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胡兰精神读后感 刘胡兰读后感十(实用7篇)

时间:2023-09-18 01:58:32 作者:曼珠 评语寄语 最新胡兰精神读后感 刘胡兰读后感十(实用7篇)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胡兰精神读后感篇一

弘扬胡兰精神,首先要正确理解和把握新时期、新形势下胡兰精神的实质和内涵。发展到今天,胡兰精神已经不能用简单的“不怕死”来概括,更不是那种“天不怕、地不怕,捅下娄子不管它”的愚昧莽汉精神。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胡兰精神也是与时俱进的,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需要不怕流血牺牲的精神,现在我们更需要为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群众利益出力流汗、做出贡献的英雄。新时期胡兰精神概括来讲就是四句话、十六个字:坚定信念、不屈不挠、敢于担当、勇于奉献。

胡兰精神读后感篇二

刘胡兰,中国共产党的先锋女烈士,为祖国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英勇献身。她的牺牲和英勇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纪念刘胡兰,使我们回忆起那段艰苦卓越的革命历程,体会着她在短暂的生命中所传递的坚定意志和无私奉献精神。在这个纪念刘胡兰的特殊时刻,我深深地被她的事迹所感动,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学习和思考后,我从纪念刘胡兰中获得了一些体会和感悟。

首先,纪念刘胡兰使我深切体会到了她坚定的理想信念。刘胡兰早年接触到了共产主义思想,在党的号召下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尽管她只有17岁,但她对于革命事业的执着却是显而易见的。她放弃了家乡的田园生活,义无反顾地投身于人民解放事业中。对于我来说,这种理想信念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纪念刘胡兰使我深切感受到了信念的力量,它可以在逆境中支撑我们,帮助我们走过生活中的艰难困苦。

其次,纪念刘胡兰让我反思自己的使命与责任。刘胡兰在面对生死选择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献身革命,这种为了人民利益而舍弃自己的情怀令人动容。作为当代青年,我们也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我们应该以刘胡兰为榜样,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强盛而努力奋斗。我们要关注社会问题,关心他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作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

同时,纪念刘胡兰也让我反思了革命精神的力量。刘胡兰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矢志不渝地坚持自己对革命事业的信仰,并勇敢地面对死亡。她的英勇事迹体现了革命精神的无比伟大。这种精神代表了对自由、公正和平等的追求,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应该学习和发扬的。我们要时刻保持对正义的追求,为了人民的利益而斗争,坚持真理,勇往直前。

纪念刘胡兰最让我感动的是她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情。面对被敌人抓获的危险,她仍心系家乡和亲人的安危。她写下了那句脍炙人口的诗句:“雨打湿了纸书字,我篇篇写到春暖花开时”。纪念刘胡兰使我明白了亲情的可贵。我们要珍惜亲人在我们身边的时间,对家人、亲人表达爱,并与他们共同度过人生中的美好时刻。同时,我们也要心怀家乡,关心家乡的发展,为家乡做出自己的贡献,传递刘胡兰的那份深情。

总的来说,纪念刘胡兰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她的理想信念、使命责任、革命精神和对家乡亲人的深情。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学习和发扬的优秀品质。当我走过纪念刘胡兰的展览时,心中充满敬意和感慨。纪念刘胡兰不仅仅是对她的追思,也是对我们每个人的鞭策和激励。愿我们每个人都能以刘胡兰为楷模,为实现我们的理想奋斗不息。愿更多的人了解和纪念这位伟大的女烈士,她的事迹将永远激励我们走向光明的未来。

胡兰精神读后感篇三

从古至今,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多不胜数,但当我看了《刘胡兰》的电影后,我还是被深深地震撼到了。

刘胡兰于1932年出生在山西云周西村,10岁参加抗日儿童团,为革命工作者站岗放哨,与敌人斗智斗勇。参加革命党人组织的抢粮战争,协助组织铲除党内叛徒。每一样任务她都完成得非常出色。14岁她就成长为妇救会主任,并成为中共候补党员。她领导组织妇女为战士们缝衣做鞋,参加革命工作,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1947年,她因叛徒出卖被捕,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她没有动摇,屈服,毫不畏惧地自己走向敌人的铡刀,英勇就义,这时她才15岁。

看完电影,我震撼了,感动了,沉默了,羞愧了。刘胡兰10岁参加革命,我今年也刚刚好10岁,当我还在吵着跟大人要电话手表、平衡车、溜冰鞋等别人有,我没有的玩具时,当我还在抱怨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时,当我还在怪爸妈不带我出去玩时,刘胡兰已经带领其他小孩为革命出力,为国家分忧了。

