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综合性活动方案设计 初中语文实践活动方案(汇总5篇)

时间:2023-09-24 06:12:07 作者:曼珠 方案 初中语文综合性活动方案设计 初中语文实践活动方案(汇总5篇)

当面临一个复杂的问题时,我们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方案来分析问题的根源,并提出解决方案。方案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方案。以下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方案范文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语文综合性活动方案设计篇一

一、活动主题:

(一)活动由来:

在我们周围浪费的现象是很多的:水龙头人走水空流;晚上空教室里灯火彻夜通明,食堂里吃了一口的饭就倒掉了......严重的浪费让人触目惊心。很多人把节约挂在嘴边,但内心深处的节约意识却非常单薄。于是明明可以避免的浪费现象就产生了。其实减少浪费并不需要花很多的时间,随手关灯、节约用纸等等,都是关键在于:人们对这个问题的重视程度。

(二)活动目的:

(1)通过寻找生活中的浪费现象,知道浪费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增强节约意识,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2)了解浪费现象对生活的影响和危害,培养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3)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获得探究的体验。

二、方法引导:

(一)、准备活动:

1.提出主题、确定对象:

无论是在家庭生活中,还是在学校生活或社会生活中,我们都会看到很多浪费现象,造成浪费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解决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今天让我们走进生活,走进社会,看看生活中的浪费现象。那么,你准备选择哪个方面来开展自己的活动呢?让我们来开展一下讨论:提出自己想研究、调查的问题,与老师、同学协调好,组成自己的研究、调查活动小组。

2.制定活动方案:

开展活动可要有明确的活动计划、方案,与小组同学一起围绕感兴趣的主题,制定活动方案吧。

表1:“寻找生活中的浪费现象”调查、研究活动计划

寻找:本子只用一面,水龙头空流几小时,没人的房间里台灯开一宿......活动地点:饭堂(饭馆)、自己家、洗手间、学校......活动方式:发现浪费现象及时制止,并将它们整理好......时间安排:课余时间。

小组人员与分工:

第一组的同学:制止对食物的浪费。第二组的同学:制止对水的浪费。第三组的同学:制止对电的浪费。第四组的同学:制止对用品的浪费。

活动准备:多收集一些关于节约的资料,并多做一些告诉大家节约对自己的好处的宣传,以减少浪费现象。

备注:自己先做好节约工作,才有资格管别人。

表2:“寻找生活中的浪费现象”调查、研究活动纪录

我们收集了许多节约的资料,将一些只画了两笔就不要的纸张回收了起来,送到造纸厂,经过那的职员加工后,又可以重新使用。

3.活动经历:

(1)收集文字资料:

根据自己寻找的内容,在网络上、图书馆里寻找有关浪费对人类社会带来严重影响的资料。

(2)收集图片资料:

在学校和家庭拍摄一些同学家长浪费的照片,如中午吃完饭后的餐盆,教室里的废纸篓等。

(3)统计与调查:

知道自己家、学校等的用水情况、用电情况;了解班级同学使用文具的情况......(4)采访:

向父母了解家庭的开销状况,知道哪些开销是可以节约的。向同学了解平常的学习开销状况等。

(二)、活动总结、汇报展示:

1交流、汇报社会上,学校里,家庭里的浪费现象带来的严重后果费。

(教师补充相关图文资料,扩展学生的视野。)

2交流、汇报人们在衣、食、住、行、玩各方面的浪费现象。

教师补充相关情况,便于学生对比了解。

3交流、汇报调查浪费现象后自己的感受,谈谈自己的节约感受。

教师补充学生认识的不足之处。

4展示学校“手拉手地球村”活动的过程及活动成果,让学生知道节约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5节约技能大擂台:节约技能比赛、节约“金点子”设计、节约口号宣传。

教师出示一些节约“金点子”、节约口号,拓宽学生的思路

6收获体会:

谈谈自己的亲身体验、收获与体会。

7教师补充、小结:

教师肯定学生的调查研究中的表现,指出学生进一步行动的方向。

初中语文综合性活动方案设计篇二

——涉县原曲中学李涛

一、活动主题:《搜集春联,书写春联》 二、活动班级:八年级6班

三、活动人员:语文教师及八年级6班全体学生 四、活动指导思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它深受到广大师生的关注和喜爱。五、活动目的:

1、学生能够知道春联的起源,认识到春联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习俗;

2、学生能够了解春联的基本特点并能欣赏春联;

3、学生能够明确春联的组成部分,正确书写和张贴春联等。 六、活动方式:

上门走访、上网搜索、合作交流、拓展研讨。

七、活动效果:

经过此项活动,学生能够知道春联的起源,认识到春联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习俗;学生能够了解春联的基本特点并能欣赏春联;学生能够明确春联的组成部分,正确书写和张贴春联等。据统计,本次共收到学生收集春联共计800条,自编春联50多条,受到学生及家长的一致好评。学生对春联的兴趣巨增,纷纷表示,来年春节一定要自编自写春联,向父母,向乡邻展示自己所学和自己的才华。八、评价总结

这次综合性实践活动、的评价,既评价个人,也要评价小组,关注小组的合作态度和每个小组成员的参与程度。本次活动效果明显。以后类似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我们会继续扎实地搞下去。

初中语文综合性活动方案设计篇三

一、活动背景:

为了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我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提高教师教学教研的专业水平,并借这次学校这个大背景,通过有针对性的研修活动来促使教师意识到这一能力的重要性,并努力在实践中加以提升。同时通过对教师有针对性的观察,为教师的反思提供新的视角,更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众所周知,我们把课堂教学能力分为课前的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中的教学实现能力。精彩的教学设计不一定就能生成一堂好课。因此,我们有必要将教学实现能力剥离出来,突显出来。

二、活动目标:

1、通过独立备课与合作研讨,深化文本解读,以“学为中心”,根据教材与学情确定适宜的教学目标,尤其侧重“情感态度价值观”。

2、执教者通过课堂磨课反思,同伴评课,学会更好把握学情,再上课,在教学目标落实上,拉近教学设计与课堂实现的距离,最大程度地实现教学设计。

3、通过借助课堂观察表,尝试改变以往随意,粗放式的听课反思,提高课堂观察、分析与反思的能力。

三、活动流程 (一)磨课过程

1、第二周同组成员研读《课程标准》与教材《斑羚飞度》 2、第二周安排执教老师独立解读文本,进行教学设计,形成自己的教案,课件。

3、第三周周一下午第二节执教老师开始第一次磨课。同组老师进行分任务地听课,各自完成课堂观察表。余调第录音,全局上关注课堂设计,课件内容。张小林侧重关注教师评价,完成课堂教师评价表。陈晓颖老师着眼于执教老师的提问,完成课堂教师评价表。陈佩娴老师主要任务是根据学生课堂观察表加以如实记录。

4、第三周周一下午第三节课,所有参与课堂观摩的同组教师,根据自己的观察结果,从自己的观察角度就教学目标设计的合理,教学目标与落实的距离进行点评,提出自己的意见。

5、执教者余丽丹老师进行课后反思,修改教学设计。周三上午第四节进行第二次试讲。流程同上。

6、第二次试讲之后,课堂观摩的同组教师,撰写自己的课堂观察感受。

(二)上课过程

1、第三周星期四下午第二节余丽丹老师上《斑羚飞度》

2、陈佩娴老师陈述这次活动的背景和目标。

3、余丽丹老师阐述自己磨课新的体会。

4、陈晓颖老师,余调第老师谈自己从自己观察点谈自己的观看感受。

5、张小林老师对课堂进行总评。

6、请听课老师点评。 7、请阙老师做指导。

花桥中学语文教研组

初中语文综合性活动方案设计篇四

语文教研组

一、活动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因此,语文教师应在课堂之外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将已有的语文知识技能在实践中应用,在应用中获得新知,拓宽知识范围,提高能力,并运用它们去解决实际问题。希望通过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语言应用能力、知识创新能力等,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达到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的目标。

二、活动方案:

活动方案一

七年级诗文诵读实践活动方案

张茜

一、指导思想:

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传统给我们炎黄子孙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为弘扬和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培养一代新人,结合学校的养成教育和书香校园活动,开展“我与经典同行——诗文诵读”活动,努力将优秀诗文教育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高尚情操、优秀品格的人文教育有机地融合,着力打造新时代的优秀少年。

二、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拓展学生的朗诵水平。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诵读兴趣和习惯。激发学生阅读诗歌和优秀美文的兴趣。

2、培养朗诵新秀。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在文学实践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3、把诵读、文学欣赏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审美修养,定期开展活动,提高学生对作品的欣赏能力。

4、深化素质教育,通过诵读开展表演、交流研讨等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让学生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5、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了解祖国优秀文化,增加自身人文素养。

6、构建学习型校园,更好地营造学习氛围。

三、活动内容

1、老师宣布诗文诵读的意义、活动设想及注意事项。

2、每位同学认真收集自己喜欢的诗歌或美文,并要谈谈自己喜欢这首诗歌的原因。

3、组织学生将收集到的诗歌和美文相互交流,并互相朗诵,作好准备。

4、在班级中利用课上5分钟时间学生分别朗诵自己的作品;并经过全班推选出

优秀代表。

5、在年级层面上举行诗文诵读会,组织学生评委选出优秀诗文诵读者名单并给予奖励。

6、请获奖同学以座谈会的形式畅谈自己的对作品欣赏的感受。

四、活动时间:

1、早读。

2、语文课的前5分钟。

3、周五下午的语文校本课。

五、具体安排: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在学生中进行宣传发动,语文教师向学生推荐或由学生自己搜集整理部分经典中华诗歌和经典美文,作为诵读重点篇目。

第二阶段:学习朗诵。老师进行朗诵指导和示范,让学生明白朗诵诗文一方面要深刻透彻地把握作品的内容,另一方面要合理地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准确地表达作品的内在含义。常用的基本表达手段有:停顿、重音、语速、句调。

第三阶段:以班级为单位广泛开展诵读活动,利用早读或语文课的前5分钟让每位学生都进行自己的诗文作品朗诵展示。

第四阶段:以年级为单位,组织优秀诗文诵读代表进行“诗文诵读”的竞赛与展示活动。并请获奖同学畅谈自己的对作品欣赏的感受。

六、评奖设置:

1、每班班设优秀奖5名

2、年级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

七、其他设想:

1、想方设法,营造氛围。动员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和投入该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想方设法,营造出书声琅琅的良好诵读氛围。

2、保证时间,有所创新。阅读活动要在时间上给予确保,更要在方法上有所创新,要通过小型而灵活多样的方法不断地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让诵读活动成为学生的最爱。

3、争取支持,深入开展。为了能把诵读活动深入开展下去,并取得一定的实效,我们还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建立学生的阅读档案,积累好一系列过程性资料(如学生诵读情况分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家长意见征询、班级活动的方案、记录照片、及时总结做法等等)。同时老师可以争得家长的理解和更多支持,多向家长征询意见和建议,形成校内校外的合力,促进诵读活动卓有成效地开展下去。

活动方案二

八年级手抄报实践活动方案

吉杨

一、活动主题

分别以“走进宋词”“阅读名著”“校园新闻”“演讲的艺术”为主题

二、活动时间及参加人员 活动时间:2014年9月 至2015年1月

参加人员:八年级学生

三、活动目标

1、通过举办主题式的手抄报活动,丰富同学们的校园文化生活,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提升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丰富学生对语文知识的了解,尽情展示八年级学生的风采。

2、通过调动学生积极创作手抄报,评比出优秀手抄报的方式,让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回忆读书的美好时光,感受学习的乐趣、体验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

3、培养学生学习收集有关资料、积极主动思考与动手创作的技能。

四、活动内容 1.比赛要求:

1)内容要求:选材要新颖、健康,紧扣主题,应具有多样性,以贴近校园生活、学习以及反映青少年思想的内容。报头自拟;手抄报内的文章提倡学生自主创作(可于文章后署作者姓名,自创文章可加分)。

