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信息技术教案沪教版初中(汇总5篇)

时间:2023-09-29 05:57:43 作者:雁落霞 工作总结 2023年信息技术教案沪教版初中(汇总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信息技术教案沪教版初中篇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史实,以及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并在万隆会议上进行外交斗争的情况。

2、记住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和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的重大事件,认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在中国外交史上的重大作用。

引导学生在掌握中国重大外交政策的基础上,分析外交政策中的“发展变化”与“坚持不变”的外交原则,从而培养学生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了解新中国的重大外交活动,使学生认识外交工作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培养学生自觉关心时政、关心国家大事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美建交。

教学难点:中美关系的演变、中国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课前准备:查资料、查练习题

教学方法:引导、讲述法、讲练结合、合作探究

学习方法:阅读、讨论、合作探究、练习法

教具设计:电脑、图片

信息技术教案沪教版初中篇二

2014-下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本学期在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深入课堂转型工作中,在认真反思上学期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本学期工作思路如下:

一、备课

提前备课,集体研讨,优化学案。课前本学科组进行集体备课,通过说议完善课时内容,针对情境创设问题的设置、任务的设置、拓展提高的设计、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进行精心准备。

二、课堂教学

继续采用教研员提出的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情景创设,使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在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即任务闯关的的环节中,任务应该是开放性的,要给学生一个创造的空间,只有一个模式、一个标准、千篇一律就不可能培养出有创造性的学生,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索欲望。让学生从“书中学”一种方式,到“做中学”两种学习方式并存。学生能够自己学会的`,小组讨论会的,教师不讲,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教师少讲,学生多动的课堂教学,真正把时间还给学生。

作形式,在学生活动过程中,老师随时观察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进行点拨和指导。

在作品完成后,通过组内互评、小组互评,评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展示,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提高评价水平和三维目标的达成。

信息技术教案沪教版初中篇三

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主要内容

能力目标综合理解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内容等

[教学重点]洋务运动的概况

[教学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学习方法]

1、学生阅读课文、插图、资料等内容,根据教师的提问在书上划出或标注答案。解决自主学习中的导学问题。

2、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没有解决的问题。

3、整理导学案,记忆重点问题。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快速浏览课本并解答下列问题,解答的同时要划在课本上,并尽量记住。)

1、战争后,清政府中一些握有实权的官僚主张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机器设备与科学技术,兴办___________,这些人被称为___________。

6、标志了洋务运动彻底破产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共同提高)

2、结合现实,谈谈洋务运动的哪些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今天借鉴和吸取?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信息技术教案沪教版初中篇四

1.下列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表述不准确的是(d)

a.在国际上产生很深远的影响b.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c.在与印度等国家的交往中多有体现d.只适用于亚非拉发展中国家

2.新年来临之时,胡锦涛同志发表了题为《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新年贺词,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这与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的哪一原则的基本思想保持了一致?(c)

a.一国两制b.民族区域自治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科教兴国战略

3.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a)

a.1953年b.1955年c.1971年d.1972年

4.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这是周恩来说于(c)

a.访问印度和缅甸时b.日内瓦国际会议上

c.万隆会议上d.第26届联合国会议上

测标(分层练习)

阅读分析材料:

请回答:

1、《联合声明》中的“战争”是指哪一场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怎样重大的损失?

2、日本在《联合声明》中表示,对过去侵华的罪行“深刻的反省”。中日建交30多年来,日本恪守《联合声明》的精神了吗?请举例说明。

课堂小结:(略)

补标(作业)

1、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b)

a、中国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中国在解决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c、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d、美国总统访问中国,中美关系改善

2、阅读下列材料:

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同时,会议应将这些共同的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协议。

请回答:

(1)这次国际会议的名称是什么?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召开的?

答:万隆会议,1955年4月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

(2)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什么原则?

答:“求同存异”

(3)会议结果如何?这次会议反映的精神是一种什么精神,被称作什么?

答:周恩来的发言博得与会各国代表的高度赞扬,有力推动了亚非会议取得成功。人们把这次所表现出来的亚非国家要求摆脱大国政治干涉、平等协商、和平共处、友好合作的精神,称做“万隆精神”。

信息技术教案沪教版初中篇五

1.知识要求:了解或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垄断组织的形成原因、主要形式、作用。

2.能力要求:

(1)分析和比较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2)通过对垄断组织的形成的教学,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认识到,随着生产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力的进步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的新发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生产的发展,导致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

课时安排1课时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本节重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垄断组织的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层次分析,它反映了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即历史发展的规律性,这是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垄断组织的形成,就其内容来说,它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转折时期,它使现代意义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基本定型,它对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乃至世界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就其能力要求来说,它需要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分析,才能对这一时期的历史现象形成正确的认识。

2.难点分析:本节难点是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的分析,学生往往只停留在教材的字面分析,难于深入理解其深层含义。

课堂教学设计

师: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