刘胡兰牺牲的时候15岁,我姐姐今年刚好也是15岁,上高中一年级。她和刘胡兰一样如花娇艳,朝气蓬勃。但当姐姐还在埋怨开学入校时爸妈没帮她担行李送她,苦恼高中住校不能常回家,高中学业重,压力大,学校没有洗衣机,要自己手洗衣服时,刘胡兰她已经领导妇女同志开展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了。15岁她英勇牺牲了,花一样的面容,花一样的年纪,还未来得及怒放就凋谢了。

刘胡兰的一生是很短暂的,但也是很灿烂的,像美丽的烟花一样。毛主席给了她最高的评价:“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臧克家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刘胡兰很快就走了,但她会永远活在我们后人心中,千千万万年。

等姐姐放假回来,我一定要和她一起重温《刘胡兰》这部电影,当我们生活颓丧时,学习疲惫时,她都能给我们力量。只有我们认真生活,努力学习,才能不辜负她和英雄前辈们的鲜血。

胡兰精神读后感篇四

第一段:引言

舞剧《刘胡兰》是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而成的,通过舞蹈形式展现了一位青年女性的英勇与坚强,引发观众对历史传统的思考。在这场舞剧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刘胡兰的品质和她所面对的艰难境遇。

第二段:生命的坚守

舞剧中,刘胡兰代表着青年一代的追求和信仰。她是一个具有坚强意志的女性,她为了信仰和理想,不惜放弃自己的生命。剧中刘胡兰在狱中清冷的环境中,面对严刑峻法依然保持着坚持心里,她宁可选择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保护自己心中最为珍视的东西,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令人感动。

第三段:家国情怀的彰显

除了对信仰的坚守,刘胡兰对家国情怀的体现更是让人动容。她不仅热爱自己的家乡,还为自己信仰的事业毫不犹豫地投身其中。在演出中,刘胡兰随着父亲被捕而被迫离家,她没有选择报仇雪恨,而是选择用自己的牺牲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这种家国情怀令人敬佩。

第四段:历史的反思与启示

舞剧《刘胡兰》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再现,不仅让我们理解了刘胡兰的故事,更可以引发我们对历史的反思。剧中揭示了那个年代的动荡与艰辛,也将观众带入历史轨迹中反思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政治谪知与人文素养的导向。

第五段:价值观的思考与传承

舞剧《刘胡兰》通过美妙的舞蹈和精彩的故事,将刘胡兰的精神传递给了观众。这种价值观的传承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的青年人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时候会追求物质与功名,却忽略了我们最本质的追求。通过观看这场舞剧,我们可以思考自己所坚守的信仰与追求,并对自身的价值观进行反思与调整。

结束语:

通过观看舞剧《刘胡兰》,我对刘胡兰这位伟大女性的故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她以年轻的生命诠释了坚守、奉献和爱国的精神,让我们反思我们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也为我们指明了前行的方向。这场舞剧的精彩演出激发了观众的内心共鸣,令人感慨万分。相信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将会更加努力地坚守自己的信念,并为自己的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胡兰精神读后感篇五

很偶然,看到一篇题为《刘胡兰》的文章,怀着敬意,我开始读起这篇文章。

文章主要讲刘胡兰从小热爱党,立志要为共产党做好事。入党后,她动员全村的妇女,帮助战士做军鞋,军袜。帮助党抓住了两个汉奸,立下不少功劳。很不幸,有一年,日军包围了村子,抓了几个人带进寺庙里审问拷打,刘胡兰也在其中。在审问她时,敌人要她当众“自白”以后不为共产党做事,若是不说,就要杀头,读后感《刘胡兰读后感》。“怕死不当共产党员!”刘胡兰的回应激怒了敌人,他们残忍的杀害了刘胡兰,我们的小英雄刘胡兰壮烈牺牲你。

读完了故事,我惊呆了,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一个15岁的小女孩,竟能有“怕死不当共产党员”的豪言壮语!要换成我,还不早就吓得半死,说不准会选择“自白,单刘胡兰没有,她不怕,因为她热爱党,热爱祖国,坚决不做“卖国贼”。我敬佩她!敬礼!

但我又感到惋惜。15岁,正是一朵怒放的鲜花,就这样被残酷的敌人无情地杀害了,她的家人一定伤心欲绝。但她的死却是值得的,我们永远记住她!中国人民永远记住她!