2)形式要求:手抄报统一用白色纸张。版面布局合理,知识性和观赏性有机统一。

3)作品不能为印刷品。2.参赛形式 :小组合作。3.版面要求:

1)手抄报必须包含报头、插图和文字等三部分,报头下面须注明组别和成员分工等。

2)版面制作均使用手抄文字和手绘插图,不得使用计算机制作或采用含有复制品的拼贴画。

3)版面设计及内容应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4.评比规则: 1)评比标准:

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符合主题。

栏目丰富,文章有文采,文章流畅字迹工整。

报纸的名称贴切,版面设计新颖,有创意,版面图文并茂,整体效果好。(具体标准见评分细则)2)评选及展示方式:

将手抄报在班内展出,每一期作品两班互评,学生投票选出优秀手抄报。期末将对每期评选的优秀作品进行总评。由语文教研组老师及相关领导对学生作品进行评比打分。

综合学生投票的票数和老师评分结果评选出一、二、三等奖。 5.比赛奖项设立:

评一等奖2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4名,颁发奖状和奖品。

初中语文综合性活动方案设计篇五

摘 要: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就是语文实践。初中语文实践活动教学资源可以从自然、社会、人文等方面去开发,充分利用学校、社会、家庭等方面的实践活动资源,培养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资源;实践活动

有一种现象大家都比较熟悉:语文水平比较高的学生,往往其生活面、阅读面都比较广;相反,孤陋寡闻、死捧教科书的学生,其语文能力也相对较低。稍作反思,就会发现:对语文资源自觉地加以开发和利用是多么的重要。关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特色。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0一言以蔽之,也就是要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重视对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对语文实践活动教学资源的认识

第三,了解当地社区资源的条件与分布状况,如自然环境、名胜古迹、经济文化状况、文化名人物)、民俗风情、节日文化等,以备有选择地开发利用。

当然,语文实践活动资源的分布,肯定存在着地区性的差异和不平衡。一般情况是中西部地区资源状况比经济发达的东南部地区落后,农村比城市落后。但无论怎样,还是有很大的开发余地的。

二、初中语文实践活动教学资源的开发

1.自然性资源开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宇宙万象是语文实践活动取之不尽的源泉。自然性资源主要指:(1)自然世界中的自然形态,如日月星辰,风霜雨雪、名山大川,等等;(2)人工形态,如农田水利,园林花卉,城市景观,等等。各地的自然景观多种多样,适合开发的自然资源也多种多样,这就需要教师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开发具有自己地域特点的自然性资源。

2.社会性资源开发。每个人都离不开社会,社会性资源指的是生活中的生产劳动和人际关系,如果学生仅仅被关在家里、校内,两耳难闻窗外事,一心只为分数求,什么/荣辱兴亡、科技兴国、国际风云等等一概与他无关,那么他们又从何而来/爱憎观0、/是非观0、/荣辱观0,又从何而来民主、合作、竞争、进取等现代意识?语文学科如果能以认识社会为主线,沿着/家庭)))社会)))祖国)))世界的思路,让学生去工厂、农村,进部队、政府机关,下企事业单位,在不同的地方,接触不同的人,体验不同的生活。语文实践活动以此作为资源,通过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3.人文资源开发。所谓人文,指的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性资源,指文化世界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都可以成为语文实践活动中的人文性资源。

三、初中语文实践活动教学资源的利用

语文教育实践性的特点,是对传统语文教育的一个重大突破。教师是语文实践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充分考虑初中学生形象思维活动活跃、表现欲旺盛、好胜心强等特点,遵循学生亲历亲为、自主发展、探索发现、交流合作等原则,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实践活动资源,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有目的地、循序渐进地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增加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1.学校资源的利用。学校语文实践活动资源包括语文教师、课代表、文学社、图书馆(藏书、画册、音像资料、报刊杂志)等。在课堂内外,要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在动口、动手、动脑实践中全面发展听说读写能力。教师应在讲故事、演讲、论辩、答辩、口头评讲作文、课文式讲、写字比赛、查字典词语接力赛、警句收集、报刊剪摘注评、手抄报、演课本剧等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充分利用学校资源。

