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就业创业工作总结范文(17篇)

时间:2023-10-25 07:46:22 作者:影墨 工作总结 实用就业创业工作总结范文(17篇)

工作总结的内容可以包括工作目标与计划的完成情况、工作时间安排与效率的合理性、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等。这些幼儿园工作总结范文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方法,希望大家能够从中受益。

就业创业工作总结

1.着力提高就业创业师资水平。就业创业课程教研室定期组织就业创业形势分析、课程分析、教学研究等活动;承办泰州市创业实训师资培训班,组织教师参加省级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职业指导师、创业咨询师等培训。

2.积极拓展省内就业市场。积极拓展省内就业市场,组织人员分批完成常州、无锡、张家港、常熟、昆山、南通、扬州等8个地区人才市场的调研工作,进一步加强与以上地区人才交流中心的合作关系,同时走访园区、企业,听取了园区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对员工的素质要求、对课程设置的意见和建议;加强就业基地建设,通过人才市场推荐优秀企业来校招聘。学校与盐城市城南新区管委会共建人力资源开发基地。

3.完善校园招聘市场。认真筹划、精心组织,分别举办了20xx届毕业生夏季供需洽谈会和20xx届毕业生冬季供需洽谈会,参会单位700多家,为毕业生们提供了1.5万多个就业岗位。扬州、常熟、昆山、南通、泰州等地人才服务中心组织200多家企业参会,吸引周边高校4000多名毕业生参会,现场约有2100名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达成了就业意向。协助人文学院、数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音乐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医药与化学化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船舶与机电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等举办了20多场次小型专场招聘会。先后组织中国平安、龙苒集团、中国联通泰州分公司等企事业单位15场次校园专场招聘会。

4.加大就业信息宣传力度。每周至少更新2次就业信息网,通过校园就业信息网、手机app、微信等推送发布各类用人单位招聘信息、就业政策、职业指导文章,学校就业网高峰期日访问量达1200人次。据统计,为20xx届毕业生共发布各类就业信息3000多条。在教学楼、实训楼、行政办公楼大型电子显示屏,滚动展示最新用人单位需求信息。

5.努力提升毕业生就创业综合能力。

一是积极组织就业创业讲座活动,为学生提供多方面的指导。邀请泰州市菁尚教育项目负责人张人元先生举办创业典型进校园宣讲活动,邀请全球模拟公司联合体中国泰州中心经理陆潮炜、泰州润扬网络策划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海及泰州疯狂齿轮舞蹈培训学校校长张耀忠、泰州腾科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马亮、江苏图妆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拜小冬来校做4场创业指导讲座,邀请复乾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海燕来校做《分享经济——下一个万亿级创投风口》专场讲座,举办20xx年泰州市"企业文化进校园"活动——走进泰州学院专场活动,邀请国家高级职业指导师、省就创业指导公益巡讲团专家、南通大学张莉莉老师来我校做"20xx年江苏省大学生就创业指导公益巡讲——走进泰州学院"讲座。

二是组织学生参加就业创业比赛,通过比赛训练和提高学生。举办校第四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选拔三名选手参加省级复赛,最终三人均获省级二等奖;组织20xx届毕业生参加省第六届就业创业知识竞赛,参赛率为92.64%,学校获得优秀组织奖;举办校第二届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组织学生参加泰州市第四届创业富民大赛,组织学生参加泰州市第二届蜂鸟闪投创业大赛。

三是大力开展创业教育,与泰州市人社局合作开设syb创业教育、创业实训课程,培训学生500人次;承办泰州市第十七期和第二十五期创业沙龙活动。

6.积极帮扶困难家庭学生就业。建立就业援助机制,利用多方资源促进毕业生就业。学院制订并实施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计划,对"双困"毕业生就业,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认真摸清困难毕业生人数,及时掌握求职动态,建立了相应就业信息数据库;积极为困难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岗位推荐、技能培训等帮助。借助广泛的就业基地及校友资源,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就业。今年成功帮扶近30名特困毕业生就业,完成帮扶目标。

7.积极做好就业常规工作。成功召开泰州学院20xx年就业创业工作推进会,表彰20xx年度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制定《关于做好20xx年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指导学校20xx年就业创业工作;完成了20xx届722名师范类毕业生教师资格的材料整理、体检、网上申请、现场确认、证件发放等工作;按时完成了20xx届毕业生就业材料收集、审核、上报等工作,制定《20xx届毕业生派遣方案》,做好毕业生档案材料整理、审核、投递等工作;完成20xx届、20xx届残疾、困难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申请等工作;完成20xx届毕业生生源数据审核、上报,推荐表、就业本站上注册、审核等工作;开展20xx届毕业生跟踪调查和用人单位调查,编写并对外发布《20xx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按时完成省招就中心布置的各项工作。

(二)队伍不断加强

组织就业创业相关培训

组织就业创业形势分析、课程分析、业务指导等活动4次;承办市创业师资培训班2期,我校参与培训老师16人;组织3名老师参加省级职业指导师培训,5名老师参加省级创业咨询师、国家级创业指导师培训;组织9名教师参加省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教师培训。

(三)就业稳步推进

我院20xx届毕业生共1721人,初次就业率为92.28%;截至12月12日,就业率达到97.2%。从总体来看,我院20xx届毕业生就业形势稳中向好。

(四)各级各类师生获奖情况

2.外国语学院朱以财老师指导的丁叙文同学、人文学院周建飞老师指导的印隽旻同学、数理学院张琴老师指导的周宇霆同学获"武进人才杯"江苏省第十一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二等奖。

就业创业工作总结

2xxx 年,万州区遵照市人社局《关于做好2xxx 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渝人社发[2xxx ]106号)文件精神,本着“实名登记、精准服务”的工作理念,着力深化离校未就业大学生就业创业帮扶工作,积极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就业促进计划和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全区网上实名登记离校大学生1801人,比去年1085人增加了716人增长了166%,其中其中网上实名登记应届离校大学生1562人。全年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服务3000余人次,提供就业岗位信息6580条,直接提供就业岗位483个,现已助推就业1712人,比去年助推1024人就业增加了638人增长了162%,其中:应届生就业1486人,就业率95.1%(扣除升学、参军58人),比去年高0.7个百分点,创业引领538人,完成市级目标300人的179.3%。其主要工作措施是“十到位”:

出台了2xxx 年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计划实施方案,下发了做好离校未就业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等3个文件通知,明确了对街道、镇乡考核实施细则,提出了开好一次动员大会、搞好一场政策宣传、开展一次实名普查、实行一条龙就业服务、提供一批就业岗位、落实一批优惠政策、开展一次就业回访的“七个一”工作措施,并先后在三次全区就业工作会议上进行专项再布置再指导。

全区确定8月为全区大学生就业创业专项宣传月,并印制了“大学生就业帮扶”政策宣传画报2万张、政策宣传资料8万份,实名登记广告3万张,悬挂标语52幅,广为宣传,同时借助各地社保所、各村社led滚动播放相关政策和信息3000多条,借助当地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媒体开展宣传23次,并组织11个街道和8个中心镇在人口流量较大的文化广场、车站码头设立了26个宣传站开展专项宣传活动,畅通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知晓优惠政策的渠道,引导大学生理性就业。

针对高校毕业生擅长网上信息的特点,全区构建五条网上就业信息高速公路,以提高其就业帮扶的精准性。一是大学生就业创业微信公众服务。将大学生就业创业微信服务二维码印制在宣传画报和宣传资料单上,扩大其知晓面,快捷集成地提供就业创业政策与信息等资讯服务。二是大学生网上实名登记,以便于各地有针对性的逐一开展就业帮扶工作。三是大学生网上定制服务计划,便于高校毕业生“足不出户”网上登记,在七天内有针对性的对每名大学生量身定做个性化就业服务。四是开辟了“万州区国有企业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信息公开”专区,方便高校毕业生集中查阅应聘。五是网上发布适合大学生就业信息。与辖区企业建立动态协作机制,收集就业信息,在就业网上发布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3000多个,供离校高校毕生分享。

全区52个社保所均设立“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窗口”,635个村居均通过宣传画报公布了“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热线电话”,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就业推荐、跟踪回访等“一条龙”的全程免费服务。放开户籍限制,加大就业困难的大学生的帮扶力度,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定制就业援助服务,全区共为1595名大学生生提供了定制就业服务,据统计全区共提供就业服务3000多人次。对初步达成意向性的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各社保所通过电话回访或实地调查等方式跟踪其实际签约情况,并指导双方按规定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对已就业,特别是创办微型企业、灵活就业的服务对象,跟踪掌握其项目经营、政策享受等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实际困难,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到位。

“五渠道”做实大学生实名登记工作:一是广泛宣传鼓励大学生主动上门或电话实名登记;二是依托基层社保平台开展拉网式摸底调查予以实名登记;三是主动与区教委、区人交流中心联合办公对前来报名、递交档案人员予以实名登记;四是落实“定制服务计划”联系网上登录大学生予以实名登记;五是比对上级部门传回大学生名单开展补充调查予以实名登记。特别是对市里传回大学生名单,我们采取了依据其籍贯、家庭住址、电话查找、会同公安计生民政等部门比对、村居干部辨认、亲朋好友确认等“六查找”办法加大联系力度,力争登记率达100%。目前全区已实名登记1801人,其中网上实名登记应届离校大学生1562人,占市里返回应届人数1131的138%。在网上录入应届离校大学生中,贫困生204人,市里返回应届贫困大学生人数185人的110%。全区网上定制服务登记1682人,比去年1345增加了337人增长了25%,其中网上定制服务登记应届毕业生1654人,网上实名登记应届大学生1562人多92人。截止11月底,已开展定制服务1673人,七天内定制服务率达99.5%。

