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半到岁育儿经验和方法心得(精选18篇)

时间:2023-11-29 10:00:58 作者:QJ墨客 党团范文

写心得体会不仅有助于我们总结经验,还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或经历的理解和记忆。以下是一些精选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育儿经验和方法及心得

黄子博,快10点了,不要看书,赶紧睡觉,明天还要上学。这句话是我几乎每天晚上的唠叨话。这是我儿子的好习惯。好人生,从好习惯开始。

我是如何培养孩子爱好看书的习惯的呢?

儿子读一年级下学期开始,我和他爸协商好:“为了培养孩子看书的习惯”,晚上孩子在做作业时,我们俩不准看电视,不准玩电脑,只能看书和看报。第二天就开始执行,开始真的很难受,有时手里拿着书,心不知想什么,根本看不进去,但为了执行任务,看不进去也要装作很认真看书的样子,真的很累,但心想着是为了孩子,非做不可,坚持直到孩子做完作业为止。

大概坚持了一个月,我自己感觉每天晚上孩子在做作业时,都会很自觉地拿报纸来看,去书柜找自己想看的书来看。慢慢地,连他爸也去买了一套《孙子兵法》看起来了。

然而,在孩子做完作业后,我都会陪他在床上玩一会儿再睡。我们玩些什么游戏呢?

我买了很多儿童读本,比如:《小马过河》、《卖火柴的小姑娘》等等。里面要有拼音的,这样好让他学一学拼音。开始我读一遍,然后把故事讲一次,他听完说:“好爽啊”!我明白他的意思是说:“真有趣”!只不过是一年级的学生,他没有这样的表达能力。

就这样坚持了一个学期,儿子晚上做完作业就会说:“妈妈,读故事书给我听”。从二年级第一学期开始,我和他每人各读一句,当读到不认识的字时,他自己拼拼音。读完一段我把内容说一次,开始每人各读一段,讲一段。接着每人各读一个故事,讲一个故事,如此类推。

可能是他赶着时间看故事书的原因,所以从三年级第一学期开始,他每天晚上一食完饭,立刻拿书包回自己房间做作业,做完作业就看课外书。就这样不但养成了爱看书的好习惯,还养成了自己自觉学习的好习惯。学习不是短暂的,是漫长的,人读到老学到老。

一切为了小孩,为了小孩的一切。就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孩子的阅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养成的,需要有一个过程,循序渐进。作。

为家长我们要首先有一颗平常心,不追求功利,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阅读;其次要了解孩子,结合孩子的兴趣爱好,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真正让孩子有阅读的兴趣;第三就是坚持,最难的也是坚持,一旦坚持下去就会有收获。

1岁半到2岁育儿经验和方法心得

0-1岁是宝宝智力开发的宝贵时期,面对新生儿,家长们首先要为宝宝创造安全稳定的抚养环境,提供较好的抚养条件。从宝宝的各类反应中寻找规律,学会从宝宝的哭闹、翻转等各类反应中读懂宝宝的需要;其次要帮助宝宝形成稳定的生活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不同月龄婴儿早教方法大不同。

东方爱婴研发中心主任、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王圣玉解析了不同月龄段的一岁内婴儿在早教过程中的不同方法和注意事项。

0―6个月:建立安全与依恋。

家长在抚养这个月龄阶段的宝宝时,首先要满足其生理需要,这是最急促的任务,与此同时也要关注宝宝的心理、智力发展。

面对新生儿,家长们首先要为宝宝创造安全稳定的抚养环境,提供较好的抚养条件。其次要与宝宝建立起安全与依恋的关系,这也是这个月龄阶段的宝宝最需要的。

家长要多观察宝宝,从宝宝的各类反应中寻找规律,学会从宝宝的哭闹、翻转等各类反应中读懂宝宝的需要;其次要帮助宝宝形成稳定的生活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长期以来,宝宝的教育一直是以母亲为主体而父亲经常是缺失的,因此需要提醒家长,在与宝宝建立起安全与依恋关系的过程中,父亲也要发挥起应有的作用,这样宝宝长大以后会更勇敢。

7―9个月:好奇心的初步萌发。

这个月龄阶段的宝宝开始对外部事物表现出好奇,他们要开始学习爬行了。从这个月龄起,家长可以开始对宝宝进行“认知、语言、运动、交往、艺术”这五项能力的培养。

首先,学习爬行是这个阶段的重要工作。它能促进宝宝大动作的发展,为学习站立和行走打基础,也能满足宝宝探索外部事物的好奇心。同时宝宝的食指也开始分化了,家长可以对其进行精细的手部动作训练。

其次,这个月龄段的宝宝自我意识开始初步觉醒,家长可以教宝宝勇敢地在别的小朋友面前介绍、表达自己,从而让宝宝认识自我,学会与人交往。

良好的亲子阅读习惯,也需要在这个阶段建立起来。家长可选择一些以图画为主、色彩鲜亮、页数不超过20页、纸质较硬不容易被宝宝撕破的读物,将宝宝同向抱在怀中,把书摆在离宝宝视线15厘米左右的位置,用轻柔的语气为宝宝讲述书中的故事,能潜移默化地促进宝宝语言能力的发展。

10―12个月:探索精神进一步激发。

宝宝的认知能力在这个阶段有了进一步提高。家长可以借助一些漂亮的玩具,教宝宝理解大小、里外、因果等逻辑概念。

宝宝的语言天赋也即将觉醒。7至9个月期间还只会说单音节,这个阶段的宝宝开始朝着双音节发起进攻了。一岁以后宝宝就将进入语言能力的爆发期,在这个阶段家长应多多跟宝宝进行交流,为其语言的发展打好基础。

0-1岁是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这五种感觉的培育的关键时期,而这五种感觉通常是智力获得的源泉,因此父母要注重这五种感觉的培育。

一、视觉的培育。

0-2个月阶段:比起听觉、触觉、嗅觉、味觉,视觉的发展较慢。在2个月阶段,小宝宝能够明白看见物体的距离仅有20公分,一开始宝宝看东西,只能感觉其外型,而且移动中的事物比较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他们能感觉到物品在移动,并稍微看到外轮廓。

2-4个月阶段:这个阶段,宝宝对于一些看过的脸孔也事物,会慢慢记住其外轮廓,并且在外轮廓之外,逐渐注意到要些特征、细节的部分。

4-6个月阶段:4-6个月时,物品在他眼中已逐渐为有立本感之影像了。在这个阶段里,由于已经能够比较稳定、清楚地视物,所以只要是放在周围的固定物,宝宝相对较能确定物品的位置,并伸手去拿。之后宝宝能逐渐盯着某一物看个几秒钟,即“定视”的能力。

7个月左右,宝宝的眼睛便可以慢慢根据东西靠近或远离调整焦距来对焦了。

父母可以对孩子多微笑、提供视觉的刺激给宝宝,可以适当地给孩子看电视。

0-3个月阶段:小宝宝的听觉在胎儿时期就已经几乎发展成熟了,故当他一出生后,便能开始运用他的听觉。刚出生的前2、3天,宝宝的外听道可能还有一些些羊水塞住,不过等到羊水都排干净后,家长可以发现宝宝对声音会有某种程度的注意。一直到两个月左右,宝宝会对突然关门的声音,或东西掉落的声音相当敏感,如果他正在吃奶,也会停下来,转而注意声音来源,另外,宝宝会从生活中喂奶、换尿布、亲子互动中,意识到某人为主要照顾者,并慢慢去辨认主要照顾者的声音。

