰富,现已发现80余种矿产,其中钨储量全国第一,稀土储量全国第二,素有“世界钨都”和“稀土王国”的美称,被誉为“江西五朵金花”的铜、钨、稀土、铀、钽铌,除铜以外其他四种主要分布在赣州。

良好的自然条件塑造了赣州如画的山水,悠久的历史赋予了赣州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这就使得赣州的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且类型多样。既有风景秀美的三百山、“江南第一石窟”——通天岩、风光旖旎的翠微峰、“人间仙境”——龙南武当山等自然景观,又有保存完好的宋代赣州城墙、巍然高耸的八境台和郁孤台、岭南雄关——梅岭等历史完好文化名胜,更有以“红色故都”——瑞金为中心的现代革命史迹群落。由于保存了较完整的宋文化遗产为特色的人文景观,赣州被誉为“宋城博物馆”,是江西三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赣州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发祥地,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朱德率领中央红军成功地粉碎了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的三次“围剿”,开创了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据地。1931年11月,在赣州瑞金的叶坪村,诞生了一个“赤字中国”——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从这时到1934年,瑞金一直是红色中华的首都,是中央政府、和中共中央所在地,是全国革命的中心。 瑞金故有“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之称。以赣州瑞金为中心的红色旅游区有著名的苏维埃三大旧址群、长征第一山、长征第一渡、宁都起义指挥部旧址,还有全国著名的将军县兴国等。历史上,瑞金属于经济发展滞后地区。但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瑞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经济结构日趋合理,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明显加强,供电、供水、交通、通信的“瓶颈”制约得到根本缓解,已成为赣南、闽西、粤北的重要商业贸易城市,显示了明显的后发优势。改革开放以来,瑞金先后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科普示范市”、“全国体育先进单位”、首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江西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江西省群众歌舞之乡”等殊荣。

赣州的特色不仅仅在于它的旅游资源,更在于赣州县是遍布世界的客家人的发源地和聚居地,是客家民系形成的摇篮。20__年,赣州市成功举办了世界客属第十九届恳亲大会,在世界客属中再次奠定了客家摇篮的地位。这里有600余幢神奇的客家围屋,被称为“东方的古罗马”,至今保存最完好、最具代表性的有龙南关西新围、燕翼围,走进围屋就走进古老的城堡。

赣州物产丰富,在此您可以购买到多种名优土特产品。南安板鸭,形、色、香、味俱全,驰名中外,素有“腊味之王”美称。安远香菇,肉厚朵大,味美香浓,含丰富矿物质、维生素和植物蛋白,具有抗癌、防感冒等药用价值,是人们喜爱的实用菌,被誉为“南国山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