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班绘画活动教案(模板5篇)

时间:2023-09-28 15:01:57 作者:曼珠 活动 2023年中班绘画活动教案(模板5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绘画活动教案篇一

目标:

1.学习运用在单线上连续画圈的方法画出小雨滴的雏形。

2.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大胆添画,画出小雨滴的各种动态。

3.学习小组合作,体验绘画创作的乐趣。

准备:

大张铅画纸每组一张,音乐,作画工具等。

过程:

1.引题激趣。

让这根线条跟着动听的音乐跳一段美丽的舞蹈吧。

2.学习在单线上连续画圈。

(1)教师听着音乐画线条,边画边用语言表述,表现出曲线、弧线等。

(2)幼儿空手练习。

3.尝试添画小雨点的各种动态。

(1)引导观察:仔细看看这些线条里藏着什么?

(2)引导添画:你在什么地方找到了小雨滴,然后添画上小雨滴的各种动态。

4.幼儿操作,体验创作乐趣。

(1)提出创作要求:4个小朋友一组,合作完成一幅作品。

(2)线条转圈时有大有小,还可以和同伴的线条交叉。

(3)仔细观察,小雨滴躲在哪里,然后大胆画出小雨滴的多种动态。

5.欣赏、评价幼儿作品。

(1)你最喜欢那幅画,为什么?

(2)找一找,还有哪些小雨滴没有找出来。

6.活动延伸:

原来小雨滴会跳这么漂亮的舞蹈,让我们也学着一起来跳个舞吧。

课后反思:

对中班幼儿来说,画小雨滴的形状相对来说显得有点简单,所以,我把这个活动的目标定位在运用单线连续画圈的方法画出小雨滴的形状,然后通过想象,添画,画出小雨滴的各种动态。这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在平时组织的相对来说少一点,加上我这次是让孩子们三人一组进行合作绘画,也打破了以往传统的美术活动的形式,所以整个活动中,孩子们的.兴致还是很高涨的,整体效果也比较好。但是在活动的组织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问题一:教师示范的范画太小。教师的预操作不到位,导致在示范时教师的范画,也就是线条画得套小,所以线条形成的雨滴的雏形也显得太小了。应该可以再大一点,这样添画上雨滴的动态也就更大气了。

问题二:教师的提问。教案中的提问是“线条里藏着什么?”而活动中变成了“线条像什么?”导致幼儿的回答是“像鲨鱼”、“像大鸟”……说明教师对预设的活动心中还是没有底,还不够扎实。

问题三:教师的语速还可以放慢一点,音调还可以再轻一点,特别是在个别辅导的时候。

最后,由于时间关系,没有进行活动的评价,在评价中,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

1.从多人合作方面,以正面鼓励和肯定为主。

2.从杂乱无章的线条中发现这么多可爱的小雨滴,引导孩子们知道生活中也有很多惊喜,主要用心去发现,可以看到更多美好的东西。

中班绘画活动教案篇二

中班美术活动:花格子大象(绘画)

【活动目标】

1.感受花格子颜色间隔排列的丰富与美感。

材料投放:油画棒,大象底图人手一份。【活动过程】

一、播放数字资源《花格子大象艾玛》激发幼创作的兴趣。

(一)引导语:有一本好看的《花格子大象艾玛》的绘本,讲述了一头名叫艾玛的大象,它与众不同。它哪里不一样?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引导幼儿观察花格子大象的特点。

提问:这是一只很特别的大象,找一找,它特别在哪?它的花格子有哪些颜色?

二、引导幼儿探索绘画方法。讨论大象的装饰方法。

提问:怎样给大象穿上彩色的格子衣服? 小结:可以先用线条将大象的身体分成块,两条线要像好朋友一样拉拉手,格子里的色彩要搭配协调。

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幼儿尝试装饰大象,教师提醒幼儿大象的身体可以用大小不同的格子分开,涂色时要用力均匀,尽量不涂到轮廓线外面。

四、欣赏与评价。

引导幼儿说说:你喜欢哪只大象?为什么?