3-6个月阶段:在此三个月期间,宝宝会慢慢知道这个声音是某人发出来的,“”是手摇铃的声音,“碰”一声是关门,即学习将声音和发音之物连结。此时,宝宝也会跟着爸爸妈妈牙牙学语,他会开始学很多语音或他常常的到的声音,如东西发出的声音等等。

7-12月阶段:7个月的宝宝已经可以学会单音节的发音了,也可能已经会喊爸爸妈妈了,这时听力主要发展主要是辨别语言的不同。

可以通过对孩子唱歌、对话培育孩子的'听觉。

小宝宝的触觉也是一出生就近乎发展完成。由于宝宝之前在妈妈肚子里时,长期被羊水包围着,所以皮肤特别柔嫩细致,但我们仍须藉由提供他一些后天的触觉经验,让也逐渐适应全新的世界。在这个阶段里,包括帮宝宝洗澡、擦脸,及喝奶后擦嘴巴、口腔内部等日常活动,都能带给他丰富的触觉刺激,家长可不要因宝宝显现出有些抗拒的反应更停止喔!

出生后不久的宝宝,触觉功能都还比较简单,当他被碰触到时,自己会有所感觉。有研究指出,稳定的触觉经验会让宝宝产生愉悦的情绪,感觉安定,故家长有机会若能多抱抱他、拍拍他,或和他按摩,相当有助于稳定宝宝情绪及增进亲子间的联系。

0-1岁期间,家长除了多提供宝宝触觉经验,还可以配合宝宝的听觉,帮助他将这个声音和感受连结在一起,之后随着其认知能力逐步提升,他才能逐渐了解这个感受代表的含意,及发展出触觉的区辨能力。

父母要多抚摸、多拥抱孩子,可以把不同材质的物品给孩子触摸。

二、味觉与嗅觉的培育。

由于味觉很多时候都需要嗅觉的辅助,两者密不可分,故在此一并讨论。嗅觉、味觉同为一出生就准备好,在这个阶段,宝宝可能都以母乳、配方奶为主食,待之后能开始尝试副食品及种类增多,宝宝的嗅觉、味觉经验也有了明显的进展。

当宝宝在接触新的气味、味道时,因为他们之前都没有这样的经验,所以对他们来说,不知何谓香或臭、甜或酸,家长如能提供相关的感觉刺激时,能搭配口语介绍,宝宝自然会配合他所听到的声音及嗅觉、味觉经验,随着经验的累积及认知能力进展,学会辨认味道及其代表的意涵。

1岁半到2岁育儿经验和方法心得

和宝宝亲密接触的时候,单是甜蜜的微笑就能让宝宝感到快乐。当宝宝开始学习走路的时候,爸爸妈妈记得要用“微笑”鼓励他勇敢地迈出第一步,摔疼了,就给他安抚和呵护,跌倒了,就让他自己站起来,或者帮助他站起来,切记不要保护过度,这样不利于孩子养成坚强的性格。

美丽的床边故事。

在宝宝睡觉之前,请选择温馨、优美、富有想像力的故事读给宝宝听,让宝宝感觉到温暖和爱护,这样可以安抚宝宝的情绪,以便尽快平稳入睡。另外也可以放音乐给孩子听,但是不要播放讲故事的录音,因为单纯的录音远不如真人的表情加语音效果好。

鼓励和赞美永远都不多。

不要担心宝宝听不懂赞美的确切含义,即便是他听不懂,单是从你的眼神和表情当中,他也能感觉到那是对他的肯定。自从宝宝出生之后,爸爸妈妈就应该懂得及时、适时地赞美他。宝宝做对了事情得到了鼓励和赞美,会激发一种内在的动力,让宝宝以后表现得更好,一开始宝宝可能会因为想得到赞美而去注意一些行为,但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之后,这些良好的行为就会内化成宝宝的一种习惯,行为举止中自然而然地就能流露出来。

鼓掌。

如果说光是语言上的赞美和鼓励还不足以表达你的欣喜之情,那么就鼓掌好了,掌声是正向的肢体语言,当孩子表现良好的时候,适时地给予掌声并配合称赞的话语,比如“进步真快呀!”“做得太棒了!”等等,这样对孩子的激励会更大,孩子能感觉到更多的认同和自豪感。同时还可以教导宝宝,告诉他要懂得适时地给去鼓励别人。

神奇贴纸。

对于喜爱小玩具的宝宝而言,漂亮的贴纸具有着很大的魔力。爸爸妈妈可以和宝宝约定好,当宝宝表现良好的时候,就奖励他一张贴纸,等这些奖励的贴纸积攒到一定的数量时,可以答应宝宝一个小小的请求,这个请求一定要在事先约定好哦,而且最好不要经常拿物质性的东西来做奖励,即便是要拿实物来做奖赏也不要轻易送出,可以选择特别的日子送给宝宝,比如节假日或者家人的生日等等,这样更能让宝宝感受到奖励的可贵。

育儿经验和方法及心得

美工区里,四岁十个月的瑞瑞在专心制作一把“宝剑”。他先把一张白纸卷叠起来,形成宝剑状,捏住纸头的接口处问我:“有双面胶吗?”我顺手递给了他。接着瑞瑞找到了另外一张纸,反复折叠,总是不满意,于是转向我用手比划着说,他想再做个宝剑手握的地方那个往上翘着的东西,我明白了,那是剑手柄处的装饰。于是动手叠了一个梯形,让孩子粘上,并拿来了剪刀,剪出了其中一边,问孩子是不是需要这样的形状?孩子说:“对!就是这样的。”于是我说:“另一侧你自己会剪吧?”孩子点头。我嘱咐了句:“小心别剪到手。”说完就离开了。等我再回头看瑞瑞时,却意外地发现,孩子在另一面又粘上了一个同样的梯形,这样手柄的装饰看上去就是立体了。我很惊喜,拿起剑来反复抡高观赏。瑞瑞说:“这把宝剑是送给妈妈的,你能帮我把妈妈的名字写在宝剑上吗?”“没问题!愿意为你这个的制剑高手效劳!”我兴奋地学起了电影中台词,赶紧拿来笔,问道:“你妈妈叫什么名字?”“李晓容”,于是我握着瑞瑞的手,一起写出了妈妈的名字。第一遍孩子觉得字太大,而且他说自己会写“大小”的“小”,于是,只得又一起把“李小容”三个字重新写了一遍。孩子显然非常满意自己的作品,不断地举起“宝剑”,炫给同伴看。

在幼儿的活动中,教师其实就是个变色龙。在瑞瑞的整个“制剑”过程中,老师这条变色龙把自己变得几乎毫无痕迹。当孩子不需要自己时,就远远地、静静地观察、发现。当孩子向自己发出求救,需要双面胶的时候,老师立即递过来,做一个孩子喜欢的“玩伴”。当孩子不知道如何做成剑柄上的装饰时,老师摇身一变就成了“制剑师傅”。当孩子请老师帮助写上妈妈的名字时,老师又是个会写字的支持者与合作者。当孩子有了成果后,老师以欣赏的眼光反复把玩孩子的作品,俨然又成了为孩子热烈欢呼的“粉丝”。这种不露痕迹的干预,其目的是:尊重幼儿的游戏意愿,支持并推进幼儿游戏活动不断深入,帮助幼儿获得新的经验,更重要的是让孩子觉得自己能行,继而逐步真正地能干起来。