(一)积极开展线上线下各类大学生招聘活动。全年共提供适合大学生就业的岗位6580个,20xx人名高校毕业生入场应聘,达成意向就业协议540人。其中: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1次,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周4次,网络招聘周线下活动专场招聘会4场, 309家单位进场招聘,提供招聘高校毕业生岗位2947个,1068名高校毕业生入场应聘,达成意向就业协议284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计划专场招聘活动1次,88家单位进场招聘,提供招聘高校毕业生岗位633个,237名高校毕业生入场应聘,达成意向就业协议106人;2次校企联合招聘会,96家单位到校招聘,提供岗位3000个,700多名高校生前来应聘,达成意向就业协议150人。

(二)提供就业岗位直接安置大学生就业。全区预留了公益性岗位300个兜底安置大学生就业,今年新安置大学生生就业118人,目前全区用公益岗位结存安置大学生就业361人;用大学生服务基层服务项目安置了52名大学生就业;同时配合区委组织部选派了313名大学生(含毕业两年以上者)到行政村任支书或主任助理。

(三)开辟见习基地安置大学生就业见习。开辟了三峡中心医院、重庆长安跨越车辆有限公司等13个单位为就业见习基地,并确定了大学生就业见习专业15个,落实就业见习岗位380个,安排大学生生380名参加就业见习。同时还组织300名大学生带薪实习。

一是成立了由7名部门专家和11名企业专家组成的创业指导专家志愿服务团,定期会诊,指导创业;二是组织进校宣传创业政策、创业流程、市场动态,解决其创业信心问题。三是搭建创业平台,依托微企孵化园减免3年房租物业管理费和享受3万元财政补贴资金,解决创业场地问题。四是开辟“绿色通道”,实行注册登记“一站式”服务,简化登记程序,解决创业手续问题。五是提供融资支持,年内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100多万元,解决创业资金问题。全区共发放高校毕业生创业担保贷款177人1735元、创业引领538人,分别完成市级目标1500万元和300人的115.7%、179.3%。

一是组织实施未就业毕业生定向培训报名、定向就业供需对接、定向就业培训等工作。二是创新定向培训模式,积极开展“四方联动”就业培训,选择具有创业培训资职的5家就业定点培训机构开展大学生syb创业培训。三是加大对大学生开展syb创业培训的检查督导力度,确保培训质量。

全年在重庆信息职业学院、重庆三峡学院、三峡职业学院、三峡医药专科学校、安全技术职业学院、三峡服装艺术学校等高校开展gyb创业意识培训,共培训大学生3046人(含外地户籍生),占市里任务1000人的304%;同时组织具备资质的培训机构开展syb创业培训,共培训大学生20xx人(含毕业两年以上者),占市里下达任务1500人的137%。

一是全区结合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拉网式摸底普查,重点摸清贫困家庭(低保户家庭、零就业家庭、建卡贫困户、残疾人)高校毕业生基本情况。二是各地社保所均设立大学生就业服务窗口,各社区(村)设立服务咨询电话,重点向贫困大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就业推荐、跟踪回访等“一条龙”的全程免费服务。三是加大对零就业家庭、经济困难家庭、残疾等就业困难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帮扶力度,对其提供了“一对一”个性化就业帮扶,优先为其安排就业见习、定向就业培训和公益性岗位,确保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100%实现就业或参加到就业准备活动中。四是落实好贫困大学生扶持政策,全面落实安排就业见习、实行定向培训、提供就业岗位、创业税费减免、创业金融扶持、鼓励自主求职、优化就业服务等四大类15项优惠扶持政策。全区实名登记了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204人,除升学的9人,其余均100%实现就业。

编印现行促进就业创业主要政策宣传手册,广泛宣传并积极落实大学生创业就业各类优惠政策,对毕业两年内有创业需求的大学生试行发放《就业创业证》,确保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都能得到相应的政策支持。目前,全区发放大学生创业担保贷款177人1735万元(预计贴息127万元),发放大学生培训补贴5093人(含外地户籍和毕业两年以上者)336万元,发放大学生求职补贴13人,享受社保补贴26人,享受大学生服务基层补贴52人,享受公益岗位补贴185人,已受理审核定向培养“全科教师”和“全科医生”11人审定享受4人,配合相关部门从贫困大学生中招聘事业干部15人。

但与此同时,大学生就业创业还存在以下两大主要问题:一是首次就业障碍大。部分大学生眼高手低。近二十年寒窗苦读,对就业期望值过高,而教学与实践存在非同步性和错位性,加之初出茅庐缺乏工作经验,给首次就业创业的大学生带来求职创业的极大障碍。二是首次创业难度大。表现在创业的吃苦心理、社交心理、遭遇挫折等心理准备普遍不足。再就是创业的启动资金筹措困难。刚出校门资信不足,而创业担保贷款又限定只有兴办了经济实体的大学生才有资格。还有创业的项目难以把握,时常缺乏把握商机的本领。

2xxx年,我们将针对存在的问题,紧紧围绕全国“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加大帮扶力度,继续实施提供信息选择就业、联系企业推荐就业、公益岗位安置就业、落实政策帮扶就业、引导创业自主就业、组织见习过渡就业、推荐培训促进就业等一系列措施,力争本辖区应届大学生人人就业。

就业创业工作总结

白驹过隙,一学期已经过去了,在这个学期就业创业服务部招募了优秀的新成员,协助团委老师完成了关于“创业之星”的资料整理与收集,带领院部门协助指导中心举办了大型招聘会,并举办了多场职场文化节的讲座。我很荣幸的在就业创业服务部任副部这一职务,并且主要负责办公组。在工作过程中我的许多能力都得到提升,我与就业创业服务部在共同成长。

1、从干事到副部,最大的不一样就是我需要带领干事共同工作。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我学会了接受别人工作的失误,遇到这样的情况我能够更加耐心与冷静的处理问题,其次在分配任务的时候,我尽量减少强调细枝末节。突出重点。

2、办公组这一学期主要负责写助团委收集“创业之星”参选人资料,在与陌生人接触的时候我注重部门形象,力求增强部门影响力。同时,从大一的羞涩到现在的不卑不亢的态度也是一个很大的转变。当然,我也认识到许多创业小有成就的前辈,他们的风采着实令人敬佩。

3、通知是办公组的日常事务,然而这方面办公组却出现了很多问题,特别是通知各学院部门时出现了很多错误。这其中主要是我的责任,在通知关于金钱的问题时,不够谨慎,一项任务分配的人数过多。以后应注意遇到通知金钱的问题时要注意审核。

4、加强部门内部文化建设从上一学年开始就是部门工作重点,这一学期部门内部文化建设也在进一步加强,其中包括办公室装饰,本学期办公室装饰集合了更多人的想法,集思广益,最终的成果突出了部门职场文化;办公组制定了会议记录表,值班表,部门规章制度等,使就业创业服务部迈向更加规范的进程;办公组主要负责了中华园见面会,煮汤圆的多项内部活动,加强了部门内部成员的交流。

在这个学期,我在这个部门成长了许多,逻辑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协调能力等都有很大的提高。同时,就业创业服务的影响力也在学校逐步提升,相信我们会共同成长,为更多的农林大的学子服务。

就业创业工作总结

就业创业是党政关注、社会关心、青年关切的最紧迫问题。自20xx年以来,团市委将促进青年就业创业作为全市共青团系统的首要战略任务,积极整合资源,构建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一系列促进青年就业创业的措施相继出台、付诸实施并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是成立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机构。团市委于20xx年xx月xx日成立了全省首家地市级青年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下设青年就业创业培训中心、青年就业创业维权中心,并设立维权电话。

二是形成青年就业创业政策配套体系。联合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青年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如《关于开展青年就业创业扶持工程的通知》、《关于开展返乡青年就业创业培训行动的通知》、《关于开展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工作的通知》、《关于实施青年创业小额贷款服务的指导意见》、《关于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的`通知》、《关于开展“赢在”市首届大中专院校学生创业大赛的通知》等。

三是建立健全信息化网络服务平台。xx年xx20月在我中心全省率先创建了青年就业创业网(最大的本土民生网站“在线”网站合作,共同开发建设“青年人才在线”。

一是引导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和就业观。邀请“中国第一推销员”邰勇夫来演讲,传授择业、就业、创业之道,吸引近万名大学生、待业青年及返乡农民工参加。举办了由郎咸平教授主讲的《国际金融风暴下的企业突围战略》的主题论坛,唐浩明教授主讲的《曾国藩的成功之道论坛》,帮助青年企业家认清形势、增强信心、转变观念。

二是加大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宣传力度。在《日报》“青春”专栏,在《青年》杂志、“青年在线”网站上开设“促青年就业创业”专题,围绕就业观念、syb创业培训、就业创业见习、就业创业瓶颈制约、大学生就业、返乡青年就业等专题进行深入宣传报道,并先后编印青年就业创业简报30期。

三、整合资源扶持青年创业。

一是联合劳动部门开展返乡青年创业培训、大学生创业培训工作和订单式农民工培训,先后独立开办创业培训班25期,对875名返乡青年进行创业培训。并组织成立了大学生就业创业导师团,对300名大学生进行了gyb培训,对300名农民工开展了订单式农民工培训。