中班绘画活动教案篇三

我从美术活动的组织与方法中,深深地领会到示范法与观察法以及谈话法应有机结合。观察法是学习绘画的重要方法,在教材确定后,课前或课堂上有的目的的观察引导幼儿注意物体大小、形状、颜色等特点,使绘画内容看得见,听的倒,摸的着,感受深的东西幼儿就“有物可画”谈话法在绘画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将幼儿绘画构思先表达出来,将绘画情景描述出来,不仅提高幼儿思维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绘画兴趣,而且还能使孩子之间互相学习,从而使幼儿“有物可画”示范法可以帮助幼儿掌握绘画技巧提高短期绘画水平,对绘画能力差的幼儿还应及时指导和个别示范,激发幼儿对绘画的热情。最后讲评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平时教师要尊重每名幼儿的作品,特别是对胆小和能力差的幼儿多给予鼓励,这样可以帮助他们增强信心。因此,在美术活动中,我们把以上方法结合起来,因人施教,这样才能帮助弱者,又不限制强者,保证不同水平的幼儿“有胆敢画”。

中班绘画活动教案篇四

活动目标

1.欣赏诗歌,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的韵律美,对水中倒影产生兴趣。

2.理解诗歌内容,能有感情朗诵诗歌,尝试根据诗歌结构进行仿编。

3.学习动词“飘”、“摇”、“飞”、“笑”、“拥抱”。活动准备

1.幼儿观察过水中的倒影。

2.课件《倒影》、诗歌图谱、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1.回顾经验,说说倒影。

(2)根据幼儿的回答,用诗歌中的句式进行小结。2.欣赏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1)教师示范配乐朗诵诗歌,帮助幼儿感受诗歌语言的韵律美。

(2)完整欣赏教学cd,感受意境,理解诗歌内容。(3)教师出示图谱,引导幼儿理解诗歌并学习朗诵。(4)完整欣赏教学课件,进一步感受诗歌意境。3.学习朗诵诗歌,尝试有感情地表现。(1)集体跟随朗诵诗歌。

(2)尝试以集体接句、动作模仿等不同的方式学习诗歌。

(3)鼓励幼儿有感情的朗诵诗歌。4.大胆想象,仿编诗句。

教师: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哪些倒影?它有哪些动作?(1)出示课件,鼓励幼儿用较完整的语言来表述。(2)幼儿仿编诗句,教师倾听、指导。(3)集体配乐朗诵仿编的诗歌。

中班绘画活动教案篇五

中班美术活动:心情树(绘画)

【活动目标】

(一)经验准备:幼儿已了解人的基本情绪特征。

(二)材料投放:色彩明快、灰暗的作品数幅,各色彩笔,纸张。【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二、播放数字资源《树的色彩》,引导幼儿欣赏不同色彩的树,感受不同色彩蕴含的情绪。

依次出示色彩明快、灰暗的作品,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感受。提问:你最喜欢哪一幅作品?看到这幅作品你的心情怎么样?作品中有哪些颜色?这些颜色给你什么感觉呢? 小结:不同的色彩可以使人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

二、幼儿自主选择合适的色彩,大胆创作、表现自己的心情树。

(一)提问:你想画一棵什么心情的树?它可以用什么颜色来表现? 鼓励幼儿大胆创作,重点指导幼儿运用不同的色彩语言来表现自己的心情4.幼儿分享交流彼此的作品活动延伸引发猜想。

二、试验感受。

(二)根据幼儿的表述进行选择性的创作示范,激发幼儿创作的兴趣。

三、借迹造型。

(一)幼儿自由创作蛋画。

引导语:这种画画的方式是不是很棒呢?你们也来动手试一试吧!

(二)个性化指导。

指导要点:引导幼儿根据需要自由选择蛋的数量进行砸蛋画创作;根据砸蛋画的不同色彩与造型,引发幼儿个性化创作: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与创作。

四、欣赏交流。

说一说:你创作的砸蛋画像什么?你是怎么添画的? 集体交流:引导幼儿欣赏砸蛋画,并说说每一幅砸蛋画的创造力与表现力。