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比较轻重(汇总5篇)

时间:2023-09-23 21:28:26 作者:MJ笔神 工作总结 大班数学教案比较轻重(汇总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大班数学教案比较轻重篇一

活动内容:

按物体的高矮分类活动目标

1、能区分物体的高矮,按高矮的标注分类

2、能用这些都是高(矮)的来表述分类

活动准备:

1、大小相同、高矮不同的红房子个蓝房子个一座。高矮不同的白色杯子、黄色杯子个两个

2、高矮标志,高矮不同、外观相同的罐子若干

3、幼儿活动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出示大小相同的红色房子和蓝房子,引导幼儿比较,复习对高矮的认识。

4、按物体的高矮分类。

5、罐子分类:提供高矮不同、外观相同的罐子,要求幼儿看标志进行高矮分类。

6、引导幼儿操作《高矮娃娃分类》要求幼儿看标志进行高矮分类。

7、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并引导幼儿表述分类的理由,你是怎么分的?

大班数学教案比较轻重篇二

1、理解长短的概念,学习比较物体的长短,并用语言进行描述。

2、能用一端对齐法对物体进行比较,并按照物体的长短特征进行分类。

3、很快融入游戏氛围参与活动,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1、人手一只篮子。里面放有彩色纸条两根(一样长),吸管两根(有长短),彩带三条(红长、绿短、黄最短)。

2、彩色纸一张,透明敞口塑料袋两个(袋上分别标有数字1、2)。

3、音乐《红绸舞》。

4、场地布置:红绿黄三个圈作舞池。

一、小魔术导入,激起兴趣、感知长短。

(一)老师变魔术。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小魔术,睁大你们的小眼睛,看仔细喽。

把两根相同的纸条变成一长一短。

2、幼儿观察有何不同,说说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我们的宝宝真棒,用眼睛就能看出两根纸条不一样,一根长一根短。

3、告诉幼儿“变”的秘密。

(二)幼儿变魔术。

1、幼儿从篮子里拿两根纸条学做小小魔术师。

2、说一说,哪根长哪根短。

二、操作活动,进一步加深对长短的理解。

(一)两个物体进行长短比较、分类。

1、请幼儿从自己的小篮子里拿出两根吸管进行比较。

说说你是怎么发现哪根长哪根短。

2、除了用眼睛看,还可以怎样做呢?

引导幼儿用一端对齐法进行比较。(可横着也可竖着斜着比)

3、送吸管回家。将长的送进1号袋,短的送进2号袋。

4、检验。

师将一个袋子里的吸管拿出用一端对齐法检查是否一样长。另一个袋子里的请有意愿的幼儿进行检查。

(二)尝试用一端对齐法对三个物体进行长短比较、分类。

幼儿从篮子里取出三根彩带。

1、选一条自己喜欢的彩带。

2、尝试比一比、说一说自己拿的是长的、短的还是最短的。

3、长的请到红舞池、短的请到绿舞池、最短的请到黄舞池。

三、游戏:彩带飘起来。

播放《红绸舞》,和幼儿共同跳起来,把彩带舞起来。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比较大小》

小班数学活动数数有几个教案

精选小班数学教案三篇

【精选】小班数学教案六篇

【精选】小班数学教案八篇

大班数学教案比较轻重篇三

活动目标:

1、认识比较高矮、粗细,能够按高矮、粗细给10以内的物体排序。

2、感知物体高矮的不变性和相对性,尝试用不同感官比较物体的高矮、粗细。

3、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活动准备:

1、圆柱体形状的积木(高矮不一)。

2、两个粗细不一的易拉罐。

3、每组一筐粗细不同的瓶子(数量为1~8个,其中有两个一样粗、两个一样高)。

4、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比较高矮,感知高矮的不变性和相对性。

1、感知高矮的不变性。

(1)教师先请一名幼儿和自己站在一起比高矮。提问:我们俩谁的个子高?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两人并排比,谁高出一部分,他的个子就高)

(3)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应该怎样比高矮?(物体底部要对齐比较)

2、感知高矮的相对性。

(1)教师请一名幼儿甲和自己比高矮,再请另一名幼儿乙(乙要比甲矮)和甲比高矮。

(2)提问:怎么一会说甲矮,一会又说甲高呢?到底甲是矮,还是高?

3、寻找发现

(1)提问:想一想,在我们的周边环境中,什么东西高?什么东西矮?