二是联合市委人才办、市劳动局举办“赢在”市首届大中专院校学生创业大赛。活动参照“赢在中国”的模式于20xx年5月启动,分为创业计划竞赛阶段和创业实战竞赛阶段,吸引了来自我市9所高校的近万名大学生的踊跃参与,活动时间将持续至今年12月份结束。经多方的社会化运作,此次大赛为参赛大学生筹集了近20万元的大学生创业扶持资金作为奖励。

三是联办各类大学生就业系列公益招聘会。联合市劳动局、人事局、工商联、日报社举办“大学生就业直通车”大型公益招聘会活动,邀请172家用人单位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优质岗位2759个,40多所高校的近2万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参加招聘会,11216人现场填写了求职登记表,3269人进行了面试,2516人与用人单位初步达成意向性协议;联合市妇联举办“关注就业、关爱女生”专场招聘会;联合市工商联举办“重点工程暨民营企业招聘会”;联合市教育局举办“应届大学生专场招聘会”;联合市劳动局举办“返乡农民工专场招聘会”;联合市人事局举办“长潭高级人才招聘会”等,帮助近2万名求职青年找到就业岗位。

四是联合金融部门实施积极的创业融资政策。联合市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联社,共同实施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贷款额度突破团中央规定的3万元额度及城乡限制,无论城乡的创业青年可以获得5至10万元不等的微利贷款,并完善了贷款申报及审批流程,截止今年11月底,现已共计发放微利贷款8311万元。20xx年8月,联合市银监局在县开展“送金融服务下乡,圆青年创业梦想”主题系列活动,邀请了全市15银行金融机构负责人齐聚,开展了行长论坛、银企农项目对接、农村青年创业项目推介、青年创业贷款授信、金融知识宣传、培训讲座等6大主题活动,为老区青年创业搭建融资平台,受到了炎陵人民的一致好评。

并合格毕业——对接见习基地参加3—6个月的见习。截止至今年11月,20xx人在“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上岗见习,1801人通过见习被用人单位正式录用。

就业创业工作总结

1.着力提高就业创业师资水平。就业创业课程教研室定期组织就业创业形势分析、课程分析、教学研究等活动;承办泰州市创业实训师资培训班,组织教师参加省级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职业指导师、创业咨询师等培训.

2.积极拓展省内就业市场。积极拓展省内就业市场,组织人员分批完成常州、无锡、张家港、常熟、昆山、南通、扬州等8个地区人才市场的调研工作,进一步加强与以上地区人才交流中心的合作关系,同时走访园区、企业,听取了园区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对员工的素质要求、对课程设置的意见和建议;加强就业基地建设,通过人才市场推荐优秀企业来校招聘。学校与盐城市城南新区管委会共建人力资源开发基地。

3.完善校园招聘市场。认真筹划、精心组织,分别举办了20xx届毕业生夏季供需洽谈会和20xx届毕业生冬季供需洽谈会,参会单位700多家,为毕业生们提供了1.5万多个就业岗位。扬州、常熟、昆山、南通、泰州等地人才服务中心组织200多家企业参会,吸引周边高校4000多名毕业生参会,现场约有2100名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达成了就业意向。协助人文学院、数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音乐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医药与化学化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船舶与机电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等举办了20多场次小型专场招聘会。先后组织中国平安、龙苒集团、中国联通泰州分公司等企事业单位15场次校园专场招聘会。

4.加大就业信息宣传力度。每周至少更新2次就业信息网,通过校园就业信息网、手机app、微信等推送发布各类用人单位招聘信息、就业政策、职业指导文章,学校就业网高峰期日访问量达1200人次。据统计,为20xx届毕业生共发布各类就业信息3000多条。在教学楼、实训楼、行政办公楼大型电子显示屏,滚动展示最新用人单位需求信息。

5.努力提升毕业生就创业综合能力。一是积极组织就业创业讲座活动,为学生提供多方面的指导。邀请泰州市菁尚教育项目负责人张人元先生举办创业典型进校园宣讲活动,邀请全球模拟公司联合体中国泰州中心经理陆潮炜、泰州润扬网络策划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海及泰州疯狂齿轮舞蹈培训学校校长张耀忠、泰州腾科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马亮、江苏图妆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拜小冬来校做4场创业指导讲座,邀请复乾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海燕来校做《分享经济——下一个万亿级创投风口》专场讲座,举办20xx年泰州市“企业文化进校园”活动——走进泰州学院专场活动,邀请国家高级职业指导师、省就创业指导公益巡讲团专家、南通大学张莉莉老师来我校做“20xx年江苏省大学生就创业指导公益巡讲——走进泰州学院”讲座。二是组织学生参加就业创业比赛,通过比赛训练和提高学生。举办校第四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选拔三名选手参加省级复赛,最终三人均获省级二等奖;组织20xx届毕业生参加省第六届就业创业知识竞赛,参赛率为92.64%,学校获得优秀组织奖;举办校第二届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组织学生参加泰州市第四届创业富民大赛,组织学生参加泰州市第二届蜂鸟闪投创业大赛。三是大力开展创业教育,与泰州市人社局合作开设syb创业教育、创业实训课程,培训学生500人次;承办泰州市第十七期和第二十五期创业沙龙活动。

6.积极帮扶困难家庭学生就业。建立就业援助机制,利用多方资源促进毕业生就业。学院制订并实施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计划,对“双困”毕业生就业,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认真摸清困难毕业生人数,及时掌握求职动态,建立了相应就业信息数据库;积极为困难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岗位推荐、技能培训等帮助。借助广泛的就业基地及校友资源,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就业。今年成功帮扶近30名特困毕业生就业,完成帮扶目标。

7.积极做好就业常规工作。成功召开泰州学院20xx年就业创业工作推进会,表彰20xx年度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制定《关于做好20xx年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指导学校20xx年就业创业工作;完成了20xx届722名师范类毕业生教师资格的材料整理、体检、网上申请、现场确认、证件发放等工作;按时完成了20xx届毕业生就业材料收集、审核、上报等工作,制定《20xx届毕业生派遣方案》,做好毕业生档案材料整理、审核、投递等工作;完成20xx届、20xx届残疾、困难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申请等工作;完成20xx届毕业生生源数据审核、上报,推荐表、就业本站上注册、审核等工作;开展20xx届毕业生跟踪调查和用人单位调查,编写并对外发布《20xx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按时完成省招就中心布置的各项工作。

(一)队伍不断加强。

组织就业创业形势分析、课程分析、业务指导等活动4次;承办市创业师资培训班2期,我校参与培训老师16人;组织3名老师参加省级职业指导师培训,5名老师参加省级创业咨询师、国家级创业指导师培训;组织9名教师参加省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教师培训。

(二)就业稳步推进。

我院20xx届毕业生共1721人,初次就业率为92.28%;截至12月12日,就业率达到97.2%。从总体来看,我院20xx届毕业生就业形势稳中向好。

(三)各级各类师生获奖情况。

2.外国语学院朱以财老师指导的丁叙文同学、人文学院周建飞老师指导的印隽旻同学、数理学院张琴老师指导的周宇霆同学获“武进人才杯”江苏省第十一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二等奖。

就业创业年度工作总结

2.积极拓展省内就业市场。积极拓展省内就业市场,组织人员分批完成常州、无锡、张家港、常熟、昆山、南通、扬州等8个地区人才市场的调研工作,进一步加强与以上地区人才交流中心的合作关系,同时走访园区、企业,听取了园区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对员工的素质要求、对课程设置的意见和建议;加强就业基地建设,通过人才市场推荐优秀企业来校招聘。学校与盐城市城南新区管委会共建人力资源开发基地。

3.完善校园招聘市场。认真筹划、精心组织,分别举办了20xx届毕业生夏季供需洽谈会和20xx届毕业生冬季供需洽谈会,参会单位700多家,为毕业生们提供了1.5万多个就业岗位。扬州、常熟、昆山、南通、泰州等地人才服务中心组织200多家企业参会,吸引周边高校4000多名毕业生参会,现场约有2100名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达成了就业意向。协助人文学院、数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音乐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医药与化学化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船舶与机电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等举办了20多场次小型专场招聘会。先后组织中国平安、龙苒集团、中国联通泰州分公司等企事业单位15场次校园专场招聘会。

4.加大就业信息宣传力度。每周至少更新2次就业信息网,通过校园就业信息网、手机app、微信等推送发布各类用人单位招聘信息、就业政策、职业指导文章,学校就业网高峰期日访问量达1200人次。据统计,为20xx届毕业生共发布各类就业信息3000多条。在教学楼、实训楼、行政办公楼大型电子显示屏,滚动展示最新用人单位需求信息。

5.努力提升毕业生就创业综合能力。一是积极组织就业创业讲座活动,为学生提供多方面的指导。邀请泰州市菁尚教育项目负责人张人元先生举办创业典型进校园宣讲活动,邀请全球模拟公司联合体中国泰州中心经理陆潮炜、泰州润扬网络策划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海及泰州疯狂齿轮舞蹈培训学校校长张耀忠、泰州腾科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马亮、江苏图妆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拜小冬来校做4场创业指导讲座,邀请复乾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海燕来校做《分享经济——下一个万亿级创投风口》专场讲座,举办20xx年泰州市“企业文化进校园”活动——走进泰州学院专场活动,邀请国家高级职业指导师、省就创业指导公益巡讲团专家、南通大学张莉莉老师来我校做“20xx年江苏省大学生就创业指导公益巡讲——走进泰州学院”讲座。二是组织学生参加就业创业比赛,通过比赛训练和提高学生。举办校第四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选拔三名选手参加省级复赛,最终三人均获省级二等奖;组织20xx届毕业生参加省第六届就业创业知识竞赛,参赛率为92.64%,学校获得优秀组织奖;举办校第二届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组织学生参加泰州市第四届创业富民大赛,组织学生参加泰州市第二届蜂鸟闪投创业大赛。三是大力开展创业教育,与泰州市人社局合作开设syb创业教育、创业实训课程,培训学生500人次;承办泰州市第十七期和第二十五期创业沙龙活动。