育儿经验和方法及心得

8月5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表了一份全球儿童营养不良状况的报告,该报告指出,全球有多于1/4的5岁以下的儿童营养不良、体重偏轻,甚至威胁到了生命,改善儿童营养中国做。其中,报告中强调,过去15年中,中国是在改善儿童营养状况方面做得最好的国家之一,印度则是做得最糟糕的国家之一。

报告指出,在中国,自从1990年以来,儿童营养不良的人数平均减少了6.7%。过去中国每5名儿童中有一人营养不良,现在这一数字减少至不到12∶1。并且影响儿童智力的缺碘现象基本上已被根除。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相关人士称,这首先得利于中国对儿童健康状况的重视。其中,《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增加食物的供应量以及实现消费量,特别是婴幼儿食品消费量。其次,我国有关部门和组织还积极呼吁,并坚持贯彻实施《中小学健康教育基本要求》,建立中国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检测系统,并着手解决低收入家庭中儿童的营养不良状况,婴幼儿食谱《改善儿童营养中国做》。另外,中国提倡母乳喂养、接种疫苗、加碘盐、喝牛奶等措施,也有力地改善了儿童营养不良状况。

同中国相比印度的情况则完全不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说,印度几乎50%的儿童体重达不到标准,营养不良状况未得到改善。

对此,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格罗斯说,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在印度女性自身的营养水平比较低。这就造成了很多婴儿一出生就体重偏轻。

另外,很多孩子断奶后,主要吃素食,这就造成了印度儿童贫血症患者为中国的3倍。

最后,在印度,30%的儿童没有接种过疫苗,使得儿童患病率上升,影响了他们的营养状况。

据记者了解,儿童营养状况已引起印度社会的重视。一些非政府组织呼吁“关爱女性和儿童”,提高其健康水平。

而我国,仍然在努力消除儿童营养不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胡晓祺为此提出了几点建议,如帮孩子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习惯,经常吃瘦肉、喝牛奶;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坚持吃好早餐;让孩子多做户外活动等。

育儿经验和方法心得

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儿子才算是被我们带进了理发店,可没等剃头工具出现,儿子那哭得一个天昏地暗。每次都得老公亲自上阵,抱住双臂,夹住双腿,使出浑身解数地把儿子固定住。而只能坐在一旁干着急的我,也往往因为儿子一阵阵可怜的哭声而难受,那感受简直是受大刑。一理完发,我们必须转超市,逛玩具店,买到之前答应的全部礼物,儿子那委屈的金豆豆才不会像断了线的珠子噗嗒噗嗒地掉落。

育儿经验和方法及心得

很多朋友都说我家易寒看上去比一般小孩懂事,遇到问题也能轻松处理,哭闹的现象很少出现,活泼开朗,基本属于讨人喜欢的类型。其实在宝宝成长的过程中,爸爸妈妈也没有花什么特别的心思,只是走对了路吧。

巧虎,爸爸妈妈的好帮手。

大概三岁不到的时候易寒第一次接触了《巧虎》,从此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每天看《巧虎》基本成了必修课。从吃饭上厕所,到学汉字说英文,再到交往礼仪,易寒从中学到了很多。慢慢地,巧虎成了易寒的榜样,更成了她效仿的对象。每一次宝宝不乖的时候,我们都会提醒她“巧虎是怎么做的?”她立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立即改正。有时候还能像模像样地去教育别人。有一次去玩滑滑梯,一个大一点的孩子插队,她立马挺身而出,一脸严肃地对着那个大哥哥说:“要轮流玩!”

当然有时候也会让爸爸妈妈很抓狂。宝宝偷懒的时候会向爸爸妈妈求助:“请帮忙!巧虎说了有事要说请帮忙!”爸爸妈妈有时也会学她偷一下懒:“妹妹,请帮忙!”她怎么回答?“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巧虎说的!”昏特!

参与孩子的活动,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

如果孩子让你跳舞,你会陪她跳吗?我的答案是肯定的。即使一些我们看起来很无聊的行为,只要孩子要求,我也会参与。易寒刚上幼托的时候,老师教了歌舞《找朋友》。放学回家,她要求我们陪她跳。当时我们住在奶奶开的店里,人来人往,确实有点不好意思。但是我们真的站起来,她唱我们跳。来买东西的人禁不住夸她唱的好。受到陌生人的夸奖后,她本性中的“人来疯”从此开始暴露无遗。

参与孩子的活动,我个人觉得家长首先要有“娱乐精神”,不要怕出丑,孩子开心了,家长还能不开心吗?其次我觉得家长要有“敬业精神”,一定要投入,千万不要让孩子觉得是在敷衍自己。对于孩子的可笑行为,家长可不能去打击,孩子嘛!

转移注意力,让孩子忘记疼痛。

孩子在平时的活动中,难免会磕磕碰碰,撞痛撞伤。而哭闹也属正常现象。但每天都撞每天都哭,烦哪!于是我就这样处理:

“哇!”易寒捂着小脑袋大哭起来。

“撞哪了?”小家伙也算配合,没说撞脑袋,而是指着房门。

我没去管她,而是走到门边,盯着门夸张地看着。嘴里也开始大叫:“妹妹,你别哭,门好像在哭呀!你来听听!”易寒一下子停止了哭泣,跑过来和我一起倾听门的哭泣。

“咦?我怎么听不见门在哭呀!”易寒瞪着双眼问我。

“门好乖啊,哭了两声就停了。奖它一朵小红花吧。”说着,我拿大拇指在门上按了一下。

“妈妈,我也不哭了,你也给我一朵小红花吧。”

现在如果易寒再有个什么伤痛,她肯定拉我过去听听被她撞上的桌椅,一起聆听它们是否哭了。而易寒的眼泪也越来越少了。

1岁半到2岁育儿经验和方法心得

一、在运动中开发大脑。

这个时候宝宝的所谓的运动,通常都是指爬行以及一些与父母一齐进行的亲子活动。

1、躺下坐起,摇呀摇(运动和平衡能力的练习)。

(1)爸爸坐,伸展双脚,宝宝坐在爸爸大腿上;。

(2)爸爸拉着宝宝的双臂,做躺下、拉起的动作;。

(3)宝宝躺在爸爸的腿上,爸爸轻轻地上下摆动双腿,宝宝会觉得很刺激,很开心呐!

