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指导总结

时间:2023-08-10 17:37:58 作者:江sx 工作总结

总结的选材不能求全贪多、主次不分,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总结的目的,把那些既能显示本单位、本地区特点,又有一定普遍性的材料作为重点选用,写得详细、具体。优秀的总结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个人今后的总结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训指导总结篇一

萧王庙中心小学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加大教研、教改力度,继续深入开展主题化系列教研活动,以“教学大比武”为契机,着力于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探索“生本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营造开放的、适合主体发展的教学氛围,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主要工作及措施

1、深入开展学习《走进新课程》和《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为主的研训一体化活动,做到主题明确,人人参与。

2、加强组内的日常交流性听课,执教教师课后要进行说课,课后要上交教案、说课稿及教学反思。听课教师都要进行认真地评课,做好记录。主评老师能及早了解教材,在评论时结合相关的教学理论,进行“主题式评课”,为“教学大比武”做好准备。

3、经常学习各类业务刊物,勤做摘记。充分发挥学校在师资、网络教学上的优势,把信息技术与学科进行有机整合,积极引进各种成功的优秀科研成果,提高教学效率。

4、构建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参与评价、学会评价。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元化地思考问题,鼓励学生敢于向教师、向教材挑战,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

5、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推行每周一诗等训练;加强成语、歇后语、名言警句的背诵、积累及平时的小练笔指导,提倡学生写日记,鼓励学生向《奉化日报》、《宁波晚报》等积极投稿,争取发表。

6、利用课外辅导时间,两天补优两天补差,形式多样,对差生要多鼓励多表扬;对优生主要拓展其阅读面。本着“考核不光看分数,评估重在看素质”的原则,对学生全面素质的评定,采用口试与笔试相结合,讲究练习质量。

7、自觉投身基本功训练及自身业务学习。在市教研室、校教导处的组织领导下,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各种方法的`观摩学习、老教师的传、帮、带等活动,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三、分月工作安排

九月份

1、组织教师集体讨论修改教研组计划,为搞好教研活动献计献策

3、语文研训一体化活动(实验小学)

4、听课周(一)

十月份

1、教学常规检查、反馈

2、征集学科教学论文

3、听课周(二)

4、一年级拼音过关测试

十一月份

1、期中教学常规检查、反馈

2、期中教学质量检查

3、听课周(三)

4、二至六年级朗读竞赛

十二月份 一月份

1、全街道学科论文评比

2、复习迎考

3、教学质量测试

4、总结、交流

四、附录:

教学研讨活动安排

周次教研主题上课教师主评教师

第8周周钢营       孙志达袁吉飞       孙颐芬

第13周林静娜       唐炎朝 丁朝女       范明春

注: 教学研讨课教研主题、执教时间、执教者如有改动以通知为准。

一年级拼音过关安排:

出卷:丁朝女

测评:徐治英    林静娜     宋燕

二――六年级朗读测试员安排

王璞莹(二年级)     胡世浩(三年级)     丁朝女(四年级)

范明春(五年级)     孙志达(六年级)

萧王庙中心小学语文教研组

209月

实训指导总结篇二

一、指导思想

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加大教研、教改力度,继续深入开展主题化系列教研活动,以“教学大比武”为契机,着力于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探索“生本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营造开放的、适合主体发展的教学氛围,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主要工作及措施

1、深入开展学习《走进新课程》和《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为主的研训一体化活动,做到主题明确,人人参与。

2、加强组内的日常交流性听课,执教教师课后要进行说课,课后要上交教案、说课稿及教学反思。听课教师都要进行认真地评课,做好记录。主评老师能及早了解教材,在评论时结合相关的教学理论,进行“主题式评课”,为“教学大比武”做好准备。

3、经常学习各类业务刊物,勤做摘记。充分发挥学校在师资、网络教学上的优势,把信息技术与学科进行有机整合,积极引进各种成功的优秀科研成果,提高教学效率。

4、构建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参与评价、学会评价。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元化地思考问题,鼓励学生敢于向教师、向教材挑战,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

5、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推行每周一诗等训练;加强成语歇后语名言警句的背诵、积累及平时的小练笔指导,提倡学生写日记,鼓励学生向《奉化日报》、《宁波晚报》等积极投稿,争取发表。

6、利用课外辅导时间,两天补优两天补差,形式多样,对差生要多鼓励多表扬;对优生主要拓展其阅读面。本着“考核不光看分数,评估重在看素质”的原则,对学生全面素质的评定,采用口试与笔试相结合,讲究练习质量。

7、自觉投身基本功训练及自身业务学习。在市教研室、校教导处的组织领导下,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各种方法的观摩学习、老教师的传、帮、带等活动,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三、分月工作安排 

九月份 

1、组织教师集体讨论修改教研组计划,为搞好教研活动献计献策

3、语文研训一体化活动(实验小学)

4、听课周(一)

十月份 

1、教学常规检查、反馈 

2、征集学科教学论文 

3、听课周(二) 

4、一年级拼音过关测试 

十一月份 

1、期中教学常规检查、反馈 

2、期中教学质量检查 

3、听课周(三) 

4、二至六年级朗读竞赛 

十二月份 一月份

1、全街道学科论文评比

2、复习迎考

3、教学质量测试

4、总结、交流

四、附录:

教学研讨活动安排

周次教研主题上课教师主评教师

第8周周钢营       孙志达袁吉飞       孙颐芬

第13周林静娜       唐炎朝 丁朝女       范明春

注: 教学研讨课教研主题、执教时间、执教者如有改动以通知为准。

一年级拼音过关安排:

出卷:丁朝女

测评:徐治英    林静娜     宋燕

二——六年级朗读测试员安排

王璞莹(二年级)     胡世浩(三年级)     丁朝女(四年级)

范明春(五年级)     孙志达(六年级)

萧王庙中心小学语文教研组

2004年9月

实训指导总结篇三

一、指导思想: 

二、主要工作: 

1、理论学习促提高。

2、加强研究讲实效

3、严格管理求发展 

徐治英  丁朝女  竺叶儿  李春燕

三、活动安排: 

二月份: 

2、制订本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订好课题的本年度实施计划。

三、四月份:

3、召开教科研工作会议,布置本学期工作任务。 

4、教师课题研究培训活动。 

五、六月份: 

5、课题研究实施操作。

6、完成各类数据的统计和资料的积累,典型案例的收集整理。 

七、八月份

7、召开课题组会议。交流各课题的实施情况,并予以指导。

8、开始撰写各个课题的结题报告

九、十月份

9、各课题组作好总结工作。 

10、做好总课题的结题报告。 

十一、十二月份

11、参加省课题评比工作。

萧王庙街道中心小学教科室

2005年2月28日

实训指导总结篇四

一、指导思想

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加大教研、教改力度,继续深入开展主题化系列教研活动,以“教学大比武”为契机,着力于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探索“生本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营造开放的、适合主体发展的教学氛围,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主要工作及措施

1、深入开展学习《走进新课程》和《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为主的研训一体化活动,做到主题明确,人人参与。

2、加强组内的日常交流性听课,执教教师课后要进行说课,课后要上交教案、说课稿及教学反思。听课教师都要进行认真地评课,做好记录。主评老师能及早了解教材,在评论时结合相关的教学理论,进行“主题式评课”,为“教学大比武”做好准备。

3、经常学习各类业务刊物,勤做摘记。充分发挥学校在师资、网络教学上的优势,把信息技术与学科进行有机整合,积极引进各种成功的优秀科研成果,提高教学效率。

4、构建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参与评价、学会评价。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元化地思考问题,鼓励学生敢于向教师、向教材挑战,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

5、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推行每周一诗等训练;加强成语、歇后语、名言警句的背诵、积累及平时的小练笔指导,提倡学生写日记,鼓励学生向《奉化日报》、《宁波晚报》等积极投稿,争取发表。

6、利用课外辅导时间,两天补优两天补差,形式多样,对差生要多鼓励多表扬;对优生主要拓展其阅读面。本着“考核不光看分数,评估重在看素质”的原则,对学生全面素质的评定,采用口试与笔试相结合,讲究练习质量。

7、自觉投身基本功训练及自身业务学习。在市教研室、校教导处的组织领导下,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各种方法的观摩学习、老教师的传、帮、带等活动,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三、分月工作安排

九月份

1、组织教师集体讨论修改教研组计划,为搞好教研活动献计献策

3、语文研训一体化活动(实验小学)

4、听课周(一)

十月份

1、教学常规检查、反馈

2、征集学科教学论文

3、听课周(二)

4、一年级拼音过关测试

十一月份

1、期中教学常规检查、反馈

2、期中教学质量检查

3、听课周(三)

4、二至六年级朗读竞赛

十二月份 一月份

1、全街道学科论文评比

2、复习迎考

3、教学质量测试

4、总结、交流

四、附录:

教学研讨活动安排

周次教研主题上课教师主评教师

第8周周钢营・ 孙志达袁吉飞・ 孙颐芬

第13周林静娜・ 唐炎朝 丁朝女・ 范明春

注: 教学研讨课教研主题、执教时间、执教者如有改动以通知为准。

一年级拼音过关安排:

出卷:丁朝女

测评:徐治英    林静娜     宋燕

二――六年级朗读测试员安排

王璞莹(二年级)     胡世浩(三年级)     丁朝女(四年级)

范明春(五年级)     孙志达(六年级)

实训指导总结篇五

一、        指导思想

根据《奉化市教育局关于加强教育科研工作的意见》精神,结合我校教育改革和发展实际,围绕教育教学中心工作,和校本培训紧密结合,主要依靠广大教师,以新的理念和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提升我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整体水平。

二、主要目标

1、集中精力周密组织把已结题的《现代小学生道德行为调控的研究与实践》课题送奉化市、宁波市参加基础教育成果奖评比和教育科研论文奖评比。

2、寻找本校新教育焦点,做好下一个课题开题工作。

3、探索学校教科研与校本培训的相融合的内容与方法,争取有新的突破。

三、        具体工作按排

九月:

1、参加市教科所会议,制定计划。

2、参加奉化市首届基础教育成果奖评比。

3、参加奉化市“中小学优秀的与成果奖”评比。

十月:

1、              参加宁波市规划课题评选活动。

十一月:

1、              组织科研力量,调查分析,寻找本校教育焦点,确立下一个科研课题。

2、              成立科研小组,寻找资料,做好课题开题工作。

十二月 :

1、              参加奉化市04年度教育科研成果汇总奖励表彰大会。

2、邀请专家进行教科研讲座。

一月:

1、上交各级课题的阶段小结。

2、对教师进行《教科研实施记录本》的检查。

3、教科室工作回顾总结。                

2004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