6.积极帮扶困难家庭学生就业。建立就业援助机制,利用多方资源促进毕业生就业。学院制订并实施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计划,对“双困”毕业生就业,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认真摸清困难毕业生人数,及时掌握求职动态,建立了相应就业信息数据库;积极为困难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岗位推荐、技能培训等帮助。借助广泛的就业基地及校友资源,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就业。今年成功帮扶近30名特困毕业生就业,完成帮扶目标。

7.积极做好就业常规工作。成功召开泰州学院20xx年就业创业工作推进会,表彰20xx年度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制定《做好20xx年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指导学校20xx年就业创业工作;完成了20xx届722名师范类毕业生教师资格的材料整理、体检、网上申请、现场确认、证件发放等工作;按时完成了20xx届毕业生就业材料收集、审核、上报等工作,制定《20xx届毕业生派遣方案》,做好毕业生档案材料整理、审核、投递等工作;完成20xx届、20xx届残疾、困难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申请等工作;完成20xx届毕业生生源数据审核、上报,推荐表、就业本站上注册、审核等工作;开展20xx届毕业生跟踪调查和用人单位调查,编写并对外发布《20xx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按时完成省招就中心布置的各项工作。

二、工作成效。

(二)队伍不断加强。

组织就业创业相关培训。

组织就业创业形势分析、课程分析、业务指导等活动4次;承办市创业师资培训班2期,我校参与培训老师16人;组织3名老师参加省级职业指导师培训,5名老师参加省级创业咨询师、国家级创业指导师培训;组织9名教师参加省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教师培训。

(五)就业稳步推进。

我院20xx届毕业生共1721人,初次就业率为92.28%;截至12月12日,就业率达到97.2%。从总体来看,我院20xx届毕业生就业形势稳中向好。

(六)各级各类师生获奖情况。

2.外国语学院朱以财老师指导的丁叙文同学、人文学院周建飞老师指导的印隽旻同学、数理学院张琴老师指导的周宇霆同学获“武进人才杯”江苏省第十一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二等奖。

就业创业工作总结

为了进一步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帮助在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创业观,引导大学生树立职业规划意识,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就业竞争力,在院学生处、院团委、院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悉心指导下,学院于20xx年3月1日成立了院就业与创业协会。本协会以“增强学生就业意识,培养学生就业能力,规划学生职业目标,服务用人单位服务学生就业”为目标,本着“自我教育,自我管理,锻炼自己,服务他人”的宗旨。协会下设调研部、信息部、宣传部、培训部、编辑部、办公室六个部门,紧紧围绕学院学生就业和创业指导工作,以服务和引导大学生就业创业和成才,全面拓展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己任,是院就业指导中心及用人单位联系大学生的桥梁和纽带,是专门为学生就业、创业服务的学生社团组织。

首先,要完善规章制度,进入正规化工作程序。院就业与创业协会一直以来都是人数相对较多的协会,作为这样一个协会,我们的管理必须要牢牢抓住以制度化管理的理念,一个完善健全的制度将会减轻和解决管理上遇到各种麻烦。落实和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养成良好的签到制度,规范化管理各个部门以及有秩序的进行各部门之间的有序工作,协会工作的原则和流程都会一切按照协会的章程和规章制度来实施,我们严格执行相应的工作规定,以保证整个协会工作的规范和组织的.纪律化。我们制定并试行的相关章程制度有:各部门工作管理办法(工作手册)、部门管理制度、监督制度、招新制度、换届制度等。

其次,协会注重对外宣传工作。为加大对外宣传,提高知名度,树立院就业与创业协会良好的形象,积极扩大协会的影响力,以新颖的姿态展露出我们沧桑的历程,海报,横幅,宣传资料以及校园广播站都将是本协会对外宣传的良好工具。为进一步服务学院、用人单位、毕业生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间接的提高自我管理和运作能力,充分发挥会员的对外宣传能力,提高协会的凝聚力。

最后,加强各部门间的沟通,促进协会间交流活动。协会之间一直在加强沟通与合作,以科学的态度,致力于提高工作效率。在每月初,协会均组织一次由各成员所参加的协会大型例会,以商讨在过去思广益,再而优中择优,一个环节的落实,需要大家的共同参与,而我们会议的主旨就是全员参与。活动的开展是各部门相互融合,增进会员之间情感的最好平台。至此,我们可以相互了解彼此的性格和需求,以不同的姿态去应对他人的被服务,同时也与记者团、广播站等其他兄弟社团间开展联谊活动,有了初步的合作与沟通。对外,我们积极同其他兄弟社团的联系,积极参加他们组织的各项活动,配合社团中心的各项工作。

1、举办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暨大学生创业大赛。帮助了广大同学明确了学习目标,端正了学习态度,增强了学习动力,树立和提高了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和能力。提高了同学们制作简历及参加职场应聘的技巧和能力。创建了一种学校和企业相结合的互动模式,给广大同学提供了认识社会,认识职场的机会。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提供实践、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2、举办大型招聘会。通过这次活动,促进了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交流,加强了学校与企业间的合作,使同学们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大学生应树立自主择业的意识,要发挥个人的优势,通过劳动力市场或自主创业,积极主动的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进一步提高了我院毕业生的就业率。

3、举行简历制作大赛。教会了同学们如何制作简历,帮助同学们制作自荐材料,进一步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毕业生能够更好的推销自己,赢得一份满意的工作。

4、举办“我的大学,我规划”ppt制作大赛。选手们不仅与我们分享了他们大半年大学生活中的乐趣,而且从更高的层面上诠释了三年规划的重要意义。此次活动不仅仅丰富了大学生活,还促进了选手对大学生活规划的制定,这既是对自己前期做出总结,也是今后的一个目标,这份规划是对自己的一个定位,明确自己所处环境,了解在校期间应该掌握的技能以及将来的发展路径。

5、参与军训相关工作。从发放军训服到担任教官助理,我们一直奔波于操场之间,为学弟学妹们服务,为教官提供帮助,提高了协会成员的组织管理能力、协调沟通能力,保障了军训的正常进行,促进了新生对协会的了解,从而进一步发展了协会的规模。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由于经验不足,能力有限,加上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我们在运作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存在各种各样的不足,如成员间的沟通不足等,工作前的准备有些不足,协会组织能力还有待改善。在协会自身品牌活动建设方面有待提高等,我们都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还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做。我们协会全体成员会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弥补这些不足,并积极的进行调整,更加努力,更加勤奋,使协会日趋完善,愿我们院就业与创业协会的明天更美好!

就业创业工作总结

学院成立了由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任组长,分管院领导、协管院领导、教研室主任、团委书记、辅导员、毕业班班主任组成的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小组。出台了《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就业工作的意见》,每个院领导联系一个毕业班班级,从四月份起,在学院每月例会上公布各班级就业数据。五月起,在每次的教职工大会上公布各专业未就业学生信息,要求相关导师指导论文的同时协助指导学生就业,特别是很多与企业之间有横向合作的老师,主动向合作企业推荐学生,努力形成全院教职工关心就业、支持就业、参与就业、推动就业的院内就业工作“全员化”格局。每年九月起,负责学院就业工作的老师赴省内外各地调研,了解政策和市场需求,制定学院就业工作计划,同时广泛联络各地校友及就业同行,巩固就业市场。十月,学院邀请企业来学院参加十一月的学院专场招聘会。来年四月,针对考研未录取同学的需求,联系相关企业举办小型推荐会。

学院推行本科生实习制,要求二、三、四年级学生暑期必须到企业内实习,实地感受企业文化和专业需求。学院以各专业实习基地为依托,建立起一批实习、就业、创业综合基地。如建业集团、万科集团、基准方中等,尤其是省内多家设计院也为我院学生提供了宽阔的舞台,签订了一批相对稳定的实习实践基地。在此基础上,针对建筑产业布局调整的新形势,主动联系新企业,挖掘新需求。推进“教学+模拟+实践”“三位一体”联合培养模式,大力提高学生就业平台。

在平时的工作中,学院积极联系邀请企业进校宣讲,每年12月均举办院企联谊暨项目洽谈会,邀请企业到会商谈招聘学生、联合培养、产学研合作等事宜,全面推动学院和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此项活动作为学院特色工作,已持续举办九年,得到了企业的大力支持。同时到会的各大企业为毕业生提供了充足的岗位和机会,多方面深层次增进了学院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沟通。

针对学生身处校园,对社会缺乏相对了解等情况,学院充分利用“职前教育网络学堂”资源,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开拓学生视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择业观。学院邀请建筑领域的知名企业技术主管给学生做报告,使学生对专业相关领域有直观的了解,从而明确专业学习方向,为学生讲解企业对人才的定义和要求,给毕业生发放《就业手册》,加大就业政策宣传力度;每年举办10多期专题性的团体辅导和个性化职业咨询活动,定期开展各地就业创业政策咨询会。

每年四月,我院都会举办学生专业技能比赛,包括手绘、软件、模型等环节,要求毕业年级师生全部参加,提高学生技能,促进就业发展。联系发布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学校的硕士招生简章,为部分有出国意向的同学提供雅思、托福考试信息,从多个层面帮助学生明确个人发展目标,增强核心竞争力。