要点:宝宝很喜欢玩这个游戏,慢慢学会后,他会主动地倒下、坐起。

非凡提示:经常和爸爸一起愉快地玩,有助于培养宝宝开朗的性格和动作发育,而且孩子也会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在和孩子的接触方式上,爸爸妈妈有着微妙的差异,宝宝从小就能从妈妈柔软暖和的怀抱和爸爸粗大有力的动作中感受到爸爸妈妈的不同。与妈妈的温柔爱护相比,爸爸能让孩子体验冒险、刺激和兴奋。

2、在爸爸身上站一站(锻炼腿部和脚底肌肉,练平衡能力)。

(1)爸爸坐或跪在地毯上;。

(2)宝宝赤脚,竖立在爸爸腿部近膝盖处;。

(3)拉动宝宝的双臂,使宝宝往爸爸胸前靠;。

(4)让宝宝的脸贴着爸爸的脸,爸爸宝宝亲一亲。

注重要点:

a)此游戏可以使脚底承受的力量从脚踝转移到脚尖,使脚底变得有弹性;。

b)脚趾得到了运动,可以刺激运动神经;。

c)熟练以后,可以小心地做幅度更大一点的“前倾后倒”动作;。

d)这个月不会,下个月努力。

育儿经验之心得体会

首先,作为一个新手父母,我深深体会到了育儿的重要性。为了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们需要有一定的育儿经验。我通过和其他有经验的父母交流以及查找相关资料,逐渐掌握了一些育儿心得。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充分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

其次,情感需求是孩子长期发展和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孩子无论在什么年龄阶段,都会有各种情感需求,如渴望关注、安慰、理解和支持等。作为父母,我们需要主动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在我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我发现有时候仅仅是一个拥抱或者关注一下他们的感受,就能让他们感到被尊重和被爱。

第三,建立与孩子的情感沟通极为重要。情感沟通可以增进亲密关系,促进有效学习,提高孩子的自尊和自信。虽然有时候孩子的言语表达能力比较薄弱,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与他们的肢体语言互动和感同身受的方式,更好地建立情感的链接。沟通需要耐心和时间,但是不断持续不断地沟通对孩子的成长大有益处。

第四,父母的习惯也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孩子天生就是模仿专家,他们会把父母的行为用作自己行为的模板。因此,我们需要自己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积极进取的榜样。我们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一些良好的习惯,这些习惯对孩子的成长大有裨益。

最后,我们必须要关注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喜好和特长。自由、创造和探索对于孩子的成长极为重要。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让他们不断地挑战自我。特别是在孩子喜欢的方面,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帮助。这些喜好和特长会成为他们未来发展和职业选择的重要指向。

综上所述,育儿经验是一个不断探索和成长的过程。通常,没有一成不变的答案或是规律。但是,对于父母来说,情感需求、沟通、良好习惯和特长的培养都是必须要注意的。只有在这些方面认真做好,我们才能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做出更好的贡献。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他们助力的榜样。

育儿经验心得

应幼儿园老师的要求,今日必需上交一篇育儿心得。唉,说到育儿心得,很惭愧,我也是在不断学习和借鉴专家和前辈们阅历的基础上,摸索着与女儿在一同成长而已。

我和女儿在出门上街时,总能看到有的孩子哭闹着要家长买这买那,而站在一旁的家长则是满脸的无可奈何!

其实,孩子也是一个有自己需要和情感需求的独立个体,对于孩子的要求,我们作父母的特殊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肯定要正确对待。合理的要求要适当地让孩子得到满意,不合理的要求要给孩子讲清晰道理。在孩子想耍赖,不听大人讲道理的时候,可以不予以满意,先冷落他。父母可以先严厉明确地对他讲耍脾气是不对的,是无济于事的,赐予他警告和自己改正的机会;假如他还连续闹,那末父母千万不要同他多纠缠,离开他,让他一个人感到孤独,意识到再这样下去也没效果。等完全安静后,才给他讲道理。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甚至一些父母都是对孩子有求必应,孩子要什么给什么,吃的`、用的、穿的、玩的完全满意,甚至是不合理的要求也一概应允,而且以最快的速度满意孩子的愿望。孩子习惯了想要什么就能立刻得到,得不到就会哭闹、破坏东西、发脾气、打人、骂人,而且不顾自己行为的后果。

而我和我的家人呢,在这方面是这样做的:当孩子想拥有一个特殊喜爱的玩具或其他方面的恳求时,我们会和孩子商定好,假如每天能好好吃饭,在幼儿园能好好睡午觉,上课时能尽量仔细听讲,需要时能帮妈妈擦擦桌子、摆碗筷、盛饭、浇花、扫地、拖地等,那末到时候我们就会给她买;而她呢,也会很愿意并很努力地去照商定执行。我觉得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急躁地等待,增加了掌握自己的力量,学到了一些做事的技能;而且还懂得了要想得到什么东西,需要自己去努力,并付出相应的劳动或肯定的代价;也在无形中培育了孩子的负责意识。

一切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国外育儿经验心得

近来,国外的育儿专家对传统育儿观念与做法提出了许多革命性的挑战。这些新的育儿观念正在越来越为年轻的父母所接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让我们都反思自认为正确的教育方法,给孩子更多的成长空间。

韩国流行“自然育儿法”

最近,在韩国的父母中间,“nature(自然)育儿法”开始受到重视,而且渐渐流行起来。“自然育儿法”的核心就是将孩子的生活、教育、游戏等都尽可能回归自然,最大限度地使孩子在自然的状态下成长。

让孩子从小单独睡觉。

不管是婴儿还是幼儿,韩国人开始流行让孩子单独睡觉。因为让孩子单独睡,不仅能够增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近感,有利于健康,还能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汉城妇幼保健医院的朴医师说:“以往从婴儿开始,我们就把孩子放在自己的身边睡觉。这样做,有的是图喂奶方便;有的是不放心婴儿自己睡觉,怕出什么事;有的是怕孩子睡觉时因蹬被子着凉而生病;还有的是怕分床睡觉,和孩子少了那份亲情。其实,从卫生角度来说,让孩子单独睡更为科学,因为父母和孩子同睡一床,父母呼出的浊气,易被孩子吸入,这对孩子健康不利。”

玩泥巴沙子又何妨。

在汉城,去年和今年上半年,一共有5万名儿童参加了“玩土活动”。玩土不但儿童喜欢,父母也很喜欢。以前孩子们怕妈妈怪罪弄脏了衣服,不敢玩土,但是现在父母们认为,不管是玩泥土、沙子或者玩水,只要是孩子玩得愉快,弄脏了衣服也不要紧。医生们也主张,比起过分地干净、一味地讲究卫生,适当地脏一点,不但对情绪有好处,而且对提高孩子们的抵抗力也有好处。这样有利于他们与细菌和病毒作斗争,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

母乳喂养和用布制尿布。

在吃的问题上,汉城的妈妈们亲自当模特登场做广告,强烈呼吁“为了孩子要坚持母乳喂养”。喂母乳已经成为非常自然和光荣的事情。有一些妈妈在地铁里做喂母乳的表演,爸爸们也在一旁加油鼓劲。

在汉城,有一家以不用药而出名的小儿科。该科的高医生强调说:“孩子们的疾病,90%以上是病毒引起的,即使不吃药,过了一定的时间也会自然康复。”

开始的时候,有些父母要求快点使自己的孩子好起来,但是现在这些父母认为,“孩子疼过,才能产生在疼痛的时候战胜疼痛的力量。在医学发达的今天,到了非要用药的时候再吃药也不迟。”他们非常赞同高医生的做法,认为这样可以用较少的药物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防止由于药物所引起的其他不良反应。

还有很多父母因为孩子不吃东西而苦恼,专家们认为,孩子所吃的量是一定的,所以不要只是追求量,而要关心一下质的问题。即使吃得少一点,也要让孩子吃各种营养价值高的饮食,这样才能存储能量,在生病的时候可以和疾病作斗争。