(2)教师任意出示一个物体(如书,笔筒),请幼儿在教室内找出比它高或者矮的东西。

二、出示两个高矮,粗细不同的瓶子,引导幼儿交流比较粗细的方法。

教师:

1、这2个瓶子有什么不同?(高矮不同,粗细不同)

2、你怎么知道这2个瓶子粗细不一样呢?

3、除了用看的方法,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比较粗细呢?(重叠摆放观察,用手触摸感觉,用线围圈等)

三、寻找发现。

1、从身边的物品中找出几样东西,比一比,谁比谁粗,谁比谁细。

2、教师任意说一个物体(如桌子腿),幼儿在活动室内找找比他粗或细的东西。

3、找一找身上哪些部分粗,哪些部分细,尝试按粗细给他们编号。

四、按高矮、粗细顺序给瓶子排队。

1、每组一筐高矮、粗细不同的瓶子(数量为7~8个,其中有2个一样粗、2个一样细、2个一样高),请幼儿比一比谁高谁矮、谁粗谁细,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方法比较。

2、请幼儿按高矮给这些瓶子排队,想一想一样高的瓶子应该怎样排。

3、每组幼儿说说是按什么顺序给瓶子排队的。

4、两人结伴,拿取3~4个瓶子,一人闭上眼睛按高矮或粗细给这些瓶子排排队,另一幼儿检查。

五、教师引导幼儿做幼儿用书上的练习。

六、请幼儿找找教室外还有哪些东西可以比较高矮、粗细。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由于我准备的教具都是幼儿平时生活中可见的,而且接触比较多的,所以幼儿非常感兴趣,抓住幼儿的兴趣特点我展开本次活动的重点就是粗细和高矮是具有相对性的,经过了幼儿自身的比较,也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了相对性这一抽象的概念,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很高,活动气氛很好。

大班数学教案比较轻重篇四

一、教幼儿区别高矮和一样高

1、出示课件一,图为由于生活习惯不同,健康情况不同,长得高矮不同的两个娈生姐妹,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找出她们的不同点(结合卫生习惯教育引入高和矮)。

2、逐一出示实物,让幼儿比一比,谁高谁矮,还是一样高。

3、请两个小朋友上来比比谁高谁矮,还是一样高,再请全体幼儿互相比比,谁高谁矮,还是一样高。

4、请幼儿说说自己熟悉的东西中什么是可以比较高矮的。

二、教幼儿一些比较高矮的方法

1、请一高一矮两个小朋友,矮的站在凳子上,前面用一块布遮住,让幼儿判断,谁高谁矮。当幼儿发生错觉时,揭开谜底,并告诉幼儿比较高矮时要把物体放在同一高度。

2、出示课件二,图上有一棵树距离近,一棵树距离远,让幼儿判断树的.高矮,当幼儿发生争论时,拉回较远的那棵树,让幼儿再次进行比较,然后告诉幼儿比较高矮时,要把物体放在相近的地方,否则不确。

三、告诉幼儿简单的高矮的相对关系

1、请一高一矮两个小朋友比较,再让高的小朋友跟老师比较或让矮的跟更矮的小朋友比较,使幼儿知道:高的小朋友跟矮的小朋友比是高的,跟老师比是矮的,矮的小朋友跟高的小朋友比是矮的,但跟更矮的小朋友比是高的。告诉幼儿单独的某样东西是不能定高矮的,要看它跟什么比较。

2、请三个小朋友上来,再请一个幼儿为他们从高到矮排队,并说出谁高谁矮,谁比谁高,谁比谁矮。

3、发给每个幼儿纸和笔,请每个幼儿依次画高矮不同的三棵树。

大班数学教案比较轻重篇五

1.知道物体有长有短

2.学习比较长短的方法,并能比较物体的长短

3.体验学习数学活动的快乐

学习比较长短的方法,并能比较物体的长短

手工制作的长短不一的两条裤子,两根金箍棒,两条丝带

一.导入

教师以故事导入,引起幼儿兴趣(教师:今天,长颈鹿妈妈带着它的宝贝小长颈鹿要去超市买东西,他们看见了很多有趣的东西,那宝贝们想不想知道他们看见了什么有趣的东西啊?)

二.知道物体有长有短,学会比较长短

(三)通过观察、谈话等方法,让幼儿学会比较长短

(四)教师总结

知道物体是有长短的,比较长短时,要使物体的一端对齐

三.活动延伸

教师带幼儿到户外发现还有什么长短不一的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