刘胡兰虽然不在了,但她的心还在,她为祖国争气的心还在,她宁死不屈的精神还在!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抗日小英雄——刘胡兰。

胡兰精神读后感篇六

在中国的革命历史中,有很多无名英雄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付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其中,刘胡兰是一个永垂不朽的英雄。她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诠释了对祖国的深深热爱和为民族独立而献身的坚定信念。刘胡兰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促使我们对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刘胡兰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很多,我们需要向她学习,学习她的精神,学习她的勇气,学习她的崇高情操,学习她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首先,我们可以从刘胡兰身上学习她的坚定信念。刘胡兰在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时,始终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原则。她毫不动摇地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献身,不向敌人低头。这种崇高的信念鼓舞着我们,使我们更加坚定地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目标而奋斗。刘胡兰的信念告诉我们,在我们遇到诱惑和困难时,应该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仰,不屈服于外界的压力和诱惑。

其次,我们还可以从刘胡兰身上学习她的勇气。刘胡兰在面对敌人的屠杀与恐吓时,没有丝毫的退缩,而是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斗争中。她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向世人证明了一个人的勇气和坚强意志的伟大力量。刘胡兰的勇气告诉我们,勇气是一个人实现梦想和追求理想的关键。在我们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时,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我们需要有刘胡兰一样的勇气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再次,我们可以从刘胡兰身上学习她的崇高情操。刘胡兰在遭到敌人的残酷迫害时,仍然能在心里保持一份纯洁无私的爱。她在沉重的痛苦中表现出的宽容和善良,让人感叹不已。刘胡兰的崇高情操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品德和人格是衡量他的价值和成就的最重要因素。在追求成功和物质享受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自己的心灵和品质的修养。只有用一颗纯洁的心,才能感受到内心的宁静和喜悦。

最后,我们还可以从刘胡兰身上学习她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刘胡兰在被迫参军后,没有选择逃避或抱怨,而是义无反顾地履行自己的军人职责。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责任和使命。刘胡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告诉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应该有为国家和人民做贡献的责任和使命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刘胡兰是一位永远值得我们致敬的英雄。她的事迹让我们感受到了伟大和平凡的力量,也给了我们更多的思考和启示。从刘胡兰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学习她的坚定信念、勇气、崇高情操、责任感和使命感。让我们怀着对刘胡兰的敬仰和激励,牢记使命、不忘初心,为实现我们的梦想和追求而努力奋斗!

胡兰精神读后感篇七

1946年秋天,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区,山西省文水地区的地主武装也乘机猖狂反扑。革命形势日益恶化,但年仅14岁的中共候补党员、云周西村妇救会主任刘胡兰坚决要求留下来继续斗争。1947年1月12日,因叛徒出卖,刘胡兰被阎锡山的部队抓捕。刘胡兰的妹妹刘芳兰回忆说,大姐被抓的时候,父亲刘景谦、母亲胡文秀和二姐刘爱兰都在现场。

刘胡兰的二妹刘爱兰,外貌神情和姐姐非常相似

刘芳兰:他(国民党军)从人群里头把我姐姐抓走的。他过去就说啥,胡兰子把咱们做了的事给人家交代了,你要不交代的话,那就不好说了(会被杀)。后来她就走了,最后人家把六个人都抓起来了。

残忍的敌人在刘胡兰面前将同时被捕的6位革命群众用铡刀杀害,企图以此让刘胡兰屈服。

电影《刘胡兰》:

敌人:你看见了吗?

敌人:现在轮到你了!你要死还是要活?只要你说一句话,就说从今以后再也不当共产党!就这一句,我立马放你回去!

刘胡兰:咋个死法?我咋个死法?

面对威逼利诱,刘胡兰毫不畏惧,寒风中,她慢慢把头转向亲人的方向,深情地望了一眼,然后从容走向铡刀。

文艺作品中的刘胡兰

电影《刘胡兰》:

刘胡兰:我叫刘胡兰,我是中国共产党的候补党员。死有什么可怕?怕死就不当共产党。要杀要剐由你们,要我自白,妄想!

刘胡兰牺牲时,年仅15岁,是已知的中国共产党女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刘胡兰牺牲的那个冬天特别冷,不久后的春节,云周西村家家户户都没有贴春联,也没有放鞭炮,乡亲们用无声的悲愤来祭奠牺牲的英雄。

刘胡兰纪念馆纪念碑上的毛主席的题词

1947年3月下旬,毛泽东正带领中共中央机关转战陕北途中,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任弼时向他汇报了刘胡兰英勇就义的事迹,毛泽东问:“她是党员吗?”任弼时说:“是个优秀的共产党员,才15岁。”毛泽东深受感动,挥笔写下8个大字:“生的伟大,死的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