2.自然、社会资源的利用。自然、社会语文实践活动资源包括: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社会文化等等。自然、社会资源的利用方式有:

实践能力。

2)服务社会用语文。学的目的是为了用,学而不用等于没学,教师要帮助学生运用语文为社会服务。比如/调查用字的混乱现象,一改以往局限于教室/黑板上纠正错别字的单调、沉寂,把学生推入/社会用字的实践活动中,去翻阅书报杂志,考辩大街小巷及种种媒体上的用字,区分正误,各自根据已学知识编订5勘误表6,并汇总分类,交有关部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增长了知识与能力。除上述外,还有许多形式。如当读报员为小朋友和老人读报;当小记者报道新人新事;当采风员收集介绍家乡民俗;当发言人宣传科普知识,,3.家庭资源的利用。家庭语文实践活动资源包括:家长和亲友、家庭藏书、报刊杂志、音像资料、电脑材料及家庭文化环境等等。

学生审美、鉴赏作品的能力,从而成为审美的人。笔者所带的学生,有的从读初一开始就住校,到初三时全部住校。学生离开父母生活,也就有了很多以前不曾有过的体会。我就充分挖掘他们这一方面的家庭资源,让他们回忆父母关爱自己的点点滴滴,然后诉诸于文,学生由于有真切的体验,所写的文章也就格外真挚动人;阅读其他同类文章时也有了更深的理解。他们还尝试着为父母分忧解难。家庭环境较之学校环境更为轻松,初中学生好游戏、好模仿,而又喜欢野外生活、喜欢合群。在节假日,与家人一起去郊游,或者到亲朋好友家去做客,他们看着、学着、模仿着。活的语言总是存在于认识和交往之中:学会听,听准别人的讲话中心;学会说,说清自己想表达的观点。在交往中他们了解了风俗民情,学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互助,更有了平时在学校里所没有的经历,不知不觉中他们学着语文,用着语文。各个家庭不同,学生的经历不同,家庭资源也不同。我们发现有的学生,很小的时候父母离异或其中一方去世,生活极其艰苦,靠社会及好心人的资助才得以读书。但正是他靠着这份特殊的家庭及社会资源努力学习,他的作文比别的同学多了一份踏实,多了一份特殊的亲情。

四、初中语文实践活动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技术策略

开发语文实践活动教学资源的具体策略的运用主要受四个因素的制约;社会发展水平与需要;学生发展水平与需要;学校、社区的资源条件;教师的观念、素质与风格。语文实践活动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从具体细微的问题、课题、情境等为起点或基点而开展的。

1.从问题角度看:可以由课堂教学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而引发开去,探寻课外学习资源,在课外学习资源中得到解决或再认;可以由书本知识向学生生活、社会生活延伸,让书本知识在生活中获得新的生长点和生命;也可以从学生的经验和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拓展开来,上升到更高层面进行探讨等。

2.从课题角度看:可以以社区发生的重要事件为背景和对象,把它们纳入课程学习的视野,进行语文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以国际国内发生的包括现代传媒技术所呈现的学生感兴趣的事件为课题,充分利用报刊、图书、影视、网络进行探讨;还可以以教科书中涉及的有关重要议题特别是/综合性学习设计的课题为研究主题,调动、发掘校内外可以利用的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等。

3.从学习情境看:可以到大自然中探求语文学习资源;可以到家庭中发掘语文学习资源;可以到校园、社区等富有文化内涵的场所和活动中获取学习资源;还可以以专家、学者、教师为语文学习的课程资源,各行各业的行家里手都是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的生命载体。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有关专家指出: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是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一种工具。因此,善于从生活实践中开发和利用语文教学资源,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其语文能力,而且也能使他们成为懂得生活、会享受生活的人,进而成为创造生活的人。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初中语文实践活动如能开生活之源,扬/活动之波,再加上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授学生以渔,导学生以法,开其源,活其流,那么,初中语文实践活动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前景一定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