学院制定就业创业工作条例,统筹学院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注重提升指导教师的理论水平。明确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是面对不确定未来的勇气和坚持。提出“先参与创业,再主导创业”的概念,学生离开学校踏上社会之后为自己打造一份事业基础的过程就是“创业”。每学期,学院均邀请校内外指导教师开设专题讲座,从就业创业政策、形势、择业创业的基本原则等方面给予指导,增强了学生创业的热情和信心。学院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创业计划大赛,引导学生科技创业。给有创新能力和需求的学生提供平台,激发兴趣、浓郁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社团优势,开展各种活动,模拟就业创业,举办模拟人才招聘、化学技能竞赛、创新工场赞助计划、设立学院科技创新基金,对申报项目进行资助,以多种方式使学生提前感受体验创业就业,尽早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

近几年,我院有多位校友创业成功,这部分成功的校友是学院不可多得的资源,通过邀请他们担任创业导师,回校讲课、作报告,将它们的先进事迹制作成展板展出等方式不断激发同学们的奋斗热情。

学院及时更新完善学生资料管理系统,对困难生给予关注,并优先推荐优秀贫困毕业生就业。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学院学工办突出“服务”两字,在日常工作中提高效率,科学规范准确地为毕业生做好各项基础性服务工作。建立就业情况月报制度,及时掌握每名毕业生的就业动向。学院学生会开展系列活动,设立爱心企业库,举办“女大学生”专场招聘会,针对就业困难的同学开展“简历会诊”工作坊、“模拟面试”工作坊等;帮助他们学习、生活、就业全面发展,将就业援助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近年来,我院就业工作坚持从社会需求出发,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做好市场调研。注重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加强创业教育,不断提高人才综合素质。在工作中感觉还需进一步提高认识,将就业、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之中,形成以创业带动就业,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构建理论与实践并举、课堂与课外统筹、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1、学生就业期望值较高,由于我院近两年学生就业火爆而且多数专业都能进入设计院等单位,有相当多的毕业生采取了观望的态度,特别是单位没来招聘或者没有关闭招聘口之前,不想去任何单位应聘。由于不能很好地把握自身的就业定位,从而错过了很好的就业机会。

2、女生就业存在困难。 由于学校的专业的特殊性,对女生外在要求较高,女生就业比男生遇到的困难加重。

3、就业指导工作尚缺乏系统性,个别指导的广泛性不够,就业指导工作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创业就业工作总结

xx年以来,团市委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全民创业工作号召,深入实施青春创业行动,以观念引导、信息提供、资金扶持、培训提升为主要手段,积极帮助青年就业,扶持青年创业,在全市广大团员青年中进一步掀起了“全民创业青年先行”的热潮。主要工作做法:

一是进一步健全青年创业就业工作的组织网络。团市委把青年创业工作列为全年三项重点工作之一,指派专人负责,团市委书记亲自分管,切实做到向上级领导经常请示汇报,与有关部门经常保持联系沟通,同时,及时向基层团组织建立的相应领导组织机构提出工作指导意见,从而形成了在党政领导宏观指挥下,各级团组织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青联、青企协、青年中心等共青团外围组织或直属单位密切分工合作的组织体系,使青年创业就业的'工作合力不断加强。

二是进一步完善青年创业就业的工作运行机制。今年年初,团市委联合市全民创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银川市青年创业工作的意见》,将青年创业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各有关单位和基层团组织,明确了相关单位的工作责任。此外,还采取了青年创业就业工作落实情况与年终考核挂钩等措施,有效确保全市青年创业就业工作的稳定推进。

三是进一步统一基层团组织和团干部的思想。团市委多次组织召开创业就业工作协调会、研讨会,及时通报工作情况,传达上级有关文件、会议精神,交流工作经验,研究面临的形势及落实各项工作任务的具体措施和办法,确保了各级团组织在思想和行动上保持一致。

xx年底以来,为了帮助广大青年积累工作经验,团市委在银川市各类企事业单位共建立了50个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其中国家级1个,自治区级19个,银川市级30个),提供了具备一定的技术技能含量的见习岗位800个。充分利用团属网站、区市主流报纸、电视等媒体及区、市人事部门组织的招聘会,通过设立专栏及展示平台,进一步扩大选人范围,宣传活动内容,有效推动集中性对接。为了加强督促检查,团市委专门制定下发了《关于做好“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对接工作的通知》,设计专门表册,以按期上报推进情况并定期公示的形式,对见习基地工作进展进行量化和明确,切实提高各地团组织对此项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目前已有三百余名青年通过了见习基地面试,正式上岗见习。

(一)扎实做好银川市青年创业孵化基地各项工作。xx年9月,在宁夏塞上文化城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建成了西北地区首个青年创业孵化园——银川市青年创业孵化园,为创业青年提供免费的办公场所及政策咨询、创业培训、方案评估、证照办理、经营管理指导和融资担保等一系列的支持服务。在发布招募启事、召开专题座谈会等工作的基础上,经过实地考察、专家论证,团市委从48家申请入园的企业中慎重筛选了17家符合条件的企业作为孵化园首批入园企业,免除办公场地租金共计40余万元,协调无息信用(无抵押)贷款20万元;同时,团市委积极组织政府相关部门、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优秀青年企业家及各行业优秀才,组建成立了银川市青年创业专家导师团,作为推动青年创业的具体扶助机构。根据入园企业的各类需求,团市委建立了银川市青年创业孵化园服务中心,下设综合事务部、对外协调部、培训咨询管理部及财务信贷部四个部室,配备4名专职工作人员,为入园企业提供打印复印、文秘、管理培训、创业直通车、记帐代理、纳税申报及信贷支持等全流程服务。

就业创业工作总结

在社区党工委、管委会的直接领导下,在市劳动就业局的具体指导下,按照全市就业服务工作总体思路的要求,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这个中心,以增加就业岗位为目标,以落实再就业政策为主线,以强化就业服务为手段,以加大资金投入为保障,以帮助困难群体再就业为重点;统筹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和“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及劳务输出等就业服务工作,使就业服务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就业服务工作总结如下:

一就是组织工作人员实行集中宣传和分散宣传相结合的办法,通过在市劳动力市场设立专门宣传窗口和深入企业、街道、车站和就业困难人员家中走访,向广大求职者和援助对象介绍《就业促进法》和国家就业再就业的相关政策,对求职者和援助对象的疑难问题进行现场解答,免费发放政策宣传资料近3000份。二就是通过新闻、报刊等广泛宣传,做到宣传工作横到边,纵到底。利用各种会议、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及街头进行再就业优惠政策宣传,使下岗失业人员较全面地了解各项再就业的优惠政策。

年初,社区扎实开展了以“实现就业,稳定就业,我们真情相助”为主题的“再就业援助月”活动。对尚未就业的困难人员,提供及时的公益型岗位援助,并落实各项扶持政策;走访、慰问下岗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等困难群众,为他们送温暖,解决他们实际困难;同时,对已经就业的',特别就是在公益性岗位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跟踪了解其就业状况,探索解决就业不稳定问题。援助活动中,确定援助对象51人,走访下岗失业人员特困家庭26户,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30余人,其中公益性岗位就业4人,组织60人就业困难人员参加了免费技能培训。

长安社区充分利用工业园区这一区位优势,与园区企业加强合作,为社区居民搭建就业平台,为企业搭建服务平台实现了共赢的良好态势。如鸿基水泥和中建集团等这一批企业的到来为长安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同时也为社区就业提供了良好的渠道,在解决居民就业问题的同时,社区也就是企业的好帮手,社区联防队积极配合企业做好安全工作,为企业发展解除后顾之忧。

为进一步做好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工作,使创业者在充满机遇与风险的市场中走出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开创人生的新天地。6月15日,在市职业高级中学为来自社区的118名有创业愿望和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失业人员举办了免费创业培训,聘请专家和讲师为创业者传授经营管理、工商管理、税务知识和再就业政策,提高创业者的商业理念和自身的素质,鼓励引导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并邀请创业成功人士面对面与学员进行交流,让他们从别人的成功或失败中获益,少走弯路,从而降低创业风险。同时,对学员实行跟踪服务,帮助创业者了解市场、筛选项目,解决创业过程中的困难,协调解决税收减免、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等问题,帮助失业人员成功创业。

通过一年来的努力,已初步形成社区创业就业服务的制度化、经常化,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努力,积极探索创业就业服务的新途径、新方法,确保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和“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及劳务输出等就业服务工作。

就业创业工作总结

20xx年南阳新村街道办事处劳动保障所在街道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的指导要求下,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为方向,勤奋工作,不断进取,努力开创工作新格局。

今年领导依然十分重视创业就业工作,为更好的落实就业、创业政策多次召开有关工作会议,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责任,签订了社区责任书。街道劳保所及各社区根据目标也制定了相应的工作计划,通过全年努力,基本上完成了年初工作要求,现总结如下:

目前街道办事处辖区内共有公共单位数35个;其中空岗数是73个。辖区内失业人员总数1452人,目前已就业人数为222人。十类困难人员总数是61人,其中已就业人员数40人,无就业愿望困难人员有4人,目前未就业人数是31人;辖区4050人员428人,其中有8人未就业;辖区内无零就业家庭。

本年度新增劳动力人数14人,均为今年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其中已有5人就业;异地调入人员数为零。外来务工人员数57人,全部就业。公益性岗位数66个,已安排就业人数66个,其中安排就业困难人员为36人,36人中有31人为4050人员。辖区20xx年新增经济实体数为18个,并全部为工商个体户,共计带动38人就业。全年辖区失业率为2.93%。