让孩子缓慢成长。

在汉城延世大学医学院,小儿精神科的申教授写了一本《明智的父母使孩子慢慢成长》的书,主要内容是反对早期教育,因为他每天看到数十名由于过度早期教育而患病的孩子前来就诊,因而认识到危害所在。申教授主张,要等到孩子想学的时候才让他开始学习,先旁观孩子所做的一切,发现孩子对某些事情感到好奇的时候,在他后面轻轻地推一把,这样才能使孩子更快地独立成长。

申教授说,拔苗助长一点好处也没有,应该顺其自然,让孩子慢慢地成长。

鼓励孩子参加冒险活动。

鼓励孩子做一些有意义的冒险活动,如登山、攀岩等。韩国父母正流行以此来培养与锻炼孩子的坚强意志和勇敢精神。

汉城教育专家金善意说:“以前,我们大多数父母不但不鼓励孩子去冒险,而且一听说孩子要去攀岩就会制止,主要是担心孩子出事。但这样做,对培养与锻炼孩子的勇敢精神和坚强意志极为不利,孩子还是在大风大浪里成长比较好。现在有许多家庭只生一个孩子,很多父母非常重视孩子的成长,因此更应该让孩子参加一些在大自然中的有趣的冒险活动。”

在大自然中陶冶情操。

“妈妈,我不想回家,回家不能跑,不能喊,只能玩玩具,没意思透了!”以往,韩国的妈妈们总喜欢把孩子关在屋子里,让孩子学习识字、数数、讲故事、看图片,认为这才是智力培养。现在,韩国的父母认为,美丽无比的大自然才是教育孩子最丰富、最全面的教科书。大自然的山川河流、鸟语花香,使孩子感到亲切和美好,自然界中可爱的小动物,耸立云天的大树,绿意葱葱的小草,开阔了孩子的视野,丰富了孩子的知识。在大自然中,孩子们学会了分析、比较各种事物,找出事物之间的关系,从而使他们的智慧得到启迪和发展。

把餐桌当作课堂。

英国家庭素有“把餐桌当成课堂”的传统———从孩子上餐桌的第一天起。

孩子长到一周岁至一周岁半时,开始喜欢自己用汤匙喝汤吃。绝大多数英国父母认为,孩子想自己进食,标志着一种对“人格独立”的向往,完全应给予积极鼓励,让孩子自己进餐。并且英国人普遍认为,一个人偏食、挑食的坏习惯多是幼儿时期父母迁就造成的,因而他们特别重视幼儿的偏食、挑食,如幼儿一个劲地儿吃某种菜而对其他菜不屑一顾时,父母往往会把此菜收起来。他们还认定,餐桌上对孩子的迁就,不仅会影响孩子摄入全面、充分的营养,而且会使孩子养成任性、自私、难以自控等人见人厌的性格。

英国孩子一般两岁时就开始系统学习用餐礼仪,四岁就学到用餐的所有礼仪了。稍大一些(五岁左右)的孩子,父母会要求他们做一些在餐前摆好餐具、餐后收拾餐具等力所能及的杂事。这一方面可以减轻父母的负担,另一方面也让孩子有一种参与感。

此外,五六岁的孩子在父母的指导教育下,知道哪些是经再生制造的“环保餐具”,哪些塑料袋可能成为污染环境的“永久垃圾”。外出旅游前,他们会在父母指导下自制饮料,尽量少买易罐等现成食品,并注意节约用水、用电,因为他们从大人那里受到的教育是“滥用资源即意味着对环境的侵害。”

婴儿几个月大就会被安置在一块安全的围起来的婴儿区,让他们在里面滚、爬、玩耍,再大一些就让宝宝在地毯上来回爬。这样长大的孩子肌肉更灵活,个性也更独立。

于是我开始关注起法国人养育孩子的特点,让我受益匪浅。法国父母对待孩子最大的特色是平等。即便是小宝宝吵闹,他的父母也只是用平等的口气说,你要安静一点。我们经常会看见法国父母蹲下来,用平和的语气跟孩子聊天,认真地回答孩子充满童真的问题。例如,在面包房里,一个售货员会对一个挑选蛋糕的孩子说:“小朋友,您挑选好了吗?”孩子在从小就被人尊重的同时也学会了尊重别人。

此外,只要不是特别正式严肃的场合,法国父母一般都会带着孩子一起参加。有一次,我们准备开车去几百公里外的朋友家度假,想到路途遥远,我有些犹豫。朋友却说,当然要带孩子去。那几天,每个时间段,都会有不同的人陪孩子玩不同的游戏。晚上我们在壁炉前跳舞,每个大人都会陪孩子跳上一段,或者和他玩耍一会儿。

我的宝宝在他5岁时收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份邀请函,那是来自同伴小朋友生日会的邀请。那天他带上礼物,穿着得体准时按响了朋友家的门铃。父母仅仅负责接送孩子,因为那是孩子自己的社交圈。

从小培养责任感。

教育典范:1920xx年,有一位11岁的美国男孩在踢足球时不小心踢碎了邻居家的玻璃,人家索赔12.50美元。闯了大祸的男孩向父亲认错后,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他为难地说:“我没钱赔人家。”父亲说:“我先借给你,一年后还我。”从此,这位男孩每逢周末、假日便外出辛勤打工,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挣足了12.50美元还给了父亲。这个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里根。他在回忆这件事时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点评:父母要教育孩子从小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要替孩子承担一切,否则会淡化孩子的责任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恰当应用期望效应。

教育典范:爱迪生小的时候曾经被他的班主任老师看成是最“笨”的学生。但是他的母亲却认为,老师当面骂学生“笨”,恰恰说明了老师自己的无能。她把爱迪生接回家,按照儿童的心理特点进行教育,并千方百计鼓励爱迪生做各种各样的实验。爱迪生后来之所以能成为世界闻名的大发明家,与母亲的教育和恰当地应用期望效应是分不开的。

点评:父母的期望应当与子女的实际情况相适应,并且要结合孩子的心理特点进行教育。父母的期望是家庭教育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捕捉成才的敏感区。

教育典范:19世纪著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很小的时候,有一次父亲叫他画静物写生,对象是插满秋菊的花瓶。在麦克斯韦的笔下,花瓶是梯形,菊花成了大大小小的圆圈,叶子则用一些奇奇怪怪的三角形表示。细心的父亲立即发现小麦克斯韦对数学特别敏感,就开始教他几何学和代数,培养他的数学才能。

点评:发育正常的孩子在五六岁时会对某一方面表现出极特殊的敏感和强烈的好奇心。父母要及时捕捉孩子的“敏感区”,顺势予以引导,为孩子的成才打开通道。

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追着孩子喂饭的情景。

点评: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已经成为国内一个不容忽视的教育弊端。事实证明,非智力因素的心理品质与健全人格的欠缺,已经是我们目前教育再也不能忽视的重大问题。

育儿经验心得体会

俗语说:孩子是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我家宝宝已经三岁半多了,现在在我看来是问题比较多,所以我确实担心,现在帮助孩子改掉一些坏毛病,培养好习惯和好心态是否来得及?如何才能快速有效调整?我把我一直以来的育儿困惑和难题求助老师,希望能够帮我制定详尽的解决方案,我也会调动家里一切力量全力、逐步落实,并跟老师及时反馈进度及效果。

