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蛇与庄稼小学课本 初中语文教案蛇与庄稼(通用5篇)

时间:2023-10-01 22:20:02 作者:念青松 毕业论文 最新蛇与庄稼小学课本 初中语文教案蛇与庄稼(通用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蛇与庄稼小学课本篇一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的了解蛇与庄稼、猫和苜蓿之间联系。

2、能正确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掌握正确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回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这一部分,并思考写了什么内容。

2、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表现出蛇与庄稼之间的关系。

3、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懂得,田鼠与庄稼是直接关系,蛇是通过田鼠与庄稼产生关系的,因而是一种复杂关系。

4、请出几名学生用合适的关联词把蛇与庄稼的关系概括出来。

三、学习第二段

1、请学生根据第一段的学习方法自学第二段,用简单的方法清晰地表现出猫和苜蓿的关系。

2、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学习成果。适时的引导学生明确在这个故事中的直接关系和复杂关系。

3、谈感受

四、学习第四段

1、请同学谈谈从这一段中你了解到了哪些知识?

2、出示最后一段话。学生自由谈自己的理解。

五、总结全文

大家谈本节课收获。

六、课堂练习

想一想,议一议自己身边的事物,有没有存在复杂联系的,可用简单的文字将其写出来,也可以用图示法表现出来。

板书设计:

蛇与庄稼

本站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自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蛇与庄稼小学课本篇二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认识事物之间是有一定联系的;

2、学习作者用具体材料说明事物的方法;

3、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的含义。初步了解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通过课文所举的具体事例,理解事物之间既有简单练习又有复杂联系,从内容中体会思想。

教学准备小黑板生字卡片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读题,同学们,我们大家都知道蛇是动物,庄稼是植物,在我们的印象里,它们之间似乎没有多大联系,而文章却用一个“与”把它们联系在一起,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学习《蛇与庄稼》这一课。

二、检查预习

1、出示生字、词语(开火车读、指导读音)

2、说说预习课文后,你懂得了什么?为了说明这个道理,分别举了哪些例子?学生汇报。

三、讲读课文

(一)引导学生弄清蛇与庄稼的关系。

1、朗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a、这一段中写了哪几种事物?

b、蛇和庄稼之间有什么联系。

2、你从哪儿体会到蛇能保护庄稼的?蛇和庄稼通过谁联系起来的呢?

3、用简单的示意图画出三者之间的联系,用“因为……所以……”句子说说蛇与庄稼的关系。

4、思考:谁能想出别的方法来解决农民遇到的这个问题?

(二)研究猫和苜蓿的关系。

1、回忆一下第一自然段,我们是围绕哪些问题弄清蛇与庄稼的关系的?

2、默读课文这段写了哪些事物之间的联系?

3、用学习上段的学习方法自学此段。

(三)、讲解第三段: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

2、这部分讲了哪些事物之间的联系?学生交流回答

3、我们看看这些关系哪些是简单联系?哪些是复杂的联系?

4、根据上面的例子你能不能说出什么是简单联系的?什么是复杂联系?

5、前面讲的“猫与苜蓿”、“蛇与庄稼”的联系是简单联系还是复杂联系?为什么?

6、我们为什么要研究事物间的联系呢?

四、培养探究精神。

1、解说:很早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学会了利用桑叶喂蚕,将蚕沙投入沼气池内发酵,制成沼气做燃料,然后再用朝气渣和蚕沙喂鱼,形成了“桑--蚕--气--鱼”的新型农业结构。我国的农民正是通过研究了他们之间的规律,才把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发展的更好。

2、想一想我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例子?大家说一说。

五、小结:

自然界中的事物相互联系的十分密切的,他们互相制约,互相发展。人类作为自然界中的一份子,应该尊重自然规律,保护自然,用心研究后再利用自然,让自然为人类为社会服务,使我们把事情做的更好。

作者邮箱:2000shzhj@

[《蛇与庄稼》教学设计(网友来稿)教案教学设计]

蛇与庄稼小学课本篇三

杨晓丽

目的要求

1、认识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懂得只有掌握例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才能把事物做得更好。

2、学习作者是怎样用具体事物说明事物间的联系。

3、通过理解重点词、句、段,练习从内容中体会思想。

4、学会本科生字、新词。

教学重点通过课文所举的具体事例,理解事物之间既有简单练习又有复杂联系,从内容中体会思想。

教学难点通过课文所举的具体事例,理解事物之间既有简单练习又有复杂联系,从内容中体会思想。

教具学具自制幻灯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阅读“导读”部分,弄懂本组内容及要求。

二、检查预习

1、幻灯出示生字:(开火车读、指导读音)

2、说说预习课文后,你懂得了什么?

3、预习时还有那些不懂得问题?(讲课文时讲解)

三、讲读课文:

(一)讲读第一段

1、指名读课文幻灯出示:这一段主要讲什么?

是分几层意思来讲的?