今年街道办事处、社区帮扶人员为9人,被帮扶人员均为4050就业困难人员,在帮扶过程中社区工作人员都采取了我办制定的帮扶计划工作要求,以跟踪服务,一帮一结对,鼓励困难人员参加办事处开设的就业、创业辅导培训班等一系列形势的人性化服务。

今年全年创业典型数1个,香雪儿蛋糕店,行业类别为食品业。今年创业成果数2个,分别是柳记农家院和神龙标榜。我办对辖区内有创业愿望的`人员采取了重点帮扶和技能培训,第一时间传达上级部门对于创业方面的具体事宜,让有创业愿望并具有创业能力的人员享受到各项政策扶持,最大限度的帮助其个人独立创业。并且通过1到2个周期的跟踪服务,尽快帮助他们走上创业之路。

全年我办就业及创业的工作亮点:街道劳保所根据辖区实际情况,始终坚持具有特点鲜明的工作理念,把创业带动就业做为工作的重点,首先大力宣传小额贷款政策,加大贷款办理业务,做到让辖区内的广大群众广泛认识到政府小额贷款政策给他们带来的巨大利益,并最大限度的给予支持办理,其次定期开展创业培训,邀请具有创业特点的成功人士和讲师为其授课和指导,使创业人员在创业路上吸取经验、得到启示、避开风险、不走弯路。最后,采取每月每季度座谈会的形势进行阶段性帮助,让每一位创业人员在创业的道路上不会感到孤单,我们时刻都以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每一位需要帮助的创业人,循规蹈矩,创业成功带动就业,辖区的失业率也在逐年的减少,经济发展稳定持续,我们也将不断的开拓创新,摸索新路子、新途径。今年充分就业社区达标建设情况:未达标社区有2个,建设情况:社区办公用房正在寻求改善,已达标社区有11个,工作情况稳定并逐步的提高标准。

20xx年报表统计工作,我办劳保所报表始终坚持数据真实可信的原则,严格执行报表要求,符合报表逻辑关系,认真记录汇总报表内容,并按照类别整理存档,为我区我辖区的就业失业率情况提供了真实有力的科学依据。

临时性工作完成情况:除了日常性工作以外,我办劳保所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和完成其他临时性工作,并且完成率可以达到95%以上,市区两级召开的会议或者是活动,我办都能及时参加,出勤率达到100%。今年全年我街道办事处创业、就业信息共有22篇在金水区政府网上发表,充分反映了我办劳动保障工作具有的鲜明特点和成效,展现出了我办劳动保障工作的风采。

20xx年工作收获的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但是我们能够虚心的接受批评,寻求进步,努力的克服困难,希望在来年的工作中一一改进,层层突破,取长补短,时刻站在全区创业、就业工作的最前沿。

就业创业工作总结

1.例会:每周的例会,我们积极参加,基本上做到0迟到0请假。我们认真开会,做好会议记录,会场纪律良好,开会气氛活跃,大家都积极地讨论,争取把工作做好。

3.活动:关于“移动校园时尚达人赛”,“女生节”,“校团委学生会联谊晚会”

4.素质拓展:积极参加校团委学生会每周一次的素质拓展。

5.上传关于“新闻大看台”的文件,搜集查找有关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信息、

6.两代会志愿者:20xx年11月17、18号我校举行了第十二次团代会和第二十六次学代会。我们作为志愿者积极、热情、主动、真诚为两代会服务,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赞扬和评价。我们还被评为了优秀志愿者。

1.每一次例会,我们严于律己,通过例会我们加强了时间观念,增强了集体观和责任感。

2.通过很多次活动,让我们学会抓住锻炼自己的机会,让我们充分展示自己。

3.通过听讲座,参加素质拓展,开阔的自己的视野,提升自我素质,让我们不断改变更新自己的思想。

4.通过上传文件,搜集信息,丰富的自身就业创业的知识,提高了我们的学习能力。

就业创业导航站完成20xx秋季招新活动,有14位新成员加入的导航站这个大家庭,有两位成员殷萍,赵志颖因为自己是太忙无法兼顾导航站的工作,自动退出了。剩下的12为成员继续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工作。

就业创业导航站虽然是校团委新设的一个部门,但是它的发展前途是广大的,新新的事物总是朝气蓬勃,欣欣向荣。就业创业导航站不应该只局限在现在的工作方面,应该寻找广阔的发展空间,再为学校学生服务的同时也要提高成中医的品牌含金量,比如:提高在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在校学生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和前景并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在积极地就业过程中能巧妙地创业。要做好这些,我们要多与企业联系,尤其是新新的有关中医产业的企业,我们可以邀请那些企业的领导人到我们学校做演讲,让我们能接触到更前卫的思想,例如网上卖药材的那个公司。还要就是让本部门的人到相应的公司见习,公司由我们自己找。我觉得双选会是很重要的事,我们部门应该做好关于双选会的一些事情,尤其是在双选会过后,我们要尽可能的拿到在本次双选会上有关于我们学校的就业名单。

就业创业工作总结

一是技能脱贫培训,现阿城镇已有4名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完成技能培训。二就业技能培训,我们先后组织了三次技能培训,分别是中式面点、保健按摩师、公共营养师培训,培训人数109人,我们把免费培训的优惠政策宣传到位,让老百姓充分享受免费培训政策的好处,群众反响都非常好。明年继续对各村有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的人员进行摸底,让他们再学一技之长,有更广阔的就业空间。

通过开展“春风行动”活动,举办现场招聘会,发布招聘和求职信息,免费提供公共就业等服务,为本地企业招募各类人才。

三是劳动力调查工作

对全镇19259的.劳动力全面摸排调查,对省外、省内、市内就业人员全面摸排清楚,摸清全镇劳动力就业状态。

四是就业创业情况

今年,我镇就业创业形式良好,已完成城镇新增就业132人,并对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充分宣传到位,申请了小额担保贷款贴息优惠政策。完成了县局分配的任务。

二、

(一)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工作

按时完成全镇参保缴费任务,及时修改维护参保人员信息,保证系统内各项数据准确无误,保证参保人员及时缴纳到位。

(二)医疗信息维护工作

为全国医疗信息联网做好基础,对全镇64047人的参保信息一一精确核对上传,保证参保信息精确无误。

(三)慢性病管理工作。对阿城镇境内所有精准扶贫户长期吃药和住院的进行统计,符合条件通知到县医院办理和联合乡镇卫生院上报县医院,共办理慢性病206人,达不到办理慢性病标准的贫户困享受两病补贴政策,共326人,医疗保障政策充分落到了实处。

就业创业工作总结

青年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是关系改革大局,关系经济发展全局的大事。做好服务青年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是市委、市政府交付团市委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作任务。今年,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对全新的工作模式,面对巨大的工作压力,盘锦团市委以实施“盘锦青年创业行动”为载体,丰富内容,创新手段,勇辟新路,按照“党政所望、社会所需、青年所求、共青团所能”的原则,充分发挥共青团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人才优势和网络优势,精心组织,扎实推进,为有效服务青年就业创业,推动盘锦加快建设现代化生态城市步伐,构建和谐盘锦作出积极贡献。

一是进一步健全青年就业创业的领导组织网络。团市委充分发挥盘锦青年创业行动领导小组的作用,做到向上级领导经常请示汇报,与有关部门经常保持联系沟通,同时,及时向基层团组织建立的相应领导组织机构提出工作指导意见,从而形成了在党政领导宏观指挥下,各级团组织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青联、青企协、青年服务中心等外围组织或直属单位密切分工合作的组织体系,使帮助青年就业创业的工作合力不断加强。

二是进一步完善青年就业创业的工作运行机制。团市委将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基层,明确了基层单位团委的工作责任。此外,还采取了青年就业创业工作月通报制度、签定工作目标责任状、工作落实情况与年终考核挂钩等措施,有效确保全市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稳定推进。

三是进一步统一基层团组织和团干部的思想。一年来,团市委多次组织召开就业创业工作协调会、研讨会,及时通报工作情况,传达上级有关文件、会议精神,交流工作经验,研究面临的形势及落实各项工作任务的具体措施和办法,确保了各级团组织在思想和行动上保持一致。

一是以正面教育引导青年走就业创业之路。一年来,团市委坚持以转变青年就业创业观念为突破口,以正面教育为主,通过举办座谈会、工作经验交流会、先进典型报告会等多种渠道,努力促进广大青年的择业和就业观念的转变。

二是以典型示范带动青年走就业创业之路。一年来,团市委注重发挥青年创业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大了对青年创业典型的选树、扶持和宣传工作力度。通过对先进典型的表彰奖励,创业经验的交流推广,新闻媒介的广泛宣传报道,不断激发广大青年的创业热情,积极营造全社会支持创业、鼓励创业、崇尚创业的良好氛围。

三是以有效载体支持青年走就业创业之路。一年来,团市委通过开展各种活动,设计创业载体,加强对青年创业能力的锻炼和培养,不断挖掘青年的创业潜能。通过举办科技创新活动成果展、青年创业理想征文比赛、青年人才交流会、青年创业方案设计大赛等活动,有效引导青年开阔创业思路,树立创业信心,投身创业实践。

一是积极调研,努力摸清青年就业创业工作情况。团市委通过调查走访、与青年促膝谈心、发放《农村青年转移就业意向调查表》、《城镇青年择业意向调查表》等方式,对全市青年就业意向、形势等方面情况进行了全面了解。团市委还同市农发局、市劳动就业局等单位或部门进行联系沟通,就全市就业创业工作形势及工作上的交流与合作进行了有益探讨。