案例:

我跟我先生的性格都是属于沉静、内敛的,我家宝宝在家里的表现会非常活跃、自由度很高,即使家里来了外人,稍微熟悉后也会很友好,会主动表演节目、并带领客人一起模仿幼儿园的一些行为,角色扮演等游戏,很放松很自然;但是我发现到了外面,她就会变得拘谨和警觉,会一直跟着我,似乎让妈妈领着更有安全感,尤其是见到陌生的男人,她就会低下头(一直对青壮男比较害怕,对女性没问题)很害怕的样子。

在幼儿园的表现也不如在家里放松,一是早上上学跟老师打招呼有些拘谨;二是当众表演会有问题,扭捏,而在家里特别大方;三是当老师制止她做什么事,她就会低下头很委屈不说话了,但是在家,当我说她做什么不对时,她就皱着眉头、有点暴躁跟我对着说,一会说扣我小粘贴,一会又说不跟妈妈好了,强烈表现出她的不满意;四是我希望孩子在幼儿园跟老师有很好的互动,积极主动地完成任务,但我感觉她在幼儿园表现不够积极,不愿意主动接近老师,是不是因为有老师的管理和秩序的要求,不如在家随心所欲,让她很局促呢?如何提高宝宝的自信,不受环境改变的限制,让宝宝内心放松、不焦虑是我很大的问题,也希望老师帮助我们分析,也恳请老师在幼儿园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和鼓励。

分析一:舒涵妈妈观察非常仔细。舒涵有时候确实是这样的。随着孩子的认知和交往能力的扩展,这种情况会慢慢好转。重要是家长要及时鼓励孩子所能做到的。淡化她的弱点。强化他的优点。在幼儿园的时候,如果来了客人老师他也会很安静,男老师,就会紧张的哭泣。但是可以很随和的进行活动。我想舒涵需要更多的成功体验。舒涵自我保护意识很强。

困惑二:宝宝的脾气比较大,性格比较急躁,有时会无理取闹,一直哭闹。

孩子无理取闹的时候,我不想妥协,但是以前的某次,曾经跟孩子妥协过,孩子有了先入为主的意识"妈妈曾经顺从过我",这时候如何才能安抚住孩子,并让她记住呢?我试过严厉地说孩子,但是不管用,也试过温柔地跟她讲道理,也不管用,很纠结。

比如:早起喝牛奶,非得说牛奶没味,但是其实每天都是一样的,就开始在床上打滚,反复说没味没味,让她自己去冲也不去,不让她喝了他就更厉害地打滚来抗议,后来冒出一句"让爷爷冲",然后抱她出去不久也就好了。

分析二:我分析是因为舒涵的某些情绪没有被关注到,所以会以另一种报复行为发泄。应该和孩子好好沟通一下。在她愉快的时候。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是家长的缺憾。应该注意。不是孩子的错。家长要及时反思自己情绪如何表达。现在孩子小,情绪表达几乎不会,只有哭才能引起你的注意,而你并没有关注到实际问题,只看到表面问题,所以孩子才会报复。其实是在引起注意和争取权利。

困惑三:因为我曾经对她错误的行为作了严厉的批评,可能态度不太好,导致现在她一犯错,我的眼神一变,一叫她的名字,她就意识到我要说他,她反而先发制人,先用严厉的态度说我,很大声地说"妈妈—",意思是"提醒我,你应该好好跟我说话"。但是有时候,我的态度已经很好了,根本没严厉地说她,他还是在那不依不饶的说"妈妈你好好说话",我感觉对待批评不能平静的接受,听不得别人的批评,反面的话会很大程度影响她,可是跟年龄这么小的孩子又无法说通,这个时候我就很无奈,左右为难。

分析三:是的,这很为难。我可以感觉得到。我已经关注到舒涵妈妈与逐渐长大的舒涵有些没办法了。孩子每天都在长大,近乎每天都会发生让我们意想不到的问题和事情。静下心来。从走进孩子的心灵开始。这是一个必修课。舒涵需要妈妈爸爸的帮助和关怀,不是批评和指责。孩子就是这样,你怎样对付她,他就会加倍还给你。孩子的所有与你相处的格式和态度来自于你如何与他相处和对她的理解。这也是中国父母很需要提高的地方。

困惑四:遇到挫折容易放弃,不能坚持,甚至气急败坏地摔东西,一走了之。

分析四、五:倾听法、鼓励法、表达法即可解决。

教师寄语和教育反思:舒涵的父母是非常温和而有爱心的家长。这在舒涵身上一一体现。舒涵确实有些小脾气、小个性。但是这并不是问题。问题是我们是否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学会和孩子说话。不反向教育。我们希望每个孩子都做最好的自己,快乐的自己。舒涵在幼儿园多数情况下是非常温和和礼貌的。偶尔会因为自己的要求没有被及时理解而小小忧伤。如果老师能够理解他,她也能接受,会很开心。我觉察到舒涵的爸爸妈妈用尽了力气和心思,可有的时候却不能被女儿接受,一定是倾听法和沟通法还有表达法出现了问题。我建议如果有时间的时候,可以进入课程来体验和改善。

教育孩子确实需要学习,我们都是第一次当母亲和父亲。这很不容易。但是我们和孩子的良好关系必须要及早建立起来。这让家长才能真正起到陪伴和促进的作用。反之,作用相反。

育儿经验心得体会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爸爸妈妈?不单单是物质方面就能够了,宝宝教育方面是做一名合格爸妈的重要面,“棍棒底下出孝子”已经是上世纪的事情,现如今如何科学的育儿才是让宝宝赢在起跑线上的关键。下头两个例子讲的是幼儿园家长育儿心得,各位不妨参考下:

举例一:宝宝无理取闹时,不可心软改变立场

宝宝要什么东西时,如果是又哭又闹的话,不管这件东西是不是他很想需要的,这时候不能给他,给他的话是鼓励他,到后边哭闹成了一种武器。还比较小的时候带着宝宝到超市,看到卖糖果的摊子,赖在那里不肯走的,妈妈坚持不买,把在那里哭闹的宝宝拎了出超市,后边还有一次,是抓到一粒糖果要往嘴巴塞,妈妈反对,说没买单不能这样貌,再到之后就不这样了,只是跟妈妈商量,买一些好不好,这个时候,买了会很高兴,不买也没很大情绪了。

举例二:以平常心对待宝宝的举动,反应不要过于激烈,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引导

如果宝宝此刻吃饭的时候总是要喝水,好象是条件反射似的,之前吃饭过程中喝水,妈妈是反应比较大些,不让他喝,结果你越是制止他啊,他越要这样干,到之后妈妈装作没看见,他还会在喝完之后,跟我说,妈妈,你看我喝水了,目的是引起家长的注意。

如果你家的宝宝爱模仿妈妈在家里干活,妈妈一般都会制止宝宝动作,其实起不到什么效果,反而拿着工具在客厅里头挥来挥去。如果你家的宝宝以后再抄起家伙时,妈妈开始肯定了他,哎呀,你真棒啊,能帮妈妈干活了,宝宝听了这话,那真是太高兴了,还真象模象样的弄上一圈,然后把工具再放回原处。