2、同位讨论、集体订正

3、指导理解每层的意思

重点理解词语:海啸风调雨顺说破了起色

4、用自己的话说说蛇与庄稼的关系

5、练习朗读本段

(二)讲读第二段

1、默读思考:(幻灯出示)这一段讲的是什么?

猫与苜蓿是什么关系?

为什么猫养的多苜蓿就长得好?

2、讨论解答思考题

3、用简图表示“猫”、“苜蓿”、“土蜂”、“田鼠”之间的关系。

(三)激活练习

1、默读课文提出不懂得问题,看谁提得好。

2、教师指导解答疑难问题

3、用见图表示“猫”与“苜蓿”、“蛇”与“庄稼”的关系。

洪水来了—蛇被淹死---田鼠逃命

洪水退了—蛇没有了---田鼠糟踏庄稼—歉收

买了蛇—田鼠少了—粮食丰收

捉吃传播花粉

猫-----田鼠----土蜂--------苜蓿

(四)朗读课文理清联系

(五)作业:

1、抄写生字

2、弄清蛇与庄稼、猫与苜蓿之间的联系

3、预习课文第三段

第2课时

(一)复习巩固:

1、笑声读一、二段说说每段主要讲了什么?

(二)、讲解第三段:

1、出示自学提纲:

1)、本段讲了几层意思?

2)、课文讲了那些事物之间的简单联系?为什么说这些联系是简单的?

3)、课文是怎样由简单联系过渡到复杂联系的?

4)、课文具了那些事物之间的复杂联系?为什么说是复杂的联系?

5)、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2、学生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3、讨论解答以上问题弄懂词语:显而易见甚至呻吟

4、前面讲的“猫与苜蓿”、“蛇与庄稼”的联系是简单联系还是复杂联系?为什么?

5、你还能举出复杂联系的事例吗?

(三)、概括中心思想

1、齐读第三段

思考:课文那些句子试点命中新的?

2、讨论:

指名说出中心句

“规律”?这两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用上“因为……所以”、“只有……才……”把句子换个说法。

3、最后两句话与前面的内容有什么关系?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4、概括中心思想:

(四)、完成课后第三题

1、读词语说说带点词的意思

2、指导学生抄写词语

(五)、作业:

1、联系写生字、词

2、预习《跳水》

板书设计:

5蛇与庄稼

吃糟踏

蛇———田鼠————庄稼

捉吃传播花粉

猫———田鼠———土蜂————苜蓿

教学札记:

本文所指的规律是指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明白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不可人为改变的。讲授课文时,学生对课文中所讲的关系都能弄懂,个别学生因充分预习课文,理解时有些困难。

蛇与庄稼小学课本篇四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比较豆子泡水之前和泡水过后的变化。

2、了解泡过水后的`豆子的构造。活动准备:干黄豆和泡过一夜的湿黄豆若干,练习册。

活动过程

一、引发幼儿回忆泡豆子的情形。

1、想想昨天我们是怎样泡小豆子的?泡的是什么豆子?它是什么样的呢?

二、观察泡过水的豆子的形状。

3、小结:植物的胚芽是植物胚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位于胚轴的顶端,突破种子的皮后发育成叶和茎。

三、画一画。

1、请你将泡之前的豆子的样子和泡过水后的豆子模样画出来。

2、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作品,并说出泡过水后的豆子的构造。

四、延伸活动。

我们将这些豆子种植起来,看看它们都会有什么变化。

蛇与庄稼小学课本篇五

1、了解庄稼生长期中的多种天敌及农民保护庄稼的各种方法,对农民的智慧萌发敬意。

2、能积极参与到与天敌大作战游戏中来,感受战胜天敌的快乐。

课件

一、引题

二、幼儿观看幻灯片,根据内容大胆的自由表述。

1、故事里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

2、幼儿自由表述。

三、集体阅读。

1、教师:真的和你们讲的一样吗?我们一起来仔细的看看吧。

2、幼儿观看幻灯片1、2

3、教师:发生了什么事情,你觉得农民伯伯这时候的心情怎么样?该怎么办呢?

4、你们想了这么多的好方法,看看农民伯伯想出了什么方法。

5、害虫被消灭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这个方法好吗?

6、夏天到了,庄稼长出了一串串稻穗,农民伯伯的心情怎么样?

7、会不会像农民伯伯想的这样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8、你看到了什么?发生什么事了?

9、农民伯伯的心情如何?怎么办呢?

10、谢谢小朋友帮助农民伯伯,庄稼终于又可以健康成长了。长得很好,肯定会有好的收成。

四、完整欣赏

教学反思:

1、课件的图片还不够丰富,应该提供更多害虫和防治的方法的图片,这样更有助于幼儿的理解。

2、在活动中幼儿的兴趣浓,但是幼儿说的还不够,应该给幼儿更多表达想法的机会。

3、课前教师的知识准备还不够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