二是积极发动基层,共同推动就业创业工作。团市委重点对两县两区团组织开展了团内动员,使他们熟悉了解青年就业形势任务和工作开展的方法措施。此外,通过树立外出打工带头人、回乡创业带头人、青年创业带头人,以典型带动青年就业创业和转移就业。

三是强化服务措施,优化服务青年就业创业环境。首先,强化了就业创业培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团市委会同市劳动就业局对团属青年就业创业基地重新进行了考核评估,最终选择确定14家单位为盘锦市青年就业创业培训基地。基层团组织也根据工作需要,创建了一批新的培训基地。其次,与市劳动就业局商洽,规范成立了盘锦市青年就业服务中心,进一步增强了服务青年的功能,并开展了收集市内外、省内外就业信息、推荐青年就业、提供就业政策咨询等服务。再次,发挥各级团的组织优势,在两县两区建立了青年就业服务中心,在乡镇、街道建立了青年就业服务站,在各村和社区安排青年就业信息员,形成了市、县、乡(街)、村(社区)四级青年就业服务网络。再有,通过编印《盘锦青年创业与培训指南》、《盘锦青年打工维权手册》等措施,为青年创业就业提供有效帮助。另外,发挥盘锦青年创业专家指导团的作用,向创业青年提供了政策咨询和维护权益等方面的服务。

四是突出创业主题,以创业带动和促进青年就业。

创业就业工作总结

大学生就业创业促进论坛协会,简称就业论坛。隶属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团委领导,与招生就业处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本协会以提高本会会员就业能力,转变全校学生就业观念为宗旨。

在去年08届主要会员根据校团委部署,在认真及时完成日常工作的基础之上,策划了大学生模拟招聘会,但由于特殊原因,没有进行。但人事、财务等方面均通过社团联合会审核,被评为20xx-2012年度三星级社团。

20xx年6月13日我们社团举行了09—10年度换届大会,经过民主讨论和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主要干部。

20xx年度开学,新一届干部秉承时刻为会员着想的理念,在学校学生处申请到了2个勤工助学名额,并详细部署了以后的各项工作。

总结我们去年的工作,我们还做得不够,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配合新一届干部把大学生就业创业促进论坛协会发展为我校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优秀学生社团。

我们坚信,在校团委的正确领导下,在招生就业处的指导和协助下,在全校师生的支持下,在各位会员的努力下,就业论坛协会将以更新的.面貌、以更强的优势和更具特色的学生社团形象展现在广大师生面前。

就业创业工作总结

在学校招生就业处的指导下,电子通信工程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全院老师积极参与,20xx年较好地完成了相关工作。现总结如下:

电子通信工程学院20xx届毕业生共315人,其中通信工程专业121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116人,物联网工程专业78人。目前就业116人,自主创业1人,灵活就业140人,录取研究生50人,就业率97.78%,相比去年增长了1.4%,考研升学率15.8%,居全校首位。

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有电子科技、航空运输、网络技术、银行、电力设备制造、光电新能源等企业,另有部分灵活就业。考研升学中有50人考取北京邮电、南京邮电、南京理工、南航、西北工大、西安电子等重点大学研究生,自主创业的有3人,其中1人已注册公司,初具规模,并获得学校创业扶持。

就业关系着国计民生,关系着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前途,电子通信工程学院始终高度重视就业创业工作,将就业创业工作列入重要工作内容,实施“两个一把手”工程。学院成立了由党总支书记、院长、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办公室主任、团总支书记、教研室主任和全体辅导员为成员的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有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按时开展各项工作。

学院领导定期召开党政联席会,研究、部署就业创业工作,及时掌握就业创业工作进展情况,坚持以学生为本,加强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努力为电子通信工程学院毕业生提供优质的就业创业指导和服务。

学院形成了毕业设计指导老师兼任就业导师老师制度,集全院之力为学生就业创业献计出力,全院老师尽职尽责、积极关注和参与就业创业工作,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利用各种信息,拓宽就业渠道,尽可能多的给学生提供招聘信息,有效地促进学生就业。

学院认真贯彻落实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把创新创业教育和职业发展指导纳入到学院工作之中,鼓励支持在校大学生和青年科技人才普遍接受创新创业教育培训鼓励电子通信工程学院学生成立各类创新创业团队,聘用电子通信工程学院专业老师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鼓励推荐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创业大赛,并和相关企业、机构积极对接,促成项目的落地,逐步提高创新成果转化率和创业成功率在学院的大力引导和支持下,电子通信工程学院学生创业积极性提高,目前初具规模的创业团队有1个。在大二大三学生中选派119人参加学校组织的河南省创业培训(siyb创业培训)。

1、认真做好就业创业指导课的教学。

电子通信工程学院领导高度重视职业生涯和就业创业指导课的授课,学院领导亲自参加每一次教研活动并认真备课,参与授课的有各年级辅导员。各年级就业创业老师积极备课,认真参加集中教研活动,上好每一堂就业创业指导课,利用课堂优势,大力宣传国家就业创业政策和学校就业工作要求及就业程序和手续,重点做好毕业生就业观念转变引导,就业材料准备和笔试面试的指导,提高就业技巧和就业能力等方面的工作,把就业创业指导贯穿到教学全过程。

学院定期举行就业创业指导课教研活动,由党总支书记带领就业创业指导课教师共同学习教学大纲和教材,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对四个年级进行分层次、有重点的职业和就业创业教育研究。

大学一年级:由薛鹏老师讲授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重点为:新生对大学学习、生活的认识和迅速过渡,对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初步了解及做好自己的大学生涯规划和初步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二年级:由王武老师授职业生涯规划课,重点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当代大学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制定出较成熟的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三年级:鼓励学生实践和科研,举办认知实习、专业实习,配合校团委举办“电信杯”电子科技创新大赛(趣味组比赛),“电信杯”电子科技创新大赛(小车组比赛)。由齐婉华老师授就业创业指导课,重点为: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相关政策、法规和保障体系,理性认识当前的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考研的鼓励宣传及服务。

大学四年级:抓就业创业、抓考研、抓毕业生的形象。举办就业创业指导讲座、考研动员会、毕业生就业创业交流会,并组织学生到宝鸡市航宇光电显示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杰普软件有限公司等地实习。由李鸿波老师授就业创业指导课,重点为:就业技巧,就业推荐书和协议书的填写和规范、诚信求职、创业政策、防范各种打着“就业”幌子的欺诈行为,及毕业生户口、档案、派遣证等相关手续的办理。

2、做好就业帮扶及心理辅导。

及时发现学生就业中出现的问题并纠正,针对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存在一些不良择业心理和趋势:一是就业期望值过高,过分强调自己的权利,对工作单位要求多、挑剔多、选择大城市多;二是部分毕业生依赖心理和自卑心理严重,缺乏进取精神、消极等待,造成择业困难。针对电子通信工程学院各专业毕业生存在的问题,我们精心组织毕业生就业心理辅导工作。

3、个别指导,个性服务。

针对困难生、考研生、后进生等不同情况,开展一对一的就业指导工作。

电子通信工程学院注重提高毕业生质量,提高毕业生就业创业竞争力。积极鼓励学生动手制作,认真组织做课程设计、开放性试验,进行专业实习,提高同学们的专业动手能力,我学院两支参赛队伍,赴燕山大学参加了第11届“恩智浦”杯全国智能车大赛郑航一队获得摄像头组二等奖、郑航二队获得光电组三等奖取得较好成绩。另外英语四级、计算机二级的通过率逐年提高。电子通信工程学院20xx年考研升学率位居全校前列。

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深受用人单位认可,在就业竞争中明显处于优势,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就业成功率。

电子通信工程学院有较详细的就业创业工作实施细则,明确各部门人员职责,形成了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各尽其责、层层落实的工作机制。制订了毕业指导老师联系学生制度,毕业班学生签到制度和就业创业情况及时反馈制度等,严格就业推荐表和协议书管理制度学院推荐意见详细规范、严谨客观,能体现各个毕业生的真实情况和特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所以毕业学生诚信度高,自荐和推荐材料无虚假现象,没有一例擅自违约现象。

另外,电子通信工程学院对就业创业工作相关文件十分重视,认真宣讲,认真贯彻执行,分类收存。建立有毕业生就业创业信息档案,制定有毕业生名册、纪念册等。

1、按时上报工作材料。

2、按时参加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会议,及时传达会议精神。

4、及时向招生就业处报告工作情况和上报各项数据。报送准确,无漏报、错报现象,纸质及电子文本数据准确规范。

5、认真进行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学院未出现任何毕业生违规违纪现象。毕业生离校手续(包括组织关系、户口迁移证、报到证等)办理、证件发放准确无误,材料移交清楚;考研学生政审意见及调档认真规范,毕业生转档材料移交及时、准确、规范,材料移交清楚,整个离校过程手续明晰,秩序井然。

1、一些学生的学习成绩较差,补考科目多。今后加大这部分学业帮扶,提高就业竞争力。

2、一些学生的就业观念落后,需尽快转变,还抱有一次就业定终生的心理,导致少数同学好高骛远,挑肥捡瘦,不愿到基层工作,不愿到外地工作。今后要及早帮助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提高签约率。

3、由于电子通信工程学院专业是新办专业,社会知名度低,联系就业单位到校进行专场招聘有一定困难,因此该活动较少。今后电子通信工程学院将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学校和专业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为毕业生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