举例三:如何处理好宝宝的情绪问题

有些宝宝只要妈妈或者爸爸在家,就跟妈妈(爸爸)又疯又闹的,十分的亢奋,中午连午觉也不睡了,人家说这是宝宝表达爱的一种方式,不明白是不是宝宝在幼儿园太压抑了(妈妈的猜想),关于这一点,妈妈还真有点不知所措,有时候疯得太厉害了,妈妈爸爸就会制止,其实好象没什么效果哟,要试图引导宝宝,表达爱的方式不只停留在这一种。

每位妈妈谈到孩子的教育问题都有一把辛酸泪。特别是新手宝妈们,在教育宝宝的问题上没有一点经验。作为过来人,我深刻体会到了在抚养教育宝宝的问题上,没有方法没有策略是不行的。而且孩子10岁之前的教育问题会影响整个孩子的一生,容不得有半点大意。等孩子长大了,再想好好教育就没有机会了。这时候前人的方法和经验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育儿经验心得

上大刑的理发经历就这样一次次上演着,直到宝贝四岁时。那回闲的无聊,我和儿子玩石头剪刀布,约定输了学习小动物叫。可是这看似简单的惩罚,真正操作起来也不容易。我得把他熟悉的小猫小狗小鸭子等的叫声留着,而其他动物的叫声我却未必学得来。很快我就词穷了,只好举手投降,“宝贝,妈妈认输了,真的想不起来还能学习哪个动物了,不然你帮妈妈想一个。”“笨蛋妈妈,嗡嗡嗡呀。小蜜蜂,嗡嗡嗡。”儿子果然得意洋洋地拿出了仅剩的这一个。“哦,对呀!我怎么给忘了?宝贝说得真好,小蜜蜂嗡嗡嗡!”我夸张地表扬着。“嗡嗡嗡,嗡嗡嗡,妈妈,理发时也是嗡嗡嗡,嗡嗡嗡的。”儿子像是发现了新大陆。而困扰我许久的理发难题,也因为这句而茅塞顿开。

“宝贝,你看你的头发短短的,像不像春天的小草呀?妈妈的头发长长的,像不像垂下的柳条呀?”我一步步诱导着。“像,真的很像。”儿子盯着镜子看了很久,这才认真地回答我。“那宝贝,你说理发像不像蜜蜂在你的头发花园里采蜜呢?”“蜜蜂在我头上采蜜?可我的头发又不会长出花来。”儿子有些迷惑。“是长不出花来,可洗完头是不是香香的呀?蜜蜂是闻着香味找来的。”“原来是这样啊!我怎么没想到呢?”儿子摸着自己的小脑瓜,恍然大悟。“宝贝,你喜欢小蜜蜂吗?如果不让它们采蜜,它们会饿死的。你舍得吗?而且小蜜蜂很友好的,不会弄疼你的。”我终于绕到了理发上,儿子也一点点被我绕了进来。“宝贝,说好了。下次咱们勇敢点,先不哭不闹,看看小蜜蜂是不是也喜欢宝贝?而且它们采蜜很快的,嗡嗡嗡嗡嗡嗡就好啦!”

然后,我趁热打铁,第二天中午就带儿子去理发了,“宝贝,记着和妈妈的约定哦,我们一起看看小蜜蜂是不是喜欢宝贝,而且宝贝还要数数小蜜蜂嗡嗡嗡几下就能采好蜂蜜了。”我和宝贝拉勾盖印,然后抱着他理发。那次,宝贝真的没哭,笑嘻嘻地理完了头发,还跟我争论到底是嗡嗡嗡了八下还是十二下。再后来,儿子居然可以独自坐着理发了。

孩子的世界原本就是充满想象力的,我们只需要稍稍引导,让他保持这份童真与善良,生活也将更多地呈现他们以真善美,所有的问题必将迎刃而解。

国外育儿经验心得

血型对人的气质、性格有影响,这是大家都接受的事实。血型的性格在幼儿期、少年期、青春期、中年期、老年期各有不同。一个人走向社会,从参加工作后,由新手成为骨干,由下级成为上级,由工作直到退休,这期间其性格也都在不断地变化。在这种变化中,可以看到不同血型的许多特征。针对不同血型的宝宝,父母也应该有不同的对待方式。后天的培养可人为地使不同血型的人社会交往能力在原有基础上得以提高或完善。儿童正处于可塑性极强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对其人格进行塑造最为有效。

4天前。

a型孩子——促使他早点独立。

a型孩子比较胆怯,喜欢独处,不愿意和陌生人交往。但是a型人直觉很灵敏,善于自我调整,不断地锻炼自己去适应环境。

在家里,让a型孩子独立完成某些事情,不过多干涉。父母还应为他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交环境,可带着孩子参加各种聚会活动。如果和一个小朋友约好了一块出去玩,另一个小朋友又来找他,父母不妨给予适当暗示,“大家一块玩不是更好吗?”孩子从父母身上学到这些社交经验,以后再遇到类似问题,就不会束手无策了。

a型孩子最大的优势是慎重、细心,规矩,他在理工方面能学有所长,此外他还适合做些事务性较强的工作,教师、学者、工程师等。

b型孩子——让他广交朋友。

b型孩子乐观开朗、无拘无束的性格一般在习惯的环境和熟悉的朋友中才会显示出来。b型孩子天生对人有一种疏离感,他们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这会让他感到难以与他人相处。

父母要以家庭为中心,逐渐扩展交往的范围,广泛地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可让他和小朋友一起上幼儿园,一道回家,一块玩耍。逐步培养起积极参与团体活动的精神,从而获得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

作为b型孩子的父母,自身也要与各种人交往,给孩子带来更多与他人接触的机会。

育儿经验心得体会

这是话题的关键,我身边的同学、朋友也经常会交流孩子阅读的事儿,也会有吐槽孩子不爱读书。我认为没有孩子天生爱读书的,当有了比读书更快捷更直观的获取愉悦和信息的渠道或方式时,书就成为了备选项。

1、引导。

首先我们做家长的要引导,这是很关键的一步,万事开头难。先选适合孩子年龄的书,从试探开始,大人给读,开始主要是大人读,找出孩子的兴趣点。

对于目前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引导的时候就要根据孩子的年龄选择合适的书籍来引导了,看他喜欢什么类别,投其所好,先从喜欢的下手。另外也可以从听故事开始,很多孩子有在听凯叔讲故事(喜马拉雅app)等等,还有配套的书。而这个听故事不光是让孩子自己听,大人要尽量参与,这样才便于后面交流,久而久之才能保持新鲜感,继续阅读之路。

家长也可以和孩子商量一人读一章或今天你读明天我读这样的方式,读完后互相交流,畅所欲言,不能一味的要求孩子读过了给表述下里面讲了什么,这样就像做任务一样,时间久了会抵触。哪怕一开始他不愿说一句,也无所谓。大人可以把读书的感受表述出来,讲给他听,只要他在听,他就会get一些新的体会,也会跟他心中的感受去比对,也会有新的认识,不要急,家长一定不要有太强的功利心。总有一天他会输出的,也许不是通过嘴巴说出来,有可能通过书写的方式体现。

