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会洗洗脸小班 幼儿园小班教案科学教案我会制造声音(大全5篇)

时间:2023-09-29 10:12:41 作者:雁落霞 口号大全 2023年我会洗洗脸小班 幼儿园小班教案科学教案我会制造声音(大全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我会洗洗脸小班篇一

1.学习运用感官感知柿子的主要特征。

2.初步学会儿歌,注意正确地发shi的音。

1.红、黄柿子各一个。(有条件的每人一个)

2.幼儿每人一把调羹。

1.观看ppt,观察柿子提问:这是什么树?树上结了些什么?(练习shi的发音)摘几个成熟的柿子带回活动室。

2.感知柿子的基本特征。

看一看:柿子的形状有点圆、有点扁,柿子的颜色有点黄、有点红,柿子顶上有一个小盖子(柿蒂)。

摸一摸:柿子的皮是光滑的。

捏一捏:成熟的柿子是软软的。

尝一尝:柿子的味道是甜甜的。(用调羹舀着吃)

3.欣赏儿歌。

柿子红,柿子黄,柿子长在柿树上,揭开盖子尝一尝,柿子是柿科植物浆果类水果,成熟季节在十月左右,果实形状较多,如球形、扁圆、近似锥形方形等,不同的品种颜色从浅桔黄色到深桔红色不等,大小从2厘米到10厘米,重量从100克到350克。

原产地在中国,栽培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我会洗洗脸小班篇二

1、感受轻与重的关系。

2、学习以目测比较两个东西的轻重。

相同的小桶两个,沙子若干,笔,自制天平称一个。

师:刚才小朋友提了一下这两桶沙,到底哪一桶重哪一桶轻呢?现在我们来做个记号,重的我们用“红色”的笑脸娃娃贴在上面,轻的我们用“黄色”的笑脸娃娃贴在上面。

师:刚才小朋友说贴红色的笑脸娃娃这个桶重,贴黄色笑脸娃娃的这个桶轻。到底是不是呢?现在我们再来做个试验。

(出示自制天平称)师:这是老师自己做的一个小的翘翘板,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天平称”,现在我们可以用这个来试试到底这两桶沙哪一桶重哪一桶轻。

师:为什么红色的这个会重些呢?

(将两桶沙分别放在两边,让幼儿观察)

师:小朋友你们发现了什么吗?(一边沉下去了,一边翘起来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师:请小朋友看这些图谁重谁轻?把重的涂上红色,把轻的涂上黄色。

我会洗洗脸小班篇三

幼儿主动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并根据发现的规律进行排序。

多媒体课件——小动物去郊游。

一、帮助小动物排队

1、 幼儿观看多媒体课件内容1,寻找规律接下去向后排。

2、 观看多媒体课件内容2,找出哪个地方缺了,缺了什么。

二、站队游戏

1、幼儿站成四竖排,进行游戏。

游戏方法:教师悄声告诉每组前几名幼儿做出两组规律,请后面的幼儿接着把规律做完。(如:坐下、起立、坐下、起立)

2、 教师请中间几名幼儿停止动作,集体寻找中间缺了那些动作?

(幼儿熟悉方法后,可请幼儿代替老师接下去游戏。)

我会洗洗脸小班篇四

教案目标:

1、感受用常见物品制造声音的乐趣。

2、发现通过碰撞、敲击、摇动物品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3、敢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在活动中的感受和发现。

4、学习使用“摇”、“敲”、“碰”等动词。

教案准备:故事《熊宝宝的宝盒》,勺子、木珠、塑料盒、瓶子、豆子、积木若干。

教案过程:

一、听故事

1、教师讲述故事《熊宝宝的宝盒》,引发幼儿好奇与探索的愿望。

2、提问:“你们喜欢熊宝宝的宝盒吗?为什么”;“熊宝宝的宝盒都有什么?为什么会发出声音?”;“你们想不想也有这样一个宝盒呢?”

二、制造声音

1、观察材料,提问幼儿材料的名称。

“老师也有宝盒,看看一看里面都有什么东西?”

2、引导幼儿探究“用他们怎样制造出好听的声音?”

3、幼儿动手操作,教师观察、指导“用两件物品怎样才能发出好听的声音?”“你是用什么方法让它发出声音的?”“试一试其他东西看看能不能发出好听的声音?”

三、分享与交流

1、教师请小朋友演示他们的发现。

“你们真能干,制造出了那么多好听的声音,哪个小朋友给大家表现一下,你是怎样制造出好听的声音的?”

2、引导幼儿归纳:用敲一敲、摇一摇的方法,可以制造出好听的声音。听的声音一二一

我会洗洗脸小班篇五

1.了解几张常见树的名称及特征,能用调查、分类的方式通技术的种类。

2.领养小树,并尝试做记录。

活动准备

1.提前参观幼儿园里的树,对树产生兴趣。

2.园内的树木图片、统计表、调查表。

活动过程

1.谜语导入。

头上长着千条辫,迎风摇摆在路边。(柳树)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除了见过柳树,还知道哪些树木?

2.室外观察,了解常见树木的名称及特征,激发幼儿对园内树木的兴趣。

(1)整体观察:带幼儿去室外观察幼儿园里的树,鼓励幼儿说出有哪些树木,他们种在哪里,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局部观察:选择一棵树,引导幼儿从下到上,从树根到树冠及不同部位的粗细、大小、长短等进行仔细观察,并怀抱大树,感知其粗细。

3.学习统计记录,鼓励幼儿用不同方式记录所观察到的树种。

(1)出示统计表,教给幼儿分析记录的方法。

表中第一行代表什么,怎样记录,用什么来表示。

(2)幼儿分组记录,教师观察指导,提醒幼儿进行记录。

(3)介绍自己的调查表,说说观察到的树有什么特点。

活动延伸

(1)讨论说说自己喜欢哪些树?为什么?

(2)协商讨论怎样照顾树木,每天要做什么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