4、缺乏自主创业的勇气和条件,自主创业学生偏少。今后加大创业宣传力度,举办各种创业活动,提高创业意识。

电子通信工程学院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会总结经验,发扬好的做法,努力改进不足,克服困难,积极开展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努力使就业创业工作再上新台阶。

就业创业工作总结

20xx年,万州区遵照市人社局《关于做好20xx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渝人社发[20xx]106号)文件精神,本着“实名登记、精准服务”的工作理念,着力深化离校未就业大学生就业创业帮扶工作,积极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就业促进计划和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全区网上实名登记离校大学生1801人,比去年1085人增加了716人增长了166%,其中其中网上实名登记应届离校大学生1562人。全年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服务3000余人次,提供就业岗位信息6580条,直接提供就业岗位483个,现已助推就业1712人,比去年助推1024人就业增加了638人增长了162%,其中:应届生就业1486人,就业率95.1%(扣除升学、参军58人),比去年高0.7个百分点,创业引领538人,完成市级目标300人的179.3%。其主要工作措施是“十到位”:

出台了20xx年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计划实施方案,下发了做好离校未就业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等3个文件通知,明确了对街道、镇乡考核实施细则,提出了开好一次动员大会、搞好一场政策宣传、开展一次实名普查、实行一条龙就业服务、提供一批就业岗位、落实一批优惠政策、开展一次就业回访的“七个一”工作措施,并先后在三次全区就业工作会议上进行专项再布置再指导。

全区确定8月为全区大学生就业创业专项宣传月,并印制了“大学生就业帮扶”政策宣传画报2万张、政策宣传资料8万份,实名登记广告3万张,悬挂标语52幅,广为宣传,同时借助各地社保所、各村社led滚动播放相关政策和信息3000多条,借助当地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媒体开展宣传23次,并组织11个街道和8个中心镇在人口流量较大的文化广场、车站码头设立了26个宣传站开展专项宣传活动,畅通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知晓优惠政策的渠道,引导大学生理性就业。

针对高校毕业生擅长网上信息的特点,全区构建五条网上就业信息高速公路,以提高其就业帮扶的精准性。一是大学生就业创业微信公众服务。将大学生就业创业微信服务二维码印制在宣传画报和宣传资料单上,扩大其知晓面,快捷集成地提供就业创业政策与信息等资讯服务。二是大学生网上实名登记,以便于各地有针对性的逐一开展就业帮扶工作。三是大学生网上定制服务计划,便于高校毕业生“足不出户”网上登记,在七天内有针对性的对每名大学生量身定做个性化就业服务。四是开辟了“万州区国有企业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信息公开”专区,方便高校毕业生集中查阅应聘。五是网上发布适合大学生就业信息。与辖区企业建立动态协作机制,收集就业信息,在就业网上发布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3000多个,供离校高校毕生分享。

全区52个社保所均设立“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窗口”,635个村居均通过宣传画报公布了“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热线电话”,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就业推荐、跟踪回访等“一条龙”的全程免费服务。放开户籍限制,加大就业困难的大学生的帮扶力度,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定制就业援助服务,全区共为1595名大学生生提供了定制就业服务,据统计全区共提供就业服务3000多人次。对初步达成意向性的`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各社保所通过电话回访或实地调查等方式跟踪其实际签约情况,并指导双方按规定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对已就业,特别是创办微型企业、灵活就业的服务对象,跟踪掌握其项目经营、政策享受等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实际困难,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到位。

“五渠道”做实大学生实名登记工作:一是广泛宣传鼓励大学生主动上门或电话实名登记;二是依托基层社保平台开展拉网式摸底调查予以实名登记;三是主动与区教委、区人交流中心联合办公对前来报名、递交档案人员予以实名登记;四是落实“定制服务计划”联系网上登录大学生予以实名登记;五是比对上级部门传回大学生名单开展补充调查予以实名登记。特别是对市里传回大学生名单,我们采取了依据其籍贯、家庭住址、电话查找、会同公安计生民政等部门比对、村居干部辨认、亲朋好友确认等“六查找”办法加大联系力度,力争登记率达100%。目前全区已实名登记1801人,其中网上实名登记应届离校大学生1562人,占市里返回应届人数1131的138%。在网上录入应届离校大学生中,贫困生204人,市里返回应届贫困大学生人数185人的110%。全区网上定制服务登记1682人,比去年1345增加了337人增长了25%,其中网上定制服务登记应届毕业生1654人,网上实名登记应届大学生1562人多92人。截止11月底,已开展定制服务1673人,七天内定制服务率达99.5%。

(一)积极开展线上线下各类大学生招聘活动。全年共提供适合大学生就业的岗位6580个,20xx人名高校毕业生入场应聘,达成意向就业协议540人。其中: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1次,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周4次,网络招聘周线下活动专场招聘会4场,309家单位进场招聘,提供招聘高校毕业生岗位2947个,1068名高校毕业生入场应聘,达成意向就业协议284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计划专场招聘活动1次,88家单位进场招聘,提供招聘高校毕业生岗位633个,237名高校毕业生入场应聘,达成意向就业协议106人;2次校企联合招聘会,96家单位到校招聘,提供岗位3000个,700多名高校生前来应聘,达成意向就业协议150人。

(二)提供就业岗位直接安置大学生就业。全区预留了公益性岗位300个兜底安置大学生就业,今年新安置大学生生就业118人,目前全区用公益岗位结存安置大学生就业361人;用大学生服务基层服务项目安置了52名大学生就业;同时配合区委组织部选派了313名大学生(含毕业两年以上者)到行政村任支书或主任助理。

(三)开辟见习基地安置大学生就业见习。开辟了三峡中心医院、重庆长安跨越车辆有限公司等13个单位为就业见习基地,并确定了大学生就业见习专业15个,落实就业见习岗位380个,安排大学生生380名参加就业见习。同时还组织300名大学生带薪实习。

一是成立了由7名部门专家和11名企业专家组成的创业指导专家志愿服务团,定期会诊,指导创业;二是组织进校宣传创业政策、创业流程、市场动态,解决其创业信心问题。三是搭建创业平台,依托微企孵化园减免3年房租物业管理费和享受3万元财政补贴资金,解决创业场地问题。四是开辟“绿色通道”,实行注册登记“一站式”服务,简化登记程序,解决创业手续问题。五是提供融资支持,年内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100多万元,解决创业资金问题。全区共发放高校毕业生创业担保贷款177人1735元、创业引领538人,分别完成市级目标1500万元和300人的115.7%、179.3%。

一是组织实施未就业毕业生定向培训报名、定向就业供需对接、定向就业培训等工作。二是创新定向培训模式,积极开展“四方联动”就业培训,选择具有创业培训资职的5家就业定点培训机构开展大学生syb创业培训。三是加大对大学生开展syb创业培训的检查督导力度,确保培训质量。

全年在重庆信息职业学院、重庆三峡学院、三峡职业学院、三峡医药专科学校、安全技术职业学院、三峡服装艺术学校等高校开展gyb创业意识培训,共培训大学生3046人(含外地户籍生),占市里任务1000人的304%;同时组织具备资质的培训机构开展syb创业培训,共培训大学生20xx人(含毕业两年以上者),占市里下达任务1500人的137%。

一是全区结合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拉网式摸底普查,重点摸清贫困家庭(低保户家庭、零就业家庭、建卡贫困户、残疾人)高校毕业生基本情况。二是各地社保所均设立大学生就业服务窗口,各社区(村)设立服务咨询电话,重点向贫困大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就业推荐、跟踪回访等“一条龙”的全程免费服务。三是加大对零就业家庭、经济困难家庭、残疾等就业困难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帮扶力度,对其提供了“一对一”个性化就业帮扶,优先为其安排就业见习、定向就业培训和公益性岗位,确保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100%实现就业或参加到就业准备活动中。四是落实好贫困大学生扶持政策,全面落实安排就业见习、实行定向培训、提供就业岗位、创业税费减免、创业金融扶持、鼓励自主求职、优化就业服务等四大类15项优惠扶持政策。全区实名登记了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204人,除升学的9人,其余均100%实现就业。

编印现行促进就业创业主要政策宣传手册,广泛宣传并积极落实大学生创业就业各类优惠政策,对毕业两年内有创业需求的大学生试行发放《就业创业证》,确保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都能得到相应的政策支持。目前,全区发放大学生创业担保贷款177人1735万元(预计贴息127万元),发放大学生培训补贴5093人(含外地户籍和毕业两年以上者)336万元,发放大学生求职补贴13人,享受社保补贴26人,享受大学生服务基层补贴52人,享受公益岗位补贴185人,已受理审核定向培养“全科教师”和“全科医生”11人审定享受4人,配合相关部门从贫困大学生中招聘事业干部15人。

但与此同时,大学生就业创业还存在以下两大主要问题:一是首次就业障碍大。部分大学生眼高手低。近二十年寒窗苦读,对就业期望值过高,而教学与实践存在非同步性和错位性,加之初出茅庐缺乏工作经验,给首次就业创业的大学生带来求职创业的极大障碍。二是首次创业难度大。表现在创业的吃苦心理、社交心理、遭遇挫折等心理准备普遍不足。再就是创业的启动资金筹措困难。刚出校门资信不足,而创业担保贷款又限定只有兴办了经济实体的大学生才有资格。还有创业的项目难以把握,时常缺乏把握商机的本领。

20xx年,我们将针对存在的问题,紧紧围绕全国“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加大帮扶力度,继续实施提供信息选择就业、联系企业推荐就业、公益岗位安置就业、落实政策帮扶就业、引导创业自主就业、组织见习过渡就业、推荐培训促进就业等一系列措施,力争本辖区应届大学生人人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