2、坚持。

一般好的习惯养成,要21天。但是对于阅读的养成,我觉得21天是远远不够的,父母的坚持是孩子形成习惯的坚强后盾。要想孩子能坚持下来,我觉得最考验的是家长的毅力。家里一定要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可以弄一个读书角,或者舒适的小沙发都可以,或许在孩子睡前和他聊上几句,读读书,共同参与。坚持是阅读之路的重要一步。作为家长要以身作则,千万不要半途而废。

3、持续改善、更新。

有了一定习惯基础,孩子就会发现书里原来也有很多有趣的事儿,而后就会发展为自主阅读。自主阅读就是随时随地地找着书读。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也是要不断地更新方法、策略,用未雨绸缪的心态来巩固他的自主性,适当地用点小心机。找个合适契机说要更新书单咯,让他持续保持阅读爱好。可以把买新书作为奖励。譬如,这一阶段每天自己按时起床了,帮忙做家务了等等,表现好可以买新书,好看的书。我们是这样的,我会和他爸爸配合,他爸爸有时要网上选书了,就邀请小朋友一起看,选自己喜欢的,我就边上渲染下:“哇,这么多好看的书啊,我能提前跟你预约下吗,你看完一本给我看好不好,我都眼馋了呢,让我付费也可以,一元一本,怎么样?”让他心里觉得这书确实好,妈妈都愿意争着看还付我钱,觉得这生意可做。其实是想引他“入套“,读我们想给他读的书。

二、如何读,读什么样的书?

1、反复读。

在幼儿阶段,孩子很喜欢让大人给反复的读一本书,可能在一个月里甚至更长的时间里,孩子就喜欢那一本或者几本。不要担心孩子怎么就读那几本,其他都不爱啊。没关系,反复读是有好处的,记忆地更加牢固,对书中的内容认知会更具体,对于小小孩来说,反复读,当读到一定的量的时候,孩子会自己认识字,不用你发愁的去刻意教,他都会自己拿着书,结合书中图画看起来,还会加入自己的想象。到那个时候,孩子就会把书当作一种娱乐,真的比看电视更有意思,还会时不时的cosplay。王铭轩小的时候《卡梅拉》那套书仅仅是第一季,反复读了近大半年。上小学了还时不时阶段性拿过来自己看。譬如听《三国演义》《封神榜》《水浒传》,从大班开始到现在反复听了几遍。家里可以适当的珍藏一些好书,给孩子提供反复阅读的条件。譬如《草房子》,17年我自己看了一遍,今年暑假我和爸爸轮流每天晚上睡前给他读一章。(因为暑假天热不好户外运动,大部分时间呆在家里,他就容易自己看书,为了减少他用眼时间,我们主动提出给他读),他要求读两遍。我自己也觉得,再读此书时,就是跟几年前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一百本书,不如一本读一百遍。

2、书目种类多样化。

现在小学阶段时间比较充足,可以大量得阅读,不要片面的认为读杂书,是浪费时间。在小学阶段除了文学类,可以适当引导孩子读一些理科类、自然科学、史学类等书籍。像《史记》,从小学到中学,语文教材里都有出现一些篇章。综合类阅读能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开拓视野,为以后成年后的人生格局打下基础。

作为家长根据孩子情况,做适当引导,拓宽读书面。其实我们现在也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面临选何书的问题,很多好看的书,不一定是他喜欢的,太深太浅都不行,得要有能吸引他又好看的书给到他。大家如果有什么好书,可以相互推荐,好的想法也可以相互交流。

阅读是在成长过程中的事情,需要在孩子成长中按照各个阶段实施,简单说来就是阅读要与孩子的年龄相匹配,给选的书要和孩子的理解能力一致,让孩子能一直保持阅读好习惯。小学阶段,除了平时学习任务,我个人觉得其它的就是阅读、体育锻炼、游戏(孩子之间的,家人之间的互动游戏),阅读真的很重要哦。

育儿经验心得体会

孩子,是每一位父母心中的宝贝,我们都期盼着他们茁壮地成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除了老师之外,父母也扮演着重要的主角。自从有了孩子以后,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变得多姿多彩起来,艰辛中透着甜蜜的滋味。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每一位家长也从中积累了不少育儿经验和知识,以下是我的一些育儿心得,值此之际,与老师和各位家长朋友们共同交流和分享:

一、家庭氛围。给孩子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家庭气氛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影响孩子智力潜能的开发。在日常生活中,透过点滴小事来培养孩子关心他人、尊敬长辈,以自身的言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也可给孩子讲讲“孔融让梨”的故事,从而培养孩子的优良品德。

二、给她面子就是给自己思考的空间。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不要让孩子当众出丑,这样孩子会产生自卑和逆反心理。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注意场合、方法和态度,注意口径一致,尽量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孩子的自尊心与意志力相比是很脆弱的。我们在外保住了她的面子,同时也就留给自己更多的思考空间和时间,从而让我们更理智,处理问题时更会理解孩子。

三、潜力的培养。从小养成好习惯,有助于孩子自信心的建立,自信心能够帮忙孩子勇于应对困难、克服困难,使孩子更易于获得成功,这也能让孩子受益终生。但此刻的孩子大多不懂得礼让,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心理上承受不起小小的挫折。长大后,终会离开父母独自走入社会,将很难在社会中立足。所以我们的教育中受挫折的潜力也是不可少的,需要我们家长从小去关注,放手让孩子尝试失败。

四、教育方法的使用。善用表扬和鼓励。孩子的进步有很多时候都是夸出来的,有时越表扬用心性越高、做得就越好。家长就应擅用正面的语言去引导和鼓励孩子,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时会使批评都变得那么完美。

五、兴趣的培养。从小陪孩子一齐阅读,享受阅读的快乐。妈妈们总在不断的想,做什么样的游戏才能让孩子既快乐又能够增长知识呢我有一个小推荐――陪孩子一齐读书吧!作为父母我们教孩子去学会热爱和喜欢,远比教会他们怎样做更重要。

当然,教育孩子更需要整个家庭齐心协力,同时用心主动地配合老师、与老师多沟通,做到家园共育,才能使我们的孩子在各个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让我们共同携手努力,使孩子们能够健康、快乐、自信地成长。

分享育儿经验心得

喝水时,我与宝宝各拿一个装了温开水的杯子,我说:“干杯”,然后很愉快的碰了一下,我说“祝你身体健康,恭喜发财”,宝宝说“红包拿来”。(这是过年时他爸爸教他的,小家伙还记得)然后这段时间,小家伙有点逆反心理,居然边摇头边诡异地答:“红包不拿来”。

a法时间长了,小家伙没了兴趣,最近我有想了个方法。原由是小家伙发烧了,本来胃口就差,喝水还按上述方法,他一点都不奏效。于是就有了下面的方法:

给他喝第一口水时,我说:“宝宝喝下去,吓婆婆一跳”,原来,咱们喝水时咽到喉咙时不是有类似英文“good”的声音吗?这个声音小孩自己听得也很清楚的,只不过被我夸大了,然后被配合的大人也作出很惊讶的带有幽默感的声音:“呀,这是什么声音,打雷吗?”于是他也觉得好玩,而且咽得更响了,很愉快的接着一口一口地喝,我也象点兵将似的,把家里所有人都点了个遍。

其实,这个方法也可以用在喝汤/喝凉茶上,他不喜欢喝的东西我也用这招,哈哈,挺管用的。补充一下,此招对于能听懂大人话的小小孩我想都挺适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